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
![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ba4c6e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7.png)
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说明本课程设计是基于桥梁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实际需求,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质量意识和施工组织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桥梁施工组织的基本知识,了解桥梁施工组织的各个环节,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益。
二、课程设计要求1.课程设计题目:桥梁工程施工组织2.课程设计目标:(1)了解桥梁工程施工组织的概念和基本要素;(2)掌握桥梁施工组织中的各个环节,并了解相应的施工技术和工具;(3)掌握合理制定施工组织方案的方法和技巧;(4)加强对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益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施工管理能力。
3.课程设计主要内容:(1)桥梁工程施工组织的概念和基本要素;(2)桥梁施工组织的各个环节,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前期、施工中期、施工后期等;(3)施工组织方案的制定和实施;(4)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益的管理;(5)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4.设计要求:(1)实践中应用的案例要具有实际性和充分性;(2)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3)课程设计中要有充足的综合训练,以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设计流程1.了解桥梁工程施工组织的概念和基本要素;2.掌握桥梁施工组织中的各个环节,并了解相应的施工技术和工具;3.掌握合理制定施工组织方案的方法和技巧;4.加强对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益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施工管理能力;5.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四、教学评价标准1.理论考核:考试占总评分的50%,分值分配合理、公正;2.实验实践:实验操作占总评分的30%,包括实验报告和操作技能两部分;3.设计报告:设计报告占总评分的20%,要求内容详实,格式规范,表述清晰;4.教师评价:期末教师评价占总评分的10%,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课程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综合评定。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4e21327e21af45b307a866.png)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一、设计资料1桥面净宽净-7 +2 X.5m人行道2 主梁跨径及全长标准跨径l0 =21.70m (墩中心距离)计算跨径 l =21.20m (支座中心距离)主梁全长I全=21.66m (主梁预制长度)3 设计荷载公路— I 级;人群荷载 3.0kN m 24 设计安全等级二级5 桥面铺装沥青表面处厚5cm (重力密度为23kN m3),混凝土垫层厚6cm (重力密度为24 kN m3),T梁的重力密度为25 kN m36 T 梁简图如下图沥青混凝土50mm"水泥混凝土垫层60mm二、设计步骤与方法I •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和组合(一)恒载及其内力(以纵向1m宽的板条进行计算)1)每延米板上的恒载g沥青表面g i : 0.05 X1.0 X23 1.15 kN m混凝土垫层g2: 0.06 X1.0 X24 1.44 kN mT 梁翼板自重g3: g30.08 0.14 1.0 25 2.75 kN m2悬臂板长I。
160 1820.71m弯矩M Ag 1gl1 2-5.34 (0.71)2 1.35kNm22)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剪力Q Ag gl o 5.34 0.71 3.79 kN(二)汽车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主梁截面重心位置:11130 160 1811130 18 -2 2160 18 11 130 1841.18 cm则得主梁抗弯惯矩:I c 丄 160 18 113 1601218 1141.2211~21 18122181302130 41.226.63 106m 4结构跨中处单位长度质量m cm cG 15.45 1039.81.577 103 2 2Ns /m混凝土弹性模量E :10取 E 2.80 1010 N / 由以上数据可得简支梁桥的基频:10O.。
6630003.790 Hz31.577 10按照《桥规规定》f 介于1.5Hz 和14Hz 之间,冲击系数按照下式计算:1 1 0.1767Inf 0.0157 1.22由于这是汽车荷载局部加载在 T 梁的翼缘板上,故冲击系数取 1+ =1.223)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距为:Pb 1140 20.82… M Ap 1 I 。
道路与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道路与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f98968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5.png)
在作品展示过程中,同学们可以互相提问、讨论,分享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 进步。
教师点评,总结本次课程设计成果
教师点评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包括设计思路的创新性、方案比较的合理性、计算分析的准确性、图 纸绘制的规范性等方面的内容,指出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排水管道设计
根据排水量和水力计算,选择合适的管道材 质、管径及坡度。
雨水口设置
在道路沿线合理设置雨水口,收集路面雨水 并排入排水管道。
出水口处理
出水口应设置在安全位置,避免冲刷路基和 农田,同时采取必要的消能措施。
道路绿化及景观设计
绿化设计
在道路两侧及中央分隔带进行 绿化设计,选择适合当地气候
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种类。
排水设施
绘制排水管道、检查井等构造详图 ,标注尺寸、材料、坡度等。
04
施工图中常见问题剖析及改进措施
问题剖析
图纸不清晰、标注不规范、尺寸不准 确、遗漏关键信息等。
改进措施
提高设计人员素质、加强图纸审核制 度、采用先进设计软件等。
提高施工图质量,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加强设计人员的培训和学 习,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 能水平。
总结本次课程设计成果
通过对所有学生作品的综合评价,总结本次课程设计的成果,包括学生们在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创 新思维等方面的表现,以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
展望未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展望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实践的不断 深入,道路与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将面临 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可以进一步探 索数字化、智能化设计技术在课程设计 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设计效率和质量 。
采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和技 术手段,提高设计效率和 准确性。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a89c3d728ea81c758f5780a.png)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T 形桥设计二、设计资料某桥标准跨径30米,计算跨径29.16米,梁长29.96米。
桥面宽10.75米,横截面由7片主梁构成(参考尺寸:主梁间距1.75米,主梁高1.60米,横梁高1.50 米)。
采用C40混凝土,MPa E c 41045.3⨯=。
设计荷载:汽车荷载按公路-Ⅰ级,人群荷载为3.02m KN ,结构重要性系数取0.10=γ。
环境:桥址位于一般野外地区,一类环境,年平均相对湿度75%。
三、设计内容1. 选择T 形梁跨经,拟订T 形梁尺寸(主梁高,横梁高,横梁片数及间距,翼缘板,主梁腹板,横隔梁厚度),拟订桥面铺装厚度,材料。
绘出T 形梁纵断面及横断面尺寸。
2. 按铰接悬臂板计算行车道板的荷载有效分布宽度,作用效应组合,并完成配筋(附必要的计算图式)3. 按杠杆法计算各支点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精确到0.001)。
4. 分别按偏心受压法及修正偏心受压法计算各主梁的跨中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精确到0.001)。
5. 完成主梁的内力计算及荷载组合。
6. 完成主梁配筋(只完成主梁配筋,及抗剪上限验算)。
7. 完成横梁内力计算及荷载组合。
8. 完成主梁挠度验算,预拱度设置及裂缝宽度(钢筋混凝土梁)验算。
四、提交成果1.设计说明书,包括:基本资料,计算过程,简单图表,设计依据与有关说明2.主梁配筋图(三号图纸1张)五、设计要求1.计算说明书要内容全面,条理清晰,数据正确;2.图纸要求图面整洁,符合制图标准;3.按时完成任务(1.5周)六、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3.《结构设计原理》,叶见曙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4.《桥梁工程》,邵旭东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10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一、概述钢筋砼或预应力砼简支梁桥属于单孔静定结构,它受力明确,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是中小跨径桥梁中应用最广的桥型。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9269a2e482fb4daa58d4b8c.png)
一、结构设计形式及尺寸说明(1)结构形式1. 跨径标准跨径:15.96m计算跨径:15.60主梁全长:16m2.主梁主梁采用横截面为T型的截面梁,主梁片数为3片,主梁高为1100mm,梁肋宽为180mm,端部厚度为130mm,根部厚度为150mm,翼缘板宽度为1600mm主梁间距为2200mm,主梁中间采用600mm 现浇湿接缝。
主梁具体布置及详细尺寸见附图1。
3.横隔梁横隔梁采用钢筋混凝土实体式等厚形式,厚度为150mm,共设置4道,横隔梁间距为5.2m,横隔梁布置及详细具体尺寸见附图14..桥面净宽净—6m(行车道)+2×0.75m(人行道)。
5.设计荷载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0kN/m2,结构重要性系数01.0r 。
6.桥面铺装4cm厚沥青混凝土面层,其下为均厚10cmC25的混凝土垫层,设双向横坡,坡度为1.5%。
两侧人行道外侧桥面铺装厚10cm(4cm厚沥青面层和6cm厚混凝土垫层)。
7.桥面连续本设计为两跨一连,对于简支T型梁桥桥面连续的做法为首先把两梁接头处的桥面板用连接钢筋连接起来,钢筋在一定长度范围内用玻璃丝布和聚乙烯胶带包裹,使其与现浇混凝土隔开,两端之间的变形由这段范围内的钢筋承担,另外在桥面铺装混凝土中设置连续钢筋网,使整个桥面铺装形成桥面连续构造。
8.桥梁支座支座采用矩形板式橡胶加劲支座,尺寸为16cm×47cm,厚度为40m(橡胶片)和52(橡胶片加2cm厚钢垫层)。
9.桥梁桥墩桥墩采用圆端形实体式桥墩,桥墩高为8.0m,墩帽高为0.4m,墩身高为7.6m桥墩布置及结构尺寸见附图210.桥台桥台采用实体式U型桥台,结构形式及尺寸见附图311.伸缩缝伸缩装置采用U 形锌铁皮式伸缩装置,这种桥梁伸缩缝以U 形锌铁皮作为跨缝材料,锌铁皮分上、下两层,上层的弯曲部分开凿梅花眼,其上设置石棉纤维垫绳,然后用沥青胶填塞这样,当桥面伸缩时,锌铁皮可随之变形,下层锌铁皮可将渗下的雨水沿桥横向排出桥外。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022a1e619e8b8f67c1cb9b4.png)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设计练习,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的设计步骤和计算方法,熟悉T梁桥上部结构的总体布置方法,学会对T梁进行尺寸拟定、结构自重内力计算、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内力计算、内力组合、配筋计算、裂缝及变形验算;在汽车和人群荷载内力计算时,学会用偏心压力法和杠杆原理法求解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二、题目: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计算三、设计资料1. 桥面净宽、主梁跨径=25m,T梁桥设计,公路Ι级汽车荷载1组、净-7+2×0.75m, 标准跨径Lk2组、净-8+2×1.00m,标准跨径L=25m,T梁桥设计,公路Ι级汽车荷载k3组、净-8+2×1.00m,标准跨径L=20m,T梁桥设计,公路Ι级汽车荷载k4组、净-7+2×0.75m,标准跨径L=20m,T梁桥设计,公路Ι级汽车荷载k=25m,T梁桥设计,公路Ⅱ级汽车荷载5组、净-8+2×0.75m,标准跨径Lk6组、净-7+2×1.00m,标准跨径L=20m,T梁桥设计,公路Ⅱ级汽车荷载k=25m,T梁桥设计,公路Ⅱ级汽车荷载7组、净-9+2×1.00m,标准跨径Lk8组、净-9+2×1.00m,标准跨径L=20m,T梁桥设计,公路Ⅱ级汽车荷载k=20m,T梁桥设计,公路Ι级汽车荷载9组、净-9+2×0.75m,标准跨径Lk2.人群荷载3.5kN/m23. 材料x钢筋:主筋用Ⅱ级钢筋,其他用Ⅰ级钢筋。
混凝土:C25 、C30等4. 计算方法:极限状态法5. 设计依据[1] 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JTG D60—2004)[2]公路钢筋砼与予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3] 姚玲森:《桥梁工程》[4] 装配式钢筋砼T梁桥上部构造设计图(JT/GQS025—84)[5]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四、计算内容完成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公路简支梁桥中一片 T梁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1.结构尺寸拟定(包括主梁高度、行车道板尺寸、梁肋尺寸及主梁间距等);2.桥面板内力计算及配筋3.计算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4. 主梁内力计算5. 主梁载面设计、配筋及验算6. 主梁裂缝宽度验算7. 主梁变形验算五、完成后应提交的文件和图表1.编制设计说明书(包括计算书)2.桥型一般布置图3.主梁一般构造图六、设计成绩评定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评分标准:出勤设计质量图纸质量。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9d082ed52cc58bd63186bd74.png)
设计说明书一、任务叙述依据设计资料,按照桥梁纵横断面设计的要求,拟定3个桥型方案,分析每个桥型方案的特点,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并确定最终的推荐方案。
二、方案描述1、方案一:变截面连续刚构桥(图01)(1)跨径布置:桥梁全长为760.0m,其中主桥为三跨一联的预应力变截面混凝土连续刚构桥(130m+240m+130m),两边引桥均采用等截面混凝土连续T梁(20m*13=360m)。
依据:因其通航等级为Ⅲ级,通航净空为净宽50.9m,净高10.0m,故选定主跨跨径为240.0m,边跨跨径为主跨的0.54倍即130.0m,引桥部分按最经济原则进行分孔,采用20.0m 的标准跨径。
(2)上部结构:横截面布置采用矩形单箱单室的变高度箱形截面,箱梁顶宽19.5m(包括2*0.5m防撞栏),底板宽11.2m,支点处梁高13.3m,跨中处梁高4.4m,梁底立面及箱梁底板厚度均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而引桥为高度为1.5m的连续T梁。
中跨箱梁在支点、L/4、跨中各设一道横隔板以抗变形。
在中间跨处不设置桥面纵坡,左边跨至引桥展线设置3.5%的纵坡,右边跨至引桥展线设置0.84%的纵坡。
依据:因支点截面的梁高约为中间跨跨长的1/16~1/18,故选定支点处梁高为240/18=13.3m,跨中梁高约为支点梁高的1/1.5~1/3,故选定跨中处梁高为13.3/3=4.4m。
因跨中桥面标高为171.9m,左岸线标高为158.6m,高程差为13.3m,故在跨中至引桥展线的纵坡为3.5%,右岸线标高为164.2m,高程差为7.7m,故在跨中至引桥展线的纵坡为0.84%。
(3)下部结构:桥位处主要地层有粘土、砂砾、强风化层、中风化层、微风化层。
基岩埋置较深,因此全桥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摩擦桩。
桥墩均为实柱式墩,其中9、10号主墩直径为4.0m,桩径为2.0m,1~9号墩和11~17号副墩直径为1.5m,桩径为1.1m,承台均为低桩承台,桩基达到微风化岩层。
道路桥梁课程设计指导书
![道路桥梁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b9ae6e881c758f5f61f6757.png)
路基、路面、桥涵施工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一、目的本课程设计为利用在建的高速公路的相关图表为原始资料,通过对路基、路面、桥涵工程的施工准备、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施工预算、施工现场的布置等进行一种模拟式的设计,它是《路基施工技术》、《路面施工技术》、《桥涵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个种要环节之一。
通过本课程设计可以初步掌握公路工程的施工准备、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施工预算、施工现场的布置等相关知识。
培养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公路工程施工的相关问题。
二、工程概况本课程设计每班以20人左右为一组,以组为单位,完成时间28学时。
每组均有路基、路面、桥涵等工程。
三、原始资料1、公路平面总体设计图2、横断面图3、桥型布置图4、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侯、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4.1地形、地貌本合同段位于云贵高原黔北山原山地北缘与四川盆地南缘的低山丘陵衔接地段,为浅切剥蚀侵蚀低山地貌、河谷地貌和丘陵地貌,以斜坡、沟谷、河谷、谷地组合为主,河谷区沟谷发育,岸坡陡峻,多陡崖,路堑边坡高、路堤高挡墙多、桥梁多。
路线所经地段海拔标高介于483~298之间,相对高差185米。
4.2工程地质条件4.2.1地层岩性路线经过地段出露的地层岩性由新到老有:第四系(Q)、白垩系(K)。
第四系在测区内有较广泛分布,一般厚0~3米不等,厚的可大于6米,其成因是:a.残积、坡积土:为褐红色、杂色、灰绿色等砂粘土、碎石土,局部为软塑状~流塑状水田耕植软土。
b.堆积体:主要分布于赤水河河谷岸坡地段厚3~6米不等,局部地段厚度大于10米,由砂岩大块石与砂粘土、碎石土组成。
c.河流冲积层,河漫滩沉积物:主要在主流有沉积,主要由漂石、卵石、砾石土等组成。
第四系呈不整合覆盖于各时代地层之上。
白垩系(K):嘉定群(Kjd)紫红、砖红色厚层~巨厚层长石石英砂岩、泥岩,具交错层理,分布于本合同段沿线。
4.2.2地质构造本课程设计区域处于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的“四川盆地”相接地段,属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坳,与四川为同一沉积湖盆。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a5f4ad6bd97f192379e966.png)
由于
本桥各根主梁的横向截面均相等,梁数n=5,梁间距为1.6米,则
1号梁横向影响线的竖标值为
由 、 绘制1号梁横向影响线,如下图示最不利荷载位置
1#梁影响线
于是,1号(5号同1号)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如下(以 和 分别表示影响线零点至汽车车轮和人群荷载集度的横坐标距离):
车辆荷载:
横向分布系数变化区段的长度:
附加三角形重心影响线坐标:
(1)对于1#和5#梁
公路——I级汽车活载的支点剪力
人群荷载支点剪力:
(2)对于2#和4#梁
公路——I级汽车活载的支点剪力:
=×1××[×+ ×()×]
=
=×1×××1=
=
人群荷载的支点剪力:
=××+ ()××
=
(3)对于3#梁
公路——I级汽车活载的支点剪力:
(1)对于1号梁
公路-Ⅰ级汽车活载的跨中弯矩:
人群荷载的跨中弯矩:
kN·m
(2)对于2号和4号梁
公路-Ⅰ级汽车活载的跨中弯矩:
人群荷载的跨中弯矩
kN·m
(3)对于3号梁
公路-Ⅰ级汽车活载的跨中弯矩:
人群荷载的跨中弯矩
kN·m
4.跨中剪力 计算
跨中剪力影响线如下图:
鉴于跨中剪力 影响线的较大坐标位于跨中部分,故也采用全跨统一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来计算。
1#梁
车辆荷载
人群荷载
由此可得1号梁在车辆荷载和人群荷载作用下的最不利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分别为
和 (5号同1号)
同理可得2号梁在车辆荷载和人群荷载作用下的最不利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分别为:
2#梁
和 (4号同2号)
公路与桥梁施工课程设计
![公路与桥梁施工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2788d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d.png)
公路与桥梁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公路与桥梁施工的基本原理,掌握工程设计和施工流程。
2. 学生能掌握材料性质、力学原理在公路与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国内外公路与桥梁建设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学生能通过课程实践,具备简单公路与桥梁施工图的设计和识图能力。
3. 学生能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进行施工过程的模拟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公路与桥梁建设的兴趣,增强对我国交通事业的认同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通过了解公路与桥梁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工程建设和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公路与桥梁施工基本原理- 桥梁结构类型与设计原理- 公路线路设计及施工要求- 施工材料性质及选用标准2. 施工工艺及流程- 桥梁施工技术及设备- 公路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3. 施工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公路与桥梁工程案例- 案例中涉及的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法- 案例对实际施工的启示和借鉴4. 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桥梁与公路施工新技术简介- 智能化、信息化在施工中的应用- 行业发展前景及未来趋势5. 实践教学环节- 施工图设计和识图训练- 施工过程模拟与分析软件应用- 实地考察与实习体验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公路与桥梁施工基本原理第二周:施工工艺及流程第三周:施工案例分析第四周:新技术与发展趋势第五周:实践教学环节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公路与桥梁施工基本原理第二章:施工工艺及流程第三章:施工案例分析第四章:新技术与发展趋势第五章: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公路与桥梁施工领域的全面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1)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1)](https://img.taocdn.com/s3/m/bdefe35633687e21af45a9b4.png)
----连续梁桥
学院:交通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路桥) 学号:44110819 姓名:郑华凯 指导老师:田立华 时间:2014-10-20
目
录
1 结构布置与尺寸拟定………………………………………………2 2 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5 2.1 施工阶段——简支梁状况……………………………………5 2.2 使用阶段——连续梁阶段……………………………………5 2.3 特征截面的毛截面特性………………………………………5
3 内力计算………………………………………………………6
3.1 恒活载换算及行车道板计算…………………………………6 3.2 活载的横向分布系数计算……………………………………9 3.3 恒载及活载内力计算………………………………………13 3.4 温度应力计算………………………………………………17 3.5 基础沉降内力………………………………………………20 3.6 内力组合……………………………………………………21 3.7 内力包络图…………………………………………………23
f1
13.616 EI C 2l 2 mc
(4-1), f 2
23.651 EI C 2l 2 mc
(4-2)
式中: f1 , f 2 ——基频,Hz,计算连续梁冲击力引起的正弯矩效应和剪力效应 时,采用 f1 ;计算连续梁冲击力引起的负弯矩效应时,采用 f 2 ;
l ——计算跨径, m ;
1 e ai , n ai 2
a
2
i
48.05
E ——混凝土弹性模量, Pa ;
I C ——梁跨中截面惯性矩, m 4 ; mc ——结构跨中处的单位长度质量,kg/m, mc =G/g;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aed552d866fb84ae45c8dd6.png)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一、目的要求本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教学环节,是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简支梁T桥的设计计算方法。
熟悉简支梁桥的构造,熟练掌握混凝土简支T梁桥的设计过程、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及主梁的设计计算方法。
二、设计资料1、结构形式及基本尺寸某公路装配式简支T梁桥,双车道,桥面宽度为净 -9+2x1m,主梁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 梁,桥跨结构由五片T梁组成,沿梁长设置5道横隔梁(横隔梁平均厚度为16cm),桥梁横截面布置见图1,主梁细部尺寸见图2。
图 1 桥面组成图 2 主梁横截面主要尺寸(单位:cm )2、桥面布置桥梁位于直线上,两侧设人行道,宽度为 1m,桥面铺装为2cm厚的沥青混凝土,其下为C25混凝土垫层,设双面横坡,坡度为1.5% 。
横坡由混凝土垫层实现变厚度,两侧人行道外侧桥面铺装厚度8cm(2cm厚沥青混凝土和6cm混凝土垫层)。
3、材料(1)主梁:混凝土: C25,C30(容重为25kN/m 3 )主筋:II级钢筋;构造钢筋: I级钢筋(2)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容重为23kN / m3);混凝土垫层C25(容重为23kN/m3)(3)人行道:人行道包括栏杆荷载集度为6kN/m;4、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公路—I级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人群荷载: 3.0 kN/m2;5、设计规范及参考书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3)《桥梁工程》(4)《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5)《结构力学》(6)《桥梁通用构造及简支梁桥》三、设计计算内容1、主梁的内力计算,包括恒载内力和活载内力,绘制弯矩和剪力包络图。
(只计算边主梁,即1号主梁)2、主梁的配筋设计及强度验算四、设计要求1、主梁(1)跨度要求:标准跨径30m。
(2)根据图2和表1确定主梁细部尺寸;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总体特征表12、设计成果(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2)配筋图:包括正截面钢筋配筋图和全梁的纵向钢筋配筋图。
道桥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道桥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85a7f9dd76a20029bd642d33.png)
《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和运用《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课程所学内容,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培养学生独立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能力和技巧,为其参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以及走向工作岗位进行现场的施工和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二、要求保证设计期间的作息时间;保证设计期间的纪律规定;提交道路与桥梁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文件一份,字数不少于6000字,要求图、文并茂,文字正确整洁,语言通顺,标点符号清楚,内容详实。
三、课程设计原始资料(一)工程范围本合同段地处××市境内,起讫桩号为K25+000~K35+000,总长10Km,路基宽28m,为双向四车道,路线走向基本为西北至东南走向。
施工范围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防护、排水工程等工程。
(二)地区特征1.地形、地貌、地震本合同段地处河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地面稍有起伏,微地貌复杂,普遍存在起伏不大的缓岗、倾斜平地和浅平碟状洼地,排水困难,加上河流多次泛滥改道,以及河床淤积加高,致使古河床形成高地和波形沙地等,全线植被多为农作物及枣林。
地表覆土层多为第四纪冲洪积亚砂土及亚粘土松散堆积物。
本合同段穿越区属于华北地震构造区,为地震活动强烈地区,地震烈度为Ⅶ度。
2.气象、水文路线穿越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少雨气候区,四季特点分明。
春季干燥,风沙盛行;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风清气爽,寒暖适中;冬季寒冷少雪。
全年平均气温约12℃,年最大冻深度为500mm左右。
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570~600mm,多集中在七、八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
本路线经过地区地下水位较深,在8~15m左右,沿流向逐渐变浅。
(三)主要工程项目本合同段为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120km/h,路基宽28.0m,桥梁与路基同宽,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
1.路基工程本合同段路基采用整体式断面形式,双向四车道。
断面组成为:行车道宽2×7.5m,硬路肩2×4.0m,中间带宽3.5m,土路肩2×0.75m。
公路与桥梁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公路与桥梁施工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0fe2a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1.png)
公路与桥梁施工技术课程设计1. 课程简介公路与桥梁施工技术课程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选修课程。
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深入了解公路和桥梁施工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建筑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包括公路和桥梁施工原理、施工技术、建筑材料及设备,重点介绍公路和桥梁施工的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工序流程及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应对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施工现场管理能力和施工质量。
2. 课程目标•系统学习公路和桥梁施工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了解公路和桥梁施工的工序流程、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能够熟练掌握公路和桥梁施工现场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具备高效组织施工现场工作的能力。
•能够应对公路和桥梁施工中常见问题和突发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 课程内容3.1 公路施工3.1.1 公路施工原理和流程•公路基础工程•道路路面结构•道路边沟排水及路肩处理3.1.2 公路施工材料和设备•沥青混合料•道路标志和标线•道路施工设备3.1.3 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公路施工质量控制3.2 桥梁施工3.2.1 桥梁施工原理和流程•桥梁基础工程•桥墩和墩台的施工•跨线桥梁的施工3.2.2 桥梁施工材料和设备•预制构件的制造和运输•混凝土浇筑技术•桥梁施工设备3.2.3 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桥梁施工安全管理•桥梁施工质量控制4. 课程作业本课程要求完成一份公路或桥梁施工方案设计报告,包括施工方案、进度计划、施工组织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要求报告具有合理性、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严格按照专业要求进行设计。
5. 教材与参考书目5.1 主要教材•《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5.2 参考书目•《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桥梁工程施工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6. 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两方面,考试难度适中,操作考核内容涵盖公路和桥梁施工现场管理能力等方面。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5dde9cc4431b90d6d85c7a0.png)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总10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1.设计资料与结构布置1.1设计资料1.1.1 跨径标准跨径:计算跨径:主梁全长:1.1.2 桥面净宽净7m(行车道)+2×0.75(人行道)。
公路-Ι级,人群荷载3.0kN/m2,结构重要性系数01.0r 。
1.1.5 桥面铺装4cm厚沥青混凝土面层,其下为C25的混凝土垫层,设双向横坡,坡度为1.5%。
两侧人行道外侧桥面铺装厚10cm(4cm厚沥青面层和6cm厚混凝土垫层)。
1.1.6 材料混凝土:主梁C40,钢筋混凝土重度为25kN/m3;沥青混凝土面层,重度为23kN/m3;C25混凝土垫层,重度为24kN/m31.1.7 主梁数及横隔梁数主梁数:5;横隔梁数:5。
1.2结构布置根据设计资料及装配式简支梁桥的构造要求,现拟定结构尺寸如下:主梁高1.3m,主梁间距为1.6m,梁肋宽为18cm,T形梁翼缘板与腹板交接处厚14cm,翼缘悬臂端厚8cm。
设置五根横隔梁,横隔梁上缘16cm,下缘14cm。
图1-1 主梁横截面布置图图1-2 横隔梁布置图2.主梁恒载内力计算:2.1恒载集度计算:主梁:横隔梁:对于边主梁:对于中主梁:桥面铺装层:g=⨯=栏杆和人行道:52/52/4KN m合计:对于边主梁:对于中主梁:2.2、恒载内力计算计算内梁与边梁的恒载内力。
x=0 M=0边梁内梁2.2.2 l/4截面:x= l/4边梁内梁2.2.3 跨中截面x= l/2 Q=0边梁内梁表2-1 主梁恒载内力内力剪力Q(kN)弯矩M(kN.m)截面位置xx=0x=l/4x=l/2注:括号()内值为中主梁内力3.主梁活载内力计算3.1支点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按《桥规》规定:汽车荷载距人行道边缘不小于0.5m。
在横向影响线上确定荷载横向最不利的布置位置。
采用杠杆原理法计算。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d6b67fc850ad02de8041a9.png)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一、设计资料1桥面净宽净-7 +2×1.5m人行道2主梁跨径及全长l=21.70m(墩中心距离)标准跨径计算跨径l=21.20m(支座中心距离)=21.66m(主梁预制长度)主梁全长l全3设计荷载公路—I级;人群荷载3.02kN/m4设计安全等级二级5桥面铺装沥青表面处厚5cm(重力密度为233mkN/),混凝土垫层厚6cm(重力密度为243mkN/kN/),T梁的重力密度为253m6 T梁简图如下图主梁横截面图二、 设计步骤与方法Ⅰ. 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和组合(一)恒载及其内力(以纵向 1m 宽的板条进行计算) 1)每延米板上的恒载 g沥青表面 1g : 0.05×1.0 ×23 = 1.15kN m / 混凝土垫层 2g : 0.06×1.0 ×24 =1.44kN m /T 梁翼板自重3g :30.080.14g 1.025 2.752+=⨯⨯=kN m / 合计:g=g 5.34i =∑kN m /2)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悬臂板长 ()0160180.712l m -==弯矩 22115.34(0.71) 1.3522Ag M gl =-=-⨯⨯=-·kN m 剪力 0 5.340.71 3.79Ag Q gl ==⨯=kN(二)汽车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1)将车辆荷载后轮作用于铰缝轴线上,后轴作用力为 140kN ,轮压分布宽度如图 5 所示,车辆荷载后轮着地长度为 a 2 = 0.20m ,宽度 b 2 = 0.60m ,则得:a 1 = a 2 + 2H = 0.2 + 2×0.11= 0.42mb 1 = b 2 + 2H = 0.6 + 2× 0.11 = 0.82m荷载对于悬臂梁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12l 0.42 1.420.71 3.24mo a a d =++=++⨯= 2)计算冲击系数μ结构跨中截面的惯矩c I : 翼板的换算平均高度:()1814112h =⨯+=cm主梁截面重心位置:()()111301601811130182241.18160181113018a -⨯⨯+⨯⨯==-⨯+⨯cm则得主梁抗弯惯矩:()()22326411111301601811160181141.2181813041.2 6.6310122122c I m ⎛⎫⎛⎫=⨯-⨯+-⨯⨯-+⨯⨯130+⨯⨯-=⨯ ⎪ ⎪⎝⎭⎝⎭结构跨中处单位长度质量c m :3315.45101.577109.8c G m g ⨯===⨯ 22/Ns m 混凝土弹性模量E : 取102.8010E =⨯ 2/N m 由以上数据可得简支梁桥的基频:3.790f ===Hz按照《桥规规定》f 介于1.5Hz 和14Hz 之间,冲击系数按照下式计算: ()()110.1767l n 0.0157 1.22f -μ=+-= 由于这是汽车荷载局部加载在 T 梁的翼缘板上,故冲击系数取 1+μ=1.223)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距为:()114020.821 1.30.7114.18444 3.244A p o b P M l a ⨯⎛⎫⎛⎫=-+μ-=-⨯⨯-=- ⎪ ⎪⨯⎝⎭⎝⎭·k Nm 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14021 1.328.5244 3.24Ap P Q a ⨯=-+μ=⨯=⨯kN (三)内力组合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u d g 1.2 1.4 1.2( 1.35) 1.4(14.18)21.47A A P M M M =+=⨯-+⨯-=-·k N mu d g 1.21.4 1.2 3.79 1.428.5244.48A A P Q Q Q =+=⨯+⨯=kN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u d g 0.7 1.350.7(14.18)11.28A A P M M M =+=-+⨯-=-·k N mu d g 0.7 3.790.728.5223.75A A P Q Q Q =+=+⨯=kNⅡ. 主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一)当荷载位于支点处时(应按杠杆原理法计算)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规定,在横向影响线上确定荷载沿横向最不利的布置位置。
《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c51e3803d8ce2f00662383.png)
一 、设计资料..........................................................................................................1 二、设计步骤与方法............................................................................................... 2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 钢筋混凝土简支 T 梁桥设计计算 班 级: 级 土木工程 专业 班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2011 年 月 日
目录
第一部分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教学条件要求 2.课程设计任务 3.课程设计报告书主要内容 4.课程设计要求 5.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6.设计进度、时间安排 7.课程设计个人数据
2.课程设计任务
2.1 设计资料
1 桥面净宽:净-7或8或9+2×1.0或0.75或0.5m人行道(各人按表中数据查询) 2 主梁跨径及全长
标准跨径:lb=10或13或16或20.00m(墩中心距离)(各人按表中数据查询) 计算跨径:l =9.50或12.50或15.50或19.50m(支座中心距离)(对应上面之数值) 主梁全长:l全=9.96或12.96或15.96或19.96m(主梁预制长度)(对应上面之数值) 3 设计荷载 汽车I级;人群荷载3.0kN/m2或4.0kN/m2或5.0kN/m2(各人按表中数据查询) 汽车Ⅱ级;人群荷载3.0kN/m2或4.0kN/m2或5.0kN/m2(各人按表中数据查询) 4 材料x 钢筋:主筋用Ⅱ级钢筋,其他用Ⅰ级钢筋。 混凝土:20号或25号或30号(自选) 5 桥面铺装: 沥青表面处厚2cm(重力密度为23Kn/m3),C25混凝土垫层厚6~12cm(重力密度为 24Kn/m3),C30T梁的重力密度为25Kn/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总说明书设计依据根据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工程管理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公路设计概况概况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平原微丘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
设计车速为公里小时,路基单幅两车道,宽米。
设计路段公路等级为二级,适应于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辆。
规范设计执行的部颁标准、规范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路线起讫点本路段起点:+,终点:+为所给全长公里。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本路段为平原微丘区,多为中低山地貌,地势稍陡。
该工程整个地形、地貌特征平坦,地形起伏不大,最高海拔高为米沿线筑路材料等建设条件沿线地方材料有:碎石、砾石、砂、石灰、粉煤灰等。
其他材料如沥青、水泥、矿粉需到外地采购。
路线本路段按二级公路标准测设,设计车速,测设中在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优化组合设计,力求平面线型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舒展。
路线测设里程全长公里,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如下:平曲线个数(个)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个)平曲线最小半径(米个)平曲线占路线长()直线最大长(米)变坡点个数(个)平均每公里变坡次数(次)最大纵坡()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米处)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米处)横断面设计、路基横断面布置:米路面横坡设置(不含超高路段):路肩为,行车道为。
、加宽、超高方式:全线加宽采用比例过度,超高方式为绕内边线旋转。
路基土石方计算控制标高为土基标高,不含路面厚度。
道路技术标准设计项目、确定道路技术等级和技术标准、纸上定线、平面定线设计、路线纵断面设计、路线横断面设计平面选线及定线平面选线平面选线的原则、应该尽量避开农田,做到少占或不占高产田。
、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使工程数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查清其对工程的影响。
、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公路修筑以及汽车运行所产生的影响与污染等问题。
平面设计技术指标、直线本道路设计速度,在城镇及其附近或景色有变化的地点大于是可以接受的,在景色单调的地点最好控制在以内,直线段长度不应超过为宜。
、圆曲线①圆曲线最小半径圆曲线是平面线形中常用线形要素,圆曲线设计主要确定起其半径值以及超高和加宽。
圆曲线半径②圆曲线最大半径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大半径曲线,圆曲线半径不可大于米。
③圆曲线半径的选用在设计公路平面线形时,根据沿线地形情况,尽量采用不需设超高的大半径曲线。
④平曲线的最小长度公路的平曲线一般情况下应具有设置缓和曲线(或超高,加宽缓和段)和一段圆曲线的长度;缓和曲线长度:圆曲线长度:缓和曲线长度宜在:::到::之间。
平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值:平曲线最小长度极限值取:、缓和曲线《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一般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
一般情况下,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当圆曲线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时,可不设缓和曲线。
线路方案拟定与比较根据此路所处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确定经过路线方案的比选设计出一条符合一定技术标准,满足行车要求,工程量最少最节省费用的路线。
综合考虑该地区自然条件、技术标准、工程投资等因素,初步拟定了两个方案:方案一:优点:②路线短;③土方量小;④路线线形好,行车舒适;缺点:①占用部分农田。
方案二:优点:①占农田少缺点:①挖方量较大;②造价较高;③路线长综合考虑,选取方案一较为合适。
纸上定线本路段为平原微丘区,多为中低山地貌,地势稍陡。
该工程整个地形、地貌特征平坦,地形起伏不大。
定导向线:、首先在的地形图上,仔细研究路线选线阶段选定的主要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质情况,选择有利地形,拟定路线走法。
、使两脚规的开度等于平,从路线起点开始,拟定的路线走法在等高线上依次截取各点,直到最后一点的位置和标高按近路线终点为止。
、连接各点,分析该折线在利用地形和避让地物,以及工程艰巨的情况,从而选出应穿应避让的特征点为中间控制点,并重新连接各点。
确定路线位置、在前面定出的导向线的基础上,用不同半径的模板在路线平面可能出现的转点处描出路线平面位置,并标出其半径。
、用直线连接各曲线,使各直线相交,初步定出路线交点。
、分析所定出的路线位置的工程量并进行调整,力争定出线形好、工程量小的路线位置。
线路平面设计平面设计见计算书平面设计成果3.3.1编制相关表格根据程序计算所得结果绘制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见附表一《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3.3.2绘制路线平面图见图一。
路基纵断面设计准备工作在线路平面图上依次截取各中桩桩号点,并推算对应的地面标高。
然后在图上按横向,纵向的比例尺绘制地面线,并打上方格网。
按相应比例以及里程画出平曲线示意图。
见图。
纵断面拉坡标注控制点确定路线起、终点以及越岭垭口,地质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深等线路必须经过的标高控制点。
试坡在已标出的“控制点”纵断面图上,根据各技术指标和选线意图,结合地面线的起伏变化,以控制点为依据,在其间穿插取值,同时综合考虑纵断面设计中的平纵组合问题。
调整并核对对试坡时所定出的各种坡线进行比较,排除不符工程技术标准的坡线,在剩下的坡线中选取填挖方量最小又比较平衡的坡线。
在选取的坡线上选择有控制意义的重点横断面,从纵断面图上读出其对应桩号的填挖高度,检查该点的横断面填挖是否满足各项工程指标。
定坡调整无误后,直接在图上把各段直线坡的坡度值、坡长、变坡点的桩号、标高确定下来。
竖曲线的设计计算绘制路基纵断面图绘制纵断面图:纵断面图采用横向,纵向的比例尺绘制,由上、下两部分内容组成。
纵断面图见附图二《纵断面设计图》。
路基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俗称“戴帽子”,主要任务是根据公路等级,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综合考虑交通安全、路基稳定,公路排水、节省用地和工程经济等的要求,确定能够公路横断面的组成部分及其几何尺寸。
横断面设计本着经济,避免大填大挖,填挖平衡的原则。
本次设计中横断面的比例尺为。
准备工作横断面设计的原则()设计施工前须做好工程地质、水文等有关的自然条件的勘察工作。
()设计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要求。
(3)设计应兼顾当地农田基本建设等的需要,尽可能少占耕地。
()应使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资料收集()、平曲线起、终点桩号,平曲线半径和转角在平面设计中读取。
()、每个中桩的填挖高度在纵断面设计中读取。
()、路基宽度为。
在路线平面图上的各中桩横断面范围内并向外延伸一定距离选取若干点,量取各点的地面标高。
()、根据技术标准确定边沟的形式及尺寸。
横断面设计计算路基横断面尺寸的确定设计公路为二级公路,采用整体式单幅双车道的断面形式。
根据工程技术标准,由公路等级(二级)及设计行车速度(小时),确定路基横断面车道数为双车道,行车道宽为,行车道外侧设置宽度为的土路肩,路基总宽度为。
路拱和超高的设计()确定路拱及路肩横坡度:为了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应在路面横向设置路拱。
按工程技术标准,采用折线形路拱,路拱横坡度为。
由于土路肩的排水性远低于路面,其横坡度一般应比路面大~,故土路肩横坡度取。
()超高横坡度的确定:拟建公路为微丘区二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为小时。
根据曲线段圆曲线的半径值,本设计中交点处超高取,交点处取超高为,()平曲线上超高缓和段长度的确定:超高缓和段的长度为缓和曲线的长度分别为和。
()超高值计算见表绘制路基横断面图5.3.1确定路基标准横断面本次设计中绘制本段的路基横断面图,即~这一路段。
在这一路段中,主要出现的路基横断面形式有:填方路堤、全挖方路堑、半填半挖路基和路堤墙路基。
按工程技术标准规定,路基宽度为,现拟定路面采用的折线形路拱横坡度,土路肩横坡度值为。
填方路堤的边坡值根据其地质情况选用按以上要求及设计以的比例尺绘制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具体见附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5.3.2绘制路基横断面图标准横断面图绘制完毕后,参照标准横断面图,绘制~路段内各中桩的横断面图,其步骤如下:()、根据横断面测量资料按的比例绘制横断面地面线;()、根据路基设计表中的有关数据,绘制路幅的位置和宽度;()、参照路基标准横断面图绘制路基边坡线和地面线相交,并在需要设置支挡防护处绘制支挡结构物的断面图;()、根据综合排水设计,绘制路基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等在横断面图上的位置。
()、在中桩横断面图绘制出来后,标出该桩的桩号、左右路基宽、中桩填挖高和填挖面积。
具体的路基横断面图见附图《路基横断面图》。
结束语本次课程设计是平原微丘区三级新建公路是设计。
综合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所选路线中设计了两个圆曲线,两个带缓和曲线的对称基本型曲线和五个竖曲线。
设计分三个阶段进行,其中初步设计包括初步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方案的比选;其次做路线的详细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路基横断面设计;最后是设计图的绘制和设计说明书的整理。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的确遇到了很多问题,一拿到任务书我就仔细的看了一遍,根据老师的指导,我在网上搜索了相关的设计案例。
仔细分析了若干设计案例后对比发现案例与我们此次设计大同小异,于是就开始对照案例开始做起来。
可是一开始做就遇到了问题,首先就是道路定线,仔细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后,我定了两条线。
定线之后就发愁了,因为两个方案都各有优缺点,不知道该选哪个方案,最后斟酌损益我选择了路线较短的方案一。
方案比选结束后,开始进行平面设计,对方案一分析后,对所选导线设计了两个圆曲线。
设计与计算过程中又重新翻了书本和资料,因为很多基本概念和公式都不熟悉。
接下来就是比较重要的纵断面设计,根据路线走向与位置,设计了五个竖曲线,表现在计算书上就是五个变坡点的计算,最后将所计算的数据填入中桩计算表。
然后是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本来以为相对于平面与纵断面设计,这是简单的了。
没想到自己去计算的时候才感觉到不是一个简单的设计,横断面设计涉及路基横断面尺寸的确定、路拱和超高加宽的设计,大量的数据计算让我手忙脚乱。
不过按部就班的计算下来,还是把道路横断面设计完成了。
最后就是图纸绘制部分,根据任务书要求,我绘制了平面设计图、纵断面设计图、路基横断面图。
可能这次课程设计的成果没有完全的展示在这份说明书上,但是我的确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
课程设计可能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收获和启发也是极大的,我始终愿意独立思考,不错过每次锻炼自己获取知识的机会!最后感谢在此次设计为我提供了指导和帮助的老师和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