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婷第四届互联网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教案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刘金婷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育才双语学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1
教学课题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教学策略:通过百度图片、百度视频、百度音乐的辅助教学,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采取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感悟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教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一所小学不幸倒塌了,匆匆赶来的家长悲痛欲绝,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地垂泪,而其中一位父亲却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坚信儿子在等待他去解救,因为他对儿子曾经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因此,他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日以继夜挖了38小时,直至救出他的儿子和其他13位小朋友。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本单元训练主题——父母之爱。这篇课文是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承担了使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的任务。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2.难点是:理解“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利用“百度搜索”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方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适时运用多媒体及互联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采取自主学习,(自读自悟,读文悟情)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辅助以讲授法、谈话法、采访、讨论法。
教学方法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适时运用多媒体及互联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采取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辅助以讲授法、谈话法、采访、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单元主题,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生活中有一种天地间最伟大的爱,自从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始爱着我们,直到永远。你知道这种爱是什么吗?(生答——父母的爱)
请听歌曲《父母之爱》——【百度音乐】
/search?fr=ps&key=%E7%88%B6%E6%AF%8D%E4%B9%8B%E7%88%B1&ie=ut f-8
2.是啊,母爱如太阳,热烈而温暖,父爱如海洋,深沉而含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组课文“父母之爱”,去感受那份最平凡、最无私的爱,平时我们可能并不在意,但这平凡的爱在我们生命遇到危险时会往往会创造出最惊人的奇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块来听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和作者一起去体验那份伟大而无私的父爱。
听课文诵读【百度搜索】
/UploadFiles/201212/2012121759745009.SWF
是啊,地震无情,人有情。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灾难中显现了人性的光辉,演绎出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3.课题是一篇课文的眼睛,通过读课题你看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二、检查预习
1.我会读(课件出示)
地震洛杉矶混乱安顿挖掘昔日废墟阿曼达坚定绝望
爆炸叹息悲痛颤抖拥抱疾步瓦砾砸碎欢声笑语破烂不堪
2.理解:
A、地震(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用课余时间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
【百度百科】百度地震/view/781.htm
【百度搜索】中国地震网/
老师也带来了有关地震的视频资料,请看大屏幕。播放地震视频。
【百度视频】真正的地震现场/u73/v_MzY0MDAwMzA.html
大家看了有什么感受?可怕、惊心动魄。
B、废墟
【百度图片】地震中的废墟
/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B5%D 8%D5%F0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件出示)
课文讲述了:有一年发生()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历尽艰辛,经过()小时的挖掘,终于()的感人故事。我从中体会到这是一对()的父与子。
三、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并画出让你感受到这对父与子了不起的句子,在小组内谈一谈哪些词语最拔动你心弦或深深地打动了你,多读几遍,作好批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过渡:这么多美丽的波浪线,说明文中有许多让你感动、或拔动你心弦的地方,注意用笔作好批注。
四、品读交流,潜心对话
预设(一)品读感悟父亲的了不起,
1.抓住文中“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一个“冲”字,体现了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
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30万人受到伤害。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那惊心动魄的那一幕
【百度视频】/programs/view/ssLKTZqiXec/
【百度视频】/programs/view/r-dFCu43qZY/
当时的这种场面怎么不令这位父亲,着急、担心呢?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从这儿可以看出什么?
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1)引导:谁来谈谈关于这个句子的一些体会。
(2)师指导想象:那你能想象这位父亲在挖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
(3)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师指导读:让我们把这位父亲定格在心中吧!
课件出示:36个小时后这位父亲:
他满脸灰尘
双眼布满血丝
衣服破烂不堪
到处都是血迹
生汇报,并谈感受——父亲的了不起。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了不起的人物。
【百度新闻】中国维和女警用双手从地震废墟挖出五条生命
/world/dl/zh/
4.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的呢?
(提示:现在我们来到废墟前,看看哪些人曾劝过这位父亲,它们分别是怎样劝说的?)
重点指导阅读父亲的回答:“谁愿意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的?”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此时父亲的心情是怎样的?
预设:师采访——阿曼达的父亲你为什么不离开?(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指导感情诵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师小结:那是因为父亲的承诺呀,同学们简简单单的语言却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我们品读了父亲的动作、语言、外貌,这位父亲的形象在我们心中高大起来了。
5.此情此景,让我想起5.12汶川大地震后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个形象、一个动作、一段言语。请同学们来看。
(课件音乐起,陆续出现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图片)
【百度图片】汶川地震感人事迹
/i?ct=201326592&cl=2&lm=-1&nc=1&ie=utf-8&tn=baiduimage&pv=& fm=rs9&word=%E6%B1%B6%E5%B7%9D%E5%9C%B0%E9%9C%87%E6%84%9F%E4%BA%BA%E4%BA%8B%E8%BF%B9 师:男儿有泪不轻弹,此刻,这个痛失女儿的男人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又是父亲,他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艰难地行进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个,要带儿子回家;这个婴儿的妈妈,用血肉之躯顶住坍塌的天花板,护佑这个小生命甜甜的梦,却只是在临终前留下这样的一则手机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百度视频】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programs/view/VWmahsXlG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