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诊断金标准
神经源性膀胱诊断金标准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常见于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等疾病。
对于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临床上常常需要依靠一系列的检查手段来进行综合判断。
本文将介绍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金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这一疾病。
首先,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脊髓损伤、神经系统疾病、手术史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神经源性膀胱的可能性。
其次,临床检查也是神经源性膀胱诊断的重要手段。
医生可以通过检查患者的膀胱充盈情况、排尿情况、腹部肌力等来进行初步判断。
此外,还可以进行直肠指检,以了解患者的直肠括约肌功能情况。
这些检查可以为后续的进一步检查提供重要参考。
进一步的检查手段包括尿流率测定、膀胱造影、膀胱功能评估等。
尿流率测定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排尿功能情况,是否存在排尿障碍。
膀胱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膀胱的充盈和排空情况,帮助医生判断膀胱功能是否正常。
膀胱功能评估则可以通过膀胱压力测定、膀胱容量测定等手段来全面评估膀胱的功能状态。
除了上述检查手段外,还可以进行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如脑脊液检查、脑部MRI等,以了解患者神经系统的情况。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系统损伤,进而确定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
综合上述各项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对神经源性膀胱进行综合判断。
在诊断确定后,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包括药物治疗、膀胱训练、膀胱康复等手段。
同时,定期复查和随访也是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需要依靠一系列的检查手段,包括病史询问、临床检查、尿流率测定、膀胱造影、膀胱功能评估等。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手段,医生才能更准确地诊断神经源性膀胱,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金标准的确立,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诊疗水平和生活质量。
神经源性膀胱诊疗指南
神经源性膀胱诊疗指南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神经系统受损引起的膀胱功能紊乱,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
该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等并发症。
本指南旨在提供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与治疗指导,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一、诊断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1.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神经系统疾病或外伤史、膀胱功能紊乱的症状及持续时间等。
2. 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和膀胱功能评估,如腹部触诊、直肠指检等。
3. 实验室检查:尿液常规、尿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排除尿路感染。
4. 影像学检查:膀胱超声、尿路造影等,以评估膀胱及尿路解剖结构。
二、保守治疗1. 行为疗法:包括如小便排空训练、固定排尿时间间隔、使用腹肌按摩等方法,以提高膀胱功能。
2. 药物治疗:口服抗胆碱药物,如奥托品、托吡酯等,可减轻膀胱过度活动所致的尿频、尿急症状。
3. 物理治疗:如膀胱电刺激疗法、经皮电刺激等,可改善膀胱功能。
4. 其他辅助治疗:包括采用导尿管等排尿辅助器具,以减轻尿失禁的症状。
三、手术治疗1. 膀胱扩容术:适用于膀胱容量减小、膀胱过度活动等病情较轻的患者,通过扩大膀胱容量以及改善膀胱排尿功能。
2. 膀胱出口悬吊术:适用于患者有尿失禁症状,同时伴有尿道下垂或尿道松弛的情况,通过提高尿道抗压能力来改善尿失禁。
3. 膀胱增压术:适用于患者有尿潴留症状,膀胱排尿功能减弱,通过增加膀胱内压力以及提高排尿力来改善尿潴留情况。
4. 神经调节术:适用于患者有明显的神经源性膀胱症状,并且有神经调节潜力的情况下,通过植入神经调节器或电极刺激膀胱壁神经,以恢复膀胱功能。
四、随访与康复1. 随访: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需定期随访,调查症状改善情况,监测尿路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2. 康复训练: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进行相关康复训练,包括行为调整、膀胱功能锻炼等,以增加膀胱控制能力。
神经源性膀胱最常见的原因
神经源性膀胱最常见的原因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膀胱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
它是由于膀胱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的膀胱排尿功能失调。
神经源性膀胱的最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脊髓损伤、脑卒中、脑外伤等都可能造成膀胱神经功能异常,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发生。
2. 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某些先天性疾病或遗传病变,例如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空洞症等,会引起神经源性膀胱。
这些疾病所致的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导致了膀胱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引起膀胱排尿功能失调。
3. 疾病或手术所致的神经损伤:某些疾病或手术,例如膀胱肌肉萎缩、前列腺手术、盆底手术等,都可能引起神经源性膀胱。
这些疾病或手术对膀胱神经的损伤导致了膀胱神经功能障碍。
4. 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造成多种脏器神经病变,包括膀胱神经。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常见原因之一。
5. 神经系统感染:某些神经系统感染,例如脑膜炎、脑炎等,会导致膀胱神经损伤,从而引起神经源性膀胱。
6. 药物所致:一些药物,尤其是长期使用的药物,例如镇静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进而导致膀胱神经功能异常。
以上所列的是神经源性膀胱最常见的原因,但并不包括所有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原因。
神经源性膀胱的具体发生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对于患有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来说,及时明确病因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评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神经源性膀胱科内讲课课件
04
神经源性膀胱是什么?
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有 哪些?
如何诊断神经源性膀胱 ?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方 法有哪些?
专家现场答疑
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 ,专家进行现场解答 。
专家提供关于神经源 性膀胱的最新研究进 展和治疗方法。
专家分享治疗神经源 性膀胱的经验和心得 。
THANK YOU
神经源性膀胱科内讲课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神经源性膀胱概述 •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方法 • 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与预防 • 神经源性膀胱的最新研究进展 • 病例分享与讨论 • 问题与答疑环节
01
神经源性膀胱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神经系统病 变导致膀胱和尿道功能障碍,进 而引起储尿和排尿障碍的一类疾 病。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01
02
03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病因、病程 等。
临床表现
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 、合并症等。
诊断依据
影像学检查、尿动力学检 查、其他相关检查结果。
治疗效果评估
治疗方法
手术、药物治疗、物理治 疗等。
治疗效果评估标准
症状改善程度、生活质量 提高程度、并发症发生率 等。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 度疲劳。
控制体重
肥胖者适当减肥,减轻膀胱压 力。
预防措施与注意事项
及时就医
如有疑似神经源性膀胱 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检
查。
避免长时间憋尿
长时间憋尿会导致膀胱 功能受损,应尽量避免
。
定期复查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 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
了解病情变化。
注意药物副作用
神经源性膀胱
下尿路解剖
下尿道排尿与排尿控制旳外周部分 主要由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 后尿道平滑肌、盆腔与尿道周围横 纹肌构成
2024/9/28
2
2024/9/28
3
2024/9/28
4
逼尿肌
实际上是富含胶原纤维旳网状构造,只 是在膀胱出口处才不太规则旳分为三层, 其他部位无明显肌肉层次
止使用,以降低菌尿及感染发生。 流出道梗阻没有处理则仍需连续导尿。
要注意保持导尿管旳正常方向和固定措 施
2024/9/28
52
注意
2024/9/28
防止尿道穹隆部压力 导尿管固定在腹壁 防止牵拉 拔除时务必抽闲气囊 确保足够旳饮水 集尿袋注意排空 每七天应更换导尿管 选择柔软旳导尿管
2024/9/28
25
神经源性膀胱分类
尿失禁 尿潴留
2024/9/28
26
尿失禁或潴留原因
尿失禁
尿潴留
膀胱原因
膀胱原因
无克制性收缩
逼尿肌无反射
容量降低
容量增长
低顺应性
高顺应性
出口原因
出口原因
膀胱颈压力降低
高充盈压力伴低流速
外括约肌张力降低
内外括约肌失协调
尿潴留和失禁
无克制性膀胱收缩,且逼尿肌收缩不充分
2024/9/28
37
尿流率
单位时间内排出旳尿量 主要反应排尿过程中逼尿肌与尿道括约
肌相互作用旳成果,即下尿路旳总体功 能情况。 参数:最大尿流率、尿流时间及尿量 尿流率受性别、年龄和排尿等原因影响
2024/9/28
38
膀胱压力容积测定
膀胱内压、直肠内压(腹压)及逼尿肌 压(膀胱压-直肠压)。正常测定为:
如何区分神经源性膀胱和其他类型的膀胱问题
患者教育及自我监测的重要性
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神经源 性膀胱的认识,了解其症状、
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自我监测:患者需要学会自我 监测膀胱功能,如尿量、尿色、
尿频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定期复查:患者需要定期到医 院进行复查,以便医生了解病
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需 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 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 的心态等,以促进病情恢复。
医生与患者沟通的要点
解释神经源性膀 胱与其他膀胱问
题的区别
强调患者自我管 理的重要性
指导患者如何进 行膀胱训练和排
尿习惯调整
提醒患者注意饮 食和饮水习惯
告知患者药物治 疗的注意事项和
可能的副作用
鼓励患者定期复 查和及时反馈病
情变化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膀胱癌
膀胱癌是膀胱内壁的恶性肿瘤 膀胱癌的症状包括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 膀胱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膀胱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
其他罕见膀胱问题
膀胱癌:膀胱内壁 的恶性肿瘤,可能 导致尿液中带血、 疼痛等症状
膀胱炎:膀胱内壁 的炎症,可能导致 尿频血、疼 痛等症状
神经源性膀胱:由于神经系 统疾病导致膀胱功能障碍
其他膀胱问题:如尿路感染、 鉴别依据:临床症状、影像
膀胱结石、膀胱肿瘤等
学检查、尿动力学检查等
治疗方法:神经源性膀胱需 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其 他膀胱问题需要针对具体病 因进行治疗
诊断与实验室检查手段
尿液检查:尿液分析、尿液培养、尿液细胞 学检查等
神经源性膀胱:可能 伴有神经系统疾病, 如脊髓损伤、多发性 硬化等
其他膀胱问题:可能 伴有其他泌尿系统疾 病,如肾结石、肾炎 等
神经源性膀胱的科普知识课件
神经源性膀胱的预防和护理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干燥清洁,避 免尿路感染。
神经源性膀胱 的生活质量
神经源性膀胱的生活质量
神经源性膀胱可能对患者的生 活质量产生影响,但合理的治 疗和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 状,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
总结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 引起的膀胱功能紊乱的疾病,常见症状 包括尿频、尿急、尿失禁和尿潴留。
神经源性膀胱的科普知识课 件
目录 介绍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与治疗 神经源性膀胱的预防和护理 神经源性膀胱的生活质量 总结
介绍神经源性 膀胱
介绍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的定义:神经源性膀 胱是指由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引起 的膀胱功能紊乱的疾病。 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常见的病因 包括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帕 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依赖于病史 、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如尿流率、尿 道电阻等。 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治疗神经 源性膀胱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行为治 疗和手术治疗。
神经源性膀胱 的预防和护理
神经源性膀胱的预防和护理
饮食调理:避免饮用刺激性食物和 饮料,控制体重,避免便秘等问题 。 排尿训练:定期排尿,避免过度尿 量和长时间憋尿。
诊断需要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 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手 尿训练和注意个人卫生。 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神经源性 膀胱患者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神经源性膀胱 的症状
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
尿频: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常常会感到经 常需要排尿。 尿急:患者会感到突然强烈的排尿欲望 ,难以控制。
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
神经源性膀胱管理医学课件
2023-11-05•神经源性膀胱概述•神经源性膀胱管理策略•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与支持•神经源性膀胱的预防与控制目•神经源性膀胱管理案例分析录01神经源性膀胱概述定义神经源性膀胱是指由于神经系统的病变,导致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出现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分类根据病因和病理的不同,神经源性膀胱可分为中枢神经源性膀胱和周围神经源性膀胱。
定义与分类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主要包括神经系统损伤、炎症、肿瘤、药物副作用等。
病因神经源性膀胱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神经元损伤、神经传导障碍、肌肉萎缩和纤维化等。
病理病因与病理临床表现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失禁等。
诊断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其中,尿流动力学检查是诊断神经源性膀胱的重要手段。
临床表现与诊断02神经源性膀胱管理策略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神经源性膀胱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旨在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常用的药物包括α受体拮抗剂、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等,可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需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副作用,定期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
行为治疗行为治疗是一种有效的神经源性膀胱管理方法,包括膀胱训练、排尿训练和盆底肌肉锻炼等。
通过训练患者的排尿习惯和盆底肌肉收缩能力,提高膀胱排空能力和减少残余尿量,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等并发症。
行为治疗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膀胱扩大术、尿道改流术、膀胱颈关闭术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手术治疗需注意手术适应症和并发症的预防,术后仍需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无法控制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03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治疗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排尿控制能力。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课件
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膀胱和尿路的结 构,发现潜在的病变。
尿动力学检查
压力容积测定
通过测量膀胱内压力和容积的变化,评估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
尿道压力描记
了解尿道括约肌的功能和尿道阻力,判断排尿障碍的原因。
其他检查方法
膀胱镜检查
通过膀胱镜直接观察膀胱内部情况, 了解膀胱黏膜病变和尿道狭窄等。
体格检查
检查膀胱容量、残余尿量 、排尿功能等,以及是否 有其他相关体征。
病理生理诊断标准
神经传导异常
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膀胱神经传导异常,如神经源性电位异常或神经传导速度减 慢。
膀胱功能异常
通过膀胱压力容积曲线等检查,发现膀胱功能异常,如逼尿肌反射亢进或逼尿肌无反射 。
分型诊断标准
逼尿肌反射亢进型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 断
目 录
• 神经源性膀胱概述 • 诊断方法 • 诊断标准 • 鉴别诊断 • 诊断注意事项
01
神经源性膀胱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神经系统病 变导致膀胱和尿道功能障碍,进 而引起储尿和排尿障碍的一组疾 病。
分类
根据病因可分为中枢神经源性膀 胱和外周神经源性膀胱,根据临 床表现可分为急迫性尿失禁、充 盈性尿失禁和反射性尿失禁等。
神经源性膀胱
由于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储尿和排尿异常。
非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功能障碍并非由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引起,可能与其他因素如感染、结石、肿瘤等有关。
神经源性膀胱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
01
表现为排尿困难、残余尿量增加等,与神经源性膀胱相似,但
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同。
如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
如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膀胱,又称为神经源性尿失禁,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引起的膀胱功能障碍。
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给生活和社交带来很大困扰。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神经源性膀胱治疗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症状。
1. 药物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善膀胱收缩和膀胱排空来减轻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胆碱药物:例如奥曲肽(Oxybutynin)、托吡酯(Tolterodine)等,可通过拮抗乙酰胆碱受体来减少膀胱过度收缩。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例如米耐普兰(Mirabegron)等,可刺激β3-受体,放松膀胱平滑肌并增加膀胱容量。
•抗抑郁药物:如曲唑酮(Trazodone)、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等,可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来改善神经源性膀胱症状。
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情进行个体化调整,同时要注意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2. 行为矫治行为矫治是通过改变个体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来改善膀胱控制能力。
以下措施可以尝试:•排尿训练: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训练膀胱容纳更多尿液,并减少尿急的发生。
•饮食调整:减少咖啡因、辛辣食物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避免饮酒过多,以减少尿频和尿急的发生。
•盆底肌肉锻炼:通过定期锻炼盆底肌群,增强膀胱控制能力,改善尿失禁症状。
以上行为矫治方法需要患者有一定的自律性和坚持性,结合医生的指导进行实施。
3. 神经系统治疗对于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是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的患者,神经系统治疗可能是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神经系统治疗包括:•电刺激疗法:通过经皮电刺激或经腹电刺激,刺激神经或神经核团,调节膀胱功能。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对于严重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考虑进行脑深部电刺激,以改善膀胱控制能力。
•神经调节器:通过植入神经调节器,定期调节神经电流,来控制膀胱功能。
神经系统治疗属于相对较为复杂和高风险的治疗方法,一般需要由专业的神经外科医生或神经学医生进行评估、手术和调整操作。
神经原性膀胱ppt课件
残留的尿液称为残余尿。测定残余尿量常 用的方法有导管法和B超法。
19
பைடு நூலகம் 评定——尿动力学检查
是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诊断的金标准; 如尿流率、膀胱测压(+肌电图)、影像尿动
力学、压力-流率测定。
20
Volume EMG
EMG
Pura
脑桥水平以上的神经通路受到损害(如老年性痴 呆、脑血管意外等),膀胱过度活动,不能随意 控制排尿,往往出现尿失禁症状;
逼尿肌括约肌协同性通常正常,很少发生逼尿肌 括约肌协同失调(DSD)。
因此对上尿路的损害通常较小。
14
病理生理机制——脊髓损伤
不同节段的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 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并非完全与脊髓损 伤水平相对应,表现出多样性。
24
尿流率测定(Uroflowmetry)
定义:单位时间内经尿道排出的液体量,其 单位为毫升/秒(ml/s)。
25
尿流率测定影响因素
年龄:随年龄降低 尿量:不少于125~150ml 体位:站立位 心理 环境 重复性:可能不完全一致
26
尿流率测定意义
男性正常参考值 年龄(岁) < 40 40~60 >60
响的客观证据。 证实排尿功能障碍为神经系统受损所
致,需要结合典型的尿动力学图形和 相应的神经系统疾病来综合考虑。 评估所存在的尿动力学危险因素。
23
复杂神经源性膀胱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应 了解的参数
膀胱感觉:主要了解本体感觉,以首次排尿感最为敏感,小于 350毫升为感觉减弱。 最初有感觉排尿的膀胱容量 ≧150ml。 有正常排尿感觉的膀胱容量≧250ml。 有强烈排尿感觉的膀胱容量≧350ml。
神经源性膀胱
检查
检查
1.体格检查 (1)肛门括约肌张力试验肛门括约肌松弛,表示脊髓中枢不活动或活动降低,肛门括约肌收缩过强,表示 脊髓中枢反射亢进。 (2)肛门反射试验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如肛门收缩表示脊髓活动存在。 (3)球海绵体肌反射试验刺激阴茎头或阴蒂,引起肛门括约肌收缩,表示脊髓活动存在。 2.冰水试验 如果脊髓中枢以上损伤,向膀胱内注入冰水后,数秒钟内将冰水有力喷出;脊髓中枢以下损伤,无此反应。 3.尿流动力学检查 可反映逼尿肌反射亢进或逼尿肌无反射及尿道括约肌功能。 4.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 可见膀胱壁小梁形成,憩室及典型的圣诞树样膀胱,动态观察可见逼尿肌异常收缩,逼尿肌收缩与尿道内外 括约肌间的协调关系异常,剩余尿量增加等。
(5)封闭疗法此法适用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逼尿肌反射亢进),封闭后效果良好者,残余尿量显著减少, 排尿障碍症状明显好转。少数患者在封闭1次之后,效果能维持数月至1年之久。
谢谢观看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前列腺增生症 发生于50岁以上男性,有排尿困难,尿潴留,严重者引起肾,输尿管扩张积水,直肠指诊,膀胱镜检查,膀 胱造影可明确诊断。 2.膀胱颈梗阻 女性有排尿困难和尿潴留,肛门周围皮肤及会阴部感觉正常,膀胱镜检查或尿流动力学检查可鉴别。 3.先天性尿道瓣膜 多见于小儿,有排尿困难,尿潴留,尿道镜检查或尿道造影可鉴别。 4.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逼尿肌功能正常,尿道阻力降低,膀胱颈抬高试验阳性,膀胱尿道造影可见膀胱尿道后角消失,膀胱颈位置 降低。 5.尿道狭窄 可为先天性或后天性,以排尿困难为主要表现,尿道探子检查有明显狭窄段,尿道尿神经调控的疾病都有可能造成膀胱和尿道功能障碍。 1.中枢神经系统因素 包括脑血管意外、颅脑肿瘤、压力正常的脑积水、脑瘫、智力障碍、基底节病变、多系统萎缩、多发性硬化、 脊髓病变、椎间盘病变及椎管狭窄等。 2.外周神经系统因素 糖尿病、酗酒、药物滥用,其他不常见的神经病变:卟啉病,结节病。 3.感染性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机型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带状疱疹、人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莱姆病、脊髓灰 质炎、梅毒及结核病等。 4.医源性因素 脊柱手术、根治性盆腔手术如直肠癌根治术、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术、区域脊髓麻醉等。 5.其他因素
神经源性膀胱科普
饮食与营养
多喝水
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预防尿路 感染,促进排尿。
控制盐分摄入
减少盐分的摄入,可以降低患上高 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些疾 病可能间接导致神经源性膀胱。
补充营养素
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有助 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
04 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与预后
临床表现
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表现包括尿频、尿急、尿失禁、排尿困难、尿潴留等。
诊断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尿 常规、泌尿系超声、尿动力学检查等。
02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神经源性膀胱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主要用于缓 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平 滑肌松弛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放松膀胱肌肉,减少尿急和尿 频等症状。
心理疏导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 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
。
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患者 的康复过程,提供情感
支持和日常照顾。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 ,与同病患者交流经验
,互相康复 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 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05 神经源性膀胱的科研进展
手术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病 情、手术适应症的选择等因素有关。患者在手术后需要遵 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和进行康复训练。
03 神经源性膀胱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体检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可以及 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引起神经源性膀胱 的疾病和损伤。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以 及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预防 神经源性膀胱的发生。
神经源性膀胱护理知识讲解
神经源性膀胱护理知识讲解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种由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膀胱功能障碍。
下面将为您讲解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知识。
病因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是最常见的神经源性膀胱病因,常见于交通事故、跌倒等意外伤害。
2. 脑神经损伤:脑神经损伤也可导致神经源性膀胱,如中风、脑炎等。
3. 糖尿病: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引起的膀胱功能障碍也属于神经源性膀胱。
4. 其他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病等,也可引起神经源性膀胱。
症状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排尿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
2. 尿失禁:患者可能会出现尿失禁的情况,无法控制尿液的排放。
3. 尿潴留:患者可能会出现尿潴留的情况,尿液无法完全排空。
4. 尿路感染:由于排尿功能障碍,患者容易出现尿路感染的情况。
护理方法针对神经源性膀胱,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方法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1. 膀胱训练:通过定期排尿、延长排尿时间等方法,帮助患者重新建立正常的排尿惯。
2. 使用导尿管:对于尿潴留的患者,可以通过使用导尿管来排空膀胱,减轻不适感。
3. 定时排尿:对于尿失禁的患者,可以制定定时排尿计划,避免尿液过多积聚导致尿失禁。
4. 饮食调理:合理调整饮食,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减少尿频和尿急的发生。
5.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每天更换内裤和卫生巾,预防尿路感染。
注意事项在神经源性膀胱护理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膀胱功能,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2. 管理并发症:及时处理尿路感染等并发症,避免病情恶化。
3.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疾病。
4. 定期康复评估:定期评估康复效果,调整康复计划。
以上是关于神经源性膀胱护理知识的讲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1. 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与康复. 护理学报. 2018.2. 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 临床护理杂志. 2019.。
神经源性膀胱小讲课护理课件
盆底肌肉训练
01
盆底肌肉训练有助于增 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耐 力,改善膀胱和肠道的 功能。
02
03
盆底肌肉训练可以通过 各种姿势和运动来实现, 如提肛运动、坐姿抬腿等。
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正 确的姿势和呼吸,避免 过度用力或受伤。
04
训练的频率和强度应根 据个人情况而定,逐渐 增加训练时间和强度。
排尿反射训练
病理机制
神经源性膀胱的病理机制涉及神经系 统的多个层面,包括中枢神经、周围 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表现包括尿急、尿频、尿失禁、排尿困难、尿潴留等。
诊断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 残余尿量测定、尿流动力学检查等。
02 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原则
06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健康 教育
疾病认知教育
总结词:了解疾病
详细描述: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神经源性膀胱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 疗方法和预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自我管理与监测教育
总结词:自我管理
详细描述:教导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和监测,包括定期排尿、记录排尿日记、观察尿液颜色和量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 制和管理自己的病情。
康复训练与生活指导教育
总结词:康复训练
详细描述:向患者介绍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如盆底肌肉锻炼、膀胱功能训练等,以帮助患者恢复 膀胱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提供生活指导,帮助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更好地应对 疾病。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疏导不良情绪
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采取适当的心理疏导方 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神经源膀胱
►
►
►
膀胱排空——正反馈 排尿反射是一种脊髓反射,但受高级大脑中枢控制,可由意识抑制或 促进 排尿过程:
►
►
►
排尿时机成熟/排尿时机不成熟
与膀胱功能有关的因素
►
储尿期 排尿期
►
储尿期
►
膀胱顺应性:指膀胱内容积的改变与压力改变之比。正常的膀胱顺应 性应较高,可使膀胱在逐渐充满的过程中膀胱压力只有很小的增加。 膀胱壁纤维化或膀胱壁肥厚可降低顺应性 膀胱稳定性:指膀胱在储尿期防止逼尿肌非主动收缩的发生、诱发逼 尿肌自主收缩而引起不合时宜的尿液漏出 膀胱敏感度:指在储尿期膀胱对于膀胱内尿液容量的感知程度。存在 感染或其他损伤因素时,膀胱敏感度改变,出现尿路刺激症状 输尿管抗返流结构的完整 膀胱出口有效控制尿液不外流: 在膀胱逐渐充盈、体位由卧位变为立 位、腹内压增高、运动、盆底肌随意收缩等情况下,尿道闭合压会增 高,防止尿液流出
► ►
扳机点排尿 指骶上脊神经病变的患者,通过叩击耻骨上膀胱区、挤压 阴茎、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肛门指诊刺激肛门括约 肌等方法对腰骶皮肤神经节段加以刺激,诱发逼尿肌收缩 和尿道括约肌松弛引发排尿
►
其本质是刺激诱发骶反射形成反射性排尿,其前提是具备 完整的骶神经反射弧
同样建议在选择该方法前进行尿动力学检查了解下尿路功 能是否安全,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应进行随访,了解膀胱排 空情况,有无并发症出现
►
一项客观评测下尿路功能的侵入性检查方法
尿流动力学检查指标及意义
► ►
残余尿量(residual volume,RV)
排尿结束瞬间膀胱内残留的尿液容量,一般在尿 流率完成后立即用B超或插管导尿进行测定
正常人群排尿后膀胱内可有极少的残余尿量,通 常将残余尿量大于50ml~100ml视为异常 残余尿量过多易导致上尿路积水和肾功能损害, 尤其在合并逼尿肌压神经,作用是使尿道内括约肌收缩, 逼尿肌松弛,阻止尿液排放
神经源性膀胱科普宣传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2. 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 3. 如何诊断神经源性膀胱? 4.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 5. 如何预防和管理神经源性膀胱?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定义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由于神经系统的损伤导致膀胱 功能障碍的疾病。
常见于脊髓损伤、中风、糖尿病等患者。
如何诊断神经源性膀胱?
如何诊断神经源性膀胱? 临床评估
医师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检,以评估症状 和病因。
观察患者的排尿模式和相关症状。
如何诊断神经源性膀胱? 辅助检查
尿流动力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可以帮助确认诊 断。
这些检查可以评估膀胱的功能和神经传导情况。
如何诊断神经源性膀胱? 多学科合作
专业的物理治疗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 划。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 手术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来改善膀胱功 能或减轻症状。
手术风险和效果需与医生充分沟通。
如何预防和管理神经源性膀胱 ?
如何预防和管理神经源性膀胱?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评估,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
及时的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病因
神经源性膀胱通常由脊髓或神经损伤引起,影响 膀胱的感觉和排尿控制。
损伤可能是外伤、疾病或先天性缺陷。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流行病学
该疾病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影响约 30%的脊髓损伤患者。
不同类型的神经损伤,发生率和表现各异。
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
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 主要症状
泌尿科、神经科和康复科等多个学科的合作对于 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综合评估可以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神经源性膀胱管理医学课件
神经源性膀胱管理医学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神经源性膀胱概述•神经源性膀胱治疗方法•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侧重•神经源性膀胱治疗新技术新方法•神经源性膀胱的并发症及处理•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康复目录01神经源性膀胱概述神经源性膀胱是指由于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膀胱功能障碍。
定义根据病因和病理机制,神经源性膀胱可分为上运动神经元病变、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和混合性病变。
分类定义与分类病因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包括脊髓损伤、马尾神经损伤、糖尿病、脊柱裂等。
病理机制神经源性膀胱的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的病变导致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储尿和排尿异常。
病因与病理机制临床表现神经源性膀胱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尿频、尿急、尿失禁、排尿困难等。
诊断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如尿流动力学检查、膀胱镜检查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02神经源性膀胱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师通过口服或者外用药物来缓解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改善尿道括约肌的功能,促进膀胱排空常用药物包括胆碱能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镇痛药等药物治疗通过物理方法刺激神经,促进膀胱排空,减少残余尿量包括电刺激疗法、磁刺激疗法、手法排尿等保守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膀胱颈切开术、尿道狭窄扩张术、尿流改道术等手术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当药物治疗和保守物理治疗无效时,手术治疗是可行的选择03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侧重脊髓损伤多为外伤、感染、肿瘤等所致,可分为完全性脊髓损伤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所致膀胱功能障碍脊髓损伤类型脊髓损伤所致膀胱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尿潴留、尿失禁、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膀胱功能障碍表现对于脊髓损伤所致膀胱功能障碍,治疗侧重于恢复膀胱功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膀胱功能训练等。
治疗侧重膀胱功能障碍表现儿童神经源性膀胱主要表现为遗尿、尿失禁、尿路感染、膀胱挛缩等症状。
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PPT课件
不断优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关注患者生质量
研究如何提高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生活 质量,包括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 会状况。
VS
探索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研究影响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生活质量的因 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THANKS
尿能力。
患者自我管理
记录排尿日记
01
记录每日的排尿时间、尿量和尿失禁情况,有助于患者了解自
己的排尿状况,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保持会阴部清洁
02
定期清洁会阴部,避免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定期复查
03
在康复过程中,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
疗方案。
05
神经源性膀胱的未来研究方向
03
不同类型的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 方法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的治疗方法
01
02
03
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如利尿剂、抗胆 碱能药物等来改善膀胱功 能。
膀胱训练
通过定时排尿和盆底肌肉 锻炼来改善膀胱功能。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上运动神经元 病变,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如膀胱扩大术、尿流改 道术等。
下运动神经元病变的治疗方法
新药物与新技术的研发
研发新的药物
针对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和病理机制,研发新的药物,以改善膀胱功能,减少并发症。
探索新的治疗技术
研究新的治疗技术,如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以期为神经源性膀胱提供更有效的治 疗方法。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研究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病因、病情和年龄的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浩
1.概述
2.病因 3.发病机制
4.诊断
5.治疗
概述
下尿路肌肉
• 膀胱逼尿肌
• 尿道括约肌:内括约肌 外括约肌 • 后尿道平滑肌 • 盆腔与尿道周围横纹肌
下尿路神经支配
• 交感神经
• 副交感神经 • 躯体神经 • 中枢性排尿反射
交感神经
• 传出纤维来自脊髓T11-L1,2段 侧柱。 • 发出纤维经腹下神经到达腹 下神经节。 • 交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 分布到平滑肌。 • 末梢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使 以α肾上腺素能受体为主的膀 胱颈平滑肌与尿道内括约肌 收缩,使以β受体为主的逼尿 肌松弛而抑制排尿。 • 传入纤维传导膀胱的痛觉。
治疗
• 治疗目标: 保护上尿路功能;恢复或部分恢复下尿路功能; 改善尿失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治疗原则: ①针对原发病的治疗 ②对症治疗:依据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类型治疗, 以便达到“平衡膀胱”目的 ③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药物治疗
• • • • • 1.改善膀胱储尿药物 2.促进膀胱排空药物 3.促进逼尿肌反射恢复的药物 4.促进神经恢复的药物 5.其他
pides分类法(1970)
• 1.感觉障碍性膀胱:病变损害脊髓后索或骶神经后根, 导致脊髓排尿反射弧传入障碍。又称为感觉性无张力膀 胱。 • 2.运动障碍性膀胱:病变损害骶髓前角或前根,导致脊 髓排尿反射弧传出障碍。又称运动性无张力膀胱。 • 3.自主性膀胱:病变损害脊髓排尿反射中枢(S2-4)或 马尾或盆神经,使膀胱完全脱离感觉、运动神经支配而 成自主器官。 • 4.反射性膀胱:骶髓以上的横贯性病变损害两侧锥体束 时,完全由骶髓中枢控制排尿,并引起排尿反射亢进, 又称为自动膀胱。 • 5.无抑制性膀胱:皮层和锥体束病变使其对骶髓排尿中 枢的抑制减弱所致。
临床表现
• 1.下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等(与逼尿肌不稳 定DI有关) • 2.排尿困难、尿潴留(与逼尿肌功能减退有关) • 3.尿失禁:急迫性、压力性、充盈性、反射性、精 神性、混合性尿失禁(多与逼尿肌反射亢进有关) • 4.上尿路损害 • 5.尿路外症状:排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心血 管功能障碍、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 • 6.泌尿系并发症: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膀胱排空 障碍所致)
• 2.颅脑肿瘤:肿瘤累及到额叶、基底节或中脑损害时
可出现排尿功能异常。
• 3.老年性痴呆:发生机制主要是大脑皮质对脊髓逼尿
肌中枢失去了控制。
中枢神经系统因素
• • • • • 4.脑瘫 5.帕金森病(PD) 6.多系统萎缩 7.压力正常的脑积水 8.神经脱髓鞘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因素
• 9.脊髓病变:
逼尿肌反射亢进
• 逼尿肌在储尿期出现自发或诱发的收缩即 称为逼尿肌不稳定,如果合并有中枢神经 系统的异常,则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 • 诊断标准为在储尿期出现幅度超过1.47 kPa(15cmH2O)的逼尿肌不自主性收缩。
• 桥脑上病变
• 骶髓以上脊 髓损伤 • 骶髓损伤 • 骶髓以下及 周围神经病 变
1.Hald-Bradley分类法(1982)
• 1.脊髓上(中枢神经)病变:逼尿肌收缩与尿道括约肌 舒张协调,多有逼尿肌反射亢进,感觉功能正常。 • 2.骶髓上病变:大多有逼尿肌反射亢进,逼尿肌与尿道 括约肌活动不协调,感觉功能与神经损害的程度有关, 可为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 • 3.骶髓下病变:包括骶髓的传入和传出神经病变,由于 逼尿肌运动神经损害可产生逼尿肌无反射,感觉神经损 害可致感觉功能丧失。 • 4.周围神经损害:膀胱感觉功能不全,剩余尿量增加, 最后失代偿,逼尿肌收缩无力。 • 5.肌肉病变:逼尿肌自身、平滑肌性括约肌、全部或部 分横纹肌性括约肌。逼尿肌功能障碍最为常见,多继发 于长期膀胱出口梗阻后的失代偿。
(1)创伤 (2)脊髓疾病:脊髓结核、椎间盘突出症、转移性 肿瘤、颈椎病 (3)血管疾病:脊髓动脉栓塞 (4)神经管闭合不全 (5)其他:脊髓空洞、脊髓灰质炎、横贯性脊髓炎
外周神经系统因素
• 糖尿病
• 酗酒
• 药物乱用 • 多发性硬化
感染性疾病
• • • • • • • 1.AIDS 2.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3.带状疱疹 4.人T淋巴细胞感染 5.莱姆病 6.梅毒 7.结核病
副交感神经
• 副交感节前纤维自脊髓S2-4 节段发出随盆神经至膀胱丛, 与膀胱壁的器官旁神经节或 壁内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发 出节后纤维支配逼尿肌。 • 逼尿肌具有胆碱能受体,副 交感神经分泌乙酰胆碱与其 结合,使膀胱逼尿肌收缩, 尿道内括约肌舒张而排尿。 • 传入纤维传导膀胱和尿道内 括约肌的充胀感觉。
躯体神经
• 主要由第2-4骶神经组成阴 部神经。 • 传出纤维起自S2-4段前角 细胞,支配尿道外括约肌 及会阴部的横纹肌,能引 起尿道外括约肌的紧张性 收缩。(排尿过程中,可 以有意识地使它兴奋而收 缩尿道外括约肌中断排尿) • 传入纤维传导后尿道的感 觉(包括痛觉)。
中枢性排尿反射
• 脊髓内排尿反射初 级中枢接受脑干及 大脑皮质高级中枢 的调节。 • 膀胱胀满感觉经薄 束上行达脑干及大 脑皮质,自这些中 枢下行的纤维,经 锥体束及锥体外系 下行,调节脊髓排 尿初级中枢。
医源性因素
• 脊柱手术
• 根治性盆腔手术
其他原因
• 重症肌无力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
发病机制
神经源性膀胱分类
• 1.Hald-Bradley分类法(根据病变部位分类)
• pides分类法 (根据神经损害后感觉和 运动功能改变分类)
• 3.Krane-Siroky分类法 (根据尿动力学检查 所示的异常进行分类)
诊断
• 1.导致膀胱功能障碍病变的诊断
• 2.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及泌尿系并发症的诊断 • 3.有关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的诊断
• • • •
• • • •
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 肾功能 尿细菌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腹部平片,排泄性尿路造影,排 尿器膀胱尿道造影 膀胱尿道镜检查 超声波检查 尿动力学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
病因
• • • • •
中枢神经系统因素 外周神经系统因素 感染性疾病 医源性因素 其他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因素
• 1.脑血管疾病:研究显示控制逼尿肌和尿道外括约肌
的神经传导束与支配躯体感觉和运动的神经行走途径几乎 相同,因此常同时受到损害。大脑中有许多参与排尿控制 的神经核团,如基底节、小脑、苍白球、纹状体、丘脑等。
中枢性排尿反射
• 脑干内(桥脑)排尿 中枢对脊髓排尿反射 起促进或抑制作用。 • 排尿开始后,膀胱感 受压力的刺激已在维 持排尿反射所需的阈 值之下,此时脑干的 排尿中枢作用为维持 和促进逼尿肌的继续 收缩及尿道膜部括约 肌松弛,使膀胱完全 排空。
神经源性膀胱的定义
正常的排尿活动由脊髓反射中枢及交感、副 交感、体神经共同参与,任何与排尿有关的 神经受到损害后,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称为 神经源性膀胱。
手法治疗
• Vasalva屏气法:患者身体前倾,屏住呼吸 10-12s,用力将腹压传到膀胱、直肠和骨盆 底部,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使大腿贴近 腹部,防止腹部膨出,增加腹部压力。 (出现问题立即停止) • 触发性排尿:叩击/触摸耻骨上区、牵拉阴 毛、摩擦大腿内侧、挤压捏阴茎、牵撑肛 门括约肌等。叩击时轻而快,避免重叩。 频率50~100次/min,扣击次数100~500次。 (自主神经反射亢进的高位SCI患者禁用)
手术治疗
• • • • • • • • 骶神经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颈(内括约肌)切断术 经尿道尿道外括约肌切开术 膀胱颈及尿道外括约肌切开术 膀胱成形术 膀胱腹直肌转位术 安置人工尿道括约肌 尿流改道
中医药治疗
• 中药
• 针灸
• 2.逼尿肌无反射:分以下亚型: • ①括约肌协调正常:指排尿时尿道括约肌能协 调性松弛。 • ②外括约肌痉挛或失弛缓:表现为排尿时尿道 外括约肌处于持续的收缩状态。 • ③内括约肌痉挛或失弛缓:表现为排尿时尿道 内口不开放。 • ④外括约肌去神经:指尿道外括约肌及盆底肌 失去神经支配后肌肉萎缩、松弛,致使膀胱尿 道下垂,尿道成角产生排尿困难。
促进膀胱排空药物
• 主要是增强逼尿肌收缩和降低尿道阻力的药物
• ①拟胆碱药:如卡巴胆碱、氯贝胆碱、新斯的明 等 • ②α-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特拉唑嗪 等
促进逼尿肌反射恢复的药物
目前尚在实验阶段,一些学者正在试验阿片 受体拮抗剂Hale Waihona Puke 氯甲酰甲基胆碱,但临床结果 还不够满意
其他
• 辣椒素:可以阻断C纤维引起的膀胱过度活 动。 • 给药途径:膀胱内药物灌注
改善膀胱储尿药物
• 主要是一些可以抑制膀胱逼尿肌不协调和增加尿道关闭能力的药物:
• ①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如托罗特定、索利那新、 奥昔布宁、普鲁本辛等 • ②平滑肌抑制剂:如黄酮哌酯等 • ③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如吲哚美辛等 • ④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如维拉帕米、硝苯地平 等 • ⑤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咪嗪等 • ⑥钾离子通道开放剂
3.Krane-Siroky分类法(1984)
• 1.逼尿肌反射亢进:分以下亚型:
• ①括约肌协调正常:指逼尿肌收缩排尿时 尿道括约肌能协调性松弛。
• ②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指逼尿肌收缩排尿 时,尿道外括约肌仍处于收缩状态,导致 尿道开放不全。
• ③内括约肌协同失调:指逼尿肌收缩排尿 时尿道内括约肌不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