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机技术发展历史
磁带录音机的一生
磁带录音机的导入期
上世纪80年代初,录音机开始在我国兴起.马路上常 见留着长发,穿着喇叭裤,拎着录音机的"新青年",他 们是当时的时尚先锋,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的"追 星族".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录音机成为家用 电器进入千家万户,是除电视机外,人们接触音乐的又一 来源.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音像放映电器市场的快 速发展,除了各类录音机外,录像机以及VCD,DVD等播 放设备应运而生.
产品生命周期
——磁带录音机的一生
录音机历史
伟大的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于十九世纪末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录音机. 他原本是想把这种圆筒式录音机作为听写机来推广,结果这个计划遭到了所 有那些靠记录老板讲话吃饭的秘书们的一致反对,不幸夭折了.但录音机却 在音乐市场找到了用武之地.人们只要买一个录音圆筒,就可以从家里的录 音机上欣赏到各类音乐. 丹麦有位年轻电机工程师Valdemar Poulsen,他利用磁性变化的原理, 以钢琴线制造了一部「录话机」,1898年获得专利,这就是1930年代钢线录 音机的前身.1900年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中,Poulsen展出了他的录话机, 1900 Poulsen 德国人尝到甜头后,开始对磁性录音展开研究,1927年Fritz Pfleumer成 功的以粉状磁性物质涂布在纸带或胶带上进行录音,希望能取代当时的钢线 录音机.当时英国BBC广播公司使用由录话机改良的巨型Blattnerphone钢带 录音机. 1932年著名的BASF成功开发出可大量生产的录音带,他们与德国最大 的电机制造商AEG合作,希望在1934年的柏林无线电展览中推出 「Magnetophon」磁音机,BASF并先行制造了五万公尺的录音带,在塑料 材料还未普遍运用前,这是个很惊人的成就.
磁带技术简介
当前的磁带机(库)支持的备份技术主要有DAT、8mm、DLT、LTO、AIT及VXA等1、DAT技术DAT(Digital Audio Tape)技术又可以称为数码音频磁带技术,也叫4mm磁带机技术,最初是由惠普公司(HP)与索尼公司(SONY)共同开发出来的。
这种技术以螺旋扫描记录(Helical Scan Recording)为基础,将数据转化为数字后再存储下来,早期的DAT技术主要应用于声音的记录,后来随着这种技术的不断完善,又被应用在数据存储领域里。
4mm的DAT经历了DDS-1、DDS-2、DDS-3、DDS-4几种技术阶段,容量跨度在1GB-12GB。
目前一盒DAT磁带的存储量可以达到12GB,压缩后则可以达到24GB。
DAT技术主要应用于用户系统或局域网。
2、8mm技术8mm技术由Exabyte(安百特)公司在1987年开发,采用螺旋扫描技术,其特点是磁带容量大,传输速率高,它在较高的价位上提供了相对较高容量的存储解决方案。
8mm磁带机的发展经历了8200、8500、8500c和8900(mammoth)的数据格式,容量从最初的2GB发展到现在的40GB,传输速率最快可达6MB/s。
新一代的Mammoth-2技术又进一步提升,存储容量达到170GB(非压缩60GB)传输速率30MB/s(非压缩12MB/s),在技术上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主要制造商是Exabyte公司。
3、DLT技术DLT(Digital Linear Tape-数字线性磁带)技术源于1/2英寸磁带机。
1/2英寸磁带机技术出现很早,主要用于数据的实时采集,如程控交换机上话务信息的记录,地震设备的震动信号记录等等。
DLT磁带由DEC和Quantum公司联合开发。
由于磁带体积庞大,DLT磁带机全部是5.25英寸全高格式。
DLT产品由于高容量,主要定位于中、高级的服务器市场与磁带库系统。
目前DLT驱动器的容量从10GB到80GB 不等,数据传送速度相应由1.25MB/秒至10MB/秒。
磁带型录像机的发展历史和技术演进
磁带型录像机的发展历史和技术演进随着人们对电视节目的需求日益增长,录像机逐渐成为家庭娱乐领域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
而作为录制和播放电视节目的主要工具之一,磁带型录像机在历经多年的发展和技术革新后,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和高质量的录制和观看体验。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磁带型录像机的发展历史和技术演进。
磁带型录像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由于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与观众的工作或学习时间有所冲突,录制电视节目成为了一项备受期待的技术。
然而,当时还没有合适的设备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直到1951年,Ampex公司推出了首台商用的磁带型录像机,它被称为VRX-1000。
虽然这台录像机的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但它打开了磁带型录像机发展的大门。
20世纪60年代,磁带型录像机开始不断进化并变得更加便携和易用。
1963年,Philips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EL3400的便携式录像机,它采用了一种新的磁带格式,即“VCR”。
这款录像机的问世标志着磁带型录像机进入了娱乐市场,也正式奠定了磁带录像技术的基础。
与此同时,Sony公司也在1964年推出了一款名为CV-2000的家用录像机,成为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家用磁带型录像机。
进入20世纪70年代,磁带型录像机开始在市场上普及。
1972年,Sony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U-matic的录像机,它采用了更小巧的磁带尺寸,可供商业和教育用途使用。
不久之后,随着技术的发展,更多家庭开始购买和使用磁带型录像机。
在这一时期,Beta和VHS两种不同的磁带格式也开始竞争。
VHS最终赢得了这场竞争,因为它能够提供更长的录制时间和更广泛的市场支持。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磁带型录像机经历了迅猛的发展和创新。
1984年,Sony推出了一款名为Betacam的专业磁带录像系统,它成为广播和电视行业的标准格式,用于高质量的视频录制和播放。
同时,消费级的VHS录像机也在不断改进和升级,不仅提供了更好的录制质量,还增加了一些便捷的功能,如快进、倒带和定时录制。
随身听的发展史
科技对随身听发展的决定作用摘要:随身听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从磁带随身听到CD随身听再到MP3播放器,随身听越来越人性化,从中我体会到了音乐与科技的关系,音乐只有依托于科技才能在这个时代得到广泛传播,也只有科技可以使得我们更加方便地接触音乐,理解音乐。
关键词:随身听、播放器、发展历程正文:一、引言人们最初听音乐,都是要到一个特定的地方去才可以,这个时候音乐是高雅的享受,不是所有人都能获得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把音乐带在身边,随时随地享受音乐,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了解随身听的发展历程,从而理解科技在现代音乐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随身听的始祖——磁带式随身听如果说红白机伴随我们走过了儿童时代,那么磁带式随身听就是那段中学岁月的最好佐证,相信很多人都还会想起使用随身听听歌、学英语的那段时光。
那种随身听就是磁带式随身听。
索尼在1979年发布了全球首款磁带随身听TPS-L2,它在当年7月1日在日本上市,随后被出口到美国、欧洲等其它地区。
索尼表示,截止到2010年三月,他们已经在全球售出了4亿台随身听,其中200,020,000台是磁带式机型。
那么磁带机有什么优缺点呢?那得先从其原理说起。
话筒是一个传感器,作用是把声音振动的能量转化为强弱跟随声音变化的电信号磁头是按照强弱变化的电信号,改变其线圈特性,从而磁化磁带上的磁性物质,而且根据电信号不同,磁化后的物质的特性也不同,从而记录了声音信号。
有的录音机在写入磁头前有一个抹音磁头,其作用是把磁带上的磁性物质作一致排列,就跟格式化一样。
“话筒把声音变成音频电流,放大后送到录音磁头。
录音磁头实际上是个蹄形电磁铁,两极相距很近,中间只留个狭缝。
整个磁头封在金属壳内。
录音磁带的带基上涂着一层磁粉,实际上就是许多铁磁性小颗粒。
磁带紧贴着录音磁头走过,音频电流使得录音头缝隙处磁场的强弱、方向不断变化,磁带上的磁粉也就被磁化成一个个磁极方向和磁性强弱各不相同的‘小磁铁’,声音信号就这样记录在磁带上了。
国产磁带的前世今生
国产磁带的前世今生我国磁带产品的变迁80年代初期,盒式录音机开始在我国流行,录音磁带的需求量大增,当时国内生产录音磁带的厂家很少,因此市场上主要是进口产品,主要有索尼CHF 和TDK-D 两种型号,这两种磁带都是普通磁带中档次最低的产品,TDK-D 型磁带性能较好,索尼CHF 型磁带性能一般。
由于当时国内普遍欣赏水平有限,对其电声指标已比较满意了。
不久,大量香港生产的杂牌磁带和假冒索尼、TDK 磁带开始流入我国市场,其质量低劣。
以后,我国一些厂家开始进口国外厂家的关键设备生产盒式录音磁带,一些原生产其它类型磁带的工厂,也开始大批量生产盒式录音磁带,主要有天坛牌(北京)、鹦鹉牌(武汉)、上海牌(上海)等几种型号,这些国产磁带的电声性能明显好于香港生产的杂牌磁带,接近甚至超过索尼CHF 磁带的水平,但由于磁带盒工艺水平所限,质量较劣,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还是可以满足使用的。
80年代中期之后,录音磁带的需求量很大,市场上开始出现进口中高档录旨磁带,如TDK-AD 型等,电声性能比较好。
这时国内一些磁带生产厂家也相继推出一些中高档磁带,如上海新I 型、上海S-AD型,鹦鹉LH 型等,这些磁带的电声性能接近国外中高档磁带的水平,但磁粉牢固度、带盒质量仍比进口产品差。
这段时期,我国的磁带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磁带生产厂家,其中大部分为引进国外厂家部分关键设备生产磁带,如:郑州的ZZZ 牌、济南的百花牌、黄石的华乐牌、无锡的海鸥牌、天津的凯歌牌、常州的百灵牌等。
同时东南沿海一带,利用与港台接近的优势,引入二手低价原材料、模具,用来料加工方式,生产了大量的磁带,牌号繁多,有:嘎林、云雀、新尼(SANY)、联环、环东、夏里巴、铁鹰、飞飞、玫瑰、佳乐TOK 、天琴、钻石、海洋、金星、鹰、新日、喜凤、南方、曲泉、TAK,DAN ,TOP ,Ⅸ,GO ,TAT,TTK ,BOY-IN ,Fortane ,DDK ,TKK ,Capitol 等牌号。
索尼磁带机发展史
索尼磁带机发展史1979年7月:索尼TPS-L2正式上市。
390克!原配耳机MDR-3L2。
同时推出WALKMAN概念!1980年:爱华TP-S30 1981年5月:索尼推出WM-2和TPS-L2改进版WM-3原配耳机MDR-4L2,输出功率20mW+20mW。
使用A型电池使用时间近60小时。
1981年:爱华单放机HS-P1,也是爱华30周年纪念产品1982年1月:索尼WM-F2,看上去像WM-2的加长版。
1982年2月:索尼录放机WM-R2。
1982年2月:索尼WM-D6。
这是一款传奇的随声听,作为索尼公司第一台专业随声听第一台运用了杜比降噪-B的以及第一台走带精度达到0.04%WRMS(抖晃率)的随声听,出厂价高达60000日元1982年10月:索尼WM-7,第一台自动翻带和运用了轻触式按键的随声听。
索尼WM-DD,走带率达0.08%。
爱华推出HS-M2 1983年2月:索尼推出运动机型WM-F5,看上去像WM-F2的防水改进版1983年3月:索尼伸缩机型WM-20。
WM-F20则是前者的收音型号。
爱华推出HS-P5。
,一代解析力妙不可言梦幻机型1984年1月:索尼WM-F15,收录版WM-F65同期发售1984年2月:索尼WM-D6改进版WM-D6C上市,时价64000日元第一次运用杜比-C的随声听WM-DC2及其简化版WM-DD2推出1984年6月:索尼WM-30上市,以及增加TV伴音/FM/AM的WM-F30上市。
索尼WM-R15上市,收音版WM-F85在1985年2月上市。
同时索尼WALKMAN销售1000万台1984年10月:索尼WM-40,它是伸缩系列里唯一一款自动翻带机型1985年3月:索尼WM-551985年5月:索尼WM-F551985年10月:索尼WM-101及WM-F101(收音版),第一批使用口香糖电池的机器!索尼WM-50。
爱华推出HS-R8,第一款运用线控的随声听(线控和耳机是分开使用的)1986年4月:索尼推出神经病机型WM-F107,太阳能在晴天时阳光照射4小时就能够充满电1986年6月:索尼WM-101录音版WM-R202上市。
发烧友抹不掉的回忆:磁带Walkman才叫真HiFi
发烧友抹不掉的回忆:磁带Walkman才叫真HiFi盒式录音带发明者--奥滕斯(Lou Ottens)1960 年,如日中天的飞利浦公司已经享誉全球,他们推出的小型家用收音机走进了千家万户;而此时的飞利浦影音也正在成长为欧洲最大的唱片公司,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实力都领先于整个行业。
奥滕斯作为飞利浦影音产品开发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其领导的团队开发了最初的便携式磁带录音机。
三年后,他们在柏林电子展上推出了第一盘磁带,当时他们的宣传口号是: “比一包香烟还小!”;同年飞利浦影音还推出了世界第一台小型盒式录音机,这对于当时又大又蠢的黑胶唱片来说,无疑给了其当头一棒,人们发现音乐也可以带到户外去听了!世界第一台小型盒式录音机&磁带其实,奥滕斯在很早就决定要制造出一种可以放进上衣口袋的音乐存储器,为此他还做了很多木制模型来确定准确的尺寸规格。
1963年,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奥腾斯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告诉《荷兰新闻》记者:“我对那些笨重和难以使用的音乐播放器(黑胶唱机)感到厌烦。
” “是的,就是这么简单。
”一年后,“卡式录音带”被注册为商标。
在与索尼公司达成协议后,奥腾斯的设计最终成为了全球磁带的行业标准。
从那之后,磁带已经卖出了超过1 亿盘。
奥腾斯在晚年离休后曾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我们都是小男孩(奥腾斯和他的团队),大家玩得很开心,我们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做什么大事。
”其实提到磁带,必须提一下的还有随身听,其实这也正是奥腾斯老爷子一辈子最大的遗憾。
对此他也曾公开表示,“索尼开发了第一台随身听(Walkman),而不是飞利浦,我们没有这样的计划,这仍然令人痛心。
”1979年,世界第一台磁带随身听在索尼公司诞生,其型号为TPS--L2。
在随后的40年里,索尼推出了很多经典的Walkman型号,而且都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虽然随身听后来被苹果公司的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赶下神坛,但是对于全球的音乐爱好者来说,Walkman 依然是伟大的产品,甚至现在还有一些玩家偶尔仍在使用Walkman听音乐。
磁盘驱动器和磁带机既可以看作输入设备 又可以看作输出设备
1.3 计算机的数制及字符编码
1.3.1 1.3.2 1.3.3 1.3.4 1.3.5
数制的基本概念 常用的几种数制 各类数制间的转换 数值数据的表示 计算机中数据的存储单位
返回
数制的基本概念
• 数码:一组用来表示某种数制的符号。如:1、 2、3、4、A、B、C、Ⅰ、Ⅱ、Ⅲ、Ⅳ等。
• 基数:数制所使用的数码个数称为“基数” 或“基”,常用“R”表示,称R进制。如二 进制的数码是:0、1,基为2。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
制作人:宋平莲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 1.2 计算机概述 1.3 计算机的数制及字符编码 1.4 计算机字符的编码 1.5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6 多媒体技术概述
结束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
1.1.1 1.1.2 1.1.3 1.1.4
• 位权:指数码在不同位置上的权值。在进位 计数制中,处于不同数位的数码,代表的数 值不同。
返回
常用的几种数制
1、十进制
基数为10,即“逢十进一”,含有十个数字符号0~9,位权为 10i 。
2、二进制
基数为2,即“逢二进一”,含有两个数字符号0、1,位权为2i 。
3、八进制
基数为8,即“逢八进一”,含有八个数字符号0~7,位权为8i 。
• 从信息的输入输出角度来说,磁盘驱动器和磁带 机既可以看作输入设备,又可以看作输出设备。
微型机硬件部件及其功能
5、总线
总线就是系统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 根据所连接的部件不同分为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和
扩展总线
6、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字长:总是8的倍数 计算速度:可用时钟主频和运算速度来评价 存储容量:主要指内存储器的容量。
回顾磁带型录像机的黄金时代
回顾磁带型录像机的黄金时代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磁带型录像机曾经是家庭娱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观看电视节目和电影的方式。
这段时间被普遍称为磁带型录像机的黄金时代,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那个美好的时代。
磁带型录像机最初在上世纪60年代问世,但在80年代初才真正普及,之后成为家庭娱乐领域的重要设备。
在这个时代,磁带型录像机成了家庭中最重要的电器之一,它的存在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
首先,磁带型录像机在那个时代是一种奢侈品。
当时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是固定的,如果有一部电视剧或电影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冲突,或是因为忙于工作而无法观看,那就只能错过了。
而有了磁带型录像机,人们可以自由录制电视节目,然后在自己有空的时间观看。
这给了人们更多的自由和选择,不再受限于电视节目的时间安排。
其次,磁带型录像机也成为了人们收藏电影和节目的重要工具。
在这个时代,VHS磁带成为了家庭收藏电影的主要载体。
人们可以购买电影录像带或是租借磁带,在家中自由观看。
这为家庭娱乐提供了更大的选择范围,而不再限于电影院的排片和电视台的节目。
除此之外,磁带型录像机也让人们能够将珍贵的时刻录制下来。
当时很多人会用磁带型录像机记录家庭生活的重要时刻,如孩子的成长、生日派对和节日庆祝。
录制下来的磁带成为了家庭的宝贵记忆,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回顾。
另外,磁带型录像机也为广告行业带来了创新。
在这个时代,广告商开始利用磁带型录像机来推广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他们制作广告录像带,并通过磁带型录像机在电视台播出。
这种新的广告形式可以让消费者在自己的家中观看广告,而不仅仅是电视上的间隔广告。
然而,尽管磁带型录像机在那个时代非常受欢迎,它们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磁带型录像机的质量并不是很稳定。
毕竟,它们是机械设备,容易出现故障。
此外,录像带的质量也不稳定,如果不小心处理,磁带上的录像就有可能被抹掉。
此外,磁带型录像机需要频繁地清洁磁头和更换磁带,否则画质和音质就会逐渐恶化。
国产磁带随身听发展简史
国产磁带随身听发展概略如今看到的库存磁带随身听,很多人都不免问一下自己,这个品牌的机子到底如何,在国内属于什么档次和级别的机子,和索尼、爱华、松下比如何?就如金业GOLDYIP,千禧年后国内磁带随身听第一梯队大牌(准确说国内做磁带随身听的前三甲,熊猫、小霸王、金业)。
有人就拿金业与雷登作对比,不过年代不对,虽然两个品牌都是最早在香港成立,雷登1980年就存在了,92年在深圳建厂,95年就推出了自己的品牌OHAYO雷登,在1995-2000年之间因采用进口的机芯和索尼的电路以及出色的外形设计而风靡市场,但2000年后走了全自主路线后则开始没落,在磁带机领域已再无大的建树。
而金业是成立于1996年,推出品牌和品牌成熟时则在五六年后的千禧年了,出色的用料、精美的做工,一上市就刷新了国人对国机的认知,在磁带机领域可谓水生水起。
其磁带随身听、组合音响颇受消费者青睐,销量大涨,一时之间成为了国产磁带机领域的潮流引领者。
时至今日,金业已成为大集团大企业,而雷登则已是午后的阳光。
如果单论音质和做工,金业甚至可以排到国产磁带机当之无愧的第一位,为什么?但熊猫霸榜几十年却也也无人说不,又是为什么?请听我一一道来。
磁带随身听雷登MCR-929外放磁带随身听金业GL-213熊猫,来自于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熊猫电子集团,1936年就建厂,时至今日已有了84年历史,受到了历代领袖的参观与指导,创造了众多的中国第一,比如1953年设计出中国第一部全国产化收音机......等,注册商标"熊猫PANDA"是中国电子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也是进入国际市场的注册商标,至今享誉国外已有49年历史。
对此谁能说什么?具体我们来细说一下磁带随身听中国的发展概略。
熊猫砖头机大红色熊猫SL-12在八十年代前磁带机随身听是空白的,因为1963年荷兰飞利浦发明了盒式磁带,之后才有收录机;1979年索尼推出全球首款磁带随身听索尼TPS-L2,然后才有磁带随身听的发展。
磁带录像机的历史
磁带录像机的历史磁带录像机的历史[日期:2012-01-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26]磁带录像机的工作原理与磁带录音机大致相同,都是通过电磁转换把声音信号或图像信号记录到磁带上去,并利用磁头去磁化磁带,把所记录的信号以剩磁的形式储存在磁带上,重放时也都是?么磐酚氪糯?南喽栽硕??诖磐废呷χ谢乖?傻缧藕拧K?煌?氖锹枷窕?诮峁股显侗嚷家艋?丛拥枚唷?br>在录像机和录像磁带发明以前,电视的播放只能是把声音录在磁带上,进行剪接编辑后,与电影胶片上的图像同步。
当时,也曾出现过一些将电视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变成电信号放送,然后再转换成磁信号与声音同时录在磁带上的方法。
1951年,以美国无线电公司为主的一些公司开始进行录像机和录像磁带的研和1953年12月,宾得劳斯比研究所采用多磁迹的方法,率先推出了彩色多磁迹录像带及其播放系统,但播出的画面比较模糊,未能马上投入实用。
1956年4月美国的安培公司率先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磁带录像机。
这种录像机采用了旋转磁头和宽度为50毫米的录像磁带,磁带移动的速度每秒为380毫米,录制节目共有三个轨道,其中两个轨道用于录制图像信号,一个轨道用于录制声音信号。
1958年初,该系统安装在美国最大的电视演播室投入使用。
从此,电视节目只能来源于电影式现场直播的被动局面一举结束。
各国的电视台也纷纷地采用了这种办法,安培公司因此而闻名于世。
随后,日本的东芝、日立、索尼等电气公司也投入了录像机的研究仿制,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机型。
只有日本的胜利公司,另辟新径,发明了使用25毫米宽度录像带的新型录像机。
70年代初,日本的东芝,日上、索尼等公司联手合作,共同研究出了一种“U”制式的录像机,把磁带的宽度降低到19毫米,并开始使用盒式录像带,从而使录像机向简单化、小型化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到了70年代中期,使用25毫米磁带的录像机逐渐地取代了50毫米磁带的录像机,作为专业用的高级录像机被各国电视台广泛应用。
J1~J11,1992年以前的AIWA磁带机欣赏
J1~J11,1992年以前的AIWA磁带机欣赏爱华AIWA磁带随身听年鉴单放:PX,P,PL,PS,GS,GM。
PX是单方的轻触电控机器,最高档的,P一般是机械铁机心,PS一般是最抵挡的塑料机心机器,PL也非常老,也是电控轻触,但是他面板一般有点透明部分,而px 一般看不到带,GS也非常抵挡的单方,GM很少,只是用点金属壳的抵挡机器。
收放:TX,RX,T,RL,TA。
RX是收方的轻触电控机器收音是数字,属高档机器,T是机械铁机器比较老,TX是一般带数字收音机,RL非常老,而且是超博的电控机器,但是收音是机械的,TA是非常抵挡的收方收录放:JX,J,JL,JS,EX(只有个EX50,EX3000都是针对日本的纪念)。
JX是收录放的轻触电控机器收音一般是数字,也少的是机械的,但是都不能看到磁带,J是机械铁机心,JS是J的接班,但是只有厚机器,JL也非常老,收音机械,轻触电控,能看到带子。
1980年推出TP-S30。
是世界首台最轻最小专业立体声录音随身听。
1981年推出HS-P1。
从外形看几乎与TP-S30如出一辙,但是取消了录音功能,耳机的型号也发生了变动。
是首台单放随身听。
是爱华成立30周年纪念机型。
1982年推出HS-M2。
外形非常漂亮。
是1982年时的世界最小最轻随身听,虽然从今天的眼光看它仍然是款“板砖机”,外形非常漂亮。
1983年推出HS-P5。
是一款很顶级的机器, 当时世界上最轻最小的磁带随身听,使用两节7号电池。
具有真实且华丽的强大解析力和浑厚有味妙不可言的音色能够轻易打败同时期的所有SONY WALKMAN。
几乎是那时甚至后来的大部分机型所无法比拟的梦幻机型。
1985年推出HS-R8。
其线控跟耳塞是分开设计的。
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线控的随身听。
1986年推出HS-UV9。
是世界第一款具有TV(VHF/UHF)收音功能的随身听。
1986年推出HS-P9。
高频飘逸,音质超绝。
推出HS-F7。
爱华磁带机简史
爱华磁带机简史(92-98)单放:PX,P,PL,PS,GS,GM收方:TX,RX,T,RL,TA收录放:JX,J,JL,JS,EX(只有个EX50,EX3000都是针对日本的纪念)PX是单方的轻触电控机器,最高档的,P一般是机械铁机心,PS一般是最抵挡的塑料机心机器,PL也非常老,也是电控轻触,但是他面板一般有点透明部分,而px一般看不到带,GS也非常抵挡的单方,GM很少,只是用点金属壳的抵挡机器RX是收方的轻触电控机器收音是数字,属高档机器。
T是机械铁机器比较老,TX是一般带数字收音机,RL非常老,而且是超博的电控机器,但是收音是机械的,TA是非常抵挡的收方JX是收录放的轻触电控机器收音一般是数字,也少的是机械的,但是都不能看到磁带。
J是机械铁机心,JS是J的接班,但是只有厚机器,JL也非常老,收音机械,轻触电控,能看到带子JX,RX,PXJ,T,PJS,TX,PSJL,RL,PL这一般是这样的。
1992年1992年是AIWA的顶峰之年。
在这一年AIWA机器可以说是辉煌无比,经典机器比比皆是,在与SONY的对抗中完全是占据了上风。
而其中最出风头的机器非JX3000莫属了:全金色的机身,金色的线控器,金色的电池盒,金色的录音麦克风,用一身金色装点起来的JX3000光从外表上就散发出一种逼人的王者之气。
搭载2段BBE系统,DSL低音系统,PLSS 系统,VOICE NA VIGATION语音操作提示系统,DOLBY B/C NR,FM/AM/TV合成式调谐器,非晶质HX磁头,处处都是王者风范。
配机耳塞更是鼎鼎大名的D9,其豪华程度真是令人咋舌!JX707是JX3000的直系下属,除了是黑色机身,黑色配件外,在外型上与JX3000基本一样。
功能上与JX3000比少了TV伴音,耳塞也换成了短线金条V14,这种连线控器的耳塞高音过亮,而低频又嫌不够。
JX810初期版是银灰色的,相当漂亮。
同样搭载有2段BBE系统,PLSS系统,DOLBY B NR,FM/AM合成式调谐器,3点式电池余量检查显示器,低音系统换成了M.S.P(多重音乐效果处理器——一种预设的均衡器),效果较DSL要差一些,搭配连线控器的V16。
存储设备的发展史
存储设备的发展史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造就了当今的社会,而存储器的百年发展也同样的惊人的,从最初的打孔机到现在的蓝光DVD,存储器每一步的发展都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下面就让我们寻着这条脚印再来回顾下它的发展史,看看是否还能唤起你曾经的记忆,相对最早期的打孔纸卡以及穿孔纸带都以离我们太久远,不妨让我们从磁带开始回忆吧。
● 大型磁带记录——盘式磁带盘式磁带在1950年代,IBM最早把盘式磁带用在数据存储上。
因为一卷磁带可以代替1万张打孔纸卡,于是它马上获得了成功,成为直到80年代之前最为普及的计算机存储设备。
在80年代末的时候,大家都聚在一起看老电影,当时看待巨大的圆盘来回转,这就是盘式磁带,现在磁带的最大容量已经达到1TB。
● 最珍贵的回忆——盒式录音磁带盒式录音磁带盒式录音磁带应该是80年代人,小时候珍贵的记忆之一。
它显然也是磁带的一种,可是它实在是太普及了,所以要专门说一下。
这是飞利浦公司在1963年发明的,可是直到1970年代才开始流行开来。
一些计算机,如ZXSpectrum,Commodore 64和AmstradCPC使用它来存储数据。
一盘90分钟的录音磁带,在每一面(记得录音磁带是可以翻面的吗)可以存储700KB到1M 的数据。
现在的一张DVD9光盘,可以保存4500张这样磁带的数据,如果现在要把这些数据全部读出来,那要整整播放281天。
● 超长的存储设备——磁鼓磁鼓一支磁鼓有12英寸长,一分钟可以转1万2千5百转。
它在IBM650系列计算机中被当成主存储器,每支可以保存1万个字符(不到10K)。
●软盘的鼻祖——8英寸软盘软盘是个人计算机(PC)中作为一种可移贮存硬件,它是用于那些需要被物理移动的小文件的理想选择。
软盘有八寸、五又四分一寸、三寸半之分。
当中又分为硬磁区Hard-sectored及软磁区Soft-Sectored。
软式磁盘驱动器则称FDD,软盘片是覆盖磁性涂料的塑料片。
早期的8英寸软盘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IBM推出的全球第一台PC,是计算机业里程碑似的革命性的飞跃。
漫谈磁带作为声音记录媒体的历史
漫谈磁带作为声音记录媒体的历史(原创)在录音工业的襁褓岁月,没有磁带的踪影。
当时斗得你死我活的,是爱迪生的腊筒式记录媒体,和伯利纳的唱盘式记录媒体。
腊筒也好,唱盘也好,都是机械式的记录方式,把声波振动的轨迹,用机械方法刻在腊筒和唱盘的记录表面。
腊筒和唱盘之争,最后以爱迪生彻底失败而告终。
留声机的发明者,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唱片录音这个区域,却悲惨地失败了。
伯利纳成为具有先见之明的胜利者。
腊筒退出历史舞台,而伯利纳开创的唱盘式记录媒体,在音响音乐舞台上足足唱了半个世纪的戏。
直至后来磁带的出现,还是没有打破唱盘的主导格局。
从快转唱片(SP),到慢转唱片(LP),乃至后来数码时代的CD、LD、MD、DVD,都保留着伯利纳发明的基本样式,即数据记录在唱盘表面上,从唱盘中心往外圈呈螺旋型走,用唱针或激光唱头来拾取信号。
唯一打破唱盘独家垄断的,就是磁带记录方式。
它具有一些唱盘所不具备的优点。
举例来说,唱片是比较怕摔的东西,早期的唱盘一摔在地上基本会裂成碎片。
另外,从技术上讲,唱盘是依据母盘(MASTER)翻模制作的,而母盘在制作时,是靠一根针在唱盘表面划出沟痕;这根针和唱盘表面的机械摩擦,会不可避免地给信号添加进失真,这种失真是机械式接触方式无法彻底杜绝的。
换句话说,只要母盘是用唱针刻出来的,总会存在由此形成的失真。
于是一位叫Oberlin Smith的工程师设想出一种非机械式接触制作录音的方式。
即利用磁性原理把声波信号记录在一根钢丝上。
这位工程师的设想,到另一位丹麦工程师V aldemar Poulsen的手中,产生出实物。
这是1898年的事情。
他的设备是用来记录电话通话的,采用的媒体是一根很细的金属丝,每根只能记录30秒的声音。
这个录音设备的动态范围只有可怜的20分贝,背景噪音水平很高,因此音质上说比当时的唱片还要差。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其他公司追随着磁性记录媒体这个设想,进行了多种试验,试图改进它的音质和技术性能,但进展缓慢。
磁带机技术发展历史
磁带机技术发展历史在计算机使用穿孔纸带、卡片的年代,磁带机作为随机存储设备已经出现在计算机领域,它采用线性的记录方式将数据以数字形式保存下来。
80年代初伴随Unix主机的兴起,磁带机又得到大量应用,成为数据备份的重要设备,随后经历了20年的持续发展,磁带机在互联网时代又迎来了新的春天。
磁带机对于普通用户可能显得有些遥远,但是对于Unix系统来说,磁带机是伴随Unix服务器成长的重要设备,在硬盘容量还以MB计算的年代,磁带机就已经发展到单盘磁带以GB计的容量,而且磁带存储的可靠性在数据存储中独占鳌头,吸引了大量对数据备份有迫切要求的用户。
当然,磁带机作为线性存储设备,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不能进行快速数据检索,只能胜任数据备份这样的线性记录工作。
但是在数据安全至上的网络时代,惟有备份数据才能做到安全,磁带机凭借可靠性高、单位存储价格低、容量扩展方便等诸多优势成为首选。
源于Unix早期Unix服务器制造厂商推出磁带存储设备的主要原因是为Unix系统做备份,但是随后传统存储设备制造商也越来越多地加入到磁带存储阵营,磁带记录格式也从单一线性模拟记录发展到线性和螺旋扫描两大阵营。
现今的磁带存储已经具有数十GB的容量和20年以上的安全保存时间,MTBF超过10万小时,现在市面上的主流磁带记录格式有六七种之多,虽然Unix服务器还在使用磁带机作为主要备份设备,但是在廉价的PC服务器上,也越来越多地使用磁带机为宝贵的商业数据做备份,磁带存储技术从单一Unix应用走向了多元化。
什么样的磁带机使用于高端Unix服务器,什么样的磁带机使用在PC服务器并没有定论,但是在用户中基本形成了共识:大容量磁带机(数十GB)使用在高端领域;中小容量磁带机(几GB 到十几GB)使用在低端领域。
不同类型的磁带技术在高低端均有应用,并没有一个依照记录格式强行划分出的应用领域,这恐怕是IT产品中独有的特色了。
磁带格式多元化磁带技术的发展由来已久,钢丝录音机最早应用磁电转换这一奇妙的现象来记录音频变化,但是钢丝存放使用不便,很快就被涂覆了磁性材料的薄带子(即磁带)所代替,早期的大型计算机也广泛使用磁带作为调制后的数据记录介质。
拓展磁带录像机的发展
Br=Bs ,Hc很大,磁滞回线是矩形。当正脉冲 产生,H> Hc使磁芯呈+B态;当负脉冲产生,H< – Hc使磁芯呈– B态,可作为二进制的两个态。
B
计算机硬盘和软盘,录音、录像磁带等。
-Hc
Hc H
(5)交变消磁 外加磁场强度交替变化,矫顽磁力|Hm|逐渐减弱, 则将得到一圈圈减小的磁滞曲线,最后缩成一个包围原点 的极小的回线,即消去记录在磁带上的信号。
-Hc
Hc
H
特点:r 大,易磁化、易退磁,饱和磁感应强度大,矫顽力 (Hc)小,磁滞回线的面积窄而长,损耗小。 作变压器,还用于继电器、电机、以及各种高频电磁元件的磁 头、磁棒。
2. 硬磁材料: 三氧化二铁或二氧化铬粉层和锂锰铁氧体等。
特点:矫顽力大(>102Am-1),剩磁大,磁滞回线的面积大,损耗大。
一、旋转磁头
g
min
1 2
f max
v
min
v 2g
要提高录放的最高频率:A 提高磁带速度(磁带用量过大) B 减小磁头缝隙的宽度 解决方法:旋转磁头扫描。 基本形式:A 垂直扫描(磁迹短,不能简单地实现快、慢、静止重放) B 螺旋扫描(磁带运动方向与旋转方向倾斜一定角度,呈螺旋状) 二、频率调制 录像机除了解决频带高端的问题,还须解决低端和宽带的录放问题。
目前常见的录像机格式:
• DV 数码格式
• DVCPRO 格式
• Betacam兼容的Betacam-SP格式
• DVCAM 格式
• Digital-Betacam 格式
磁带录像机的分类
• 按质量分
广播级
业务级
家用级
古董磁带,如何换发新生机?
古董磁带,如何换发新生机?最近硬盘价格疯涨,让很多企业叫苦不迭,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数据存储,大容量硬盘的价格上涨,就意味着成本上升。
另一方面,最近这些年,复古怀旧风不断兴起,一些70、80年代的元素开始出现在潮流时尚当中,在收藏品市场上,也有一些老物件获得了新的价值。
就比如磁带。
一盘当时的流行明星的二手磁带,可以被炒到几千上万。
这两件事情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磁带的前世今生。
如果一提起磁带,您会瞬间涌起一股青春情怀,那恭喜您,说明您至少已经是而立之年,为了给心爱的随身听磁带机省点电,用铅笔手动倒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如今早已是数字音乐的时代。
时间回到19世纪80年代,当时的一位美国工程师叫奥柏林·史密斯(Oberlin Smith),借着电气时代的东风,发表了一篇论文,文章论述了如何以电和磁为基础原理,制作一台“电子留声机”。
当时人们记录声音的留声机,普遍还是基于爱迪生的发明。
用一片振动膜连接钢针,钢针接触在一个桶形的锡箔纸上,一个人摇动曲柄,带动锡箔纸转动,这样振膜就能记录下来连续的声音。
播放的时候把整个流程反过来就行,让那个人以同样的速度摇动曲柄,钢针在锡箔的痕迹中颤动,振动膜就能发出和记录时相同的声音了。
奥柏林·史密斯的“电子留声机”的设想其实跟这个差不多,只不过它的记录原理从物理刻录,变成了电磁反应。
想想看1877年爱迪生的留声机才出现,1888年的这篇论文看来得有多“科幻”。
直到10几年后,丹麦一名年轻的电机工程师瓦尔德莫·波尔森(Valdemar Poulsen)成功地把声波变成了磁力,并且在钢琴线上记录了下来,把当初的科幻,变成了现实,1898年他还因此获得了专利。
它的具体原理就来自我们初中物理的法拉第电磁感应。
当时工业革命带来了大量的精炼钢材,这些钢材具有非常良好的导电性。
机器可以把声音转换成强弱不同的电流,这些电流又可以转换成强弱不同的磁场,用钢丝从这个磁场当中穿行,就可以被磁化,这样声音就记录在钢丝上了。
SONY第四代AIT磁带机
SONY第四代AIT磁带机
无
【期刊名称】《常规医疗装备》
【年(卷),期】2005(004)001
【摘要】2004年7月22日Sony推出第四代AIT磁带机——AIT-4。
AIT-4继续延续Sony容量倍增、速度倍增的发展路线,它的容量和速度都达到了上一代产品AIT-3的两倍,分别为200GB(非压缩)和24MB/s(非压缩)。
【总页数】1页(P63)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2
【相关文献】
1.SONY AIT/S—AIT系列 [J],
2.安全备份多级存储——索尼AIT-3Ex磁带机新品上市 [J], 骄阳
3.Sony AIT新成员超乎寻常的AIT Turbo [J], 宿建光
4.SonyS—AIT磁带机——业界最高存储容量的磁带机产品 [J],
5.Sony AIT USB/IEEE1394磁带机增色个人数字生活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带机技术发展历史在计算机使用穿孔纸带、卡片的年代,磁带机作为随机存储设备已经出现在计算机领域,它采用线性的记录方式将数据以数字形式保存下来。
80年代初伴随Unix主机的兴起,磁带机又得到大量应用,成为数据备份的重要设备,随后经历了20年的持续发展,磁带机在互联网时代又迎来了新的春天。
磁带机对于普通用户可能显得有些遥远,但是对于Unix系统来说,磁带机是伴随Unix服务器成长的重要设备,在硬盘容量还以MB计算的年代,磁带机就已经发展到单盘磁带以GB计的容量,而且磁带存储的可靠性在数据存储中独占鳌头,吸引了大量对数据备份有迫切要求的用户。
当然,磁带机作为线性存储设备,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不能进行快速数据检索,只能胜任数据备份这样的线性记录工作。
但是在数据安全至上的网络时代,惟有备份数据才能做到安全,磁带机凭借可靠性高、单位存储价格低、容量扩展方便等诸多优势成为首选。
源于Unix早期Unix服务器制造厂商推出磁带存储设备的主要原因是为Unix系统做备份,但是随后传统存储设备制造商也越来越多地加入到磁带存储阵营,磁带记录格式也从单一线性模拟记录发展到线性和螺旋扫描两大阵营。
现今的磁带存储已经具有数十GB的容量和20年以上的安全保存时间,MTBF超过10万小时,现在市面上的主流磁带记录格式有六七种之多,虽然Unix服务器还在使用磁带机作为主要备份设备,但是在廉价的PC服务器上,也越来越多地使用磁带机为宝贵的商业数据做备份,磁带存储技术从单一Unix应用走向了多元化。
什么样的磁带机使用于高端Unix服务器,什么样的磁带机使用在PC服务器并没有定论,但是在用户中基本形成了共识:大容量磁带机(数十GB)使用在高端领域;中小容量磁带机(几GB 到十几GB)使用在低端领域。
不同类型的磁带技术在高低端均有应用,并没有一个依照记录格式强行划分出的应用领域,这恐怕是IT产品中独有的特色了。
磁带格式多元化磁带技术的发展由来已久,钢丝录音机最早应用磁电转换这一奇妙的现象来记录音频变化,但是钢丝存放使用不便,很快就被涂覆了磁性材料的薄带子(即磁带)所代替,早期的大型计算机也广泛使用磁带作为调制后的数据记录介质。
在数据只有MB量级的年代,线性模拟记录方式足以满足调制后信号的存放要求。
在Unix主机得到快速发展的80年代,数据的容量产生了质的变化,GB为单位的存储需求促进了磁带机的快速发展:80年代初期产生了线性数据流格式,DLT、QIC是当时主流的记录格式,磁带体积较大,带基宽度较宽,代表公司是DEC(后卖给了Quantum)、3M等;80年代后期,螺旋记录格式被引入到磁带机领域,8mm和4mm的磁带宽度显著减小了磁带尺寸,代表公司是Exabyte、HP等。
在这20年的发展中,磁带机使用的磁带、磁粉技术也获得了蓬勃发展,从早期氧化铁磁带发展到高级金属蒸镀涂层带,单位记录密度获得了大幅提高。
线性记录和螺旋记录两大阵营基本上代表了当今磁带机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经过厂商的努力,两种技术不相上下,互有融合。
线性记录格式发展时间长,进入中国市场也较早,因此在市场占有率上占优,不过螺旋记录格式磁带机体积小巧,近年来在中小型用户中应用较广。
线性记录阵营线性记录磁带机利用宽阔的磁带记录面,可以获得更大面积的存储空间,通过增加记录磁轨数量的方式提升数据传输率。
各种线性记录磁带机磁带记录技术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单位记录密度、编码方式、轨道数量上的微小差异。
除DLT磁带机需要引导系统外,线性记录磁带机机械构造简单、精度高,磁带介质的磨损被降低到最低,可以更好地保护磁带中的数据。
自3M公司在80年代初期推出QIC(DC6000)格式后,DEC公司在1985年推出了DLT格式(后转卖给Quantum,衍生出SuperDLT),SLR格式由Tandberg公司推出,LTO(线性开放磁带标准)由HP、IBM和Seagate联合建立。
他们是目前线性记录格式阵营中的主力军。
QIC 格式磁带出现得最早,在国内的保有量也最大,但是其记录介质昂贵、驱动器体积庞大,在网络时代缺乏影响力;DLT经过发展变化,目前仍然是高端服务器的存储伙伴,几百GB的容量和高速读写都是它的拿手好戏;Tandberg公司提出的SLR格式,读写校验可一次完成,容量也快速攀升;LTO在几个业界巨头的推动下,已经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是未来企业存储的希望。
QIC格式QIC阵营中的DC2000(Travan)技术是3M公司1989年继DC6000后推出的磁带存储技术,从TR-1/TR-3一直发展到今天的TR-4、TR-5。
近年来Travan技术在容量、可靠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具备了数据压缩和即写即读等功能。
Travan磁带机的特点是价格低、生产厂商多、兼容性好,目前Travan主要是PC机经济有效的备份解决方案。
背景材料:DC6000(QIC)技术最早由3M公司开发,是80年代初的磁带备份技术,采用线性记录技术,它使用非常简单的驱动装置进行纵向记录,但介质却比较复杂,而且价格昂贵。
由于所用磁带体积较大,因此DC6000磁带机只有5.25英寸格式。
DLT格式DLT(Digital Linear Tape数字线型磁带)技术最早由DEC公司于1985年开发,应用于DEC公司的VAX小型机系统,后被Quantum公司购买。
DLT以纵向曲线型记录法在磁带上进行记录,具有大容量、高速度的特点。
它也是少数使用单轴1/2英寸磁带仓的磁带机产品,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数据库存储和磁带库中。
目前DLT磁带机的容量从10GB到80GB不等,非压缩存储数据传送速度为1.25MB/s至10MB/s(压缩后可使容量和存储速度提升约一倍)。
未来DLT存储容量会达到160GB/320GB,主要生产厂商有Quantum、Tandberg和Seagate等公司。
Super DLT(SDLT)技术是Quantum公司2001年新推出的格式,它在DLT技术基础上结合新型磁带记录技术,使用激光导引磁记录(LGMR)技术,通过增加磁带表面的记录磁道数使记录容量增加。
目前SDLT的容量为160GB,近3倍于DLT磁带系列产品,传输速率为11MB/s,是DLT的2倍。
SDLT虽然对DLT磁带做了很多改进,但仍然可以读取DLT磁带,与保有量大的DLT 4000、7000和8000驱动器有着良好的向下兼容性。
高级金属粉末(AMP)介质和其他先进技术的应用使SDLT磁带存储密度达到最高,用户单位存储成本也降低到新的高度。
SDLT磁带驱动器目前受到了主流ISV的广泛支持,是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性能磁带机。
未来SDLT存储容量会达到320GB/640GB,主要生产厂商有Quantum、Tandberg和Compaq等公司。
SLR格式SLR(线性技术)所使用的记录方式仅有两个运动部件(磁头和驱动电机),磁带不需要被拉出磁带盒,对磁带介质磨损小,采用了低成本的双通道双组RWW(边写边读)磁头组件,可以在数据备份的同时进行读校验,节省1/2的读写工作时间。
磁带机内部内置传输自动调节设计装置,可以根据系统性能自动调节传输率以缩短备份时间。
SLR技术具有磁带装卸检索速度快的优势,具有良好的扩充性,向下兼容,用户可以获得一个具有良好持续性的存储技术,保证了用户的数据安全与投资。
目前SLR磁带容量达到70GB/140GB,主要由Tandberg公司生产。
Tandberg数据还推出了Novastor 1.5版本磁带复制软件,帮助用户实现从DDS格式至SLR格式的平滑移植,受到DDS磁带格式用户的青睐。
LTO格式LTO(线性开放磁带标准Liner Tape Open)由HP、IBM和Seagate联合建立,它具有向下兼容性,每隔一年容量翻一番,满足了用户信息容量不断增长的需求,并且能够保护用户投资。
LTO 有两种格式——Ultrium 和Accelis。
前者的特点是高容量,后者的特长在于存取速度快。
HP主要研究Ultrium格式的产品,并相信它是未来产品的发展方向,Ultrium采用单轴1/2英寸磁带,非压缩存储容量100GB、传输速率最大20MB/s、压缩后容量可达200GB,而且具有增长的空间。
Ultrium结合了线性多通道双向磁带格式的优点,基于服务系统、硬件数据压缩、优化的磁道面和高效率纠错技术,以提高磁带的能力和性能,广泛应用于高端服务器、大型数据库等领域。
由于重量级厂商的参与,LTO格式将成为未来磁带存储的主力军。
螺旋记录阵营相比较线性记录阵营,螺旋记录磁带机发展时间短,记录格式少,但是在几家著名厂商的推动下,螺旋记录磁带机已经成为市场中最有冲劲的产品。
螺旋记录格式的磁带尺寸小巧,记录密度高,数据在磁带表面以斜纹状磁轨记录数据。
因为倾斜的旋转磁鼓体积大,因此目前所有的螺旋记录磁带都采用双孔驱动磁带,磁带被牵引到盒外,通过密布于磁带机内部的磁带引导磁轨绕过磁头,这需要精密的机械制造,因此磁带机本身成本较高。
虽然记录密度普遍高于线性记录磁带,但是过于小巧的磁带可记录面积有限,对提高存储容量是一个不利因素。
DAT格式DAT(Digital Audio Tape 4mm)是磁带存储设备中的小不点,小巧的外形尺寸可以轻易放入5.25英寸标准托架中,4mm磁带采用螺旋扫描技术将数据转化为数字后存储,从DDS-1、DDS-2和DDS-3一直发展到DDS-4,目前容量高达40GB。
最初由HP和Sony共同研发,应用范围扩及所有的服务器平台,从PC服务器到Unix服务器,为企业环境提供了灵活的存储解决方案。
但是DAT技术下的DDS-5由于过多高技术的累加,可能永远不会面世了,主推厂商HP和Sony也都有更新的磁带技术出现。
DAT技术虽然目前存在一些障碍,但是巨大的市场保有量还是让我们重视它的下一步发展。
8mm格式8mm技术由Exabyte公司在1987年开发,采用螺旋扫描技术,其特点是磁带容量大,传输速率高,它在较高的价位上提供了相对较高容量的存储解决方案。
8mm技术本身适合于大容量存储,早期储存备份中的应用面不是很广,主要配套Unix服务器,但是在Internet数据量快速增长的今天,8mm技术受到重视。
8mm磁带机的发展经历了8200、8500、8500C和8900(Mammoth)的数据格式,容量也从最初的2GB发展到现在的40GB,传输率最快可达6MB/s,检索速度360MB/s。
新一代的Mammoth-2将指标又进一步提升,存储容量达到170GB,传输速度30MB/s,在技术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M4磁带机今年将面世)。
主要制造商是Exabyte公司。
AIT格式AIT智能型磁带技术,被称为Sony 35年来磁性记录媒体和机械产品的技术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