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影响与中学生道德教育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网络的影响与中学生的道德教育

【摘要】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普及,首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段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其负面影响也渐露端倪,尤其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因此,中学的德育工作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中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维护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影响中学生德育工作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普及,使人们从工作、学习到娱乐,从经济、政治到文化,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类社会处于一个历史飞跃时期。网络的触角扩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接触网络的人群呈几何级数增长,许多的中学生也开始或已经涉足网络世界。

由于互联网内容的新颖,宽泛和我们学生的兴趣有极大的融合之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和积累大量的素材,使得网络给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很大的正面影响。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我们在看到电脑网络对中学生有利一面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消极影响,并引起足够重视。因此,中学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互联网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处于情感体验的高峰阶段,网络的大规模酱

及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情感不能自由地表露,常常会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批评指正。而在网络世界里他们则可以无拘无束地放纵情感,高谈阔论,挥洒自如,久而久之,会逐渐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心理,只想在网上放纵自己,不愿回到现

实生活。一旦回到现实中就会产生孤独感,也就是所谓的“网络孤独症”。另外,由于网络上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正好迎合了中学学生的好奇心理,因而会对他们产生巨大而持久的吸引力,结果往往导

致中学生对网络极度迷恋,产生网络强迫症,欲罢不能。这就是所谓的“网瘾”。

2、对中学生人格形成和心理品质的影响。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因而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不少中学学生由于在网上流连忘返,沉迷其中,大大地减少了与老师同学接触的时间和机会。加之“一网情深”的网络交友环境又为他们带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感觉,双方在素不相识、两不相见的情况下,采用“越轨”、“超现实”的语言和思想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必然影响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青春期的中学生,一方面其心理品质尚不完善,另一方面又极易

受到网络的吸引。在网上他们想入非非,纵横驰骋,俨然不可一世的“英雄”。一旦离开电脑,回到现实生活中来,面对紧张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恍若隔世。渐渐地,他们对老师和父

母的教诲感到厌烦,内心涌现焦虑、烦躁、压抑等情感,对集体缺乏归属感,从而造成个性的缺失。

3、对中学生行为方式及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中学生在思想、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还不成熟,因而行为方式尚未成型,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网络的出现,使学生的生活空间从相对狭窄的现实空间进入一个完全开放的虚拟空间,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由传统的课堂传授向网络学习延伸。一些学生在获取网络信息的同时,更易受到网上“虚拟游戏”的侵害,以至于上课在教室或宿舍睡觉,夜里私自外出上网,整日浑浑噩噩,萎靡不振,不思进取,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思想活跃,头脑单纯,道德品质尚未成熟。一旦走进网络,面对汹涌而来的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想,往往表现出一无所知、无所适从或者是非不分、饥不择食,从而造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与失落。

二、德育工作相应对策

1、积极开展中学生“网德”教育,构建规范的网络环境

我们应加强对网络伦理的研究和探讨,明确各种网络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以及网络道德基本原则,形成网络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构建和规范网络环境,为中学生进入网络空间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这也是中学生的身心安全和成长的要求。加强对中学生的“网德”教育,形成中学生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莠,鼓励他们进行

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

2、加强情感交流,创建良好校园环境

中学学校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跟学生进

行情感交流,培养纯真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同时。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排除情感障碍。心理障碍是中学学生染上网瘾的根本原因之一,特别在与异性交往问题上,要因人而异,及时进行正面疏导、反面警示,培养学生增强自控能力,提升个人修养,抵制种种诱惑。成为网上求知的主人。同时,要与心理教师配合,结合“网恋”的危害性,加大青春期心理教育,疏导学生的情感障碍。教师对学生的关系,除了教学,更重要的是爱,只有用师生之间的真诚友爱去感化学生,才能避免学生沉迷于网上聊天或陷入“网恋”。在学生心理的“断乳期”,学校应满足学生对感情交流的渴望,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真诚友爱战胜网上那种虚无缥缈的“爱”。为此,一方面是要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放下“尊长”的架子,以朋友、伙伴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真正抱着平等的态度热爱学生,关注学生,接纳学生。特别对学生中暂时有心理、思想障碍,经常惹麻烦的所谓“双差生”,教师更应多一份耐心和爱心;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培养健康的同学关系。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学生的学识,陶冶

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品位。因此,中学学校在扩大办学规模、加大硬件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为学生创建文明、健康、进步、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满足他们正常的精神需

求。

3、引导学生在健康网络世界理漫游

正确指导学生上网,鼓励学生多动脑筋,正确面对网络的挑战,提高鉴别能力,使他们通过网络走出国门,了解世界,扩展视野,适应

未来。首先,要客观对待、正确指导学生上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把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使网络成为促进学

生学习的有力工具。其次,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教会他

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网络时代,随着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碰撞与交融的进

程的加快,中学生接受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影响的途径已经拓宽,传

递的速度大大加快。同时,网络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和应用,也给德育工作的手段、方式、条件、效果,乃至教育观念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扬长避短,注重创新,以战略的眼光审时度势,创建新的德育体系,真正发挥德育的功能,切实加强养成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培养出服务于新世纪新阶段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