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句不可不知的国学经典名句

合集下载

最全国学经典名句500句,速收藏转发,终生受用

最全国学经典名句500句,速收藏转发,终生受用

国学文化精读——倡导诗意生活态度国学文化精读国学经典名句500句(1-100句)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国学名句100句

国学名句100句

国学名句100句国学名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们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100 句国学名句: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2.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3. 满招损,谦受益。

——《大禹谟》4.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1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1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13.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14.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1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1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17.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18.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1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20.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2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22.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文嘉《明日歌》23.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24.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2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2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27.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28.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29.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30.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3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3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国学经典语录摘抄_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

国学经典语录摘抄_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

国学经典语录摘抄_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感恩节】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下面是为您收集整理的国学语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1.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晋.陆机.文赋)2.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3.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4.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5.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6.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7.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8.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9.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10.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望洞庭)1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12.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宋.徐元杰.湖上)1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14.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15.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16.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17.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18.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19.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2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2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22.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23.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国学经典语录100

国学经典语录100

国学经典语录100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满招损,谦受益。

1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7、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1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20、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21、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2、尽信书,不如无书。

2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3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4、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3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36、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3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3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4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4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4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4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45、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4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国学经典100句全集

国学经典100句全集

国学经典100句全集1、言必有主,行必有法,亲人必有方。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3、宁为鸡口,无为牛後。

——《史记·七十列传·苏秦列传》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诗经·关雎》5、无父无君。

是禽兽也。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6、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墨子·01章亲士》7、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于待客——《墨子·05章七患》8、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

——《礼记·王制》9、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诗经·伐木》10、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11、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史记·货殖列传》12、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於中,则播於外也。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13、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14、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

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

——《墨子·04章法仪》15、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

——《墨子·44章大取》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篇》17、仁则荣,不仁则辱。

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18、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

——《礼记·杂记下》19、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智,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荀子·正论》20、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诗经·绿衣》21、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中国古籍100句经典语录大全

中国古籍100句经典语录大全

中国古籍100句经典语录大全1.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译文】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谦逊并感到自己的不足,能因此得益。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3.言必信,行必果。

【译文】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办到。

4.毋意,毋必,毋因,毋我。

——《论语》【译文】不任性,不死板,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选取他的优点学习,对他的缺点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译文】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问题。

小人常常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译文】君子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8.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译文】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9.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译文】不会迁怒于人,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10.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译文】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11.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译文】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2.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译文】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1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译文】千里大堤,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

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1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译文】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忠告。

1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译文】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于行为有利。

国学经典100句必背

国学经典100句必背

国学经典100句必背优化格式:国学经典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百句具有代表性的国学经典名句,供您参考和背诵:1. 君子之道,暗而不明,视之不见,听之不闻,饱食终日,行不怠焉。

——《论语》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4.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论语》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6.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7.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8.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9. 躬行节俭,以养德性。

——《大学》10.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大学》11.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于所学,又智,矢不能穷也。

——《大学》1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13.人之相欺也,常无他故,惟以其所欲之事欺之耳。

——《中庸》1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中庸》15.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16. 心正则身修,道修则福生。

——《论衡》17. 虚心以待人,笃信以纳事。

——《论衡》18. 行己有恒,则无不利。

——《论衡》19. 不事邪门,则无危患。

——《论衡》20. 君子之学也,至于百家而不求我者,已矣夫!——《文子·报任安书序》21. 吾道一以贯之,不谓先王而后周、先秦而后法。

——《韩非子·劝学》22. 安能以蠡测海者,吾其旋涡也哉!——《韩非子·说林》23.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有之,以德行之,折简垂拱而天下治。

——《韩非子·五蠹》24.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取譬焉,犹言江河练与泥沙也。

——《管子·牧民》25. 取民以养国,不取国以养民。

——《管子·牧民》26.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管子·权修》27. 小不忍则乱大谋。

经典古代名言100句

经典古代名言100句

中国传统名言100句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注释]笃(dǔ):诚实,一心一意。

[作者简介]《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论述行事要符合“中庸”的准则。

子思,战国初哲学家,姓孔,孔子的孙子。

[译文]广博地学习,审慎地询问,慎重地思索,明晰地辨识,笃实地履行。

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注释]能之:能掌握它。

[作者简介]《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论述行事要符合“中庸”的准则。

子思,战国初哲学家,姓孔,孔子的孙子。

[译文]别人用一倍功夫就能掌握(的东西),我就用百倍的功夫来掌握(它);别人用十倍的功夫可以掌握(的东西),我就用千倍的功夫来掌握(它)。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注释]说(yuè):通“悦”,愉快,高兴。

[作者简介]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zōu yì)(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译文]学习了的东西时常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事吗?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注释]立:成立、成就。

不惑:认识坚定无惑。

天命:可理解为自然规律。

耳顺:听到一切都能探测到言外之意。

从心所欲:随心所欲,顺着自己的意愿去做。

不逾(yú)矩:不会越出合乎情理的规范。

[作者简介]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zōu yì)(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译文]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在人生道路上站稳脚跟,四十岁对事情有见解而不至于迷惘,五十岁知道上天给我安排的命运,六十岁听别人说话就能分辨是非真假,七十岁能按照心里想的去做,不会超越规矩。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建议收藏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建议收藏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建议收藏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11、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1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1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16、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1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20、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2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22、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2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2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2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2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国学经典100句

国学经典100句

国学经典100句1. 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2. 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3.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4.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礼记》5. 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6.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7.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清《增广贤文》8.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9.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1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11.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12.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14.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15.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16.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17.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1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19.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20.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21.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2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23.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24.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25.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2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27.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28.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29.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30.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31.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32.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

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

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国学语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1.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晋.陆机.文赋)2.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3.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4.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5.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6.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7.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8.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9.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10.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望洞庭)1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12.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宋.徐元杰.湖上)1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14.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15.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16.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17.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18.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19.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2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2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22.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100句国学智慧经典语句

100句国学智慧经典语句

100句国学智慧经典语句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4. 君子成人之美,不愉于言色。

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 君子不器。

7.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8.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9.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0. 君子之道,独行而不远。

11.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3.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4.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6. 君子之爱人也广,众人之爱己也密。

1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8. 君子喻于义而不喻于利。

19.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0.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1.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2.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3.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4.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5.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6.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7.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8.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9.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0.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1.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2.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3.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4.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5.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6.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7.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8.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9.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0.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1.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2.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4.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5.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6.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关于国学经典的金句

关于国学经典的金句

关于国学经典的金句
1. 君子以自强不息,内修外举,感天地之至道。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 学非止于言,学而实则有得。

7.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8. 不怕慢,只怕停。

9. 学海无涯,回头是岸。

10. 见微知著,存大在小。

11. 愿做平凡之人,支撑起不平凡的人生。

1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3.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14. 虚怀若谷,得谦以养尊。

15.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6. 知足常乐,生活充满满足和快乐。

17.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8. 真理不怕审视,谬误不怕辩驳。

19.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0.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00句不可不知的国学经典名句(含译文),果断为孩子收藏。

100句不可不知的国学经典名句(含译文),果断为孩子收藏。

100句不可不知的国学经典名句(含译文),果断为孩子收藏。

渊博的学识来自不断的积累,从容的智慧来自日常的培养。

简练的国学名句言近而意远,滴水藏海地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下面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孩子不可不知,家长先收藏起来,对孩子语文的学习和自身素质的提升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译: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4.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

——《诗经》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译: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6.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7.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译: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8.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尚书》译:(人要有九德)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聪明能干而敬业,善于变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节制,刚强而务实,勇敢而符合道义。

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中国古典名句100句

中国古典名句100句

中国古典名句100句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2.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3.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6.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7.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9.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10.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11.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1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1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14.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15.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16.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17.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1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9.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20.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21.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22.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23.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礼记·中庸》24. “礼之用,和为贵。

国学经典语录100句

国学经典语录100句

国学经典语录100句1、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2、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史记》3、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史记》4、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诗经》5、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论语》6、灵雨既零,命彼倌人。

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诗经》7、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易经》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9、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10、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诗经》11、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楚辞》12、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史记》13、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易经》14、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易经》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论语》16、能受国之诟,是为社稷主。

《道德经》17、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诗经》18、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

《史记》19、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道德经》2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21、魂茕茕兮不遑寐,目眽眽兮寤终朝。

《楚辞》22、泽无水,困。

君子以致命遂志。

《易经》23、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诗经》2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2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26、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道德经》27、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28、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道德经》29、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3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31、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道德经》32、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经典国学100句

经典国学100句

经典国学100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味例如兰。

——《周易》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4.哀哀父母,后生我劬(qú)劳。

——《诗经》5.天作孽,岂可违;自作孽,不容活。

——《尚书》6.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7.非知之艰,行及之惟旬日。

——《尚书》8.宽而栗,弓之侧,愿意而孝,乱而敬,骚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纳,强而义。

——《尚书》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晓得。

——《礼记·学记》11.见利不亏其义,见到死去不更其死守。

——《礼记·儒行》12.恶言不自身利益口,忿言不坦谢身。

——《礼记·祭义》13.见善如不及,见到疏于例如探汤。

——《论语》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离恨矣。

——《论语》1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人。

小人反就是。

——《论语》16.见贤思齐矣,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18.当仁,不想于师。

——《论语》1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20.人不知而不皈,不亦君子乎?——《论语》2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2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23.三人行,必有我师矣,独以其善者而从之,其疏于者而改为之。

——《论语》24.君子谋诸己,小人谋诸人。

——《论语》25.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26.不加害,不贰过。

——《论语》27.大不忍心,则乱小求。

——《论语》28.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29.过而不改为,就是曰过矣。

——《论语》30.三思而后行。

——《论语》31.仰不愧为于天,翻飞不怍于人。

——《孟子》3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3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3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句不可不知的国学经典名句,果断收藏渊博的学识来自不断的积累,从容的智慧来自日常的培养。

这些简练的国学名句言近而意远,滴水藏海地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译: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4.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

——《诗经》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译: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6.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7.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译: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8.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尚书》译:(人要有九德)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聪明能干而敬业,善于变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节制,刚强而务实,勇敢而符合道义。

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行》译:不要见到财利就做有损于大义的事,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决不改变自己的志节。

12.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译:自己不说出恶言, 别人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自身上来。

你若以恶语伤人,他人也会以恶语相加。

1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1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2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2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2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2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25.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6.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7.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8.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30.三思而后行。

——《论语》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31.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子》译: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3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

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3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译: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造福天下,使天下人都能这样。

3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译: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意,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操,威武不能屈服他的意志,这就叫大丈夫。

38.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

——《孟子》译: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39.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译:人的毛病,在于喜欢教导别人,做别人的老师。

喜欢教导别人的人,又往往自以为是,自以为正确,一副高高在上的气魄。

4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

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4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4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4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44.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

——《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4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4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47.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译:有技巧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没有本事的人没有追求。

48.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49.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50.事随心,心随欲。

欲无度者,其心无度。

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

——《吕氏春秋》译:事从心出,心随欲来,如果不从心欲的细微处观察事物,我们往往会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骗。

纵横古今中外,详细考察事情的成败得失。

如果深入观察,就会发现。

事情的发展往往是被人的心欲所控制。

5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5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5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56.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5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5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59.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译文:(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6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译文: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61.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译文: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62.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6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64.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后汉书·王符传》译文: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66.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