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活动。
教育三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夸美纽斯《大教育论》赫尔巴特强调: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
教育功能: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
个体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内心诸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转变为现实特征的过程。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学习生活技能内在社会文化形成社会性的发展目标。具有谋生和享用功能1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3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1教育促进人的主题意识的形成和主题能力的发展。
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教育既有培养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
教育目的: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
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
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社会主义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素质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教育制度:1根据国家的性质制定的性质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
2指各种教育机构系统。
教育制度: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管理规则。
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
俩个基本面:1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
2 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
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除了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外,还受整个社会的制约。
教育制度的性质、状况及其发展,则主要是由各种社会因素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
1902 壬寅学制1904 癸卯学制现在六三三学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2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在整个专业生也在,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它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的教师个体专业发展。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从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即有一个专业新手转型专业教师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师范教育2新教师的入门辅导3在职培训4教师专业发展学校5自我教育
教师的专业素质:1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2合理的专业知识3复合型的专业能力
4崇高的专业道德5强健的身体素质6健康的心理素质
现代教师的职业角色:1学习者和学者2知识的传授者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5 学生学习榜样6学生的培养
学生的社会地位: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应具有的主题地位。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1教师中心论,它把学生看成随意涂抹的白纸装知识的容器学生处于从属地位。
2学生中心论,比作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
教育的措施围绕学生而组织起来,都从学生兴趣出发老师处于辅导地位。
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和阶段性2稳定性和可变性3个别差异4整体性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1生理成熟期提前:
2学习目的的多元化:
3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性和务实的人生观:
4自我意识争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5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增多:
课程的含义:
1课程即教学目的:
2课程即教学经验:杜威
3课程即文化再生产:鲍尔斯和金蒂斯
4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弗雷西
课程标准:各学科的纲领指导性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
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的、连贯地、弥补一直的开展教学工作。课程类型: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又名分科课程我国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
2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3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4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国家统一课程,由中央政府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有权威性多样性强制性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政治因素与课程因素:
1课程变革的目标厘定
2课程变革的内容选择
3课程的编制过程
二经济因素与课程改革:
1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课程目标
2经济的地区差异性制约课程变革
3市场经济与课程变革
三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
1文化模式
2文化变迁
3文化多元
四科技革新与课程变革
1科技革新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
2科技革新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
3科技革新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
五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
1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与课程变革
2学生需要与课程变革
3课程变革着眼点最近发展区
我国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
在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即“教育为大众”“科学为人人”
在课程设置:从强调课程的工具性,强调课程要适应经济建设需要更强调人的发展
在课程目标上:从强调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到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知识能容上:从强调学习学科的系统知识,性质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性学科间的联系。
在课程编制上:从学科系统为依据到以社会实际为依据。过去学习是为了升学现在是为了走向社会。
在教学过程中:从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总之,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变革要求学校课程不断改革,而课程改革有势必会引起教学过程的一系列变革。
教学:是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题,在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
发展个体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学记》是世界最早系统论述教育教学思想的专著《论演说家的教育》说明因材施教。
当代主要教学理论的流派: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方法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相依组字的教学过程程序教学的方法
3认知教学理论: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学科知识结构发现教学方法
4情感教学理论:教学目的非指导性教学过程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师生关系的品质
5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示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的含义: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
采取必要的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设计的特征:指导性。统合性。操作性。预演性。突显性。易控性。创造性。
教学内容设计:
1陈述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复述策略经价格策略组织策略。
2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3策略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主要比较它们之间的特点、适用范围、优越性和局限性。
教学策略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为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些列执行过程。
教学策略的特征:指向性操作性整体综合性调控性灵活性层次性。
班级组织: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
有计划的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
班级组织的特点:
1班级组织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
2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
3情感是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纽带。
4班级组织中的师与生交往是全面和多方面的。
5班主任和教师的人格力量使班级活动得以有效开展。
班级组织的设计:
1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青少年的要求,具体表现为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
2是班级群体现有的发展水平,班级组织建设的设计也要遵循班级群体的客观发展规律、不同年龄阶段班级组织的发展特点,具体分析和确定班级的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