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背景:1、小学语文第十册,《秦兵马俑》教学设计2、课时:第二课时3、课前准备:搜索秦兵马俑视频、图片教学课题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过渡作用。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网络资料,感受中国民族强大的力量与英雄气概,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网络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材分析:《秦兵马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学内容,本案例是第二教时,教学目标是通过文本的诵读感悟,理解兵马俑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以及古代劳动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特别是农村孩子,对秦兵马俑的了解很是肤浅,有的甚至从未接触。
因此,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存在一定的障碍。
但是,由于计算机的普通教育,学生们已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所以,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对学习本篇课文可行而必要。
教学思路:首先播放秦兵马俑的视频录像,使学生初步感知兵马俑,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接着借助网络,让学生观察类型各异、惟妙惟肖的兵马俑图片,展开丰富的想像走近一个个兵马俑,聆听他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思想,触摸他们鲜活而灵动的内心世界;最后,播放规模宏大的俑坑视频,诵读抒情的文本,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借助于网络优势,创设情境,使课文变得直观、生动,使学生享受文、图、声、像多种光景的赏读意趣,提高教学效率。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尝试与猜想和学生实际参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一、图文对照激情导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这节课我们一起到这神奇的地下王国去,领略我们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范浓根)
6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课件呈现教学内容和反 馈教学效果,并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组织教学的。新课标转变了过去 以教师为教主的教学观念,而以学生学为主,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是 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这更有利于培养学习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 学习后要及时总结,并且在每次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都要及时评价学生的劳动成 果,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析,促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进一步完善作品,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广东省 学校: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西滘小学 姓名: 范浓根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通讯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西滘小学 个人简介: 范浓根,男,大学本科,小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教导处副主任,北滘镇信 息技术中心教研组副组长,中共党员,曾获广东省电脑制作活动辅导教师奖、顺德 区教书育人优秀教师、顺德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顺德区校讯通工作先进教 师、 广东省教育技术中级培训优秀学员、 北滘镇教育线优秀党员、 北滘镇骨干教师、 北滘镇先进教育工作者。个人课例《让机器人动起来》曾获广东省二等奖和佛山市 一等奖。所上公开课多次获得区镇奖励,撰写论文多次获得省市区奖励。
2、修改日历样式
教学难点: 修改日历样式 教学准备 四、教学准备 1、准备实物简历 2 份 2、准备网络教学课件 3、网络素材 五、教学方法 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中,教师利用网络课件提供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 究学习和协作学习。同时利用网络教室教学软件网络广播功能,采用任务驱动法、 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操练法和实验法,教师进行引导演示、学生进行示范操 作,学生通过上机练习,引导学生制作一份个性突出、富有创意的日历!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跨时空的服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中2、学科:网络技术3、课时:第一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本节教材内容(2)查阅因特网的服务、应用及发展趋势相关信息二、教学课题网络技术第一章第一课《跨时空的服务》教学目标:了解几种因特网服务类型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实践体验使用FTP上传资源的乐趣。
教学内容:对因特网的服务、应用领域和发燕尾服趋势的概括性介绍教学重点、难点:在局域网中实现FTP服务三、教材解析:本节是网络技术的第一课时,通过本节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因特网的相关知识及因特网的几种服务类型。
网络技术是一门操作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演示、现代新技术的展示分析,以及学生亲自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体会到网络技术的强大,享受到网络给自身的发展带来的无限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在局域网中实现FTP服务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法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学习因特网的服务类型。
2、实践练习,让学生操作练习,体会网络知识的强大及给我们带来的无限的乐趣。
六、教学过程:一、因特网服务类型1.WWW服务(万维网):1998年⑴英文全称:world Wide Web⑵特点:是Internet上集文本、声音、图象、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身的信息服务系统,是Internet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⑶WWW中的信息资源主要由一篇篇网页为基本元素构成。
①web页采用超级文本的格式(协议概念)②主页是一个web站点的首页(index)在DOS/Windows系统中HTML文档的后缀为“.htm”⑷Internet描述的格式:访问工具(协议)://主机地址/xingmeng/index.htm例1:http://222.17.248.79/xingmeng/index.htm访问工具: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IP地址:222.17.248.79(此文件放在这个名为222.17.248.79的服务器上)文件夹是xingmeng 端口号一般是8080、80例2:下列哪一项表示主机地址?()A. B. http://192.168.1.50/xingmeng/C. 222.17.248.2D. /6002.aspx2.E-mail服务(1) 特点:Internet提供的最早、最普及的一种服务。
全国中国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有用信息轻松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信息技术与网络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1)、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信息。
2)、搜集游览黄鹤楼的信息。
二、教学课题使学生轻松选择有用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辨别信息的时效性及辨别信息的真假。
2、体会有用信息的时效性,提高学生探究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有用信息轻松选》是湖北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组编小学四年级上册第1课,这一课是对生活中有用信息的挑选。
作者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在文中设计了三大板块:“轻松学”“快乐做”“互动评”,且在其中穿插安排了“试一试”“说一说”“读一读”栏目,以便分层教学。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了解有用信息对生活的重要性。
2、指导学生辨别信息的时效性及真假。
教学难点:领悟并处理信息的真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搜集游览黄鹤楼的有用信息和有关黄鹤楼的信息时效的资料,在百度中搜索黄鹤楼的图片资料,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黄鹤楼的资料。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黄鹤楼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图片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有关黄鹤楼天气预报、黄鹤楼天文镜观赏券、黄鹤楼特产、黄鹤楼工艺品等图片。
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有关手机中奖图片、河边禁止游泳信息图片高压电线塔上的防止触电信息、算命先生口中的人生祸福信息图片等制作成课件,课堂放给同学们看,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直观感受。
还下载了几个PPT课件重新设计制作适用的课件。
使之更为适合课堂使用。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对学生实施研究性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冀明华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_教案设计.doc
1、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
2、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形成英语学习的自觉性。
4、教材分析
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
Module4 Unit1 It’s red.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一年级起点第一册第四模块第一单元的内容。这节课在学生已掌握基本的英语问好、询问对方姓名及回答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各种颜色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识别、询问、回答不同颜色的能力。根据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询问和回答颜色,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意识。
说明师将会说出某种颜色,让学生指出来。举例:
老师:It’s green.学生:(指绿色的气球)
③让学生两人一组做练习,当其中一人提到所有的颜色后交换角色。
活动3:游戏:Color Game.
请六位同学站到台前,老师发给他们不同颜色的卡纸蹲在地上,同在座的同学说颜色,持有这种颜色卡纸的同学站起来喊:“I’m…”例如:“Stand up, red!”持有红色卡纸的同学站起来并说:“I’m red.”反应快,发音准的同学,要以掌声鼓励。
2、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英语
3、课时:2
4、学生课前准备:
①准备彩色的Biblioteka 纸和彩笔②预习课文,找出其中表示颜色的单词。
③标出不认识的单词。
3、教学课题
知识与能力方面:
1、掌握所学的表示颜色的英语单词。
2、能用所学句型询问、回答常见颜色。
3、能听懂简单的指令并做出适当的反应,会唱=%B2%CA%C9%AB%C6%F8%C7%F2&in=25151&cl=2&lm=-1&pn=0&rn=1&di=10788412845&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
三、认识正负数的意义:
1、像温度在零上和零下或是海拔是高于和低于海平面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黑板上这些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怎样的数是正数?怎样的数是负数?
0呢?为什么?
小结并出示: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4、完成第6页第4题:
先指名说说这三条鱼分别所处的地方,再选择合适的温度。也可选择几个让学生说说选择的理由。
5、读第7页第5题。,让学生说说体会。
6、完成第7页第6题,分别在温度计上表示4个季节的示例2图片,介绍“海平面”“海拔”的基本知识。
/i?ct=5033=%B8%BA%CA%FD%B5%C4%C8%CF%CA%B6%CD%BC%C6%AC&in=20542&cl=2&lm=-1&st=-1&pn=20&rn=1&di=22323804960&ln=1976&fr=&fm=ala0&fmq=1332159482575_R_D&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20&-1&di22323804960&objURLhttp%3A%2F%%2FUpLoadFiles%2Fnews%2F2008-7%2F2008071521420443869.jpg&fromURLhttp%3A%2F%%2Fshuxue%2Fshuxuejiaoxueluxiang%2F2010-12-14%2F11043.html&W517&H414&T9545&S36&TPjpg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键盘乐器演奏基础
儿歌弹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学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姓名:高雪吟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键盘基础
3、课题:弹奏《洋娃娃与小熊跳舞》了相关片段。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下达实训任务,学生视唱儿歌并分组讨论,掌握儿歌基本节奏型,为儿歌自配伴奏型,教师结合学生实训任务操作进行指导弹奏的技巧、指法并做示范,学生很快就学会演奏了,每堂课下来他们都会有成就感,两课时不但学会了歌曲弹唱,更主要的是学会了儿歌创编,将所学内容更好的加以提高和升华,更好的体现出未来幼儿教师的基本专业能力。他们主动要求在前面给大家展示表演,大家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评价。
在这节课中,我一直在鼓励学生、赞赏学生,用表扬、用鼓掌、用评奖等各种方式肯定学生的感受,这时学生也被我真诚的投入感染了,互相激励着,在课堂中掀起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设计意图】
这一活动的设计从幼教专业特点和社会需要出发,将所学内容更好的加以提高和升华,更好的体现出未来幼儿教师的基本专业能力。
8、课堂小节:
9、步置作业:将《洋娃娃与小熊跳舞》弹唱熟练。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
一个好的音乐老师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渊博的文化知识,一堂好的音乐课也必须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那这堂课上起来就很费劲。因此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组织形式。
4、实训任务下达:ቤ=%D1%F3%CD%DE%CD%DE%BA%CD%D0%A1%D0%DC%CC%F8%CE%E8%BC%F2%C6%D7&in=4561&cl=2&lm=-1&st=&pn=3&rn=1&di=29089630575&ln=389&fr=&fm=&fmq=1331608432421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0&-1&di12088853760&objURLhttp%3A%2F%%2Fupload%2Fupload1%2F2006427051441.gif&fromURLhttp%3A%2F%%2Fhtml%2F21%2F21988.html&W613&H606&T9998&S16&TPgizM4ODI4.html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收索“优秀教案1
(家庭复习在英语学习环节中是极为重要的,充足的认真朗读、背诵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方法。)
六、教学反思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学习方式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本堂课为学生设置真实的情景,为学生提供说英语的环境,学生爱表演,乐表演,使这节课推向高潮。同时根据教室里的物品运用本课的重点句型“How many?”互问比赛,学生热情高涨,力争胜利,实现了重点句型的运用。但个别学生对How many后跟的名词用复数形式概念模糊,口头表达时忘记正确运用。
T: How many dolls ?
S1:Five dolls.
T:How many …?
S1: …
T&S1: This is for you. Lily. (拿某幅画送给Lily)
Lily:Thank you.
After some pairs act out the play, We sing a song to celebrate Lily’s birthday.
2 Practise “How many …?”
(1 )Make a chant
T: Follow me , let’s chant.
How many ? How many? 1, 2,3
How many ? How many?3,4,5
How many ? How many?5,6,7
How many ? How many?7,8,9
四、教学方法
1、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英语的基本能力和他们对英语这门外语的语感。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听说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运用歌曲、歌谣、游戏、竞赛、表演等形式,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轻松学习新知,并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扩大财政支出、发行国债、减少税收,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叫做扩张性的28/62628.html#0$d4239b35a0a2c95391ef3966
【思考】反之,如果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从经济现象看,表现为经济过热或通货膨胀,国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予以应对?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增强主人翁意识。(1)通过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具体数据、大型工程的投资等资料,归纳财政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讲解】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这种抑制总需求,给经济降温的政策叫做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也叫稳健的财政政策。
刚才大家提到的还有一些政策,我们把它叫做货币政策。
【板书】3.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第二目财政收入与支出
过渡语:财政作用的发挥离不开“钱”,这“钱”从何而来?又用向何处?这就是财政收入与支出的问题了。其中收入是前提,要花钱首先得有钱是吧?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看看财政收入。
教学重点:
财政的作用
教学难点:财政政策,特别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财政政策和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使学生了解国家财政的重大作用。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案例
《丑小鸭》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
2,课时:第二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由生字欺负,讨厌,孤单引入课文。这三个词是描写谁的?丑小鸭
那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看看为什么会用这三个词来描写丑小鸭。
(三)、学习课文
学习第二段
1、读完了课文,你知道为什么会用三个不好的词语来描写丑小鸭了吗?你一定也知道了大家为什么叫它丑小鸭了吧?你是从哪知道的,能读读吗?(板书)
2、你找的真准,你们看(出示图),丑小鸭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所以大家都叫他——丑小鸭。那其它的小鸭子是什么样子呢?谁能来说一说。
学习第五段
1、即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经历了种种磨难,丑小鸭也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努力追求,依然执着的热爱生命,看(出示第五段)丑小鸭他在惊奇什么,又在羡慕什么呢?谁能用羡慕说句子?谁想来读一读这一段呢?
学习第七段
1、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来到了,丑小鸭的新生活开始了,他不再是一只令人厌恶的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啊,同学们,如果你也为丑小鸭感到高兴,那就请你们放声的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吧。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分析
《丑小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中的第28课。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这篇童话记录了一只丑小鸭的成长历程。它原来处处受嘲讽,处处受排挤,但是它不自卑,不气馁,经过他自己的努力、奋斗,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白天鹅。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
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2、学科:语文3、课时:第一课时(共两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⑴初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⑵自学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3)划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把握作者心路历程二、教学课题: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念。
1、掌握重点字词的音、形和义;了解作者生平和主要作品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作者的散文风格和优美沉着的语言3、体会其思想变化的过程,引发对生命的思索与认识三、教材分析《我与地坛》是一篇在当代非常难得的、值得人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家史铁生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所思。
而第一部分,讲述所围绕的核心就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敢于直面生命中的挫折,培养战胜挫折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散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感知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领会由这种美而引发的作者的感悟,并由此了解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念。
教学难点:作者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所获得的对生命的新的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关于地坛的图片,一些身残志不残的典型人物图片及其简介,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
2、关于史铁生的有关介绍。
3、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视频朗读教学之前先自己研究课文思路与主旨,对文章能做到深刻理解。
然后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我与地坛》的相关教学材料,以适合的教案做参考,确定文章重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根据教学需要,找相关视频与图片,以期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四、教学设想本文应该通过筛选信息来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并能通过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来品味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研习文本为主,并设置问题加以点拨、引导。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看看这是什么地方?【百度图片搜索】天坛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 d=%B5%D8%CC%B3&in=6985&cl=&lm=-1&pn=0&rn=1&di=855348 7065&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 ht=&face=&is=&istype=/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 d=%B5%D8%CC%B3&in=12845&cl=&lm=-1&pn=1&rn=1&di=11014 42200&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 ght=&face=&is=&istype=/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 d=%B5%D8%CC%B3&in=30299&cl=&lm=-1&pn=8&rn=1&di=47779 518825&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 ight=&face=&is=&istype=(学生回答:北京地坛图片)教师简介: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你能用手来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大小吗?
2.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哪个大,各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校的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要知道它的面积你能画上小方格吗?那么长方形的天安门广场呢?除了数方格外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e--xdZpho
4.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5.通过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教材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在学习和研究这一内容后,让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在小组合作,师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采用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图形比较,课件演示,讨论得出了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系。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如果你知道或想到的话请你验证一下。你还没知道的话利用操作推想出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视频】/programs/view/9te--xdZpho
【猜测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猜测中他们就在想象,这里他们接下去推导出面积公式的基础。】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利用太阳能电池使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太阳能电池的优点:
①使用寿命长;②保养费用低;③不需燃料
(4)太阳能电池的缺点:
1效率低;②制造费用大
三、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生:我们了解了有关能源的知识,并且会通过搜集事实获得信息,了解世界,了解人类文明。
【设置意图】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与学生展示的平台,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创造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借鉴,互相竞争的氛围。
师生共同探究总结
我们比较一下大家收集的结果,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1).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1的110倍
3、课堂教学渗透德育,使学生能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本课不足:
1.对教师知识的要求比较高,平时要加强教师自身的充电。
2.要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中多交流,多合作。
我想通过这堂课,在以后的班级教学中,我还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找一些更为科学的方法,使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所收获。特别市让一些缺乏自信的同学变得有自信。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自主探究法、讲授法、辩源自法运用新的课程理念,把能量的有关知识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解,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通过让学生搜集事例和事实,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关注人类使用能源的前景,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师:人类利用的常规能源是什么?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呢?
生:常规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和风力、水力资源等等,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等.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中学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第六中学程建华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利用百度搜索上网查阅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
(2)、到塔山工业园参观水的净化设备。
(3)、调查乐安江的污染情况分析原因。
二、教学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报告文学作家吴刚的一篇佳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作者在文中具体形象地报道了昔日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却变成今天一望无际、干枯萧条的茫茫荒漠的现象和原因,向人们强调了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更能唤醒和强化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通过阅读教材,通过百度上网查询罗布泊以往的历史知识,明确是什么造成了罗布泊最终的消逝?最终唤醒学生的环保忧患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材分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文学,是报告文学家吴岗的佳作,节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它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
作者根据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报告罗布泊的今昔,揭示罗布泊这一曾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之要冲而闻名于世的仙湖,由昔日的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变成今天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的悲剧的原因,告诉人们罗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来人为造成的悲剧,从而呼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否则,这样的悲剧将继续上演。
本文极富文学性,有很多形象的描写,即使引用史书,引用前人著作,也注重形象的描绘,让人回到遥远的过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时,形象鲜明的描述中,又饱含痛惜之情。
所以,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体悟情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真正将本课上出语文味。
四、教学目标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消逝的原因。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
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灌云县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2011-12-11
主备人
郭前奋
审核人
常秀萍
上课时间
2011-12-15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童话作品想象的特点。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及想象的能力
3.理解爱心的神奇并传递爱心。
2.走近作者,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及作品。
3.给下列加横线的字词注音。
干涸()水罐()绊倒()舔净()
一瞬间()清澈()唾沫()
4.预习中遇到疑问了吗,请写下面。
【课堂学习】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播放各个著名童话的图片让学生说说那是哪篇童话上的内容)我们都喜爱这些陪伴我们长大的童话。那你能说说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学生思考回答后投影呈现加深映象)……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托尔斯泰写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看看他要跟我们说些892.html
走进文本――合作交流、互动探究、精讲点拨。
(一)初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读了这篇文章后,思考本文表达的中心是什么
(二)精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小姑娘的水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2.是什么魔力让水罐变得如此神奇?每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把水罐写得如此神奇?找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情节读一读,说说理由.
4.大熊星座真的是这样来的吗?作者为何要这样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美好愿望?
【拓展延伸】
一、放飞想象
列夫.托尔斯泰利用想象的翅膀,带给我们一个美丽而感人的爱心故事,我们不得不惊叹作家奇妙的想象本领,其实,我们大家的想象也是很丰富的,接下来,让我们也来腾飞我们的想象。第二段说“小姑娘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发挥你的想象用一百字左右描绘一下她梦中的情景。ian/201049325720570038.ppt#287,1,幻灯片1
第三届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选教学案例(钟思婉)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参赛人员信息姓名钟思婉学校佛山市顺德区北滘中心小学联系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北滘中心小学邮政编码528310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新课程标准指出: 关于综合性学习方面,其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北师大版小学第七册第七单元《纪念日》是一个开放单元, 主要要求学生能围绕纪念日展开的综合性学习。
我将以此建立起专题学习,以希望增加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延伸到其他学科,拓展语文知识学习的渠道。
为求让学生各大空间自主性学习,特地与信息科组合作,争取让学生能在网络下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本课程的各种学习设计。
另外《标准》还提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本次课程的设计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老师作为引导者贯穿整个课程。
课堂内,尽量让学生自给自足,让其真正拥有独立认知的权力。
真正做到放手,让课堂充满求知的活力,力求让在尊重学生的求知本性的前提下,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个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本课教学1、面向学生:小学生(四年级)2、学科:语文3、课时:一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例如正确浏览网页、下载视频,保存文件等。
♦具有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课题本单元是一个以《纪念日》为主题的开放性单元。
内容以包含纪念日最多的5月份为例,列举了各种各样的纪念日。
教师将以此为平台,鼓励学生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搜集更多的重大纪念日,并借鉴“开卷有益”中的两篇范文,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制作PPT交流新收集的关于纪念日的来历、意义及其纪念方式的资料,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更会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参赛作品:中学时代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参赛作品《中学时代》黑龙江省鹤岗市第十三中学王萌一、教案背景1. 面向学生:中学2. 学科:音乐3. 课时:1课时4. 课前准备:1)、教师分析教材、整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搜集素材并制作教学课件。
2)、组织学生预习,自学,将自己不明白的知识点记录,待课上解决。
教学资源【百度文档搜索】搜索引擎地址:/选择PPT、word、等格式,有针对性的搜索相应格式资源。
精确查找所需格式文件,减少搜索耗时。
教学内容:1、演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2、欣赏歌曲感受情绪配乐朗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歌曲准确歌曲,运用打击乐及多种形式为歌曲伴奏。
过程与方法:听赏、哼唱、跟唱的形式练熟歌曲,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各种伴奏及表演,配乐朗诵的方式体现音乐与其他艺术的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歌曲情绪,激励中学生努力向上,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歌曲准确演唱教学难点:节奏的创编及准确加入伴奏节奏和其他形式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中学时代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希望大家能够轻松度过,给自己留下一段美好回忆二、体会情感,学唱歌曲1、播放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思考;(1)这首歌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情绪?(2)歌曲的速度及演唱的特点?分组讨论回答问题:(1)歌曲欢快热烈激昂,充满活力(2)中速稍快,充满青春活力,体现出鲜明时代感2、再次播放歌曲:随歌曲哼唱,感受力度速度情绪3、分组讨论简单分析歌曲结构?(歌曲为二段体:A段节奏完全相同,好似战鼓,一字一音突出坚定自强的精神,间奏处有打击乐标记;B段节奏的变化使音乐气势更宏大情绪激昂)4、深入学唱:(1)科学方法演唱(2)有感情的演唱,正确的表达唱熟歌曲三、结合歌曲,多形式创编1、师生互动创编几种节奏并用打击乐进行实践表演。
(分组竞赛的方式)2、采用象声词例如:“啦啦啦”3、运用表演的形式增强对歌曲表现四、情感的升华1、播放《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两首歌曲,感受情绪。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教案设计《浅水洼里的小鱼》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了解小鱼的生存环境。
二、制作小鱼卡片三、预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课题28、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目的: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之情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德育教育: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
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浅水洼里的小鱼》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的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写一个小男孩为了拯救搁浅在浅水洼里的小鱼,独自拣鱼扔鱼的过程,突出表现小男孩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对小鱼的爱护。
通过课文的学习,不但要让孩子感受小男孩对鱼儿的爱,更要树立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从小树立保小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
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要想激发出孩子对鱼儿的爱,就不得不通过百度视频搜索到的鱼儿自由自在游泳的视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百度视频搜索到的生动形象的课文范读视频,让孩子对课文感兴趣的同时有个初步的了解。
同时让孩子体会小鱼搁浅的情境也利用到了百度搜索到的图片,给孩子强烈的视觉冲击,为孩子进一步体会小男孩的行为埋下情感的伏笔。
课文的拓展部分,利用百度视频搜索到的救援动物的视频录像,让孩子们感受对动物的保护,最后用百度搜索到音乐《让世界充满爱》在优美的歌曲中结束全文。
识字教学也是本课的重点,在老师范写的同时,也借助百度搜索的生字教学课件让学生自行观察学习,提高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而学好语言的关键是要打好识字基础。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识字教学在低段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因此我在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的时候,非常重视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灵活运用自己掌握的多种识字的方法认记生字。
在指导书写的时候,我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自主学习,通过观察提出写字的建议,不仅让其他同学遵照孩子们的建议写,老师在范写的时候也有意识地按照孩子们提出的建议来写。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韦丽云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尾巴》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a、自学生字词,读准生字的读音。
b、收集猴子、兔子、公鸡等各种动物图片及相关动物尾巴图。
c、学生收集查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文字、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留心它们尾巴的特点。
d、初读课文,把自己了解到的资料记下来以便上课时用。
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通过看图学句认识图上的6种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2.能独立认读音节,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背诵课文。
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2、教育学生保护动物,激发喜爱动物的情感。
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分析《比尾巴》是人教版一年级第三单元的第3篇课文,依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练习朗读,教学难点是读好书中问句。
教育学家斯宾塞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从一年级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更有利于日后习作能力的提高。
教师想要引导低年级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首先要从他们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着手,使学生对该事物产生兴趣,让学生产生观察的欲望;“想象”要学生愿意去想,自主去想,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是教师的课堂,教师教,学生听,这种学习方式被人称为“静听”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处于被动的“静听”状态,几乎没有活动的余地和自己的经验,而成为课程和教材的“奴隶”。
因此屛弃传统教师是放开手,让学生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让学生自由地去想,大胆地去探究,让学生敢想、敢说,爱想、爱说。
因此,教学之前我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了《比尾巴》这首儿歌的相关教学资料,下载了很多教案作参考。
四、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通过看图片、视频等方法,让学生知道动物尾巴的特点,感受动物尾巴的神奇。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信息技术四年级第四课制作电子小报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交通安全》小报我要宣传“交通安全”!学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实验学校姓名:陈翠云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中学2、2、学科:信息技术3、课时:2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根据学生基础不同,把班里四十几位学生以优生带学困生的形式分成8组,以帮扶的形式,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熟悉自学教程网的使用方法。
5、教师课前准备:架设一个《交通安全小报》自学网站,该网站整合的功能有:作品欣赏、学习任务、动态演示、制作步骤、评价标准、课后思考、交流反馈平台。
自学教程网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小报的特点、作用和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美观、和谐的小报。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实践的能力,获取、应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从模仿到创新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激发求知欲,唤醒学生遵守交通安全的意识。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实验教材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制作电子小报”。
主要讲了二个问题:一是确定主题,收集资料;二是版面设计。
对于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的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对网络搜索引擎及导航网站的简单使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于是我配合学校德育主题,根据他们喜欢上网的特点,选择了“交通安全”为主题,并对教材作认真的解读和适当的重组后,重新设计任务,层层推进,以活动为主,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手段,在活动唤醒学生遵守交通安全的意识,最终完成交通安全电子小报。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模仿优秀作品,综合运用软件的各种操作技巧制作一份交通安全小报。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文字修饰、图文并排,把小报排版得美观、和谐,注重整体布局。
教学方法:本课知识比较零散,为了让学生有整体感觉,突出教学重点,我以《交通安全小报》为主题。
在教学开始之前为了营造学习氛围,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交通事故的视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负数的认识》第1课时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数学2、课时:共3课时,本教案为第1课时二、教学课题:负数的认识(1)三、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一课时,从温度和海拔高度引入负数的学习。
学生已有的关于负数的生活经验,最普遍的是天气预报中经常看到用负数表示的零下温度。
例1精心选择三个城市同一天的最低气温。
南京的最低气温刚好是0摄氏度,上海的最低气温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的最低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
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是两个不同概念的4摄氏度,怎样用数学的方法分别表示这两个温度,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不会发生混淆?由此在学生内心产生一种需要:寻找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表示并区分上海与北京的不同气温。
教材把正数与负数结合在一起讲解,有利于突出负数的意义与表示方法,体会正数与负数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先讲零上4摄氏度与零下4摄氏度分别记作+4℃和-4℃,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它们使用了不同的表示方法。
再讲“+4”与“-4”的读法,并通过“+4也可以写成4”初步把以前学过的那些大于0的自然数与正数联系起来。
例2用正数表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
虽然学生缺乏海拔高度的知识,但“高于海平面”“低于海平面”等概念形象具体,有利于学生体会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例题采用“比海平面高”“比海平面低”这样的描述表达了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相对高度,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图中把海平面用一条红色虚线凸现,这样,什么是比海平面高、什么是比海平面低,以及需要不同的数来表示和区分这两种数量就显而易见了。
通过用+8844米表示海拔8844米,用-155米表示海拔负155米,学生又一次联系实际体会到正数与负数的意义,他们对负数的感性认识就更丰富了。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3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学方法:谈话激趣学生预习小组交流,探究新知小结收获五、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分别举例。
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二、学习例1: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的。
(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
(3)刻度。
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8%BA%CA %FD%B5%C4%C8%CF%CA%B6%CD%BC%C6%AC&in=15540&cl=2&lm=-1&st=-1&pn=13&rn=1&di=44529 882975&ln=1976&fr=&fm=ala0&fmq=1332159482575_R_D&ic=0&s=&se=1&sme=0&tab=&width= &height=&face=0&is=&istype=2#pn13&-1&di44529882975&objURLhttp%3A%2F%2Fwww.xj5u. com%2Fxj_admin%2Fxj_bianjiqi%2FEdit%2Fuploadfile%2F2010032755044765.png&fromURL http%3A%2F%%2Fxiazai%2Fkj_xiazai.asp%3Fid%3D47581&W533&H402&T1116 6&S150&TPpng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你知道镇江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分别写出这三个温度:0℃,为了强调这个温度在零上,35℃还可以写成+35℃,而这个零下5度,应该写成—5℃。
读一读:正35,负5分别说说在这3个不同的温度你的感受。
2、完成试一试:写出下面温度计上显示的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并读一读。
对零下几度,可能学生会不能正确地看,注意指导。
3、完成第3页第2题的看图写一写,再读一读。
简单介绍有关赤道、北极、南极的知识。
/albums/1275/1275.html#0$718e25c7ee80c3cfd0006075/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5%D8%C7%F2 %D2%C7%B5%C4%C8%FD%CE%AC%CD%BC&in=6459&cl=2&lm=-1&st=&pn=11&rn=1&di=1771092600& ln=1965&fr=bk&fm=rs7&fmq=1332162942180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 ace=&is=&istype=2#pn77&-1&di128692374690&objURLhttp%3A%2F%%2Fpr oimg%2Flyy-1051919.jpg&fromURLhttp%3A%2F%%2Fproduct.php%3Fmenu% 3Dcontent%26id%3D414&W450&H507&T8341&S76&TPjpg4、完成第6页第4题:先指名说说这三条鱼分别所处的地方,再选择合适的温度。
也可选择几个让学生说说选择的理由。
5、读第7页第5题。
,让学生说说体会。
6、完成第7页第6题,分别在温度计上表示4个季节的温度。
加强指导与检查。
三、学习例2:1、出示例2图片,介绍“海平面”“海拔”的基本知识。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8%BA%CA %FD%B5%C4%C8%CF%CA%B6%CD%BC%C6%AC&in=20542&cl=2&lm=-1&st=-1&pn=20&rn=1&di=22323 804960&ln=1976&fr=&fm=ala0&fmq=1332159482575_R_D&ic=0&s=&se=1&sme=0&tab=&width= &height=&face=0&is=&istype=2#pn20&-1&di22323804960&objURLhttp%3A%2F%2Fwww.frjy.cn%2FUpLoadFiles%2Fnews%2F2008-7%2F2008071521420443869.jpg&fromURLhttp%3A%2F%2F %2Fshuxue%2Fshuxuejiaoxueluxiang%2F2010-12-14%2F11043.html&W517&H414 &T9545&S36&TPjpg让学生指一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从哪里到哪里。
补充:最新的测量,这个数据有所变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查。
再指一指吐鲁番盆地的海拔。
指出:这两个地方,一个是高于海平面的,可以用“+8848米”来表示,另一个是低于海平面的,可以用“-155米”表示。
用你自己的理解来说说这样记录有什么好处?2、完成第6页第1题: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面的海拔高度。
读一读第2题的海拔高度,它们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三、认识正负数的意义:1、像温度在零上和零下或是海拔是高于和低于海平面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黑板上这些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怎样的数是正数?怎样的数是负数?0呢?为什么?小结并出示: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完成第3页第1题,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3、完成第6页第3题:分别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四、全课小结:师:(电脑出示有关图片)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下节课来交流。
六、教学反思:一、创设现实情境,认识新知。
“负数”这一概念虽然是第一次出现且比较抽象,但学生对此并不是一无所知。
根据学生对它已有了认知基础。
再加上百度上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素材,不但方便了教师,还指引了教学方向。
教学中,以现实生活中的温度和海拔高度作为教学起点,让学生在生活实际背景中学习和感受正负数的意义。
又通过设计大量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练习活动,让学生学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再从寻找生活中的正负数的活动中,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正负数应用的实例,体会引进负数的必要性,理解负数的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
这种生活化、经验化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应用多种方式,理解新知。
本课力求较好的处理探索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的关系,做到能将体现学习过程发挥学生主动探索的内容,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索,而那些接受性学习效果好的内容则通过讲授学习,使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相辅相成,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