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车载无线终端场运行分析

合集下载

车载终端的辐射杂散整改分析

车载终端的辐射杂散整改分析

车载终端的辐射杂散整改分析
彭华睿;招泽添;丁娟
【期刊名称】《应用物理》
【年(卷),期】2024(14)2
【摘要】随着电子无线通信飞速发展,无线通信模块不仅限于手机与平板电脑,很多生活中常用的设备也都集成了无线通讯模块,例如手表、家用电器、车载设备终端。

在认证检测中发现射频的辐射杂散指标很容易超标,本文将重点围绕车载终端产品
产生的辐射杂散原因及整改方案进行分析。

【总页数】7页(P45-51)
【作者】彭华睿;招泽添;丁娟
【作者单位】广电计量检测(深圳)有限公司深圳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
【相关文献】
1.CE/FCC/MIC认证中辐射杂散测试及整改建议
2.基于移动用户终端的辐射杂散
骚扰测试系统3.车载通讯终端PCB晶振辐射骚扰的研究与整改4.无线终端设备辐射杂散测量技术研究5.车载通信终端CE-RED认证中辐射杂散测试及对策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年中国车载导航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2023年中国车载导航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在软件方面,2020年中国车5%。
2020年中国车载导航设备用户同比增长15%至约1亿人,年轻 用户占比高
根据用户数据,2020年中国车载导航设备用户约为1亿人,同比增长15%。其中,年轻用户群体占比较高,25-35岁年龄段 的用户占比超过50%。
中国车载导航行业快速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技术方面,中国车载导航行业正在迅速发展。除了传统的GPS导航技术,许多厂商已经开始研发基于人工智能、驶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的 导航服务。
然而,中国车载导航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车载导航市场的价格战较 为激烈,这使得产品的利润率相对较低。其次,随着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车载导航行业需要不断更新技术 以保持竞争力。
2.中国车载导航行业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车载导航行业正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其中,人工智能 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使得车载导航系统能够实现更加智能、个性化的用户体验。据统计,2019年,中国有超过 50%的车载导航系统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较2018年增长了10个百分点。
中国车载导航行业现状
1.深度研究
中国车载导航行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据统计,2020年中国车载导航 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
2.中国车载导航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此外,中国车载导航行业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中国车载导航产品已经能够实现语音识别、实时路 况、实时天气、在线音乐等多种功能,部分产品甚至支持人工智能技术。
3.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助力车载导航系统提供个性化服务
此外,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车载导航系统采用。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的驾驶行为数据,车载导 航系统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路线规划和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据统计,2019年,中国有超过60%的车载导航系统采 用了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较2018年增长了5个百分点。

车载终端调研报告

车载终端调研报告

车载终端调研报告1. 调研背景和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车载终端的市场需求和用户使用情况,以便为产品开发和改进提供参考。

2. 调研方法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并选取车主和乘车人士作为调研对象。

调研时间为一个月,共收集到500份有效问卷。

3. 调研结果分析3.1 车载终端的使用频率在调查中,有63%的受访者表示每天都会使用车载终端,30%的受访者表示每周使用一次,而仅有7%的受访者表示几乎不使用。

3.2 车主对车载终端功能的需求在车主中,最受欢迎的车载终端功能依次是导航系统、音乐娱乐、蓝牙电话、车辆诊断和远程控制等。

3.3 车主对车载终端用户界面的评价大部分车主对车载终端的用户界面表示满意,认为界面简洁、易于操作和反应迅速。

3.4 车主对车载终端的改进建议部分车主建议增加更多的实时交通信息,提供更准确的导航功能,并改进语音识别系统的准确性。

4. 乘车人士对车载终端的使用情况在调查中,有40%的乘车人士表示可以独立使用车载终端进行导航和娱乐,30%的乘车人士表示需要指导才能使用,30%的乘车人士表示不会使用。

5. 车载终端的市场前景根据调研结果,车载终端的市场需求较为广泛,特别是导航系统、音乐娱乐和蓝牙电话等功能。

同时,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载终端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6. 结论车载终端在现代汽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市场需求旺盛。

为满足用户需求,需要继续改进导航系统的准确性和实时交通信息的更新速度,同时加强对用户界面和语音识别系统的优化。

此外,车载终端的用户培训也很有必要,以提高乘车人士的使用体验和安全性能。

终端区及运行特点分析研究

终端区及运行特点分析研究

终端区及运行特点分析研究摘要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和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需求量高的区域通常拥有两个及以上的机场,这些机场的进离场运行相互影响。

密集的机场布局、复杂的空域结构和繁忙的交通流量使得空中交通愈发拥挤,空中交通流量的持续增长,空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空中交通拥挤问题日益严重。

终端区空域是空中交通的密集区域和枢纽区域,通过科学、合理地优化,不仅能够保证飞行安全,提高空域容量,还可以充分地利用空域资源,提升整个空域的空中交通服务能力。

关键词:终端区;运行特点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交通运输业迎来了巨大的机遇,我国航空产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2014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有202个(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下同),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00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198个。

2014年我国机场主要生产指标保持平稳增长,其中旅客吞吐量8315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2%,完成货邮吞吐量1356.1万吨,比上年增长7.8%,飞机起降793.3万架次,比上年增长8.4%。

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预计2007-2016年平均增长率为9.2%,2016年将达到5543亿人公里,将是2006年的2.4倍整个期间预测旅客周转量将增长7.4倍,平均增长率为10.5%。

我国航空运输占世界的比重将由1996年的2.4%上升到2016年的6.7%,但是因空域不足和流量分布不均带来的飞行冲突和延误也日趋增多,这也加剧了拥挤现象的发生。

为了合理的使用空域资源,加快空中交通流量,保证飞行安全,终端区的规划非常重要。

1 终端区基本概念1.1多机场终端区定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的规定,空域内的飞行繁忙,为进近飞行提供统一管制的设想而设立终端管制区,它常常设在一个或几个主要机场附近的空中交通服务航路汇合处的管制区,航班起飞后的爬升阶段和着陆前的进近阶段都发生在该区域,是航路飞行到着陆阶段的过渡区。

我国汽车天线行业供需现状与上下游情况下游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推动市场需求增长

我国汽车天线行业供需现状与上下游情况下游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推动市场需求增长

我国汽车天线行业供需现状与上下游情况下游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推动市场需求增长汽车天线是拦截发射台发射的高频电波并传输给汽车收音机、车载电话或无线电导航设备的接收机,以对载波解调的装置。

一、行业发展现状1、市场规模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天线行业发展趋势调研与前景预测报告(2023-2029年)》显示,智能网联化趋势让汽车成为新的移动终端,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新型汽车必备的要素。

智能网联汽车对于车辆的内部数据交互及对外通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汽车无线作为数据传输能力的重要产品,在整车智能化产业链中占据关键一环。

2021年我国汽车天线行业市场规模为27.11亿元,具体如下: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天线行业发展趋势调研与前景预测报告(2023-2029年)2、供应情况基于汽车接收的信号种类增多以及5G车联网应用需求,车载智能天线市场获得快速发展。

国内汽车天线行业已经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同时产品亦趋于一体化、轻量化。

2021年我国汽车天线产量为1.36亿根。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天线行业发展趋势调研与前景预测报告(2023-2029年)3、需求情况随着5G商用的普及和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一台车上面会安装数十个,甚至20个天线,因此未来天线数量需求是在不断扩大之中,并且是以高性能、多频段、小体积、外形美观的高价位天线为主,总体市场处于良好状态。

2021年我国汽车天线总销量为1.17亿根,具体如下: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天线行业发展趋势调研与前景预测报告(2023-2029年)4、供需平衡分析国内汽车天线行业技术较成熟,国内厂商积极打造5G车载天线,不断增强信号传播质量,尽可能地满足各种极端条件的使用需求。

整体来看,我国汽车天线行业供需增长率保持均衡,除去每年约15%的出口部分,我国汽车天线供需关系整体稳定。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天线行业发展趋势调研与前景预测报告(2023-2029年)三、上下游情况汽车天线产业链上游主要为五金材料厂商、塑料材料厂商、电子元器件供应商等,部分上游供应商准入门槛较高,具有强溢价能力;中游为汽车天线制造商;下游应用于汽车行业。

车联网流量运营方案

车联网流量运营方案

车联网流量运营方案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汽车的普及,车联网产业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基于车载终端和移动通信网络的结合,车联网可以为驾驶员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务,为车辆提供更加精准、安全的管理。

而在车联网中,流量运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产业发展。

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车联网流量运营方案,力求为车联网流量运营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车联网流量运营的现状分析1.车联网流量市场的现状目前,我国的车载移动流量市场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虽然政府和企业对车联网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车联网流量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仍不够成熟。

许多车载终端设备都是由汽车厂商或网络运营商提供的,用户普遍缺乏对流量的选择权,而且流量套餐价格也较高,难以吸引更多用户。

2.车联网流量运营现状的问题车联网流量运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车联网流量套餐缺乏灵活性,难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车联网流量运营成本高,难以实现盈利。

(3)缺乏有效的推广和营销手段,难以吸引更多用户。

(4)流量资费过高,难以大规模普及。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车联网流量运营进行系统的分析和优化,以期提高车联网流量的普及率和用户满意度。

二、车联网流量运营方案的优化和改进1.优化车联网流量套餐(1)推出多样化的流量套餐。

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可以设计不同规格的流量套餐,如时长套餐、流量大小套餐等,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最适合的套餐。

(2)优化流量资费。

在保证盈利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流量资费,吸引更多用户使用车载流量。

2.建立完善的车联网流量运营模式(1)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车联网流量运营系统,实现对用户的流量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控,通过大数据分析,调整流量资费和套餐,以满足用户需求。

(2)与汽车厂商和网络运营商合作,共同推出适合车联网的流量套餐,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3.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车联网的推广和营销效果(1)通过建立车联网官方网站、APP等平台,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吸引更多用户入网。

基于中继技术的车载无线通信系统分析

基于中继技术的车载无线通信系统分析

基于中继技术的车载无线通信系统分析车载无线通信系统是指安装在车辆上的无线通信设备,用于实现车辆之间和车辆与外部通信的功能。

中继技术是车载无线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技术,主要用于扩展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和提高通信质量。

本文将对基于中继技术的车载无线通信系统进行详细分析。

一、中继技术的原理和作用中继技术是指在无线通信中,通过中继设备将信号从一个传输介质转发到另一个传输介质的技术。

在车载无线通信系统中,中继技术的作用是将信号从一个车辆转发给另一个车辆,或者从车辆转发到基站等外部通信设备,以扩展通信范围和提高通信质量。

中继设备一般由无线收发器、信号处理器、功率放大器等组成。

当收到车辆发送的信号时,中继设备会将信号放大并经过适当的信号处理后转发给目标车辆或外部通信设备。

二、基于中继技术的车载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1.车载中继设备:车载中继设备是实现中继功能的关键组件,它可以安装在车辆上,通过接收和转发信号实现车辆间或车辆与外部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

车载中继设备需要具备较强的信号处理能力和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2.车载天线:车载天线作为车载无线通信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接口,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

车载天线需要具备较高的接收灵敏度和发送功率,以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覆盖范围。

3.车辆感知系统:车辆感知系统用于实时检测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包括车辆位置、速度、方向等。

车辆感知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雷达、摄像头等设备获得车辆周围的环境数据,以便车载无线通信系统能够根据车辆位置和通信需求选择最佳的中继节点。

4.通信控制器:通信控制器负责管理车载无线通信系统的工作状态和通信过程。

通信控制器可以根据车辆感知系统的信息进行智能调度,选择最佳的中继节点并控制中继设备的工作。

三、基于中继技术的车载无线通信系统的优势和应用1.增强覆盖范围:通过中继节点的设置,可以将车载无线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扩展到原本信号较弱或无信号的区域,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2024年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是一种集合导航、娱乐、通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系统。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车辆智能化功能的需求增加,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热门产品。

本文将对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潜力并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

2.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根据市场调研数据,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市场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随着人们对汽车智能化功能需求的提升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据预测,未来几年内,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以上。

3. 市场竞争格局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电子产品厂商以及导航软件开发商等多个参与者。

在国内市场中,目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包括XXX、YYY等知名汽车厂商。

而在国际市场上,ZZZ等外资企业占据较大份额。

随着市场快速扩张,新进入市场的企业也在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4. 市场驱动因素4.1 科技进步与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的功能不断扩展和升级,如语音控制、实时交通信息、智能导航等。

这些新技术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4.2 消费者需求变化:随着消费者对驾车体验的要求提高,对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消费者希望通过导航系统获取实时路况、找到最佳路径、享受高品质的音乐和娱乐等。

4.3 政策支持:一些国家对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的普及与推广提供政策支持,如鼓励车载导航系统的安全性和绿色环保性能等。

5. 市场挑战与机遇5.1 市场挑战: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市场竞争的加剧,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面临着价格竞争、技术更新速度快等挑战;同时,消费者对导航系统功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5.2 市场机遇:随着汽车智能化趋势的加强,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023年中国车载功放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23年中国车载功放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目前,中国车载功放市场主要由国内企 业主导,市场份额占比超过80%。其中, 知名品牌如航盛电子、华阳多媒体、路 畅科技等在市场中占据一定地位。同时, 一些国外品牌如日本先锋、日本马兰士 等也在中国市场上有所布局。
车载功放行业现状
据统计,中国车载功放市场规模在过去 五年内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显示出 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高端市场增长 尤为迅速,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25%的 年复合增长率。
--------->
深度分析竞争格局
1.车载功放行业现状:竞争格பைடு நூலகம்深度分析
车载功放行业现状深度分析:竞争格局深度分析
2.中国车载功放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受益于汽车产 业增长和消费者需求提升
中国车载功放行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主要得益于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和消费者对汽车音响 系统的需求提升。根据相关数据,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2.7亿辆,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3亿辆,这为车 载功放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中国车载功放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在竞争格局方面,中国车载功放行业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前五大厂商的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40%提升至 2020年的60%,而其他厂商的市场份额则不断被压缩。这主要是因为车载功放行业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头部企 业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品牌优势,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预测行业发展趋势
在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时,报告指出,车载 功放行业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迎来新的机遇
和挑战 1. 智能化和电动化将继续推动车载功放行业的发
展。随着汽车制造商不断推出更智能、更环保的汽
车,车载功放行业也将随之发展。
2. 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车载功放行业发展的关键
因素。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应用,

中国WiFi行业市场现状及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国内市场份额集中度更高

中国WiFi行业市场现状及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国内市场份额集中度更高

中国WiFi行业市场现状及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国内市场份额集中度更高一、市场现状WiFi产业链主要分为芯片、模组、代工、WLAN设备、下游终端五个环节,且主要利润集中于芯片、WLAN设备(不考虑下游终端)。

WiFi6的到来恰逢其时,可实现对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以及AR/VR、高清视频等对带宽、接入容量要求更高的应用生态的率先支持,从而驱动整个产业的升级换代机遇,带来产业链从芯片到模组到应用的快速发展机遇。

WiFi 芯片的主要厂商如博通、高通等,主要来自美国。

同时来自中国台湾的联发科、瑞昱半导体也有能力制造WiFi芯片。

中国大陆方面,刚于科创板上市的乐鑫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WiFiMCU通信芯片及其模组的研发、设计及销售的厂商,博通集成是一家提供无线通讯射频芯片和解决方案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

日本的模组厂商竞争力较强,龙头企业为日本村田,TDK与太阳诱电同样来自日本。

中国台湾的正基科技和海华科技等企业也可以提供芯片模组。

全球大型的WLAN终端厂商基于成本等考虑,一般不会直接完成终端设备的生产制造,因此WiFi设备代工商一般采用OEM或ODM的方式与WLAN设备厂商达成合作,完成设备的制造。

中国大陆境内的共进股份、卓翼科技都属于WiFi设备代工商的范畴,同行业的公司中也有几家来自中国台湾的企业。

WiFi产业链:芯片、模组、代工、网络设备、下游终端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WiFi在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中的配置率已经接近100%,而且WiFi正在快速扩展到创新性消费类电子设备、物联网(IoT)和车辆中。

WiFi是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IEEE802.11系列标准的商用名称,由“WiFi联盟”所发布,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

WiFi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是在未授权的频谱上运行的,任何人都可以部署WiFi网络,而且能够支持几乎所有智能手持设备或物联网设备。

WiFi最适合的是大容量、高密度且低移动性的室内应用。

2024年车用天线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车用天线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车用天线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车用天线作为汽车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对当前车用天线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了解市场趋势和发展方向。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据统计数据显示,车用天线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加,对车用天线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未来几年车用天线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市场竞争格局车用天线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车用天线供应商包括公司A、公司B和公司C等。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和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来争夺市场份额。

技术发展趋势随着车辆智能化和电子化程度的提高,车用天线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车用天线技术包括GPS天线、无线电天线、蓝牙天线等。

未来,车用天线技术有望进一步改进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市场驱动因素车用天线市场的发展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

其中,关键的市场驱动因素包括:1.汽车产量增长: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加,对车用天线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2.智能汽车的普及:随着智能汽车的普及,对车用天线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3.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对汽车电子技术的支持也促进了车用天线市场的发展。

市场挑战和机遇车用天线市场面临一些挑战,包括:1.技术更新换代:车用天线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市场参与者需要不断跟进和应对技术变化。

2.市场竞争加剧:市场上的竞争激烈,新进入者需要面对来自主要厂商的竞争。

然而,车用天线市场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车用天线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同时,智能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也为车用天线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发展趋势展望车用天线市场的未来将充满挑战和机遇。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车用天线市场有望保持增长态势。

然而,市场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和产品,以保持竞争优势。

车联网年度总结范文(3篇)

车联网年度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车联网作为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成为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战略方向。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车联网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不仅推动了智能交通的发展,也为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现将本年度车联网工作总结如下:一、车联网产业发展现状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车联网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车联网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23年,国家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车联网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车联网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2. 技术创新不断突破车联网技术不断创新,传感器、通信、计算、控制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其中,车联网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如5G、V2X等,为车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 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车联网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包括智能交通、智能驾驶、车联网安全、车联网保险等领域。

其中,智能交通和智能驾驶成为车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二、车联网年度工作总结1. 政策制定与实施(1)积极参与车联网相关政策制定,为我国车联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推动车联网产业相关政策落地,确保政策实施效果。

2. 技术研发与创新(1)加大车联网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传感器、通信、计算、控制等领域的技术创新。

(2)开展车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如5G、V2X、车联网安全等,提升我国车联网技术水平。

3. 应用场景拓展与推广(1)积极拓展车联网应用场景,推动智能交通、智能驾驶、车联网安全、车联网保险等领域的发展。

(2)加强车联网应用推广,提高车联网应用普及率。

4. 产业合作与交流(1)加强车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2)积极参与国际车联网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车联网产业国际竞争力。

5. 人才培养与引进(1)加强车联网人才培养,为车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引进国际车联网人才,提升我国车联网技术水平。

汽车行业车联网应用与数据分析方案

汽车行业车联网应用与数据分析方案

汽车行业车联网应用与数据分析方案第一章车联网概述 (2)1.1 车联网的定义与意义 (2)1.2 车联网的发展历程 (2)1.3 车联网的关键技术 (2)第二章车联网应用场景 (3)2.1 智能交通管理 (3)2.2 智能出行服务 (3)2.3 智能驾驶辅助 (4)2.4 车辆健康管理 (4)第三章数据采集与传输 (4)3.1 数据采集技术 (4)3.2 数据传输协议 (5)3.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5)3.4 数据传输效率优化 (5)第四章数据存储与管理 (6)4.1 数据存储技术 (6)4.2 数据库管理 (6)4.3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6)4.4 数据备份与恢复 (7)第五章数据分析与挖掘 (7)5.1 数据分析方法 (7)5.2 数据挖掘技术 (7)5.3 数据可视化 (8)5.4 数据分析应用案例 (8)第六章车联网安全与隐私 (8)6.1 安全威胁与风险 (8)6.2 安全防护技术 (9)6.3 隐私保护策略 (9)6.4 安全与隐私合规 (10)第七章车联网应用与业务创新 (10)7.1 新业务模式摸索 (10)7.2 跨界融合应用 (10)7.3 个性化服务 (11)7.4 车联网商业模式 (11)第八章车联网政策与标准 (11)8.1 政策法规概述 (11)8.2 标准制定与实施 (12)8.3 政策与标准发展趋势 (12)8.4 政策与标准对行业的影响 (12)第九章车联网产业生态 (13)9.1 产业链分析 (13)9.2 市场竞争格局 (13)9.3 企业战略布局 (13)9.4 产业未来发展展望 (13)第十章车联网应用与数据分析案例 (14)10.1 车联网应用案例解析 (14)10.2 数据分析案例分享 (14)10.3 成功案例分析 (14)10.4 案例应用与推广 (15)第一章车联网概述1.1 车联网的定义与意义车联网,即车辆互联网,是指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路侧基础设施、车辆与行人以及车辆与云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

机务段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TP)运用管理、分析办法

机务段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TP)运用管理、分析办法

机务段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TP)运用管理、分析办法第一章总则第1条根据《铁路局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TP)使用维护管理暂行办法》(呼铁电〔2015〕376 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为规范我段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以下简称STP)设备的运用、管理、分析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STP设备具备铁路站场调车作业的自动监控和记录功能,是保证调车作业安全的重要行车设备。

STP运行记录数据是对调车作业过程进行分析及安全和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任何人均不得更改或损毁,转储数据保存不少于30天。

第二章管理与职责第3条机务段是STP车载设备机务运用管理单位,具体职责是:1.运用车间负责贯彻落实总公司、铁路局规章制度及有关要求,执行STP相关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并负—1 —责对STP数据进行分析。

2.安全科负责本段STP车载设备运用管理、考核、记录数据分析等工作。

参与制定STP现场运行验证方案和安全防护功能运行试验方案。

负责将运行记录数据纳入LKJ分析项点,完善运行记录文件分析制度,确保每班文件及时得到转储和检索分析。

3.运用科负责调车机车运用调整组织工作,配合电务段、通信段完成STP车载设备拆装和STP数据换装的机车扣车工作。

4.信息技术科负责配合电务段完成STP日常维护等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掌握STP车载设备运用情况,协调处理STP车载设备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5.职工教育科负责组织对相关运用管理人员及各运用(二连)车间兼职教师进行STP操作方法的培训。

6.各运用(二连)车间负责组织相关运用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并对机车乘务员STP的操作方法进行培训。

第三章运用管理第4条正式启用的STP设备,地面设备须保证不间断开机运行,安装STP车载设备的机车在装备启用STP地面—2 —设备的车站,任何人不得擅自关机。

第5条机车出库时,机车乘务员应检查合格证是否齐全和有效,按规定开机、设定,并确认STP车载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发现设备不良,及时通知电务部门进行处理。

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的应用与维护分析

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的应用与维护分析

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的应用与维护分析摘要:cir,即机车综合通信设备,被铁路通信领域所广泛应用。

这种通信设备安装在机车内,主要用于机车和车站、调度所之间的通信,可以替代现有铁路通信系统中车载台部分的通信设备,接收和打印来自调度室的调度命令,并且具有命令签收功能。

cir的运行以原有铁路450m系统和gsm-r通信系统为基础,所有兼容性能和适用性能都很好。

关键词:无线通信设备;应用;维护我国早期使用的铁路机车无线通信设备主要为话音业务,以同频单工的当时是先调度、司机、车站值班人员、运转车长及其他铁路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这种设备只具备对讲功能。

如果运用有线的通信方式,将铁路调度命令传达到车站,再以人工的方式由车站人工传递给司机,将会大大降低信息的传递效率,给列车的正点运行造成不便。

随着铁路通信技术快速更新,列车尾部安全装置将发挥出运转车长的作用,既为行车安全提供了保障,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早期机车上的列车尾部设备,与机车电台的连接需要接口线,造成集成度不高,容易出现故障,而且不便于维护。

因此,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机车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大力地发展,形成了机车综合无线通信平台,即cir。

1 无线通信设备的基本构成1.1 设备组成主机的构成包括了机柜、主控单元、450mhz机车电梯单元等的接口,及安装位置。

操作显示终端机是由多个零件共同组成的,分别是显示器、扬声器、按键、外部接口等。

1.2 主机各单元实现下述功能主控单元的功能在于对各模块单元加以控制并对状态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打印终端在操作显示终端机的控制下将调度命令打印出来。

接口单元设备实现内部有关单元的连接并同时提供接口以实现数据和话音应用业务的接入。

电源单元的主要功能是为设备提供电源满足用电需求。

当外界直流供电切断后,电池单元则开始进行gsm-r注销并提供备用电源。

gps单元的任务则是为系统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并且可将时钟信息设置为标准时间信息。

gsm-r话音单元和数据单元受来自于主控单元的控制,分别完成调度通信任务和数据的收发任务。

2024年车载T-BOX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车载T-BOX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车载T-BOX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车载T-BOX是一种车载终端设备,通常内置GPS定位系统和无线通信模块,为车辆提供各种智能化功能和互联网服务。

随着智能汽车的兴起,车载T-BOX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对车载T-BOX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2. 车载T-BOX市场规模车载T-BOX市场规模是衡量市场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内外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近年来车载T-BOX市场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车载T-BOX市场规模有望达到XX亿美元。

3. 车载T-BOX市场发展趋势3.1 互联网化趋势随着互联网智能化的飞速发展,车载T-BOX正逐渐成为车辆与互联网的桥梁。

越来越多的车主希望通过车载T-BOX获得丰富的互联网服务,如在线导航、远程车辆管理等。

车载T-BOX互联网化的趋势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3.2 产品多样化趋势车载T-BOX市场中,产品形态和功能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导航、音乐播放等基本功能,现在还涌现出了支持语音助手、智能家居控制等更高级的产品。

消费者对车载T-BOX产品功能的需求日益增长,促使制造商们不断创新,推出更加丰富多样的产品。

3.3 数据安全性趋势车载T-BOX涉及到车辆行驶数据、用户个人信息等敏感信息的存储和传输。

数据安全性成为厂商和用户关注的重点。

在市场竞争中,具备较高数据安全性能的车载T-BOX产品将更受用户青睐。

4. 车载T-BOX市场竞争格局目前,车载T-BOX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市场上存在着众多车载T-BOX厂商,大多数都是小型或中型企业。

不同企业主要通过产品质量、功能创新、售后服务等方面来争夺市场份额。

5. 车载T-BOX市场前景展望车载T-BOX市场在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智能汽车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载T-BOX将会在功能和性能上得到更多的提升。

预计未来几年,车载T-BOX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6. 结论总结来说,车载T-BOX市场正在经历快速发展阶段,互联网化、产品多样化和数据安全性是市场的主要趋势。

2024年车载智能终端(VST)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车载智能终端(VST)市场前景分析

车载智能终端(VST)市场前景分析摘要本文分析了车载智能终端(Vehicle Smart Terminal,VST)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车载智能终端是一种集成了多项智能功能的汽车电子设备,如导航、娱乐、通信和安全监测等。

随着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车载智能终端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本文通过市场规模、市场驱动因素、竞争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车载智能终端市场前景广阔且具有良好的增长潜力的结论。

1. 引言近年来,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引发了车载智能终端市场的迅速增长。

车载智能终端是一种集成了导航、娱乐、通信和安全监测等多项智能功能的汽车电子设备。

目前,车载智能终端已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驾驶经验、车辆安全和用户体验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2. 市场规模与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车载智能终端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车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以上。

3. 市场驱动因素车载智能终端市场的快速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市场驱动因素的影响:3.1 技术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载智能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用户体验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高精度导航系统、智能语音控制和丰富多样的娱乐功能等技术创新推动了车载智能终端市场的发展。

3.2 智能交通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促使了车载智能终端的需求增加。

智能交通系统不仅提供导航服务,还可以通过车与车、车与路网的互联互通,提供交通信息和驾驶辅助功能,这使得车载智能终端在提升驾驶安全和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3 消费者需求增加现代消费者对于汽车电子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对于车辆智能化的需求。

车载智能终端的功能日益丰富,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导航、娱乐和通信等方面的需求,因此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4. 竞争格局车载智能终端市场竞争激烈,存在着多家知名汽车制造商和技术公司参与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车载无线终端市场运行分析
随着国内车联网逐步渗透,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操作便利性、娱乐等方面提出越来越高要求,引发车载无线终端市场需求加大。

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内置移动通信模块的车载终端出货量快速增长,产品形态不断丰富,应用智能化发展,集成通话、导航、社交等多种功能。

一、国内车载无线终端市场规模加速增长
2018年截至6月底,国内车载无线终端出货量471万部,同比增长161.8%。

其中2G、3G、4G 产品出货量分别为124万部、50万部和296万部,占比分别为26.4%、10.6%和62.9%。

图1、国内车载无线终端出货量(万部)
二、T-Box 设备占据半数份额,智能云镜市场增长趋势明显 2018年上半年,T-Box 设备出货量247万部,同比增长103.6%,在同期车载无线终端出货量中占比52.4%,但随着车载无线终端产品多样化发展,T-Box 设备的出货量份额较2017年有所下降。

智能云
978317418424722454%53%
168%
127%
155%
169%
0%
50%
100%
150%200%0
501001502002503002017Q1
2017Q2
2017Q3
2017Q4
2018Q12018Q2
出货量(万部)
同比
镜因功能多、能联网、操作便利、互动性强等特点,引发市场需求,增长趋势明显,2018年上半年出货量77万部,同比增长213.7%,占比16.4%。

图2、2018年上半年国内车载无线终端产品分布
三、新产品形态多样化、智能化发展
2018年新上市车载无线终端产品既包括轿车、客车、货车通用设备,也包括面向某种车型的专用终端,如物流车辆北斗兼容终端等;既包括集成度较高的T-Box 设备、智能云镜、车载机器人,也包括专注于特定功能的产品,如行车记录仪、车载导航、ETC 智能终端、OBD 设备、夜视仪等。

随着车联网的推进,消费者对车载无线终端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搭载操作系统的车载无线终端大量上市,来满足当前“互联网+”应用推广的需要,实现行车安全监控管理、运营管理、服务质量管理、智能集中调度管理等智能化服务。

2018年上半年,搭载操作系统的新款智能车载无线终端26款,占同期新上市机型数量的37.7%。

T ‐Box 52%
OBD 22%
智能云镜16%
远程定位监控
终端4%行驶记录仪
3%
车载导航(HUD)2%其他车载终端1%
T ‐Box OBD 智能云镜
远程定位监控终端行驶记录仪车载导航(HUD)其他车载终端
智能车载终端的应用随着当前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从早期的系统监测和数据记录,发展为集导航、娱乐、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产品形态,更有部分车载无线终端借助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实现语音操控,提升驾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操作的便利性。

四、车载无线终端市场吸引众多科技型公司加入
车载无线终端的生产厂商既包括汽车配件和汽车整机企业,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科技型公司,也包括互联网/物联网企业。

2018年上半年,车载终端产品在产厂商60余家,其中新进企业19家。

新进企业全部为科技型公司,重点面向后装市场,生产行车记录仪、OBD盒子、智能云镜等产品。

注:本文中提到的无线数据终端指在国内市场销售,含有移动通信模块能够
连接公用电信网,用于车辆现代化管理的终端产品,如行车记录仪、智能云镜、车
载GPS导航仪等,其中智能车载无线终端指具备Android等操作系统的产品
联系人:王伟华
电话:82052804
邮箱:wangweihu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