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教学案例魏芝
教学案例中的互联网资源应用
教学案例中的互联网资源应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资源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学案例作为一种教学设计模式,旨在通过真实情境的再现来帮助学生发展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案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互联网资源来丰富案例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能力培养。
本文将探讨教学案例中的互联网资源应用,并从设计角度提出几个建议。
一、互联网资源在教学案例中的应用1. 背景资料和研究支持:在教学案例中,可以通过引用互联网资源来提供背景资料和相关研究支持。
例如,对于一个关于环境保护案例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引用相关报告、新闻文章或学术论文,以加深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2. 视频和音频素材:互联网上有丰富的视频和音频素材可供教师选择,可以通过嵌入视频或音频来提供案例中的实际情境。
例如,在一个关于历史事件的案例中,教师可以引用历史纪录片或者目击者的采访录音,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了解事件的发生过程和影响。
3. 信息搜索和探究:教学案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互联网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来源,帮助他们进行个人探究和相关知识的搜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学术数据库等工具,独立寻找与案例相关的背景资料、专家观点等信息。
4. 在线模拟和实践:互联网提供了许多在线模拟和实践平台,可以让学生在案例中进行真实场景的模拟和实践操作。
例如,在一个商业决策案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在线模拟市场,进行销售策略的制定和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教学案例中互联网资源应用的设计建议1. 案例背景的引入:在教学案例的引言部分,可以适当引用互联网资源来描述案例背景。
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和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同时,应注意选择可靠和有权威性的资源,确保描述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 素材的整合和组织:教学案例中的互联网资源应该以合适的方式整合和组织,使学生能够轻松访问和理解。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____蒋荣
(4)生分组实验,师巡查指导,并要求做好记录。
(5)出示实验记录表11
(6)生汇报实验结果,填写实验记录
(7)师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了相同的磁极靠在一起时,不同的磁极靠在一起时。。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同时板书
(8)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那么你们知道磁极为什么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吗?
环形磁铁并展示图片:
/i?ct=50331=%BB%B7%D0%CE%B4%C5%CC%FA&in=31146&cl=2&lm=-1&pn=23&rn=1&di=9773055075&ln=1582&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
(6)师实验验证
(7)师:同学们,磁铁能吸铁的性质在日常的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下面的物品哪些应用了磁铁能吸铁的性质。
应用1:门吸
/i?ct=50331=%C3%C5%CE%FC&in=22036&cl=2&lm=-1&pn=1&rn=1&di=46072494105&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
五、教学过程
4.研究磁铁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广东省佛山市杏坛中学朱银燕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 (1)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教学课题1、面向学生:高二年级2、学科、课题: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9传记选读第一单元第6课《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3、课时数:1课时(40分钟)4、学情分析:在人类的文明史上,许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往往于平常中见出超常的气质,令人感慨不已,阅读他们的人生历程,体味他们经历的困顿与忧患,学习他们的创造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活泼健康的人格。
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已经实现了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身份转变,价值观开始慢慢建立,情感体验也慢慢开始变得丰富,这时候十分适合进行相应的价值观引导教育;从知识与能力的发展角度来看,高二学生刚刚接触议论文写作,在写作素材方面显得较为缺乏,我们可以通过教材的学习,进行相应的课外拓展,扩大他们的视野,积累相应的素材。
综合以上两方面,我选取了本课题。
二、教材分析《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选自《我是谢坤山》,重点讲述作者本人残障以后学习绘画的心路历程,体现了谢坤山的乐观、坚强及与困难抗争的精神。
文章难度不大,不难理解。
所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主动性,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内思考、讨论、迁移、评价等手段,把握文章特点和教学重点,培养其读、写、说的能力,并力求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利用互联网掌握更丰富的信息,结合文章的表述,丰富人物形象,感受传主的独特人格魅力,领略传主丰富的心灵世界。
2、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增进对谢坤山的了解,认识本文选取典型细节刻画人物和真诚袒露自我内心世界、剖白人生感悟的特点。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传主的精神,培养高尚的情操。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学法指导】1、梳理传主主要事迹。
2、把握细节品位传主精神品质。
三、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通过看图片、视频、结合实际生活打比方等方法,让学生走近谢坤山,了解谢坤山精神,感受其人格魅力。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互联网优秀教学案例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互联网优秀教学案例
师:大家都看完了吧,谁来说一说这些陶瓷艺术品是哪些年代。
生:新石器宋元明清(直接说朝代)
师:(板书新石器 宋 元 明 清)
师:(指到板书)从这里可以看出最早的陶瓷出现在什么时候?(板书:陶)生:新石器时代【搜索】9284551.html
师:我们接着看看窑烧。(视频:窑烧)
师:陶瓷就是土与火的艺术 。(指着板书)同样的方法可以制作出陶器,也可以制作出瓷器,这又是为什么呢?”
师:(走下课堂)你来分辨一下,哪个是陶器?哪个又是瓷器?
生:分辨,这是陶器,这是瓷器。(上台分辨)
师:(追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用手摸这种办法好。)大家也来摸一摸。
师:“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陶器,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了商代(板书:商)就出现了瓷器(板书:瓷),从此陶和瓷并肩发展,一直走向现在的辉煌。”
师:“其中唐朝(板书:唐)出现了一种特别有名的陶器,它是什么?”
生:唐三彩(4689583838/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小学美术《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重庆市江北区洋河花园实验小学何春宏
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教材版本:人教课标版
3.学科:美术
4.课程类型:欣赏、评述
5.年级:五年级下册
6.课时:第1课时
7.教学环境: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有关古代陶瓷的资料。
5、我也看见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花鸟图画。(掌声送给他们)
6、劳动带来快乐,快乐创造艺术。你们已经会用所学的方法去欣赏艺术品,很棒,姑娘、小伙子们。
总述:对每一件作品进行补充,分析,观察这些陶瓷身上体现的文化内涵,着重赞美制作这些陶瓷器皿的劳动者。由此可见,精美的的不光是陶瓷器皿,更为伟大的是制作这些艺术作品的劳动者。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孙权劝学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准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6.“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怎样的心境?
“何……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说明:吕蒙的“自豪、自得”缘于对学习有新的认识。从学习:中获益非浅。
7.“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ˇ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3)、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4)、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
要求:注意语言表达要清楚,有条理。
八、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谈淡学了本文后你的体会。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冶通鉴》
劝学:辞一就(恳切、关心)
议论:非复吴下阿蒙(惊异、赞叹)
何见事之晚(自得、自豪)
九教学反思
为了备好这节课,我除了认真钻研教材、教学指导用书,还积极了解所要授课班级的学情,从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一就学+议论一结友。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小学语文《将相和》张玉学
(4)感悟廉颇形象
五、拓展阅读,课外延伸
板书设计:
18将相和
蔺相如廉颇(知错就改)
完璧归赵机智勇敢负荆请罪
不和和(顾全大局)
渑池之会不畏强暴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上,我把三个故事结合起来,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蔺相如为什么和廉颇不和?廉颇是怎样对大家说的?蔺相如真的像廉颇说的那样吗?再让学生仔细研读前面两个小故事,找出相关的语句反驳廉颇的话。然后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劝劝廉颇。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充分的时间保正下去自读自悟。体会蔺相如的性格特征和弄清三个故事的内在联系这两个教学目标也完成了。
/i?ct=5033=%BD%AB%CF%E0%BA%CD&in=4551&cl=2&lm=-1&st=&pn=9&rn=1&di=8301003780&ln=2000&fr=&fm=hao123&fmq=1331470783953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9&-1&di8301003780&objURLhttp%3A%2F%%2Fxj_admin%2Fxj_bianjiqi%2FEdit%2Fuploadfile%2F2010071561307049.jpg&fromURLhttp%3A%2F%%2Fxiazai%2Fkj_xiazai.asp%3Fid%3D79377&W640&H469&T9821&S38&TPjpg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案例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案例
跨越式跳高
学校: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路小学
姓名:魏少龙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体育
3.课时: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到学校图书馆、书店、网络中搜集跨越式跳高技术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
2. 通过体育教师协助利用学校现有体育器材资源针对跨越式跳高技术的训练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堂技术教学课,而技术教学课往往有枯燥、乏味这样的特点。
学生比较难以掌握,所以在教学中要对每一个动作要详解,并结合图片和视频加深对跨越式跳高技术要领的理解。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键盘乐器演奏基础
儿歌弹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学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姓名:高雪吟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键盘基础
3、课题:弹奏《洋娃娃与小熊跳舞》了相关片段。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下达实训任务,学生视唱儿歌并分组讨论,掌握儿歌基本节奏型,为儿歌自配伴奏型,教师结合学生实训任务操作进行指导弹奏的技巧、指法并做示范,学生很快就学会演奏了,每堂课下来他们都会有成就感,两课时不但学会了歌曲弹唱,更主要的是学会了儿歌创编,将所学内容更好的加以提高和升华,更好的体现出未来幼儿教师的基本专业能力。他们主动要求在前面给大家展示表演,大家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评价。
在这节课中,我一直在鼓励学生、赞赏学生,用表扬、用鼓掌、用评奖等各种方式肯定学生的感受,这时学生也被我真诚的投入感染了,互相激励着,在课堂中掀起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设计意图】
这一活动的设计从幼教专业特点和社会需要出发,将所学内容更好的加以提高和升华,更好的体现出未来幼儿教师的基本专业能力。
8、课堂小节:
9、步置作业:将《洋娃娃与小熊跳舞》弹唱熟练。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
一个好的音乐老师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渊博的文化知识,一堂好的音乐课也必须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那这堂课上起来就很费劲。因此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组织形式。
4、实训任务下达:ቤ=%D1%F3%CD%DE%CD%DE%BA%CD%D0%A1%D0%DC%CC%F8%CE%E8%BC%F2%C6%D7&in=4561&cl=2&lm=-1&st=&pn=3&rn=1&di=29089630575&ln=389&fr=&fm=&fmq=1331608432421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0&-1&di12088853760&objURLhttp%3A%2F%%2Fupload%2Fupload1%2F2006427051441.gif&fromURLhttp%3A%2F%%2Fhtml%2F21%2F21988.html&W613&H606&T9998&S16&TPgizM4ODI4.html
昌邑市辛置小学魏志珍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
昌邑市辛置小学魏志珍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第一章:互联网搜索基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互联网搜索的定义和作用。
学会使用常用的搜索引擎。
掌握互联网搜索的基本技巧。
1.2 教学内容互联网搜索的定义和作用。
常用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互联网搜索的基本技巧。
1.3 教学活动讲解互联网搜索的定义和作用。
示范使用常用搜索引擎。
练习使用互联网搜索的基本技巧。
第二章:关键词选择与使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关键词在互联网搜索中的重要性。
学会选择合适的关键词。
掌握关键词的使用技巧。
2.2 教学内容关键词在互联网搜索中的重要性。
选择合适关键词的方法。
关键词的使用技巧。
2.3 教学活动讲解关键词在互联网搜索中的重要性。
示范选择合适关键词的方法。
练习使用关键词进行互联网搜索。
第三章:互联网搜索策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互联网搜索策略的重要性。
学会制定互联网搜索策略。
掌握常用的互联网搜索策略。
3.2 教学内容互联网搜索策略的重要性。
制定互联网搜索策略的方法。
常用的互联网搜索策略。
3.3 教学活动讲解互联网搜索策略的重要性。
示范制定互联网搜索策略的方法。
练习使用常用的互联网搜索策略。
第四章:互联网搜索技巧进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互联网搜索技巧进阶的重要性。
学会使用互联网搜索技巧进阶。
掌握互联网搜索技巧进阶的应用。
4.2 教学内容互联网搜索技巧进阶的重要性。
使用互联网搜索技巧进阶的方法。
互联网搜索技巧进阶的应用。
4.3 教学活动讲解互联网搜索技巧进阶的重要性。
示范使用互联网搜索技巧进阶。
练习使用互联网搜索技巧进阶进行搜索。
第五章:互联网搜索的安全与伦理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互联网搜索的安全性。
学会保护个人隐私。
了解并遵守互联网伦理规范。
5.2 教学内容互联网搜索的安全性。
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
互联网伦理规范。
5.3 教学活动讲解互联网搜索的安全性。
示范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
讨论并了解互联网伦理规范。
第六章:利用互联网搜索进行信息验证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验证的重要性。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佛山市禅城区汾江中学-张燕如)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教材选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参赛课题: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参赛教师:张燕如所在学校: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汾江中学电子邮箱: 1021130108@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一、教案背景【百度百科】北魏孝文帝的生平事迹/view/164169.htm【百度百科】北魏孝文帝改革/view/526437.htm【百度图片】北魏孝文帝的相关图片/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 %B1%B1%CE%BA%D0%A2%CE%C4%B5%DB【百度文库】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迁徙与大融合论略/view/fba2d81fa8114431b90dd8b1.html二、教学目标1、课程标准: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2、融合了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本人提出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指出中原汉族和北方民族的迁移方向和理解迁移的大致原因。
(2)学生能识读课本“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能指出“五胡”的居住地,形成各民族间相互融合的概念。
(3)学生熟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背景、措施和意义,形成对中华民族中的各个民族的包容和认同感。
三、教学分析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主要是围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汇聚这一主题而设置的知识点。
关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这方面的知识,学生知识认知水平有限,而且他们较少接触,对这知识点较为生疏,要求学生能通过多方面的渠道,预先了解这些内容。
本课包括两个子目内容,第一目“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介绍了北方民族迁移的原因和方向。
第二目“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介绍了鲜卑族发展的轨迹和孝文帝进行改革的背景、原因、措施和影响。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措施。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都市精灵)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⒈面向学生: 中学□小学⒉学科:语文⒊课时:一课时⒋学生课前准备:⑴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⑵上网查阅舒乙的介绍以及随笔这一文体。
二、教学课题1、能理解并说出文章以“都市精灵”为题的含义2、学习本文对比的表现手法。
3、能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积累谈谈人类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
三、教材分析《都市精灵》是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篇随笔,反映了现代都市少见鸟雀的现实,表明现代文明的发展要考虑与自然和谐,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都市,也要对自然界的其他生灵给予尊重和保护,以优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文章情理兼美,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易于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因此首先让学生诵读课文,从课文提供的材料去揣摩作者的观点,感受作者的情怀,体味文章语言蕴含的感情和道理。
其次要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体验来正确认识课文所提出的问题,真正从思想上建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教学是一门艺术,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问题探究法,朗读评点法等。
为了扩大教学容量,拓宽学生视野,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我具体打算采用以下学法指导:圈点勾画法、朗读体会法、合作讨论法、归纳总结法等。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百度图片】—动物的图片/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B 6%AF%CE%EF%CD%BC%C6%AC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喜欢什么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伙伴,为我们增添了不少乐趣。
可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你还能经常听到清脆悦耳的鸟鸣吗?还能常常看到各种各样的鸟从空中飞过吗?针对这种情况,现代作家舒乙有感而发写下了一篇随笔《都市精灵》。
“互联网+”下高中语文混搭式阅读教学路径
“互联网+”下高中语文混搭式阅读教学路径
陈小英
【期刊名称】《亚太教育》
【年(卷),期】2024()8
【摘要】“互联网+”教学是近年来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互联网+”下运用信息技术,推进高中语文线上线下混搭式阅读教学的路径探索与实践,要着眼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实之需,通过师生共同沟通与实践,立足于社交媒体的作用发挥,从基于资源整合的线上预习平台构建,到基于资源运用的线下课堂教学的融合,形成线上与线下混搭式阅读教学的联动。
从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动教学组织、教学手段的发展,到线上线下混搭式教学模式的优化,实现高中语文混搭式阅读教学的丰富发展,以促进阅读教学有效联动课内课外,充分运用线上线下丰富资源,形成多路径、多视角教学发展之格局,促进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发展。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陈小英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构模式、搭平台、拓路径"的改革实践探索
2.关于加强高中语文审辩式阅读教学实效的路径探索
3.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路径探微
4.多课型混搭:数字化转型下的课堂变革路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任放)
“互联网_+”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
235美眉 2023.07下教研与美育信息技术“互联网+”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王小云(甘肃省临夏县马集初级中学,甘肃 临夏 731806)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不断深入到教育领域当中,教育方法、教学形式随之变得丰富多样。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初中学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大教师紧随教育形式的变革发展,积极创新教育方法,将“互联网+”引入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借助其带来的教育优势,从不同维度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语文阅读教学,以强化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现阶段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通过“互联网+”创新教学模式和拓展教学空间极为关键。
本文将对“互联网+”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相关的探究,并且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策略在新兴教学理念下,通过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当中深度融合“互联网+”模式,能够有效拓宽教学资源、增进学生的知识见解与语文涵养。
同时有效构建和谐、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可以促进学生逐步提升对语文阅读的学习热情。
教师在“互联网+”环境下,需要更加不遗余力地革新教育教学方法,结合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有利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氛围,从不同层次角度指引学生形成探索新知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能够强化对阅读知识的领悟理解,深入体会阅读过程中语文知识的意义内涵 ,逐步培养出优质的阅读学习习惯,并且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阅读教学水平。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学生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传统的初中阅读教学课堂当中,大部分教师仅仅注重学生语文阅读成绩的提升,过于看重实际的教学结果而忽视了具体的教学过程。
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仅仅只是机械刻板的为学生讲述阅读知识的相关概念,并且一味地传授给学生相应的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只为使其能够在考试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水平,没有真正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和对文学知识的感知能力,更没有付出过多精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江西省龙南县龙南中学徐伟平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本节重点;如何直观地反映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难点。
3.教具准备:
两端开口的塑料管、T型容器、开有小孔的容器、微小压强计、圆筒形透明塑料水槽、清水、有色液体、浓盐水、酒精、薄膜。
教学方法设计思路
液体压强没有固体压强那么显而易见,学生直接体验液体压强的经验较少。用转换法的思想,将看不见的压力作用效果转换为可以观测比较的橡皮膜的变化。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获取有关液体压强的有关规律。并让学生根据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于解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知道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知道液体的内部存在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能应用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过程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总结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体会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体验探究知识及应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乐趣。
四、小结
出示如图所示器材,让学生根据直观的现象小结本节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在液体的内部也有压强,且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现象都和液体压强有关。
教学反馈:
本课和实际联系密切,难度不大。教学中每个知识点都尽量从生活实例入手,安排学生小探究或小活动,让学生多动多看多发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注重探究过生活动说明
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观看蛟龙号潜水器的视频,潜入海底很深的地方,潜水艇的材料必须用抗压性能强的厚钢板做成,为什么?(/GB/14645/17287354.ht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t=201326592&cl=&word=%D4%AD%D7%D3%BD%E1%B9%B9&istype=2&z=0&fm=rs7#pn=0
5.延伸:纳米科学技术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大到宇宙小到微观粒子来初步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主要的知识点有:
4.原子结构:
对糖块进行分割,分到分子的尺度还能保持糖的甜味,继续分割将不再是糖,也就是分子继续分割得到的是原子。说明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又有原子组成。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视频展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v/b/51475020-1151172793.html#66584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的建立和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
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是关于对物质的客观存在的认识,对物质的一些特性的认识,以此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宇宙和微观世界是本章的第一节内容。宇宙就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从宗教神话到科学认识的历程,特别是中国对太空的探索,现在是人们的热点话题。直到现在人类一直没有停止对宇宙研究的脚步。我们对宇宙感觉遥远。而微观粒子又是肉眼所不能看到的,所以尽管本节课对知识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一定会在学生中引发无限的联想和思考,甚至提出很多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或者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问题,或者是科学家也意想不到的问题。但这正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景象。基于这样的认识,作为教师一定对宇宙和微观粒子的认识从各个角度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也是充分发挥网络力量的时候。网络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素材,我们可以和学生交流宇宙大爆炸理论,交流宇宙的尽头是什么,从而丰富我们的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也是教师和学生共成长的很好的平台。通过这节课我们可以和学生有共同的话题,可以借此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问题的不停的探索的精神。
科技永远在进步,科学让生活更美好。使学生初步体会科学的魅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跨度非常大,宇宙大的让我们无法看到那么遥远,微观粒子小的让我们肉眼无法看见。初三的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对于物质的组成还没有开始学习。所以分子、原子的概念非常的抽象。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尽管有物态变化做基础,但仍然很难想象分子间的距离到什么程度就是固态,到什么程度就是液态。到什么程度就是气态。一直困扰学生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物态变化的时候吸热和放热的作用是什么,课本一直没有后续的学习。所以本节课除了视频、图片等资源的展示可以使抽象变形象,我认为前后知识的联系更重要。物理关键的一个环节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所以本节课可以整合其他版本的教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29631848687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B%AE%B7%D6%D7%D3&s=0
学生能自己看会的就不需要教师讲。因为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有生活经验做支撑。教师在看不见的分子上借助图片的力量,帮助学生把分子具体化。
可以结合物态变化对物质处于不同状态的微观结构特征进行对比。
因为学生有学习物态变化的知识做基础,所以借助图片和类比的办法就不难了解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了。
学生在化学课上还可以深入的学习原子结构,本节课对原子结构的要求只是了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相关的资料甚至到高等学府继续研究学习。这里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学方法:
自学探究法、问题讨论法、阅读法等。
学生课前已经根据预习学案完成了对课本的初步阅读。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疑问,针对这些疑问有自己的思考。课堂上通过小组交流进行问题探究和讨论。教师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我们不知道的世界太大,人类的科学探索永不停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省份:山东省学校:潍坊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29631912000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09%B9%CC%CC%AC%A1%A2%D2%BA%CC%AC%A1%A2%C6%F8%CC%AC%B5%C4%CE%A2%B9%DB%C4%A3%D0%CD&s=0#pn=30
当堂完成题目,小组对答案,有疑问提出先组内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班内解决。
充分利用身边的小物品实验。
体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科学前沿的内容更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通过小组交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科学前沿的舞台。他们会感觉到尽管现在的课本内容是几百年前的研究结论,但他们又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石。
通过视频使学生对宇宙的层级结构有明确的认识。关于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可以通过预习学案解决。
准备分子结构模型。
二、教学课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和原子的结构。
3.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过程与方法:
在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探究物质微观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物理模型的方法。
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目前,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宇宙有多大?视频展示:带你去看宇宙的尽头
/show/B9AADQmAnzRHqwiX.html
通过预习学案交流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质由分子组成的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小组交流学案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哈勃的故事---哈勃15年
/v/b/53146784-2104947572.html
观看、思考:人类对宇宙的清晰的认识离不开高科技的研究,哈勃望远镜的发明对揭开宇宙真实面目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从学生熟悉的哈勃天文望远镜的发明入手,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任何一项科学发明的背后都有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初中物理
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通过搜集一些纳米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资料。
通过搜集宇宙大爆炸理论的一些相关资料。
通过阅读课本完成预习学案。
5.教师课前准备:
搜索关于宇宙的视频,包括了银河系、太阳系等在内。
搜索原子结构模型的视频和图片。
A.固态B.液态C.气态D.无法判断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是长度单位
B.光年是时间单位
C.可以用光年描述物质的微观模型
D.可以用纳米描述星系之间的距离
6.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列哪个图形最相似( )
当堂达标:
1.2010年12月14日双子座流星雨如期而至,每小时流星达120颗,组成双子座的恒星和天空的流星都是由______组成的.
2.2010年10月26日,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爆发,微小的火山灰能随风飘过几百甚至几千公里,影响世界很多地方.关于分子、电子、火山灰的大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
恰恰故事又是学生喜欢的,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大脑的兴奋,埋下探索科学奥秘的种子。
二、进行新课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大家都对宇宙大爆炸理论很感兴趣。小组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展示爱因斯坦与宇宙大爆炸
/peixun/xkpx/czwljcpx/kcyj/zjsd/201010/t20101012_926095.htm
(3)一般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要变_____.
小组交流、展示
观看、思考:认识宇宙的宽阔无垠,以及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小组交流问题什么是分子?
学生自己阅读的基础上直接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
观看、思考:科学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现在的微观世界已经到了什么层面?
小组交流:纳米科学技术你知道多少?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物质由分子组成,物质存在的形式与分子的存在状态有什么联系?物质可以分为固态、液态、气态三种。不同状态下,分子的状态不同。阅读课本第6页,(参照课本图11.1—6)写出三种状态下,分子的主要特点。包括分子间距离和分子间作用力以及宏观特征三个方面。
教师进一步通过图片展示比较不同状态的微观模型:
课外探究:
动手试一试:将水、食用油、熔化的蜡烛、洗发精分别装满四个相同的小玻璃杯,放进冰箱的冷冻室内,待它们全部凝固后取出,观察体积的变化,结果发现:只有水结冰后表面向外鼓出来,其余液体凝固后表面向内部凹陷进去.交流:
(1)除了_____以外,一般的液体凝固后体积都要变_____.
(2)一般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分子间的距离要变_____.
(1)一块糖,把它不停的分割下去,颗粒越来越小,不断的分割下去会怎样?
(2)一杯水分割下去,可以分成一滴水,一滴水可以分成一小滴,如果多次分割下去,会怎样呢?
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