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类型颈椎病的症状表现
临床颈椎病分型、典型症状、诱发因素及治疗要点
![临床颈椎病分型、典型症状、诱发因素及治疗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3a87fd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e.png)
临床颈椎病分型、典型症状、诱发因素及治疗要点颈椎特点颈椎,指颈椎骨,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
位于脊柱颈段,共7块,围绕在颈髓及其脊膜的四周。
由椎间盘和韧带相连,形成向前凸的生理弯曲。
颈椎的特点是椎体较小,呈椭圆形,横突上有横突孔,椎动脉和椎静脉由此孔通过;棘突短而分杈;上下关节突的关节近似水平位,使颈部能灵活运动。
相邻椎骨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颈椎不仅支撑头的重量,还有很大的活动范围。
随着年龄的增长,下段颈椎容易发生退化性改变,主要表现椎间盘变薄,椎骨间隙变窄,使椎间孔变小。
同时,椎骨边缘易长骨刺,压迫脊神经的根部,形成颈椎病。
当椎骨后面有较大的骨刺时,可压迫脊髓,使双下肢行走不稳,重者有排尿、排便困难。
若是骨刺长在椎骨侧面,可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引起头晕、头痛、视力减退等脑供血不足症状。
颈椎病分型及症状在临床医学上,根据颈椎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受累的病灶部位,总共分了六大类:1.颈型颈椎病2.神经根型颈椎病3.椎动脉型颈椎病4.脊髓型颈椎病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6.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压迫型)7.混合型颈椎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颈椎病又统称为混合型)其中,颈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两者占70%以上。
颈型也是最容易治愈的颈椎病。
但它若反复发作,容易加速颈椎的蜕变,从而引起其他各类型的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是最恐怖,最严重,致残率最高,一旦确诊,多选择手术治疗。
如果治疗不及时,脊髓的损伤是不可逆的。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来势最凶猛,最突然的。
可出现猝倒,或者突发性眼花,失明等症状。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最麻烦的,最复杂的,因为其症状多变,误诊率比较大,治疗效果也不明显。
1.颈型颈椎病此型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
不少反复落枕的病人即属于此种改变,此型实际上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最为有利的时机。
临床表现颈肩部疼痛、发僵、运动障碍、头晕、头痛等。
颈肩部疼痛是颈椎病常见症状,多表现为远端放射性刺痛、隐痛、放电样疼痛,疼痛多发生在颈部和肩背部。
常见颈椎病的分型
![常见颈椎病的分型](https://img.taocdn.com/s3/m/ff6b426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65.png)
常见颈椎病的分型
颈椎病是指颈椎区域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肩部疼痛、头痛、颈部僵硬等症状。
根据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颈椎劳损型: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肩周疼痛和头痛等,多数是由于长期坐姿不当、劳累、睡眠不足等因素导致。
2. 颈椎退行性病变型:主要表现为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受压等症状,多数是由于年龄增长、生活习惯不良等因素导致。
3. 颈椎间盘突出型: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肩部疼痛、上肢麻木、力量减退等症状,多数是由于颈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所致。
4. 颈椎炎症型:主要表现为颈部肿胀、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多数是由于感染、风湿性疾病等因素导致。
5. 颈椎神经根型: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上肢麻木、力量减退等症状,多数是由于颈椎神经根受压所致。
以上是部分常见的颈椎病分型,不同类型的颈椎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注意加强颈部锻炼、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睡姿、避免颈部受伤等措施也能有助于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 1 -。
颈椎病患者的理疗方案及效果评估
![颈椎病患者的理疗方案及效果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74779ed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b.png)
颈椎病患者的理疗方案及效果评估一、颈椎病的类型及症状颈椎病主要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等几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颈椎病症状有所不同。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并向上肢放射,伴有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则可能出现四肢无力、行走不稳、踩棉花感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常出现头晕、头痛,尤其是在转头时症状加重。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表现为心慌、胸闷、视力模糊等。
混合型颈椎病则兼具以上两种或多种类型的症状。
二、理疗方案1、牵引治疗牵引是颈椎病理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牵引装置,对颈椎施加一定的拉力,以增大椎间隙,缓解椎间盘对神经根和脊髓的压迫,减轻疼痛和麻木症状。
牵引的重量和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程度进行调整,一般每次牵引 20 30 分钟,每天 1 2 次。
2、物理因子治疗(1)超短波治疗:利用超短波的高频电磁波作用于颈椎部位,具有消炎、止痛、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2)红外线治疗:红外线的热效应可以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
(3)中频电疗:通过中频电流刺激颈部肌肉,缓解肌肉紧张,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3、按摩推拿专业的按摩推拿可以放松颈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纠正颈椎小关节的紊乱。
但需要注意的是,按摩推拿应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操作,避免手法不当加重病情。
4、运动疗法(1)颈部伸展运动:缓慢地将头向后仰,伸展颈部肌肉,保持 10 15 秒,然后放松。
(2)颈部旋转运动:缓慢地将头向一侧转动,尽量伸展到最大程度,保持 10 15 秒,然后换另一侧。
(3)耸肩运动:双肩上提,保持 5 秒,然后放松,重复多次。
5、针灸治疗针灸通过刺激颈部的穴位,调节气血、疏通经络,达到缓解疼痛和改善症状的目的。
三、效果评估1、症状评估通过询问患者治疗前后颈部疼痛、麻木、头晕等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主观评价。
可以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来量化疼痛程度。
2、体征评估检查颈部的活动度、肌肉紧张度、压痛等体征,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
颈椎病会引起身体哪些部位痛?龚智刚
![颈椎病会引起身体哪些部位痛?龚智刚](https://img.taocdn.com/s3/m/ec7178e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6.png)
颈椎病会引起身体哪些部位痛?龚智刚发布时间:2023-06-20T02:05:01.722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6期作者:龚智刚[导读]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颈痛、背痛、上臂痛或头晕头痛等不适三台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1100摘要: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颈痛、背痛、上臂痛或头晕头痛等不适。
以上症状可能是颈椎病。
颈椎病不是简单的颈部不适。
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
那么,如何在生活中发现自己患上了颈椎病呢?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时代的变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作强度的不断加大,导致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
而“低头族”和伏案工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映入眼帘,这与生活习惯和工作环境的改变密切相关。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变为基础的疾病,由于其累积部位涉及不同的骨骼、神经根、血管、交感神经、椎间盘、脊髓等,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在医学上,我们把颈椎病分为六种类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
1.颈椎病颈椎病主要是头肩颈臂疼痛,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
反复落枕的人可能就是这种类型的颈椎病。
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发现颈部疼痛,但由于受累肌群不同,表现为其他部位疼痛时容易被忽视和误诊:如果受累肌群为枕下肌群,则主要表现为头痛,在颅骨感觉到疼痛,从后脑勺一直延伸到眼睛和前额,使人感觉一侧头疼痛,容易与偏头痛混淆;如果涉及的肌肉是背肌(菱形肌、冈上肌等。
),背部肌肉以僵硬酸痛为主,甚至出现局部肌肉刺痛。
严重者呼吸等活动时疼痛加重,需与肺部疾病相鉴别。
如果斜方肌是主要受累肌群,则可能表现为肩周疼痛,容易误诊为肩周炎。
2.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和上肢放射痛、麻木、乏力等。
根据受累神经支配的区域不同,异常部位也有变化。
常见的有手指麻木、手指间过敏、皮肤感觉减退。
久而久之会出现肌力下降,肌肉萎缩,上肢沉重,表现为上臂力量不足,握力下降,握力下降,抓握困难,有的类似中风。
颈椎病4种分型的常见症状
![颈椎病4种分型的常见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0a1b32f00242a8956bece445.png)
优络99治疗颈椎病
中医理论将颈椎病分为4种类型,不同类型有不同症状。
1.颈型:因颈椎间盘退化及骨刺形成,患者可出现颈部疼痛,呈钝性胀痛或酸痛不适,并可放射至上背部。
除疼痛外,患者还可出现头痛、头晕、上肢感觉麻木等症状。
其中,头痛及头晕呈间断性发作。
因疼痛,患者头颈的仰俯及旋转动作受到一定限制。
2.痹痛型:颈椎骨质增生的出现,可使椎间孔变小,进而刺激或压迫神经根。
患者出现神经根型症状,表现为一侧肩臂酸胀、麻木、无力,可伴有颈部疼痛、皮肤感觉减退、手部大小鱼肌及骨间肌出现萎缩等。
3.瘫痪型:患者可出现下肢无力、双腿发紧、足尖不能离地、易跌倒等症状,常伴有肢体麻木及肢体温度偏低现象。
病变后期,患者可出现便秘、尿频的症状。
病变严重时患者可出现痉挛性瘫痪及排便、排尿困难,受累肢体出现肌力减低、腱反射消失,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
4.眩晕型:患者可出现位置性眩晕症状(常在头颈部转至某一方位时突然出现眩晕感)和猝倒症状(患者在行走或站立过程中转动颈部或回头,下肢突然无力而猝倒)。
除此之外,患者还可出现单侧性头痛、恶心、呕吐、上腹不适、颈背及胸部烧灼感、急躁等症状。
参考资料:优络99官网。
常见颈椎病的分型
![常见颈椎病的分型](https://img.taocdn.com/s3/m/1bea433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7.png)
常见颈椎病的分型
颈椎病是指颈椎部位发生的各种疾病,病因复杂、症状多样。
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和管理,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目前,常见的颈椎病可分为以下几类:
1.颈椎退行性病变型:主要表现为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颈椎关节磨损等。
患者常有颈部疼痛、肩背部酸痛、上肢放射性疼痛、手麻等症状。
2.颈椎劳损型:这是一种由颈部长期不良姿势引起的颈椎疾病,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肩部疲劳、头晕等。
劳损型颈椎病多见于办公室白领、司机等长期保持同一姿势的人群。
3.颈椎炎症型:这是一种由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颈椎疾病,如颈椎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
患者常有发热、颈部疼痛、僵硬、肩背部酸痛等症状。
4.颈椎神经根型:主要表现为颈椎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如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等。
患者常有颈部疼痛、肩背部酸痛、上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
5.颈椎肌肉型:这是一种由颈部肌肉疲劳或痉挛引起的颈椎疾病,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肩部酸痛等。
常见于长时间抬头看手机、电脑等造成的肌肉疲劳。
以上是常见的颈椎病的分类。
针对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治疗和管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治疗和预防颈椎疾病时,应根据病情和
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颈椎病常见类型
![颈椎病常见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b08752c1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2.png)
颈椎病常见类型引言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颈部疼痛、肩背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等。
在临床上,根据颈椎病的病理变化和症状表现,可将其分为以下常见类型。
1. 颈椎退行性变1.1 骨质增生型这是最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病变类型,主要表现为颈椎椎体骨质增生、增厚。
当颈椎间隙变窄时,可引起椎间盘退变和神经根受压,导致局部疼痛、肩颈部僵硬、放射痛等症状。
1.2 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断裂,椎间盘物质突出并压迫周围神经结构。
这种类型的颈椎病常见于椎间盘退变或损伤,症状表现为颈部疼痛、上肢放射痛、肌力下降等。
1.3 颈椎关节退行性病变颈椎关节退行性病变主要是指颈椎小关节的关节软骨退变和骨赘形成。
这种类型的颈椎病常见于年长者,症状包括颈部疼痛、活动受限、颈部僵硬等。
2. 颈椎损伤2.1 颈椎骨折颈椎骨折是指颈椎骨折断裂,通常由于剧烈的外力引起,例如交通事故或高坠伤等。
颈椎骨折可引起严重的骨髓损伤、脊髓损伤,甚至导致瘫痪。
临床表现包括颈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异常等。
2.2 颈椎扭伤颈椎扭伤通常由突然的颈部旋转或过度伸展引起,例如运动伤害或突发性颈部意外。
颈椎扭伤常导致软组织拉伤、肌肉痉挛等症状,严重者可伴有神经损伤。
3. 颈椎感染颈椎感染是指颈椎骨结核或其他细菌感染引起颈椎部位的感染。
这种类型的颈椎病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有长期严重感染病史的患者。
症状包括局部疼痛、红肿、发热等,并可能导致脊柱畸形。
4. 颈椎肿瘤颈椎肿瘤是指原发于颈椎的肿瘤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颈椎。
肿瘤的压迫和侵蚀可导致颈椎病变和神经损伤,症状根据肿瘤类型和位置而异,包括颈部疼痛、肌力下降、脊髓压迫等。
5. 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炎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炎是指由于颈椎关节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关节炎。
这种类型的颈椎病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表现为颈部疼痛、局限性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等。
结论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类型多样,常见类型包括颈椎退行性变、颈椎损伤、颈椎感染、颈椎肿瘤和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炎等。
颈椎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颈椎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04e26ef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9.png)
颈椎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颈椎病有各种各样表现,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偏向侧方,椎体后缘骨赘特别钩椎关节增生可突向椎间孔,均可压迫神经根,侵犯下颈椎较多,故出现手臂痛或手指麻痛,3 0岁以上低头工作者易发。
是颈椎病中较多见的类型。
症状:首先是颈肩痛,枕部后颈部酸痛,并按神经根分布向下放射到前臂和手指。
轻者为持续性酸痛、胀痛,重者可如刀割样针刺样,有的皮肤过敏抚摸即有触电感,有的麻木如隔布样,按病变节段压迫的那一支神经根,出现一定部位的运动和感觉障碍。
病史中常先有颈肩痛而逐渐反复发作加重,而发展到放射痛,也有的因一次外伤而发作,颈活动有限制,咳嗽大便时疼痛加重。
有时会出现手无力、沉重感或持物不稳等,要考虑有无脊髓受压。
(二)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间盘脱出引起的脊髓压迫症状,好发于40~60岁,常是多节段病变,因为无神经根型痛苦,故早期很少就诊,常见侵犯椎体束,患者常诉手足无力,下肢发紧,行走不稳、不能快步,手握力差,持物易坠落,有时感四肢麻木,脚落地似踩棉感,有的胸或腰部有束带感或负重感。
重症者可出现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甚至四肢瘫痪卧床不起。
症状:不一定有颈肩痛,自觉颈部无不适,但手动作笨拙,细小动作失灵,如穿针、写小字不能。
步态不稳、易跌倒,不能跨越障碍,早期不会有感觉障碍,重症时可出现痛觉减退,但不规则,缺乏区呈片状或条状,不能按感觉缺失水平定出病变节段,按感觉运动的缺失临床上可出现:半侧型,半侧运动障碍重另半侧感觉障碍重;中央型,上肢损害重下肢损害轻;交叉型,左上肢右下肢损害重而右上肢左下肢损害轻。
脊髓病手:当脊髓受压损害后严重,特别是到晚期时,患者手指骨间肌麻痹,让患者手臂前伸、手掌向下手指伸直时,小指略外展,严重者食指无名指不能向中指靠拢,另一个症状是手指握拳速度慢,10秒钟内握拳在20次以下。
(三)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多与神经根型、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发生,有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的症状,如眼睑无力,视力模糊,瞳孔扩大,眼窝胀痛,流泪;头痛、偏头痛,头晕,枕颈部痛;心动加速或缓慢,心前区痛,血压增高;四肢冰凉,局部温度下降,肢体退冷出现针刺感,继而红肿疼痛,也可有血管扩张现象,出现手指发红、发热、疼痛、感觉过敏等;还可有一侧肢体的多汗或少汗,也可有耳鸣、耳聋、眼球震颤,Romberg征(闭眼双足尖并拢站立不稳)阳性;有时可见三叉神经出口处疼痛,压痛,枕大神经痛,舌下神经功能障碍等等。
颈椎病的分型和诊断标准
![颈椎病的分型和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4b6ed6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f.png)
颈椎病的分型和诊断标准一、背景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上肢放射痛等症状。
为了对颈椎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医学界制定了一些颈椎病的分型和诊断标准。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颈椎病分型和诊断标准。
二、分型根据颈椎病的不同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颈椎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颈椎退行性变型(颈椎病性颈椎病):主要表现为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和关节囊肥厚等,临床上以颈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
2. 颈椎间盘脱出症:主要表现为颈椎局部疼痛、放射痛、肌力减弱等,临床上常伴有明确的颈椎间盘脱出征象。
3. 颈椎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放射痛和感觉异常等,根据症状和体征可以判断受累的神经根。
4. 颈椎脊髓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肌力减退、感觉异常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临床上可见到脊髓受损的体征。
5. 颈椎关节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椎关节疼痛、颈椎活动受限和颈部僵硬等,可有颈椎关节的压痛和叩击痛。
三、诊断标准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估,下面是常用的诊断标准:1. 病史和临床症状:包括颈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上肢放射痛、肩背部疼痛等。
2. 体征检查:包括颈椎活动度、颈椎压痛、颈椎叩击痛、肌力测试、感觉异常等。
3. 影像学检查:包括颈椎X线片、颈椎CT、颈椎MRI等,可以观察到颈椎退行性变、间盘脱出、神经根受压等病变。
4. 辅助检查:如颈椎电生理检查、颈椎骨密度检测等,可以辅助诊断和评估病情。
根据以上综合评估结果,可以做出颈椎病的诊断和分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诊断颈椎病时应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颈部症状,如颈椎外伤、颈部肿瘤等。
四、总结颈椎病的分型和诊断标准有助于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颈椎病,提高治疗效果。
但需要指出的是,诊断标准仅作为参考,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结合临床经验进行诊断和治疗。
以上为颈椎病的分型和诊断标准,希望能为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参考,提高对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086d503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8.png)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颈椎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症状呈多元化,通常按临床表现将其分为下列类型:一、颈型颈椎病1.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部的酸、痛、胀等不适感,以青壮年为多见,常因长时间低头工作而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或自愈,可反复发作。
2.体征颈部肌肉的拘紧,有压痛,压痛点常在肌肉,或关节突,或项韧带等。
颈部的活动范围多无明显障碍。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1.症状主要表现为颈神经根性疼痛,伴有颈神经根分布区域(上肢)的感觉异常,如麻木、痛觉过敏等。
病人开始发病多为颈肩疼痛,然后在短期内出现加重,并向一侧上肢或双上肢放射传导,放射疼痛范围根据受压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在相应的支配区域。
多发于30岁以上,常因劳累和感寒加重或复发。
2.体征颈神经根支配区皮肤感觉减弱或过敏,肌力下降,肌肉萎缩,颈部活动受限,棘突及肩胛内上角压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压颈试验阳性。
三、脊髓型颈椎病(一)症状1.锥体束症状:因锥体束的直接受压或血供减少所引起。
表现为肢体麻痹,拘紧,手足笨拙无力,上肢不能做精细动作,握力差,下肢乏力,步态不稳,易跪倒,走路有踩棉花感,胸腹部的束带感等。
轻者影响生活,重者造成瘫痪。
按受压的部位不同及受压的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极为复杂,以下是其常见的几种类型:中央型(上肢为主型):主要由于脊髓沟动脉受压引起脊髓中央管前方缺血或遭受刺激所致的脊髓深部(近中央管处)先被累及,上述锥体束症状先从上肢开始,后则波及下肢。
上肢的表现如上举无力,力量减弱,手中持物突然失落,肌肉萎缩,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亢进或消失,或有Hoffmann征阳性。
一侧受压则表现一侧症状,双侧受压则出现双侧症状。
周围型(下肢为主型):压力作用于脊髓表面,症状从下肢先出现,当压力持续增加波及深部时,则延及上肢,但其程度以下肢为重。
常表现为双侧或一侧下肢力量减弱或僵硬,行走笨拙,或行走不稳,有踩棉花感,易跌倒,查体可见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下降,膝反射和跟腱反射亢进,甚至有髌阵挛、踝阵挛等。
颈椎病诊断标准及分型
![颈椎病诊断标准及分型](https://img.taocdn.com/s3/m/0ae5fd5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1.png)
颈椎病诊断标准及分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颈痛、肩背痛、上肢放射痛、麻木和无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明确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的诊断标准和分型方法。
一、颈椎病的诊断标准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体征等综合分析。
根据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进行以下的诊断判断:1. 颈椎病的典型症状:颈痛、肩背痛、上肢放射痛、麻木和无力等。
2. 颈椎病的体征:颈椎活动受限、颈椎压痛点、颈椎肌肉紧张、肌力减退等。
3. 影像学检查:颈椎正侧位X线片、MRI、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颈椎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病变。
根据以上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明确颈椎病的诊断。
二、颈椎病的分型根据颈椎病的不同病变部位和临床症状,医学界将颈椎病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便更好地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1. 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间盘突出是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主要表现为颈痛、肩背痛、上肢放射痛、麻木和无力等症状。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分为脊髓型、神经根型和脊髓神经根型。
2. 颈椎骨质增生症:颈椎骨质增生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颈痛、颈椎活动受限、颈椎压痛点等症状。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分为前方型、后方型和均匀型。
3. 颈椎椎管狭窄症:颈椎椎管狭窄是颈椎病的一种严重类型,主要表现为颈痛、上肢放射痛、手部麻木和无力等症状。
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4. 颈椎退行性关节病:颈椎退行性关节病是颈椎病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颈痛、颈椎活动受限、颈椎压痛点等症状。
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分为单节段型、多节段型和颈椎-胸椎过渡型。
5. 颈椎骨折和脱位:颈椎骨折和脱位是颈椎病的一种严重类型,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上肢麻木和无力等症状。
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分为骨折型、脱位型和骨折脱位型。
颈椎病分型及诊断标准
![颈椎病分型及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169088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d.png)
颈椎病分型及诊断标准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它的症状包括颈部疼痛、肩颈部僵硬、头昏、眼花、手臂发麻和手指失去灵敏度等。
颈椎病的程度和表现不同,按照病变范围和影响程度,颈椎病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颈椎劳损型: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多由颈部长时间处于一定姿势、过度用力和劳累所致,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酸痛等症状。
2.颈椎退变型:是由于年龄增长、过度用力和颈部长时间处于一定姿势所引起的颈椎退行性变所致,表现为颈部酸痛、肩颈部僵硬、头晕等症状。
3.颈椎突出型:颈椎突出是指颈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椎间孔,影响神经根吸管的病变。
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手臂发麻、手指失去灵敏度等症状。
4.颈椎脊髓型:颈椎脊髓型是指颈椎病病变累及脊髓和神经根,表现为手臂发麻、手指失去灵敏度、行走不稳、尿失禁等严重症状。
颈椎病诊断标准:1.病史:询问患者的颈椎受伤、颈部长时间处于一定姿势、过度用力等情况,了解疼痛的表现、持续时间和加重因素等。
2.体格检查:常规的体格检查包括脊柱生理弯曲和活动度的检查、手臂的肌力、手指的感觉和反射的检查等。
3.影像学检查:颈椎病的经典影像学检查是颈椎X线片和颈椎CT 和MRI检查。
X线能了解颈椎骨质及椎间隙的开放情况;CT能获得颈椎软组织、骨质等更详细的资料;MRI最为直观的反映软组织的病变情况。
4.其它检查:包括血液学检查、神经生理学检查等,常作为诊断的辅助手段。
综合以上诊断标准,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颈椎病。
对于颈椎病的治疗,目前较常用的方法包括锻炼、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姿势,及时呵护颈椎,可以有效减少颈椎损伤和颈椎病的发病率。
简述颈椎病的分型
![简述颈椎病的分型](https://img.taocdn.com/s3/m/02489e2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d.png)
简述颈椎病的分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表现为颈椎疼痛、颈部僵硬、上肢麻木等症状。
其病因复杂,常见原因包括颈部姿势不良、颈椎劳损、颈部受伤、颈椎退行性变等。
根据颈椎病的不同表现和病理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本文将简述颈椎病的分型。
一、颈椎功能性疾病颈椎功能性疾病是指颈椎疼痛、僵硬等症状,但没有明显的病理改变。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颈部姿势不良、颈椎劳损、颈部受伤等因素引起的。
颈椎功能性疾病的特点是疼痛范围较广,可以在颈部、肩部、背部、上肢等部位出现。
疼痛程度不一,有时可以自行缓解,但长期存在时会影响生活质量。
二、颈椎骨质增生症颈椎骨质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中。
其主要表现为颈椎疼痛、颈部僵硬、上肢麻木等症状。
颈椎骨质增生症的特点是颈椎骨质增生、骨刺形成,这会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
颈椎骨质增生症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三、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疼痛、麻木等症状。
此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主要原因包括颈部劳损、颈部受伤、长期保持一个姿势等。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四、颈椎关节病颈椎关节病是指颈椎关节发生炎症、退行性变等病变,引起颈椎疼痛、颈部僵硬等症状。
颈椎关节病的特点是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
颈椎关节病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五、颈椎脊髓病颈椎脊髓病是指颈椎脊髓发生病变,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此病的主要原因包括颈椎骨折、颈椎脱位、颈椎间盘突出等。
其主要表现为上肢麻木、肌肉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
颈椎脊髓病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治疗等。
综上所述,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分型较多,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颈椎的保健,并及时就医治疗,以避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简述颈椎病的分型
![简述颈椎病的分型](https://img.taocdn.com/s3/m/d62209e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d.png)
简述颈椎病的分型颈椎病是指颈椎结构的变化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包括颈部疼痛、肩背疼痛、头痛、手臂麻木、肌肉无力等。
颈椎病的分型是指根据颈椎病的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等不同因素,将颈椎病分为不同类型,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管理。
以下是颈椎病的分型。
一、颈椎退行性病变型颈椎退行性病变型是指由于年龄增长、颈椎长期受力、骨质疏松等因素导致颈椎结构的变化,出现颈椎病的一种类型。
临床表现主要是颈部疼痛、肩背疼痛、头痛等。
影像学表现是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变窄、椎间隙狭窄等。
二、颈椎损伤型颈椎损伤型是指由于外伤、意外事故等因素导致颈椎受到损伤,引起颈椎病的一种类型。
临床表现主要是颈部疼痛、肩背疼痛、手臂麻木、肌肉无力等。
影像学表现是颈椎骨折、椎间盘移位、椎体脱位等。
三、颈椎间盘突出型颈椎间盘突出型是指颈椎间盘向后或向侧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颈椎病的一种类型。
临床表现主要是颈部疼痛、肩背疼痛、手臂麻木、肌肉无力等。
影像学表现是颈椎间盘突出、椎间盘高度降低等。
四、颈椎关节型颈椎关节型是指颈椎关节退行性病变导致颈椎病的一种类型。
临床表现主要是颈部疼痛、肩背疼痛、头痛等。
影像学表现是颈椎关节增生、关节间隙变窄等。
五、颈椎肌肉劳损型颈椎肌肉劳损型是指颈部长期受力、姿势不当等因素导致颈椎肌肉的劳损、疲劳,引起颈椎病的一种类型。
临床表现主要是颈部疼痛、肩背疼痛等。
影像学表现较少。
总之,颈椎病的分型是根据不同的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等因素进行的。
不同类型的颈椎病需要针对性的治疗和管理,以达到最佳的疗效和预后。
因此,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及时进行分型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中医颈椎病的分型
![中医颈椎病的分型](https://img.taocdn.com/s3/m/1f2cc99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7.png)
中医颈椎病的分型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颈椎疼痛、僵硬、头痛等症状,并有时会出现手指麻木、肩部疼痛等症状。
中医认为颈椎病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气滞、血瘀、湿邪、寒邪等。
根据中医理论,颈椎病可分为五个类型:
一、风寒湿阻型: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酸痛,常伴有头痛、眩晕、恶心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手指麻木、肩关节疼痛等症状。
二、气滞血瘀型: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深重,可伴有头痛、眩晕,甚至出现视力模糊、耳鸣、失眠等症状。
三、肝肾亏虚型: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常伴有耳鸣、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手脚冰凉、腰痛等症状。
四、脾虚湿困型: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常伴有乏力、头晕、失眠、胸闷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手脚浮肿、体重增加等症状。
五、心火上炎型:表现为颈部疼痛、肿胀、灼热,常伴有心烦、口干、口苦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失眠、健忘等症状。
中医治疗颈椎病时,应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相应的中药治疗,同时结合针灸、推拿、理疗等综合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的体育锻炼、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都对改善颈椎病有帮助。
- 1 -。
颈椎病及六大类型
![颈椎病及六大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7ff5091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d.png)
颈椎病及六大类型据___专家介绍,颈椎病的成因主要是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等因素导致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引起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而颈椎病又可分为六大类型:第一种是颈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部长期处于单一姿势,造成颈部肌肉、韧带和关节劳损所致。
患者表现为颈部易疲劳、颈项强直、疼痛、不能长久看书和写字等症状。
第二种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患者的60%左右,主要是由于颈椎退变、增生,刺激和压迫了颈神经根而引起的病症。
患者常感到头、颈、肩、臂和手部疼痛、麻木,且麻木多出现在手指和前臂。
第三种是椎动脉型颈椎病,也很常见,它是在颈椎退变的基础上,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一系列病症。
患者发病时常有不同程度的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复视、耳鸣、耳聋等症状。
每当患者头部向后仰、低头看书、突然转头、反复左右转头时,发生眩晕。
猝倒是这种病的特有的症状,往往在颈部转动时,突然发生四肢麻木、软弱无力而跌倒,但患者神志清楚,多能自己起来。
第四种是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由于颈椎间盘向后突出、椎体骨质增生等原因,对颈部脊髓直接压迫而引起。
当脊髓受压后,患者可出现上肢或下肢单侧或双侧麻木、酸软无力,严重的可出现活动不便,走路不稳等症状。
第五种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颈部交感神经引起的。
由于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起它所支配的内脏、腺体、血管的功能障碍。
患者主要表现为自感头枕部痛、头晕、偏头痛、心慌、胸闷、肢体凉、皮肤温度低等症状。
最后一种是混合型颈椎病,指同时存在以上两种颈椎病类型的患者。
以上是关于颈椎病类型的全面讲解,专家提醒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就要积极治疗,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颈椎病现在不再是四十岁以上人的专利了,年轻人甚至学生也开始出现颈椎不适的情况,例如电脑、伏案、开车和低头族群。
西医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颈椎病成因,只能将其归结为物理行为疾病。
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他类型等类型颈椎病疾病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鉴别诊断
![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他类型等类型颈椎病疾病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5e53f14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1.png)
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他类型等类型颈椎病疾病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鉴别诊断颈椎病分类方法主要依据于症状学和病理学两个方面,临床上较实用根据患者所表现的临床特点进行分类,该分类方法对医生和患者均具有指导作用。
一、神经根型颈椎病多为单侧、单根发病,但是也有双侧、多根发病者。
多见于30~50岁者,一般起病缓慢,但是也有急性发病者。
多数患者无明显外伤史。
男性多于女性1倍。
(一)临床症状1.根性痛。
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范围与受累椎节的脊神经分布区相一致。
与根性痛相伴随的是该神经分布区的其他感觉障碍,其中以麻木、过敏及皮肤感觉减退等为多见。
2.根性肌力障碍。
早期肌张力增高,但很快即减弱并出现肌无力和肌萎缩征。
其受累范围也仅局限于该脊神经所支配的肌组。
在手部以大小鱼际肌及骨间肌为明显。
3.腱反射异常。
早期呈现腱反射活跃,而中、后期反射逐渐减退或消失,检查时应与对侧相比较。
单纯根性受累不应有病理反射,如伴有病理反射则表示脊髓同时受累。
4.颈部症状。
明显的颈部疼痛,颈旁可有压痛。
压迫头顶时可有疼痛,棘突也可有压痛。
5.特殊试验。
当有颈椎间盘突出时,可出现压颈试验阳性,脊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尤以急性期及后根受压为主者。
检查方法是令患者坐好,检查者一手扶住患者颈部,另一手握住患者腕部,两手呈反方向牵拉,若患者感到手疼痛或麻木则为阳性。
这是由于臂丛受牵拉、神经根被刺激所致。
6.X线检查。
一般表现为椎节不稳(梯形变),颈椎生理曲度减少、变直或成“反曲线”,椎间隙变窄,病变椎节有退变,椎体前后缘有骨刺形成。
7.CT和MRI检查。
CT检查可发现病变节段椎间盘侧方突出,或后方骨质增生,并可以判断椎管矢状径。
MRI检查可发现椎间盘变性、髓核后突,椎体及椎间隙后方对硬膜囊和神经根有无压迫。
(二)定位诊断典型表现为受累神经根的感觉、运动和反射功能的改变(图3-2-2-1),临床常常以此变化作为神经根病变定位的依据。
因臂丛神经分支的变异所致,判断颈肩痛患者的受累神经根有时比较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类型颈椎病的症状表现
颈椎病的种类有着各自的表现:
1、以颈肩背不适和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颈椎病多属于轻型颈椎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往往十分严重,但因诊断容易明确,针对性治疗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效,且效果稳定;
2、重症颈椎疾病(椎动脉型颈椎疾病、脊髓型颈椎疾病)可无明显的颈肩痛,有些患者甚至颈肩部毫无症状,而以头昏、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失眠或嗜睡,下肢运动不灵,瘫痪、相关五官科症状为主要表现,往往被诊断为神经内科相关疾病;其误诊的原因也是因为患者无颈肩背部的相关表现。
有些患者确诊有颈椎疾病,但因其颈肩背部局部表现轻微或无表现,其颈椎疾病的问题也不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诊断仍以神经内科的疾病为主,治疗仍是以针对神经内科的症状治疗为主,而针对颈椎疾病的有效治疗未能及时应用,使得许多患者痛失治疗良机;因此,在被诊断为神经科某些疾病而同时存在颈椎疾病时,我们要十分重视颈椎病与这些疾病的内在联系,重视针对颈肩背部的治疗,这样可以达到对因治疗,稳定逆转病情的目的;
3、颈椎疾病及相关脊柱疾病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据近30年的研究认为,颈椎及胸腰骶椎的病变是多病之源与全身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
现在的研究发现,许多慢性心脑血管疾病,许多神经、精神科疾病,许多五官科疾病与颈椎病密切相关,针对颈部相关因素的治疗可以使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
在相关病种中,我们将详细说明现在研究的情况。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1.我院最新引进PLDD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可以有效解决颈腰椎病导致的持续性颈腰腿痛及上下肢麻木、胀痛无力,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2.治疗是在局麻下穿刺,经皮穿刺至椎间盘中心位置,针芯导入光纤,汽化部分椎间盘髓核,减轻对神经根压迫,有效解除导致颈肩腰腿痛的病因,达到缓解和治愈的目的。
3.PLDD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最大优点在于克服了外科手术引起的术后脊柱不稳和神经根粘连及硬膜外血肿肌化等造成的并发症和远期疗效差。
4.不用开刀、创伤小(1毫米),康复快、复发率低、无痛苦、因无椎管内操作,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约20分钟),安全有效(治愈率85%),手术数天后即能恢复日常生活和轻体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