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071300

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071300

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071300)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一、培育目标
本专业将着力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科研道德的生态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专门人材。

基础研究方向毕业生具有较高国际视野,具有解决所在方向/领域的国际重大前沿科学和基础理论问题的潜力;应用基础方向毕业生具有务实钻研的态度,和较强的解决所在方向/领域的国家和地址重大需求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潜能。

硕士毕业生具有系统、扎实的生态学理论基础,能用现代实验手腕和生态学理论进行生态学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熟悉把握一门外语,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有关生态学的研究、应用、教学和治理等工作。

二、培育方式与修读年限
(一)采纳课堂教授、实验教学、讨论和实践(科研)相结合的培育方式,在学习年限内,要求学习者保证规定的在校学习时刻。

(二)学制3年,培育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在完成培育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早毕业。

三、要紧研究方向
1.群落与恢复活态学
2.植被生态学
3.城市生态学
4.种群生态学
5.景观生态学
6.克隆植物生态学
7.水生生态学
8.污染生态与生态修复
9.分子生态学
10.生态工程学。

生态学培养方案-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生态学培养方案-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生态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300)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能独立开展生态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开发工作的专门人才。

1. 热爱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献身科学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

2. 基础知识扎实,具有生态学视野,能够从事生态学教育、科研、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本专业外文文献的阅读,并能准确地撰写论文外文摘要。

4. 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学制为3年。

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完成学位论文、符合学校有关要求者,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最短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5年。

在学制规定的基本年限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5年。

四、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1. 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导师为主导,负责硕士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组、导师组要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和各种形式的学术讨论会,拓宽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2. 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培养单位要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开设专业课程,学生要重视课程学习,夯实学科基础,掌握本学科的系统知识和前沿进展。

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每位硕士生都要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逐步具备独立完成科研设计、科研操作和数据分析等的能力,提高硕士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 硕士生在入学后的三个月内(最迟在第一学期末)经师生互选,确定导师,未互选的硕士生由导师组分配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和硕士生本人的具体情况确定研究方向与制订培养计划,经学科负责人审定后报学院(室、所、中心)和研究生院备案。

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71012,授理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具有扎实的生态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具有从事环境治理、监测、评价、规划与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教学、管理工作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毒理生态学
2.生态修复
3.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
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和学院有关规定。

生态学学科(071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学科(071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学科(071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较高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1.政治思想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理想。

2.业务水平要求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研究或技术研究中有新见解。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学术素养及能力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的实(试)验研究的设计方法、实(试)验技术及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的工作能力;具备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获取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技术实验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与合作,遵守学术规范。

4.具有良好的体魄。

二、学术方向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生态学专业特点和学科的发展趋势,本专业设立3个研究方向。

1.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学根据农业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研究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的关系,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诊断、分析和调控,达到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提高系统生产力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目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途径。

2.植物生态学在植物个体、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水平,研究不同时空尺度下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旨在通过对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控制、利用、改造和创造不同尺度的植物-环境系统协调的关系,为保护环境,建设高效、健康的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生态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生态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生态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一、学科介绍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起源于1952年植物学专业的地植物学(植物生态学)专门化,当年,仲崇信教授招收了该方向的研究生。

1981年,仲崇信教授在植物学专业内重新招收植物生态学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1984年经当时的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生态学专业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本科专业和生态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0年生态学专业发展成为包含动物、植物生态学在内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开始招收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同时成为南京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的组成部分,招聘博士后。

目前,植物生态学部分是我校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的重要支撑领域。

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长期致力于海涂湿地生态、生态工程、动物生态和森林生态学研究,取得了国内外知名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委、农业部、国家教委(教育部)、海洋局等科技奖励10余个。

1990年以来,先后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863、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World Wild Fund for Nature (WWF)、Luce Foundation、科技部国家研究与开发专项基金、江苏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八五科技攻关计划、江苏重点农业攻关计划、国际合作基金、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和地方合作等科研项目70余个,经费600多万元;目前主持的在研项目20个,经费320余万元。

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著作(教材)10部;其中,《生态工程学》在2001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研究生教材。

生态学专业目前有在职教师11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与高级工程师6名和工程师1名。

5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4位教师拥有硕士学位。

教授:钦佩、陈建秀、李建龙、安树青;副教授:陈建群、黄诚、孟文新、张立新、刘茂松、孙书存;钦佩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盐土农业生态学、海滨系统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

陈建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生态学、动物(昆虫)系统分类学和土壤动物学。

071012 生态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071012 生态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贵州大学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23版)(学科代码: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主要从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及景观等层次开展研究工作,其研究对象包含了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包含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等。

重点开展森林植被、野生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个体适应性、人工林培育理论与实践、喀斯特植被恢复理论与方法、石漠化生态工程治理技术等。

本硕士学位点研究生招生培养设置四个学科方向招生培养。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生态学学科视野,严谨的工作态度,诚恳合作的求实创新精神,在生态学方面具有坚实理论基础,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较宽的知识面、生产实践知识、较强的工作适应性,具有从事生态学教学、科研及生态环境建设的专业人才。

二、学科方向【植物生态学】以西南喀斯特山地植物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喀斯特适生植物对生态因子的个体适应、种间关系、生态因子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植物菌根共生机理、植物种群结构与种群动态、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植被演替与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支撑西南喀斯特高原生态建和贵州生态文明建设。

【修复生态学】以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植被恢复、高原湿地生态修复和喀斯特区生物多样性维持的科学问题,从生态系统退化、生境脆弱性、生物逆境适应机制、种间关系以及群落配置机制开展系统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支撑西南退化生态工程工程建设,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

【微生物生态学】以西南山地生态环境真菌资源发掘、真菌多样性、植物病害种类系统发育,微生物与动植物功能关系进行微生物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支撑西南山地生态有机产品生产以及农林生产服务。

【动物生态学】以喀斯特高原山地兽类、鸟类、两爬类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物种及其栖息地的野外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及区域多样性研究。

重点包含:从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入手,解析喀斯特高原动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为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动物生态研究支撑;从珍稀濒危特有动物基础生态、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自然保护地管理成效评估及民族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入手,开展动物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研究,支撑喀斯特山地物种保育决策与管理;服务于喀斯特高原自然生态保护事业。

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071012一、培养目标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生态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1.思想品德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业务素质要求应具有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包括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熟悉生态学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能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上不断创新和探索;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

具有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

具备从事生态学教学、科研和农业综合开发与管理以及生态规划、实施技术推广的能力。

3.身体素质要求身体健康,能适应野外调查及田间工作需要。

二、研究方向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生态学专业特点和学科的新发展,本专业设立3个研究方向。

1.恢复生态学以退化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生态学的过程与机理。

研究多种逆境生态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以及生物的反馈机制。

为相应的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2.农业生态学根据农业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研究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的关系,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诊断、分析和调控,达到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系统高效与高生产力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目标,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3.植物生态学根据植物个体、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研究不同时空尺度下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通过对相关生态规律的认识,进行控制、利用、改造和创造不同尺度的植物—环境系统,为保护环境,建设高效、健康的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300)2016年修订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思想进步,专业基础扎实,有较强实验操作技能,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从事生态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协作、求实创新和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努力为科学事业、振兴经济发展服务。

2.努力学习生态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和应用生态学的实验操作技能,深入系统掌握所攻读方向的知识内容,对该方向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有较全面、系统的了解,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应是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3.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污染与修复生态利用生态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技术,主要开展受损生态系统,尤其是受污染水生态系统的调查和生态修复研究。

包括污染物的检测分析,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毒理,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机制与控制理论、方法,生态修复的原理、方法以及生态工程的设计与实施等。

2.粮食安全与资源高效利用利用生态学理论和现代生物学技术,以粮食安全与资源综合利用为宗旨,重点研究以“高效、安全、生态”为目标的循环农业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特征及温室气体排放,不同生态区域农业环境光温资源高效利用,农作物对低温、干旱等气候变化的响应,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等方面。

3.动物生态利用现代进化生态学理论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生物体对各种选择压力的适应和进化,物种的时空变化模式与机制,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其多样性,物种对环境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等。

主要包含对两栖动物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的研究、两栖类生活史特征的地理变异、两栖类的繁殖生态、婚配制度、性选择及精子竞争、分布格局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及其分子机制、两栖类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

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核批准,我校获得了生态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1年开始正式招生。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是由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化学和医学等多个一级学科构成的综合性学院。

根据学院的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学院确定了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发展生态学、以化学为基础发展环境科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思路和教学科研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与科研并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学院办学特色。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承担了学校“211工程”项目中“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重点学科”建设以及学校“985工程”基地建设中“民族地区人口、生态、资源与环境”项目。

二、培养目标政治目标: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专业学习要求:掌握现代生态学的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生态设计等方面的基本方法;了解相关专业的原理和知识;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科学思维,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就业目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具备良好的生态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主要就业部门为从事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此外,该专业研究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在与生态学相关的管理部门和企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和开发研究工作。

三、授予学位:理学硕士四、研究方向1.植物生态学方向依据现代生态学前沿领域和研究热点,从不同层次开展植物适应环境的生态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等。

2.营养生态学方向开展营养生态学基础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在资源开发中应用、资源利用与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3. 污染生态学方向开展生态环境污染物分析,污染物的生态监测,环境污染的生态评价等研究。

生态学学科071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生态学学科071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生态学学科( 071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较高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1.政治思想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理想。

2.业务水平要求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研究或技术研究中有新见解。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学术素养及能力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的实(试)验研究的设计方法、实(试)验技术及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的工作能力;具备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获取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技术实验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与合作,遵守学术规范。

4.具有良好的体魄。

二、学术方向生态学作为一级学科下设生态科学和生态工程2个学科方向。

1.生态科学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对象,探索环境(无机及有机环境)与生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基本规律的科学。

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分子生态学( 2)个体生态学( 3)种群生态学( 4)群落生态学( 5)生态系统生态学( 6)景观生态学( 7)全球生态学。

2 .生态工程生态工程是指以收到人类干扰、驯化、操控与设计的生态系统为对象,应用物质循环原理、能量传递原理、系统论和控制论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对系统进行结构优化、功能调整和目标控制的学科。

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生物学( 2)环境生态学( 3)产业生态学( 4)恢复生态学( 5)污染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部分)

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部分)
张合平教授
方晰教授
文仕知教授
刘翕劼副教授
李雄华副教授
4
环境生态学
主要研究内容:南方坡耕地和困难地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及污染物植物修复功能研究;亚热带珍稀濒危物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其保护生物学研究;动物生态学;环境退化地区生态系统恢复的标准,恢复空间尺度和时间的指标选择与确定。
田大伦教授
张合平教授
项文化教授
闫文德教授
邓湘雯教授
李雄华副教授
赵仲辉副教授
朱凡副教授
3
景观生态学
主要研究内容:乡村景观结构、功能分析与规划;城市景观结构、功能和生态管理;景观规划与设计;景观动态预测;湿地景观研究;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研究。
特色:建立在大尺度上的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将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等自然生态特征与文化感知、生态文化等结合起来,进行生态系统管理与规划。
教材:
主要参考书:
马雪华.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方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田大伦.杉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编号:10000684开课学期:2学分学时:2学分,40学时
课程名称:生态系统生态学课程类型:硕士生专业学位课
景观生态学
2
40
2
生科
方晰教授
90000911
专业外语
1
20
2
生科
聂海燕教授





90000863
污染生态学
2
40
2
林学院
吴晓芙教授
90000384
恢复生态学专题

生态学 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doc

生态学 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doc
参考书
2
进化生态学
植物生活史进化和繁殖生态学,张大勇.科学出版社. 2004
教材
植物分子生态学,阮成江,何祯祥,周长芳.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教材
注:备注注明是教材或参考书。
生态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职业道德。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成为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生态学专门人才。具备生态学专业扎实而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娴熟的实验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方面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动向。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并具备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一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和健康的体魄。
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做出评价。
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体现生态学领域的前沿性和先进性,本着与导师的科研任务相结合,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鼓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自主选题。
2.研究生在论文工作期间,须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1-2篇学术论文。
2
36
2
考试保Leabharlann 生物学2363
考试
B
进化生态学
2
36
2
考试
植物分子生态学
2
36
3
考试
C
D





指定选修课
专业外语
2
36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较高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案、科研、生产、推广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政治思想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理想。

.业务水平要求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研究或技术研究中有新见解。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学术素养及能力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的实(试)验研究的设计方法、实(试)验技术及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的工作能力;具备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获取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技术实验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与合作,遵守学术规范。

.具有良好的体魄。

二、学术方向
生态学作为一级学科下设生态科学和生态工程个学科方向。

1.生态科学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对象,探索环境(无机及有机环境)与生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基本规律的科学。

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

.生态工程生态工程是指以收到人类干扰、驯化、操控与设计的生态系统为对象,应用物质循环原理、能量传递原理、系统论和控制论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对系统进行结构优化、功能调整和目标控制的学科。

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保护生物学()环境生态学()产业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污染生态学。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
学术型硕士生基准学制为年,按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案环节、且成绩优异者可提前年毕业(按学校提前毕业的规定执行);因故不能在规定学制内毕业的可延长至年。

总学分不低于学分。

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学分(学位课不低于学分,选修课不低于学分);培养环节学分。

课程学习一般为年(以课程学习、实践为主,兼顾论文的前期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年。

四、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环节包括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学习、学术活动、实践训练、科研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等。

.实行导师负责制和团队式指导每个研究生必须有指导教师负责指导。

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由学术水平较高、在科学研究中有成就的教授或副教授担任。

在以导师指导为主的同时,建立人以上的导师指导团队。

团队成员可以聘请校外知名教授和专家担任。

由导师和指导团队全面负责培养工作。

包括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的指导等。

入学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提交到研究生院。

.课程学习硕士研究生必须仔细学习各门课程,打好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研究方法,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学习方式采取听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生态学科的学术活动,年内,每位学生须按学术方向做次学术报告,即:一年级下学期做综述报告,二年级上学期和下学期做读书报告或研究进展报告。

三年级上学期做研究
结果报告。

学术报告作为研究生班讨论课列入成绩考核。

同时,要求学生积极参加校、院组织的学术报告会。

(学分)
.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包括教案实践、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

教案实践内容可以是本科教案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辅导或协助指导本科生课题设计和毕业论文。

研究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应参加公益劳动。

在完成实践教育环节后,填写《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实践教案表》。

实践环节总工作量不少于标准学时。

(学分)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和教案进度按年基准学制安排。

跨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本专业学士学位课程门,考试及格,记成绩,但不计入总学分。

生态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
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必选其一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外国语、
硕士外语口语、
一级学科
必修课程
生态学前沿
生态学研究法
生态系统生态学
学术方向
限修课程
农业生态系统原理及调控
生态科学方向植物生态学原理
全球生态学
生态恢复原理与技术
生态工程方向生态经济学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
选选修课程
公共与基础
选修课程
研究生就业创业指导课
英语二外
生态学硕士专业外语
专业选修课程
植物生理生态学
生态规划学
生态学仪器应用
高级植物生理实验技术
统计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与程序设计
高级统计学
必修实践环节开题报告
中期考核
研究生班讨论课实践教育
补本课程个体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双语)
六、考核
.成绩考核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考试可采用不同的形式,但一般以笔试为主,专业课可采用笔试和课程论文或专题学术报告相结合的方式。

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其中必修课课程采用读书报告形式的,其课程论文要求达到能在一般正式专业杂志上发表的水平。

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分为及格。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该实时跟踪本学科或学科方向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查阅不少于篇相关学术论文(外文占以上),撰写出不少于篇的文献综述报告,并要在第三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工作。

开题报告要求公开举行报告会,由本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学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

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研究内容、计划及其实施方案进行评价,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或意见。

开题报告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

(学分)
.中期考核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末完成中期考核工作。

由本学科专业人员组成评审组,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开题报告情况、学位论文选题和身体状况等。

具体办法按《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

(学分)
.外语水平考核通过学校研究生外语水平考试或通过国家外语六级考试。

七、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须引导硕士生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作为其论文研究内容,学位论文应观点鲜明,理论正确,思路清晰,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能表现出研究生具有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实施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

在第二学期内确定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要有创新性和先进性,选题力求与导师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科技开发项目进行接轨,同时也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选题工作。

.科研时间硕士研究生用于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年,即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少于年。

.规范性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必须严格遵照国家和沈阳农业大学规定的格式和内容撰写(见《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要求》)。

规范性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在形式上,包括文字、图表、引文标注等,都要符合相应的撰写规定和规范;在内容上,应符合下列要求。

()论文应该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特别是代表性学术专著和论文的基础上进行选题,选题应具有创新性。

()提出的研究内容必须基于一定的现实基础和背景,对涉及的理论分析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和推导,对实验过程和方法进行翔实描述,对实验发现进行解释、分析、比较,并进行详细的讨论,对应用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

()论文中的各部分内容要进行系统的融合,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所有研究和分析须采用标准或规定的分析方法,并注明出处;新方法必须详细描述操作程序,所用化学药品必须标明试剂纯度级别,所用仪器必须标明厂家和出厂年份。

()所用分析数据必须保留到分析方法或仪器检测限的最小有效位数,分析结果表示为平均值正负标准差。

()须采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或显著性检验,所有结论必须有统计显著性结果支撑;文中的计算公式必须用公式编辑器编排,并有顺序号。

()论文文中缩略语必须在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全称;全文缩略语用单独列表形式排出,以附录形式列在参考文献后。

()引文和注释要符合规定的写作要求,引证全面,不可断章取义和歪曲引用。

()硕士学位论文要有专门的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讨的部分,且避免对研究结果的简单罗列,须进行适当的提炼,说明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或发现,探讨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导向或信息,供同行参考。

()在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中,由其他人完成的工作必须明确说明,并且给予恰当的致谢。

.质量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