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国传媒大学(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媒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中国传媒大学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试题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培养”理论的基本观点。

2.简述媒介为逐利而出现的违背伦理的表现。

3.简述4个以上比较有影响的传播模式。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你认为当前媒体地震报道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2.你认为应如何处理好“两个舆论场”的关系。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45分,共45分)

2001年8月12日,湖南省湘潭县妇幼保健医院一名张姓产妇因术后大出血不幸死亡。一则关于“湘潭产妇手术台上死亡”的报道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起初舆论一边倒将矛头指向医院,随后,在相关部门及当事医院的回应及人民网就原报道中“医生护士全体失踪”说法调查发表后,媒体开始梳理事件发展脉络,并发表了多篇评论文章,相关舆论开始出现耐人

寻味的变化。

请就此事谈谈你的看法。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试题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培养”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1)“培养理论”又称“培养分析”、“教化分析”、“涵化分析”。它是关于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的一种理论。美国传播学者G.格伯纳等人,在对电视内容及其影响展开长达十多年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这一理论。

(2)“培养分析”以议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在此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同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

(3)“培养”理论认为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各异质部分的矛盾与冲突的“熔炉”。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社会教育和宗教的作用。

(4)“培养”理论的观点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现状鲜明的批判态度和改革志向。“培养分析”尤其强调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中的作用。格伯纳等人认为,大众传播的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5)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传播内容通常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这种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涵化”的过程。

2.简述媒介为逐利而出现的违背伦理的表现。

答:(1)媒介伦理失范

媒介伦理失范包括两方面的内涵:

①指道德主体即媒介组织,在传播行为中对道德客体即传播文本中的人,或者物以及道德波及者即普通受众,作出的善或恶的道德判断,即对道德客体在道德范畴内的利益侵害与否,以及对道德波及者的利益侵害与否。

②指传播者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涉及到的道德问题。

(2)媒介伦理失范的表现

媒介伦理失范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有偿新闻。采访者凭借自己所掌控的媒介资源,违背新闻职业道德,向采访对象收取费用而进行的新闻报道活动。

②虚假报道。媒体所报道的各类事实出现新闻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过程、结果等或新闻细节如事件细节、人物语言等与客观不符的报道。

③泛娱乐化现象。媒介产品在内容上表现为软性内容和娱乐性内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刺激性,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描述,通过描述新闻中有趣的故事、情节、细节,使各种新闻内容演变为趣味性、戏剧化的新闻。

④媒介审判。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

设”。

⑤陷阱报道。通过隐瞒记者身份或假扮成别的社会角色,掩盖真实的采访目的,以获取事件强烈的冲突效应。

3.简述4个以上比较有影响的传播模式。

答:(1)传播模式的概念

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传播过程模式则是指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传播过程。在传播学研究史上,不少学者采用建构模式的方法,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做了各种各样的说明。

(2)有影响的传播模式

①拉斯韦尔的“5W”模式

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被称为“5W”模式——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如图1所示。沿着该模式形成了后来的传播学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但该模式属于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揭示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图1

②香农—韦弗模式

香农—韦弗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即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

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如图2所示。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该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但这个过程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的环节。

图2

③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该模式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该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但现实中传受双方不可能完全对等。该循环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④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这个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