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设定与运用

合集下载

标准工时及秒表法

标准工时及秒表法

标准工时及秒表法标准工时及秒表法一、概述标准工时及秒表法是一种管理劳动时间的方法,通过设定标准工时和使用秒表来监控和计量员工在工作中所花费的时间。

标准工时指的是在一定工作条件下,完成一定任务所需的平均时间。

秒表法则是通过使用秒表来记录员工在工作中的每个活动的时间,以便评估工作效率和提高生产力。

标准工时及秒表法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二、标准工时1. 标准工时的设定标准工时是根据工作内容的特点和任务的复杂度来确定的,可以分为每件标准工时和每批标准工时两种形式。

每件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完成一件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

每批标准工时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完成一批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

标准工时的设定需要参考实际生产情况,同时考虑到员工技能水平、工作环境、设备条件等因素。

合理的标准工时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

2. 标准工时的作用(1)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通过设定标准工时,企业可以根据订单数量和工期要求,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产品的按时完成。

(2)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标准工时的设定可以明确员工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的工作量,有利于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

(3)优化生产流程。

通过标准工时,企业可以分析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找出改进的方向,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三、秒表法1. 秒表的使用(1)记录工作时间。

员工在开始进行某个活动时,需要启动秒表,并在活动结束时停止计时,记录下所花费的时间。

通过记录工作时间,可以准确评估员工在每个活动中所花费的时间。

(2)分析工作效率。

通过对记录下来的工作时间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浪费时间和低效率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优化。

(3)设定目标时间。

通过秒表法,企业可以设定合理的目标时间,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更高的生产力。

2. 秒表法的优势(1)真实准确。

秒表法可以准确地记录员工在各个活动中所花费的时间,避免了主观估计的误差。

标准工时基础知识及应用

标准工时基础知识及应用
•作业测定
•直接法 •密集抽样法 •分散抽样法
•合成法
•预定时间标准法 •(PTS)
•综合数据法
6.1马表法 6.1.1抽样的概念
抽样调查是一种科学的非全面调查的方法。它是按随机的原则,抽选总体中 的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以推断总体的有关数据。
由于抽样调查是按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选少部分单元,无任何主观意图的 影响,因此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此外抽样调查是根据科学的计算确定的,在调查的次数上,有最低限度的保 证。
密集抽样是在一段时间内对作业的执行情况作直接、连续地观测的技术。 分散抽样又称瞬时观测法,它是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以随机方式对调查对象 进行间断的观测,并按预定目的整理、分析调查的资料,得出需要的结果。
6.1.2秒表测时法 作业测定用以计时的工具多为秒表。现在我们使用
2 标准工时的作用
(1)预估工厂负荷产量。 工厂空间一定,过程上有了标准时间,即可测算工厂
产能。 排程投入应计算该“工作中心”该“时段”的“负荷工时”
。作产能比较,以复核与再调整之依据。 (2)制定生产计划的基础。
利用标准时间,生产管制部门可以更精确地做生产计 划,如在进度控制上有了问题,也可依标准时间来做人 力调整。
指为进行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作业的串连。例如:装 配、焊接等。
工作阶次的划分原则与目的 工作阶次的划分应以研究方便为原则。低阶次的工
作可以合成为高阶次的工作,高阶次的工作亦能分解成 低阶次的工作。
工作阶次的划分,使我们能利用各种技术来衡量不 同阶次的工作,并在人力资源与工作阶次之间,形成一 种密切的关系。
6.1.4确定观测次数 (1)为什么同样操作要做若干次观测?同一操作者连续
标准差为:
注:标准差的代数式中用X表示平均值。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标准工时设定的方法和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收集工时数据首先需要对企业的工作岗位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个岗位进行详细的工时测定。

一般可以通过观察法、测时法和问卷法等方式来收集工时数据。

观察法是指通过直接观察工人在工作中所花费的时间来确定标准工时;测时法是指使用计时器等工具来测量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问卷法是指向工人发放问卷,让其填写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二、确定标准工时在收集了足够的工时数据后,就可以对工作岗位进行标准工时的确定。

标准工时是指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合理时间,它是根据工作内容、工作难度、工作环境等因素来确定的。

在确定标准工时时,需要考虑到工作的正常完成时间,避免设定过长或过短的标准工时。

三、制定标准工时计划在确定了标准工时后,需要制定标准工时计划。

标准工时计划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工作所需要的标准工时。

在制定标准工时计划时,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需求来确定合理的工时数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工作的流程和工作岗位之间的协调关系。

四、实施标准工时计划在确定了标准工时计划后,就需要将其付诸实施。

在实施标准工时计划时,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并熟悉标准工时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工时管理制度,通过考核和激励来促使员工按照标准工时计划进行工作。

五、监控和评估在实施标准工时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对工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

监控工时的执行情况可以通过工作记录、考勤记录等方式来进行。

评估工时的执行情况可以通过比较实际工时和标准工时的差异来进行。

通过监控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时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工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六、优化和调整标准工时是一个不断优化和调整的过程。

在实际的工作中,可能会发现标准工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或者随着生产流程的变化,标准工时需要进行调整。

因此,需要不断地对标准工时进行优化和调整,以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和管理要求。

标准工时的应用方法

标准工时的应用方法

标准工时的应用方法标准工时是一种管理劳动力的方法,它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帮助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控制。

以下是标准工时的应用方法:1. 设定标准工时:首先,根据工作任务和生产流程,制定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是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所需的合理时间,包括不同环节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其他非工作时间等。

2. 确定标准工时的测定方法:为了确定标准工时,可以采用直接观察、时间研究、工序分析等方法。

直接观察是指通过观察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来确定标准工时。

时间研究是通过观察和记录员工完成某项工作所花费的时间来确定标准工时。

工序分析是将整个生产过程划分为各个工序,并计算每个工序的标准工时。

3. 加入标准工时的管理系统:将确定的标准工时加入到企业的管理系统中,用于员工工资的计算、绩效考核、生产计划的制定等方面。

通过标准工时,可以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时间和标准工时的差异,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和薪酬调整。

4. 监控和评估标准工时的执行情况:企业应定期监控和评估标准工时的执行情况,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与标准工时的一致性。

如果发现存在偏差,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以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

5. 不断优化标准工时:企业应定期评估和优化标准工时。

随着生产流程和技术的不断变化,标准工时也需要相应调整。

通过优化标准工时,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总之,标准工时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分配工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然而,在应用标准工时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标准工时是一种基于时间管理的方法,它在企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竞争力。

以下将继续探讨标准工时的应用方法及其相关内容。

6. 建立准确的工作量标准:为了确定标准工时,企业首先需要建立准确的工作量标准。

工作量标准是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制作流程和工作内容等因素来确定的,它主要包括产品数量、工作质量、作业环境等指标。

标准工时的设定与工作的改善

标准工时的设定与工作的改善

标准工时的设定与工作的改善首先,设定标准工时可以有效地防止员工过度劳累。

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员工身体和精神疲劳,影响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通过设定合理的工作时间,可以使员工在工作期间有充足的休息和放松时间,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其次,标准工时可以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员工需要更加专注和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而不会出现拖延和效率低下的情况。

此外,通过规范工作时间,员工也将更容易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情绪,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要想进一步改善工作效率,企业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做出努力:1. 提供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员工具备更多的工作技能和知识,从而提高生产力和工作效率。

2. 定期进行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的检查和调整,确保员工可以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避免因为外界原因而影响工作效率。

3. 鼓励员工提出工作改进建议,积极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改善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标准工时的设定是为了保障员工的权益和健康,同时也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进而改善工作质量和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需要认真考虑员工的工作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工作环境,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定最低的标准工时,以保护员工的权益。

通过设定标准工时,能够保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家庭时间,从而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工作疲劳程度,降低工伤率,并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

同时,标准工时的设定也有利于员工的工作生产率,因为合理的休息和休息区间,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然而,要保证落实标准工时的政策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企业需要进一步重视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保障员工权益和提高企业生产力的双重目的。

虽然标准工时可以带来一定的休息和保护,但并不意味着员工的工作压力和生产力都能得到保证。

因此,企业需要继续采取更多措施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使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更好地完成任务。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挑战。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许多企业采用了标准工时制度来对员工的工作时间进行管理和优化。

本文将探讨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标准工时的定义和意义标准工时是指为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理论上的工作时间。

通过制定标准工时,企业能够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量来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同时,标准工时也可以作为一个评判员工绩效和支付工资的依据,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标准工时的制定原则1.依据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制定标准工时应该根据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避免对所有岗位和任务一刀切的制定标准工时,以保证制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2.参与制定的多元化:在制定标准工时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员工、管理层和专业人士等,以确保制定出的标准工时能够反映出真实的工作情况和实际的操作需求。

3.适度的弹性和调整:由于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的变化,标准工时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调性,以适应不同工作情况下的变化和调整,同时也能够有效应对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

三、标准工时的制定步骤1.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在制定标准工时之前,企业需要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包括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质量以及完成时间等,以便能够准确评估工作时间的需求。

2.收集和分析工作数据:企业可以通过记录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情况来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以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3.制定标准工时:根据工作目标、要求和分析结果,企业可以制定标准工时,明确员工在完成一项工作时所需的时间量。

4.实施和调整标准工时:制定标准工时之后,企业需要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标准工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5.监测和评估工作情况:企业应该对标准工时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以促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

精益管理之标准工时

精益管理之标准工时

3.0 标准工时的运用 3.1.1 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 1 效率=产出/投入; 2 生产效率=产出工时/直接出勤工时 3 工作效率=产出工时/总出勤工时 4 产出工时=产出数量*标准工时/PCS 5 直接出勤工时=直接作业人员的投入工时; 6 总出勤工时=(直接+间接)人员的投入工时;
3.1.2 生产效率的计算案例
标准工时的结构图
标准工时的计算公式
标准工时 = [平均实操工时 *(1+评比系数) ] + (正常时间*宽放系数)
评比系数需要根据测量对象每次确认、宽放系数在 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只需确认一次.
关键词:评比系数、宽放系数
为什么要进行评比?
所谓“评比”:就是时间研究人员将所观测到 的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自己所认为的理想速度 (正常速度)作比较。
2.6 标准工时审核与发行的四个步骤
2.6.1 标准工时测试记录表(IE制作\班组长会签); 2.6.2 工序别标准工时总表(IE课长\制造课长会签); 2.6.3 产品别标准工时总表(工程经理\生产经理会签); 2.6.4 《产品别标准工时总表》经文控统一发行;
目录
什么是标准工时 如何测定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的应用
产出工时=? 需求工时=? 需求人数=?
产出工时=1000*20/60=333.33
需求工时=333.3/60%=555.55
需求人数=55.55/2*10=27.53 ≈28人
3.4 设备需求的计算依据
1 设备产出工时=产出数量*设备加工周期时间/PCS; 2 需求工时=设备产出工时/设备稼动率; 3 需求设备=需求工时/出货期限*工作时间; 4 出货期限:24小时之后(1天之后); 5 工作时间:22小时/每天; 6 设备稼动率现状:70%;

标准工时制定以及应用方法

标准工时制定以及应用方法

标准工时制定以及应用方法摘要:标准工时是工厂管理中最公正客观的计量化基准,作为制造系统全球化的语言,有助于系统化的改善和对制造效率的价值认同,可以把人员稳定性、物料质量状态、设计可制造性等进行量化评价,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有很多方法,下面介绍一些关于计算方法以及应用方法,希望给相关工作者一些建议。

关键词:标准工时;制定;应用方法引言现阶段管理水平越高的企业,越懂得利用计量化的管理方式。

在计量化基准数据中,标准工时一直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产计划管理、生产绩效管理、生产标准成本分析、新产品管理中都需要用到标准工时。

在企业中,标准工时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标准工时的作用包括预估工厂负荷产量、制定生产计划的基础、增减机器设备的依据、保证流水线生产的平衡、效率分析的基础等。

1 标准工时的含义标准工时这一概念最早由泰勒提出,指“公平的一天工作量”。

国际劳动组织对于标准工时的定义为:“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普通熟练工人以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值”。

“标准工时”这一概念主要包括“适宜的操作条件”、“最合适的操作方法”、“普通熟练工人”、“正常速度”四个要素,其中“适宜的操作条件”强调掌握有相关技能、可以进行熟练操作的工作人员在自然环境下可以感到舒适并心情舒畅的环境下正常工作,依据给定的工作规定设备进行规范操作,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持续工作的状态;“最合适的操作方法”意为在科学研究所规定的操作条件下能够长期操作,具备相应的操作程序与正确的操作方法;“普通熟练工人”旨在强调规则的普遍适用性,即标准工时的规定适用于与水平相当的每一位从业人员,而不是针对专业特长或者专业能力不足的个别人制定的;“正常速度”是指标准工时的制定是根据相关从业人员在正常情况下的劳动状况决定,适合大多数从业人员的时间。

标准工时的特征包括:客观性、可以测量性、普遍适用性。

客观性是指标准工时的测定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员工的真实能力进行测定,是科学量化分析的结果,并且企业是依据测定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规则制定。

标准工时设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设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设定与工作改善简介标准工时设定是指为工作中的任务或项目预设的合理工作时间。

通过合理的工时设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负担,并帮助实现更好的工作生活平衡。

本文将介绍标准工时设定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改进工作效率和提高工作质量。

重要性1. 提高工作效率合理设定标准工时可以避免过长的工作时间,从而减少员工的疲劳与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科学的时间分配有助于员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工作,合理安排任务的优先级,提高工作质量。

2. 促进工作生活平衡工作生活平衡对于员工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适当设定标准工时可以确保员工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家庭、个人兴趣爱好和休闲娱乐等其他方面的生活,从而提高幸福感与生活质量。

3. 保障员工权益合理设定标准工时可以避免员工被迫加班、长时间工作,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员工在合理的工作时间内能够更好地保持工作热情与动力,并有效减少工作上的疲劳感。

工作改善1. 设定合理的标准工时合理的标准工时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基础。

在设定标准工时时,需要考虑到任务的复杂程度、员工技能水平和工作特点等因素。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设定合理的标准工时:•梳理工作流程:详细了解和记录工作流程,包括每个环节需要的时间和资源。

•评估任务复杂度:根据任务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评估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工作量。

•考虑员工情况:考虑员工的技能水平、经验以及日常工作情况,合理预估他们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2. 提供培训和资源支持提供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技能水平,有助于更好地完成任务。

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资源支持,使其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和知识。

此外,还可以鼓励员工参与自主学习和知识分享,促进团队的学习与成长。

3. 鼓励团队合作与沟通团队合作和有效的沟通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建立一个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鼓励员工之间相互支持、分享经验和知识。

定期组织团队会议和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难题,提高工作效率。

标准工时制定与应用(工业工程)

标准工时制定与应用(工业工程)

一致性
超优
A
+0.04

B
+0.03

C
+0.01
平均
D
+0.00
可以
E
-0.02

F
-0.04
28
秒表测时法
Step 6: 进行评定
• 合成评定:是从秒表测时整个周程中,取出若干人工作业的单元,
取其实测平均值,再用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分析该单元的时值,
最后將两者相比較,求取评比系数.(此评比要具备PTS的技巧)
(5) 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6) 治工具是否在指定的位置
(7) 是否按照既定操作规范进行作业
16
秒表测时法
Step 3: 进行作业分解
分解理由:
(1) 明确作业细节,提示改善点
(2) 为了正确的给予评比
(3) 作业条件、 方法改变时的局部重测
(4) 进行生产线平衡改善
(5) 日后综合数据编定之用
• 评定时需注意的要点
(1) 评比只针对人工作业单元,不可针对机械自动作业.
(2) 尽量避免太主观的评比方式.
(3) 只对所有人工作业单元统一评比即可(同一作业员).
(4) 测时员的评比训练很重要,每半年或一年要进行训练.
29
秒表测时法
Step 7: 赋予宽放
• 宽放(Allowance)的种类:
改进方案 (Retrofit projects)
(秒表测时法,综合数据法)
周期时间长,比较随机
(工作抽查法)
10
目录
1.标准工时的概念
2.秒表测时法
3.预定时间标准法(PTS)
4.产能规划

标准工时规定

标准工时规定

标准工时规定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员工应该完成的工作时间,对于企业来说,设置标准工时可以帮助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

下面是一份标准工时规定的示范:1. 工时计算原则1.1 标准工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1.2 加班工时按照加班时间的1.5倍或2倍计算,并有明确的加班报酬机制;1.3 工时不包括午休和其他休息时间。

2. 工时核定2.1 员工应按照设定的工时规定完成工作任务;2.2 员工的工时记录应在每天工作结束后进行填写;2.3 工时记录需要与实际工作内容相匹配,具体项目和时间需要明确记录。

3. 弹性工时制度3.1 公司可以根据工作需求和员工个人情况,采取弹性工时制度;3.2 弹性工时制度需要明确弹性工作时间范围,如早上8点至晚上8点;3.3 弹性工作时间内的加班工时按照加班时间的1倍计算。

4. 加班管理4.1 加班需要经过部门主管或上级领导批准;4.2 加班时间记录需要由加班员工填写,并经过部门主管或上级领导确认;4.3 加班工时应有相应的加班费和调休安排。

5. 休息制度5.1 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午休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5.2 每周休息日至少为1天,员工享有连续24小时的休息时间;5.3 节假日休息时间及安排需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6. 调休制度6.1 调休应经过部门主管或上级领导批准;6.2 调休的时间需要提前3天申请,并由部门主管或上级领导确认;6.3 调休需遵循公司的调休原则和政策。

7. 违规处理7.1 未经批准擅自加班的员工将被视为违规,适用相应的纪律处分;7.2 多次违规加班的员工将面临辞退或其他严厉处分;7.3 拒绝加班或迟到早退的员工将按照规定进行相应扣款或奖惩。

以上是一份标准工时规定的示范,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但需要确保其合法、合理、公正。

员工需要严格遵守工时规定,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并享有合法的休息和加班权益。

同时,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工时管理机制,保障员工权益,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标准工时制定方法和案例(经典)

标准工时制定方法和案例(经典)

3
制定标准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计算方法
1 基础时间法
2 观察法
3 经验法
根据任务的固定时间因素, 计算标准工时。
通过观察和测量工作时间, 确定标准工时。
根据过去的工作经验,估 算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的应用场景
生产线优化
标准工时可用于优化生产线,提 高生产效率。
办公环境
通过合理的工时管理,提高办公 效率和员工绩效。
建立监控机制,及时了解 标准工时的执行情况,并 提供必要的反馈和改进意 见。
3 激励和奖惩
通过奖励和奖惩机制,推 动员工按照标准工时要求 进行工作,并激发积极性。
标准工时的重要性
生产效率
标准工时可优化生产流程,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员工绩效
合理的工时安排可以激发员 工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
资源管理
通过标准工时,企业可以有 效管理时间和人力资源,提 供更好的服务。
标准工时制定流程
1
数据收集
收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数据,如工序时间、员工产能等。
2
数据分析
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确定关键环节和工时分配。
标准工时制定的注意事项
数据准确性
确保数据来源准确可靠,避免误导和偏差。
参与与沟通
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认可度。
持续改进
随着业务发展和环境变化,定期评估和调整标准工时。
如何落实标准工时
1 培训和教育
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 教育,增强他们对标准工 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监控与反馈
标准工时制定方法和案例 (经典)
本演示将为您介绍标准工时的重要性、制定流程、计算方法、应用场景等内 容,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标准工时是指企业对员工工作时间进行合理设定和管理的一种方法。

它能够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得到合理安排,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本文将介绍标准工时的设定方法与步骤。

标准工时的设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收集:首先,企业需要收集与员工工作时间相关的数据,包括员工的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情况、工作量等。

可以通过现场观察、工作记录、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这些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员工的工作时间分布情况和工作强度。

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时间管理工具等进行数据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员工的工作时间需求和特点,并为设定标准工时提供依据。

3. 制定标准工时目标: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标准工时目标。

标准工时目标应该兼顾企业的生产力需求和员工的工作保障需求,既要保证工作效率又要注意员工的工作负荷和健康。

4. 设定标准工时规定:根据制定的标准工时目标,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工时规定。

标准工时规定应该包括员工的工作时间上限和下限、加班和调休制度、休息时间安排等内容。

这些规定应该与工作岗位的特点相匹配,确保员工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5. 员工参与与培训:在制定标准工时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员工的意见和需求。

可以通过开展员工参与的讨论会、培训课程等方式,让员工了解标准工时的设定方法和意义,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参与感,从而提高标准工时的执行效果。

6. 调整与改进:标准工时的设定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和改进。

企业可以定期对标准工时进行评估和监测,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标准工时的有效实施和效果。

标准工时的设定方法和步骤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但以上提到的步骤是一个相对完整和科学的设定过程。

通过合理设定标准工时,企业可以有效管理员工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标题:标准工时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标准工时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能够匡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权益、规范劳动关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标准工时管理的规范内容。

一、设定标准工时1.1 确定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确定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时间的界定、歇息时间的安排等。

- 确保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合理、科学,能够充分考虑到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1.2 制定标准工时表- 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和员工的工作情况,制定标准工时表,明确员工每天、每周的工作时间安排。

- 标准工时表应该合理分配工作时间,避免浮现员工过劳或者工作时间不足的情况。

1.3 建立标准工时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标准工时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确保标准工时的执行和监督。

- 定期对标准工时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

二、监督执行标准工时2.1 建立监督机制- 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或者部门,负责监督执行标准工时的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

- 建立举报渠道,鼓励员工和管理人员积极监督和举报违规行为。

2.2 加强考勤管理- 使用科技手段,如考勤机、考勤软件等,对员工的工作时间进行全面监控和记录。

- 定期对考勤记录进行核对和分析,及时发现工时异常情况。

2.3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员工的标准工时管理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管理意识和遵守规章制度的能力。

-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标准工时管理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对标准工时管理规范的理解和遵守。

三、处理违规行为3.1 设立惩罚机制- 建立明确的违规处理流程和惩罚机制,对违反标准工时管理规范的行为进行处理。

- 根据违规行为的轻重,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确保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2 加强监督检查- 定期对标准工时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加强对违规行为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员工遵守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的设定与改善

标准工时的设定与改善

标准工时的设定与改善标准工时的设定与改善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标准工时的设定可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合理分配,避免过度劳累和低效率工作的出现。

同时,标准工时的改善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下面将从标准工时的设定和改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标准工时的设定一般应以行业标准和法规为基础,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不同岗位的员工,标准工时的设定应具体明确其工作时间范围、额外加班的补偿以及休息日的安排等。

此外,还应考虑到员工的生产需求和个人能力,避免过于苛刻或过于宽松的标准。

其次,在标准工时的改善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发挥科技优势: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和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工操作和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监控员工的工作状态,确保员工按照标准工时进行工作。

2. 引入弹性工作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个人需求,灵活调整工作时间和安排休假。

例如,可以实行弹性工作时间,让员工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的灵活性。

3. 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将绩效与工资、晋升等息息相关,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绩效考核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推动员工主动提升工作效率,减少无效工时的产生。

4. 加强员工的培训与能力提升: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能力水平,提升产出效率。

同时,提供必要的工作支持和资源,解决员工工作中的问题和难题,提高工作的顺畅度和效率。

总而言之,标准工时的设定与改善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合理的标准工时设定可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合理分配,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而在标准工时的改善方面,通过科技优势、弹性工作制、绩效考核机制和员工培训等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续)5. 团队合作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机制,增强员工之间的协作意识和配合能力。

促进部门之间和岗位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减少工作中的碰撞和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标准工时的定义与运用

标准工时的定义与运用

标准工时的定义与运用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于计量和衡量员工工作量的基准。

它通常以小时为单位,并根据不同工作的性质和要求而设定。

标准工时的定义和运用在现代职场中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和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标准工时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

首先,标准工时的定义是在一个确定的时间段内,规定员工需要完成的工作量。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和要求有所不同,例如,对于某些生产流程繁琐的工作,标准工时可以设置为相对较长的时间,而对于一些简单的任务,标准工时可以设置为较短的时间。

总之,标准工时的定义是根据具体情况来设定,以确保员工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并且能够有效地进行工作评估。

其次,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根据实际工作时间来计算。

例如,假设员工的工作时间是每天8小时,那么在一周工作5天的情况下,标准工时可以设置为40小时。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和工作的量来计算标准工时。

例如,对于一项复杂的任务,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估计出完成该任务所需的时间,然后将其作为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在实际运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依据。

标准工时的设定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一个公平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对每个员工完成工作量的评估,能够客观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并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

其次,标准工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通过设定合理的标准工时,可以督促员工高效工作,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此外,标准工时还可以帮助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和工作安排。

通过准确计算和掌握员工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企业可以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工作进度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然而,标准工时的运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标准工时的设定需要考虑到工作的特殊性和员工的能力。

一些工作任务可能存在不确定因素,如工作环境的变化、设备故障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工作的完成时间产生影响。

标准工时设定与运用讲义

标准工时设定与运用讲义

标准工时设定与运用讲义一、引言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确定某项工作的所需工作时间。

标准工时设定对于企业的生产管理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生产和有效资源利用。

本讲义将重点介绍标准工时的概念、设定方法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二、标准工时概念1. 标准工时定义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完成一定生产任务所需的规定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它反映了生产过程中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效率,是衡量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

2. 标准工时的作用•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实现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帮助评估生产效率和管理效果。

•作为激励手段,通过设定标准工时可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标准工时设定方法1. 时间研究法时间研究法是最常用的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工作过程中所需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来确定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标准时间。

2. 标准配方法标准配方法是根据工作量和工作方法,通过特定的计算公式来确定标准工时。

这种方法适用于重复性工作比较多的生产环境。

3. 标准制图法标准制图法是通过绘制标准工时制图,将工作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分解成若干基本动作,并对每个基本动作设定标准工时,从而确定总工时。

四、标准工时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1. 生产计划通过设定标准工时,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根据标准工时,制定生产进度表和生产计划,有效控制生产过程。

2. 薪酬制度标准工时也常用于薪酬制度的设计中。

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绩效和工作效率,设定相应的标准工时,作为衡量员工绩效的重要指标,从而设计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

3. 资源利用通过标准工时的设定和应用,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生产过程,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五、总结标准工时是企业生产管理中重要的工具,通过合理设定和应用标准工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本讲义的学习,能够加深对标准工时的理解,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使觀測更精準的條件 3.觀測次數複查公式
內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
人 單元

(秒)
數 工時
放入鋼片 *2
小螺絲固 定*2
銅螺絲固 定*2
電線固定
上下組立
總合
七.評比的背景
測時實務上的需求 a.標準工時在測定勝任額熟習的作業員, 及以標 準速度進行作業 .事實上,無法要求現場找出標準熟習的作業員 .作業員不可能隨時都已標準速度作業. b.解決辦法 . 以測時員的技巧去調整為擬標準速度狀態.
4.標準工時 .正常工時x(1+寬放)
七.標準工時的設定途程方向
1.非科學化的方法 .經驗的方法 .歷史的紀錄
2.科學化的方法 .碼表測時法 .預定動作時間標準法 .綜合數據法
3.特殊方法~工作抽樣法 4.其他
八.標準工時之應用範圍
1.生產管理方面 .生產排程 .產能負荷管理
2.績效管理方面 .作激勵員工
.嚴密的注意力 .精神疲勞(放大鏡) .無聊感
六.定律寬放公式(疲勞寬放)
• 基本架構 合計疲勞寬放率=(A+B) ×C A肉體努力寬放率 B精神努力寬放率 C對停休時間之恢復係數
• 肉體努力寬放率 ( 肉體之努力/作業姿勢)
程度 極輕 輕 中 重 極重
寬放率 1.8% 3.6% 5.4% 7.2% 9.0%
3.方法選擇方面 .生產線平衡分析改善之依據
4.成本管理方面 .估算合理的人工成本
九.如何選擇適用的測定法
1.作業性質適合性 .人力作業~PTS法
.機台作業~馬錶法/綜合數據法
2.作業發生頻率(作業發生量) .大量同性質作業~PTS法
.偶爾發生之多變化作業~綜合數據法
3.作業之變化程度(標準化程度) .作業方法固定~PTS法/綜合數據法 .作業方法多變~馬錶法
各要素予以定律寬放
(例:特殊作業衣與裝具)
狀況
一.馬錶時間研究特性
• 再作業現場實地觀測/紀錄工時 • 以作業單元為觀測/紀錄工時 • 運用馬錶為測時工具 • 必須施予評比 • 其他科學方法之要球
二.使用工具
• 馬錶(Stop Watch) • 測時紀錄表格 • 其他輔助器材
三.馬錶測時的總程序
• 觀測前的準備與確認 • 規劃作業單元 • 現場實地觀測及紀錄單元 • 基本時值整理 • 評比調整 • 賦予寬放
第三章
寬放的設定與賦予 公司訂的寬放
一.寬放的必要性
1.人不可能像機器可以不斷的正常作業人 必定因人而異
2.人必定有心理及生理上的困難與限制 3.由於作業環境的不同使作業中斷損失會
以一定的比率發生 4.作業中斷難免發生行政管理上的需求阻
礙作業順暢的進行
二.寬放的賦予
1.標準工時=正常工時× (1+寬放率) 問題:只在於寬放率的訂定
4.作業周程時間長短
.很短~PTS法 .較長~馬錶法/綜合數據法 5.使用目的~精確度
.很精確~PTS法
.一般水準~綜合數據法 .很粗略~工作抽樣法 .寬放之測定~工作抽樣法
十一.標準工時之維護
• 工作方法改變時 • 產品線大幅變更時 • 作業環境大幅變更時 • 其他可能之修訂維護
第二章
馬錶計時的技巧
主題:標準工時設定與運用
主講人:
一.工廠管理需要計量化方法
1. 設定標準,一之評核其實際績效 2. 運用標準,據以展開/分析各項管理 3. 作業 4. a.生產排程 5. b.成本管制 6. c.標準用料 7.
二.計量化單位或對象
• 數量 (例如:產量) • 比率 (例如:效率/達成率) • 時間 (例如:標準工時) • 日期 (例如:投入產出/應交貨日期)
三.寬放的範圍與型式
.生理的寬放 .疲勞的寬放 .管理的寬放 .特殊的寬放
四.應賦予寬放的範圍
• 準備作業(Set-up) • 單元作業(Operation Element)
五.建立與運用世界性的寬放標準
1.固定寬放
項目


私事寬放
5%
7%
基本疲勞寬放
4%
4%
其他:照明不良
.天氣條件 .噪音 .單調感
精神努力寬放率
程度
寬放率

0.6%

1.8%

3.0%
對停休時間之恢復係數
停休時間%
恢復係數
0~5
1.00
6~10
0.90
11~15
0.80
16~20
0.71
21~25
0.62
26~30
0.54
七.西屋式疲勞寬放率表
• 影響要素 1.提重 2.姿勢 3.特殊作業衣與裝具 4.細密度與眼部疲勞 5.單調度 6.反覆動作與神經緊張度 7.責任與危險之注意度 8.創造力/集中力/注意力 9.環境 10.噪音 11.溫度 12.光亮度 13. 地面狀況
三.標準工時在工廠管理性角色
1.多項計劃作業的核算工具 .生管排程 .工作負荷量 .人工成本基準
2.多項查核工作的基準
.員工效率 .人力編制/設備配置編成 .生產線/設備績效 .損失分析
3.其他
.方法比較與工作改善
四.先認識標準工時的立場
• 是基準, 而不是真正執行的要求
例如:依標準工時100%效率水準,實際執行可能 視實況以90%為目標
• 祇要方法與科學基準不變
.則標準工時不變
五.標準工時的意義
1.在一定的科學化標準下訂定: .在一定的作業環境條件 .一定的作業方法 .勝任而熟習的作業者 .標準的速度
六.標準工時的結構
1.基本結構
a.準備作業 b.單件作業
2.正常工時 .運用科學化方法測定
3.寬放工時 .以比率附加於正常工時上
四.劃分作業單元
1.馬錶測時的直接對象 .是單元(Element)而非製程(Process)
2.劃分作業單元之理由 .正確施與評比 .明確作業方法細部
3.劃分作業單元的原則 .宜有明確開始/終止點 .太短的工時的單元不宜在劃分
五.單元工時之紀錄
1.紀錄方式 A.歸零法 .每個單元均歸零重新測定 B .連續法 .開始啟動馬錶,一直貫穿所有週程到最後單元,才按
停馬錶.(但每個單元逐次記錄)
C.累積法 .必須使用雙錶連動式特製馬錶
六.異常值之捨棄
1.捨棄異常值的理由 .統計精確度的需求 .統計上觀測次數的限制 .實務上的困難
2.算數平均法 3.眾數法 4.管理上下線法
七.複查觀測週程數/並予補足
1.合理觀測週程數的背景 .到現場測時也是抽樣的一種,必須符合統計學的 原則 .抽樣數不夠,對整體不具有代表性 .但抽樣數太多就等於要測時很長的時間人力成 本上不值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