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聚糖酶酶学性质测定

合集下载

木霉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木霉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酸( DNS 。 )
1 2 主 要 仪 器与 设 备 .
试 剂 , 在 空 白样 中 补 加 酶 样 0 5 。 并 .ml 13 5 标 准 曲 线 的 绘 制 。 分 别 吸 取 0 1 / 木 糖 .. . mgml
溶液 0 0 2 0 3 0 4 0 5 0 6 0 、. , 依 中, 以蒸馏水补加 到 15ml . 。加 D 试剂 3 于 沸水 NS ml 中沸腾 1mi, 出后 冷却 , 0 n取 加入 1 m 蒸 馏水稀 释 混 0l 匀 , 5 0 m处 进行 比色测定 , 于 5n 用空 白管调零点 , 录 记
目前 木 聚 糖 酶 的 应 用 非 常 广 泛 , 括 在 林 副 产 品 包 加工 、 饲料工业 、 品工业 、 食 造纸工业等领 域中 , 自然 在
界 中有多种微 生物 可 以降解 、 用 木聚糖 , 利 例如 真菌 、 细菌等 。本试验通 过对 一种来 自木霉 ( r h dr T i o e— c ma发酵所得 的木 聚糖 酶 的酶 学性 质 的研究 , ) 为此 类
Ab ta t sr c :T h lna ei n e z m et a a r a p lc b l y n t er s a c s dt ewa fDNS e Xy a s sa n y h th sg e ta p ia i t .I h e e r h weu e h yo i t t dy t n y o o ia h r c e fXya a e t a e e a e r m he f r e t to fThem o s u O su he e z m lg c lc a a t r o ln s h tg n r td f o t e m n ain o r ac s a r nt c . u a i us Ther s l h w st tt e o tm a e p r t r n a e u ts o ha h p i lt m e a u e a d pH e e 5 w r O℃ a d 5 . Th c iiy o n .5 e a t t f v t y a a e wa e ta n d g e ty b 、Fe 、 。 a d M n . hex ln s sr s r i e r a l y Cu 。 Fe n 。 Thee z m e efc nm u b r y Sla n y fe to l e r ’ e f i e y sr n h l t S ef c n ta a ls n b o b n o t e g ti e k sv r to g w iei’ fe to e myo ea d a s r e tc ton pld e Sw a . Ke r ywo d:DNS M e h d; ln s ; En y l gc lCha a tr ; z m e A ci iy t o Xya a e z mo o ia r c e En y tv t

木聚糖酶检测方法

木聚糖酶检测方法

木聚糖酶检测方法
木聚糖酶是一种能够水解木聚糖为单糖的酶类。

木聚糖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因此木聚糖酶在生物质转化、纸浆制造、饲料工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木聚糖酶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基于底物的检测方法和基于抗体的检测方法。

基于底物的检测方法包括荧光素酮底物法、4-nitrophenyl-β
-D-木聚糖苷酸盐法、3,5-dinitrosalicylic acid法等。

这些方法利用底物与酶的反应产生可测定的信号,从而检测酶的活性。

基于抗体的检测方法是将制备好的抗体与木聚糖酶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利用特定的检测方法检测抗体与酶的结合情况。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不需要底物等优点。

总的来说,木聚糖酶检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考虑,以达到最佳检测效果。

- 1 -。

酶学特性研究方案

酶学特性研究方案

酶学特性研究实验方案(以木聚糖酶为例)根据所查文献资料,设计出了里氏木霉木聚糖酶特性的研究方案,如下:1、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将1%的山毛榉木聚糖溶于pH5.0,100mM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中作为反应底物,在不同的温度(30℃、35℃、40℃、45℃、50℃、55℃、60℃、70℃)下测定同一种木聚糖酶样品的酶活,反应时间为10min,以最大酶活为100%,分别计算各温度下得相对酶活。

2、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pH分别用50mM的不同pH (3.5、4.0、4.5、5.0、5.5、6.0、6.5、7.0、7.5)的缓冲溶液(采用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由0.2M磷酸二氢钠和0.2M磷酸氢二钠溶液配制而成)溶解底物,分别于最适的温度下,按照标准方法测定酶活,以最大值为100%,分别计算各pH下的相对酶活。

3、木聚糖酶温度稳定性将酶液与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缓冲液的pH选取上一步中所得到的最适pH)混合,混合后缓冲液的浓度为50mM,并将此体系置于不同温度(20℃、30℃、40℃、50℃、60℃、70℃)的水浴锅中保温30min,立即冰水冷却30min,按标准方法测定酶活,以未经处理的酶液为对照,分别计算各温度处理后的残余酶活。

4、木聚糖酶PH稳定性将酶液与不同pH(3.0、4.0、5.0、6.0、7.0、8.0、9.0)的缓冲液(pH≤8.0用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9.0用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混合,混合后缓冲液的浓度为50mM。

于最适反应温度下保温30min,立即冰水浴冷却30min,按照标准方法测定酶活,以未经处理的酶液为对照,分别计算各pH处理后的残余酶活。

5、金属离子及其它化合物对木聚糖酶反应的影响于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金属离子或化合物(5mM),在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反应pH下,按标准方法测定酶活。

以不加任何物质时的酶活为100%,计算相对酶活。

所测试的金属离子包括Cu2+、Zn2+、Mn2+、Na+、K+,其它化合物包括金属螯合剂EDTA,硫酸盐(NH4)2SO4。

饲用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饲用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固体 发 酵产 的木聚 糖酶 进行 酶 学性 质 的研 究 , 包括 最适 反 应 p H、 p H稳 定 性 、 最适 反 应 温度 、 热稳 定性 及 耐受 胃蛋 白酶胰 蛋 白酶 的能 力 等进 行 了测 定 , 以
酸 一氢氧 化钠 缓 冲液 )配 制木 聚糖 底 物 ( 周先碗 ,
2 . 5 3 . 0 3 . 5 4 . 0 4 . 5、 5 . 0 5. 5 6 0、 6 5 7. 0 7. 5、 8 . 0
9 . 0 ) 的缓 冲 液 , 混匀后 , 在 3 7 水浴保温 4 h , 冰水 浴冷 却后 按 国标测 定酶 活 。 以酶活最 高者 为 1 0 0 %。
2 . 3木 聚糖酶 的 最适反 应温 度
期 对 该木 聚糖 酶有 更 为深人 的认 识 , 对 该 木 聚糖 酶 的应 用有 一定 的指 导作 用 。
1材 料与 方 法 1 . 1 木 聚糖 酶 由本 实验 室 固体发 酵 获得 。
1 . 2试 剂
用 最适 p H 的缓 冲液 配置 溶 液 ,在 3 0 、 4 O 、 4 5 、
5 0 、 5 5 、 6 0 、 6 5和 7 0 %不 同的温 度 下反 应 , 按 国标 法 测定 酶 活 。以酶 活最高 的温 度为 最适 反应 温度 。
2 . 4木聚 糖酶 的热 稳 定性
燕 麦 木 聚糖 ( X 0 6 2 7 ) 、 胃蛋 白酶 ( P 7 0 0 0 ) 、 胰 酶 ( T 1 0 0 5 ) 均购 自 S i g m a公 司 。 D N S试 剂 参 见 G B / T
析纯 。
1 . 3酶 活 测 定 方 法
按 国标法 测定 酶活 。 以未处理 酶 的酶活 为 1 0 0 %。

康氏木霉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康氏木霉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1 实验 方法 . 2
10 / i摇床培养 4 。 2 rrn n 8h 1 .2 液体发酵培养 .1 2.
1 麦麸加 1 L蒸馏水 ,装入 2 0 L三角 0g 0m 5 m 瓶 内 ,2 高压灭菌 3 m n 冷却后 , 1 1C c O i, 接种 ,0c, 3 C
10rmi 摇 床 培养 4 。 2 n / 8h
a d p 60I i temotbea d terlt eat i fx l a e man 0 i } a g f2 —5 C. n H .. s } r sa l n } eai ci t o ya ssr is8 % nter eo 0 I t l l v vy n e l n )c
T erlt ea t i fx l ae tbe a drman 5 % i ep rn eo .— 00 h ai ci t o ya s si s l e v vy n S a n e is8 nt H a g f 0 1 .. T e in a+ h 3 h sB 2 o . F 2 A1 。1 e 。 mmo/ u ̄a d F 3 y t n n ii r。w i a Z in d 4 mmo/ u ae 2 l L C 2 n e ae s o gih bt s hl C 2 n o sa r o e 。 n ]L C y s mu aoso ee z mea t i . t ltr f h ny ci t i t vy
L e g jn X AO K ijn G O S— u n U D n -u 。 I a-a , U iy a
(0 oL hI ut d oTcnl yG  ̄ l 学 g n ra F d  ̄m l y otC i i rto e og,I o S h nU vs f h o y l

木聚糖酶生产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木聚糖酶生产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木聚糖酶生产及酶学性质的研究一、本文概述木聚糖酶是一类能够水解木聚糖及其相关多糖的酶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在植物、微生物和动物体内。

由于其在生物质转化、食品加工、饲料工业以及医药等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木聚糖酶的研究与生产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木聚糖酶的生产方法、纯化技术以及酶学性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木聚糖酶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木聚糖酶的生产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这包括从天然来源中提取木聚糖酶,以及通过微生物发酵、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手段生产木聚糖酶。

在此基础上,还将探讨不同生产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影响木聚糖酶产量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关注木聚糖酶的纯化技术。

纯化是获得高质量、高活性木聚糖酶的关键步骤,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纯化方法,如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并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本文将重点研究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

这包括木聚糖酶的分子量、最适pH值、最适温度、动力学参数等基本性质,以及酶的稳定性、抑制剂和激活剂等影响因素。

通过对这些酶学性质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木聚糖酶的作用机制和催化性能,为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研究木聚糖酶的生产及酶学性质,为木聚糖酶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全面、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木聚糖酶的生产方法木聚糖酶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酶,其生产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发酵法、化学合成法和基因工程法。

其中,微生物发酵法因其产量高、成本低、条件温和且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成为目前木聚糖酶生产的主要方法。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木聚糖酶主要利用能够产生木聚糖酶的微生物,如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通过优化培养基成分、发酵条件和菌种选育等手段,提高木聚糖酶的产量和活性。

目前,黑曲霉、米曲霉和里氏木霉等真菌是木聚糖酶的主要生产菌种。

在发酵过程中,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营养成分对木聚糖酶的产量和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碳源包括木聚糖、葡萄糖、果糖等,氮源则包括蛋白胨、酵母粉、豆饼粉等。

木聚糖酶的酶活测定【范本模板】

木聚糖酶的酶活测定【范本模板】

木聚糖酶的酶活测定方法一、原理木聚糖酶能将木聚糖降解成寡糖和单糖,具有还原性末端的寡糖和有还原基团的单糖在沸水浴条件下可与DNS试剂发生显色反应。

反应颜色强度与酶解产生的还原糖量成正比,而还原糖量又与反应液中的木聚糖酶的活力成正比.酶活定义方法木聚糖酶活力单位是指55℃、pH5。

0的条件下,以每分钟催化木聚糖水解生成1μmol木糖所需的酶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

二、实验试剂榉木木聚糖(sigma),木聚糖酶(苏柯汉),木糖50mmol NaAC-HAC、DNS试剂、50mmol柠檬酸-Na2HPO4、50mmol甘氨酸—NaOHDNS(1L)配置方法:取3,5—二硝基水杨酸6.3g溶于500ml水中,45℃水浴溶解后,加2mol/L的NaOH 262ml,不停搅拌,然后加入185g酒石酸钾钠,溶解后加入5g结晶酚(或6.25ml 80%的苯酚),溶解后加入亚硫酸钠5g,搅拌至溶解后冷却定容至1L。

4℃保存,7天后可用,若有絮状物请过滤后使用,有效期为6个月.50mmol NaAC-HAC:称取3.402gNaAC·3H2O 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500ml;用移液器移取1.428ml HAC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500ml。

两者按V(NaAC):V(HAC)≈2:1 体积配比,用pH计调节到pH5。

0。

50mmol柠檬酸—Na2HPO4:称取柠檬酸5.2535gNa2HPO44。

477g,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250ml;称取柠檬酸5.2535g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500ml;用pH计调节pH至所需pH值的缓冲液。

50mmol甘氨酸-NaOH:称取甘氨酸0.3735g溶于蒸馏水中,定容100ml;称取NaOH 0.200g 溶于蒸馏水中,定容100ml;用pH计调节pH至所需pH值的缓冲液。

三、仪器水浴锅、分光光度计、电热套、烧杯、具塞刻度试管、移液器、电子天平四、标准曲线的绘制1、木糖标准液的配制:准确称取100mg分析纯的无水木糖(预先在105℃干燥至恒重),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再定容至刻度,摇匀,浓度为1mg/ml。

饲料用酶制剂中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饲料用酶制剂中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饲料用酶制剂中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关于木聚糖酶的生产条件及其生产菌株的特性报道较多。

为了掌握常用饲用酶制剂中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我们对某商品复合酶制剂中所含的木聚糖酶进行了热稳定性、最适pH值、最适反应温度、底物针对性、不同金属离子对其酶活的影响、反应进程曲线及其酶反应的未氏常数Km值等的测定,以期对常用的木聚糖酶的酶活测定、保存及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l 实验仪器精密pH计:±0.01pH;电子天平:d=1mg;紫外分光光度计UV-1601;恒温水浴锅;蠕动泵;紫外检测器;分布收集器;ф2.6 cm×100 m色谱柱。

1.2 实验材料某商品酶制剂1.3 酶活测定酶活力测定:采用DNS法酶活单位定义:在50℃、PH值为5.0条件下,每分钟产生 1μmol还原糖所需酶量定义为1个酶活单位。

测定底物:1.0%桦木木聚糖(SigmaX-0502);酶液制备:准确称取1.000g该酶制剂,用0.2mol/L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值为5.0)定容至500mL,摇匀,静署提取,过滤后取滤液并稀释至适当倍数备用。

标准曲线:分别吸取1.0mg/mL的木糖标准液0、0.2、0.3、0.4、0.5、0.6、0.7、0.8和1.0mL,依次加入试管中,以蒸馏水补加到2.0 mL。

加DNS 试剂3mL,于沸水中沸腾7min(样品放人重新沸腾时算起),取出后冷却,加入蒸馏水10mL混匀,于550nm处进行比色测定,用空白管调零点,记录光密度值,以木糖mg数为纵坐标,光密值为横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

酶活测定:取25mL具塞试管,加入1.0mL木聚糖底物,于50℃保温5min,然后精确加入1.0mL酶液,准确反应30min后测定酶活,空白管先加1mL酶液和3mL DNS试剂,沸水浴3 min,再加lmL木聚糖底物摇匀后沸水浴显色7 min,其余同前。

1.4 实验试剂0.2mol/L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值为5.0)、DNS试剂、10mg/mL木聚糖溶液。

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酶学性质及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与筛选

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酶学性质及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与筛选

青岛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酶学性质及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与筛选姓名:郭清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生物化工指导教师:石琰璟20080614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酶学性质及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与筛选摘要木聚糖酶可以水解木聚糖为低聚木糖和D.木糖,它在饲料、纸浆造纸、食品、纺织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木聚糖酶的性质、研究进展及应用等,研究了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产酶条件优化、酶学性质及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与筛选,以丰富木聚糖酶的产酶菌种,提高产量,为其工业应用提供依据。

本研究采用透明圈法从云南腾冲温泉出水口土壤样品中筛选并纯化得到了12株木聚糖酶的产生菌。

再通过摇瓶发酵,用3,5一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对每株菌的酶活力进行了测定,其中菌株Xylan一12的酶活最大,达到68.67删mL。

通过16S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鉴定菌株Xylan一12为B口cf,协.加Ⅷ砌PM螂。

为提高酶活力进行了一系列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实验,确定菌株B以cf胍加vD砌e堋“s产木聚糖酶的最适碳源是半纤维素+麸皮的复合碳源,最适氮源是(NH4)2S04,最佳产酶时间是发酵72h,培养基最佳初始pH为7.O。

最佳培养基为(∥L):半纤维素6,麸皮4,(NH4)2S04O.5,K2HP041.0,MgS04・7H20O.3,CaCl2・2H20O.2,K2S04O.1,NaClO.2,Tween.80O.1%,pH7.0。

经优化Xylan—12的酶活力提高了21.4%。

对曰口ci刀“s加vD砌绷淞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改变木聚糖酶作用时的温度和pH值,确定该酶的最适值及其耐受性。

研究表明,召以cf批触阳砌P删“s产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是65℃,最适反应pH是6.O:该酶的热稳定性非常好,在80℃保温时,残余酶活力也有近70%,这种在高温稳定的特性利于工业生产的应用;该酶在pH7.0时酸碱稳定性最好,其pH稳定性范围较宽。

木聚糖酶测定方法

木聚糖酶测定方法

木聚糖酶测定方法引言木聚糖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它能够分解木聚糖为较小的糖分子,从而在生物质转化、纸浆漂白等工业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木聚糖酶活性和浓度对于优化生物质转化过程以及改进纸浆漂白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木聚糖酶测定方法,分析其原理、步骤和应用。

原理木聚糖酶测定方法基于其对于木聚糖的降解作用,通过测定产生的还原糖的量来反映其活性或浓度。

其中,还原糖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与染料发生反应产生有色产物,再利用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来计算酶活性或浓度。

步骤木聚糖酶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处理、反应体系构建、测定产物的光度测量等步骤。

样品处理首先,从待测样品中提取木聚糖酶。

样品可以是纯净的酶制剂,也可以是经过适当处理纸浆、生物质等来源的样品。

提取方法可以通过离心、超声波处理、化学溶解等手段进行。

提取后,需要对提取物进行适当的稀释,以使测定结果在测量范围内。

反应体系构建接下来,根据实验需求和样品特点,构建适合的反应体系。

一般情况下,反应体系包括适当的缓冲液、底物溶液和酶提取物。

缓冲液选择应根据酶的最适工作pH进行选择,以维持最佳酶活性。

底物溶液则需要根据酶的底物特异性选择相应的木聚糖衍生物。

酶活性测定将构建好的反应体系预先恒温至合适的温度,然后加入木聚糖酶提取物开始反应。

反应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在反应结束后,通过加入染料溶液来停止反应,并将反应产物转化为有色产物。

光度测量将带有有色产物的溶液放入光度计中,并设置合适的波长进行测量。

利用与标准品的吸光度测量结果对比计算酶活性或浓度。

应用木聚糖酶测定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质转化、纸浆漂白等领域,具体应用包括:1.生物质转化:通过测定木聚糖酶的活性或浓度,可以评估其在生物质转化过程中的效果,并指导酶剂的添加和反应条件的优化。

2.纸浆漂白:木聚糖酶能够去除纸浆中的木聚糖,从而减少有害离子的生成,改善纸浆漂白的效果。

测定木聚糖酶的浓度可以指导纸浆漂白工艺的改进。

木聚糖酶测定方法

木聚糖酶测定方法

木聚糖酶测定方法引言:木聚糖是一种常见的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

了解木聚糖的含量和分布对于研究植物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而木聚糖酶是一种用于测定木聚糖含量的酶类。

本文将介绍木聚糖酶测定方法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一、原理木聚糖酶是一种特异性降解木聚糖的酶,它能够将木聚糖水解成木糖单体。

测定木聚糖酶的活性可以间接反映出样品中木聚糖的含量。

木聚糖酶测定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测定酶解反应中产生的还原糖(如葡萄糖)的含量来确定木聚糖的含量。

二、步骤1. 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如植物细胞壁提取物)进行适当处理,使其达到适合酶解反应的条件。

通常可以通过酸或酶的预处理来实现。

2. 酶解反应:将处理后的样品与木聚糖酶溶液混合,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使木聚糖被酶水解成还原糖。

3. 反应停止:加入适当的反应停止剂,如硫酸或硼酸,使酶活性完全失活,停止酶解反应。

4. 还原糖测定:采用合适的还原糖测定方法,如酚硫酸法或安培法,测定反应体系中还原糖的含量。

5. 含量计算:根据还原糖的测定结果,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木聚糖的含量。

三、应用木聚糖酶测定方法在植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生物燃料研究:木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分之一,其降解可以提供可再生的生物燃料。

通过测定木聚糖酶的活性,可以评估植物材料中木聚糖的含量,进而指导生物燃料的生产和利用。

2. 食品工业:木聚糖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纤维含量和改善口感。

通过测定木聚糖酶的活性,可以监测食品中木聚糖的含量,确保产品质量。

3. 植物生长调控研究:木聚糖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测定木聚糖酶的活性,可以研究木聚糖的合成和降解过程,进一步揭示木聚糖在植物生长调控中的功能机制。

结论:木聚糖酶测定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测定样品中木聚糖的含量。

通过测定酶解反应中产生的还原糖的含量,可以间接反映出样品中木聚糖的含量。

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1.研究背景与意义
木聚糖是从植物细胞壁中提取的一种常见的多糖,由β-D-木糖连接而成。

木聚糖分布广泛,丰度高,是生物质资源的重要成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而木聚糖酶是
将木聚糖分解为单体木糖的关键酶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以广泛应用于领域如
食品、饲料以及生物能源等方面。

因此,研究木聚糖酶的产生微生物及其酶学性质对
于开发高效、稳定的工业生产菌株及其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计划采用土样差异筛选的方法,从不同来源的土样中筛选出高效的木聚糖酶产生微生物;对产酶微生物进行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如酶的温度、pH等条件对其活力的影响,以及对木聚糖水解能力的研究。

3.研究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计将成功筛选出高活性、广适性的木聚糖酶产生菌株,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木聚糖酶的工业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同时,可以为绿色生物质资源的更好利用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持,促进生物质资源的高效综合
利用。

4.研究意义与价值
本研究所研究的高效、稳定的木聚糖酶产生微生物及其深入的酶学性质研究,将为木聚糖酶的工业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同时,将为推动木质生物质
生产及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社会与经济价值。

一株具木聚糖酶活性放线菌的鉴定及其酶学性质分析

一株具木聚糖酶活性放线菌的鉴定及其酶学性质分析

一株具木聚糖酶活性放线菌的鉴定及其酶学性质分析
由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的木质纤维是一类很有前途的可再生资源,而每年大量产生的木质纤维绝大部分是作为农业生产废物。

因而完全、彻底、有效地降解木质纤维不仅是农业生产同时也是减少环境污染的要求。

尽管众多的细菌和真菌能产生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但是大部分都因缺少完整的酶系统而不能直接分解木质纤维。

这些相关的酶系统由分解主链的纤维素酶、内切木聚糖酶及分解支链的阿拉伯糖苷酶、木糖苷酶、葡萄糖醛酸酶等组成。

从购买的草菇接种体中我们分离得到一株能以稻草做唯一碳源的菌株并命名为pp2。

本实验对pp2菌株进行了形态特征的描述、生理生化试验、细胞化学组分的分析以及基于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菌株pp2与链霉菌属的特征相符,但pp2菌株性质又不完全同于已报道的链霉菌,应是链霉菌属中又一潜在新种。

酶系分析发现pp2菌株能产生内切木聚糖酶、α-L-阿拉伯糖苷酶和β-D-木糖苷酶,酶活分别为30.3U /mg,1.81U/mg和0.04U/mg。

pp2菌株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上产生明显的抑菌圈,在枯草芽孢杆菌上产生微弱的抑菌圈,而在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上未观测到抑菌圈的产生。

由此表明pp2菌株是作为一个竞争个体存在于生物量循环之中。

木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木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Thermotoga sp.
木聚糖酶生产 简介
曲霉木聚糖酶
菌种 性质
分别32.7KDa和35KDa, 等电点 3.50和3.75,Mn2+,EDTA
来源
Aspergillus sojae
构巢曲霉 海藻曲霉 黑曲霉An-76 棘孢曲霉SM-L22
Kimwa等,1995
Femandez等,1995 江均平等,1995

实验设计
黑曲霉高产木聚糖酶 的性质研究

试验目的
本实验对木聚糖酶进行分离纯化,可以对其酶 学性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离纯化出的纯酶 进行氨基酸测序,可在酶蛋白结构上解释其高 活力,为构建基因工程菌提供理论基础。

试验内容
(一)黑曲霉木聚糖酶的分离纯化。 (二)木聚糖酶的性质分析。 (三)木聚糖酶的氨基酸测序。
Cellulomonas fimi,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Ca2+结合位点
G/11
大部分在20kD左右,具有YG-P-EYY的保守序列。
Bacillus circulans, Trichoderma reesei
简介
木聚糖酶的应用

生物漂白
生物转化 饲料添加剂 其它

木聚糖酶生产
木聚糖酶的来源和特性

细菌木聚糖酶

曲霉木聚糖酶
木霉木聚糖酶 其它


木聚糖酶生产 简介
细菌木聚糖酶
菌种 芽孢杆菌 嗜热单孢菌 荧光假单胞菌 耐碱的芽孢杆菌HIS 极端嗜热菌海栖热袍 菌MSB8 枯草杆菌 性质 24KDa, pH6.0, 50℃ 32KDa, 75 ℃,18h活力达 96% 6.0 耐碱 来源 Wong等,1988 Irwin等,1994 苏玉萍等,2001 李蕤等,2002 江正强等,2002 童静等,1999 pH5.3, 105-110 ℃ Simpson H D,1991

木聚糖酶XynB的纯化与酶学性质

木聚糖酶XynB的纯化与酶学性质

木聚糖酶XynB的纯化与酶学性质作者:赵迪常桂英王俊玲等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9期赵迪1,常桂英1*,王俊玲1,2,徐亚维1,刘盼想1,周辉3(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吉林 132101;2.吉林大学分子酶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 130023;3.吉林省广播电影电视厅331台,吉林 132200)摘要:木聚糖酶作为一类重要的木糖苷键水解酶对水解半纤维素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利用大肠杆菌BL21将木聚糖酶XynB的进行高效表达,重组酶蛋白经诱导表达和破胞后纯化,达到电泳纯化,其大小与预测理论值相符。

关键词:木聚糖酶;纯化;结构预测木聚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半纤维素,占植物碳水化合物总量的三分之一,在自然界中是继纤维素之后含量第二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资源,由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木糖聚合物。

而木聚糖酶是一类重要的木糖苷键水解酶,对水解植物中的半纤维素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造纸工业、食品、能源、饲料以及环境等领域中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XynB的表达优化研究,并对其进行亲和柱层析纯化,为该酶在今后的研究与改造、生产与应用奠定基础。

1 材料和方法1.1 菌种带有目的基因XynB重组质粒的菌种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实验室保藏。

1.2 试剂蛋白质分子量标准(14.3-97.2kDa)购自Takara公司;胰蛋白胨、酵母提取物购自英国Oxoid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方法1.3.1 目的蛋白的表达本实验选取重组质粒pET 28a-xynB,在E.coli BL 21进行表达。

取保存的工程菌50 μl,接种于5 ml LB培养基中,37 oC振荡培养过夜;次日取1%菌液接种到含kam的LB培养基中,继续振荡培养至OD600为0.8加入IPTG,25oC振荡培养12~16 h,离心收集菌体。

1.3.2 粗酶液的制备将收集的菌体用10倍缓冲液(w/v)重悬,超声破碎15 min(3 s×3 s);12000 rpm离心20 min分别收集上清和沉淀。

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木聚糖为底物时, 该木聚糖 酶的米氏常数 K 一64 . 9mgmL 最大反应速度 V / , ~一2 .5t/ 。 i)用不 同底物测定 1  ̄ ( r n。 0 g mL a
酶活, 以燕麦木聚糖为底物的酶 活最 高。酶在动物 胃中活性较低 , 而在肠道 中活性较 高。
关键 词 : DNS 酶 学 性质 ; 定 性 ; 糜 ; 聚 糖 酶 ; 稳 食 木 中 图分 类 号 : 8 49 Q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2 8 7 3 ( 0 )1 05 —4 0 5 — 0 32 72 — 0 7 0 0
色瓶中 , 室温保存 , 至少 1 后使用 。 周 1 酶活测定方法 采用还原糖法 ( N - 3 D S法 ) 测定 , 具 体方法见文献[ 6 1 。酶活力单 位定义在所测条件下 , 每毫 升酶液 ( 或每克酶制剂 ) 每分 钟催化底物生成 1 ̄ o木 m l p 糖的量定义为 1 个酶活力单位 。
木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 ,自身难 以 被单 胃动物消化利用 ,而且对 饲料 中其 他养 分2
取 酒石酸钾钠 12g 8 ,溶于 5 0m 0 L
蒸馏水 中 , 微热 ( 超过 5 不 0℃) 使之 溶解 , 然后 依次加 入 63g ,一 - 5 二硝 基水杨 酸 、1 N O 5 3 2 . g a H、.g苯酚 、 0 0
利用具有 明显 的干扰和抑制作用。 研究表 明, 添加木聚 糖 酶不仅能有效地消除小麦 、 黑麦 、 燕麦 等谷 物饲料 中
木聚糖 的抗营养作用 ,而且能 全面促 进饲料养分的消
5 无水亚硫 酸钠 , .g 0 边加边搅拌 , 直至溶解 , 冷却至室 温, 用蒸馏水 定容 至 1 0 L 过滤除去杂 质 , 于棕 0m , 0 贮

木聚糖酶测定方法

木聚糖酶测定方法

木聚糖酶测定方法
木聚糖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其主要作用是分解木质纤维素中的木聚糖。

木聚糖酶测定方法是指用生化方法对其进行检测,以了解其含量及活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木聚糖酶测定方法。

一、显色法
显色法是一种常用的木聚糖酶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代表性的显色剂(如3,5-二硝基水杨酸或酚碘酸盐)与还原糖的酶解产物反应,生成可见光的吸收峰,从而测定酶的活性。

二、比色法
比色法是一种颜色比较法。

该方法根据不同的反应原理,选用不同的显色剂,然后与样品反应,并用比色卡比较吸收峰的颜色深浅,进而测定酶的活性。

三、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一种经典的酶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电化学反应对酶进行检测。

对于木聚糖酶的测定方法,常用电化学法从分子角度分析木聚
糖酶的催化活性和催化机理。

四、荧光法
荧光法是一种非常灵敏的酶检测方法。

该方法基于荧光基团与某些物
质产生能量转移的原理,将酶活性变化转换为能量转移信号,以此测
定其活性。

五、放射测量法
放射测量法是一种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酶测定方法,主要用于分析
微量酶的活性。

该方法通过放射性标记掺杂检测物,利用放射性衰变
原理来测量酶的活性,准确度高。

总的来说,木聚糖酶测定方法有许多种,各有其各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因此,在选择适合的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随着科学
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木聚糖酶测定方法也越来越深入研究,相信
未来将会有更多更精准的方法出现。

木聚糖酶测定的有关问题

木聚糖酶测定的有关问题

饲料用木聚糖酶活力测定的研究文章来源: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作者:陆文清等更新时间:2011-03-30饲料用木聚糖酶的分析测定是长期以来困扰木聚糖酶生产和应用的一个主要难题,特别是固态发酵生产的木聚糖酶,发酵成品中往往含有其它非淀粉多糖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果胶酶和甘露聚糖酶等)[1-3]。

文献报道的关于影响酶活测定的因素很多,测定的重复性较差 [4-5,7],除了温度和pH值以外,还存在着其它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本文将从底物的性质和浓度、酶样的稀释度、离子强度和反应时间等方面讨论对酶活测定的影响,提出比较可行的饲料用木聚糖酶的分析方法。

酶活定义为在37 ℃和设定pH值条件下,每分钟内从底物溶液中降解释放1 μmol/l还原糖所需要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单位(U)。

测定木聚糖酶活力的方法主要有3种:粘度法、底物染色法和还原糖法。

粘度法是通过测定木聚糖酶对底物粘度的降解速度来计算酶活力,这种测定分析方法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但是测定过程比较繁琐,而且重复性较差,目前很少采用。

底物染色法是一种比较简便快速的测定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以木聚糖为基质,用胶联方式连接和包裹特定的染料,制成染料含量均衡,质量稳定的片剂。

这种片剂容易溶于水溶液中,与木聚糖酶反应后,长链的木聚糖被降解,结合的染料分子被释放到溶液中。

通过测定溶液中染料的浓度,就可以就算出酶活力。

这种测定方法经常被一些专业生产生物酶的大型企业采用。

但是它只能测定特定的木聚糖酶活力,不具有代表性。

还原糖法是通过测定还原糖的产量来计算酶活力。

这种分析方法也比较简便,而且重复性也比较好。

国内外关于木聚糖酶的研究报告多数采用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不足是不能很好地分析内切酶的活力,而内切酶的活力对于饲料酶的实际使用效果来说是很重要的。

如果希望通过测定木聚糖酶在某一标准状态下的活力来判断木聚糖酶质量的优劣或者预测其动物饲喂效果是远远不够的。

木聚糖酶的实际作用底物是不溶于水的高聚物,它们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的表皮层内,与葡聚糖、果胶、甘露聚糖、木质素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合在一起。

木聚糖酶检测方法

木聚糖酶检测方法

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 原理木聚糖酶能将底物木聚糖(本实验采用Xylan from oat spelt,燕麦木聚糖,Sigma NO. :X0627)降解成寡糖和单糖,具有还原性末端的寡糖和有还原基团的单糖在沸水浴条件下可以与DNS试剂发生显色反应。

反应液颜色的深浅与酶解产生的还原糖量成正比,而还原糖的生成量又与反应液中木聚糖酶的活力成正比。

因此,通过分光比色测定反应液颜色的强度,可以计算待测木聚糖酶的活力。

2 木聚糖酶活力单位(U)的定义在40℃、pH值为5.0的条件下,1.0 min从浓度为5 mg/mL的木聚糖溶液中降解释放1 µmol还原糖(以木糖表示)所需要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

其中样品的酶活力以U / g(固体酶)或U / mL(液体酶)表示。

桦木木聚糖(Xylan from birch wood)山毛榉木聚糖(Xylan from beechwood)3 主要仪器3.1 分光光度计3.2 精密电子天平精确至0.0001 g。

3.3 恒温水浴锅30-60℃可调,精度为0.1℃。

3.4 酸度计精确至0.01。

3.5 秒表每小时误差不超过5s。

3.6 刻度试管(15mL)带玻璃塞,10支以上。

3.7 移液管(0.5、1、2、5、10mL)3.8分样筛孔径为0.25 mm(60目)。

3.9 分析天平精确至0.001 g。

3.10 磁力搅拌器附加热功能。

3.11 电磁振荡器3.12烧结玻璃过滤器孔径为0.45 μm。

3.13 离心机3000 r/min3.14 冰箱4 试剂与溶液配制除特殊说明外,所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水均为符合GB/T6682中规定的二级水。

4.1 氢氧化钠(NaOH)溶液(浓度为200 g/L)称取氢氧化钠20.0g,加水溶解,定容至100mL。

4.2 乙酸(CH3COOH)溶液(浓度为0.1 mol/L)吸取冰乙酸0.60mL,加水溶解,定容至100mL。

重组毕赤酵母产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重组毕赤酵母产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维普资讯
第3 4卷第 1 期
20 0 8年 2月
湖 南农 业 大学 学 报( 自然 科学 版 )
J u n l fHu a rc l r lUn v riy( t rlS in e ) o r a n n Ag iut a i e st Nau a ce c s o u


词 :木聚糖酶;酶学性质;底物降解 文献标 识码 :A
中图分类号:Q 5 ̄ 56. 2
On t r pe te fx l na ei Pihi hep o r iso y a s n c apa t rs so i
HU Ai o g , CHEN i h . n 2 h L . i, z
V_l34 N O. 0_ 1
Fe . 2 0 b 0 8
文章编号 :10 —0 22 0 ) 10 2 —3 0 7 酶学性质 的研 究
胡爱 红 ,陈 丽芝 ’ 宝军 ’ ,史 ,王卫卫
(. 1 广东溢多利 生物科技股 份有 限公 司 ,广东 珠海 59 6; . E 100 2 西 大学 生命科学学 院 ,陕西 西安 706 ) 109 摘 要 :采用 D S N 法对基 因工程菌毕赤 酵母所产 的木聚糖酶 进行测定 , 究其最适 反应 p 最 适反应温度 , 研 H, 金属 离子对酶 活性 的影响等 酶学性质 ,采用 薄层层析 T C 和高效液 相色谱法 H L L P C对该酶 的酶解产物进行 了 分析 ,结果表 明 ,该 木聚糖酶 的最适 p H值 为 45 .,在 p .— . H35 60稳定 ;最适反应 温度为 5 ℃ ,耐热稳定性 良 5 好 ;Mg+ n+ aW 木聚糖酶活性有 促进作用 ;C 2,Ba+ e 等对 木聚糖酶有 一定 的抑 制作 用.T C, 2,Z 2,C u+ 2,F ¨ L HL P C测定结果显示 ,木聚糖酶 酶解 产物主要 以木二糖 、木 四糖等低聚 糖为主 ,而木 糖含量很低 ;该木聚糖酶 是相对单一 的 内切木 聚糖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主要参考文献
1.杨浩萌.姚斌.范云六.木聚糖酶分子结构与重要酶学性质关系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生物工程学报2005,21(1)
2.孙建义,许榨荣,李卫芬. 木聚糖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生命科学探索与进展(上册).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8.
3.杨会涛.酵母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 2006.
4.李秀婷.Li Xiuting微生物木聚糖酶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农业机械学报2008,39(2)
5.万红贵.王涛.蔡恒.贾伟.郑伟刚.Wan Honggui.Wang Tao.Cai Heng.Jia Wei.Zheng Weigang木聚糖酶的特性及应用研究[期刊论文]-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3)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木聚糖酶酶学性质测定
选题类型
应用型
课题来源自选项目学 Nhomakorabea院生命科学与理学院
专 业
应用生物
指导教师
韩学易
职 称
实验师
姓 名
谢超
年 级
2010
学 号
20105032
开题报告(立题依据、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研究方案、论文进度安排、主要参考文献)
国内外对木聚糖酶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改造木聚糖酶基因,改善其酶学性质,使之更适合工业应用要求。另一方面是研究如何提高木聚糖酶的表达水平,以方便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2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
了解木聚糖酶的基本制备过程以及木聚糖酶的相关功能和应用前景,针对木聚糖酶酶学性质设计出相应的测定方法,根据酶的性质,对木聚糖酶的一些基本性质(包括最适反应pH和pH稳定性、最适反应温度和温度稳定性以及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等)进行研究。
6.范美霞.孙迅.陶宗娅.木聚糖酶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菏泽学院学报 2009(2)
7.王中兴.木聚糖酶最适反应条件的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学通报2008(9)
8.文清,李德发.影响饲料酶活力测定的因素分析[J].饲料研究,2002,5:15—18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开题小组意见
负责人及成员签名:
1立题依据
木聚糖是一种多聚五碳糖,是植物细胞中主要的半纤维素成分。木聚糖酶(Xylanase)是可将木聚糖降解成低聚木糖和木糖的水解的酶,它在饲料、造纸、食品、能源工业和环境科学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分子生学、结构生物学的发展及蛋白质工程的应用,对木聚糖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不断深入。酶活是衡量酶生物活性的重要指标,该数据通常由酶供应者提供,但酶活受到酶储存时间、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有所损失,因此掌握木聚糖酶酶活的测定方法十分必要。
在不同pH的缓冲液中测定该酶的活性,测出该酶的最适pH,在不同温度下保温30、60min后,酶在pH5一lO之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同保温时间对酶活影响差异不显著。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木聚糖酶的酶活,发现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1℃,当将酶液在50、60、70、80、90、100℃分别保温30min后,发现其稳定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60℃以下时稳定性较好
4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13年3月——4月):题目拟定及资料搜集,写出开题报告,准备好开题答辩。
第二阶段(2013年5月——8月):查询与木聚糖酶和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相关的文献,设计并完成相关实验。
第三阶段(2013年9月——10月):毕业论文设计阶段和毕业论文书写阶段
第四阶段(2013年11月——12月):毕业设计及论文论文完善及修改阶段
答辩时间:年月日
注:1.选题类型:基础型、应用基础型、应用型、调研型;
2.课题来源: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横向合作项目、校级项目、自选项目;
在面包食品中,应用木聚糖酶水解谷物面粉中的木聚糖,产生木寡糖,使水在戊聚糖相和谷蛋白相重新分布,从而改善面包的质地、结构、松软度和保质期。在硬木和软木纸浆中,沉淀的木聚糖是木质素抽提的主要障碍,木聚糖酶通过水解作用使纸浆表面的木聚糖重新定位,重新沉淀,从而更易于化学物质渗透,提高木质素的抽提率。如果用少量的木聚糖酶处理草浆可显著改进草浆的滤水性、脆性等性能,提高纸浆白度和强度,使草浆有可能替代部分木浆生产高质量的纸制品。同时,木聚糖酶的前处理可以降低漂白中的氯和含氯化合物的用量,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3研究方案及方法理论
3.1研究方案:
3.1.1酶活单位定义
在50℃、PH6.8条件下,1min从1.0%燕麦木聚糖中释放1μmol木糖所需的酶量即为1个活性单位(U)。
3.1.2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pH
分别用100mmol/L的不同pH(3.0、4.0、5.0、5.5、6.0、6.5、7.0、8.0、9.0)的缓冲液(pH≤8.0的用磷酸氢二钠一柠檬酸缓冲液,pH>8.0的用甘氨酸一氢氧化钠缓冲液)配制1.0%的木聚糖底物,按常规方法测定酶活,以酶活最高者为100%,在其他条件下的酶活占最高酶活的百分数即为该酶在此pH条件的相对酶活。
目前,我们对木聚糖酶的研究只集中在细菌和真菌上,它们产生的木聚糖酶只含一个亚基。对于不同生物来源的木聚糖酶,分子量范围为8—145Kd,pI范围为pH3—10.5,稳定pH范围为3—10。大多数酶的反应最适pH范围为4—7,最适温度为40—60℃。由于木聚糖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人们加大了对木聚糖酶的开发研究,包括高产菌的选育,耐高温耐碱性无纤维素酶污染的木聚糖酶的筛选和克隆,工程菌的构建,培养条件的优化等。
3.1.3木聚糖酶的pH稳定性
用不同pH的上述缓冲液分别在50℃下处理木聚糖酶溶30、60min,然后调到晟适pH,按常规方法测定酶活,考察木聚糖酶的pH稳定性。以酶活最高者为100%。
3.1.4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用最适pH的缓冲液配制溶液,在30、40、45、50、55、60、65℃和70℃下按常规方法测定酶活,以酶活最高的温度为最适反应温度。
3.2研究方法理论:
在实验室采用还原糖法(即DNS法:其原理是木聚糖酶降解木聚糖生成木二糖、木糖等还原糖,还原糖再与3,5一二硝基水杨酸(DNS)发生反应,生成橙黄一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生成量与反应液的颜色强度呈线性关系,读取540nm处的光密度值,并利用标准曲线将之转换成产生的木糖的量,进而根据公式得到酶的活力。)对木聚糖酶的一些基本性质(包括最适pH和pH稳定性、最适温度和温度稳定性及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
3.1.5木聚糖酶的温度稳定性
用最适pH的缓冲液配制溶液,分别在40、50、60、70、80、90℃下保温30min,然后放人冰水中冷却,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下按常规方法测定酶活,以50℃未保温的酶活力为100%。
3.1.6金属离子对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影响
分别配制Mg2+,Zn2+,Ca2+,Cu2+,Na+,Fe2+,Fe3+,K+,Co2+及EDTA 终浓度为0.001mol/L 无机盐的木聚糖酶溶液,测定酶活力.以不加任何无机盐的木聚糖溶液作为底物的溶液作为对照,观察金属离子对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