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践研究共46页
中学生网络德育调查报告
中学生网络德育调查报告中学生网络德育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为了研究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厦门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网络德育专题调研组”。
调研组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以无记名方式对399名中学生(初中占34.1%,高中占65.9%)、222名中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为识字不多、小学初中、高中以上的分别占4.1%、40.3%、55.2%)、257名中学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
同时,还通过社区走访、个案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分别召开了中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4次座谈会。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
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我市中学生的上网率高达92.1%,其中有24.5%的中学生是互联网上的常客。
75.8%的中学生每月上网的总时间在10小时之内,而6.8%的“网虫”则超过了30小时。
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9%的中学生表示平时每天的课余时间都能够上网,21.3%的中学生上网时间并不固定;35.5%的中学生能自我约束在每次1小时内,24%的中学生每次要在网上滞留3小时以上,24.5%的中学生则不固定。
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
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
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
26.7%的教师具有3年以上的上网经历,64.4%的教师则是近一两年内才融入网络的大潮;在上网的教师中,30%表示经常上网,9.1%每天上网;51.9%每次上网时间不超过一小时。
同时,还有55.7%的教师坦陈自己很少上网,有近10%的教师称从不“触网”。
2.家里是中学生上网最主要的场所,网吧的主要客源是中学生过去,我们对于中学生在上网方面的行为规范教育主要针对学校、网吧等公共场所。
最新-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精品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摘要互联网以其交互性、开放性为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成为他们获取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网络时代所构筑起的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影响着今天中学生们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
网络在传播知识和健康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一些反动的、迷信的和甚至色情的东西。
再加上青少年的心理、生理、认知水平的限制,网上的不良信息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品质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和网上行为偏差,同时也诱发起一系列社会问题。
因些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教育、引导中学学会自律,规范自身网络道德行为,这是做好新时期中学生德育工作所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当今社会已进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
网络的出现,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被接收和分配的方式,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互联网以其交互性、开放性为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成为他们获取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19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
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其中中学生是最具活跃性的群体。
因特网已渗透到他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认识它、学习它、利用它。
中国网民规模与普及率一、中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的网民以每年25的速度迅速增长。
其中,中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
2019年,我国网民中初中学历人群延续了2019年的增长势头,由32。
8上升至35。
7,该学历人群互联网渗透率较低,未来网民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高中、大专以上学历网民的比例继续下降。
这些人主要是中学生。
2019。
12-2019。
12网民学历结构一中学生上网的方式我们对我校初二年级六个班272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农村初中生网络道德教化的调研与实验
农村初中生网络道德教化的调研与实验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初中生网络道德教化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的普及,农村初中生的网络使用行为也日益多样化。
由于信息获取的不完整性和网络道德观念的缺失,一些农村初中生在网络上出现了言语粗鲁、传播不当信息、侵犯他人隐私等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和学生健康成长。
为了有效解决农村初中生网络道德教化问题,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并制定有效教育措施。
通过调查研究初中生网络道德现状,设计并实施网络道德教化实验方案,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可以为今后的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和道德修养。
通过本次研究,将探讨农村初中生网络道德教化的必要性,指出未来教育方向,同时也对研究的局限性进行反思和展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农村初中生在网络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并实施相应的教化实验方案。
通过调查现状和收集数据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探讨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进一步总结教化效果,并提出未来农村初中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方向。
本研究的目的也在于引起社会的关注,推动农村初中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农村学生的网络素养,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
希望通过研究,推动农村初中生网络道德教化工作向更加科学、系统、有效的方向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2. 正文2.1 调研初中生网络道德现状在农村地区,初中生的网络道德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许多农村初中生缺乏对网络道德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对网络的使用缺乏规范,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比如沉迷网络游戏、传播不实信息等。
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限制,部分学生上网的方式单一,只能通过手机或者公共网络中心上网,导致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较弱。
部分农村初中生存在较弱的自我约束能力,容易在网络上言行不慎,泄露个人隐私或者参与网络欺凌等不良行为。
最新网络道德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最新网络道德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专注于探讨和分析了网络道德的现状、
问题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网络平台的使用习惯、信息分
享的态度以及网络行为规范的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
发现和建议。
首先,我们发现网络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欺诈、侵犯隐私、网络
欺凌和传播不实信息等方面。
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个人的权益,也破
坏了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其次,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大多数网民对于网络道德的
重要性有着普遍的认识,但在实际行动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特别是
在青少年群体中,由于缺乏足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更
容易出现不恰当的网络行为。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将
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和家庭教育中,提高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网络道
德意识。
其次,网络平台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完善用户协议,设立有
效的监管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最后,呼吁政府相关部门
出台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可以逐步构建一个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中学生网络德育调查报告
中学生网络德育调查报告中学生网络德育调查报告(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
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
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
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
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
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二、讨论与思考1.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机遇(1)网上德育更具有时效性和普及性互联网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网上德育信息的传播、浏览与被吸收的速度之快,远高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也强于班会课、主题活动、家访、外出参观等传统德育手段,其教育覆盖面更比“一对一”式的个别交谈要大得多。
德育工作者可针对中学生存在的思想、心理、生活问题,或及时发布新的教育信息,或组织浏览有关的教育主页,或在聊天室、论坛、bbs里进行在线引导和教育。
(2)网上德育更具有生动性和吸引性在网上,德育信息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视于一体,并能应用虚拟现实手段,使中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自觉浏览的同时受到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
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修改版]
第一篇: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摘要:21世纪是个网络的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人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青少年作为网络的一个重要群体,其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等各方面正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充分认识网络给我们的思想道德工作带来的影响,从而对症下药,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就成为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通过调查研究,能基本了解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主体及其趋向,并能在调研过程当中找到提高青少年在网络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好对策。
努力提高与健全青少年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最终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开始构筑起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
网络生活已成为我们青少年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如信息采集、网上聊天、网络游戏、bbs论坛、网上交友等。
由于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它可以成为我们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
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可以利用它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很大的帮助,也会对我们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例如:网络色情信息泛滥、软件、游戏、影视作品、音乐、书籍和论文等知识产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网上交易的欺诈与失信现象不断升级;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对网络的破坏日益泛滥等。
这些问题已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
该如何对待、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一、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查分析。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新时期青少年接触网络的基本情况,掌握网络对青少年思想、行为的影响,更好地推进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展开了“关于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社会调查问卷1.你经常上网吗?a. 经常(23.3%)b. 偶尔(63.3%)c. 很少(13.3%)2.每次上网的时间,一般是多少?a. 1小时以内(6.7%)b. 1~3小时(82.2%)c. 3小时以上(11.1%)3.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聊天(25.2%)b. 浏览资讯(44.7%)c. 玩游戏(18.4%)d. 学习(10.7%)4.对于网络上一些言行过激的帖子,如何看待?a. 留言支持(3.4%)b. 留言反驳(3.4%)c. 不加理会(18.4%)d. 进行讨论(11.2%)5.当接触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你会怎样处理?a. 点击察看(12.2%b. 不予理睬(61.1%)c. 删除(25.6%)d. 举报(11.2%)6.在网上聊天时,用假的个人资料是很平常的,是自我保护的方法,你的观点是?a. 非常同意(7.9%)b. 基本同意(44.9%)c. 说不清(41.6%)d. 反对(5.6%)7.如果网上有人需要帮忙,你怎么办?a. 帮助(3.3%)b. 出一份力(14.3%)c. 拒绝(11%)d. 看情况而定(71.4%)8.在网络中可以不经允许,闯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你的观点是?a. 同意(7.8%)b. 不清楚(4.4%)c. 有点反对(20%)d. 非常反对(67.2%)9. 在网上,使用者可以不考虑法律后果,可以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你的观点?a. 同意(4.7%)b. 说不清(4.7%)c. 有点反对(22.4%)d. 完全反对(68.2%)10.关于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你有什么好的看法?从学校、教育和社会的角度来考虑。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究论文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究抚宁职教中心王秀红【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它无论对中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
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
这些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充分利用,正确引导,科学管理,提高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实效.【关键词】中学生;网络;德育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根据教学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目的、作用和要求,对其信息元、信息点做出了改进,并提出了一种信息元能够自动在教学实施体、教学对象与教学管理体三者之间流动的反馈型流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其信息流动模式可大大增加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能动作用,提高其系统的运行效益。
1.信息元的优化设计一、目前中学生上网状况调查为了深入了解网络对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影响,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我们在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层次,随机抽样,开展较为广泛的问卷调查及学生座谈会,被抽样调查的学生共260名,调查结果如下:在260名学生中有183名占69.8%的同学家里拥有计算机,其中l50人占57.3%的学生经常上网,从不上网的学生有65人,占24.8%。
被问及上网地点的时候,有155人占59.2%的学生在家里上网;在校与网吧上网的学生各占17.9%和22.9%,学生上网选择的容首选文化娱乐方面占45.8%,时事新闻类只占19.8%,游戏类和聊天各占16.4%和14.l%,只有9.9%的学生选择上校园网,许多学生很实在地说:当初上网的目的只是追逐时尚,满足好奇心,但是最终都几乎被互联网上大信息量的优点所吸引。
高一有位学生在谈到自己为了解决一个历史学科的知识问题,在网上查了大量的资料;高二有一位学生为了学好生物课上关于激素这一节,在互联网上查了大量有关激素的资料,分析比较激素的作用,并且查阅了大量奥运会上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事例,说明激素的利弊。
网络道德与中学生德育研究.
网络道德与中学生德育研究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吴玲洁[摘要]:在信息技术发展的现代社会,网络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孩子家长的关注,关键的因素在于现代孩子的道德缺失的现象随着网络的普及而在中学生中蔓延开来,本文通过分析中学生迷恋网络的原因和价值及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及原因,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对策最近又和班级的几个学生在网上聊天,他们都是些很爱网上聊天的孩子,当我看到一些不良信息的时候,不由的想以此为依托,写一篇关于德育与网络的文章,也就是本文的内容。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短短十几年间从无到有,出奇迅猛地扩展到了全球的每个角落。
网络的出现,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被接收和分配的方式,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
一、青少年迷恋网络的原因分析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中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就具有了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网络是一片自由的天空,它兼具开放性和匿名性,使人人可以自由上网,并在网上浏览信息、下载和利用网络资源,甚至在网上发表任何越轨的言论而很少受到惩罚或者周围舆论的监督。
这种情况使网络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现实世界而成为“虚拟空间”。
同时,由于网络法规建设的滞后,网络世界的无序状态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其次,由于网络的跨国性和即时性,网络在传播知识和健康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一些反动的、迷信的,甚至色情的东西,国内外敌对势力也在不遗余力地利用这个阵地向我们进行渗透。
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庞杂多样,泥沙俱下,还存在大量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
可以这样说,由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斗争阵地。
因此,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必须加紧学习网络化知识,高度重视网上斗争的问题。
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指导思想: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性,倡导学生文明上网,遵守网络条约,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活动目标和内容:
1.养成良好的网络社交行为礼仪。
2.尊重和保护自我和他人的数据隐私。
3.在数字资源中使用保护知识产权。
4.合理合法的使用数字工具和资源。
5.理解信息行为的道德判断标准,提升鉴别能力。
6.把学生信息道德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活动对象:七年级学生
活动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
活动形式:主题班会
具体活动:
第一环节:学生交流讨论“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
学生自己课前查阅资料,初步了解网络带来的利弊,并在班级中展开一次辩论会,辩论上网的利弊问题。
第二环节:展示网络真实案例,学生讨论感受
教师给同学们展示两个网络真实案例,学生代表发言,谈谈对案例的认识。
在此过程中运用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学会自律,文明上网的重要性。
第三环节:学《青少年上网公约》
学生集体起立宣读青少年上网公约。
通过这种形式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维护网络公约的重要意义,倡导他们正确上网。
第四环节:画主题手抄报
学生就这次班会课画一次关于网络安全的手抄报,教师收集展示优秀作品。
活动总结:
网路是把双刃剑,只有正确认识、使用网络,才能更有益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因此开展学生信息到德教育能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青少年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青少年网络道德调查报告第一篇:青少年网络道德调查报告青少年网络道德调查报告课题名称:青少年网络道德一、调查背景与目的:当人类迈入21世纪时,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它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发展、蔓延,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迅速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网络对于我们青少年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互联网络极大地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但由于互联网络空前的开放和自由,但也会使青少年找到了精神的寄托,解脱了束缚,在网络的海洋里尽情的放任自己。
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
为了让青少年更多的了解网络,并培养青少年的是非判辩能力,因此,我们开展了研究工作。
二、目的:1.了解青少年的网络使用情况2.找出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3.给青少年提出一些使用网络的建议。
三、计划:时间:地点:通过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在网络对青少年生活方响、网络对少年学习方式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最后,综合小组讨论的结果、调查的数据提出合理的建议。
四、研究过程:一、准备:为了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组决定在对部分青少年做调查报告之前自己先去搜集一下关于此话题的资料。
充分了解到这方面的相关内容后,我们开始讨论具体事项。
经过一翻讨论我们首先制定出了调查表初稿,然后一些小组成员提出了他们的一些改进建议。
随后,我们开始讨论调查的对象、时间。
由于我们的主题是“青少年网络道德”。
二、调查:于是,我们就开始行动了。
首先,我们先把调查问卷打印出来。
然后在中午时,发放了问卷。
我们这次共发放70份问卷,收到的有效问卷是54份。
三、整理、分析:收到问卷后我们就开始对问卷上的数据进行统计,最后我们小组的成员谈了各自的看法、观点,并结合调查结果、查阅的资料,给青少年提出一些使用网络的建议。
五、研究结论:一、网络对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影响:虽然在各种媒体对互联网的报道和介绍日益增多、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在我们调查中一个有趣的结果是:传统的媒体仍然是青少年获取时事信息的主要来源。
浅析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浅析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尤其是移动设备的普及,中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和时间也逐渐增多,网络成为中学生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主要途径。
然而,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乐趣和方便的同时,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考验。
不少学生缺乏正确的网络行为素养和道德观念,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网络行为,如网络欺凌、网络谣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成长和健康。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加强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成为了教育界、家长和社会各界关心和探讨的问题。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意义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发展者,其网络行为和网络素养关系到社会的未来发展和和谐稳定。
因此,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素养和道德观念网络是一个公共空间,中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应该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崇尚网络公德、网络文明,尊重网络版权,拒绝网络暴力和诈骗等不良行为。
通过网络道德教育,可以培养中学生的良好的网络行为素养和道德观念,增强他们的网络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防范网络安全风险中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容易被网络诈骗和网络犯罪的攻击,并且可能泄漏个人隐私信息,给自己和家庭带来安全隐患。
通过加强网路道德教育,可以让中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基本常识,防范网络安全风险,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提高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新文化,深刻影响着当今社会的文化变革。
通过网络道德教育,可以让中学生了解和认同一种新形态的文化,提高网络文化素养,增强自身文化影响力和社会文化认同感。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路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具体思路和方式有多种,但总体上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素养和道德观念的原则首先,中学生面临着网络信息的海洋,其中隐藏着大量的虚假、不实和不太好的信息,如何辨别网络内容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其次,中学生要学会尊重网络中其他用户的合法权益,保护自身和他人的隐私。
关于中学生网络道德情况的调查及反思
关于中学生网络道德情况的调查及反思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网络是高科技的产物,是现代文明的结晶,作为信息化传递的主要载体,其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
目前,中学生是上网的主力群体,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正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也左右着他们日常行为准则,网上许多内容不健康、不文明,已经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影响了学生的学业,致使其道德意识逐渐淡化。
在此对中学生网络道德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及反思。
关键字:中学生、网络道德、调查及反思当网络悄悄走进人们身边的时候,人们对网络作用的认识似乎还是模糊不清。
作为中学生,他们上网的机会很多,互联网向他们展示了各类知识结构,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大量信息,又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空间,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所以他们对于知识选择的灵活性大大增加,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提高,学习的内容自然大大超出了狭隘的课本范围,这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应是大有裨益的。
网络的出现无疑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块绿洲。
但是,教育同时也面临了一个很严峻的考验,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浪潮中,我们不能不看到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中,不少人正在汹涌而来的各种不良信息、思想面前逐渐迷失生活、道德和信仰的方向。
加个网络过滤器也许能将一些黄色、暴力的网页过滤掉,但是脏话、谎言以及文字垃圾却是网上随处可见的,也无法过滤。
上网聊天时一些不知年龄也不知性别的人随意在网上发布颓废、消极、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是污言秽语,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
如网络社会提供了独特的虚拟空间,网民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摆脱了现实社会里诸多规范的束缚,造成隐形角色失范,侵犯知识产权、制造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等违法行为以及恶意攻击他人、散布虚假信息等不道德行为时有发生。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究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它无论对中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
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
这些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充分利用,正确引导,科学管理,提高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实效。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根据教学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目的、作用和要求,对其信息元、信息点做出了改进,并提出了一种信息元能够自动在教学实施体、教学对象与教学管理体三者之间流动的反馈型流动模式。
一、目前中学生上网状况调查为了深入了解网络对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影响,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我们在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层次,随机抽样,开展较为广泛的问卷调查及学生座谈会,被抽样调查的学生共260名,调查结果如:在260名学生中有183名占69.8%的同学家里拥有计算机,其中l50人占57.3%的学生经常上网,从不上网的学生有65人,占24.8%。
被问及上网地点的时候,有155人占59.2%的学生在家里上网;在校内与网吧上网的学生各占17.9%和22.9%,学生上网选择的内容首选文化娱乐方面占45.8%,时事新闻类只占19.8%,游戏类和聊天各占16.4%和14.l%,只有9.9%的学生选择上校园网,许多学生很实在地说:当初上网的目的只是追逐时尚,满足好奇心,但是最终都几乎被互联网上大信息量的优点所吸引。
高一有位学生在谈到自己为了解决一个历史学科的知识问题,在网上查了大量的资料;高二有一位学生为了学好生物课上关于激素这一节,在互联网上查了大量有关激素的资料,分析比较激素的作用,并且查阅了大量奥运会上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事例,说明激素的利弊。
从调查中发现,有31.4%的学生是在互联网上获得时事新闻进行学科教育类的学习。
学生认为,能从网上“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得到各种知识”、“完成研究性学习”是上网的最大目的。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践的研究(精选)共46页文档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践的研究(精 选)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学生的网络使用率不断升高,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网络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众多问题,如网络侵犯、网络欺凌、网络欺诈等,这些问题给中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了他们的道德素养和身心健康。
因此,进行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通过对不同教育模式的分析,找到最优模式,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素养,减少网络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1.1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定义和概念;
1.2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1.3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式研究;
1.4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的分析和比较。
2.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2.2 调查法:选择不同学校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网络道德观念等情况,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2.3 实证研究法: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不同的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进行实施和评估,找到最优模式。
四、预期的研究结果和贡献
1. 建立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提供实现网络道德教育的参考;
2. 发现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问题和优劣之处;
3. 对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一。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一、研究课题的来源:在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年增长率为19.1%,继续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为2.15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7594万,年增长率达到54.5%。
学生依然是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交流平台,已成为网民学习新知识、接受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中学生己经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
网络在中学生信息交流、人际交往、视野拓展等方面显现出重要作用。
但同时,它带来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也日益突出。
中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令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网络道德是表现在网络世界中的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法则,它是一定网络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
网络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人们对网络持有的意识态度、网上行为规范、评价选择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一种用来正确处理、调节网络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准则。
网络道德的目的是按照善的法则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关系和自身,其社会需要除了规范人们的网以当前中学生的上网现状为研究起点,(例如: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通过手机上网,沉溺于网络游戏,对于虚拟的网络社会无法正确地分辨等等问题和现象。
)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实地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在调查了解我国中学生上网现状,结合自己的经验,从网络社会、网络道德和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入手,分析了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对网络道德、网络道德教育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和界定,把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和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作为中心,对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进行探讨,建构了我国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机制、提出了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原则,对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对于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不仅仅要依靠学校的力量,还要依靠并对完善家庭教育,优化社会环境,加强政府对于网络的监管,企业对于网络技术的优化等方面形成教育合力进行探索,以多管齐下来完善和帮助强化中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践的研究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目前在我国沉迷于网络聊天室的青少年越来越多,长期地聊天严 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而且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识别人的能 力较差,很容易通过网络聊天接触到怀有不良意图的陌生人,并上当 受骗。青少年通过聊天被网友欺骗的事件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因此而 丧命。另外,敌对势力以及邪教组织也广泛利用因特网的开放性和互 联性在网上发布各种反动言论,这些丑恶势力在国外一些网站发表反 动言论,甚至建立 " 专题 " 论坛,企图利用网络来麻痹人民,达到颠 覆政府,混淆视听的目的。由于青少年区分是非能力差,接触到这些 内容很容易被反动言论所迷惑,从而导致类似 " 陈果 " 事件的发生。 学生毫无节制地使用 INTERNET 会导致青少年无节制地玩游戏、沉 迷于聊天室、随意下载电影音乐、身心健康易受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内 容的影响、被邪教宣扬所毒害、从事违法活动、影响学习成绩、影响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致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在校园网中不加任何限 制地上网,会造成网络带宽资源的严重浪费,及高额的网络使用费用。
⑶、 有的放矢的开展网上德育活动。以学校政教处为中心, 由计算机教师、班主任、政治教师、网络管理中心、课题 研究人员等共同组成网络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网络“环 保”意识。(目前,网络上充斥着很多不文明行为,如在 发送垃圾邮件甚至带病毒的文件,捏造虚假信息散布含有 不健康内容的邮件,欺骗或用不文明语言攻击他人等等,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环保意识培养,使他们懂得维护网 络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网络环境,要从我做起,要具有公 德心和责任感,绝不能有玩世不恭态度和以其人之道还其 人之身的报复心理。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认识到:全社会 的人都应该自觉维护网络环境。)同时,对学生进行信息 辨别教育、自我防范教育、信息伦理、道德、法制教育, 开展丰富的网上活动如网上心理辅导、咨询等,用科学的 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情操、优秀和具有感染力的作 品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和塑造人,使之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