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运动系统(肌肉)
运动解剖学(第三版)课件第二章第五节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与应用
向心工作
离心工作
(三)肌肉工作的性质
2.静力性工作 • 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力矩,只足以平衡阻力矩,使环节保持
一定的姿势,肌肉的长度没有明显的变化,此类工作称为静力性 工作(亦称等长收缩)。静力性工作又可分为支持工作、加固工 作和固定工作。 •(1)支持工作:支持工作是指位于关节基本轴同一侧的肌肉保 持持续性收缩,以平衡阻力矩,使相应环节保持静止姿势。 •(2)加固工作:在悬垂状态下,位于关节两侧的肌肉共同持续 收缩,以对抗外力牵拉而产生的关节分离作用。 •(3)固定工作:在支撑状态下,位于关节两侧的肌肉共同持续 收缩,起稳固关节的作用。
第一类杠杆(平衡杠杆)
(四)杠杆原理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类杠杆(省力杠杆)
第三类杠杆(速度杠杆)
3. 体育运动中杠杆原理的应用
(1)利用杠杆省力 (2)利用杠杆获得速度 (3)利用杠杆训练力量
3. 体育运动中杠杆原理的应用
提铃时杠铃贴近身体上升缩短阻力臂,省力
3. 体育运动中杠杆原理的应用
工作条 工作性质 件
脊柱 髋关节 膝关节
屈
方向同(快),M肌+M 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等 下固定 向心工作
外
屈
方向反,M肌>M外
髂腰肌、股直肌等
近固定 向心工作
屈
方向反,M肌>M外
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 近固定 向心工作 腿三头肌等
踝关节
伸
方向反,M肌>M外
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拇长伸肌 近固定 向心工作 等
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 腱肌、半膜肌等
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等 趾长屈肌、拇长屈肌等
远固定 远固定
远固定
近固定 近固定
上固定 近固定
人体解剖学_第二章_运动系统-肌学
2.咀嚼肌
咬肌(嚼肌) 颞肌
(二)颈肌
胸锁乳突肌
三、躯干肌
(一)背肌 1.浅层肌 (1)斜方肌 (2)背阔肌
竖脊肌
2.深层肌
1.胸大肌
(二)胸肌
2.胸小肌
3.前锯肌
4.肋间肌
(1)肋间外肌 (2)肋间内肌
主动脉裂孔 食管裂孔 腔静脉孔
(三)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腹肌
1.前外侧群 (1)腹外斜肌 腹股沟韧带
(2)腹内斜肌
提睾肌
(3)腹横肌 (4)腹直肌
腰方肌
2.后群
3.腹直肌鞘和白线
白线
弓状线
4.腹股沟管
精索、子宫圆韧带
四、四肢肌
(一)上肢肌 1.上肢带肌 三角肌
2.臂肌
(1)肱二头肌
(2)肱三头肌
人体解剖学
第二章 运动系统 肌学
第三节 肌学
一、概述
(一)肌的分类、构造
1.肌的形态分类 2.肌的构造
(二)肌的起止、配布
1.肌的起止
拮抗肌
2.肌的配布
(三)肌的辅助结构
1.筋膜 (1)浅筋膜 (2)深筋膜
2.滑膜囊
3.腱鞘
腱鞘炎
二、头颈肌
(一)面肌和咀嚼肌 1.面肌
3.前臂肌
(1)前群 (2)后群
(1)外侧群 (2)内侧群 (3)中间群
4.手肌
1.髋肌 臀大肌
(二)下肢肌
2.大腿肌
(1)缝匠肌 (2)股四头肌
(3)股二头肌
3.小腿肌
(1)胫骨前肌
(2)小腿三头肌
201502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第二章 运动系统)
二、全身骨骼肌的配布概况 (一)头肌:分表情肌和咀嚼肌。 (二)颈肌:分颈浅肌群(颈阔肌, 胸锁乳突肌)、舌骨上下肌群和颈深 肌群。
(三)躯干肌 1.背肌: 浅群:斜方肌和背阔肌; 深群:骶棘肌等 2.胸肌:胸大肌、胸小肌、肋间内外肌 3.膈肌: 4.腹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四)四肢肌 1.上肢肌 (1)上肢带肌:三角肌 (2)上臂肌 前群:肱二头肌、肱肌; 后群:肱三头肌 (3)前臂肌:分前后两群 (4)手肌:位于手掌侧
美女——美到骨子里的女人
髂结节
髂后上棘
髂嵴
髂前上棘
弓状线
耻骨梳 髋臼 耻骨结节
坐骨大切迹 坐骨棘
坐骨结节
闭孔 耻骨联合面
坐骨小切迹
男女骨盆的区别
大转子
(二)自由
下肢骨
股骨头 股骨颈 小转子 臀肌粗隆
1.股骨
为大腿骨, 是人体最长、 最结实的长 骨,约为 1/4 身 高 , 分一体两端。
粗线
跟骨
距骨
骰骨 足舟骨 楔骨 跖骨
趾骨
美丽的大脚
足弓
第二节 骨骼肌
一、概述 (一)肌的形状与构造 形状:长肌、短肌、阔肌、轮匝肌。 构造:包括肌腹(由骨骼肌纤维构成) 和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我俩最浪漫的事
骨 骼 肌 肌 腹
肌 腱
肌细胞 神经 结缔组织膜 血管
肌腱
(二)肌的起止点、配布和作用 骨路肌一般附着于邻近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面上,中间 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收缩时使两骨彼此位置移动而产生关 节的运动。 肌在运动中比较固定的一端称起点,活动较大的一端称 止点。 全身骨胳肌大都跨过关节配布在骨骼周围,配布方式与 关节运动轴有关,即在一个运动轴的相对侧配布有两组作用 相反的肌,这两组作用相反的肌互称为拮抗肌,如运动时关 节的肌有两组,一组在肘关节前方为屈肌组;另一组在肘关 节的后方为伸肌组。这两组肌的作用互相对抗又互相依存, 在神经系统支配调节下,彼此协调,相辅相成完这样准确的 动作。
运动系统-肌
颈阔肌:阔而薄的肌片,起于胸 大肌上部和三角肌表面的筋膜,向 上行,止于口角和面部皮肤。颈阔 肌变异较大,可一侧或双侧缺如。 收缩时,颈部皮肤出现斜行皱纹。 其前部纤维可协助降下颌,后份纤 维可牵下唇和口角向下。
胸锁乳突肌:斜列于颈部两侧, 为强有力的长肌。起自胸骨柄 前面和锁骨内侧端,肌束斜向 后上方止于乳突。单侧收缩使 头向同侧屈,脸转向对侧;双 侧收缩使头后仰。
有三个头,分别起于肩胛骨关 节盂下方及肱骨后面,三肌头 合为一个肌腹,以扁腱止于尺 骨鹰嘴。收缩时伸肘关节。
前臂肌前群:位于前臂的前面 及内侧,主要为屈肌:屈肘, 屈腕,屈指,使前臂旋前。
前群共有9块,分为3层:浅层:从桡侧到尺侧依次为肱桡肌、旋前 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及尺侧腕屈肌;中层:只有指浅屈肌; 深层:桡侧为拇长屈肌,尺侧为指深屈肌,两肌远侧深面为旋前方 肌。 旋前圆肌:两头分别起自肱骨内上髁与尺骨冠突,二者之间有正中 神经穿过,尺头的深面有尺动脉穿 过。肌纤维止于桡骨中1/3的外 面及后面,此处近端有旋后肌附着,远端有旋前方肌附着。当桡 骨骨折时,骨折线在旋前圆肌止点以上或以 下,其错位结果不同。 掌长肌:肌腹很短,肌腱细长,可屈腕并紧张掌腱膜。临床上可取 其腱作肌腱移植用。
2)弹性。
3)粘滞性。
2.生理特性:
1)兴奋性。
2)传导性。
3)收缩性。
三、骨骼肌的收缩
1.按张力变化:
等张收缩:张力保持恒定而长度发生变化的肌肉收缩。人体实
现各种加速运动和位移运动的基础。
等长收缩:长度保持恒定而张力发生变化的肌肉收缩。肌肉的 这种收缩是支持、固定和保持特定人体姿势的基础。
2. 按刺激特点:
翼外肌:位于颞下窝的 上外侧部。有两头,上头 起自蝶骨大翼的下面,下 头起自翼突外侧板的外面。 两束肌纤维均斜向外后方, 止于下颌颈前面的翼肌凹。 一侧收缩,则使下颌骨转 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 使下颌骨向前,并参与张 口。
第二章运动系统
• 2.胸肌:主要有胸大肌、胸小肌、肋间肌。 • 位于胸廓前上部浅层的胸大肌和深层的胸小肌 使上臂内收,内旋,协助深吸气。位于肋骨之间 的肋间肌是呼吸肌;肋间外肌的作用是提肋(吸 气)。肋间内肌的作用是降肋(呼气)。 • 3.膈肌:为向上膨隆的圆顶形阔肌,位于胸腔、 腹腔之间。膈肌收缩时膨隆的圆顶下降,扩大胸 腔,助吸气;松弛时圆顶复位,胸腔缩小,助呼 气。膈肌与腹肌同时收缩,能增加腹压,协助排 便、呕吐及分娩等活动。膈上有三个裂孔,分别 为食管、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等器官通过。
• 二、骨连接 •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连 接的结构称骨连结,分直接连结和间接连接两大 类。 • 直接连结是骨与骨之间由致密结缔组织膜(如 颅顶骨之间的缝)或软骨(如椎骨之间的椎间盘) 直接连结,其间无间隙,特点是活动幅度小或不 能活动。 • 间接连结又称关节。由相邻的骨之间借结缔组 织构成的囊相连。相对的骨面(关节面)之间有 腔隙,腔内含有少量滑液。特点是活动幅度较大。 关节是人体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在运动中,关节 如同枢纽,作成杠杆装置的支点,骨骼以关节为 轴心,在肌肉牵动下产生运动。
• (一)骨的形态 • 骨的形态不一,一般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 及不规则骨四类。 • 1.长骨:长骨呈长管状,中部细长称骨干,两端 膨大称骺。主要分布在四肢,如肱骨、股骨等。 在肢体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 2.短骨:短骨呈立方形,位于连结牢固、 • 运动较复杂的部位。主要分布在手和足,如腕骨 和跗等。 • 3.扁骨:扁骨较宽呈板状,它主要构成容纳重要 器官的腔壁,对腔内器官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如 头颅的顶骨和骨盆的髋骨等。 • 4.不规则骨: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脊柱上的 椎骨等。
• 4.腹肌 • 腹肌位于上胸廓下缘与骨盆上缘之间,构成腹壁。 腹前壁正中线两侧有一对纵行的腹直肌,其两侧 是三层阔肌,即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其作用是可使躯干前屈侧屈或左右回旋。腹肌围 成腹腔,收缩时增加复压维持腹部脏器的位置, 并协助呼吸、排便、呕吐、分娩、咳嗽等。
畜禽解剖生理(高教版)电子教案:第2章 运动系统
第2章运动系统一、授课章节2.1骨骼二、学时安排2学时三、教学目标1.骨化学成分。
2.骨类型。
3.脊柱:颈椎(7)、胸椎(13)、腰椎(6)、荐椎(5)和尾椎(18-23)。
4.椎骨的特征。
5.关节的基本结构。
6.前肢骨、后肢骨组成。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认识牛全身主要骨骼形态、名称及分布。
2.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
3.前肢骨的组成。
4.后肢骨的组成。
难点:前、后肢关节的名称及关节角度的方向。
五、教具牛、羊、猪全身骨骼及挂图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Ⅰ.导入复习旧课: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膜的功能。
2.组织的分类及各组织的特点。
本次课的学习要介绍的牛(羊、猪)全身骨骼的名称及分布。
II.新课一、骨的主要成份骨主要是由有机质和无机质两种化学成分组成的。
有机质主要为骨胶原,决定骨的弹性和韧性。
无机质主要为磷酸钙、碳酸钙、氟化钙等,决定骨的坚固性。
提示:去掉无机质后的骨可以任意弯曲。
二、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的构成骨髓血管神经三、骨的类型骨分为长骨、扁骨、短骨、不规则骨四类。
(一)长骨长骨主要分布于四肢的游离部,呈圆柱状。
(二)扁骨扁骨为板状,主要位于颅腔、胸腔的周围及四肢的带部等,可保护脑等重要器官。
(三)短骨短骨呈立方形,多分布于四肢的长骨之间,起支持、分散压力和缓冲震动的作用。
(四)不规则骨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一般构成机体的中轴,具有支持、保护和供肌肉附着的作用。
如椎骨、蝶骨等。
四、畜体骨骼的构成畜体的骨骼,主要由头骨、躯体骨、前肢骨、后肢骨四大部分组成。
头骨分为颅骨、面骨和鼻旁窦三部分。
(二)躯干骨躯干骨包括脊柱、肋和胸骨。
躯干骨除具有支持头部和传递推动力外,还可作为胸腔、腹腔和骨盆腔的支架,容纳并保护内脏器官如表2-1。
表2-1 几种畜体各部分的椎骨数动物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牛7 13 6 5 18~20羊7 13 6~7 4 3~24猪7 14~15 6~7 4 20~23马7 18 6 5 14~21脊柱中央有纵行的椎管,容纳并保护脊髓。
运动生理学2第二章 肌肉活动
第二节 肌肉收缩与舒张原理
一、 肌纤维的微细结构
肌细胞(肌纤维)的组成:
细胞膜(肌膜 )
细胞核(多个)
细胞质(肌浆):肌原纤维、肌管 系统、线粒体、糖原、脂滴等
1、肌原纤维
肌原纤维呈长纤维状,纵贯于肌纤维全长,直径约为1-2微米。由若干 个肌小节构成。肌小节又是由更微细的肌丝构成。肌丝及其支持结构是肌 原纤维的结构基础。
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
强度 时间 强度-时间变化率
2、强度-时间曲线
3、兴奋性的评价指标
阈强度
时值:以2倍基强度刺激组织时, 刚能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作 用时间。
2、兴奋本质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返回
时值的应用:项目不同,肌肉不同,训练水平不同,
时值不同。
速度练习者<力量练习者 屈肌<伸肌 训练水平提高,时值缩短,且拮抗肌之间的比例 缩小,说明协调性提高了。 疲劳后、肌肉损伤或萎缩后时值延长
(A带)
(I带)
返回
粗肌丝和细肌丝
粗肌丝直径约10纳米,其长度与暗带相同,M线则把成束 的粗肌丝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 细肌丝直径约5纳米,由Z线结构向两侧明带伸出,有一段 插入粗肌丝之间(或暗带中)。
肌丝的分子组成
粗肌丝主要由肌球蛋白(myosin,又称肌凝蛋白)分子组成。每条 粗肌丝大约含有200-300个肌球蛋白分子,每个肌球蛋白由两条相同的 重链和四条轻链组成,分子量约为500kD。
机能、代谢特征
收缩速度快 收缩力量大(较慢肌)
易疲劳 无氧代谢为主
与运动的关系
较大强度运动 速度、爆发力训练 快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发展无氧代谢
慢肌纤维:毛细血管丰富,
肌红蛋白、线粒体较多
运动生理第二章
49
(二)生理学特征
1.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慢
肌纤维收缩速度慢。
2.肌纤维类型与肌肉力量 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
明显大于慢肌运动单位。 3.肌纤维类型与疲劳 不同类型的肌纤维抗疲劳能 力不同。
50
(三)代谢特征
51
三、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分布
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在肌肉中所占的百分比, 称为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这种百分组成与 动物种属、肌肉的神经支配特点、肌肉功能、 个体的年龄、性别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有较 大的个体差异。 人类骨骼肌均由不同类型的肌纤维混合而成, 各类肌纤维的分布是混杂的,但受同一运动神 经元支配的所有肌纤维具有相同的类型。
52
上肢肌的II型肌纤维比率介于40-67%,且浅部与深部 的差异不明显; 下肢肌的II型肌纤维比率介于35-82%,波动较大,且 浅、深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 以维持身体姿势为主的骨骼肌, I型肌纤维比率较高。 如: 肌肉 臀大肌、股中肌、股二头肌、比目鱼肌、胫骨前肌
百分比
60%
66%
32
非等动收缩
33
2)等动收缩 肌肉能以 恒定的速度或 等同的强度收 缩,张力与负 荷是等同的, 肌肉在整个关 节运动范围内 得到最大锻炼。
34
(二)拉长收缩(离心收缩)
1.概念:肌肉收缩的张力<外加阻力,肌肉 被拉长。 2.在运动中的作用:制动、减速和克服重力
35
(三)等长收缩
1.概念:肌肉收缩的张力=外加阻力,肌 肉长度不变。 2.在运动中的作用:支持、固定和保持 身体某种姿势 。
48
二、两类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
(一)不同肌纤维的形态特征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二章运动系统
新 生 儿 颅 上 面 观
四肢骨
上、下肢骨的组成基本相同,分为此在形态上也有其不 同。上肢骨骼形体轻巧,关节松弛,附属结构少,运动灵 活;下肢主要功能是支撑体重,便于行走,因而其骨骼形 体坚实粗壮,关节结构稳定性强,连接紧密。
4、上肢骨及其连结: (1)上肢骨: 组成:分为上肢带骨和自由上 肢骨。 上肢带骨:① 锁骨 ② 肩胛骨; 自由上肢骨: ① 肱骨;② 尺骨;③ 桡骨; ④手骨;
2、骨的构造:
骨由骨组织和骨膜构成,骨内有骨髓腔, 内含骨髓。 骨组织是一种结缔组织,其特点是有大量 的细胞间质,并使骨组织成为一种坚硬而有一 定韧性的结缔组织。 骨组织中含有大量的钙和磷。
骨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 骨细胞分4种: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
骨细胞。
骨组织的细胞间质习惯上称为骨基质,简称骨质。
(2)上肢骨的连结: 肩关节: 肘关节:肱骨下端和尺骨、
桡骨的上端构成的肘关节。
肱骨图
桡骨和尺骨图
5、下肢骨及其连结:
(1)下肢骨:由下肢带骨及自由下肢骨组成。 下肢带骨:髋骨。 自由下肢骨:① 股骨 ② 髌骨 ③ 胫骨④ 腓骨⑤ 足骨 (2)下肢骨的主要连结方式: a、髋关节:由髋骨的髋臼与股骨头的构成。
间骨板是位于骨单位之间的一些平行骨
板,是原有骨单位或内、外环骨板更新改建
过程中的残留部分。
骨的解剖结构
骨髓:
① 红骨髓:胎儿幼儿骨髓腔及松质内部都
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② 黄骨髓:5岁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
被脂肪组织代替,成为黄骨髓。
骨膜:是一层纤维结缔组织膜,紧贴于关节面
以外的骨面上。
① 外膜:外表面。 ② 内膜:腔面。
骨质:
中职《人体解剖学》PPT第2章 运动系统(肌学)
(二)颈深肌群 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 斜角肌间隙:前斜角
肌、中斜角肌两者之 间构成斜角肌间隙, 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 通过。
第三节 躯干肌
一、背肌
(一)背浅肌 斜方肌:为项背部三角形扁肌,作用于肩胛骨。全部肌收缩
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背阔肌:为胸侧部和背下部阔肌,作用于臂。可使臂内收、
腹外斜肌 :腹前外侧 壁扁肌,肌束由外上斜 向内下(类似手插口袋 )。
腹内斜肌 :腹外斜肌 深面,肌束由外下呈扇 形向内上。
腹横肌 :腹内斜肌深 面,肌束呈水平方向。
(二)后群 腰方肌 腰大肌
四、腹肌
(三)腹肌的肌间结构
1.腹部局部结构
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的鞘 状结构,位于腹前外侧壁的 三层扁肌的腱膜构成。
一、上肢肌
(二)臂肌 前群:主要有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等。
肱二头肌:两个头,作用于肘关节。可屈肘关节及前臂旋 后。 后群:为肱三头肌,三个头,作用于肘关节。可伸肘关节
。
一、上肢肌
(三)前臂肌 前群:共9块,浅层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肱桡肌、旋前
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和尺侧腕屈肌(图 2-4),深层包括拇长屈肌、指深屈肌和旋前方肌。
3.后群:浅层为小腿 三头肌,以跟腱止于跟 骨。深层有趾长屈肌、 长屈肌和胫 骨后肌。
(1)内翻足的肌:胫骨 前肌和胫骨后肌
(2)外翻足的肌:腓骨长 肌和腓骨短肌
二、下肢肌
(四)足肌 足背肌:较薄弱,包括有 母短伸肌和趾短伸肌。作用分别为
伸 母指和第2~4趾。 足底肌:与手肌配布相似,分内侧、外侧和中间三群。内、外
白线: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上 ,由两侧三层扁肌的腱膜交 织而成。
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 内侧半上方,是肌及筋膜间 的斜行裂隙,长约4~5cm, 有四壁、两口。
人体解剖教案第二章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教案第二章运动系统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对于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运动系统是人体解剖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骨骼、肌肉和关节,是支撑和运动人体的基础。
【教学目标】1.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掌握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和特点3.能够描述和识别常见的骨骼、肌肉和关节【教学内容】1.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架系统,由骨骼和附属结构组成。
骨骼分为轴骨和附属骨。
轴骨主要包括头骨、脊柱和胸廓,附属骨包括四肢和骨盆。
轴骨和附属骨的结构和特点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
2.肌肉系统肌肉系统与骨骼系统密切相关,它由肌肉、肌腱和肌膜组成。
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位于骨骼上,负责身体的主动运动;平滑肌分布在内脏器官中,控制器官的收缩和功能;心肌位于心脏中,主要负责心脏的收缩和血液的泵送。
3.关节系统关节是连接骨骼之间的结构,它具有保护骨骼、提供运动的功能。
常见的关节类型包括滑动关节、球-and-socket关节、转动关节和骨-骨连接。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2.示范法:通过解剖模型和图示,向学生展示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和特点,帮助学生识别和描述它们。
3.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行解剖实验,观察和分析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评价】1.平时评价:课堂表现、习题答题情况、实验报告等。
2.考试评价:闭卷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教学资源】1.教具:解剖模型、骨骼模型、骨骼图、肌肉图等。
2.实验室设备:手术刀、手术刀片、解剖钳、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人体骨骼图和肌肉图,激发学生对运动系统的兴趣。
2.知识讲解根据教学资源,向学生详细介绍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重点解释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和特点,并与生理功能进行关联。
3.示范和实践操作提供外骨骼模型和肌肉图,向学生展示和解释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和特点。
《运动解剖学》一、肌肉总论
腹横肌
命名:
形状:斜方肌,三角肌 位置:冈上肌,骨间肌 形态结构和部位:肱三
头肌 大小和位置:腰大肌 起点:胸锁乳突肌,胸骨
舌骨肌 作用:旋后肌,大收肌 位置和肌的方向:腹外
斜肌,腹横肌
(四)肌肉的物理特性
1. 伸展性 肌肉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可被拉长的特性叫伸展性。
肱三头肌
命名:
形状:斜方肌,三角肌 位置:冈上肌,骨间肌 形态结构和部位:肱三头肌 大小和位置:腰大肌 起点: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
肌 作用:旋后肌,大收肌 位置和肌的方向:腹外斜肌,
腹横肌
命名:
形状:斜方肌,三角肌 位置:冈上肌,骨间肌 形态结构和部位:肱三头肌 大小和位置:腰大肌 起点: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
(八)研究肌肉功能的术语
1、根据肌肉的固定情况进行分析:
(1)起点 、止点:肌肉一般以两端固定于相应的骨上, 其靠近身体正中面或颅侧的一端为起点,另一端为止 点。
(2)定点、动点:肌肉工作时,在活动骨 附着点为动点,在相对固定骨的附着点为定点。
(3)近固定、远固定 :肌肉收缩时,定点在近侧端-近 固定;定点在远侧端-远固定;
结构。
肌原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肌原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二)肌肉的辅助结构
(1)筋膜:浅筋膜、深筋膜 (2)腱鞘:纤维鞘 滑膜鞘(脏层、壁层) (3)滑膜囊 (4)籽骨 (5)滑车
肌的辅助结构
肌束膜
(1)筋膜 浅筋膜(皮下筋膜) 腱 深筋膜(固有筋膜)
(2)腱鞘 纤维鞘(纤维腱鞘) 脏层
滑膜鞘 壁层
(4)上固定、下固定:肌肉收缩时,定点在上-上固定; 定点在下-下固定;
动物解剖 第二章运动系统
前 肢 骨
1.肩胛骨
-三角形扁骨,斜位于胸腔侧壁。外侧形成隆起的肩胛冈,牛有
肩峰。上有肩胛软骨,呈半圆形,供菱形肌附着。下有关节盂与
肱骨头成关节。
外侧面
内侧面
2.肱骨:长骨 (1)近端:球形的肱骨头;大、小结节。 (2)骨干:螺旋状臂肌沟;三角肌粗隆;圆肌粗隆。 (3)远端:滑车状关节面(与桡骨成关节),滑车状关节面后方为
(二)头骨的连结 颞下颌关节:含关节盘。 其余均为直接连结(借纤维、软骨或骨直接相连)。
二、躯干骨及其连结
(一)躯干骨:脊柱、肋、胸骨
1. 脊柱
-脊柱:由一系列椎骨(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及尾椎)借软骨、关 节和韧带连接而成的柱状结构,内有椎管,可容纳和保护脊髓。
(1)椎骨的一般构造:
椎体、椎弓、突起
肋的对数与胸椎数目一致。
-(1)肋
A. 肋骨:位于椎骨端 -肋骨小头:与椎体成关节 -肋结节:与胸椎横突成关节
-血管沟:肋骨后缘内侧,供肋
间动、静脉、肋间神经过。 -肋间隙:相邻两肋之间的间隙。
B.肋软骨
-位于胸骨端,呈棒状。
C. 肋的分类
真肋:肋软骨直接与胸骨相连的肋,也称为胸骨肋。
假肋:肋软骨依次相连形成一个弓状结构(肋弓),然后通过肋弓与胸
单关节。
(3) 蹄关节:由冠骨与蹄骨及远籽骨构 成。
(三)后肢骨
髋
股
骨
骨
膝盖骨 小腿骨 后脚骨
1. 髋骨
- 髂骨、坐骨、耻骨,3块骨在外侧中部结合处形成髋臼,与股骨头
成关节。
A.髂骨:位于前上方, a.髂骨体:后部,三棱柱状 b.髂骨翼:前部,宽而扁 ,三角形;髂骨翼外侧角称为髋结节,内侧 角小称荐结节。 -背侧的坐骨大切迹,与荐结节阔韧带间构成坐骨大孔,坐骨神经自 坐骨大孔出骨盆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 肌肉的辅助器官
1. 筋膜(Fascia): 分浅筋膜和深筋膜。 浅筋膜:位于皮下,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覆盖在全身 肌肉的表面,有些部位的浅筋膜中有皮肌,营养良好 的家畜在浅筋膜内蓄积有脂肪。 深筋膜:位于浅筋膜下,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主要起 保护、固定肌肉位置的作用。
2.粘液囊(Bursa mucosae): 是封闭的结缔组织囊。壁内 衬有滑膜,腔内有滑液。多位于骨的突起与肌肉、腱 和皮肤之间,起到减少摩擦的作用。 腱 鞘(Vagina synovialis tendinis): 由粘液囊卷裹于腱的 外面而形成。以减少肌腱活动时的摩擦。
前下方的肌束组成,与背腰最长肌间形成髂肋肌沟,沟内有中兽 医的针灸穴位。 2.脊柱腹侧肌群:不发达,仅存在于颈部和腰部。 (1)斜角肌(Mm.scalenus):颈部 (2)头长肌(M.longuscapitis):颈部 (3)腰大肌(M.psoas major):腰部 (4)腰小肌(M.psoasminor):腰部
作用是向前外方牵引肋骨,扩大胸腔横径,引起吸气。 (2) 膈:是一凸向胸腔的板状肌,构成胸腔的后壁。由周围的肌质
部(肉质缘)和中央的腱质部(中心腱)组成。肉质缘分别附着 于前4个腰椎腹侧面、肋弓内侧面和剑状软骨的背侧面。
★ 膈上有三个孔。在腰椎附着部,左、右膈脚间的裂孔,称 主动脉裂孔(上方),供主过;在中央腱上中线右侧有供后腔静 脉后通过的腔静脉裂孔(下方)。
四、躯干的主要肌肉
躯干肌包括脊柱肌、颈腹侧肌、胸壁肌和腹壁肌
(一) 脊柱肌
1.脊柱背侧肌群 (1)背腰最长肌(M. longissimus dorsi):属多裂肌,俗称“眼肌”,
位于胸、腰椎两侧,自髂骨、荐骨向前,伸延至颈部。 (2)髂肋肌(M. iliocostalis):位于背最长肌的腹外侧,由一系列斜向
膈的收缩使膈的中心腱向后运动,胸腔前后径增大,从而引 起吸气。
前面观
后面观
2. 呼气肌
(1)后背侧锯肌(M.serratusdorsalisposterior): 位于胸壁后上部,背腰最长肌的表面,起自腰 背筋膜,肌纤维由后上方斜向前下方,止于肋 骨的后缘。收缩可向后牵引肋骨,协助呼气。
1.纺锤形肌(长肌 ):分布于四肢。中间膨大部分 主要由肌纤维构成为肌腹,两端为肌腱(俗称 “蹄筋”)。收缩时使肌肉显著缩短,从而引起 大幅度的运动。
2.多裂肌(短肌) :主要分布于椎骨周围,由许多 短肌束组成,如背最长肌、髂肋肌等。
3.板状肌(阔肌 ):主要分布于腹壁和肩带部。多 呈薄板状,有的呈扇形,如背阔肌、腹外斜肌等。
肌肉通过其肌腹的收缩改变长度,从而牵动骨产生 运动。在一个动作中,起主要作用的肌肉称主动肌;起 协助作用的肌肉称协同肌;产生相反作用的称对抗肌; 参与固定某一部位的肌肉为固定肌。
(五) 肌肉的命名
依据肌肉的功能、形态、位置、结构及肌纤维方向 等来命名。少数只据其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命名,大多数 肌肉是综合几个特点来命名。
肌纤维的主要功能是收缩,产生动力;肌膜是肌肉 的支持组织,使肌肉具有一定的形状。
2.肌腱:为肌腹一端或两端的直接延续,牢固地附着于 骨上。肌腱由腱纤维等构成,没有收缩能力,但有很强 的坚韧性和抗张力,故不易疲劳。腱纤维深入到骨膜和 骨质中使肌肉牢固地附着于骨上。
肌外膜
肌 腹
肌束膜 和
肌
肌内膜 腱
(二) 肌肉的形态(分类)
牛的全身浅层肌
三、头部的主要肌肉
头部肌肉分为面部肌和咀嚼肌。
(一)颜面肌:位于口腔和鼻腔周围,可分 为开张自然裂孔的开肌和关闭自然裂孔的 括约肌。 开肌:鼻唇提肌、鼻翼开肌、上唇提肌、 下唇降肌 括约肌:口轮匝肌、颊肌 (二)咀嚼肌:包括闭口肌和开口肌。以闭 口肌较发达,因为闭口肌是咀嚼食物的动 力来源。 闭口肌:咬肌、颞肌、翼肌 开口肌:枕颌肌、二腹肌
(3) (4)俗称“里脊肉”。
腰椎腹侧肌:腰小肌、腰大肌
(二) 颈腹侧肌
1.胸头肌(M.sternocephalicus): 位于颈下部的 外侧,长带状,起自胸骨柄,止于下颌骨后缘; 与臂头肌之间的肌间隙称颈静脉沟。
2.胸骨甲状舌骨肌(M.sternothyrohyoideus): 位于气管的腹侧。扁平带状,起自胸骨柄,向 前分为两支。外侧支止于喉的甲状软骨,称为 胸骨甲状肌;内侧支止于舌骨,称为胸骨舌骨 肌,作用为向后牵引舌和喉,以助吞咽。
A.粘液囊 B.腱鞘 1骨 2腱 3纤维膜 4滑膜 5滑膜腱层 6滑膜壁层
二. 皮 肌
皮肌(M.cutaneus):分布于皮下浅筋膜中的 薄层肌,与皮肤深面紧密相连。根据部位可分为: 面皮肌(面部)、颈皮肌(颈部,牛无)、肩臂 皮肌(臂部)和胸腹皮肌/躯干皮肌(胸腹部)。
皮肌收缩时,可使 皮肤震颤,以驱赶蚊蝇 和抖掉皮肤上的灰尘水 滴。
《动物解剖学》
CAI课件
主讲:朱钱龙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2-2 肌肉
一. 概 述
运动系统所描述的肌肉 (Musculus)特指骨骼肌(也 称横纹肌),它们附着于骨骼 上,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
(一) 肌肉的构造
每一块肌肉就是一个肌器官,可分为能收缩的肌腹 和不能收缩的肌腱两部分。
1.肌腹:由许多肌纤维(肌细胞)借结缔组织结合而成。 包在整块肌肉外面结缔组织形成肌外膜,肌外膜深入肌 肉内把肌纤维分成大小不同的肌束称肌束膜;肌束膜再 向肌纤维之间深入包裹每一条肌纤维称肌内膜。
4.环形肌:位于自然孔的周围,肌纤维环行,形 成括约肌,如口轮匝肌、肛门括约肌等,收缩时 可关闭自然孔。
(三) 肌肉起止点
肌肉一般是以其两端附着于骨,中间可能越过一个 或多个关节。当其收缩时,位置不动的一端叫起点,引 起骨移动的一端称止点。但有时随情况的变化,起止点 可互相转变。
(四) 肌肉的作用
3.肩胛舌骨肌(M. omohyoideus): 薄长带状,位 于颈侧,臂头肌的深面,自肩胛内侧走向前, 止于舌骨体,在颈总动脉和颈静脉之间穿过。
马的深层肌肉
(三) 胸壁肌肉
位于胸侧壁和胸腔后壁,参与呼吸运动,可分为吸气肌和呼气肌。 1. 吸气肌 (1) 肋间外肌:位于肋间隙浅层,肌纤维由前上方斜向后下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