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经阻滞麻醉

合集下载

股神经阻滞麻醉风险防范预案

股神经阻滞麻醉风险防范预案

股神经阻滞麻醉风险防范预案
成立麻醉手术室应急小组
随着急危重、疑难病人手术的增加,术中出现呼吸心跳停顿和需要抢救的病人亦会增加,为了标准抢救流程和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极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进展急救,我科内成立应急小组,明确任务职责。

应急小组领导成员及其职责:
组长:
职责:负责指挥各级人员参及抢救。

副组长:
职责:协助组长指挥各级人员参及急救,护士长具体负责安排各级护理人员参及抢救。

成员:
职责:在组长统一指挥下,具体负责实施抢救,指导下级人员抢救工作。

应急小组任务:
1、在院领导和医务科领导下,随时应对永川区产科绿色通道外出抢救、主要针对突发性、灾难性事故的急救和麻醉会诊。

2、负责麻醉科内急救、院内抢救、院内大会诊。

3、负责培训院内下级医师和实习医师心肺复苏、急救插管。

注:应急小组成员必须24小时通讯通畅。

小儿腹股沟疝手术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效果如何

小儿腹股沟疝手术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效果如何

小儿腹股沟疝手术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效果如何发布时间:2021-07-07T15:49:40.77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作者:谢金利[导读]谢金利(汉源县中医医院;四川雅安625302)疝气对于小孩儿而言是比较常见的,发生的几率非常高,通过手术能够很好的治疗,但在治疗时需要对孩子进行麻醉,才能够确保手术顺利实施。

但很多家长会担心麻醉问题,害怕麻醉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明显伤害,孩子会不会变傻了、变笨了?到底选择什么样的麻醉方式对孩子最好?需要根据手术方法、孩子身体情况进行选择。

神经阻滞麻醉复合静脉麻醉的效果到底怎么样?腹股沟疝手术为小儿腹股沟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因为手术时间较短,而儿童在手术时配合度差,使用单纯的脉麻醉方式药量会比较大,副作用明显,因此在临床进行小儿腹股沟疝手术多采用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方式,使手术能够顺利开展的同时,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什么是小儿腹股沟疝?在疝疾病中腹股沟疝属于最为常见的一种,尤其是儿童发生腹股沟疝的风险非常大,而且在多种原因的影响下,这一疾病发病率显著提高。

腹股沟疝是出生缺陷中较为多见的一种,发生的原因有,孩子在胚胎阶段,孩子睾丸被腹股沟内环处由腹膜所形成的鞘状突所包裹,在出生后,鞘状突发生萎缩和闭塞,如果这一生理过程出现异常,鞘状突管无法闭合,鞘状突管侵入腹腔脏器,就会引起腹股沟鞘状突腹。

腹股沟疝在任何年龄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婴幼儿时期为高发期,女性明显低于男性。

通常比较常见的是斜疝,主要临床症状有容易哭闹、咳嗽、剧烈活动、大便干结等,腹部会表现为包块状有一部分从体表凸出,而腹股沟疝就在其中,里面还有肠管、阑尾等器官,孩子在活动时突出的肠管会引起疼痛、腹胀等不适症状,还有部分伴有恶心呕吐、便秘等情况。

疝在突出体表的包块会中,孩子在平卧时能够自行收纳,也有一些孩子在平卧时腹股沟疝无法自行还纳,被称之为嵌顿疝。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疝囊会逐渐增大,后期可能会引起绞窄嵌顿等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卵巢或睾丸萎缩、梗阻,因此需要对疾病进行及时治疗。

股神经阻滞麻醉

股神经阻滞麻醉

股神经阻滞麻醉股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局部麻醉技术,常用于下肢手术。

本文将介绍股神经阻滞麻醉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

通过对该技术的详细描述,旨在使读者对股神经阻滞麻醉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股神经阻滞麻醉的原理股神经阻滞麻醉通过注入局麻药于股神经周围,阻断神经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股神经是下肢的主要神经之一,起源于腰骶段的脊髓,并沿大腿外侧下行。

该神经在大腿外侧有明显的可触及感,因此阻滞该神经可使下肢处于麻醉状态。

二、股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步骤1. 患者准备:患者取侧卧位,下肢呈稍屈曲及外旋位。

皮肤消毒并覆盖无菌巾。

2. 定位:骶前上棘和股骨外髁连线是定位的重要参考标志。

骶前上棘与股骨外髁之间的中点即为股神经阻滞注射部位。

3. 局麻药注射:使用无菌技术,将注射器与长而细的针头连接。

将针头在股神经注射位点刺入皮下,刺入约3-5cm,然后放慢注射器注射局麻药,直至患者出现阻滞感和肌肉无力。

4. 验证阻滞效果:在注射完局麻药后,先进行感觉阻滞的验证,通常是用有创的方式比如针刺进行,确认患者感觉消失后再进行运动阻滞的验证。

例如,让患者进行股神经支配的膝关节伸直运动,观察患者是否有运动能力。

5. 完成操作:操作结束后,将针头缓慢拔出,并对刺入点进行消毒和覆盖伤口。

三、股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优势1. 明显的麻醉效果:股神经阻滞麻醉可以提供下肢的完全麻醉效果,使得手术区域处于无痛状态,减轻手术期间的疼痛。

2. 减少全身麻醉的风险:相比于全身麻醉,局麻技术在手术中的应用可以减少全身麻醉相关的风险,减少术后恢复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3. 减少术后疼痛:股神经阻滞麻醉可以提供术后较长时间的镇痛效果,减轻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4. 便于手术操作:由于股神经阻滞麻醉可以提供肢体的麻痹,手术时可以减少肢体的运动,提供稳定的操作环境,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和医生的操作。

综上所述,股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常用于下肢手术的局部麻醉技术。

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在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比较

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在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比较

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在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比较
腹股沟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通过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

手术中需要合理选择神经阻滞方法,以减少术后疼痛和并发症。

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在手术中的比较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常用的神经阻滞方法有股神经阻滞、外侧股皮神经阻滞、肠间神经阻滞等。

其中股神经阻滞是最常用的方法,常用于全麻下的手术。

外侧股皮神经阻滞常用于局部麻醉下的手术。

肠间神经阻滞通常用于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腹侧入路。

股神经阻滞常用于腹股沟疝气手术中。

该方法能够提供广泛的神经阻滞区域,包括腹股沟区、股部、大腿前侧、膝关节等区域。

因此,股神经阻滞能够提供较好的麻醉效果,能够有效地避免手术时的疼痛和不适。

外侧股皮神经阻滞通常用于局部麻醉下的手术。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较好的局部麻醉效果,避免全身麻醉带来的不适。

同时,该方法的并发症较少,不会影响手术后的康复和恢复。

在选择神经阻滞方法时,应根据手术部位、手术时间以及病人的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还需要注意对患者的疼痛评估和管理,以避免手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在腹股沟疝气手术中各具优缺点,应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保证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股神经阻滞和舒芬太尼用于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前镇痛的临床效果

股神经阻滞和舒芬太尼用于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前镇痛的临床效果

股神经阻滞和舒芬太尼用于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前镇痛的临床效果发布时间:2022-06-02T08:50:10.15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5期作者:窦芊[导读] 目的分析股神经阻滞和舒芬太尼用于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前镇痛的效果。

窦芊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0【摘要】目的分析股神经阻滞和舒芬太尼用于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前镇痛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82例髋部骨折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1月-2021年11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1例,行舒芬太尼镇痛,试验组41例,行股神经阻滞镇痛,比较两组应用效果。

结果试验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髋部骨折患者股神经阻滞能够显著提升麻醉镇痛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股神经阻滞;舒芬太尼;髋部骨折髋部骨折患者会表现出剧烈疼痛,且患者同时存在骨折脱位表现,程度严重者会出现虚脱感,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给予患者处理【1】。

该病患者当下主要采取手术治疗,高效、安全的麻醉工作,是促使手术顺利展开、提升预后的关键。

术中常引导患者采取侧卧屈膝位,这一体位会致使疼痛感加剧,做好麻醉前镇痛措施,辅助麻醉以及手术顺利展开【2】。

本次研究以髋部骨折患者为对象,分析股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82例髋部骨折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1月-2021年11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1例,男21例,女20例,平均年龄(65.18±5.89)岁;试验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平均年龄(65.76±5.13)岁。

两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试验组该组患者给予股神经阻滞镇痛:以超声为引导,在麻醉前给予患者骨神经阻滞镇痛,选取20ml罗哌卡因,浓度为0.5%,在给药15分钟后,为患者摆放体位,保证患者患侧肢体始终在上面,由麻醉医生展开麻醉处理。

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在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比较

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在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比较

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在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比较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的组织或器官通过腹股沟区域的缺陷,脱出到腹股沟区域形成的
一种疾病。

这种疾病在临床上非常常见,通常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

而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神经阻滞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可以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降低手术风险,减少
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

不同的神经阻滞方法会对手术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从局部
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以及硬膜外阻滞这三种常见的神经阻滞方法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效
果进行比较,以期对临床手术提供参考。

局部麻醉是指在手术部位注射麻醉药物,使手术区域产生麻木。

相比全身麻醉,局部
麻醉具有出血少、精神状态好、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对于腹股沟疝手术来说,局部麻
醉的作用比较有限,因为手术部位较为深层,注射麻醉药物很难达到足够的深度。

局部麻
醉无法消除腹股沟区域的张力,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疼痛,影响手术效果。

对于腹股沟
疝手术,局部麻醉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蛛网膜下腔阻滞是通过腰部穿刺将麻醉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使下半身产生麻木。


于腹股沟疝手术来说,蛛网膜下腔阻滞是一种相对常用的神经阻滞方法。

它的优点是麻醉
深度较好,可以保证手术过程中患者没有疼痛感,大大减少了手术的不适感。

蛛网膜下腔
阻滞对于呼吸、心血管等功能的影响较小,术后恢复也较为迅速。

蛛网膜下腔阻滞也存在
一些局限性,比如注射位置选择不当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尿潴留等并发症。

在实际操作中
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经验,严格掌握操作规范,以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

股神经阻滞用于胫骨骨折内固定的麻醉体会

股神经阻滞用于胫骨骨折内固定的麻醉体会

股神经阻滞用于胫骨骨折内固定的麻醉体会赵海金【摘要】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胫骨骨折内固定的可行性。

方法30例ASA I~III级的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I、II两组,各15例。

I组采用股神经阻滞麻醉, II组采用连续硬膜外硬外麻醉。

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操作时的疼痛程度、平均动脉压(MAP)、镇痛效果、镇痛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I组麻醉操作引起的肢体疼痛、MAP的变化程度、镇痛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优于II组;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股神经阻滞麻醉可用于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可减轻麻醉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且术中生命体征稳定。

%Objective To d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femoral nerve block anesthesia in the anesthesia of tibial fractures internal fixation.Methods A total of 30 cases with ASAⅠ~Ⅲ level of tibial fractur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I and group II, and each group contained 15 cases. Group I was treated by femoral nerve block anesthesia, and group II was treated by continuous epidural anesthesia. The pain degre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analgesic effect, analgesia tim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all observed.Results The physical pain, change of the MAP, analgesia tim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group I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of group II.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analgesic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Femoral nerve block anesthesia can be applied in tibial fractures internal fixation surgery, and it can relieve the pain of anesthesia while patients having stable vital signs.【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4(000)026【总页数】2页(P12-13)【关键词】股神经阻滞麻醉;胫骨骨折;连续硬膜外麻醉【作者】赵海金【作者单位】453600 河南省辉县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胫骨骨折是骨外科常见急症, 股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 安全性高, 患者痛苦小, 几乎无禁忌证, 并发症少, 操作简便, 费用低[1]。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你了解的知识有多少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你了解的知识有多少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你了解的知识有多少坐骨神经是人体中尤为粗大的一类神经结构,通常会在膝部以下以及足手术时应用到坐骨神经阻滞技术,其技术的应用能够麻醉手术的区域形成一定的疼痛缓解效果,暂时抑制坐骨神经传导功能,使得病患在手术的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感。

在该篇科普文中主要针对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相应的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技术进行分析。

一、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适应症当坐骨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时,会引起腰部、臀部、腿部和脚部的疼痛。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麻醉技术结合使用。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通常会被应用到梨状肌损伤以及坐骨神经疼痛等的治疗诊断工作中,其在坐骨神经干性痛等方面具有的医疗价值极高。

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适应症禁忌症1.病患心肺功能不全,存在出血倾向。

2.无法主动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式的病患。

3.病患身体体质较为特殊,对于麻醉药物的敏感度较高。

4.病患在注射局部麻醉药物时,会产生皮肤过敏、感染等的症状,病患自身存在炎症性病灶,需要谨慎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技术。

5.病患诊断结果不明确,不可应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技术,防止其技术在应用之后影响到病患病情的诊断,掩盖患者病情。

三、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技术第一,臀下入路阻滞技术。

该技术主要会被投用至肥胖病患群体之中,在进行下肢手术时使用其技术,同时配合应用单次隐神经阻滞以及连续腰从阻滞等技术,病患要以侧卧姿势接受穿刺,确认并标记病患坐骨结节以及股骨大转子的位置,连线坐骨结节以及股骨大转子,在连线中心点的位置朝下方做出垂直线,不断延伸该垂直线,让其长度延展至四厘米左右后,触摸皮肤凹陷位置,其被当做穿刺点。

病患皮肤要和穿刺针保持80度的角度,在回抽实验无血后,将局部麻醉药物缓慢推注肌肉,其剂量要控制在20至30毫升范围。

第二,传统后侧入路。

病患侧卧,保持屈膝屈髋的状态,在髂后上棘以及股骨大转子位置连线,由二者连线中点做垂直线,并在病患骶裂孔以及股骨大转子位置做连线,二者连线相交位置为穿刺点。

连续髂筋膜神经阻滞超前镇痛与股神经阻滞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连续髂筋膜神经阻滞超前镇痛与股神经阻滞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连续髂筋膜神经阻滞超前镇痛与股神经阻滞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研究连续髂筋膜神经阻滞超前镇痛与股神经阻滞麻醉对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接收的骨科手术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参选患者共计60例,患者均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将患者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有患者人数为30例,对照组采取股神经阻滞麻醉、实验组采用连续髂筋膜神经阻滞超前镇痛,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患者接受连续髂筋膜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后能够降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各个时间段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连续髂筋膜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麻醉;应用效果髋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对于人体重建膝关节功能以及提高生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此项手术创伤大,患者在手术后的72小时之内会出现明显疼痛感,承受了极大的痛苦[1]。

在目前临床中常用的麻醉方式是连续股神经阻滞麻醉,但是由于膝关节受到股外侧皮神经和闭孔神经的支配,所以在术后可能无法完全镇痛,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中度水平疼痛。

经过临床研究报道,连续髂筋膜神经阻滞是一种新型的麻醉手段,可以对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闭孔神经进行完全的镇痛麻醉[2]。

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连续髂筋膜神经阻滞对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重要意义。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选择目标为我院接收的60例接受治疗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使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实验组年龄54-78岁,平均70.11±1.83岁,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对照组年龄,55-76岁,平均70.16±1.84岁,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
⑻药物及用量:注入1%罗哌卡因20-40ml。
解剖
缝 匠 肌
• FA = 股动脉FN = 股神经FV = 股静脉
耻骨肌
示意图
髂耻弓 (髂筋膜)
示意图
股环
• FI = 髂筋膜 FL = 阔筋膜 FS = 股鞘 IPM = 髂腰肌 PECT = 耻骨肌
扫描技术
• 探头位于右侧腹股沟皱褶上方
•白色方框 = 扫描区 域
【禁忌症】 ⑴注射部位皮肤、软组织有感染性疾病者。 ⑵注射同侧伴有股疝或鼠蹊疝者。 ⑶有出血倾向者。 【操作方法】 ⑴体位:患者仰卧位,双下肢稍分开,患侧足向外
旋。 ⑵体表定位:沿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约1~2cm,首
先触及股动脉搏动明显处,在其外侧2cm处做一标 记为进针点。 ⑶常规皮肤消毒。
⑷采用4~5cm长的7号无菌穿刺针。
⑴穿刺进针时注意穿刺的角度,避免刺伤股动静 脉。
⑵应注意缓慢注药,注药后按压注射局部片刻, 避免药液向下肢远端扩散。
⑶同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
⑷穿刺部位需要使用无菌敷料保护,并在24h内 避免接触水污染,防止局部感染。
⑸应注意判断效果,其标准:①症状缓解或消失; ②股前区、膝下、小腿内侧感觉迟钝;③股四 头肌肌力减弱或消失,小腿伸直受限;④膝部 腱反射减弱。
• FA = 股动脉 •FN = 股神经 •FV = 股静脉 •IPM = 髂腰肌 •sartorius 缝匠肌 [sɑ:'tɔ:rɪəs] • Iliopsoas髂腰肌
• [ɪlɪəʊ'səʊəs] • Pectineus耻骨肌
• ['pektɪnju:s]
神经定位
• 由内侧向外侧,由浅入深地进行系统的解剖观察。

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股骨头置换术中的效果

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股骨头置换术中的效果

股 神经阻 滞复 合全 身麻醉在 股骨头 置换术 中 的效 果
吴绪 才 肖 莉 董补 怀

要: 目的 : 察 股 神 经 阻 滞复 合 全 身麻 醉在 股 骨 头 置换 术 中的麻 醉效 果 。 方 法 : 择 拟 行 择期 股骨 头置 换 手 术 而有 椎 管 内麻 醉 观 选
禁忌患者 4 0例 , 随机 分 成 两 组各 2 例 。A组 为 股神 经 阻滞 复合 全 身麻 醉 组 , O B组 为全 身麻 醉 组 。 患 者 入 室 后 , A组 先 行 股 神 经 阻 滞 , 神 经 阻 滞起 效 后 , 股 两组 按 常 规 给 予全 身麻 醉 。 比较 两 组 病人 术 中血 流动 力 学变 化 、 麻 药 用量 , 全 随访 术后 镇 痛 效 果 。 结 果 : 与 全 身麻 醉组 相 比较 , 神 经 阻 滞复 合 全 身 麻 醉在 股 骨 头 置换 手 术 中具有 血 流 动 力 学稳 定 , 麻 药 用量 少 , 后 镇 痛 效 果 好 。 结论 : 股 全 术
4 4
表 3显 示 : 察 组 产 后 第 1天 疼 痛 率 7 . % , 2天 为 观 77 7 第 6 . % , 3天 为 2 . % , 4天 为 0 对 照 组 产 后 第 1 疼 痛 37 第 77 7 第 ; 天 率 8 .8 , 2天 为 7 . % , 3天 为 3 .8 , 4天 为 88 % 第 03 7 第 88 % 第 1 .1 , 组 疼 痛 消失 速 度 比较 差 异有 显 著 性 ( O 0 ) 84 % 两 P< .5 。 表 3 产 妇对 会 阴侧 切伤 口疼 痛 的 自我 感 觉 比较
1 3. 4
[ ] 杰 . 产 科 学 [ . 5版 ,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01 4乐 妇 M] 第 北 人 20 ,

股神经阻滞和芬太尼分别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股骨骨折椎管内麻醉前应用的比较

股神经阻滞和芬太尼分别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股骨骨折椎管内麻醉前应用的比较

股神经阻滞和芬太尼分别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股骨骨折椎管内麻醉前应用的比较摘要】寒区入冬以后股骨骨折的发生机率增高,而骨折病人术前止痛并未得到足够的认识,摆麻醉体位时剧烈疼痛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可造成严重并发症,为此我们应用了股神经阻滞、芬太尼分别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两种方法进行术前镇痛,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减轻疼痛,降低应激反应的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关键词】股神经阻滞;芬太尼;骨折Femoral nerve block and fentanyl combined with small dose of midazolam for intraspinal anesthesia b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femoral fractureMu SulingYue XiaoweiTian KeChen Jing(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fifteenth hospital,Xinjiang, Wusu, 833000)【Abstract】The cold winter incidence of fractures of the femur increased,while the fracture patients before the pain has not obtained the enoughunderstanding,before anesthesia position when the pain caused by increased heart rate,blood pressure and can cause severe complications,we use the femoral nerve block,fentanyl respectively combined with small dose of midazolam two methods preoperative analgesic,relieve anxiety,relieve the pain of patients,reduce stress,the results are analysed as follows.【Key words】femoral nerve block,fentanyl,fracture【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191-0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需手术治疗的病人105例,ASAⅠ-Ⅱ级,年龄在17~81岁,其中男96例,女39例。

探讨股神经阻滞和舒芬太尼用于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前镇痛的临床效果

探讨股神经阻滞和舒芬太尼用于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前镇痛的临床效果

探讨股神经阻滞和舒芬太尼用于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对临床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前应用股神经阻滞和舒芬太尼镇痛的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

方法:从我院收治髋部骨折患者中截取2020年6月-2021年7月髋部骨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均分为2组;1组为应用舒芬太尼镇痛的常规组(20例),1组为应用股神经阻滞镇痛的实验组(20例);对两组麻醉前镇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

结果:在肺炎、低氧血症、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实验组(10.00%)同常规组(40.00%)比较显著较低(P<0.05)。

在镇痛评分方面,实验组(1.03±0.34分)同常规组(1.81±0.72分)比较相对较低(P<0.05);在VAS评分方面,两组(3.20±0.74,3.41±0.88)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股神经阻滞在髋部骨折患者手术麻醉前镇痛的效果较舒芬太尼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其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髋部骨折;麻醉前镇痛;股神经阻滞;淑芬太尼髋部骨折,临床骨科常见骨折类型之一,且老年人为该疾病主要患病人群;骨折后,患者可出现疼痛、下肢活动限制、缩短或外旋畸形等症状[1]。

针对该类型骨折,临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原则;手术治疗效果较佳,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正式开展手术前,需做好麻醉前镇痛措施,如此才可提升其手术治疗依从性,保证手术疗效;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疼痛感及其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2]。

下面,本研究从我院收治髋部骨折患者中截取2020年6月-2021年7月髋部骨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对股神经阻滞和舒芬太尼在临床手术麻醉前的镇痛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

详情如下。

1.基线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从我院收治髋部骨折患者中截取2020年6月-2021年7月髋部骨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均分为2组;1组为应用舒芬太尼镇痛的常规组(20例),1组为应用股神经阻滞镇痛的实验组(20例)。

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在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比较

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在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比较

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在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比较腹股沟疝气是常见的外科手术,手术过程中需要行神经阻滞以减少疼痛,提高手术效果。

目前常用的神经阻滞方法包括腹股沟神经阻滞、腹股沟区域阻滞和腹侧路阻滞。

本文就这三种神经阻滞方法在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优劣进行比较。

1. 腹股沟神经阻滞腹股沟神经阻滞是在腹股沟区域注射麻醉药物,使其阻滞包括髂腰肌神经在内的大部分神经。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手术疼痛,但是需要精确的注射技巧和严密的安全措施。

腹股沟神经阻滞的优点在于能够在手术过程中提供持续的麻醉效果,并减少对全身麻醉和镇静剂的需求。

此外,腹股沟神经阻滞不会影响下肢运动功能,也不会改变脏器的运动和感觉功能。

因此,在疝气手术中,腹股沟神经阻滞被广泛采用。

腹股沟区域阻滞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和推广,但缺点在于麻醉效果持续时间较短。

如果手术时间较长,需要再次注射麻醉药物,会增加操作难度和患者疼痛感。

3. 腹侧路阻滞腹侧路阻滞是在腹股沟区域进行腹侧路入路,将麻醉药物注入于腹直肌侧面,阻滞腹股沟区域的神经。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提供持续的麻醉效果,且手术后疼痛较轻。

但是,该方法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且较为复杂。

综上所述,腹股沟神经阻滞是手术中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因其麻醉效果持续时间较长,不会影响运动和感觉功能,并且注射精准度高,安全性较高。

腹股沟区域阻滞比较简单易行,但需要重复注射,且麻醉效果不能持久。

腹侧路阻滞虽然能够提供持续的麻醉效果,但需要高超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并且操作复杂。

所以,根据个体差异和手术需要进行选择。

股神经阻滞用于胫骨骨折内固定的麻醉体会

股神经阻滞用于胫骨骨折内固定的麻醉体会

股神经阻滞用于胫骨骨折内固定的麻醉体会目的探究对给予内固定术实施救治的胫骨骨折患者应用股神经阻滞方式实现麻醉处理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接收并给予内固定术展开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处理技术,观察组应用股神经阻滞方式。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HR、BP、PR、Sp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术后4 h、8 h、12 h、18 h、24 h患者静息V 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给予内固定术实施救治的胫骨骨折患者应用股神经阻滞方式实现麻醉处理,不仅能实现手术过程中的麻醉需求,同时也能达到患者术后镇痛的需求标准,麻醉疗效显著,麻醉持续时间较长,对患者血流动力学造成的影响较小,麻醉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更佳。

标签:股神经阻滞;胫骨骨折;内固定;麻醉胫骨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且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实现诊治过程[1]。

本次研究将我院接收并给予内固定术展开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对给予内固定术实施救治的胫骨骨折患者应用股神经阻滞方式实现麻醉处理的临床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收并给予内固定术展开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2:18,年龄19~75岁,平均为(47.54±3.24)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1:19,年龄18~77岁,平均为(49.72±4.15)岁。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处理技术,在L3-4间隙对患者实施麻醉处理,首先给予患者质量分数为2%的利多卡因3 ml作试用处理,随后将质量分数为0.375%的布比卡因与质量分数为1%的利多卡因制成混合溶液10 ml,对患者实施混合液注射处理[2]。

股神经阻滞麻醉

股神经阻滞麻醉

2021/6/16
8
并发症及其防治
• 误注射药物进入血管内,引起全身毒性 反应。在药物注射时坚持回吸(每注射 5ml回抽一次)。
• 穿刺部位有感染、肿瘤、严重畸形以及 对局麻药过敏列为禁忌使用
2021/6/16
9
Thanks
2021/6/16
10
结束语
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股神经阻滞麻醉
手麻科 高中楷
2021/6/16
1
应用解剖
• 股神经是腰从最大的分支,由腰前2~4前支后 股组成,位于腰大肌与髂肌之间下行到髂筋膜 后面,在髂腰肌前面和股动脉的外侧,经过腹 股沟韧带的下方进入大腿前面,在腹股沟韧带 附近,股神经分成若干束,在股三角区又合为 前组和后组,各分为肌支和皮支,前组支配大 腿前面沿缝匠肌的皮肤,后组支配股四头肌、 膝关节及内侧韧带,并分出隐神经伴随着大隐 静脉下行于腓肠肌内侧,支配内踝以下皮肤。,避免注射的局麻药向远侧 扩散。
2021/6/16
7
临床应用
• 单纯股神经阻滞适用于股骨骨干骨折术 后镇痛、股四头肌成形术或髂骨骨折修 复术
• 同时与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部位 以下手术麻醉
• 用于治疗膝关节痛或膝关节手术后镇痛
• “三合一”阻滞可以用于大腿前部的手 术
• 如果没有出现异感由内向外作扇形移动,确认 穿刺到位后注入局麻药20~30ml。如果仍未 出现明显异感,在该处注入局麻药也可获得阻 滞效果。
2021/6/16
6
• 用神经刺激仪寻找股神经时,进针2~4cm可 能触及股神经。当股四头肌出现抽动、特别 是股直肌抽动时表示针尖已触及股神经,仅 仅股内肌抽动不能证明准确刺中股神经,最 好膝盖“跳动”才表示针尖已经紧贴股神经。

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在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比较

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在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比较

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在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比较腹股沟疝气是指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腹股沟区域的腹股沟管进入阴囊或大阴唇,形成突出的疝囊。

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气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神经阻滞是术前或术中麻醉的一种选择。

本文将比较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在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特点与优缺点。

一、腹股沟区域的神经阻滞方法主要包括腹壁神经麻醉和腹壁阻滞两种。

1.腹壁神经麻醉:通过神经穿刺的方式将麻醉药物注射到腹壁神经周围,达到神经阻滞的效果。

常用的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优点:较为准确地定位和麻醉腹壁神经,术后痛觉传导较少,恢复快速。

对于部分轻度疝气患者,腹壁神经麻醉可以作为单独的麻醉方式。

缺点:需要在神经周围注射药物,可能会造成神经损伤或感染。

注射区域局限,对于大面积手术或复杂病例的麻醉效果较差。

2.腹壁阻滞:通过在腹股沟区域进行局部麻醉,使腹壁肌肉和神经束失去感觉,达到阻断疼痛传递的目的。

常用的方法有腹股沟导丝法、腹壁阴道法等。

优点:简单易行,无需要穿刺神经,避免了神经损伤和感染的风险。

麻醉范围广,适用于大面积手术或复杂病例。

缺点:麻醉效果相对较差,疼痛传导仍较为明显,有可能需要补充全身麻醉。

1.腹壁神经麻醉:适用于拟行腹股沟疝气手术的患者,无禁忌症。

对于有肝肾功能不全、出血倾向、感染等全身疾病的患者慎用。

1.腹壁神经麻醉:准确性高,麻醉效果好,但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2.腹壁阻滞:较为简便,适用范围广,但麻醉效果相对较差。

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在腹股沟疝气手术中各有优劣,具体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类型和术者的经验来决定。

在选择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禁忌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确切股神经阻滞技术在髌骨骨折麻醉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确切股神经阻滞技术在髌骨骨折麻醉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或L 3 ~ 4 行 硬膜外穿 刺 , 然后经 硬膜外穿刺 针置
腰麻针 , 缓 慢 穿刺 硬脊 膜 和蛛 网膜 , 见 脑 脊 液 流 出
后( 1 %罗 哌 卡 因
注射 液 1 mL+1 0 %葡 萄糖注 射液 1 mL ) 退 出腰麻
或静 脉泵 镇 痛 。 由于 其麻 醉操 作 、 镇 痛效 果 、 并发 症存 在部分 弊 端 , 近几 年 对 于 股 神 经 阻滞 运 用 于 膝部 及 以下 手术麻 醉 及术后 镇 痛成 为 临床麻 醉研 究 的热点 。而确 切 的股 神 经 阻滞 技 术 成 为 麻 醉 、
镇 痛 的关 键 。本研 究 通过对 比在髌 骨骨 折手 术 中

1 0 0・
J 实 用 临 蜃医 药 考志
o u na r l o f C1 i ni c a l Me d i c i n e i n P r a c t i c e
2 0 1 5 年 第 1 9 卷 第 1 7 期
… / 。 … , y
确 切 股 神 经 阻滞 技 术 在 髌 骨 骨 折 麻 醉 及 术 后 镇 痛 中 的应 用
见到 液体 包裹 神 经 后 置 入 导 管 , 置 管 长 度 为 超 出 针尖 后 5 c m。导 管 置 入 后 连 接 刺 激 器 , 0 . 5~
1 . 0 mA可引 出股 四头 肌 收缩 或 提髌 则 固定 导管 ;
超声 引 导联合 神 经刺 激器作 股 神经 阻滞 与腰 硬联 合麻 醉 的效果 及 持续 股神 经阻 滞与 持续 硬膜 外镇 痛在 术后镇 痛 的应 用 效 果 , 探 讨 股 神 经 阻滞 定 位 技术 以及 其应 用 于 下 肢 手 术麻 醉 、 镇 痛 的 临床 前

髂腹股沟神经阻滞方法

髂腹股沟神经阻滞方法

髂腹股沟神经阻滞方法
髂腹股沟神经阻滞是一种麻醉技术,用于控制下腹部或盆腔的疼痛。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髂腹股沟神经阻滞方法:
1. 通常在手术室进行该程序。

患者处于仰卧位,膝关节稍微弯曲。

2. 清洁和消毒阻滞区域。

3. 在阻滞区域,一般位于腹股沟韧带的下一侧,医生会使用麻木或麻醉药物进行表皮局部麻醉。

4. 一旦麻木效果达到,医生会用针穿刺皮肤和组织,以注射局部麻醉剂。

注射需要准确地在目标区域周围进行。

5. 阻滞药物可能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以产生神经阻滞效果。

6. 医生会使用超声或X射线来确保准确定位和注射。

7. 一旦药物注射完毕,医生会观察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并根据需要做出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根据具体情况和患者病史来确定方法和药物选择。

如果需要进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请咨询专业医生获得更准确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用神经刺激仪寻找股神经时,进针2~4cm可 能触及股神经。当股四头肌出现抽动、特别 是股直肌抽动时表示针尖已触及股神经,仅 仅股内肌抽动不能证明准确刺中股神经,最 好膝盖“跳动”才表示针尖已经紧贴股神经。 • 无论上述何种方法注射局麻药后,应该用手 指压迫穿刺部位,避免注射的局麻药向远侧 扩散。
股神经阻滞麻醉
手麻科 高中楷
应用解剖
• 股神经是腰从最大的分支,由腰前2~4前支后 股组成,位于腰大肌与髂肌之间下行到髂筋膜 后面,在髂腰肌前面和股动脉的外侧,经过腹 股沟韧带的下方进入大腿前面,在腹股沟韧带 附近,股神经分成若干束,在股三角区又合为 前组和后组,各分为肌支和皮支,前组支配大 腿前面沿缝匠肌的皮肤,后组支配股四头肌、 膝关节及内侧韧带,并分出隐神经伴随着大隐 静脉下行于腓肠肌内侧,支配内踝以下皮肤。
临床应用
• 单纯股神经阻滞适用于股骨骨干骨折术 后镇痛、股四头肌成形术或髂骨骨折修 复术 • 同时与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部位 以下手术麻醉 • 用于治疗膝关节痛或膝关节手术后镇痛 • “三合一”阻滞可以用于大腿前部的手 术
并发症及其防治
• 误注射药物进入血管内,引起全身毒性 反应。在药物注射时坚持回吸(每注射 5ml回抽一次)。 • 穿刺部位有感染、肿瘤、严重畸形以及 对局麻药过敏列为禁忌使用
定位
• 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约2cm处股动脉 外侧1cm,相当于耻骨联合顶点水平处
操作技术
• 病人取仰卧位,双下肢稍分开,患侧足向外展。 • 在体表定位作标记 • 常规消毒后,用7.5号(一般用8号)穿刺针在 标记处稍向内进针2~3cm穿破脂肪层,很容 易找到异感。 • 如果没有出现异感由内向外作扇形移动,确认 穿刺到位后注入局麻药20~30ml。如果仍未 出现明显异感,在该处注入局麻药也可获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