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案例_中东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范浓根)

6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课件呈现教学内容和反 馈教学效果,并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组织教学的。新课标转变了过去 以教师为教主的教学观念,而以学生学为主,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是 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这更有利于培养学习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 学习后要及时总结,并且在每次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都要及时评价学生的劳动成 果,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析,促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进一步完善作品,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广东省 学校: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西滘小学 姓名: 范浓根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通讯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西滘小学 个人简介: 范浓根,男,大学本科,小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教导处副主任,北滘镇信 息技术中心教研组副组长,中共党员,曾获广东省电脑制作活动辅导教师奖、顺德 区教书育人优秀教师、顺德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顺德区校讯通工作先进教 师、 广东省教育技术中级培训优秀学员、 北滘镇教育线优秀党员、 北滘镇骨干教师、 北滘镇先进教育工作者。个人课例《让机器人动起来》曾获广东省二等奖和佛山市 一等奖。所上公开课多次获得区镇奖励,撰写论文多次获得省市区奖励。
2、修改日历样式
教学难点: 修改日历样式 教学准备 四、教学准备 1、准备实物简历 2 份 2、准备网络教学课件 3、网络素材 五、教学方法 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中,教师利用网络课件提供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 究学习和协作学习。同时利用网络教室教学软件网络广播功能,采用任务驱动法、 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操练法和实验法,教师进行引导演示、学生进行示范操 作,学生通过上机练习,引导学生制作一份个性突出、富有创意的日历!
中东教学案例

初中地理《中东》教学案例案例设置目的(1)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地区和国家出发,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出发,选择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热点地区;(2)围绕西亚之所以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及宗教文化差异问题逐一铺陈展开,并采取揉和的方法,将本区的气候特征、经济发展、居民特征和国家风俗习惯等内容连带写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重点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以及总结规律、原因分析、信息判断等项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以及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要求知识目标:1.读图说明西亚地区的范围、位置;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掌握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二洋三洲五海之地,东西方交通要道;丝绸之路。
2.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3.通过读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4.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使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能力目标:根据收集到的图片、新闻等一些资料,对中东地区有所了解;通过图片、地图了解三洲五海之地;将收集到的有关中东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一些地理概念。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料观及人地协调观念;明确在各国、各民族关系中,应强调对话而非对抗,呼吁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丰富的石油资源。
教学难点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教学过程课题导入播放录像。
教师课前搜集有关录像,如第一部分“千年争端,今日焦点”。
看录像时,要求学生记录并思考:(1)西亚的地理概念是什么?(2)西亚地区的千年争端因何而起?(3)西亚成为今日焦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一、三洲五海之地教师提问:西亚地理位置具有什么特点,使其成为东西方势力争夺的热点?讨论并回答。
(七年级地理教案)“中东”教学设计

“中东”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教案教案设计思路: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力求创设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做到──问我所思,说我所想。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积累和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地理的经验,同时中东又是当今世界一大热点地区,相关资料较容易找到,有利于学生搜集资料。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引导学生由生活走进地理。
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培养学生关心世界大事,关注世界和平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第二部分:从地理的角度探究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深化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促使地理新知识点和能力的形成。
第三部分:创设情境,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梳理知识、处理并运用信息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评价上,本节课重视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设计课堂活动及自我评价表,尝试发挥自我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
教学目的:1.读图查找中东的范围、位置和五大石油生产国,说明地理位置三洲五海的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占世界的地位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3.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整理、对比和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促进认识客观世界能力与水平螺旋式上升。
4.引导学生关注世界热点、国家大事,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重点:1.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
2.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在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及对本区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点:1.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2.学生对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利用媒体的时事报道,引导学生关注伊拉克战事发展及战争对中东地区和世界造成的影响。
利用身边的信息载体如书报、网络等查找中东热点问题成因及相关信息,并组织学生进行资料互换。
3.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新课导入]老师:同学们,走过了我们临近的国家,今天我们又踏入了东半球其它的国家,第一站,我们来到中东……课件展示:第八章东半球其它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中东●一、探热解中东教师:请留意大屏幕。
全国中国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有用信息轻松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信息技术与网络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1)、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信息。
2)、搜集游览黄鹤楼的信息。
二、教学课题使学生轻松选择有用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辨别信息的时效性及辨别信息的真假。
2、体会有用信息的时效性,提高学生探究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有用信息轻松选》是湖北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组编小学四年级上册第1课,这一课是对生活中有用信息的挑选。
作者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在文中设计了三大板块:“轻松学”“快乐做”“互动评”,且在其中穿插安排了“试一试”“说一说”“读一读”栏目,以便分层教学。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了解有用信息对生活的重要性。
2、指导学生辨别信息的时效性及真假。
教学难点:领悟并处理信息的真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搜集游览黄鹤楼的有用信息和有关黄鹤楼的信息时效的资料,在百度中搜索黄鹤楼的图片资料,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黄鹤楼的资料。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黄鹤楼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图片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有关黄鹤楼天气预报、黄鹤楼天文镜观赏券、黄鹤楼特产、黄鹤楼工艺品等图片。
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有关手机中奖图片、河边禁止游泳信息图片高压电线塔上的防止触电信息、算命先生口中的人生祸福信息图片等制作成课件,课堂放给同学们看,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直观感受。
还下载了几个PPT课件重新设计制作适用的课件。
使之更为适合课堂使用。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对学生实施研究性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课例《学习中东》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要的国家和城市以及重要的临海、海峡、运河。确定中
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的地理位置重要性为教学重
教学目标 点。
(2)能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
生产和输出情况,并能领会中东石油对本地区经济及世
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 学生学习能
点。通过本节的学习,加强培养学生读图、归纳、推理、 力分析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就要清楚本节的重难点是什
么,对于这些知识点的传授,教师不可大包大揽。教师
课例研究综 不要怕学生不会说、说错话。这些地方往往成为他们进
述
步的关键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基础。学生在
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
地图汇集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它具有直观形象、生
动活泼、对比鲜明等特点。发挥地图的作用.发展地图
分析判断能力。
:一是构建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
教学策略选 的发展需求。二是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三是知行合一、
择与设计 综合实践,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
精神、实践能力。
1.导入新课,播放美国进攻伊拉克的录像展示:中
东战争状况。
2.讲授新课:中东与西亚的区别,展示:中东与西亚的区别
教学过程 图;展示:主要国家列表;展示:海域连通图;展示:
具体的图片
4.世界石油宝库;展示:趣味图片;展示:中东周
边海域图;展示:发展旅游的例子。
5.课程小结,对本次课程的总结。
(简要写出围绕所要研究的主题搜集的课堂教学
信息,并简要反思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背景下,课程教学
要怎么转变才能更好实现育人目标?)
初中地理教学课例《学习中东》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

对诗中“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等句子,要指导学生领会其中思想感情,务必要发挥“读”的作用,使学生跟着采莲姑娘的情感进入到文本中去,引起学生的共鸣是很重要的。此设计,我注重了学生多元朗读来体验“江南”之美,关注了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
如在设计第二句的教学环节时,先由学生找一找写鱼的诗句,贴一贴鱼儿的图片,在读中体验“鱼戏莲叶间”,在游戏中融入自己对“鱼戏莲叶东……北”理解,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最后在小小组合作表演中感受鱼儿的快乐。一步步落实读的训练目标,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行为,让课堂更加鲜活起来。
3、配乐齐背。
/m?word=mp3,,,[%C3%CE%BD%AD%C4%CF%B9%C5%F3%DD]&cat=0&gate=1&F++sound+%B9%C5%F3%DD&si=%C3%CE%BD%AD%C4%CF;;;;57386;;0&lm=-1&mtid=2&d=7&size=3145728&attr=8,0&titlekey=2914897603,53188&mtype=2
读给同桌听听,读得好夸夸他,读得不好帮帮他。
(三)入情入境
学习第一句诗
1、认一认:(课件演示“莲叶何田田”画面)
/i?ct=5033=%BA%C9%D2%B6%C1%AB%C5%EE%CD%BC&in=6628&cl=2&lm=-1&st=-1&pn=31&rn=1&di=115279128165&ln=1992&fr=ala0&fm=ala0&fmq=1332002995768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31&-1&di115279128165&objURLhttp%3A%2F%%2F20100719%2F4589836_104029038516_2.jpg&fromURLhttp%3A%2F%%2Fshow%2F1%2F44%2Fbef5a0a38a161314.html&W1024&H768&T7924&S262&TPjpg
初中地理_中东_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优秀教案——《中东》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读图分析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理解其“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特点。
2. 了解中东地区的地形区和特点,掌握中东石油资源的地位、分布、主要产油国和石油输出路线。
3. 归纳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了解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
2. 运用比较分析、资料归纳、讨论等方法,深入探究中东地区的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树立因果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态度。
2. 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注世界的情感,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二:石油资源的丰富。
难点:1. 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 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及主要产油国。
三、教学方法1. 读图分析: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资料归纳:运用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中东石油资源的地位、分布和主要产油国。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
4. 教师讲解:结合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讲解,深入剖析中东地区的问题。
四、课前准备1.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中东地区相关的地图、资料和图片,以便进行教学。
2. 教学素材:收集关于中东地区的资料,如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以时事新闻引发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关注,如中东地区的战争、冲突等。
2. 新课学习:(1)地理位置与范围:引导学生读图,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解释其“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特点。
(2)石油资源:介绍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地位、分布和主要产油国,分析石油输出路线。
(3)战争与冲突:引导学生归纳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东地区的问题,如宗教矛盾、民族问题等。
地理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案例_中东

六、教学方法 小组竞赛法、合作探究法、综合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自主填图和合作贴图等教学方法。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播放中东地区照片并配阿拉伯/m?word=mp3,,,[%B0%A2%C0%AD%B2%AE%B7%E7%B8%F1% D2%F4%C0%D6]&cat=0&gate=1&8%D2% F4%C0%D6+%B6%C7%C6%A4%CE%E8%D2%F4%C0%D6apunbdla+%B0%A2%C0%AD%B2% AE%B7%E7%B8%F1&si=;;;;0;;0&lm=-1&mtid=1&d=3&size=6291456&attr=0,0&titlekey=1463656 316,545563903&mtype=1 提问:刚才的音乐和照片会让大家想到哪个地方 m 让学生简单了解中东概况 [ 学情预设 : 中东历来就是热点地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感知度和认知起点高,因此很多 学生都能快速地答到要领。 ] [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的认知起点高,且所选照片很能体现地域特色,再配上悦耳的中东 特色音乐,就创设了一种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学习情景,能激发学生情感,引起兴趣。 ] (二)教授新课 教师:对,这节课我们就将踏上5033=%D6%D0%B6%AB%D4% DA%CA%C0%BD%E7%D6%D0%B5%C4%CE%BB%D6%C3&in=1239&cl=2&lm=-1&st=-1&pn= 1&rn=1&di=72089120550&ln=1997&fr=&fm=result&fmq=1330674092774_R&ic=0&s=0&se=1&s 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1&di72089120550&objURLhttp%3A% 2F%%2Fscdt%2F004tx%2F785017425083.jpg&fromURLhttp%3A%2F%2Fwww.ekunet .cn%2Fxzy%2Fsctx%2F118465.htm&W383&H281&T8629&S136&TPjpg,中东这词主要是从欧洲 人的视角,因其位于欧洲东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7%25D6%25DE%2Fimages%2F%25D1%25C7%25D6%25DE%25B5%25D8%25C0%25ED%25B7 %25D6%25C7%25F8.jpg&fromURLhttp%3A%2F%%2Fjingpinkecheng%2F%25 CA%25C0%25BD%25E7%25B5%25D8%25C0%25ED%2Fdckzz%2F%25B5%25E7%25D7%25D3 %25CF%25E0%25B2%25E1%2F%25B5%25D8%25CD%25BC%2F%25D1%25C7%25D6%25DE% 2Fpages%2F%25D1%25C7%25D6%25DE%25B5%25D8%25C0%25ED%25B7%25D6%25C7%25F 8_jpg.htm&W800&H592&T12983&S242&TPjpg 1 、头脑风暴 那么提到中东,同学们会联想到哪些词汇呢?让我们来一场头脑风暴吧。请拿出纸,写出 一说起中东这个词你脑中就想到的 5 个词汇。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现在请同学上台展示结果,简单说说写这些词的缘由。 并在计算机上展示课前搜索到的有 关中东的视频和时间资料。度t=1&ais/200901/1961bda0-5d43-4c54-88d2-4e854f0167.htm 从同学们的头脑风暴活动中可以看出和中东地区最相关的,主要有战争、石油、干旱、水、 伊斯兰教、冲突等。那么为什么中东地区战乱冲突如此频繁?我们主要从地理位置、资源及文 化来了解其矛盾根源。 [ 学情预设 : 在之前的教学中已用过了头脑风暴这一活动, 所以学生能积极地完成此活动, 在全体学生认真地思考完成后,再展示几个学生的活动结果来反馈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六、教学方法 小组竞赛法、合作探究法、综合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自主填图和合作贴图等教学方法。
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播放中东地区照片并配阿拉伯风格音乐。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m?word=mp3,,,[%B0%A2%C0%AD%B2%AE%B7%E7%B8%F1% D2%F4%C0%D6]&cat=0&gate=1&8%D2% F4%C0%D6+%B6%C7%C6%A4%CE%E8%D2%F4%C0%D6apunbdla+%B0%A2%C0%AD%B2% AE%B7%E7%B8%F1&si=;;;;0;;0&lm=-1&mtid=1&d=3&size=6291456&attr=0,0&titlekey=1463656 316,545563903&mtype=1 提问:刚才的音乐和照片会让大家想到哪个地方 m 让学生简单了解中东概况 [ 学情预设 : 中东历来就是热点地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感知度和认知起点高,因此很多 学生都能快速地答到要领。 ] [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的认知起点高,且所选照片很能体现地域特色,再配上悦耳的中东 特色音乐,就创设了一种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学习情景,能激发学生情感,引起兴趣。 ] (二)教授新课 教师:对,这节课我们就将踏上5033=%D6%D0%B6%AB%D4% DA%CA%C0%BD%E7%D6%D0%B5%C4%CE%BB%D6%C3&in=1239&cl=2&lm=-1&st=-1&pn= 1&rn=1&di=72089120550&ln=1997&fr=&fm=result&fmq=1330674092774_R&ic=0&s=0&se=1&s 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1&di72089120550&objURLhttp%3A% 2F%%2Fscdt%2F004tx%2F785017425083.jpg&fromURLhttp%3A%2F%2Fwww.ekunet .cn%2Fxzy%2Fsctx%2F118465.htm&W383&H281&T8629&S136&TPjpg,中东这词主要是从欧洲 人的视角,因其位于欧洲东方。 之前我们曾了解了亚洲的地理分区,请看亚洲地理分区图 ,对照西3=%D1%C7%D6%DE%B5% D8%C0%ED%B7%D6%C7%F8&in=30814&cl=2&lm=-1&st=-1&pn=5&rn=1&di=32638602435&ln =643&fr=&fm=result&fmq=1330674210248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 ace=0&is=&istype=2#pn5&-1&di32638602435&objURLhttp%3A%2F%%2Fjingp inkecheng%2F%25CA%25C0%25BD%25E7%25B5%25D8%25C0%25ED%2Fdckzz%2F%25B5%2 5E7%25D7%25D3%25CF%25E0%25B2%25E1%2F%25B5%25D8%25CD%25BC%2F%25D1%25C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地理 3、课时:2 4、学生课前准备: ⑴通过课以及新闻视频; ⑶搜集与中东相关的信息资料; ⑷准备:教科书、地图册、地球仪等。 5、教师课前准备: ⑴准备好多媒体设备、自制课件、音像资料等; ⑵提前给学生布置准备任务 二、教学课题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中东》 三、 教学内容分析 本教学内容选自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 人教 版) 七年级下册第八 章第一节。属于地理新课程标准中世界分区地理内容,在课标中的主要要求为: 在地图上找出 中东地区的位置 , 范围 , 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 读图说出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图和 资料 , 指出中东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自然资源 , 说出其分布 , 生产等 情况;运用资料描述中东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模拟一次暑期出国旅行 , 选择旅游路线 , 说出经过的主要国家和城市 , 描述可能见到的景观。 之前学生已通过亚洲、东南亚和日本等区域了解了 区域地理的基本 学习 方法 ,通过本 节学习学生能 认识中东地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 进一步 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 法 。本节内容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五海三洲的重要位置、石油宝库、短缺的水资源、文化冲突 和差异,这四块内容都是了解中东和体现中东特色的关键。本节内容结合时事,使学生学习到 对其生活、对其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了解到 区域地理的基本 学习 方法 ,增强学生地理学 习、思维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正向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⑴了解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及主要国家和城市。掌握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⑵了解中东地区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及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⑶掌握中东地区水资源贫乏这一特征及造成的根本原因; ⑷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2、过程与方法方面: ⑴通过读图了解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重要的临海,海峡和运河; ⑵通过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以及地理信息的归 纳、对比、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突出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和平等 观念,激 发呼吁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正义感。 重点和难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 认识水平确定如下重难点: 1. 重点: ⑴中东三洲五海之地的战略性地理位置。 ⑵ 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和出口情况及其在世界的地位。 2. 难点: ⑴ 中东地区三洲五海的重要地理位置。 ⑵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四、学情分析 由于中东地区历来就是热点地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感知度和熟悉度较高,认知起点较高, 但只是泛泛的认识还缺乏比较深入的了解,并且还需要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去了解该地区;大部 分学生对“伊拉克战争”还记忆犹新,学习兴趣高,学习动机强,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达到良好的 学习效果。在学习时学生可能会面临读图填图等障碍,都可以通过本节学习得到一定解决,从 而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五、设计思想 根据 本校七年级学生的学情 和实际教学条件,采用多媒体课型。根据新课标中对本节内 容的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搜集材料制成课件,发挥课件优势,设置五个符合学生实际 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所选教学素材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利用存量知识创设情境, 找到课堂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发生正向的知识、情感迁移,达成三维教学目标,体 现 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的课改理念 。注意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对教材内容有 重点地进行取舍改造。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 设计意图 : 头脑风暴活动利用 学生的存量知识 ,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发散思维 ,使学 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正向的知识迁移。并且起到承启作用 ] 2 、一湾二洋三洲五海之地 大家观=%D6%D0%B6%AB%B5% D8%D0%CE%CD%BC&in=7286&cl=2&lm=-1&st=&pn=9&rn=1&di=25621949460&ln=1935&fr= &fm=&fmq=1330676166585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 #pn9&-1&di25621949460&objURLhttp%3A%2F%%2FUploadFiles%2F2009-3 %2F181251512409.gif&fromURLhttp%3A%2F%%2Fu%2F5449%2Farchives%2 F2009%2F2009318124832.html&W800&H745&T8563&S170&TPgif 请从地图上找到中东周围的 五个 海和波斯湾及分属的大洋。 请找出 : 土耳其海峡 苏伊士运河,想想中东地跨几洲。 请在教材图中圈出 北回归线并 标注其度数。 请学生回答,并上台指图。 刚才大家找到的五海有一个海是“鱼目混珠”。 它是哪个? [ 学生 ] :里海,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并且是咸水湖。 [ 学情预设 : 此读图活动紧扣中东的地理位置特点,学生认真使用地图册是可以完成活动 的,再通过指图来反馈读图效果 ] [ 设计意图 :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通过看图找到中东地理位置特点并思考其位置的重要性, 而里海问题的设置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辨析水平 ] 中东地区地跨几洲呢? 学生:地跨 亚、欧、非三个洲。 很好,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中东非常特殊。而在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又有两个“特殊中的 特殊”:两个交通要冲,咽喉要地,就是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这两个运河、海峡的作用是 什么呢? 学生: 土耳其海峡是黑海出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对亚洲和欧洲一些国家的交往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而苏伊士运河 缩短了亚洲各港口与欧洲各国之间的路程 。 观看 flash :中东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