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产业合作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1-01-05
[基金项目]2009年广西教育厅立项项目(200911LX02)
[作者简介]陈兵(1969-),女,四川达川人,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文献编码]doi :10.3969/j.issn.1004-6917.2011.04.007
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产业合作研究
陈兵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
[摘要]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战略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加强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产业合作是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广西应积极采取措施,即成立文化产业信息追踪的专门机构和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中心,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促进东盟语言政策的演进,在东盟国家开设孔子学院,筹建广西与东盟各国民族文化活态博物馆等,进一步加强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产业合作。
[关键词]广西东盟国家
文化产业[中图分类号]
G125(6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6917(2011)04-0027-04
2010年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广西已
成为国家“南下战略”的前沿地带,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日益受到重视。充分发挥广西的“桥头堡”作用,加强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产业合作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广西和东盟多数国家一样,语言和文化资源丰富而文化产业开发能力较落后,目前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产业合作处于初级阶段。广西与东盟各国应取长补短、加强文化产业合作,以抵御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强势文化的入侵和对传统本土多元文化的破坏,在保护本土语言和文化多样性与创新性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动态发展中寻求平衡。
广西与东盟毗邻国家20多个民族语言与文化同源。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起到传承各民族文化的作用。语言资源作为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集体文化资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关涉到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作为经济资源的性质会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是我国语言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发中已经进行的一项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
的影响。
一、研究意义和价值
文化产业已成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扩大对外贸易的战略主导产业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1]。在我国,文化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北部湾经济开发、西部大开发、泛北合作等机遇推动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产业的合作。文教机构应利用智力优势服务广西文化发展,为发展中国—东盟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特别是广西社会经济文化提供咨政参考。因此,其相关研究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区位意义的。
目前,有关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产业合作的研究多从广西与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共同开发的山水实景演出,面向东盟的广西音像出版,以中越边境生活为特色的影视作品,以桂林愚自乐园为代表的艺术博览产业,广西现代节庆文化产业和会展产业,针对东盟国家的文化旅游等角度进行阐述,本文拟从语言资源观和文化资源观的视角补充该领域的研究。
二、已取得的成果
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在合作时机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这意味着一个拥有19亿人口、
2011年第4期广西社会科学
NO.4.2011
(总第190期)
GUANGXI SHEHUI KEXUE
(Cu m ulatively ,NO.190)
①语言帝国主义理论(Linguistic Imperialism )是丹麦罗思基尔德大学(Roskilde University )学者Robert Phillipson 和Tove Skutnabb Kangas 夫妇首先提出的,他们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把这一术语用于描述语言的等级化。详见Robert Phillipson :Linguistic Im-perialis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接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年贸易总额的巨大市场已经形成[2]。在地理位置上,广西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在民族关系上,广西各世居少数民族与东盟国家
20多个“同源异族”的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认同性,
这些因素是广西与东盟各国文化产业合作的基础。
2008年我国文化部代起草的《中国—东盟文化
产业互动计划》通过东盟各国驻华大使馆转交各国的文化产业主管部门获取反馈意见后已于2009年正式签署。2010年我国相继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和《中国—东盟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合作计划》。广西区政府制定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广西文化产业行动计划》和《广西“十二五”文化产业振兴计划》,文化产业在全国、在广西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广西作为我国连接东盟和世界的“桥头堡”,已连续举办了“两会一节”以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和“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两大高端论坛。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广西与东盟国家进行文化产业合作具体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追踪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力度不够。为实现
2010年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知识型经济的发展
目标,欧盟每年都发布“欧洲创新趋势图”[3],而且对全球文化产业政策及发展动态追踪力度很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北亚的日本和韩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联盟均设有专门机构追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动态,美国更是彰显重返东南亚的野心。相比之下,目前广西对全球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和东盟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动态追踪力度不够,信息大多来自二手材料并有滞后性。
(二)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文化部一直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工作,1999年和2002年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合作设立了两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2005年与中国传媒大学、深圳市文化产业研究所合作设立了国家对外文化贸易理论研究基地,2007年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云南大学6所高校合作建设了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这些研究基地和研究中心活跃在文化产业理论的前沿,前瞻性地研究有关部门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智力支持。而广西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机构。
(三)人才培养和储备有待加强。2010年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加快了广西与东盟国家在文化产业方面交流与合作的进程,而具有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知识和实践才能的专门人才和通晓东盟国家小语种语言的人才严重匮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频繁的广西和东盟国家文化产业合作的要求。一方面,将“文化产业”作为一门显学来开设的区内高等院校只有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等几所;另一方面,东盟国家小语种人才的高需求及东盟国家的“汉语热”等新形势急需加强相关的人才培养和储备,目前开设东盟国家小语种专业及课程的区内高等院校只有广西民族大学和广西大学。对此,应前瞻性地做好东盟小语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工作。
(四)东盟语言政策尚未出台。欧盟长期以来执行的语言政策是鼓励欧洲各国人民学习和使用除母语以外的两种语言。通过语言学习培训、资助翻译文学作品、保存地区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欧盟积极保护欧洲多样文化的独特性。而东盟目前尚未出台相关的东盟语言政策。东盟十国多语言、多方言、多混合语的局面使这一地区成为极具语言学标本意义的“语言博物馆”。东盟语言版图上存在着国别语、区域通用语和超级语三个等级[4],东盟各国均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考量制定本国的语言政策,但是作为一个经济共同体,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却还没有制定出相应的东盟语言政策以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英语语言帝国主义①的吞噬。
(五)汉语语言和文化的海外传播不够。除了近代通过殖民扩张强行推广宗主国的语言和文化外,当代世界列强投入巨资从事文化外交以推广本国价值观。英国文化委员会、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德国歌德学院、法国文化中心和法语联盟、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海外日语中心、韩国国际教育振兴院、韩国国际交流财团和
陈兵/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产业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