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官文化

合集下载

奇特而有趣的“贬官文化”——读余秋雨散文《洞庭一角》2

奇特而有趣的“贬官文化”——读余秋雨散文《洞庭一角》2

奇特⽽有趣的“贬官⽂化”——读余秋⾬散⽂《洞庭⼀⾓》2洞庭⼀⾓/余秋⾬ ⼀ ⼀ 中国⽂化中极其夺⽬的⼀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化”。

随之⽽来,许多⽂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迹。

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头;贬到了外头,这⾥⾛⾛,那⾥看看,只好与⼭⽔亲热。

这⼀来,⽂章有了,诗词也有了,⽽且往往写得不坏。

过了⼀个时候,或过了⼀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迁也觉得此⼈不错,恢复名誉。

于是,⼈品和⽂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

他们亲热过的⼭⽔亭阁,也便成了遗迹。

地因⼈传,⼈因地传,两相帮亲,俱着声名。

例⼦太多了。

这次去洞庭湖,⼀见岳阳楼,⼼头便想:⼜是它了。

⼀零四六年,范仲淹倡导变⾰被贬,恰逢另⼀位贬在岳阳的朋友滕⼦京重修岳阳楼罢,要他写⼀篇楼记,他便借楼写湖,凭湖抒怀,写出了那篇著名的《岳阳楼记》。

直到今天,⼤多数游客都是先从这篇⽂章中知道有这么⼀个楼的。

⽂章中“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这句话,已成为⼀般中国⼈都能随⼝吐出的熟语。

不知哪年哪⽉,此景此楼,已被这篇⽂章重新构建。

⽂章开头曾称颂此楼“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于是,⼈们在楼的南北两⽅各⽴⼀个门坊,上刻这两句话。

进得楼内,巨幅⽊刻中堂,即是这篇⽂章,书法厚重畅丽,洒以绿粉,古⾊古⾹。

其他后⼈题咏,⼼思全围着这篇⽂章。

这也算是个有趣的奇事:先是景观被写⼊⽂章,再是⽂章化作了景观。

借之现代⽤语,或许可说,是⽂化和⾃然的互相⽣成吧。

在这⾥,中国⽂学的⼒量倒显得特别强⼤。

范仲淹确实是⽂章好⼿,他⽤与洞庭湖波涛差不多的节奏,把写景的⽂势张扬得滚滚滔滔。

游⼈仰头读完《岳阳楼记》的中堂,转过⾝来,眼前就会翻卷出两层浪涛,⽿边的轰鸣也更加响亮。

范仲淹趁势突进,猛地递出⼀句先忧后乐的哲⾔,让⼈们在⽓势的卷带中完全吞纳。

于是,浩淼的洞庭湖,⼀下⼦成了⽂⼈骚客胸襟的替⾝。

⼈们对着它,想⼈⽣,思荣辱,知使命,游历⼀次,便是⼀次修⾝养性。

胸襟⼤了,洞庭湖⼩了。

高考语文复习经典教材 贬官文化1

高考语文复习经典教材 贬官文化1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1【美文赏析】贬官文化“贬官文化”一词,最早是从余秋雨的散文中看到的,于是便很深刻的印在脑中了。

诚然,自学语文以来,每学到一篇古代诗歌或散文,便会接受几个千古不朽的名字。

随之了解到的,便是他们被一贬再贬的政治生涯。

屈原,楚国的左徒、三闾大夫,因力谏襄王,被赶出朝廷,放逐汉北,最终投身汨罗江中;李白,一代诗仙,由于受唐皇赏识,官至翰林供奉,终因不为权贵所容,而被迫离朝;白居易,由于一些“为民请命”的意见和讽刺诗,被贬为江州司马,过着“黄芦苦竹绕宅生”的生活;柳宗元被贬永州,元稹被贬通州,陆游被多次罢官,辛弃疾也被两次革职。

最惨的要算苏轼,他的一生几乎是在各贬居地的奔走中度过的,并最终死在了驶往京城的马车上。

说到此处,我不忍继续了。

中国古代文人的贬官队伍,其实远比升官提级的壮大百倍,我不过随意道出几个妇孺皆知的名字。

令人战栗的是他们无一逃过被贬谪居的命运,这难道仅是一种巧合?要知道,他们占据着中华文化的大部分。

我们可先来想想文人是怎样的一类,他们往往目光敏锐、胸怀抱负、忧国议政,而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也是骨子中抹不去的东西。

作为大文人或是大文豪,这些特点便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更为淋漓尽致了。

到此,我们或许明白了一点:为什么千古文人中,被冠以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只有一个曹操,真正隐居山林,不恋世事的也只是一个陶渊明,而其中的大多数都是屡进屡退、宦海沉浮,终生徘徊在势与道之间的辛苦文人。

大丈夫生当有所作为,这些人中几乎没有谁生前是打算靠自己的诗文名垂千古的。

于是,他们怀着满腔的抱负跻身仕途。

我敢说,能写出那么不朽璀璨文章的人,无不是才华横溢、灵秀绝顶。

凭着这些才气与灵气,他们几乎都是任过一官半职的,这也便为他们日后的被贬奠定了基础。

任职了,总要议政、办事吧,无奈于他们天生的目光敏锐,别人看不到的,他们看到了。

无奈于他们又都有着追求理想、不满现状的心境和无比犀利精到的笔下功夫,别人不敢说的,他们说出了。

贬官文化与海南文化

贬官文化与海南文化

海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论文(二○一四至二○一五学年度第二学期)论文题目:贬官文化与海南文化学生姓名:侯森磊学生学号:20142211310128所在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年级专业:2014级土木工程专业任课教师:丁艳平完成日期:2015年5月13日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制贬官文化与海南文化(侯森磊2014级土木工程专业)【摘要】历史上的海南岛在很长一个时期一直是一个荒岛,地处边陲,孤悬海外,闭塞落后,相去京城几千里,“鸟飞犹用半年程”,实乃“天之崖、海之角”,因此中原人称之为“蛮荒瘴炎之地”,死囚流放之所。

唐宋以来海南岛多为贬谪之地。

因为被贬人士中,不乏名臣巨儒,所以很快就形成了一种“贬官文化”。

但“贬官文化”不仅促进了当时海南文化事业的发展,也为后来明清海南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更为今天海南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关键词】贬官文化,海南文化,文化发展(一)海南贬官文化的由来海南自西汉起已成为中央政权的行政区域,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地处祖国最南边陲,常年湿热,瘴疠横生;再加上琼州海峡的阻隔,使之长期与中原内地缺少交流和沟通,因而在经济文化方面相对落后于中原的其他地区,在封建时代历来被视为蛮荒之地。

这种情况在海南延续了很久。

直到唐代,海南的经济文化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尤其是文化教育较前代有了较大的发展;而到宋代,海南的文化教育事业则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海南文教这种新局面的出现,有各种历史因素在内,比如宋代整个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地方财富得到极大增加等。

这为海南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此外,随着中原移民的涌入,带来了先进的中原生产技术及中央政权、地方官吏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也在海南文教事业建设中发挥了作用。

但是,在海南文化教育的发展中,唐宋以来谪贬到海南的文人官吏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更为显著。

贬谪,作为封建社会君主惩罚罪臣的一种手段,古来有之(从战国时代的屈原就已开始了)。

贬官文学的特点

贬官文学的特点

贬官文学的特点
贬官文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情感表达:贬官文学常抒发官场失意、壮志难酬之情,表达出对政治理想未能实现的苦闷和不满。

这种情感表达既有个人的悲愤,也有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2. 人生观:贬官文学往往表现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

在面对官场失意时,文人墨客们常常选择将内心寄托于自然风光之中,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3. 自然描绘:贬官文学中常常描绘自然风光,借景抒情,将内心的感受融入到自然之中。

这些描绘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是对官场生活的反衬,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4. 文化思考:贬官文学也常常对文化、历史和社会现实进行思考,表现出对时代变迁和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和反思。

5. 艺术手法:贬官文学在艺术手法上常常采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将情感和思考融入文字之中,使得作品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内涵。

总之,贬官文学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人生观、自然描绘、文化思考和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独具特色的流派之一。

走近“贬官文化”ppt - 用

走近“贬官文化”ppt - 用
“得意时淡但然他,失意时泰然”
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 而终”,
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 田园”。
何 夜 无 月 ? 何 处 记:记叙 无 记 、写景( 竹 承 抒情寓于 柏 天 叙事写景 ? 寺 之中)、 但 夜 议论多种 少 游 形式,借 闲 景抒情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 。
写景。“积水空明”是写
览物之情,迁客骚人和 古仁人在“洞庭湖风雨 图”和“洞庭湖晴明图 “中的不同感受,一个 是以物喜以己悲,一个
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骈散结合,多用短句, 四字短语,成双成对,
乐 勉勉人。展示了他以 琅琅上口婉转有力。
而 天下为己任的高风亮
乐 节!

欧阳修: 《醉翁亭记》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 丰(今江西省)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以 “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 忠公。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 四大家”。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1“醉”“乐”统一。醉 是现象,乐为本质,乐是 醉中之乐;醉则因乐而醉 。2骈句散句结合多用长 句3对偶句,单句对,双 句对,三句对,用他叙事 简洁明快,用它写景物美 境幽,用它抒情,深层含 蓄,4、二十一个“也” 使文章层次分明,节奏起 伏,音韵和谐
一度下狱,
苏轼 三度贬官。
命运多舛,
生活坎坷。
水,“藻荇交横”是写植
物摇曳生姿。而“盖竹柏影
抒发作者的复杂心境。 ”文意陡然一变,用语出奇
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制胜,原来写积水,写藻荇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都是为了写竹柏投影,而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 竹柏能投下影的原因,作者
闲,都包含其中。
不施一笔,这正是用墨高明
、精妙之处,全句无一写“

浅谈中国古代贬官文学

浅谈中国古代贬官文学

浅谈中国古代贬官文学文学欣赏在有着两千多年封建思想的中国古代社会,文人墨客总是摆脱不了与政治的干系。

所以当政治一旦与文学挂钩,便衍生出带有中国特色的一系列文化现象。

这其中当属“贬官文学”最为奇特。

简单地解释“贬官文学”就是文人被官场放逐,便寄情于山水,写下了千古名篇。

冷清山水变成名胜古迹,酒后小诗酿成千古佳作。

最典型的是柳宗元与苏轼的事例。

“贬官文学”之所以称其为一种文化,必定其中有一定内涵,深层次挖掘必定有其“宝藏”,所以要透过现象看出其中本质,根据上述事例我从几方面浅谈一下。

一.山水之乐掩不住内心之忧柳宗元被贬永州,写有一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其中尤以《小石潭记》著名。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撤,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人相乐”,景物空灵秀澈,然而“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山水之乐掩不住内心之忧。

永州十年,柳宗元又被移至柳州,正如余秋雨说的:“朝廷像在给他做游戏,在大一统的版图上挪来移去。

”在被贬柳州途中,他与同样被贬的刘禹锡拱手作别,发出“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的感慨。

白居易字乐天,名字中即便含有恬然自适之义。

然而“天涯沦落”的命运却使他发出了“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

这泪缘何而流呢?游戏人生、随缘自适如苏轼,在贬地黄州东坡种竹吃肉、养生谈禅、写诗作画之余,也并未忘记那深刻的内心之忧,面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美风光,他不禁发出了“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的无限感慨。

二.忠君即爱国,爱国即忠君———贬官们的人生信条中国古代绝少纯文人,上起屈原、贾谊、司马迁,中到李白、杜甫、白居易,下至苏轼、陆游、辛弃疾,一部中国文学史,不知含有多少官员的人生咏叹。

在封建社会,忠君即爱国,这是百分之百的真理。

我们不可以“愚忠”简单地否定古人执著的爱国热情。

高中生优秀作文精选:文化苦旅---杂谈贬官文化

高中生优秀作文精选:文化苦旅---杂谈贬官文化

文化苦旅---杂谈贬官文化贬官文化,看到这个题目,心头不禁沉重了些,一方面是因为其厚实的文化背景令我不堪负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文化背后的坎坷令我倍感压抑。

不妨先引用余秋雨先生的一段话:“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但却仅仅因辞章而入选为一架僵硬机器中的零件,被随处装上拆下,东奔西颠。

”这便是贬官文化了,包含着文人骚客多少的辛酸无奈,有政治抱负却无以施展,怀一腔热血却惨遭冷遇。

于是,宏伟的志向沦为了无的之矢;赤胆忠心化做空怀一身惆怅,这样的境遇,文人们各自有各自的释怀:洒脱者之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无畏者之如子厚:“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大义者之如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大气者之如东坡:“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他们的不幸造就了文坛的大幸;他们的坎坷,成就了文坛的辉煌。

十年寒窗的书生,一身正气。

哪里懂得官场险恶,明争暗斗?于是乎,与社会交手不足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也许是文人骨子里那点墨水没了施展的地方,于是寄情与山水,抒愁于笔墨似乎成了他们最好的方式。

不知道着算不算是死要面子,文人们总喜欢把官场不得志美化成“不屑于与朝廷为伍”,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乍一听是多么的洒脱,多么的超然物外。

可是回想起当年“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言壮语,不免令我们挂起一丝苦笑,再听听“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想,不禁感叹到:这真的是洒脱么?这不过是壮志难酬后给自我的一点安慰罢了。

诚然,在历史上李白没有被贬,可在我看来,他是被贬了,他是被“自己贬了”,他在别人没有对他不利前淡出了这争权夺利的混世,然而余秋雨先生说得好:“这种自卫和自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狡黠。

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里自娱自耗。

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作了志向。

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成了中华人文结构中的一个宽大的地窖,尽管有浓重的霉味,确是安全而宁静。

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

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

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一、贬官者的心态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旧秩序崩溃,新秩序诞生,士被社会变革推上了时代的大舞台,并从此与官结缘,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由士而仕、投身宦海成为其规范的自我角色认同,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逐渐成为古代士人最初的心态。

但宦海有不测风云,贬官士人代不乏人,成为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文化群体。

贬官的遭遇,除了降职、贬逐前往荒远之地外,不少人还经历过囹圄之祸。

因此他们的心态更为复杂,他们的诗赋作品中蕴涵的文化信息也更为丰富,似乎正为他们的进退出处、情感心态作了注释。

统而观之,其人生大致演绎了从理想主义到幻想主义最后归于悲观主义的悲剧,其心态也经历了从希望到期望终归于绝望的过程。

在上述过程中,贬官士人的心态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贬官士人许国忘身的参政意识和参政实践使得他们在内心深处对自身始终充满了历史使命感,这是贬官士人最突出的心态特征。

孔子在《论语》中提醒读书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任重道远。

就古典社会中士人所接触、打交道的世界而言,庙堂和草野两极是最基本的生活环境。

人们常常笼而统之地称呼整个社会时,就叫“朝野”,即朝廷和草野。

当宋代大儒范仲淹在讲到人生的境界时,他说的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明代顾宪成也尝言:官辇毂,念头当在君父上;官封疆,念头当在百姓上;至于水间林下,三三两两,相与讲求性命,念头当在世道上。

这表现了中国读书人在学识之外兼重或更重社会使命感的人生态度。

如王禹偁因直言敢谏而屡屡得罪君王与执政大臣,曾三度遭贬谪,二次在太宗朝、一次在真宗朝。

最后一次是咸平元年(998)贬知黄州,故世称王黄州。

王禹偁特此作《三黜赋》以明志,表明态度说:“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北宋被贬谪的文人士大夫的心境与前代类似处境的墨客骚人有很大的不同。

他们虽有贬谪的困苦、失意的牢骚,但却轻易不沮丧、不悲观、不沉沦,仍然试图舒眉一搏,对前途保持着乐观的向往。

海南的贬官文化

海南的贬官文化

海南的贬官文化海南,这方碧波簇拥的热土,像传说中的仙境,以其旖旎的热带风光和纯朴独特的风土人情,让中外游客心醉神秘。

大海边,苍山、碧海、银沙、巨石、礁盘浑然一体;椰树、波涛、渔帆、鸥鸟、云霞相映成辉。

望着蔚蓝的海岸线,吹着咸咸的海风,脚踏着柔软的沙滩上,瞅着不同肤色的游客来来往往,看着渔船日出航行,日落归港,你的心里会有说不清缘由的喜悦与舒畅……在海南长达1528公里的“阳光海岸”上,遍布着可开发的旅游资源,这是世间少有的“净土”。

这里气候宜人,阳光充足,长夏无冬,空气湿润,当北国风雪让你裹足不前的时候,你可以来海南踏浪海浴。

这里环境洁净,天蓝海碧,沙白如雪,绿草如茵,你可以随处席地而坐,尘埃无染。

这里空气质量指数名列世界前茅,遍地皆绿,可以使你静心洁肺。

蓝色的海洋,总有着无限的吸引力——刺激的冲浪潜水、纯天然味的海鲜、丰富的矿产资源、神秘的海底世界——远远望去,只见一个个白色的浪头犹如千军万马吼叫着向着岸边发起一次又一次猛烈的冲锋。

山崖太阳,水荡月亮,花儿飘香,鸟儿欢唱。

望不尽的雨林,连同堆积的山峰,重重叠叠,雾气缭绕;走不完的蹊径,伴着流泉哗啦,陡峭如旋,蜿蜒起伏;看不够的奇景,好似天上仙境,多姿多彩,风光不限。

海南的美丽是丰富多样的,五颜六色的……大海、高山、阳光、小溪、田野、森林、温泉、沙滩……到处流淌着诗意,是心中的美域,一个现代美学的圣地,这里放松身体、心灵超脱的地方……海南开发很早。

秦始皇在公元前214年便在海南设郡,从此中原文化便开始在海南岛扎根,与海南本地民族文化互相滋润融汇,这是海南文化的主流。

所以,海南的特色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海南这块热土,曾经活跃过一大批历史名人,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反映海南人杰地灵的丘浚的六岁诗作《五指山诗》“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此咏物明志之杰作,至今读来仍然撼人心魄。

海南虽然建省时间不长,历史上却是人才辈出:唐代太子洗马兼侍读刘纳言,唐高僧鉴真和尚;宋代画家、书法家、诗人白玉蟾,宋诗僧惠洪,北宋宰相卢多逊、丁谓,南宋曾任右司谏侍御史(宰相)、参知政事的赵鼎,南宋曾任参知政事、资政学士的李光,南宋曾任秘书南宋时四位抗金主战派忠臣相继被贬海南。

唐代江南地区贬官

唐代江南地区贬官

农民起义与叛乱
唐代中后期,农民起义与 叛乱频发,一些地区的官 员因无法有效控制局势被 贬到江南地区。
军队哗变与投降
唐代中后期,军队哗变与 投降的情况时有发生,一 些官员因无法有效指挥军 队被贬到江南地区。
文化冲突
1 2 3
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冲突
唐代中后期,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冲突加剧, 一些坚持儒家思想的官员因与佛教势力冲突被贬 到江南地区。
李德裕的贬谪对唐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离去标志着牛李党争的结束,也为 唐代政治的进一步动荡埋下了伏笔。
白居易贬官案例
• 贬官背景:白居易在唐文宗朝担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被贬为江州司马 。
• 贬官原因:白居易在政治斗争中坚持自己的立场,被皇帝贬为江州司马 。
• 贬官过程:白居易在江州司马的职位上经历了极大的心理和身体压力, 他的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
• 影响与评价:白居易的贬谪对唐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作 品表现出了对政治的不满和对个人遭遇的悲哀,成为唐代文学的重要代 表之一。同时,他的贬谪也反映了唐代政治的黑暗面,引起了后人对其 历史背景和原因的深入思考。
06
唐代江南地区贬官的意义 和价值
历史价值
贬官现象是唐代政治制度的一个 重要方面,对于理解唐代政治和
影响与评价
刘长卿的贬谪对唐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作 品表现出了对政治的不满和对个人遭遇的悲哀,成为唐代 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李德裕贬官案例
贬官背景
贬官原因
李德裕在唐文宗朝担任宰相,因与皇帝政 见不合,被贬为潮州司马。
李德裕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皇帝贬为潮 州司马。
贬官过程
影响与评价
李德裕在潮州司马的职位上经历了长期的 苦难和磨砺,他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贬官文化作文

贬官文化作文

贬官文化作文在中国古代,官员被贬谪似乎是一件颇为常见的事儿。

这一贬,可就贬出了一种独特的“贬官文化”。

咱就说那大诗人苏轼吧。

想当年,他在京城那也是风光无限,诗词文章传遍大街小巷。

可后来呢,因为种种政治上的纠葛,愣是被贬到了黄州。

到了黄州,苏轼的日子可不好过。

那地方,又偏又穷,生活条件跟京城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苏轼初来乍到,连个像样的住处都没有,只能暂时借住在一个寺庙里。

这寺庙又破又旧,晚上睡觉还能听到老鼠在房梁上跑来跑去。

可苏轼是谁呀?他可不是那种轻易被困难打倒的人。

没住处,他就自己动手,在东坡开垦荒地,盖起了房子,还美其名曰“东坡雪堂”。

这名字听起来倒是挺有诗意,可盖房子的过程那叫一个艰辛。

每天天不亮,苏轼就得起床,扛着锄头去地里干活。

那地荒得厉害,杂草丛生,石头遍地,每一锄头下去都得费好大的劲儿。

苏轼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手上也磨出了一个个血泡。

但他咬着牙,愣是不吭声,一点一点地把地开垦出来。

种上庄稼后,也不是就万事大吉了。

得浇水、施肥、除草,还得时刻担心着天灾。

有一回,刚长出的幼苗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得七零八落,苏轼心疼得不行,站在地里,望着那一片狼藉,眼泪都快下来了。

可日子还得过呀。

除了种地,苏轼还得想办法解决吃饭的问题。

家里穷,买不起肉,他就跟当地的百姓学,自己琢磨着做东坡肉。

你能想象得到吗?大诗人苏轼,穿着粗布衣裳,在厨房里忙前忙后,被烟熏得满脸乌黑。

好不容易做出一锅肉,他吃得那叫一个香,还不忘写诗夸赞自己的手艺。

在黄州的日子里,苏轼也没忘了自己的老本行——写诗作词。

不过,这心境可跟在京城时大不一样了。

没有了官场的喧嚣和繁华,他的诗词更多了一份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那首,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诞生的。

夜晚,苏轼独自一人来到赤壁江边。

江水滔滔,明月高悬,清风拂面。

他想起了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感慨时光的流逝,生命的短暂。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这几句诗,道尽了他心中的无奈和惆怅。

贬官文化

贬官文化

寻求归隐
古代文人被贬后, 在山水或琴、棋、书 画中寻求宁静、安逸 的生活环境,以洁身 自好,躲避政治风险。
渴望入世
古代文人虽遭贬黜, 身处逆境,仍渴望 尽忠报国,实现自 己的政治理想
思考
请给我们学过的古代贬官作品分类
寻求归隐
山 水
寄情于物
琴、棋、书 画、酒
归隐类诗词
陶渊明:《归园田居》 王维: 《山居秋暝》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柳宗元:《江雪》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 《辛夷坞》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 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 坦然, 不以物伤性,将何 适而非快?”
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一书》
虽被贬,也须“居闲僻处,日知进道 而已”;抱着既不悲观也不放纵自己的 态度,还勉励同志“慎勿作戚戚之 文”,要振作精神,充满积极向上的气概。
将进酒(节选)
李白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 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 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 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 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 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 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 《国语》;孙子髌脚,《兵法》 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 览》;韩非囚秦,《说难》 《孤愤》

撑起炎荒半壁天——海南贬官文化

撑起炎荒半壁天——海南贬官文化

撑起炎荒半壁天——海南贬官文化历史上的海南岛,孤悬海外,闭塞落后,中原文明视之为蛮荒之地。

然而,到了明代,昔日的蛮荒之地突然变成地灵人杰、人文荟萃的琼台福地,邱浚、海瑞、钟芳、王佐、王弘诲……这些海南籍的名宦巨儒,足以使海南人骄傲了整整一个时代,成为海南发展史上一颗颗耀眼夺目的明珠。

而这些明珠的培育,非一朝一夕之功,乃是经过唐宋两代大规模的贬官南下传播中原文化种子后才得以孕育而生。

溯本追源,谁是贬谪海南第一官呢?苏轼曾断言为唐顺宗时代福建莆田籍的吴贤秀。

笔者对此不敢苛同,查阅《新唐书王义芳传》,可知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王义芳就被贬为吉安丞(吉安即今昌江县昌化镇一带),比吴贤秀早来156年。

王义芳在偏僻山区创办学堂,讲授经书,行释奠礼,开化风气,为传播中原礼乐文化第一人。

继王义芳之后第二位被贬来的官员是唐德宗时代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杨炎。

杨炎在历史上算是一位开明的经济学家,他主张改革赋税制度,废除“以丁夫为本”的人头税,改行以资产多寡为标准的两税法,被仕豪士绅视为眼中钉,不久被当时的宰相卢杞陷害,公元781年贬为崖州(今琼山)司户。

杨炎在路过广西“鬼门关”时面对穷山恶水的前程,不禁仰天长叹:“一去一千里,千之千不还。

”杨炎之后的吴贤秀并不是以贬官身份来琼,这位官至户部侍郎、尚书的老忠臣并未犯怒龙颜,而是到了退休年龄时,顺宗皇帝特赐他“德泽在生民,声名在华夷,勋劳在社稷”之铜牌避世迁琼,居琼山县张吴图都化村。

吴贤秀之所以不返回福建原籍,也许是福建崇山峻岭,地少人多。

总而言之,吴贤秀的到来,开创了福建人南迁海南的先河。

如今海南的汉人大多认为自己的祖根在福建,海南话也因和闽南话相近而划入闽南语系。

晚唐时代有两位宰相都是作为朝廷内部党派之间斗争的失败者被贬至海南。

一位是唐顺宗时的丞相韦执谊,是吴贤秀的老乡,参与了王叔文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斗争。

韦执谊做为改革派核心人物,四处网罗人才,如柳宗元、刘禹锡等大名鼎鼎之文人都是其门徒。

贬官文化

贬官文化

刘禹锡:
《陋室铭》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 人。有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 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与白居 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刘禹锡
• 因参加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朗州, 后又贬连州。 • 代表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秋词》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苏轼
苏东坡喜爱烹调,以红烧肉最 为拿手。百姓们知道苏东坡喜食 肉,那一年的春节,大家不约而 同给他送来猪肉、绍酒。苏东坡 收到这么多肉和酒,觉得应该与 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便吩 咐家人烧好,连酒一起回赠民工。 家人误以为连酒一起烧,结果烧 出的肉特别香醇味美,一时传为 佳话。人们纷纷传颂苏东坡的为 人,仿效他独特的烹调方法。 从此以后,以这位大文学家命 名的“东坡肉”,也就成为杭州 的传统名菜。
欧阳修: 《醉翁亭记》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 丰(今江西省)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以 “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 忠公。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 四大家”。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
仁宗五年,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 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 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 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 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 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 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 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 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 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 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 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贬官文化

贬官文化

内容摘要: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其中不能缺少的就是文人。

当政治一旦与文学挂钩,就必定会衍生出带有中国特色的一系列文化现象。

这些文化现象中最为奇特、有趣的当属“贬官文化”!本文试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入手,探讨中国“贬官文化”的特点,得出“贬官文化”的含义,以及这种文化产生的原因及其产生后所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贬官文化特点文化人格产生原因反映出的问题余秋雨在《洞庭一角》中提到了中国的“贬官文化”。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

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

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

这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

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

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

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

”①因此,我认为:“贬官文化”其实就是文人的被放逐,然后寄情于山水,写下千古名篇,流传于后世。

—、“贬官文化”的文化人格及其特征我们谈到“贬官文化”,就不能不说到中国的文化人格。

中国的民族文化人格,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而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集中体现则是传统文人的品格,但传统文人的品格又是复杂的。

中国的文化人格大体可分为五类:⑪入仕途而发迹者;⑫入仕途而困惑者;⑬入仕途而遭贬者;⑭入仕途而遁入空门者;⑮不入仕途者。

(—)文化人格的体现第一,入仕途而发迹者。

代表人物就是明代进士徐光启,他是一个精明的上海人。

“这个上海人非常善于处世,并不整天拿一整套数学思维向封建政治机构寻衅挑战,而是左右逢源,不断受到皇帝重用。

”②徐光启可以说是一位幸运儿,正如各代状元一样。

但毕竟这样的文人占中国古代文人的少数,这种文化人格只在一个小范围内体现。

“徐光启至死都是中西文化的一种奇异组合:他死后由朝廷追封加谥,而他的墓前又有教会立的拉丁文碑铭。

中国古代贬官制度研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古代贬官制度研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古代贬官制度研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中国古代贬官制度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用于惩罚或降职公职人员,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社会的初期,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渐完善而发展。

中国古代贬官制度一直以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权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贬官制度可以通过降职、免职或降级的方式对不称职或违法失德的官员进行惩罚,同时也起到了警示和示范的作用。

这一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建立起政治体系的初期。

在古代,贬官制度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朝代,尤其是在秦汉以及唐宋时期,其执行力度和影响力更是显著增强。

贬官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与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中央集权的增强,贬官制度的实施逐渐规范和制度化。

贬官制度的执行和影响是贬官制度具体运行的关键环节。

贬官制度的执行通常需要有权机构或者皇帝的批准,执行的标准多为违法失德、失职渎职以及政绩不佳等方面。

对于被贬官员来说,这是一种严厉的惩罚,不仅让其丢失官职,还可能带来失去声望和社会地位的后果。

贬官制度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被贬官员个人,而是对整个官员群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官员的纪律和规范意识,使其在行使职权时更加谨慎。

同时,贬官制度也体现了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以及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的严格监管,从而有助于政权的稳定和治理。

通过对中国古代贬官制度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古代政治体系的运作方式,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演变规律。

同时,对于现代政治制度的建设和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总之,中国古代贬官制度是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探讨中国古代贬官制度的研究:第一部分:引言- 概述:介绍贬官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性和普遍存在性,以及本文对该议题的研究意义。

- 文章结构:概述本文的结构,包括各个部分的内容概要以及论述顺序。

对“贬官文化”进行探讨的散文作品是

对“贬官文化”进行探讨的散文作品是

对“贬官文化”进行探讨的散文作品是余秋雨在散文《文化苦旅》中提到的贬官文化,写到:中国历史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

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

只好与山水亲热。

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的不错。

贬官文化,中国历史上因遭贬谪的官员,常常有饱读诗书之人。

贬了官,失了宠,摔了跤,悲剧意识就来了。

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

甚至受贬期间亲热过山水亭阁,足迹所到之处,便成了遗迹,这些文化便形成了贬官文化。

《文化苦旅》是当代学者、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

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

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别为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全书凭借山水风物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

贬官文化

贬官文化

贬官文化欧阳修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

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

代表作:《醉翁亭记》思想:“庆历新政”的失败,使他感到苦闷;外放可以摆脱朝廷党争,对他也是一种安慰。

文章表现了作者这种复杂的心情。

本文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并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刘禹锡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唐朝洛阳人,晚年自号庐山人。

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

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

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后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诗文集为《刘宾客集》。

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代表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思想:其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诗虽怅惘,但不悲观,表达了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新生活的豁达胸怀。

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颈联,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

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永贞革新失败后,九月,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

贬官文化

贬官文化

历史的贬官
• 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 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 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诗 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 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 于是人品与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他们亲热过 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 帮衬,俱著声名. 翻开那些历代被贬官员的轶事,眼前似 乎又浮现出那些晨曦暮霭中,随着孤独的马蹄声,一批批 行色匆匆、神态凄惶的远方过客,轻轻敲打着荒凉的驿站 破门的情景。这不是梦幻,这是历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贬官期间,政声斐然
• 韩愈先后两次被贬官,每次都很快就被召还回京。在任地方官的短短 时间内,韩愈就做出了比较大的政绩,真正地做到了“为官一任,造 福一方”。 • 韩愈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4年)贬任阳山县令,由于路途遥远、交 通不便,贞元二十年二月中旬才来到任所,在阳山县任职实际上仅仅 一年两个月。期间他做出了不小的成绩:一是亲临政务,勤政亲民。 当时朝中官员贬到地方后,多以清闲为趣,不理地方政务。而韩愈却 象新提拔的官吏一样,亲自从事县政建设。他常深入到附近的农舍, 和农民一起饮酒喝茶,亲身参与农民的劳作,探求治理阳山的方略。 他的《远览》诗中“所乐非吾独,人人共此情。往来三伏里,试酌一 泓清。”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爱民亲民的事迹;二是重 视农桑,发展经济。当时,阳山县的农民还不懂得用牛耕地,农业生 产技术十分落后。韩愈把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农耕工具带到阳山, 教人耕织,并重视农田水利的兴建维修,改良农作物品种,推广先进 的间种、套种、一年两熟等农耕技术,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是宣扬德礼,兴学书院。他兴学办校,招生授徒,改善了当地的教 育条件;四是革除陋习,打击豪强。韩愈制定乡规民约,整治社会秩 序,下令废除妇女缠脚的陋习,鼓励妇女从事农业劳动。同时,他打 击地方恶势力,抑制豪强;五是排忧解难,办实事。如整治连江河道, 修筑县城街道,解决阳山百姓行船难、行路难、过渡难等问题。经过 一段时间整治,阳山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秩序正常、百姓生活安定的地 方,再也不象韩愈初来时那样荒凉穷苦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
苏东坡喜爱烹调,以红烧肉最 为拿手。百姓们知道苏东坡喜食 肉,那一年的春节,大家不约而 同给他送来猪肉、绍酒。苏东坡 收到这么多肉和酒,觉得应该与 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便吩 咐家人烧好,连酒一起回赠民工。 家人误以为连酒一起烧,结果烧 出的肉特别香醇味美,一时传为 佳话。人们纷纷传颂苏东坡的为 人,仿效他独特的烹调方法。 从此以后,以这位大文学家命 名的“东坡肉”,也就成为杭州 的传统名菜。
“贬官文化”并不是什么有趣 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既有深度又 沉重的文化。不能说所有的贬官都 是值得肯定和同情的,但却可以说 贬官中的杰出者对我们这个民族的 贡献委实难以估量,是他们引领了 中国文学、艺术、哲学一次次攀上 高峰。
古 仁 人
拓展训练
• 请以“从自然山水到人文山水”为 内容,写一篇随笔,谈谈个人的思 考与感受。 • 在你成长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和 挫折,你打算怎样对待?
千 古 奇 才
“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 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 因之而失重。”
最浪漫的诗人
最豪放的词家
最超脱的文人
最潇洒的过客
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坎坷的一生
漂泊的一生 旷达的一生 自足的一生
一度下狱, 三度贬官。 命运多舛, 生活坎坷。 “得意时淡然,失意时泰然” 但他 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 而终”, 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 田园”。
“贬官文化”就是文人 被官场放逐,便寄情于 山水,写下了千古名篇。 冷清山水变成名胜古迹, 酒后小诗酿成千古佳作。
中国历史上,被贬过的著名文人
柳宗元、苏轼、韩愈、范仲淹、 欧阳修、刘禹锡……
中国古代文人,比较多的接受了儒家经世致用 的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 他们的仕途却坎坷异常。文人被贬,不是个别 现象,许多著名文人都曾有被贬的经历,不少 人客死贬所。
在被贬惠州时,他且是“非常得意”,并作诗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在被贬到 中国当时最南端的海南岛后,还是那么豪迈豁达,时 年已六十有余。当时海南岛地处天涯海角,境况极其 荒凉,生活艰苦,有诗为证:“食无肉,病无药,居 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可想苏轼是怎 样一个心胸豁达之人。 但苏轼不戚于个人忧患,积极为当地土族人民做 好事,奖励农业生产,传播文化知识,破除陋习,培 养人才,一直工作到赦还。他思想旷达,随遇而安。 苏轼越是危难之际越能看到他的魅力所在,“九死南 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试问天下,这样的 豪迈气概何人之有?
刘禹锡:
《陋室铭》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 人。有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 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与白居 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刘禹锡
• 因参加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朗州, 后又贬连州。 • 代表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秋词》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走近“贬官文化”
何谓“贬官文化”
“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 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 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 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的不坏。过了一个时候, 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 不错,恢复了名誉。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 之史册,诵之后人。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 便成了遗迹。” ----余秋雨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 文学家、教育家,谥号文正,世称 “范文正公”。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
《岳阳楼记》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1046年范仲淹因倡导变革被贬,恰逢被贬的滕子京重 修岳阳楼,他便借楼写湖,凭湖抒怀,结果写出了千 古名篇《岳阳楼记》。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谓妇孺皆知, 深入人心。早已是一般人能随口吐出的熟语,更何况 文章本身整体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洞庭湖因它出名, 岳阳楼因它荣耀,凡是有些名气的文人墨客,无不对 《岳阳楼记》顶礼膜拜,并时不时赋诗一首。于是渐 渐参观的多了,膜拜的人多了,冷清之地也就自然变 成了供奉热地。
苏轼
一: 在黄州,躬耕东坡,竹杖芒鞋,营 造雪堂。生活地像陶渊明,在自己的东坡 庄园过着神仙般的隐逸生活。
二:工程与赈灾:杭州太守时:疏浚运 河;设立的公立医院(安乐坊);解决 居民的饮水问题;修筑西湖苏堤;开仓 赈济灾民。
三、瑜珈与炼丹:寻求身体的健康和心情的宁静, 虽身处不幸,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曾 天真的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羽化而登仙。” 四、在海南与黎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随 遇而安,自己表示要常做岭南人,自己说:“心 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 五、临死,东坡对侍立在旁的儿子说到:“慎 勿哭泣,以怛化(dahua垂死的老人和病 人)。”死的时候“谈笑而化”。他自己都快 死了,还在想着那些活着的人,可见其人品之 高。
欧阳修: 《醉翁亭记》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 丰(今江西省)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以 “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 忠公。与韩愈、。
欧阳修
仁宗五年,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 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 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 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 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 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 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 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 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 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 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 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
•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学最 高成就的代表。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 八大家”成员。 其文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 词与辛弃疾齐名“苏辛”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书法与米芾.蔡襄.黄庭坚 共称“北宋四大家” 在文艺理论中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 艺观。
韩愈:《
马说》
韩愈,字退之,唐河 内河阳(今河南孟县) 人。世称韩昌黎。唐 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 八代之衰”,明人推 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与柳宗元并称“韩 柳”,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
韩愈
• 因京畿(jī)大旱,上奏要求停征赋税被 贬连州,后调回京。又因谏皇帝迎佛骨进 京被贬潮州。 • 代表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柳宗元: 《小石潭记》 《捕蛇者说》 《童区寄传》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 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并称为 “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 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
(一)永州
公元805年柳宗元被贬至永州任司马,心 情极为抑郁,他寄情于景,自然山水对于他, 变成了灵气四溢的知己,柳宗元似乎忘记了被 贬,而是以主人的态度审视自然的灵动。其实 不然,我们既可以读到他“独钓寒江雪”的大 孤独,旷凄凉,也可以感受到他“欲采萍花不 自由”的悲凉含义。
代表作《永州八记》-----《小石潭记》
柳宗元
(二)柳州
十年之后,一纸诏书命他返回长安,他欣喜万状 急忙赶去。谁料皇帝诏他回来是为了把你贬到更远的 柳州!柳宗元凄楚南回。这年他已是四十三岁,正当 盛年。他料到再也不会回到长安,便既来之则安之。 于是利用微小官职,为百姓造福办实事。他挖井,办 学,种树,修寺庙,还放了许多奴婢。在这段时间内 创作了反映人民疾苦的优秀诗篇《童区寄传》等。由 于过度劳累,心情郁闷,年仅四十七岁就客死柳州。
韩愈
《马说》大约作于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之时。 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 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 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 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 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文章以龙 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 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 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 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刘禹锡
唐朝时期,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 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做通判。和知县故意刁难他,先 安排他面江而居,后又安排迁到一间半小屋居住。 他两次搬迁心情都毫不受影响,更是发现了屋旁垂 柳小河相伴,便又触景生情,在门上写下了“垂柳 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的佳句。最后又把他 调到一间简陋的斗室。面对欺人太甚的知县,他愤 然下了只因“惟吾德馨”而“有仙则名”“有龙则 名”的陋室。原本只容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室, 在刘禹锡的笔下,成了高雅之居。而被《陋室铭》 所记载的斗室,在那以后成了后人喜爱浏览的名胜 古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