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医基础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的哲学基础: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气一元论: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
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气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
【注:感觉类似于波粒二象性,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粒子既有波的性质,又有粒子的性质,粒子具有运动的性质,能量与实体】阴阳学说:阴阳对立,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五行学说:任何一个十五的内部包含着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按一定规律互相联系形成整体功能结构。
中医医学理论体系核心:脏象学说。
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
脏象学说:研究人脏腑活动规律及相互关系。
人体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内而脏腑,外而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统一。
气血精津液学说:气、血、精、津液既是腑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腑脏功能活动的产物。
气血精津液学说主要探讨生命的物质组成以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泛言之,气血精津液学说应包含于脏象学说之中。
体质学说: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和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的学说。
体质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与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理论。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纵横交贯,网络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练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包括病因、发病与病机三部分内容。
病因学说: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学说。
中医认为基本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正常生理活动遭到破坏导致腑脏经络、阴阳气血失调所致。
病因分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适当,外伤,胎传等。
中医基础理论学霸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学霸笔中医主治记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特点1.整体观念:完整性:人自身统一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2.辨证论治:证:即证候=病机(本质、内涵)(1)同病异治的本质:证候/病机不同(2)异病同治的本质:证候/病机相同3.症:症状和体征,人体对疾病的反应的表象。
病:疾病。
病理变化的全过程证: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个阶段的病理概括。
能反映疾病本质的是:证候。
补中益气汤之升阳药:黄芪、升麻、葛根、柴胡。
第三章阴阳学说1.概念:核心词:相互对立、关联有形属阴,无形为阳(联想气血,气属阳,血属阴)2.阴阳的属性:(1)相对性:(2)可分性(昼夜、五脏、四季分阴阳):比如:脾为阴中至阴;冬天为阴中之阴,春天为阴中之阳,夏天为阳中之阳,秋天为阳中至阴;前半夜阴中之阴,后半夜阴中之阳;水火阴阳征兆,左右阴阳之道路。
(3)可转化3.基本内容:阴阳一体观对立制约(阴平阳秘动态平衡):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互根互用(谁也离不开谁):阴在内,阳之守也....;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无阳则阴无以化...交感互藏(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高端项目中心消长(在一定范围内,量变):消长平衡:四季中:冬至阳生,夏至阴生,春分秋分阴阳各半;一天中:子时(半夜11点-1点)阳生;午时阴生相互转化(条件:重或极,质变)自和与平衡4.应用:(1)用于说明人体结构:背为阳,腹为阴。
(2)阐述病理变化(3)疾病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4)指导治疗:确定治则,调整阴阳。
(5)指导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5.确定治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阴胜则寒:实寒—寒者热补其不足=虚则补之之阳胜则热:实热—热者寒之阴偏衰:阴虚虚热—补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治啥补啥)-阳中求阴(求啥补啥)阳偏衰:阳虚虚寒—补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治啥补啥)-阴中求阳(求啥补啥)代表方:金贵肾气丸、右归丸第四章五行学说1.概念:五行特性;升腾(火)、生化(土)、生发(木)五行归类:注重五音2.五行内容(1)相生:生理:母子关系异常:母病及子、子病及母、(2)相克:生理:所胜及所不胜病理:相乘(过克)、相侮(反克)(3)五行生克制化:相生相克之间的平衡。
中医基础概要-中基最全笔记
中医基础概要-中基最全笔记介绍中医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医学系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文档旨在提供中医基础概要,并总结了中医学最重要的知识点。
中医基本理论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经络理论等。
其中,阴阳学说强调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五行学说则描述了自然界物质转化的过程。
气血理论强调了人体内气血的运行与调节,而经络理论则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中医诊断方法中医采用了四诊合参的诊断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和舌质进行诊断,闻诊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和气味进行诊断,问诊则是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病情,切诊则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病情。
中医治疗原则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观念,注重平衡人体内外的阴阳、气血等要素。
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
中药治疗以中草药为主要手段,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则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
推拿按摩运用手法按摩人体的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的运行。
中医养生方法中医强调预防与养生,提倡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调节情绪。
其中营养养生方面,根据不同体质和季节要求,合理搭配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适量运动有助于调节气血运行和强身健体。
调节情绪方面,中医推崇以平和、开朗的心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结论中医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医学体系,涵盖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理解中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运用中医的治疗方法和养生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它将宇宙间的事物和现象归纳为阴阳两种相对的属性,并通过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生克关系来解释事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标志,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将事物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促进作用,相克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制约作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脏腑经络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
1.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将人体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脏腑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将人体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它们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经络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病因学说和病机学说。
1. 病因学说病因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内外因素密切相关。
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
病因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病机学说病机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体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经络阻滞等原因引起的。
病机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它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环节。
我的中医基础笔记
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著,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六经辨证;《金匮要略》脏腑辨证.《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共载经典方剂323首,又为中医方剂之祖。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晋、隋、唐时期.《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新修本草》,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制定并颁布的药典。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将病因分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刘河间)倡火热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治以寒凉清热——寒凉派。
张从正(张子和)倡“攻邪"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汗吐下"攻邪三法-—攻邪派。
李杲(李东垣),强调“胃气”的作用,“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主温补脾胃——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以滋阴降火——养阴派.(3)明、清时期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精选5篇)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精选5篇)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篇1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介绍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东恒,他是一位著名的中医专家,也是《伤寒杂病论》的作者之一。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病因病机、养生防病等方面。
其中,阴阳五行是中医的基本理论,它强调了人体的阴阳平衡和五行的生克制化。
藏象则是中医的独特概念,它指的是人体的五脏六腑、经络和气血的运行。
气血津液则是指人体内的精气血津液,它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病因病机则是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分析,它强调了疾病的起因和演变过程。
养生防病则是中医的预防和治疗原则,它强调了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
中医强调了人体的整体性和平衡性,它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的健康状况,而不是简单地治疗疾病。
同时,中医也强调了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它认为预防和治疗是同等重要的,只有通过预防和治疗才能真正地保持身体健康。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我意识到自己在中医方面的知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养生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只有保持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总之,《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不仅介绍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和重要性。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水平,为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篇2《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本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吴显才、李经纬、邓铁涛、欧明主编的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对人体构造和功能的理解,以及中医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中医基础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导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科学方法论——气、阴阳、五行指导思想——整体观念核心内容——脏腑经络诊疗特点——辨证论治中医学的文化特征1.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现2.人命至重以人为本的医德观3.阴平阳秘动静互涵的恒动观4.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观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哲学基础—气、阴阳、五行自然观1. 形成的条件自然科学—天文、气象、解剖等方法论社会科学—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医学观2. 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四、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一)魏晋隋唐时期:继承整理阐发经典《黄帝内经》的注释(杨上善、王冰)《伤寒杂病论》的整理(王叔和、孙思邈)总结经验升华理论《脉经》《诸病源候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二)宋金元时期1.刘完素——————火热论——————寒凉派“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 用药多用寒凉2.张从正——————攻邪论——————攻下派“邪去则正安” 临证善于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3.李杲——————脾胃论——————补土派“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治病重在“调理脾胃”4.朱震亨——————相火论——————养阴派“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二)宋金元时期刘完素——火热论——寒凉派。
张从正——攻邪论——攻下派。
李杲——脾胃论——补土派。
朱震亨——相火论——养阴派。
(三)明清(中期)时期温病学派吴又可—戾气学说—《温疫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温热病篇》薛生白—《湿热病篇》吴鞠通—三焦辨证—《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温补学派薛己张介宾命门学说赵献可李中梓——脾为后天本,肾为先天本,乙癸同源。
王清任脑主思维说血瘀说李时珍——《本草纲目》(二)中医学的整体医学模式1.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健康观2.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疾病观 :邪正交争→正不胜邪→阴阳失调3.治病求本,防重于治的防治观治病求本——本于阴阳防重于治——不治已病,治未病八、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1. 整体观念的含义:整体:整体是由其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要素以一定方式构成的统一整体。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善诊者,按脉察色,先别阴阳。
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
阴阳学说得基本内容:阴阳之间相对立,依存互根不分离,消长转化并发展,阴平阳秘为目得。
人身阴阳为生理,阴平阳秘为与气。
调理阴阳救偏弊,虚实寒热定根基。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脑、脉、骨髓、胆、女子胞。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五脏所主:1、心位胸中外护包,血脉神志汗液晓,开窍于舌华在面,君主之宫藏神要记牢。
2、肺司呼吸主降宣,卫气外布皮毛间,通调水道开窍鼻,古人又谓水上源。
3、脾为中焦主运化,统血肌肉四肢间,开窍于口华在唇,后天之本仓廪官。
4、肝为胁部主藏血,疏泄又分两种说,一说消化主情志,一说消化主疏泄。
其华在爪主筋健,开窍于目记心田。
5、肾为腰部主藏精,生殖发育就是本能,纳气生髓又主骨,主水开窍二阴经。
其华在发通于脑,开窍于耳记心中。
左肾右命根基在,先天之本不可轻。
六腑:中清之腑为之胆,水谷之海在胃间,受盛之腑为小肠,传化糟粕大肠间,气化津液为膀胱,上焦如雾精气漫,中焦如沤浮游谷,下焦如渎水莫断。
脏腑之间关系:心血肺气紧相依,心血脾胃不可离,生成运转不可息,心肝血液不可离,心火肾水相交济,各少其位为不及,心中无水火上炎,肾中无火水凌心,肺气脾血土生金,肺气宣发脾健运。
肝血肺气相互根,肺肾水病卧不稳。
肝主疏泄脾统血,相互依赖病郁结。
脾肾为本先后天,前因后果必有缘,肝肾精血又同源,相互依存为本根。
心与小肠热必降,肺与大肠咳不畅。
脾升胃降气正常,胆与肝脏互影响,肝失疏泄湿热旺,肾与膀胱气化常。
一有病变尿不利,气化不利膀胱伤。
腑与腑经以通畅,一不通畅即有伤。
气血津液气:真气者受之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元气就是人体生命活动得原动力。
中医基础笔记完整版
中医基础笔记完整版第一章:中医学概论一,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治疗整体观念:1,把人作为整体,内脏五官皮肤经络都是一体的,通过气血津液完成统一的功能2,天人合一,人受四季和昼夜地区的影响辨证治疗:1,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钢辩证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二,中医治病三大原则:审查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第二章:脏象脏是内脏,象是内脏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象。
脏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
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胆膀胱三焦奇恒之府:脑,骨与髓,脉,胆,女子胞第一节五脏一,心位于胸腔之上,两肺之间,偏左,形似倒垂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
心的功能:主血脉,主神明,在体合脉,开窍于舌耳,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与小肠互为表里,互为表里就是相互传导作用的意思。
在五行属火。
1. 心主血脉:心是血液的起动泵,通过血管(脉)向全身输送血液供给各个器官。
心的正常有赖于心的气血充盈和血管的通畅。
心健康的表现: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均匀有力,舌淡红,心胸无不适感。
心病的表现:面色苍白,脉象无力,舌淡白,心悸,甚至血脉淤阻导致面色灰暗,唇舌青紫,脉象结代,心胸部憋闷刺痛。
2,心主神明神明就是人的精神,思维等心主神明正常表现为: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异常表现为:精神亢奋(失眠,多梦,神志不清,狂躁)和抑制(健忘,萎靡,昏迷) 3.人的五志(情绪):喜怒忧思恐心在志为喜喜则气缓,过喜可以使心神涣散,精神不敛。
我们小学就有个乐起来没完的人,上着课没人搭理他就乐,估计他就是心的问题。
喜伤心,恐胜喜,内经文字简练,里面讲的喜伤心意思是过喜伤心。
由于过喜可以导致心气四溢,精神涣散,所以用恐则气下的办法可以收敛涣散的心气,当然还要看病人的承受能力。
内经阴阳别论篇:阳加于阴谓之汗。
晚上睡觉出汗是盗汗,阴虚的表现。
白天不怎么运动就出汗是自汗,气虚或阳虚的表现。
偶尔就没事,身体自己可以调整。
自汗原理:人的阳气随太阳在白天升发,如果气虚和阳虚的话,人外层的阳气就不够充足,对汗腺的控制力就不够,所以白天稍动就爱出汗,我是这样理解的。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我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收获颇丰。
感觉在专业上及常识上均有明显提高,特意整理笔记10个知识点如下:
1. 整体观念的内容是: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2. “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治疗用药应注意因时制宜。
3. “因居处环境不同而用药各异”不能体现"因人制宜"治则。
4. 某些慢性疾病,常常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换时发作或加重,如哮喘等,护理时则应该在气候或季节交换时采取预防措施,最符合三因制宜中的因时制宜。
5. 中医五脏六腑中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6. 中医饮食调护应做到因人而异,辨证施食,个人爱好不是主要原因。
7. 中医饮食调护讲究按病性施食,并指出青壮年、营养过剩者等各种阳性体征或阳性病者,应多吃阴性的食物, 桑葚为阴性食物。
8. 中医饮食调护理论认为人的体质可分为寒热体质, 腹胀便稀符合寒性体质表现。
9. 中医饮食调护理论认为人的体质还可分为虚实体质,萝卜虚性体质不适宜食用。
10. 体形比较胖,动作迟缓,没有精神,不欲饮食的人,多属于痰湿体质,宜进食健脾、祛湿、平性、温性的食物。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归纳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归纳【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归纳】一、中医学基础概念1. 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中医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2.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和自然环境相互关联,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受到自然界的影响。
3. 中医学的辩证施治中医学强调辩证施治,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和病情表现,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二、中医学基本理论1. 阴阳五行理论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阐述了世界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 五脏六腑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3. 经络与气血经络与气血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络调理气血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中医诊断方法1. 望闻问切中医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通过观察、听诊、询问和脉诊等手段了解患者的病情。
2. 舌诊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舌苔的颜色、厚薄、湿燥等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
3. 脉诊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脉象来判断其体质和病情。
四、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学的重要治疗方法,通过选用具有药理作用的药物来调理患者的气血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学的特色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施针或灸灼来调整患者的气血,从而治疗疾病。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按摩特定部位和穴位来调整气血,促进疾病康复。
五、中医药文化与传统医学1. 中医药文化的特点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
2. 传统医学的价值传统医学在治疗慢性病、康复保健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3. 中医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医药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空间。
总结回顾: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中医药文化等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1、《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2、《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3、怒伤肝、怒则气上;喜伤心、喜则气缓;思伤脾、思则气结;忧伤肺、悲则气消;恐伤肾、恐则气消,惊则气乱。
4、十二经络体表分布:在四肢: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
在头面部:阳明经行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后头部;上阳行于头后侧部。
躯干部:手三阳均行经肩胛部;足三阳则阳明行于胸腹,太阳行于背部,少阳行于肋部;足三阴均行于腹部。
循行于腹部的经脉,由内向外的排列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起于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最后又回到肺经。
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这样“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地循行。
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①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②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正经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而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可由奇经溢出,予以补充。
③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奇恒之腑关系较为密切,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一定的联系。
督脉称“阳脉之海”。
任脉称“任主胞胎”。
冲脉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
跷脉的基本功能:一是主司下肢运动,可使下肢运动灵活矫捷。
二是司眼睑的开合。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正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内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
中医学基础整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发展概况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重点的两部著作: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①《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②《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病因、四诊、辨证、预防与治则等。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①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是指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的思想。
②主要内容A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说明结构的完整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病理上的整体性:局部病变与整体病理反映的统一关系。
★诊治上的整体性:由外察内,整体调节。
B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域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四时多发病;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地域环境对发病的影响。
★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C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2、辨证论治①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经典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复制★病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症的基本概念:是指症状和体征,是疾病的临床表现。
★证(证候)的基本概念: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是中医治病的依据。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中医基础理论(50分→30道)中医基础学习方法:1.轻概念2.理解3.归纳4.找点5.主体6.结构7.特点中医基础理论特点:集中中医基础难点:原文→简化(歌诀、巧记)、经络、五行第一章绪论一、产生1.哲学2.自然科学3.解剖学4.生产→《内经》二、发展1.《伤寒杂病论》→我国第一部辨证论治专著2.《诸病源候论》→病因学专著3.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河间.守真)→“六气皆从火化”→寒凉派;朱丹溪(震亨、彦修)→“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养阴派;李杲(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补土派;张元素(子和、戴人)→“邪去则正安”→攻下派三、中医学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①人体内部的统一性②人物自然的统一性:a.脉→春浮,夏日在肤,秋下肤,冬骨b.病→旦慧昼安夕加夜甚c.发病(鼽衄胸胁洞风痹)③与社会的统一性2.辩证论治:四诊:①望、闻、切(客观性)→体征→集中→证候(病理阶段)②问(主观性)→症状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第二章阴阳学说一、阴阳1.阴阳:①最初→日光的向背②哲学→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不考)2.阴阳属性:(不记)3.阴阳特性:①普遍性②相对性:a.无限可分性b.转化性b.比较性4.阴阳关系:对立制约:①对立②制约:a.不及:阳虚阴盛、阴虚阳盛:火旺or阳亢 b.太过:阳盛阴病、阴盛阳病互根互用:①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②互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消长平衡(不考):阴平阳秘,精神乃秘阴阳转化(一定条件下):“极”、“重”5.阴阳作用:①诊断:察色按脉先决阴阳②病理变化:a.阴阳偏盛(邪气盛实):阳胜则热(实热)→壮热、面赤→阳盛则阴病or阴胜则寒(实寒)→冷痛、拒按→阴盛则阳病b.阴阳偏衰(精气夺则虚):阳虚(阳不制阴→阴相对的盛)→则寒(虚寒)→冷痛喜按,绵绵不休b.阴虚(阴不制阳→阳相对的盛)→则热(虚热)→五心烦热,午后颧红③治疗:a.阴阳偏盛(邪气盛则实):阳盛则热or阴盛则寒→实则泻之(损其有余)(考点)→热者寒之or寒者热之b.阴阳偏衰(精气夺则虚):阳虚则寒or阴虚则热→虚则补之(补其不足)(考点)→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or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考点)第三章五行学说一、“五”:①最初:木、火、土、金、水→五材②哲学:木火土金水属性抽象概念二、属性:1.木→“木曰曲直”(不背)→生长、升发、调达、舒畅2.火→“火曰炎上”→温暖、发热、向上、升腾3.土→“土爰稼穑”→承载、受纳、长养、生化4.金→“金曰从革”→顺从、肃杀、清洁、收敛、变革5.水→“水曰润下”→寒凉、就下、闭藏、滋润三、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类比法or推演络绎法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角徵宫商羽→呼笑歌哭声→魂神意魄志→握忧哕咳栗行→运行1.生克规律:①相生:木火土金水②相克:木→土→水→火→金2.五行制化异常→相克异常乘侮:1.相乘→过克:①克者过强②被克者过弱③以上两个同时出现2.相侮→反克:①克者过弱②被克者过强五行应用:1.传变:①相生传变:母→子=>母病及子(虚证)、母虚累子②子→母=>子病犯母(实证);子盗母气(虚)②相克传变:相乘;相侮2.治则治法:(1)相生:①虚→虚则补其母: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益火(肾阳)补土②实→实则泄其子(2)相克:抑强扶弱:抑木扶土、培土制水、泄南补北、佐金平木第四章气血津液学说一、气:①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呼吸之气、水谷之气)②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先天之精气→元气(原气)→激发推动脏腑功能↗→生命活动原动力↗水谷之精气→营气→阴柔营养→①化生血液②营养作用↘→卫气→彪疾滑利→①防御外邪②启闭汗孔,调节体温③温煦肌肉脏腑↘自然之清气→→宗气(膻中)→①上出喉咙以司呼吸②中贯心脉以行气血③下资元气④视、听、言、动二、原料:先天元气、水谷之精气、自然之清气三、参与的脏腑:1.相关脏腑:肾(元气)、脾(水谷之精气)、肺(自然之清气)2.密切相关:脾胃四、运动→气机→升降出入五、功能:1.推动→脏腑组织、生长发育、气血津液2.温煦3.营养4.固涩→精血汗5.防御6.气化二、血:1.生成:营可化血、精可化血、津可化血→脾胃、心、肺、肾(五脏去肝加胃)2.功能:化生神志(血舍神)、濡养(气→温养,津液→滋养,血→濡养)三、津液:正常水液1.分类:津→清稀→流动性大→肌肉、皮毛、孔窍、化血液→稠黏→流动性小→脏腑、关节、脑髓2.▲津→滋养大肠→伤津液→濡润小肠→耗液3.生成:取之于外,成之于内4.功能:充养血脉,运输废料,调节平衡四、气血津液关系1.气→血:↗气滞→血瘀↘↗行气药①气行血活血↘气虚→血瘀↗↘补气药②气摄血→气能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③气生血→血虚证→主以补气2.血→气:①血生气②血载气→气随血脱(吐下之余,定无完气)3.气津(同气与血)4.津血:津血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津者无血第五章藏象(脏腑)1.五脏→肝心脾肺肾(包含心包);六腑→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胆: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腑胰腺:西医有中医没有的2.形态、功能:①五脏→中实→生化、贮藏精微②六腑→中空→传化、排泄糟粕③奇恒之腑→中空→贮藏精微▲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李本强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就是整体观念,二就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就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与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5、“同病异治”,就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就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就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与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与势力,又可以代表与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李本强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与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气、气化、气机:之蔡仲巾千创作气是生命的根源,是一种物质。
这种物质气运动起来以后,发生了运动变更,称之为气化。
气化过程和表示的形式,升降出入这种运动称之为气机。
01 阴阳五行概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0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03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04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二)05 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①: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②:20.00,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06 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基本概念一)①:气一元论:②:45.19,阴阳学说:54.00,阴阳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56.03,阴阳的医学意义。
07阴阳学说:基本概念(二)、基本内容(一)08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09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二)、五行学说: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一)阴阳盛衰五行属性五行属性:属性在分歧的学科的分歧定义;在中医学里面,涉及到两个学科,一;哲学,二;逻辑学,一;从哲学上来说,属性;是指事物自己固有的性质。
二;从逻辑学来说,属性;是指事物对象的性质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包含对象的状态和动作。
五行的属性;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具有的特有属性的统称。
具体而言,就是;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五行之间的关系;一;以次相克,反复无穷。
木克土、、、、二;两行之间相克的关系叫所胜所不堪关系;如;水能克火,那么,水是火之所不堪,而火又能克金,那么金又是火之所胜。
任何一行都有所胜所不堪。
10五行学说:基本内容(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五行制化五行乘侮总结五行制化,三行之间才干发生制化。
如:金、木、土三行。
五行乘侮,乘:相克太过,木旺克土。
侮:木太旺反侮金。
乘侮必定同时存在。
即:三脏同时发生关系。
以五行的特性为据,严格地说,它说明了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而不是全部功能。
中医基础学笔记
中医基础学笔记一、中医的起源与发展1.中医的起源中医起源于中国古代,源于我国古代人民长期与自然界环境、生活习惯的相互作用和经验总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不断演化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方法。
2.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
从众多医家的实践总结与理论创新,到《黄帝内经》的问世,再到汉代的诸子百家争鸣,中医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而后的宋、元、明、清等朝代,中医继续繁荣兴盛,并不断与西方医学交流与融合。
二、中医的基本理论1.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在中医把握事物发展和变化规律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阴阳学说揭示了事物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五行学说则表达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变化的规律。
2.经络学说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经络系统,通过经络系统,气血运行于全身,调节着机体的正常功能。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中医的诊疗方法与调治措施。
三、中医的诊断方法望诊是中医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目色等,可以初步判断病情,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闻诊是通过听患者的言语、呼吸声、胸腹部音等来判断病情及病因,为医生提供辅助的诊断依据。
问诊是通过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信息,从而对疾病进行初步评估,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了解患者的脉象、脉络等情况,以判断患者的体质及疾病的变化,为中医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四、中医的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各种草药、动物药、矿物药等,中医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机体的自愈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的独特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作用,从而治疗疾病。
3.中医推拿中医推拿是通过按摩和推拿患者的穴位,以促进气血畅通,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1.帝曰: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2.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3.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急、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4.五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5.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3-5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1-3,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6.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7.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形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8.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精神乃央;9.血有余则怒,血不足则恐;中药学1.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2.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3. 砒石:,雄黄:,巴豆:甘遂:,鸦胆子:,川乌:,雷公藤:10-25g,雷丸:6-15g,牛黄入丸散—,麝香入丸散—不宜入煎剂,朱砂入丸散或研末冲服—1g忌火煅,羚羊角磨汁或研粉服—克,煎服 1—3g,巴豆内服剂量-;甘遂入丸散剂-1g解表药辛温解表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羌活:祛风散寒,胜湿止痛;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苍耳子:有小毒;祛风除湿,通窍止痛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辛凉解表药: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舒肝解郁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解毒散肿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疏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淡豆豉:解表除烦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解毒消痈,引产淡竹叶:清热除烦,通利小便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椿皮:清热燥湿,止带止泻,收敛止血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痈散结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消肿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散肿,清肝泻火定惊贯众:有小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鸦胆子:有小毒;清热解毒,治痢截疟,腐蚀赘疣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土茯苓:清热解毒,通利关节熊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清热凉血药: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清虚热药:青蒿: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白薇:清热凉血,利水通淋,解毒疗疮地骨皮:凉血退蒸,清肺降火银柴胡:退虚热,清疳热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泻下药攻下药: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芒硝:泻下软坚,清热芦荟:泻下清肝,杀虫润下药:火麻仁:润肠通便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峻下逐水药:大戟:有毒;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甘逐:泻水逐饮,消肿散结芫花:有毒;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牵牛子:泻下逐水,祛积杀虫;巴豆:有大毒;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祛风湿药祛风湿散寒药独活:祛风湿,止痹痛,解表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消骨梗,消痰水蕲蛇:有毒;祛风通络,定惊止痉木瓜:舒筋活络,除湿和胃祛风湿清热药秦艽:祛风湿,止痹痛,清虚热,退湿热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桑枝:祛风通络,利关节豨莶草:祛风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祛风湿,强筋骨,利尿桑寄生: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化湿药藿香:化湿解暑止呕佩兰:化湿解暑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厚朴:燥湿行气,消积平喘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猪苓:利水渗湿泽泻:利水渗湿,泻热利尿通淋药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滑石:利水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木通:利尿通淋,通经下乳,除弊通草:清热利湿,通气下乳瞿麦:利尿通淋,活血通经萹蓄: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石韦:利水通淋,清肺止咳,止血利湿退黄药茵陈蒿:清利湿热,利胆退黄金钱草: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温里药附子:有毒;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肉桂:助阳补火,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吴茱萸:小毒;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疏肝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中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丁香:温中止呕,散寒止痛,温肾助阳理气药橘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青皮:疏肝理气,消积化滞枳实:破气除痞,化痰消积木香:行气止痛,止泻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川楝子:有小毒;行气止痛,杀虫疗癣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荔枝核:行气散结,散寒止痛佛手: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青木香:行气止痛,解毒辟秽,消肿柿蒂:降气止呃消食药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神曲:消食和胃麦芽:消食健胃,回乳消胀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鸡内金:消食健胃,固精止遗,化结石驱虫药苦楝皮:有毒;杀虫疗癣槟榔:驱虫消积,行气利水雷丸:有小毒;杀虫止血药凉血止血药: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尿地榆:凉血止血,解读敛疮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明目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化瘀止血药:三七: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茜草:凉血化瘀止血,通经蒲黄:化瘀止血,利尿收敛止血药: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血余炭:收敛止血,化淤利尿温经止血药: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艾叶: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药: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活血调经药: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桃仁:有小毒;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泽兰:活血祛瘀,利水消肿,调经牛膝:活血通经,补益肝肾,利尿通淋,引血下行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经活络,调经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活血疗伤药:骨碎补:活血续伤,补肾强骨血竭:活血疗伤,止血生肌儿茶:活血疗伤,止血生肌破血消症药: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水蛭:有小毒;破血逐瘀消症化痰止咳平喘药化痰药:半夏: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天南星:有毒;燥湿化痰,祛风止痉白附子:有毒;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旋复花:降气化痰,降逆止呕白前:降气化痰前胡:降气化痰,宣散风热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消肿散结浙贝母:清热化痰,开郁散结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竹沥:清热豁痰,定惊利窍天竹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海藻:消痰软坚,利水消肿昆布:消痰软坚,利水消肿胖大海: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润肠通便止咳平喘药杏仁:有小毒;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紫苑:润肺化痰止咳款冬花:润肺化痰止咳枇杷叶: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呕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白果:有毒;敛肺定喘,止带缩尿安神药重镇安神药:朱砂:有毒;镇心安神,清热解毒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定喘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琥珀: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养心安神药:酸枣仁:养心安神,益肝敛汗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合欢皮:安神解郁,活血消肿夜交藤:养心安神,祛风通络平肝熄风药平抑肝阳药: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牡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熄风止痉药:羚羊角: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钩藤:熄风止痉,清热平肝天麻:熄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地龙:清热熄风,通络平喘,利尿全蝎:有毒;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蜈蚣:有毒;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白僵蚕:熄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开窍药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苏合香:开窍醒神,辟秽止痛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和胃补虚药补气药: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党参:益气生津养血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太子参:补气生津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白扁豆:健脾化湿消暑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补阳药: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巴戟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淫羊藿: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仙茅:有毒;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补骨脂: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暖脾止泻,纳气平喘益智仁: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菟丝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沙苑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续断:补肝肾,强筋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蛤蚧:助肾阳,益精血,补肺气,定喘咳冬虫夏草:益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紫河车:温肾补精,益气养血补血药: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白芍: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何首乌: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生首乌截疟解毒,润肠通便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补阴药:沙参:清肺养阴,益胃生津百合: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肠天冬:养阴润燥,清火生津,润肠石斛:养胃清热,益胃生津玉竹:滋阴润肺,生津止渴黄精:润肺滋肾,补脾益气枸杞子:滋补肝肾,明目润肺;墨旱莲:滋阴益肾,凉血止血女贞子:补益肝肾,乌须明目龟板: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固精止血,养血补心鳖甲:咸寒,归肝肾经;滋阴潜阳,软坚散结;收涩药敛肺涩肠药: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安蛔止痛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诃子: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赤石脂: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固精缩尿止带药: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莲子: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养心芡实: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方剂学解表剂辛温解表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发表解肌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辛凉解表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扶正解表败毒散: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再造散: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泻下剂寒下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硬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温下剂大黄附子汤: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冷积内结成实证,功专温下妙非常;温脾汤: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冷积,脐腹绞结痛非常;三物备急丸: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卒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润下剂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枯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济川煎: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炼蜜为丸米饮下,寓通于补法堪宗;逐水剂十枣汤:十枣逐水效堪夸,甘遂大戟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攻补兼施新加黄龙汤:新加黄龙草硝黄,参归麦地玄海姜,滋阴养液补气血,正虚便秘此方良;增液承气汤:增液承气参地冬,硝黄加入五药供,热结阴亏大便秘,增水行舟肠腑通;和解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蒿芩清胆汤:蒿苓清胆碧玉需,陈夏茯苓枳竹茹,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调和肝脾四逆散: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逍遥散: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痛泻要方: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又实脾;调和寒热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大枣和之治虚痞,法在降阳而和阴;表里双解大柴胡汤: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攘;防风通圣散: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枳芍翘,甘桔穹归膏化石,薄荷芩术力偏饶,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科疡毒总能消;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利,清里解表保安康;疏凿饮子:疏凿饮子槟商陆,秦皮大腹同椒目,赤豆艽羌泻木通,煎加生姜阳水服;清热剂清气分热白虎汤: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大热此方清,热渴汗出脉洪大,加入人参气津生;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养阴津;清营凉血清营汤:清营汤是鞠通方,热入心包营血伤,角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佐之良;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血热妄行吐衄斑,蓄血发狂舌质绛,凉血散瘀病可全;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燥热大狂呕不眠,吐衄斑黄均可为;凉膈散: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上,中焦躁实服之消;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芩连属,玄参甘桔蓝根侣,升柴马勃连翘陈,薄荷僵蚕为末咀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贝母花粉煎乳没,穿山角刺酒煎佳,一切痈毒能溃散,溃后忌服用无差;清脏腑热导赤散: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攻,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左金丸:左金连茱六一丸,肝火犯胃吐吞酸,再加芍药名戊己,热泻热痢服之安;泻白散: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参茯知芩皆可入,肺热咳嗽此方施;苇茎汤:苇茎汤方出千金,桃仁薏苡冬瓜仁,肺痈痰热兼淤血,化浊排脓病自宁;清胃散: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加石膏清胃热,口疮吐衄与牙宣;泻黄散:泻黄甘草与防风,石膏栀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调和服,胃热口疮并风功;玉女煎:玉女煎用熟地黄,膏知牛膝麦冬襄,胃火阴虚相因病,牙痛齿枯宜煎尝;芍药汤:芍药汤中用大黄,芩连归桂槟草香,清热燥湿调气血,里急腹痛保安康;白头翁汤: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与秦皮,味苦性寒能凉血,解毒坚阴功效奇;清热祛湿六一散:六一散中滑石草,清暑利湿有功效,益元碧玉与鸡苏,砂黛薄荷加之好;清暑益气汤: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阴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清虚热青蒿鳖甲汤:青篙鳖甲地知丹,热由阴来仔细辨,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秦艽鳖甲散: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超;清骨散:清骨散用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偕,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当归六黄汤:当归六黄二地黄,芩连芪柏共煎尝,滋阴泻火兼顾表,阴虚火旺盗汗良;温里剂温中祛寒理中丸:理中丸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干姜,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吴茱萸汤:吴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皆能保;小建中汤: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合,饴糖为君补中气,虚劳腹痛服之瘥;大建中汤:大建中汤建中阳,饴糖人参配椒姜,中阳衰弱胸腹痛,痛而拒按服之康;回阳救逆四逆汤: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回阳救急汤: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寻,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有奇功;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甘草与通草,血虚肝寒手足冷,煎服此方乐陶陶;阳和汤:阳和汤法解寒凝,贴骨流注鹤膝风,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甘草从;补益剂补气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益气虚尔,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气滞使;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劳倦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玉屏风散:玉屏风散最有灵,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药虽相畏效相成;生脉散: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补血四物汤: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宗,经带胎产俱可治,加减运用在胸中;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东垣笺,黄芪一两归二钱,血虚发热口烦渴,脉大而虚宜此煎;归脾汤: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随,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怔仲健忘俱可却,肠风崩漏总能医;气血双补。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李本强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李本强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著,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六经辨证;《金匮要略》脏腑辨证。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共载经典方剂323首,又为中医方剂之祖。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晋、隋、唐时期。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新修本草》,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制定并颁布的药典。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将病因分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刘河间)倡火热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治以寒凉清热——寒凉派。
张从正(张子和)倡“攻邪”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汗吐下”攻邪三法——攻邪派。
李杲(李东垣),强调“胃气”的作用,“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主温补脾胃——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以滋阴降火——养阴派。
(3)明、清时期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
(4)近代和现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倡导中西结合。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整体观念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
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2、辨证论治(1)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
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察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
论治,则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单个的独立的具体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
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
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第二章:阴阳五行一、阴阳学说(1)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
阴阳学说是研究事物阴阳的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代朴素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2)阴阳的基本特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凡运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的范畴。
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属于阴的范畴。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交感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
2)阴阳对立制约3)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
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之为“互根”。
“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地资生、促进和助长对方。
4)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消长是指一事物中所含阴阳的量和阴与阳之间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消长变化着。
比如白天阳盛,而夜间阴盛。
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阴气渐衰,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阴气渐长,阳气渐衰,即阴长阳消5)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转化,是指一事物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的事物可发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1、说明人的组织结构。
从人体部位来分,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
就内脏而言,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就五脏而言,心、肺为阳;肝、肾、脾为阴。
2、说明人的生理功能。
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双方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从而维持“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
3、说明人的病理变化。
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的原因是人体阴阳失去平衡。
1)、阴阳偏胜包括阴偏胜和阳偏胜。
是指阴或阳的一方偏亢过盛,对另一方制约太过所导致的病理变化。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2)、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和阳偏衰,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
3)、阴阳互损:指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
阴阳互损的最终表现为“阴阳俱损”、“阴阳两虚”。
4、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二、五行学说(1)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五行各自的特性:1)木的特性:木曰曲直生长、柔和、曲直2)火的特性;火曰炎上温热、上升3)土的特性;土爰( yuán )稼穑(sè)生化、承载、受纳 4)金的特性: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5)水的特性: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3)事物的五行归类自然界五行人体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笑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歌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哭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4)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五行的相生:a.含义: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滋生、助长和促进关系。
b.相生顺序:木→火→土→金→水→木c.相生之间的关系——母子关系2)五行的相克a.含义: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依次克制,制约的关系。
b.相克顺序:木(克)→土(克)→水(克)→火(克)→金c.相克之间的关系——“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3)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a.生中有制:水生木,木生火,水克火b.制中有生:金克木,木克土,土生金4)相乘、相侮解释疾病的某些病理现象a.五行的相乘相乘即相克太过。
b.五行相侮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
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
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
(5)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及相互关系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1)、相生关系病理传变(母子相及)母病及子、母虚累子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到子脏。
子病犯母、子盗母气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到母脏2)、相克关系病理传变(相乘与相悔)相乘:克制太过(所不胜的力量太强;所胜的力量太弱;两方面同时存在)相侮:不能相克(所不胜的力量太弱;所胜的力量太强;两方面同时存在)3.指导诊断和治疗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滋水涵木法(滋肾养肝法):适用于肾阴亏虚而肝阴不足,以致肝阳偏亢病变。
培土生金法(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脏而肺气虚弱的病变。
金水相生法(补肺滋肾法):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病变。
益火补土法(温肾健脾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脾阳不振病变。
2)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第三章藏象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一、藏象及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象”指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自然界关系的学说。
二、藏象学说的特点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从整体观出发: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沟通形体官窍,形成五大功能系统。
三、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一)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
(二)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
“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三)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受盛和传化水谷。
“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四)奇恒之腑的概念及共同生理特点1.概念奇恒之腑,是指形态上中空有腔似腑,功能上贮藏精气似脏,与一般脏腑不同的六种器官或组织,包括脑、髓、骨、脉、胆、胞(习惯上指女子胞,但男女皆有“胞”。
“胞”,在男子是指精室,又称精宫)。
胆既为六腑之一,也为奇恒之腑2.共同生理特点贮藏精气。
“藏而不泻”。
(五)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的指导意义1.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
2.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第二节五脏一、心(一)主要生理机能1.心主血脉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主宰着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使其流注全身以发挥滋润和濡养作用,以及心有参与血液生成的功能。
心主血脉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①心行血:即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使其流注全身,以输送营养物质、滋润和濡养各脏腑五体官窍。
②心生血:即心火(心阳)能将进入心脉的营气和津液化赤为血。
2.心藏神(1)人体之神的概念①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②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意识、思维、情感等狭义之神。
(2)心藏神的概念心藏神,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的作用。
因为心藏神,而心神能够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同时,心又主血脉,具有行血和生血的功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所以《内经》把心称作“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二)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2.在窍为舌3.在志为喜4.在液为汗5.与夏气相通应二、肺肺位最高位,故称“华盖”相傅之官五脏之中,唯肺通过鼻、皮毛与外界相通,易被外邪侵犯,不耐寒热,故又有“肺为娇脏”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