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加粗字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洗濯(zhuó)丰硕(shuò)地窖(jiào)心旷(kuànɡ)神怡
B.诅(zǔ)咒奢(shē)望沉甸甸(diàn)猝(cù)然长逝
C.玷(zhān)污泯(mǐn)灭厄(è)运险象迭(dié)生
D.贪婪(lán)落难(nàn)论语(lún)碌碌(lù)终生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改斜归正茫无涯际随机应变患得患失
B.绝处缝生大声急呼各具风韵多愁善感
C.不屑置辨天灾人祸获益非浅异国他乡
D.漫不经心问心无愧专心致志阴晴圆缺
3.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
A.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C.天实在是热,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D.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
4.下列各项语句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理想》一文中第12节“理想开花”两句是说,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浓阴,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B.《行道树》中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行道树是在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
C.《第一次真好》中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的原因是,第一次的经历总是失败的。
D.《我的信念》中“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说“孤独”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是因为居里夫人潜心学业,没有虚度年华。
5.如果批评一个偶尔不守纪律的同学,你认为下面哪句最能被这个同学接受?[ ]
A.你这样做确实影响很坏! B.你这样做影响不太好吧!
C.难道你这样做影响就好吗? D.你这样做简直“太好”了!
6.下列方框中依次填入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说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
A.,,, ? B.。 ? , ?
C.,, ? ? D.。, ? 。
7.下面句子表达不产生歧义的一句是[ ]
A.王老师正在理发。
B.老师让你明天下午3点前去会议室开会。
C.我班和他们班的部分同学参加了昨天的庆祝活动。
D.做任何事情都不只有一种途径和方法。
8.填空简答。
(1)名句填空。
________________ __,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 ______。
(2)孔子是我国________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名______,字________,是_________家思想的创始人。《论语》是一部记录_________ ________的书。
(3)有记者问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1997年之后香港将遭遇什么?”李光耀答道:“1998。”李光耀话语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2)是知也_________
(3)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4)诲女知之乎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关于学习态度的,还是关于学习方法的?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此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下列各项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句主要阐述的是学习态度,指出要虚心向一切人学习。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学习知识不在于让别人了解,而在于提高自己。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阐述的是做学问不能不懂装懂。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它启示人们在学习上应该虚心好学。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用法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人不知而不愠
(二)
一棵树(节选)
我说的一棵树,不是指森林、小树林、树丛,也不是指一排排街道绿化树中的某一棵树,而是指旷野山梁上孤独长着的一棵树。它离群索居①,没有左邻右舍,无依无靠,永远孤零零的,独自面对身旁的世界。不知什么原因,是同类抛弃了它,还是它自己逃离了群体?反正上帝在造就它时,便已安排了它必然孤独的命运。
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_________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⑧“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⑨“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
⑩“那有什么不好呢?”
“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1.根据文意,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将其字母依次填入括号内。[ ]
A.虔诚 B.侥幸 C.真诚 D.庆幸
2.第⑦段中作者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⑧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
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
5.根据语境,解释第段中加粗词“芬芳”的意思。
芬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6.根据文意理解“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一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似无情的刀,却能够为树酝酿养料,使收获的果实更加甜美。
B.如果爱一个人就应该“砍掉”他骄狂傲慢的枝条。
C.在人生旅途上,人们应当有遇到困难和伤害的思想准备。
三、作文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许多情况下这种“靠”往往是靠不住的,请以“靠”为话题,结合自身经历体会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