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重型肝炎101例临床分析
慢性乙型重症肝炎101例临床分析

【 关键词 】 慢性 乙型重症肝炎
预后
抗病毒
临床分析
截止到 2 0 1 5年 5月 1日, 根据对 1 0 1 例 患者的治疗随访调查情况 ,
慢性 乙型重症肝炎 是临床中常见 的重症肝 炎之一 , 其主要特征 为肝
功能衰竭 , 发展 自慢 乙肝或肝硬化Ⅲ 。 本文从我 院 2 0 1 3 ~ 2 0 1 4年期 间的慢
1 0 1 例 患者 中死亡共计 3 7 例( 3 6 . 6 %) , 存活共计 6 4 例( 6 3 . 4 %) 。( 1 ) 对不
同性别 的 1 0 1 例慢性 乙型重症肝炎患者 的病死率进行 对比 , 对 比具体结
毒感染情 况。( 2) 凝 血酶原 活动度低于 4 0 %。( 3 ) 血清胆红素 的检测值超 过 了正 常值的 1 O 倍。
2 1 ~ 3 1岁年 龄段患者共计 1 1 例 ,死亡 患者 1例 ,病死率为 9 . 1 %; 3 2 - 4 2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择 的 1 0 1 例患 者均符合慢性 乙型重症肝 炎的诊断标准 , 其
中男 6 9例 , 女3 2例 , 年龄 2 1 ~ 6 4岁 , 平 均年龄为( 5 O . 1 8±4 . 2 4 ) 岁 。根据
2 0 1 5年 6月
第1 4卷 第 6期
今 日健康
J I N RI J 1 AN KANG ・9 7 ・
J u n e 2 01 5 Vo 1 . 1 4 No . 6
[ 4 ] 孙忠 实 辛伐他 汀的评价 Ⅱ 】 . 中国药学杂 志, 2 0 0 3 , 3 8 ( 9 ) : 7 1 1 【 5 】 徐成 他 汀类药物 治疗高脂血症 的不 良反应临床探 析册中国医药指 南 2 0 1 3 ( 2 7 )
59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治疗的临床分析

59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治疗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诊疗特点。
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慢性重症乙型肝炎59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
结果:本组59例重症肝炎病例死亡11例,平均住院天数27天。
结论:重症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因为乙型肝炎,遏制其发展须对所有有抗病毒治疗适应症的乙型肝炎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抗乙肝病毒治疗,减轻肝细胞损伤,并积极防治各类并发症,对易感人群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降低乙肝的发病率。
【关键词】重症肝炎;临床分析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是机体在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下,肝细胞在短期内大量坏死所致的肝功能衰竭的一类综合征,是肝炎治疗中最为棘手的难题,其临床表现病势凶险,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探讨和分析重症肝炎诊治中的问题,对我们今后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积累经验,降低死亡率,是大有裨益[1]。
我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慢性重症乙型肝炎59例,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发病年龄、并发症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的慢性重症乙型肝炎59例,诊断标准按照2000年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2]。
其中男46例,女13例,年龄18-62岁,平均36.95岁。
2结果2.1发病诱因5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诱因,4例无明显诱因。
36例有明显的劳累诱因,19例患者有饮酒诱因。
2.2发病到就诊的时间发病后10天内就诊10例,20天内就诊42例,30天内就诊7例;有49例病人早期都在其他不同医院就诊后转到我院就诊。
2.3临床表现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恶心、嗳气、乏力、纳差、腹胀。
并发肝性脑病41例,脑水肿27例,上消化道出血42例,肝肾综合征5例,腹水29例,低血糖4例,电解质紊乱47例,继发感染21例,休克16例。
合并两种并发症有25例,三种以上并发症有10例。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感染病症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感染病症分析目的:观察临床慢性异性肝炎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症影响。
方法:对133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组患者与133例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对分析。
结果:两组的临床生化指标。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凝血酶原活动度、血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并且乙肝合并戊肝急性感染组黄疸深。
结论:慢性乙肝重叠戊肝急性感染可诱发慢性肝炎活动及重症化,并发症增多,病死率高,预后差。
标签:慢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HbsAg携带率为7.8%。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名,每年新发乙型肝炎病例约50万例~100万例,在我国以乙肝和戊肝感染多见,而乙型赶羊病毒与其他各型肝炎病毒之间没有交叉免疫,患者是有可能重叠其他的肝炎病毒,故对2005年至2011年12月住院的133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组患者与133例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对分析。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收集2005年至2011年慢性乙肝病例266例,其中单纯乙肝感染与合并戊肝感染各133例,男186例,女80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9岁,并排除合并其他肝炎病毒、酒精性、药物性、中毒性、自身免疫性肝病。
诊断符合200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
血清HBsAg、HBeAg、抗HBc-IgM、HBV-DNA至少有2项以上阳性;检测抗EBV-IgM和抗CMV-IgM 均为阴性,重叠感染的诊断标准:有慢性乙肝、肝硬化的诊断依据,同时本次呈急性肝炎发作,抗HEVIgM阳性。
两组病例未接受抗乙肝病毒治疗及影响转氨酶的药物治疗,根据是否重叠感染戊型肝炎分为2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慢性重症肝炎40例临床分析

慢性重症肝炎40例临床分析慢性重症肝炎病情凶险,并发症多,预后差,目前缺乏特异治疗方法,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
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40例慢性重症肝炎进行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病例均来自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月感染科收治的住院患者。
诊断均符合2000年西安“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其中男36例,女4例,年龄28~80岁;慢性重症肝炎早期20例,中期12例,晚期8例。
1.2 诱发因素:40例患者中25例以感染为诱发因素,8例以劳累为诱发因素,2例因饮酒为诱发因素,5例无明显诱发因素。
1.3 临床表现: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差、厌油、恶心、呕吐、腹胀及黄疸进行性加深。
鼻出血或牙龈出血者30例,消化道出血5例,腹水20例,合并肝性脑病6例,原发性腹膜炎15例,肝肾综合征5例。
1.4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10×109/L者12例,分类N≥0.75者25例。
ALT、AST≥150 U/L者15例,ALT、AST<150 U/L者20例,ALT、AST正常5例。
全部患者总胆红素均>171 μmol/L,其中10例患者总胆红素>500 μmol/L,总胆红素在300~500 μmol/L 14例,171~300 μmol/L 16例。
全部患者血清白蛋白均低于35 g/L,严重者低于20 g/L。
40例患者中有29例合并电解质紊乱(低K+、Na+、Cl-)。
40例患者PTA有8例<20%,<30%者12例,≤40%者20例。
空腹血糖低于正常者8例。
病原学检查乙肝五项提示HBsAg(+)、HBV-DNA(+)者39例,HCV-IgG、IgM均阴性。
2 治疗2.1 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均予严格卧床休息,低蛋白饮食,监测血压、神志、尿量、黄疸及腹水变化,予能量合剂,支链氨基酸,维生素K1及静脉交替补充人血白蛋白及新鲜血浆。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46例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46例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3-04-10T09:10:05.2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关凤琴[导读] 目前要彻底清除HBV,达到疾病治愈的目标,还有很大的难度,很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
关凤琴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 117100)【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2-0205-02【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均采用干扰素α-2b皮下注射,治疗组同时应用胸腺肽皮下注射,观察两组病例肝功能、HBeAg、HBV-DNA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恢复时间快,治疗后ALT的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既可利用胸腺肽提高免疫功能的优点,又可利用干扰素抑制病毒的双重作用达到提高治疗效果,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面有理想前景。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胸腺肽联合应用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乙型肝炎感染者达1.3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部分人因乙型肝炎病毒的活跃复制,引起患者肝功能损害,病情加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控制乙肝病毒的首要手段,为治疗乙型肝炎,减轻肝脏病变,降低、防止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我院应用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4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例均为2009年6月~2012年6月本科室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3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14~65岁,平均35岁;病程半年~18年不等,平均7.5年。
对照组23例,男性11例,女性12例,年龄11~62岁,平均33岁;病程半年~15年不等,平均6.9年。
对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对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通過对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了解慢性肝炎转为重症肝炎的症状和特征,以便较早的控制慢性肝炎恶化。
方法30例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重症肝炎组)和30例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携带者组)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体态特征均严格记录并加以分析,并检测两组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和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sFasL)含量。
结果所有病例都在严密监护下监测出了体态特征,基本能够断定慢性肝炎向重症转化的界定,重症肝炎组患者血清sFas和sFasL含量高于携带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断定慢性肝炎向重症肝炎转化的界定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血清内基本元素含量多少与是否患有重症肝炎密切相关。
关键词慢性乙型重症肝炎;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Abstract】Objective To know sympto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evere hepatitis turned from chronic hepatitis,by clinical analysis of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 patients,and to taken early control of chronic hepatitis deterioration. Methods There were 30 patients with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 (severe group)and 30 asymptomatic hepatitis B carrier (carrier group)as observing subjects. They all received detailed aspectual character record and analysis,along with serum soluble factor associated suicide (sFas)and soluble factor associated suicide ligand (sFasL)detection. Results Aspectual characters of all cases were taken for basic definition between severe hepatitis and chronic hepatitis. The severe group had higher serum sFas and sFasL contents than the carrier group.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1). Conclusion Definition between severe hepatitis and chronic hepatiti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ians,and serum content of basic element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severe hepatitis.【Key words】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Serum;Soluble factor associated suicide;Soluble factor associated suicide ligand肝脏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肝功能的好坏对人的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因素分析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因素分析肖基海【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 dangerous factors of prognosis of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 ( CSHB ). Method:Retrospective analysis 180 cases of patients CSHB clinical material, divided into better group ( 75 cases ) and death group ( n = 105 ), recorded and compared to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general information, clinical data and laboratory data. Result: Patients died were older than fifty years old, with a history of smoking, with idiopathic peritonitis, other parts of the infection, hepatic encephalopathy, electrolyte disorders, liver cancer, serum total bilirubin ( TBil ). Conclusion: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s that older patients with CSHB, by taking a series suit processing factors, control methods such as complicated adjuvant therapy, so as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目的:探讨影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B)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收治的180例CSH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好转组(75例)及死亡组(105例),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死亡对比中,患者年龄大于50岁、有吸烟史、合并原发性腹膜炎、其他部位感染、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肝癌、血清总胆红素(TBil)升高均是高危因素.结论: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于年龄较大的CSHB患者,可通过采取一些列对症处理因素,控制合并症等方法进行辅助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期刊名称】《河北医学》【年(卷),期】2013(019)004【总页数】4页(P516-519)【关键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作者】肖基海【作者单位】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重庆,垫江,408300【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由于流行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我国的慢性重型肝炎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且以HBV感染所致居多。
课题研究论文: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97329 临床医学论文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取20xx年3月-20xx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
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依从性为80.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依从性为9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有助于疾病的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xx年3月-20xx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25~70岁,平均(45.9±6.7)岁;病程3个月~23年,平均(10.5±3.5)年。
研究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26~72岁,平均(46.7±7.2)岁;病程2个月~25年,平均(11.3±3.8)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具体内容如下。
1.2.1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很多患者因疾病具有传染性,所以感到紧张、焦虑,甚至自卑,加上疾病反复发作,患者存在消极的心理,影响临床的治疗。
所以护理人员要和患者多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给予患者鼓励,让患者能够正确的面对疾病。
慢性乙型肝炎抗-HBe阳性101例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抗-HBe阳性101例分析
黄丹文;周水英
【期刊名称】《浙江预防医学》
【年(卷),期】2001(013)009
【摘要】@@ 随着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分子生物学认识的加深,慢性乙型肝炎可分成不同的类型.现将我院3年来收治的101例,HBsAg(+)、HBeAg(-),抗-HBe(+)或同时抗-HBc(+)、HBV-DNA(+)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总页数】1页(P20)
【作者】黄丹文;周水英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浙江绍兴 312000;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2
【相关文献】
1.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和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远近期疗效比较 [J], 何炳福
2.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和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 [J], 李耀才;陈小平
3.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96例分析 [J], 陈银石
4.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36例分析 [J], 郑瑞丹;邱跃辉
5.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检测抗-HBcIgM的意义 [J], 张正华;杨中华;夏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95例临床观察

综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95例临床观察作者:陈雪婉阮冠立蔡学瑜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对医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保肝、抵抗病毒、退黄治疗、支持及抗感染疗法。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9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有64例成功治愈,有19例患者明显好转,有12例因治疗无效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87.4%。
结论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应该以及早诊断、综合治疗为主;综合治疗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行之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关键词】综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正常生活。
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少数感染者会逐渐产生慢性症状,更严重者会继续恶化并向前发展成为恶性肿瘤[1]。
如何能够有效地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进行治疗一直是医院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本次实验旨在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具体实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实验人群为医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包括54例男性,41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处于21.5-74.1岁不等;所有患者均依照相关诊断标准,得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确诊;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将患者的病程分为三类:①早期:患者四肢无力、有黄疸出现、血清胆红素含量超过正常水平、未见明显的腹水、肝性脑病发生;血浆凝血酶原的活动度处在31%-40%之间。
②中期:患者四肢无力、出现较为明显的腹水或出血症状、血清胆红素含量远超过正常水平,血浆凝血酶原的活动度处在21%-30%之间。
③晚期:有多种疾病的合并症状发生;患者多有肝性脑病或脑水肿等病症的发生,并出现严重的感染及出血症状;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含量远超过正常水平;血浆凝血酶原的活动度处在11%-20%之间[2-3]。
乙肝患者院内感染特点分析

乙肝患者院内感染特点分析何国伟【摘要】目的:分析乙肝惠者院内感染的特点.方法:肝功能在本院中心实验室检查.腹水、血、尿、粪、痰及咽拭子细菌学检查均由本院细菌室检查.结果:1 101例乙肝病毒患者共发生院内感染36例次.感染部位分布:上呼吸道13例次(36.11%),下呼吸道6例次(16.67%),肠道感染7例次(19.44%),腹腔感染4例次(11.11%),胆系感染2例次(5.56%),口腔感染2例次(5.56%),泌尿道感染1例次(2.78%),菌血症1例次(2.78%).结论:乙肝患者除注意饮食卫生,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积极改善肝功能外,还应进行适当的保护性隔离,恰当支持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更严格、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及皮质激素,以达到降低院内感染率的目的.【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年(卷),期】2010(006)007【总页数】2页(P56-57)【关键词】乙肝;院内感染;影响因素【作者】何国伟【作者单位】韶关市粤北第二人民医院,广东韶关512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4.1医院感染发病率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日益受到国内外医院管理机构和临床医生的关注。
乙肝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院内感染。
本文回顾性调查了我院近2年收治的乙肝患者院内感染情况,现就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监测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乙肝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乙肝患者1101例,发生院内感染共36例,感染率为 3.27%,其中女性 2 例,构成比为5.56%,男性34例,构成比为94.44%;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的年龄17~82岁,平均 43.6岁,其中 50岁以上的所占比例为33.33%。
1.2 诊断标准肝炎诊断标准:全部病例符合2000年第10次全国传染病与肝病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而确诊。
院内感染的诊断全部符合1997年1月中华医院感染管理学会审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影响慢性乙型病毒性重型肝炎预后因素的分析--附120例临床病例分析

影响慢性乙型病毒性重型肝炎预后因素的分析--附120例临床病例分析沈金勇;刘君俊;周辉【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3(11)5【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 cases. Methods There 120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tisB were seleceted and divided into lmproved group and death group .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including age, sex, levels of serum total bilirubin(TBil) , the first time HBV DNA,prothombin a ctivity(PTA),albumin(ALB), nutrition and complica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prognosis of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 was conelated with age, sex, levelsof TBil, PTA, ALB, HBV DNA nutrition and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The age, sex levels of TBil, PTA, ALB, HBV DNA, nutrition and complications a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of hepatitis B cases.%目的:探讨影响慢性乙型病毒性重型肝炎预后因素。
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重型肝炎病例分成好转组和死亡组。
肝爽颗粒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101例临床观察

( 稿 日期 :2 0 收 0 5—0 4—1 编 辑 :姚 昌绶 ) 0
软 肝 丸治 疗 肝炎 肝 纤 维 化 3 5例
严章仁 徐金 波 傅 昌格
湖北省公安县 中医院内科 ( 湖北 公安,4 40 ) 3 30
软肝丸是我院省名 中医傅 昌格 主任医师治疗血 吸虫病肝 硬化的经验方 。临床运用 1 0余年 ,疗效确切。为明确其治疗 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 ,笔者进行 了临床治疗研究 ,取得 了较
1 1 :3 1( ) 6
2 程 明亮 ,刘三 都 . 肝纤 维 化 的 基础 研 究 与临 床 . 京 :人 民 卫 生 北
出版 社 ,19 .2 96 2 9
与本 组 治疗前 比较 ,/P<0 0 ,//p<00 ;与对照 组 比较 , *P x .5 xx .1
<0.5, * *P<0. 1 # P>0.5 0 0 , 0
③无效 :治疗后 肝 纤维 化有 任何两 项测 定值 较疗 前下 降≤
3 0% 。
1 1 一般 资料 .
例 ,纳入 统计分 析者 15例 ,其 中门诊 7 3 7例 ,住院 5 8例。 采用平行对照 、随机 、多中心试验的设计方法 ,按 3 对照 :1
原则分组 ,其 中肝爽颗粒治疗 组 ( 简称 肝爽组 )1 1 ,男 0 例 8 例 ,女 1 2 9例,年 龄 最 小 者 1 8岁 ,最 大者 4 9岁 ,平 均 (2 6 ±52 )岁 ;利肝康片对照组 ( 4 .2 .5 简称利肝康组)3 4例, 男2 6例 ,女 8例 ,年 龄最小 者 1 9岁 ,最 大者 4 8岁 ,平 均
限 2 倍 。血清 白蛋 白 ( l)3 ~3 gL;③无 出血倾 向 , ~3 Ab 2 5 / 无腹壁和食道静脉 曲张及腹水 ;④无 甲状腺 功能亢进 、糖 尿 病 、硬皮病 、恶性肿瘤 、结缔组织病和 自身免疫性肝病。 12 一般资料 . 7 例患者根据就诊登记的先后随机分为治疗 2 组3 5例和对照组 3 例。其中治疗组男 3 7 2例,女 3 ,年龄 例 最大 5 9岁,最小 2 岁 ,平均 3 . 3 15岁;病程最长 1 4年,最短
中医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100例的临床疗效

中医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100例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采用中医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198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考察临床疗效。
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治疗组在临床疗效、肝功能改善程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中医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临床疗效较好、服用安全、经济等特点,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标签: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治疗;临床疗效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指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发急、慢性乙型肝炎,如未及时治疗,病情会逐步恶化,导致肝硬化、肝癌、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电解质紊、HBV相关性肾炎等严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目前临床多采用西医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但预后、转归等均不甚理想。
中医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治疗此类疾病的经验。
本文笔者对我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以及地方特色用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病例为2011年1月至2011年12院我院收治的19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98例,男65例,女33例,年龄12-58岁,平均年龄为(32.6±14.8)岁;治疗组男64例,女36例,年龄11-59岁,平均年龄为(33.2±15.1)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患者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及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临床诊断标准[3]。
对于非病毒性肝炎,除HBV外,尚有其它病毒感染导致肝炎者;近一个月内接受过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护肝等治疗者等均排除。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护肝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基本处方:茵陈30 g,生栀子10 g,茯苓15 g,滑石15 g,黄柏10 g,车前子(包煎)10 g,甘草10 g,大黄(后下)5 g,对于食少纳呆、大便溏稀者,酌情加白术、薏苡仁;肝郁气滞者,加延胡索、郁金;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竹茹;发热、寒热者,加黄芩等,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用。
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效果观察。
方法:选择慢性重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内科综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鲜冰冻的血浆实行血浆置换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2.5%,显著高于对照组32.5%,其对照组的出院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可以改善症状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为肝移植和肝细胞再生获取更多、更宝贵的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血浆置换【中图分类号】R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9-0120-02慢性重型肝炎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大量广泛坏死,而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及严重损害肝功能,并伴随多种严重的并发症[1],特别是晚期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病情比较危重,且药物治疗不理想,一般出现高达70%以上的病死率。
本次研究选择慢性重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内科综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鲜冰冻的血浆实行血浆置换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共80例,其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18-70岁,平均(41.5±3.8)岁。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经过检查确诊为慢性重型肝炎,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预防方案》,根据慢性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为入选标准。
1.2 方法1.2.1 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采取保肝退黄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采用50ml的20%人血白蛋白和400ml新鲜冰冻血浆行每天交替静脉输入。
1.2.2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鲜冰冻的血浆实行血浆置换治疗,每次置换的血浆量为2960-3060ml,平均(3000±0.8)ml,间隔时间为3-6d,患者进行3次血浆置换。
8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8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分析曲颖【摘要】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8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全部患者分为A、B两组,两组各40例,A组为恩替卡韦组,B组为内科综合治疗组,B组住院期间采用内科综合治疗,A组在B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强恩替卡韦。
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60.0%;B组总有效率为32.5%;A组早期治疗有效率与B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中期、晚期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恩替卡韦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期应用时有显著疗效,而在中、晚期治疗时,效果不是很明显,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临床效果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14)018【总页数】1页(P101-101)【关键词】恩替卡韦;乙型肝炎;治疗【作者】曲颖【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人民医院,辽宁本溪117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国内引起肝衰竭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其导致的病死率非常高,尽管此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降低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可能够降低减轻抗原的数量,从而减轻对免疫系统激活与减轻肝脏的免疫损伤,随着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不断研制,核苷类似物的问世,国内外均有尝试相关药物的报道,但治疗效果不尽相同,恩替卡韦是新型的核苷类似物,能够迅速且强力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能力,以下应用恩替卡韦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评估其有效性。
1.1 基本资料: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8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男性55例,女性25例,年龄最大的患者79岁,年龄最小的患者19岁,早期患者38例,中期患者35例,晚期患者7例,80例患者在治疗前HBV DNA均在10拷贝/mL,无应用核苷类似物抗乙型肝炎治疗的病史,排除其他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
1.2 方法:全部患者分为A、B两组,两组各40例,A组为恩替卡韦组,B组为内科综合治疗组,B组住院期间采用内科综合治疗,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甲胎蛋白、HBV DNA定量以及腹部B超,出院后继续常规护肝治疗,门诊随访,治疗后12周为观察终点,B组不应用抗不毒药物与免疫调节剂;A组在B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强恩替卡韦,口服0.5 mg/d,24周为1个疗程,A组患者服药后要紧密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A、B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肝功 能衰竭 为特 征的慢 性 乙型重型 肝炎是 我 国 重 型肝炎 中 的主要 类 型 , 由慢 性 乙型 病毒 性 肝 炎或 肝
仍不 能令 人 满 意 。分 析慢 性 乙型 重 型 肝 炎 的 致 病 机 理, 早期发 现 、 确判 断病 情 、 计 预后 及 时 有效 地 治 准 估
课题 “ 慢性重 型肝 炎证 候 规律 及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方 案
研究 ” 题设 计 要 求 , 我 院 2 0 课 对 0 5—1 2—3 1~2 0 0 8—
( 文校 对 : 厚 根 本 李
收 稿 日期 :0 0— 5—1 21 0 7)
慢性 乙型 重 型肝炎 11 临床分 析 术 例 0
丁井永 褚 代 芳 任秦 有 史恒 军 李筠 第四 军 医大学唐都 医院 中 医科 ( 10 8 703 )
摘 要: 研 究慢 性乙型重型肝炎分期、 目的 年龄、 性别、 抗病毒 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 回顾性研究方法, 随访比较 20 1 05— 2—
失 眠是 当今社会 人 们 面 临 的一 个重 要 健 康 问题 , 发病率呈 上升趋 势 , 特别 是 老 年人 常 常 深受 失 眠 的折 磨 , 重影响 生活质 量 。失 眠 一症 , 因诸 多 , 心虚 严 起 或
胆怯 , 心神不 宁 ; 因思虑劳 倦太过 , 或 伤及 心脾 ; 阳不 或
3 — 08 1 — 1 1 20 — 2 3 期间所有符合课题要求的11 0 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不同分期、 年龄、 性别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0 例慢性 11
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总病死率3.%(911 , 86 3/0 )其中男性病死率6.%(77 )女性病死率4%(22 ) 18 4/6 , 8 1/5 。在病死率与分期上, 早
年龄 >5 0岁 的失 眠 患者 , 以虚证 为 主 , 者认 为此 多 笔
年龄 阶段 的失 眠患者 的主要 病 机 是 年老 体 衰 , 心血 虚
滞, 营血 不足 , 能奉 养心神 , 不 致使 心神不安 , 而产生 从
失眠 、 多梦 、 醒后 不 易入 睡 ; 之 饮食 劳倦 , 加 伤及 脾 胃 , 胃气不 和 , 阳不运 , 少纳 呆 , 脾 食 气血 化生之 源不 足 , 无 以养心 , 而致 心 脾 两 虚 , 就 是 说 , 血 虚 滞 、 血 不 也 心 营
[ ] 孙 怡 , 任 民. 用 中 西 医 结 合 神 经 病 学 [ . 京 : 民 卫 生 出 2 杨 实 M] 北 人
版 社 ,9 9 4 5 1 9 :4 .
[ ] 田德 禄 . 医 内科 学 [ . 京 : 民 卫 生 出版 社 ,0 3 19 3 中 M] 北 人 2 0 :2 .
交阴 , 心肾不交 ; 胃气不 和致夜 卧不安 ; 或 或兼杂 为病 。
体现 了中医辨证论 治 的特色优 势 。
参 考 文 献
[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卫 生 部 . 药 新 药 临 床 指 导 原 则 [ ] 北 京 : 民 1 中 S. 人
卫 生 出 版社 , 9 3:8 . 19 16
硬 化发展 而来 , 临床证 候 复 杂 多变 , 发 症 多 , 并 治疗 难
疗甚 为关键 。我们 按 照 国家 “ 十一 五 ” 技 重 大 专 项 科
度大, 是病 毒 性 肝 炎 中最 严 重 、 凶 险 的 一 种 临 床 类 最
型, 病死 率达 7 % 以上 , 见 的并 发 症 包 括肝 性 脑 0 常
期最低 0 0 1) 中期3.%(44 ) 晚期最高 6.%(54 ) 年龄 > 0岁者病死率为7.%(11) < 0岁者为 1.% %(/4 , 18 1/4 , 25 2/0 ; 5 33 1/5 , 3 54
(/6 , ~ 0岁者为4%(76 ) 42)3 5 0 5 2/0 。结论: 预后与年龄、 分期密切相关, 年龄大或分期晚者病死率高于年轻及分期早的患者, 接受
3 讨 论
中, 茯神 、 酸枣仁 、 志 养心 安 神 。 因为这 个 证 型 的患 远
者通 常血虚 的程度 重 , 以加芍 药 、 地 黄 以养 血 ; 所 熟 又 因此 类患者 脾 胃功能 虚 弱 , 以加 半 夏 、 所 陈皮 、 甘草 以 健脾 理气化 痰 。综 观全 方 , 奏补益 心脾 、 血安 神之 共 养 功效 。结果 显示 , 多数患 者服 药 明中医2 1 0 0年 1 1月 第 2 5卷 第 1 1期
表 1 两 组 临 床疗 效 比较 () n
C G M N vm e 2 1. o 2 . 1 J MC oe br 0 0 V l 5 1
神疲 惫等症 状 的重要原 因 。 从 中医的治法 来讲 , 就是 补益心脾 、 养血 安神 。笔 者 自拟 的养 血 安神 汤 采 归 脾 汤 之 意 , 用 以 党参 、 药 黄 芪、 当归 、 白术 、 香等 为主 的归脾汤 加味 。方 中党 参 、 木 黄芪 补心脾 之气 , 当归养 心 脾之 血 , 白术 、 香健 脾 畅 木
抗病毒治疗者预后好,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抗病毒; 中西医结合疗法
d i1 . 9 9 j i n 1 0 —9 4.01 . 1 0 4 o :0 3 6 / .s .0 3 8 1 2 0 1 . 6 s 文 章 编 号 :0 38 1 ( 0 0) 1 —0 2 0 1 0 —9 4 2 1 . 12 5 -4
[ ] 王 彦 恒 . 用 中 医 精 神 病 学 [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0 0 4 实 M] 北 人 20 :
8 9 . 9- 8
足, 不能奉 养心 神 , 以及 胃肠 系统虚 弱不能有 效 吸收及
消化而导 致 的神 经 系统 营养 不 良是产 生 失 眠 多梦 、 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