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有感1
“教育不是简单的操作性行为,而是基于信念的事业。
因为真正的教育是精神
创生和灵魂的感召。
教师将是一个永恒的职业。
没有教育信念的教师决不可能成为好的教育者。
教育是一种基于信念的行为。
这意味着只有基于信念的行为,才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才是真正的教育力量,才能推动人和鼓舞人,才能唤起别人对于未来热烈的憧憬与向往,才能在别人的心中催生信念。
因为只有基于信念,我们的言行才会有一种自然与真诚,才会有一种执着和投入,而不会是做作与矫饰、应付与敷衍。
”
读着肖川教授的教育随笔集,让我接受着对心灵的洗礼,让我一次次回味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教育魅力。
让人觉得是在与一位智者聊天,他那谦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和博爱的热情无不启发着我的思维、拓宽了我的视野,几乎每一篇文章部是一个诱惑,引领我进入一个神奇的风景线。
书中的每一个文字,无不再表达这样一个内容:“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肖川教授在《名师不可仿》说到:不要简单的模仿名师,重要的是学习名师的教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他们所代表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值得学下的,他们的成长之路也是值得研究、借鉴的,但他们的示范课的招式是不可简单模仿的。
我们只有“着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创造性地生成教学的策略,才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作为新教师,起初我是以取经的目的去拜读这本书。
但在书的篇末,肖川教授说:“功夫在诗外”,没有任何一门课程可以直截了当地教给你教育的智慧。
教育的
智慧只能从深厚的精神修养中内在地孕育和生长出来。
看到这里,我并没有失望,我读到了“学问变化气质,知识滋养人生”;我知会了“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
原因”。
有思想,使得我们不人云亦云,不简单化,使得我们葆有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
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有感2
“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一种‘认知结果的堆积’;没
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
”——摘自肖川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读着这样的语句,确实能给人以心智的启迪,“教育”需要“智慧与真情”,也只
有拥有了“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教育”才能如阳光般照遍大地,使荒漠变成绿洲。
读着这样的语句,也让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心中忐忑,不知自己能否胜任“教育”的工作?
一、教师的责任:
1、引领学生的成长
“教育的方向不是由政府文件决定的,也不是由课程标准决定的,更不是由教
科书和学生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决定的。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门课程的教师。
”(肖川)读着这些话,恍若在懵懂中被人狠狠地敲了一下:教师可不能随意而为!教师责任重大!
事实上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
“模仿”在小
学生身上是最容易发生的事,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他们(或她们)对教师的崇拜程度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老师说的话是“圣旨”,老师写的字是“版本”,老师
的待人态度和原则是“榜样”,教师犹如一面明晃晃的镜子,映射出孩子们的影子,
所以“教育”出怎样的孩子全在于教师的一念之间,教师在一定意义上引领着学生的
成长。
这就对教师的人格魅力提出了要求,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慎重再慎重,因为你的一切就是学生学习的蓝本,不仅是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更是生活中的言行举止。
正如肖川教授说的那样:是用轻蔑、无情打击和严厉惩罚摧毁他的自尊心、泯灭他的自信心,还是带给他们更多的成功的体验和发现的快乐?
而作为“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为学生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
”(肖川)所以,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如何引领好学生的健康成长。
2、让学生享受幸福
学生的幸福有来自同伴的帮助,有来自自身的成功,也有来自助人的快乐,但最大的幸福还是来自老师的赞誉。
一声轻轻地问候,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爱,那声音将挥之不去;一下温柔的抚摸,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温情,那余温将久久停留;一次真心的握手,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力量,那热力将传遍全身;一片热烈的掌声,让孩子感受到你的赞赏,那笑脸将溢满心间;一次促膝的长谈,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真情,那话语将永留心底……这一切都会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好。
当学生觉得幸福时,就会觉得快乐,而“快乐是心灵的阳光。
”(肖川)假如学
生的心中充满了阳光,他们就会形成快乐、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个
不快乐的人,就有可能内心变得阴暗,就可能对人不信任,甚至充满敌意,就有可能成为害群之马,甚至是穷凶极恶之徒。
”(肖川)所以,教师的责任之二就是如
何给予学生幸福,让学生享受这份幸福。
这就要求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
环境,做到‘宽松、宽厚、宽容;温情、温暖、温馨;自主、自由、自信;成长、
成功、成人。
’学校不同于军营,更不同于监狱,也不同于医院,要让学生在这里
感受到最美好的东西,给他们欣赏与鼓励、宽容与信任。
”(肖川)
3、为家校沟通尽力
“在造就自主发展的人的努力中,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如何培养
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表达对孩子的期许——既不过高,从而构成对孩子的压力,也不过低,从而致使孩子的成长动力不足;如何带给孩子高品质的日常生活经验;家长如何以身作则,等等,对于孩子的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就极其必要。
”(肖川的《造就自主发展的人》)
当我读完《造就自主发展的人》后,最后一句话“培养学生学业求助的能力,
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成败切实地负起责任,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
”(肖川)让我再次领悟到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所以说教师的责任之三
是如何让所有家长都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不可忽视。
二、教师的素质:
1、三个层面的素质
“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具备三个层面的素质:一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二是教育的
理想和信念;三是教育的智慧,包括批判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教学机智等。
其中文化底蕴是最重要、最难做到的,也是教师最为缺乏的。
因为只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才能内源性地生长出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换言之,才能有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生长的土壤,否则只是简单地从外界接受的一些东西,就会成为外在的、皮毛的东西。
”(肖川)
我们经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
”我想就是这个道理吧。
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新鲜血液,才能跟上这日新月异的变化,才能跟上学生的需求,才不至于落伍,不至于被学生所淘汰。
2、关注每一个学生
“教育无疑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肖川)在我们的家长中间流传着这样
的话“老师总是喜欢那些成绩好的学生。
”原本人都有喜好,偏爱好学生也很正常啊,谁不喜欢好的事物呢?又如肖川教授所言:“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
着另一个(或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
”这说明我们教师并不完美,
也不是完人,只是在追求完美而已。
但是,尽管如此,教师还是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给每个学生机会或成功的机会,特别是那些学习困难生(后进生),更应给予机会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享受老师的关爱之情。
我想这也是老师的素质之一。
在肖川教授《教育的智慧与真情》的第一篇章《教育的方向》中,我读到了教师这一职业所赋予我们的责任,读到了教师该拥有的素质,同时也读出教授对教师的理解,比如:“对教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却关注不够。
”“更多关注教师的生命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使他们有职业的稳定感、安全感,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
”“我们的教师长期忙于事务性的工作,被大量的琐事遮蔽了眼光,被俗物
消磨了高远的追求。
”“只有教师本身有幸福感、有内在的尊严、能感受到生命的价
值和乐趣时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更好地投入工作。
”(肖川)是啊,教师也
是一个自然人,也有着常人一样的心理,但理解是最大的内驱力,我想这也能成为教师的又一素质吧。
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有感3
首先,基础教育应该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打下一个亮丽的底色,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好;让学生学会过精神生活,重视精神的价值,眷注内心,使学校生活成为整个人生美好回忆的巨大的宝库,以便让学生形成快乐、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快乐是心灵的阳光。
一个不快乐的人,就有可能内心变得阴暗,就可能对人不信任,甚至充满敌意,就有可能成为害群之马,甚至是穷凶极恶之徒。
其次,基础教育的基础应该包括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兴趣和能力。
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比他们学到了什么更有意义的。
“问题不
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卢梭)当然,这离不开对具体学习内容的
学习。
但这个过程是不是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智力劳动的快乐,是不是有一个精神充实的过程,是不是能经历精神的历险和理智的挑战,决定着我们的基础教育能不能发展出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兴趣和能力。
《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只有当我们教师有不断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才可能为学生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
再次,基础教育的基础中应该包括发展学生独立地、有尊严地面对世界的品质和能力。
这就需要学会质疑与独立思考——不轻信、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一切都放在理性的天平上来考量,思考别人思考过的问题;就需要学会有效地自我表达——能够充分地、体面地表达自我,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形体语言的表达,也包括我们的待人接物、穿着打扮,甚至一切的创造性的活动都是一种自我表达;就需要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当你作出选择和决定时,你知道从什么地方可以获得可靠的、足够的信息。
作为民主社会合格的公民,必须具有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主承担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发展,是造就独立的而不是仰人鼻息、依附于人的,有尊严而不是自轻自贱的人的重要方面。
第四,基础教育为了学生幸福人生奠定的基础中还应该包括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基本经验和核心价值。
如:“民主能够防止最坏的事情发生”,“权力导致腐败,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
有力,自胜者强”,“s(里程)是t(时间)和v(速度)的乘积”等等,这些都是人类的基本经验。
至于人类的核心价值,我比较推崇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家所提倡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
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的工作,没有明确的、代
表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价值的追求,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这一点,将教育区别于单纯的规训。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强调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仍然是必要的,只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应该成为完整的人的全副心身高度投入并充满主动性、创造性和深层次情感体验的过程,将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思考策略作为教学的目标追求。
最后,基础教育要帮助学生与他人、自我、自然建立积极的、建设性的关系。
学会宽容,学会善待他人,学会珍惜亲情、友情,学会与他人建立起真诚的、亲密
的关系;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检视,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形成积极的自我图像,形成自我的同一感和统一的生活哲学;学会亲近自然,聆听天籁之音,珍爱万物,珍惜我们生活的环境和自然资源,不暴殄天物,不人为物役。
一言以蔽之,基础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幸福人生负责。
基础教育要带给学生希望、力量,带给学生内心的光明、人格的挺拔与伟岸,带给学生对于自我、对于生活、对于未来和对于整个人类的自信,以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自由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人生的创造者。
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有感4
这学期,我读了肖川教授写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这对我触动很大,让我在一年来又重新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多看书,看一些经典的书。
肖教授的书读来完全没有已往教育类书籍教条式的说教,而是用随笔的形式娓娓道来。
读来就象是一位朋友就坐在我对面,将他对教育的理解和真情向我娓娓道来,既让我沉浸在对教育理论的沉思中,又让我对他独到的教育理解而豁然开朗;既像一个导师一样给我指明教育的方向,又像一个知心朋友一样向我倾诉他对教育的感悟,让我不断地激起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
在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的活泼中更深地去感悟我们的教育,使我对教育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教育的方向原来是由教师决定的。
“教育的方向不是由政府文件决定的,也不是课程标准决定的,更不是由教科
书和学生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决定的。
”这句话让我很震惊,也不禁产生了质疑:
教师真的有那么大的能耐吗?我们能吗?我马上想到了这么多年来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我们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往指挥棒所指的地方努力地挤、冲、拼,尽最大的力让学生考出最高分。
作为老师,我们最终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出高材生吗?然而,用分数衡量太唯一,一个优秀的学生,其优秀之处除了学习,还有性格,更重要的还有品德。
所以,肖川教授讲:作为教师,我们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门课程的老师。
”正因为他有了这一观点,才敢断言教师决定教育的方向。
可
我们的老师,难道不知德育为首这一道理吗?可为什么面对分数,还是如此地放不下呢?真惭愧啊!作为一线的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这么多年,在新课程改革这么久的今天,这陈旧的思想依然如此根深蒂固地要植于我的脑中,而且,自己还总认为在不断地改革,还在为自己取得的一点微不足道成绩而沾沾自喜。
直到今天,看了这段话,我才知道,我教育的方向关没有完全对,我还是把课程摆在首位,把教育摆在第二。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明白了,方向对了,路就在脚下。
我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
二、《教师的解放》这一节道出了教师的心声。
当社会各界呼吁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时,可谁曾呼吁也为负担过重,劳动强度过大的教师也减轻一下负担?
肖教授在《教师的解放》一节中,就教师负担过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大概有:1、教师的编制过紧,2、社会对教育的期望过高,3、一些职能部门经常对学校指
手画脚,吆三喝四,各种接待,检查,考评,应接不暇,简直把学校当成滥施淫威的场所。
4、学校人际关系不够单纯,一些“扶持一小摄,打击一大片”的制度,措施,使得教师之间产生了恶性竞争,产生了不应有的内耗,耗费了教师的精气神,毒化了人际关系。
5、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对学生要求过苛,管得太多,缺乏
等待的心情。
6、学校生活缺乏挑战性和活力。
7、教师的教育素养和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想想以前,曾经是“沙发上的土豆”,连电视都懒得看,何况是书?偶尔约朋友
打打乒乓球,唱唱歌,在其他老师的眼里竟成了奢侈之事。
想想学生的书包是轻了,可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却提高了。
常为找不到更好的路子而焦虑万分;为期末即将而来的成绩抽查而失眠;再想想一天到晚在学校里忙得团团转,回到家里却还是一脑的空虚,想想一次评估后,老师们轮流休病假,再想想那些个“恨铁不成钢”的孩子们,在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的精神禁锢下,我们的老师的心理压力会是多大?
面对种种的负担,只有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大量的工作面前,何不想个“偷懒”
的方法,巧干,在无法拉牛上树的情况下何不让牛在树下吃草?在忙碌了一天后,何不让疲惫的身心在音乐中得到舒缓?抑或在书海中忘却?在竞争激烈的制度面前,何不把名利放在一旁?追求一种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境界?非得地名利面前争个头破血流?还是那句话说得好:当我们无法改变社会的时候,只能改变自己。
但愿肖教授的话十分灵验,能使这件刻不容缓的事情,马上得到解决。
我也相信,教师的解放指日可待。
愿所有的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撒播真情,让生命之花得到醇美的滋养,开得更迷人更灿烂!
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有感5
这学期,我读了《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本书是一部启迪心智、陶冶性情的美文,《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后感1400字。
此书
是肖川博士的一部力作,主要反映了教师的需要与趣味以及他们所关注的事物、他们所困惑的问题、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委屈和追求。
全书"教师的解放"这一篇,读后收获颇丰,最深的感受是他为我们解决了人生
道路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惑。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首先,要做有思想的
教师,要乐于接受思想。
而接受思想最简单的方法是阅读别人的书籍,尤其是名师的书籍,让阅读成为每位教师的习惯,成为与别人进行心灵碰撞的自由领地,成为自己不断进步的阶梯。
其次,要做有思想的教师,关键是要在反思中进步。
当学生违反纪律时,我们是否采取了适当的教育方法;当学生上课打瞌睡不听话时,是否
由于我们的课上得不好…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是何等的气度、胸怀,以及对教育
事业何等的热爱!要做有思想的教师,还要敢于释放思想。
我们的教学工作不会是
一条平坦的大道,肯定有坎坷,有曲折;肯定会碰到许多疑难困惑,碰到许多新的
问题,因而更需要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是值得一读的好书,时刻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教育,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不断进步。
以后我努力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有感6
一本真知卓见的好书,一个敢于说出真话的学者,精彩处太多,选择几处谈谈收获。
也许是由于奥运会正在进行,也许由于自身体质不太好,所以对这一篇更加关注,每次升旗仪式只要时间稍长一点我们的医务室就会被送满晕倒的学生,而这些学生问题在什么地方,营养不会缺,只会过剩或不均衡,最主要的是缺乏体育锻炼,而实际上体育的价远远不仅与促进身体发育,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培植、释放和提升人心灵深处潜存着的狂热与痴迷,充分调动我们的感官投入生活,是心灵丰满和生活圆融。
所以我们不仅要让我们的学生重视体育运动,我们自己也应该投入健身活动。
民主是保障全体公民充分平等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与决策的政治制度,但民主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态度,他是为人处事的个性与风格,而这种个性和风格一般在0~20岁通过民主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氛围来严惩。
所以民主的课堂很重要。
我们教师要经常引证和发挥由学生提出的观点,学生提出的创意、建议和合理要求均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认同甚至欣赏,当然还要有能力调控课堂,引导课堂的进程。
再举一例,在学期末的各项评优活动中,教师能当堂唱票也是民主的体现。
肖教授列举的几条教师负担过重的原因条条真实,条条无奈。
我们常常叫苦连天是否是教师已经不再崇高?在面对过多的课时,还有那么多的检查、考评之后,我们有多少真正静下心来备课,全心考虑学生收效的时间呢?难怪教师的职业倦怠慢慢成为了一个不再陌生的词语,难怪我们还没有下班两条腿已经不想再走了。
每篇都很精彩,但我真正想说的我觉得还是书中说得更好,所以不再多说,还是慢慢吸收滋润自己的心灵从而通过课堂滋润我们的学生。
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有感7
最近,我读了肖川博士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本书是一部启迪心智、陶冶性情的美文。
肖博士说:没有智慧,我们就缺乏透过琐屑和繁杂洞察精深和微妙的
能力;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很多老师也和我一样拜读了这本书,无论
是从内容上、思想上、还是文笔上,大家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下面对书中几处自己感受至深的精彩之处,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育的方向不是由政府文件决定的,也不是课程标准决定的,更不是由教科
书和学生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决定的。
”这句话让我很震惊,也不禁产生了质疑:
教师真的有那么大的能耐吗?我们能吗?我马上想到了这么多年来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我们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往指挥棒所指的地方努力地挤、冲、拼,尽最大的力让学生考出最高分。
作为老师,我们最终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出高材生吗?然而,用分数衡量过于唯一,一个优秀的学生,其优秀之处除了学习,还有性格,更重要的还有品德。
所以,肖川教授讲:“作为教师,我们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门课程的老师。
”正因为他有了这一观点,才敢断言教师决定教育的方向。
可我们的老师,难
道不知德育为首这一道理吗?可为什么面对分数,还是如此地放不下呢?最关心的还是自己任教课程的成绩,可能认为对学生的教育主要由班主任负责,(当然也有例外的),有了这一观念,不但可以让他把教育的责任分得清楚一点,也可以让他有了向别人炫耀的资本,甚至为了更高的奖学金。
看到这里,我不禁羞愧万分,回想这几年来,在年度考核中常以“任教的班级
成绩在同年级中名列前茅”来证明自己的业绩。
可曾有过,我为自己能把学生培养
成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人,具有积极,乐观,正直,光明的心态
的人,对人友善,宽容和积极介入社会合作的人,而作为自己的主要成绩考核自己呢?细想一下,没有。
真惭愧啊!作为一线的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这么多年,在新课程改革这么久的今天,这陈旧的思想依然如此根深蒂固地要植于我的脑中,而且,自己还总认为在不断地改革,还在为自己取得的一点微不足道成绩而沾沾自喜。
直到今天,看了这段话,我才知道,我教育的方向关没有完全对,我还是把课程摆在首位,把教育摆在第二。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明白了,方向对了,路就在脚下。
我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
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有感8
方法和方向?一直以来,我从没有把这两者放在一起思考过。
只知道努力学会各种教书的方法,这也是我所缺少的;而所谓的方向,在我认为就是自己下一步工作的目标,仅此而已,朝着自己所预期的目标走下去。
但是今天看来,在肖川眼中的方向,是指一些具有理想的高远的追求。
我们每一位教师从踏上工作岗位时,都可以说是满腔热血,踌躇满志地想做出一些成绩。
可是为了忙于事务性的工作,被大量的琐事遮蔽了眼光,被俗务消磨了之前那些高远的理想。
我们一直说要机遇,其实我总觉得更重要的还是坚持不懈的精神。
方向?让我再一次问自己,我的方向又在何方?我想,在我心中应该已经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