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余结转资金

合集下载

学校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制度

学校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结转结余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学校财务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结转结余资金的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法规先行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合法合规;2. 专款专用原则:结转结余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3. 统筹兼顾原则: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统筹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 责任到人原则: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责任人的职责,确保资金管理责任到人。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学校财务处负责全校结转结余资金的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制定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 负责结转结余资金的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监督;3. 负责结转结余资金的核算、分析和报告;4. 负责结转结余资金的清理、归档和归档。

第五条学校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结转结余资金的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按照学校财务处的要求,及时编制、报送结转结余资金预算;2. 负责本部门结转结余资金的执行和监督;3. 负责本部门结转结余资金的核算和分析;4. 按时向学校财务处报送结转结余资金使用情况。

第三章预算编制与执行第六条学校结转结余资金预算应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资金实际情况编制,经学校领导批准后执行。

第七条预算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 需求导向原则:预算编制应充分反映学校各部门的实际需求;2. 效益优先原则:预算编制应优先考虑资金使用效益;3. 稳妥性原则:预算编制应保持一定的风险防范能力。

第八条学校结转结余资金预算执行应严格按照预算安排,不得擅自调整预算。

第四章监督与考核第九条学校财务处对全校结转结余资金进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

第十条学校财务处对各部门结转结余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一条学校对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实行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对各部门和责任人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结转结余资金的名词解释

结转结余资金的名词解释

结转结余资金的名词解释
结转结余资金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经过核算后,未被用于支付各项费用和支出的资金余额。

这些资金可以用于下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活动,也可以用于企业的投资和融资活动。

结转是指将当前会计期间的资金余额转移到下一会计期间的过程,即将未使用的资金转为下一期的资产。

结转可以通过将资金余额转入下一期的银行账户、现金账户等方式来实现。

结余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内,企业未用于支付各项费用和支出的资金余额。

结余可以通过资金余额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来反映。

结转结余资金的作用非常重要。

一方面,它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储备,以应对未来的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投资和融资的机会,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如何处理结转结余资金。

一般来说,企业应该优先考虑将结余资金用于下一期的经营活动,以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

如果企业有一定的储备资金,可以考虑将其用于投资和融资活动,以获取更大的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结转结余资金的处理方式应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准则的规定。

企业应该严格遵守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在总体上,结转结余资金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企业应该认真处理结转结余资金,合理利用资金,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结余结转资金情况汇报

结余结转资金情况汇报

结余结转资金情况汇报
根据公司财务部门的要求,我对上个季度的结余结转资金情况进行了汇报。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公司的资金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我将在以下内容中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公司的资金收入情况。

在上个季度,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销售业务和投资收益。

销售业务方面,公司的产品销售情况良好,实现了预期的销售目标,因此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同时,公司在投资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收益,这些都对公司的资金情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让我们来看一下公司的资金支出情况。

在上个季度,公司的主要支出包括生产成本、人力资源成本、营销费用等。

在生产成本方面,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公司的生产成本相应增加。

在人力资源成本方面,公司进行了一定的招聘和培训,这也增加了公司的支出。

另外,为了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加大了营销力度,导致了营销费用的增加。

这些支出都对公司的资金情况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公司的资金结余和结转情况。

在上个季度,公司的资金结余情况相对稳定,但由于资金支出的增加,导致了一定程度的资金紧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资金管理、优化资金使用结构等,有效地缓解了资金压力。

同时,公司也对未来的资金结转情况进行了合理规划和预测,以确保公司资金的稳健运作。

综上所述,上个季度公司的结余结转资金情况总体上是稳定的,但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我将继续密切关注公司的资金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公司资金的安全和稳健运作。

同时,我也将继续加强与财务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努力,为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于结余结转资金的情况说明

关于结余结转资金的情况说明

关于结余结转资金的情况说明资金结转是会计处理,指当年支出预算已执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执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将余额或使用转入相关账户,留以后年度使用或上交。

资金结余是期末账户余额(结余资金),指支出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由于受政策变化、计划调整等因素影响工作终止,当年剩余的资金,是会计处理结果,是财政收支的执行结果。

事业单位结转结余的分录(一)期末账务处理: 1.基本支出的账务处理:(1)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收入结转借: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贷: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2)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支出结转借: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贷:事业支出―基本支出(财政补助支出) 2.项目支出的账务处理:(1)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收入结转借: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贷: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2)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支出结转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贷:事业支出―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二)年末账务处理: 1.“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余额是财政补助收入中的基本支出补助收支形成的,一般都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所以无需进行额外的账务处理。

2.“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余额是财政补助收入中的项目支出补助收支形成的,应根据资金性质分析处理,符合财政补助结余性质的应转入财政补助结余,需上缴财政补助结转资金或注销财政补助结转额度的,按规定上缴或注销额度。

(1)符合财政补助结余性质的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贷:财政补助结余(2)按规定需要上缴或核销结余资金的借:财政补助结余贷: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3)按规定上缴或核销结转资金或额度的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贷: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结转结余1年以内的资金率怎么算“资金结余”有几种情况:1)事业单位,资金结余是财政拨款或专项拨款使用后,未使用完的部分,通常叫资金结余。

2)企业单位,资金结余是指某项目或工程,预算与实际差额,也可称为结余3)会计账簿,货币资金,收入支出,有的人也称其为资金结余。

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一、总则为加强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制度,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财政结余结转资金,是指在预算年度结束后,未使用完毕或未执行完毕的财政资金,包括一般公共预算结余结转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结余结转资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结转资金等。

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应当遵循依法依规、统筹安排、规范管理、注重绩效的原则,确保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

二、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分类和认定(一)财政结余资金财政结余资金是指年度预算执行结束后,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数扣除预算支出和结转资金后剩余的资金。

(二)财政结转资金财政结转资金是指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在预算年度内未执行完毕,需要在下一年度继续安排使用的资金。

财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财政结余结转资金进行准确分类和认定。

三、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清理财政部门应当定期对财政结余结转资金进行清理,清理的范围包括本级财政安排的资金和上级财政补助的资金。

清理工作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项目是否已经完成或终止,如已完成或终止,相应的资金应当作为结余资金处理。

2、项目进展缓慢或长期未执行的,应当分析原因,对确无必要继续实施的项目,收回资金统筹安排。

3、对于超过规定期限仍未使用的结转资金,应当予以收回。

四、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收回和统筹使用(一)收回对于经清理认定的财政结余资金和超过规定期限的结转资金,财政部门应当及时收回。

(二)统筹使用收回的财政结余结转资金,应当按照以下原则统筹使用:1、优先用于保障民生等重点领域的支出。

2、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财政收支缺口。

3、用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项目。

财政部门在统筹安排使用资金时,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并接受监督。

五、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预算编制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时,应当充分考虑上一年度的财政结余结转资金情况。

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财政结余是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经过核算后剩余的资金,通常发生在财政收入超过支出的情况下。

财政结余的处理,对于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和管理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财政结余的运作,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1. 财政结余的界定财政结余是指在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财政收入超过财政支出,形成的闲置资金。

财政结余可以分为年度结余和跨年度结余。

年度结余是指在年度预算执行结束后,预算收入与支出的差额。

跨年度结余则发生在年度结束时,将当年的结余资金结转到下一年度。

2. 财政结余的重要性财政结余的产生,不仅代表着财政收支平衡的良好状况,同时也意味着政府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将结余资金用于公共利益的增进。

合理、科学地管理财政结余资金,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 财政结余的管理原则为了确保财政结余的合理运作,以下是一些财政结余管理的原则:3.1 提高透明度财政结余的管理应该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明确规定结余资金的来源和用途,并及时向公众披露相关信息。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财政公开制度,定期发布财政结余的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3.2 合理运用财政结余资金应根据国家规定和财政预算的需要进行合理运用,主要用于公共事业投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支出。

同时,要注重结余资金的长期稳定运用,避免过度分散或过度集中。

3.3 加强监督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财政结余资金的监督机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

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防止财政结余资金被滥用或浪费。

4. 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程序为了规范和管理财政结余结转资金,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管理程序:4.1 财政结余的核算和审定年度结余以及跨年度结余应在年度预算执行结束后进行核算和审定,确保结余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结余资金的计划安排结余资金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计划安排,确定用于投资、补充社会保障基金或其他公共支出。

结余结转资金整改情况汇报

结余结转资金整改情况汇报

结余结转资金整改情况汇报
根据公司财务部门的要求,我对公司结余结转资金的整改情况进行了汇报。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公司的结余结转资金进行了全面的审计和整改,以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

首先,我们对公司过去几年的结余结转资金进行了详细的核对和分析。

通过对账目的逐一对比,我们发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资金使用和结转情况,包括部分资金流向不明确、账目不清晰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立即展开了整改工作。

其次,我们对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修订。

我们加强了对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规定,明确了资金使用的范围和流程,规范了资金结转的操作步骤,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工作。

我们建立了定期的资金审计机制,对公司的结余结转资金进行了定期的审计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风险,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和稳定。

另外,我们还对公司的财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和考核。

我们组织了相关的培训课程,提高了财务人员对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的认识和能力,确保了他们能够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操作,减少了人为因素对资金的影响。

最后,我们对公司的结余结转资金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和整理。

我们对过去的账目进行了逐一核对和调整,确保了账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消除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为今后的资金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以上的整改工作,我们对公司的结余结转资金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规范,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资金管理的监督和审计工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确保公司财务工作的稳健和健康发展。

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关键信息项:1、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定义和范围2、管理原则和目标3、资金的核算和统计4、资金的使用规定5、监督检查机制6、违规处理措施1、总则11 为规范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财政制度,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财政部门及预算单位对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

2、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定义和范围21 财政结余资金是指年度预算执行结束后,未支出的财政资金。

22 财政结转资金是指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当年已执行但尚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23 范围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形成的结余结转资金。

3、管理原则和目标31 管理原则311 依法依规原则。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财政制度进行管理。

312 统筹安排原则。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统筹安排使用结余结转资金。

313 绩效导向原则。

注重资金使用效益,强化绩效管理。

32 管理目标321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资金闲置浪费。

322 优化财政资源配置,保障重点支出需求。

323 增强财政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4、资金的核算和统计41 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应建立健全财政结余结转资金核算制度,准确核算资金收支和结余结转情况。

42 按照规定的口径和方法,及时、准确地统计和报送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相关数据。

5、资金的使用规定51 财政结余资金的使用511 优先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以应对未来年度预算收支缺口。

512 经批准可用于其他急需安排的支出项目,但应符合相关政策和规定。

52 财政结转资金的使用521 按照原批准的用途继续使用,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522 加快项目执行进度,确保资金按时支出。

53 对于长期闲置的结余结转资金,财政部门有权收回统筹使用。

6、监督检查机制61 财政部门应加强对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监督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

62 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资金的核算、统计、使用等情况。

工会资金结转和工会资金结余会计处理

工会资金结转和工会资金结余会计处理

工会资金结转和工会资金结余会计处理
工会资金结转和工会资金结余是工会会计中涉及的两个概念,它们分别表示不同的财务处理情况。

1.工会资金结转:
•定义:工会资金结转是指将一个会计期间结束时未使用的资金或盈余转入下一个会计期间。

这意味着,如果上一个会计期
间结束时工会有未使用的经费,这些经费可以在下一个会计期间
继续使用。

•会计处理:在会计凭证中,可以通过将结转金额从上一个会计期间的损益表或其他适当的账户转入新的会计期间,以确保
这些资金被正确记录。

2.工会资金结余:
•定义:工会资金结余是指工会在一定时期结束时的资产减去负债的余额。

如果资产多于负债,就形成了工会资金的结余。

•会计处理:工会资金结余在资产负债表上体现,通常表现为所有资产减去所有负债,这就是工会的资金结余。

这个余额可
以用于工会未来的项目、活动或其他支出。

在会计上,这两个概念通常是通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财务报表来进行记录和展示的。

确保有一个清晰的财务记录系统,可以追踪工会的资金流动,对于工会的经济管理和决策非常重要。

工会领导和财务人员应当定期审查这些财务报表,以确保工会的财务健康和可持续性。

结转结余资金申请报告

结转结余资金申请报告

一、报告概述尊敬的财政局领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和《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0]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单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现将2023年度结转结余资金申请报告如下:二、单位基本情况我单位(单位名称)成立于(成立时间),是一所(单位性质)的事业单位。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单位紧紧围绕(主要工作方向),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确保年度预算目标的顺利完成,我单位严格按照预算管理规定,合理编制年度预算,并认真执行。

三、年度预算执行情况2023年度,我单位共编制预算(金额)万元,截至2023年底,已实际支出(金额)万元,预算执行率约为(执行率)。

其中,基本支出(金额)万元,项目支出(金额)万元。

四、结转结余资金情况(一)结转资金1. 项目支出结转资金:根据项目实施进度,部分项目尚未完成,因此形成项目支出结转资金(金额)万元,具体如下:- 项目名称:XXX项目结转金额:XX万元- 项目名称:XXX项目结转金额:XX万元2. 基本支出结转资金:由于工作需要,部分基本支出项目形成结转资金(金额)万元,具体如下:- 项目名称:XXX项目结转金额:XX万元- 项目名称:XXX项目结转金额:XX万元(二)结余资金1. 项目支出结余资金:部分项目已完成目标,形成结余资金(金额)万元,具体如下:- 项目名称:XXX项目结余金额:XX万元- 项目名称:XXX项目结余金额:XX万元2. 基本支出结余资金:由于工作调整,部分基本支出项目形成结余资金(金额)万元,具体如下:- 项目名称:XXX项目结余金额:XX万元- 项目名称:XXX项目结余金额:XX万元五、结转结余资金使用计划为确保结转结余资金的有效利用,我单位将严格按照以下原则使用结转结余资金:1. 优先保障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支出;2. 合理安排一般性支出;3. 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透明。

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办法

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办法

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办法一、总则为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财政部门、预算单位结转和结余资金的管理。

二、定义与分类1. 结转资金:指预算单位在预算年度内,已批准支出预算但未支出的资金。

2. 结余资金:指预算单位在预算年度内,收入预算未执行完毕形成的资金。

3. 结转和结余资金分为以下两类:(1)可结转资金:指预算单位在预算年度内,因项目进度、采购周期等原因,确需跨年度执行的资金。

(2)不可结转资金:指预算单位在预算年度内,因政策调整、项目取消等原因,不再执行的资金。

三、结转资金管理1. 预算单位应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加强项目进度管理,合理预计结转资金。

2. 预算单位应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的时间和程序,提出结转资金申请,经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纳入下一年度预算执行。

3. 结转资金使用应严格按照原批准的预算项目、用途和金额执行。

四、结余资金管理1. 预算单位应在年度终了后,对结余资金进行清理、核实。

2. 结余资金原则上应全部上缴财政,由财政部门统筹安排使用。

3. 预算单位确需留用部分结余资金的,应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可用于下一年度同类项目支出。

五、监督检查1. 财政部门应加强对预算单位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2. 预算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结转和结余资金使用,确保资金安全、合规。

六、责任追究1. 预算单位在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中,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2. 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在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附则1.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各级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3. 本办法解释权归财政部门。

八、结转资金的审批与使用1. 预算单位在申请结转资金时,应提供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包括资金用途、预期效果、时间安排等。

工程项目结转结余资金管理

工程项目结转结余资金管理

工程项目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工程项目里的结转结余资金,那可真是个不容小觑的事儿!就好比咱们过日子,兜里的钱得算清楚,花在哪儿、剩多少,心里得有谱。

工程项目也是一样,这结转结余资金要是没管好,那麻烦可就大啦!你想想,要是这资金管理混乱,就像家里的衣柜乱七八糟,找件衣服都费劲。

到时候要用钱的时候,抓瞎不?而且这资金管理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旅行,路线规划不好,不是多花钱就是走冤枉路。

那怎么才能管好这结转结余资金呢?首先咱得清楚啥是结转结余资金。

结转资金呢,就是那些当年没干完的项目,钱没花完,留到下一年接着用的。

结余资金呢,就是项目干完了,剩下的钱。

这可得搞明白,不然就容易弄混啦!然后,咱得有个详细的账目。

这账目就像咱们的记账本,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都得记清楚。

不能稀里糊涂的,不然到时候自己都不知道钱去哪儿了。

比如说,买材料花了多少,人工费用又是多少,都得明明白白。

还有啊,得做好预算。

预算就像是给项目资金画个框框,不能随便超出去。

比如说,原本预算买材料十万块,结果花了十五万,那能行?这就好比你去超市,原本打算花一百块,结果花了两百,回家不得挨骂?另外,得有人专门盯着这资金。

这个人就像家里管钱的掌柜,得认真负责,不能马虎。

要是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得赶紧想办法解决。

再说说资金的使用效率。

这就好比一辆车,得让它跑起来,不能老是停在那儿浪费油。

资金也一样,得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不能闲置在那儿。

咱们还得防着那些乱花钱的情况。

比如说,有人虚报费用,这能行?这就跟小偷从你兜里偷钱一样可恶!总之,工程项目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可不是一件小事,得认真对待。

把这钱管好了,项目才能顺顺利利地进行,大家也都能开开心心地干活。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一、引言财政结余结转资金是指财政预算执行结束后,剩余的资金从预算年度结转到下一年度使用的资金。

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的规范与合理性对于财政预算的执行和资金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办法,以确保资金的有效运用和管理。

二、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原则为了确保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安全性、合规性和高效性,以下是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的原则:1. 合法合规原则: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

2. 风险控制原则: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应制定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预防和应对各种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性。

3. 透明公开原则: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需要保持透明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资金的使用及运作情况。

4. 高效经济原则: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应追求高效经济的目标,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和运作,提高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的具体办法1. 资金分配:1.1 按照预算法律法规的规定,结转规模应当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具体金额。

1.2 结转资金应根据各部门的实际需求进行分配,确保公共支出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2. 资金管理:2.1 设立专门账户:对财政结余结转资金设立专门账户,确保专款专用,便于核算和监督。

2.2 资金监督:建立健全的财政内部控制体系,对结转资金的使用和运作进行监督和审计,防止资金滥用和浪费。

2.3 风险控制:针对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3. 资金使用:3.1 优先保障公共支出:结转资金应优先用于公共支出,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项目。

3.2 合理规划投资项目:结转资金可以适度用于投资项目,但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和审批程序,确保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4. 资金监督与评估:4.1 监督机制:建立监督机制,推行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浅谈地方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的管理

浅谈地方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的管理

浅谈地方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的管理地方财政结转结余资金是指上一年度财政收支结余、未列入当年预算的资金,根据法定程序结转到下一年度,作为当年预算的一部分。

这部分资金在地方财政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管理问题。

合理、规范地管理地方财政结转结余资金,对于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的特点地方财政结转结余资金是地方政府在上一年度财政收支结余中结余留存、未列入当年预算的资金,具有一定的特点。

1. 稳定性:地方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的额度相对稳定,通常由上一年度的结余资金组成,不会受到太大的干扰和波动。

2. 灵活性:地方财政结转结余资金在使用上相对灵活,可以用于各种财政支出,满足一定的政策需求。

3. 承载性:地方财政结转结余资金承载着上一年度的政府行为和财政活动,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责任性。

1. 管理松散:一些地方政府对于结转结余资金的管理比较松散,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和程序,容易造成资金管理混乱和浪费。

2. 缺乏监督:一些地方政府管理层对结转结余资金的使用缺乏监督,容易导致资金被挪作他用,甚至出现贪污腐败等问题。

3. 使用不当:一些地方政府对结转结余资金的使用不够科学合理,缺乏长远规划和有效利用,容易导致资金浪费和资源闲置。

为了合理管理地方财政结转结余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建议。

1.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地方财政结余资金管理制度,明确结转结余资金的管理程序、使用范围和责任规定,推动资金使用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 规范使用程序:地方政府应该规范结转结余资金的使用程序,加强对资金的预算编制、审批管理和执行监督,避免资源闲置和滥用。

3. 加强监督管理:地方政府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结转结余资金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资金管理中的问题。

4. 科学利用资金:地方政府应该科学合理地利用结转结余资金,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一、引言财政结余结转资金是指在一定预算年度内,各级财政预算收入与支出相抵后,剩余的资金以及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

加强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财政资源配置、防范财政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二、管理原则(一)统筹安排原则对财政结余结转资金进行统筹规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重点领域的资金需求,合理安排使用。

(二)规范管理原则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资金的收支、核算、使用等环节规范、透明、合法。

(三)绩效导向原则注重资金使用的绩效,对结余结转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盘活存量原则积极采取措施,加快结余结转资金的使用进度,减少资金沉淀,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使用效率。

三、分类管理(一)财政结余资金指年度预算执行结束后,未使用完的预算资金。

(二)财政结转资金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尚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对于不同类型的结余结转资金,应分别建立台账,进行分类管理。

四、清理机制(一)定期清理财政部门应定期对结余结转资金进行清理,一般每年不少于一次。

(二)重点清理领域包括长期未使用的项目资金、政策已到期的专项资金等。

(三)清理方式对于无需继续使用的结余资金,应及时收回财政统筹安排;对于结转资金,应督促加快使用进度。

五、预算编制管理(一)科学编制预算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项目的实际需求和执行进度,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减少预算调整严格控制预算调整,避免因预算调整导致资金的结余结转。

(三)建立项目储备库加强项目前期论证和储备,确保项目具备实施条件,减少资金闲置。

六、执行管理(一)加快支出进度各部门应按照预算安排和项目进度,及时安排资金支出,避免资金积压。

(二)加强监督检查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三)建立通报制度对支出进度缓慢的部门和项目进行通报,督促其改进工作。

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的区别与联系

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的区别与联系

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的区别与联系在审计财政拨款预算单位账目时,结转资金和结余资金是我们在工作中必看的两个内容,结转资金和结余资金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运用起来是有很大区别,很多同志由于存在理解上错误,不加区分地加以运用,往往不能正确、完全的反映和掌握财务账目的本来面目。

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财政预算单位账目中结转资金和结余资金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我们在单位审计时全面把握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理清资金的使用去向,准确的反映单位财政资金收支的真实状况。

一、结转资金和结余资金的概念《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第二十五条和第二十六条对此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结转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结余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者因故终止,当年剩余的资金。

结转资金在规定使用年限未使用或者未使用完的,也视为结余资金。

二、结转资金和结余资金的区别(一)从两者定义上来讲:结余资金是指结算后当年剩余的资金,是在当年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者因故终止,而造成的当年的剩余资金,一般指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即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部分;结转资金是指当年支出预算已执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执行,在当期未使用完、下年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拨款资金,也就是指在结算的时间段里,由于工作目标尚未达到而暂时没有使用完的资金,也可以说是结余中有专项用途、需继续安排使用的资金。

(二)从结算对象上来讲:结转资金是一个工作目标没有完成的结算结果;结余资金是支出预算的一个工作目标已完成或者因故终止的结算结果。

(三)从下年度使用的情况上来讲:结转资金是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结转资金原则上不得调整用途,将转入下一年按照原用途的预算继续使用;结余资金在下一年度不是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按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一般是要收回国库,用于编制下年度的部门预算,统筹使用。

(四)从包含支出的内容上来讲:结转资金包括基本支出结转资金和项目支出结转资金;结余资金指项目支出结余资金,基本支出是没有结余资金的。

结转结余资金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

结转结余资金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

结转结余资金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
《结转结余资金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
嘿,你知道吗?结转结余资金的整改可是一件超级重要的事儿啊!这就好比家里整理东西,把那些没用的或者放错地方的东西归置好,让一切都井井有条!
现在咱就好好聊聊这个整改方案。

首先呀,得全面清查一下所有的结转结余资金,就像给它们来个大体检!咱得清楚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哎呀,这可不能马虎!比如说,那笔钱为啥在那儿闲置着呀,是忘记用了还是有其他原因呢?这就好像你发现冰箱里有个东西放了好久,你得搞清楚它为啥在那儿呀!
然后呢,针对清查出来的问题,咱得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呀!该用起来的资金就赶紧用呀,不能让它们白白躺着浪费呀!比如说,有个项目需要资金,那正好把合适的结余资金投入进去,让它发挥作用呀,这不是很棒吗?!这就像你有个一直想做的事情,突然发现有笔钱可以支持,那还不赶紧行动起来呀!
还有呀,得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呢!不能整改完就不管啦,得时不时看看效果怎么样呀。

这就好比你整理完房间,过段时间还得检查检查有没有又乱了呀!同事老张就说过:“这监督可太重要了,不然前面的努力不都白费啦!”可不是嘛!咱们得让结转结余资金的整改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一分钱都花得有意义,都能为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发展贡献力量呀!
总之,结转结余资金的整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积极行动,就一定能做好!让我们一起加油干,让这些资金都活起来,为我们的未来添砖加瓦!你说是不是呀!。

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制度

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制度

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加强资金使用和监督,推动资金的有效运转,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结余结转资金是指单位在每年度结束后结余未用完的资金,按照规定流向下一年度的资金。

第三条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应当坚持“科学、规范、严格、慎用”的原则,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第四条结余结转资金应当严格核算,不得挪作他用。

第五条结余结转资金的支出,应当秉承“合理、合法、合规”的原则,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第六条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制度由单位财务部门负责执行,并接受单位领导的监督和检查。

第七条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单位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章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流程第八条结余结转资金从产生到使用的流程,应当包括以下环节:(一)结余结转资金的核算和评估:由财务部门对结余结转资金进行核算和评估,确保资金数额准确无误。

(二)编制结余结转资金使用计划: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结余结转资金使用计划,明确资金用途和金额,经单位领导批准后执行。

(三)资金使用申请:各部门根据计划编制申请书,详细说明资金的用途和必要性,报送财务部门审批。

(四)资金使用审批:财务部门对资金使用申请进行审核,符合规定的予以批准,不符合规定的予以退回。

(五)资金使用执行:经批准后,各部门按照计划执行资金使用,确保资金用途合理、安全。

(六)资金使用结算:各部门在资金使用结束后,应当及时对资金使用进行结算,向财务部门报告并准备相关凭证。

(七)财务部门审查和归档:财务部门对各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查,核实后将相关文件归档。

第九条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流程应当做好记录与备案工作,确保资金使用的可追溯性。

第十条对于每一笔结余结转资金的使用,都应当建立相应的档案,包括资金使用的计划、申请、批准、执行和结算等过程。

第三章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原则第十一条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合规原则:结余结转资金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得超支或挪作他用。

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财政结余是指在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形成的盈余资金。

为了有效管理财政结余,提升财政资源利用效率,制定和实施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概念及意义财政结余结转资金是指财政收入超过支出后,剩余的资金进行结转形成的资金。

结转资金的形成,既是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结果,也是财政预算稳定平衡的要求。

合理配置和利用结转资金,有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推动经济发展。

二、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的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结转资金的安全性,防范各类风险。

2. 合规性原则: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结转资金的合规合法。

3. 透明度原则:保障结转资金管理过程的透明度,提升决策的公正性。

4. 有效性原则:提高结转资金的使用效果,推动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

5. 长期性原则:将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用于长期投资,增加财政收入的持续性。

三、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的具体措施1.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详细的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并加强定期审计。

2. 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评估结转资金的使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结转资金的安全性。

3. 优化资金投资渠道:结合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收益,并确保资金的流动性。

4. 健全财政监督机制:加强对结转资金的监督和审计,提高预算执行情况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5. 推动财政改革:通过改革财税体制,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提高财政使用效率,减少结转资金的形成。

四、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实践案例以某省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为例,该省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通过设立专门的结转资金管理委员会,明确了结转资金的用途和范围,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资金的投资和使用。

同时,该省还加强了对结转资金的监督和审计,确保结转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结语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对于提高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建设项目结转结余资金管理要求

建设项目结转结余资金管理要求

建设项目结转结余资金管理要求
1. 一定要清楚资金的来龙去脉呀!就像你了解自己每笔工资的来源去处一样。

比如在一个建筑项目中,每一笔投入的资金都得清楚明白,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结余资金呀!
2. 分类管理可不能马虎哦!好比整理自己的衣柜,不同的衣服要放在不同的地方。

像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用就得明确区分开来,才能清楚地看到哪里有结余。

3. 随时监控资金动向好重要啊!这就如同你时刻关注自己手机电量一样。

随时看看资金的使用情况,一旦有问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啦,比如说某项支出突然增多了。

4. 严格审批制度可不能少哇!就像你出门得经过家长同意一样。

每一笔资金的使用和结余的处理都需要经过严格审批,才能确保不出错呀!
5. 定期进行盘点和核算哦!这跟你定期整理自己的书包一样。

看看资金的结余是不是准确,有没有遗漏或错误,比如会不会有款项没算进去。

6. 加强人员培训很关键呢!相当于给士兵训练让他们更强大。

让负责资金管理的人员都清楚明白这些要求,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呀,不然怎么能管理好资金结余呢!我的观点就是,只有把这些要求都认真做好,才能真正有效地管理建设项目结转结余资金,让项目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余结转资金一、预算执行系统操作和国库、预算单位账务处理1、当年年底操作和账务处理2、第二年的操作和账务处理二、手工账和对账查询三、结转项目调整用途的处理——预算执行系统处理四、超过结转年限后的处理1、预算执行系统的处理2、国库和预算单位的账务处理注:1、业务系统操作限于现行系统的操作,如果2017年新的执行系统上线按照新的规定执行。

2、2014年度的以前的结余结转惯例还按现行方式进行。

3、随着新《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等制度实施的契机,要改变以前一些惯用的观念和不规范的做法,诸如部门年初结余不能变、相关预算科目支出数不能为负数、记账依据等方面的观念。

结余结转有两个范畴,第一个是财政的结余结转,即财政结算的结余结转(与财政决算单的数据相一致),第二个是部门的结余结转,即预算单位会计账上反映的结余结转,决算中体现在各预算单位的结余结转(只指财政拨款的结余结转)。

今后,原则上科室本级不再虚列支出。

在此,我们主要讲的是“部门的结余结转”的处理方法。

一、首先强调几个概念财政结余结转:与各部门没有关系;(包括一般公共预算结余结转、政府性基金预算结余结转、转移支付结余结转等)即凡是已下达到预算单位的指标,就不是产生财政结余结转。

部门结余结转:是针对各单位的,凡是批复到单位的预算资金当年未支出完的资金,都应在部门结转中反映。

权责发生制:以应收应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标准,而不问货币资金是否在本期收到或付出。

仅限国库集中支付下的财政列支,所以权责发生制事项的资金,其实就是指年底单位未支出形成的结转资金。

对于权责发生制,大家可以这样理解:下达给单位的指标,可以视同已是单位的资金,只不过年底单位无法支出,暂存在财政局。

2006年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前,下达给单位的指标,是要年底拨付给预算单位基本户的(即是单位的资金),改革后财政资金年底不能拨付预算单位,所以造成有个权责发生制核算的情况出现。

二、存在的问题1、虚列问题:目前,《新预算法》实施,“虚列支出”已经在法上明确要有相应的法律后果,几次检查,此类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

2、年底资金无法正确结转问题:我们最近几年的结转处理,是通过拨付单位基本账户和财政虚列两种方式处理的。

为了规范结转资金的处理,我们和国库科、用友软件对现行的指标系统、支付系统和总预算会计系统进行了优化和完善,解决了无法结转和虚列的问题。

下面就注意事项和软件操作进行讲解:三、注意事项1、各部门预算单位严禁违规将财政性资金支付到本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含基本账户)。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预算年底剩余资金都作为追减预算指标处理,不产生结余结转资金。

但单位12月已列支的代扣代缴事项,可以结转到下年1月份,1月份之后还未支出完,收回财政统筹(但,注意今年代扣代缴的养老和年金结转到什么时候,视养老改革进度再另行通知。

)3、项目支出预算资金各支出科室、发改部门和各预算单位要认真分析、梳理和清理未执行完毕的项目资金,并确定需结转下一年的项目和资金。

(1)对已执行完毕和未开展的项目,年底剩余资金通过追减预算指标的方式处理。

(2)对当年已开展项目但未执行完毕的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3)中央和市级专项,年底做结转处理。

四、预算执行系统操作1、当年年底操作(1)执行系统操作每年11月30日至12月25日,支出科室、发改部门和各预算单位要确定需要结转下一年的项目和资金,并填写《XXX(科室)结转项目统计表》(见下页)加盖公章报预算科(该表报送可待各支出科室把应追减的指标追减完毕后再通过《单位指标余额表》导出,具体时间年底再予以通知)。

同时,科室参照工资统发核销指标的方式将需结转资金的明细指标通过“直接支付”的方式空拨至“大兴区财政局8200170预算内户”,摘要注明“不拨款,列预算内国库集中支付结余”(目的在于一是国库科和单位年底记账,二是年底指标清零对账)。

(2)国库科账务处理(明年新制度执行按照新科目核算)XXX(科室)结转项目资金统计表2、指标来源:需各支出科室进行填列。

― 6 ―国库依据科室填制的直接支付单据,按照相关功能科目列支,不再区分年度。

借:一般预算支出贷:暂存款—应付国库集中支付结余—部门结转资金(3)预算单位账务处理预算单位依据财政局《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进行入账,同时办理结转下年处理。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贷:财政拨款收入/财政补助收入2、第二年操作(1)预算执行系统下年年初,由用友公司依据《XXX(科室)结转项目统计表》导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结转资金在“资金性质为预算内上年结转”中体现,相关支付程序和查询功能与当年预算支出的程序一样。

结转项目下年不用再下达指标文号。

见下图:(2)国库科账务处理(明年新制度执行按照新科目核算)国库依据科室审核的授权支付和直接支付单据,按照相关功能科目冲减“暂存款”。

借:暂存款——应付国库集中支付结余——部门结转资金贷:国库存款(3)预算单位业务处理参照“当年预算指标做用款计划和直接支付”的做法进行操作,但预算单位要在“资金性质”中选择“预算内上年结转”。

(见下图)。

A.用款计划申报B.直接支付申请(4)预算单位账务处理第二年使用,预算单位依据财政局《财政授权支付额度通知书》和《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进行账务处理:授权——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应返还额度借:经费支出等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直接支付——借:经费支出贷:财政应返还额度五、手工账和对账查询各专管员要按照预算单位、年度和具体项目建立手工账,填列至“上年结转”区域。

同时,要写明支出功能科目。

预算执行系统中的相关报表查询业务都可以参照“当年预算指标”的做法操作,唯一不同的就是结转项目要在“资金性质”上选择“预算内上年结转”。

六、结转项目调整用途的处理第二年对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可以调整用于本部门其他项目。

调整项目参照“当年项目调整”操作,不同的是“资金性质”要选择“预算内上年结转”,同时,科室要下发单位指标单(调整项目)。

七、超过结转年限后的处理1、结转资金,经费类要在一年内使用完毕,政府投资类要在两年内使用完毕。

超过使用年限还未执行完毕,年底财政收回统筹。

2、收回统筹的资金,在两年内使用完毕。

由预算科统一用于区委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

预算执行系统操作参照“上年结转”做法进行,相关指标文由相应科室下发(写明资金来源为收回统筹使用资金,同时单位采取调整年初结余的账务处理方式)。

3、国库科账务处理(明年新制度执行按照新科目核算)(1)财政收回统筹资金年底国库科将列在“应付国库集中支付结余——部门结转资金”下的各单位的剩余资金,调整至“应付国库集中支付结余——收回部门结余资金”下,并按支出功能科目核算。

(2)安排使用A.按原有功能科目支出的:借:应付国库集中支付结余——收回部门结余资金贷:国库存款B.调整功能科目支出的,应先按原结转功能科目做冲销处理:借:应付国库集中支付结余——收回部门结余资金贷:一般预算支出等(原功能科目),同时按实际支出功能科目做列支账务处理,借:一般预算支出等(新功能科目)贷:国库存款注:收回统筹资金相关业务处理和账务处理,我们将在“新上线执行系统”中予以考虑。

4、预算单位账务处理:(1)财政收回统筹财政局各支出科室要下发指标文,写明收回该资金、项目、支出功能科目等,并依据此冲销“财政拨款结转”等科目。

A.实有资金账户借:财政拨款结转—归集上缴财政拨款结余—归集上缴贷:银行存款B.收回国库集中支付的国库单一账户借:财政拨款结转—归集上缴财政拨款结余—归集上缴贷: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注:如果预算单位把“应当结转的资金”已经在当年列支,单位依据指标单把“往来款项”冲销。

以后,各预算单位严禁“虚列支出”。

(2)收回统筹资金拨付给单位使用支出科室下发指标文,写明资金来源为收回统筹资金,同时单位依据此调整年初结余的账务处理方式。

A.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经费支出—项目支出贷:财政拨款结转—归集调入借:经费支出—项目支出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B.非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借:银行存款贷:财政拨款结转—归集调入借:经费支出—项目支出贷:银行存款预算科2015年11月3日指标管理一、指标内涵二、指标管理(一)指标管理分工和方式(二)指标单书写要素(三)拨付企业指标处理(四)往来款资金的处理(五)指标系统操作——明细指标1、明细指标分配2、明细指标调整处理一、指标内涵其实是“支出指标”的简称,是核算和控制财政支出的重要手段,并对预算资金支出变化过程的记录。

所以指标是与“支出”紧紧挂钩的,这个“支出”指的是纳入预算指标管理的支出(即财政要通过“支出”类科目列支的),而不是指的是现金流的流出和预算单位的支出。

相应地,指标对于预算单位是“收入”的概念。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只要是通知财政国库是列支的,就需下发红头指标文,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支出的,二是调整支出的(即支出科目和支出金额调整的,也需下达指标文)。

二、指标管理(一)指标管理分工和方式目前,用友这套系统实行的是“三级指标”管理,即总指标——科室指标——明细指标。

2017年实行新系统后,我们计划变为二级指标,即科室指标——明细指标。

1、职责分工预算科负责总指标和科室指标;各支出科室负责各科所管单位明细指标,明细指标也是单位指标。

2、归口管理按照现行的管理方式进行。

自己科室下达的指标自己管理,涉及交叉的指标,要加强沟通,避免出现错位审核的情况。

政府投资项目按照经建科的要求执行。

但大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涉及交叉管理的指标,纳入部门管理的预算单位要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进行资金拨付,非部门管理的预算单位(如企业、市直管部门)通过“有指标拨款”的方式进行。

(二)指标单书写的要素1、指标文号:京兴财X指〔〕XXX号,所有指标要以“明细指标”的内容下发和以支出科室名义下发。

注意年初预算指标下发也要以支出科室名义下发。

2、预算单位:与“明细指标”的预算单位相对应,可以是部门预算单位、非部门预算单位(企业和市直管单位)、镇街基地财政所(不可以是政府)。

注:部门预算单位必须执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非部门预算单位采取“有指标拨款”直接拨付用款单位(其实是采取直接支付的方式)。

3、预算性质:要在指标单明确写明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预算等。

4、资金来源:中央资金、市级资金(写明市级文号)还是区级资金。

5、支出类别:明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该事项大家注意,因为各单位在进行账务处理和预决算编制时,都要依据其填报。

将来预决算公开,要划分基本和项目。

6、预算科目:包括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细化到“项”级)、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细化到“类”),但基本支出的支出经济科目要细化至“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