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细胞周期的控制机制
• 细胞分裂受控于一定的调节机制,细胞周期的调 控关键在分裂间期。 • 两个起决定作用的控制点:从G1进入S;从G2进 入M。 • 控制因子: • MPF(成熟促进因子):cdc2(激酶) • cyclins(细胞周期蛋白):S-cyclin、M-cyclin
• • • • • • • •
目录
• • • • • • •
一、有丝分裂期 二、单细胞生物有丝分裂举例 三、分裂间期 四、细胞周期的时间 五、细胞周期的控制机制 六、癌细胞的分裂 七、染色体
细胞周期(cell cycle)
• 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第二次分裂开始所经历的全过程。 • Baidu Nhomakorabea括:有丝分裂期(M期)、分裂间期(G1、S、G2 期)
控制过程: S-cyclin+cdc2→具活性的MPF G1→S; S-cyclin降解,MPF失活; M-cyclin+cdc2→具活性的MPF G2→M; M-cyclin降解,MPF失活。 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细胞周期从一期进入下一期。 控制机制: MPF可使另外的酶与磷酸结合而活化,由此引起一系列的 酶逐个被磷酸化而激活,带来的一连串的激活作用的某些 产物,可以产生细胞水平的可见效应,推动细胞周期进 程。
三、分裂间期:包括G1、S、G2三个分期
• G1期:第一间隙期或合成前期 • 为DNA的合成作准备,各种与DNA复制有关的酶 明显增加;各种细胞器增多; • S期:合成期 • 进行DNA的合成,染色质中的组蛋白也在此期中 合成; • G2期:第二间隙期或合成后期 • 新复制的染色体开始螺旋化而缩短,中心粒完成 复制,微管蛋白及一些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物质大 量合成。
• 细胞分裂的几种情况: • ①G0期细胞:发育终止,不再分裂,如:神经细 胞; • ②在正常情况下不分裂,特定条件下恢复分裂, 如:肝细胞、淋巴细胞; • ③连续分裂不止,如:根尖、茎尖的生长细胞。
四、细胞周期的时间
• 在恒定的条件下,各种细胞的周期时间是恒定的。 • 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总是长于分裂期。 • 哺乳动物各种细胞的周期时间,除G1期变化很大 以外,其余各期都比较恒定。 • 高等动物细胞周期最短的是受精卵。
㈤细胞器的分配
• 各种细胞器的增生都是在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 • 线粒体、叶绿体通过原有细胞器分裂增生; • 高尔基体、内质网在细胞分裂时破成碎片或小泡, 分别进入子细胞中。
二、单细胞生物有丝分裂举例
• 单细胞生物有丝分裂的变化可能反映了有丝分裂 的进化过程 • ㈠甲藻的有丝分裂 • 特点: • ①核膜不消失,微管在核外,无中心体; • ②染色体附着在核膜上,随核膜的延伸而分开。 • 甲藻介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间,被称为间核 生物。
㈢纺锤体的形成
• 构成纺锤体的纤维:(两类) • 极纤维:由纺锤体的一极 延伸到另一极; • 动粒纤维:附着在染色体 着丝粒两侧的动粒上。 • 微管组装中心:长期以来 认为是中心粒,现在认为 是中心体。
㈣染色体的行为
• 前期:动粒发生,与动粒 微管结合; •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 面上,着丝粒分裂,两染 色单体彼此分离; • 后期:动粒纤维的向极运 动使与之相连的染色体移 向两极; 极纤维的延伸和 滑动,使两极距离越来越 远。
一、有丝分裂期(mitosis,简称M期)
• 将分裂间期复制的DNA以染色体的形式平 均分配到2个子细胞中去,使每个子细胞都 得到一组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即基 因。
• ㈠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 • ⒈前期:染色质丝、染色体、染色单体、着丝粒、动粒; • 中心粒、中心体、星丝、星体、极微管、纺锤体 • 特点:染色体出现,核仁解体消失,纺锤体形成。 ⒉前中期:核膜小泡、动粒微管 • 特点:纺锤体移至细胞中央;染色体着丝粒外面的动粒与向细胞两极 延伸的动粒微管相连。 ⒊中期:赤道面 • 特点:染色体都排列到纺锤体的中央,着丝粒位于赤道面上。 ⒋后期: • 特点:各对染色单体从着丝粒处分开,在动粒微管的牵引下,以相同 的速度移向两极。 • ⒌末期: • 特点:分离的两组染色体分别抵达两极;核膜形成,核仁出现,染色 体变成染色质。
第四章思考题
• 2、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简述各 阶段的特点。 • 3、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细胞质的分裂有何不同? • 4、细胞在分裂间期发生了什么变化? • 5、试述细胞周期的控制机制。
㈢染色体数目 • 各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
㈣染色体组型(karyotype)
• 按染色体的形态、大小 、着丝粒的位置等特征, 把染色体顺序排列构成染色体组型。
㈤染色体带
• 分裂中期染色体经不同染料或染色技术处理后显 现宽窄不同的带纹,例如 • Q带:荧光染料染色; • G带:染色体加温或用蛋白水解酶稍加处理,吉 姆萨氏染色; • R带:热碱溶液处理,吉姆萨氏染色。 • 不同的物种,染色体的带型各有特点;同一物种 各染色体的带型是稳定的,根据带型可区分不同 的染色体,染色体分带可作为基因在染色体上定 位的标准。
• 细胞质分裂:环带、环沟 • 赤道面上微丝收缩使细胞膜向内凹陷,最终将细 胞横缢分割成二子细胞。 • 植物细胞质的分裂: • 在细胞内部形成新的细胞壁,将细胞一分为二。 • 过程:成膜体→细胞板→细胞壁
㈡核被的裂解与再生
• 裂解: • 分裂前期,核纤层蛋白高度磷酸化解体成碎片, 受其影响,核膜、核膜孔分别破开,核膜破成膜 泡。 • 再生: • 分裂末期,核纤层蛋白发生去磷酸化作用重新聚 合,并与膜泡结合成核被膜片段,包围各染色体, 膜上形成核膜孔;在各染色体聚拢形成子细胞核 时,核被膜片段相互融合成完整的子细胞核被 膜。
六、癌细胞的分裂
• 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以致它们彼此不相识, 和别的细胞也不相识。 • 癌细胞不受相邻细胞的影响(“接触抑 制”contact inhibition);不受细胞周期中2个控 制点的限制;不受细胞分裂次数的制约,可长期 分裂下去,并在体内游走,导致癌的转移。
七、染色体
• • • • • • • ㈠染色体的一般形态 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的形态变化: 分裂间期:成纤细的串珠状染色质丝; 分裂期:染色质丝卷曲、折叠成染色体。 着丝粒 位置:位于主缢痕中; 类型:等臂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㈡硅藻的有丝分裂
• 特点: • ①核膜不消失,微管在核内,微管束(极微管) 两端附着在核膜上; • ②染色体动粒与微管相连,由微管牵引移向两极。
• • • •
• • • •
细胞分裂的进化趋势: 原核细胞的分裂(最原始的细胞分裂)特点: ①无核膜、微管系统,只有一个DNA分子; ②DNA分子附着在细胞膜上复制为二,随细胞膜 的延长分开。 真核细胞的分裂特点: ①有核膜、微管系统,具有数目不等的染色体; ②分裂时核膜消失,染色体靠微管的牵引分开。 甲藻、硅藻等真核细胞的分裂介于二者之间。
• 性质:着丝粒是异染色质,是染色体最后 复制的一段特殊的DNA序列;着丝粒外附 有动粒。 • 端粒和质粒 • 线形染色体末端存在着特定的碱基序列— 端粒,由于端粒的存在才能实现正常复制。 • 细菌、酵母菌等除线形染色体外还具有环 状的DNA分子,即质粒。
㈡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 性染色体(sex chromosomes):决定性别的染色 体。 • 人类有一对性染色体(男性XY,女性XX) • 常染色体(autosome):除性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 • 人类男女均为22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