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了解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知道“两弹一星”、“863计划”、科教兴国战略等重要概念;列举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包括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等。

2.理解: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3.运用:探究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
1.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收集有关资料,结合课文中的图片、资料等,就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展开自由讨论和交流。

2.独立或合作整理、归纳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并制成简明扼要的表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党和政府的科技战略决策是我国在科学技术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可靠保证。

2.学习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等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崇高品德和献身精神,树立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增强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难点
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深入浅出、准确简练地讲述本节课所涉及的科学知识。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2日,《人民日报》就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发表题为《打破核垄断,消灭核武器》的社论。

原子弹的成功爆炸,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大大加强了国防力量,减少了来自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压力。

新中国这些辉煌成就,离不开党的领导和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新课学习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分别在哪些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哪个领域的科技成就最为突出?
师:由课文可以得出,最突出的成就,在这些方面:
1.“两弹一星”
(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成为了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播放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视频),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这两弹的研制成功,离不开中国科技研究人员的艰苦努力。

思考:中国研究核武器,是否打算跟美国决一死战?
回答:否。

是为了造福人类。

成就: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阳江核电站。

我国在核科学的发展中,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造福的一贯立场。

在使用核技术方面,相继建成了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积极利用核能为人类造福,为社会发展尽力。

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运行和使用,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靠自己的力量建成核电站的国家之一,结束了中国内地无核电的历史。

阳江核电站的投入使用,不但将解决广东的用电极度紧张问题,也为国家的能源结构优化发挥积极的作用。

(2)在火箭导弹研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师:我们看到的这张图片,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钱学森早年留学美国,后来在美国留任教学,并参加美国的火箭导弹研究工作,成为美国有名望的科学家,并受到高度的赞誉。

美国一位专栏作家称赞他“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

当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毅然决定要抛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回到中国,但是受到了美国当局的阻挠。

美国的海军次长金布尔认为:“钱学森无论放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还叫嚷着:“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这个家伙离开美国!”之后,钱学森受到了美国移民局的迫害,并失去了5年的自由。

后来在中国政府出面干预下,他才回到了中国。

虽然国内条件没有国外的优厚,但他回到中国后,依然致力于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工作,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我国的“导弹之父”。

师:大家看,每个成果,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怎样?
很短。

说明中国科技发展得比较快。

这些成果的取得,大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防能力,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能力。

(3)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苏美日法)发射卫星的国家,在太空中响起的《东方红》,宣告了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播放相关图片)
师:这些成果的取得,对中国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加强国防能力;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提高了国际地位。

2.“两弹一星”后中国的科技成就
师:中国在“两弹一星”之后,中国科学家再接再厉,不断向更高的科学高峰攀登,在空间技术上硕果累累,已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同学们可以从图片中领略一下。

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1982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从潜艇水下发射战略导弹的国家。

从“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至2001年,中国研制并发射了15种类型、50余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率达90%以上。

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人太空。

(师):1961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载人卫星。

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了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

这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航天时代。

不甘落后的中国,也十分注重在航天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到目前为止,中国总共研制了9艘航天飞船。

其中5号、6号、7号、8号、9号为载人飞船,我们来关注一下中国在这方面的成就。

3.载人航天
“神舟”1号:1999年11月20日,我国发射了“神舟”1号飞船,
“神舟”1号是一艘实验飞船,它的发射和返回,叩开了我国载人航天的大门。

“神舟”2号:2001年1月10日,我国又发射了“神舟”2号,
“神舟”2号是一艘正样无人航天飞船。

“神舟”3号:在前两次基础上,于2002年3月25日,又发射升空了“神舟”3号。

“神舟”4号:2002年12月30日,“神舟”4号飞船发射升空,这是一艘对载人技术考核最全面的飞船,与真的载人飞船一样,返回舱内加了两张椅子,上面坐着两名“宇航员”。

12月31日,飞船安全返回。

“神舟”5号:2003年10月15号,“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把杨利伟顺顺利利地送上了太空,而杨利伟也顺顺利利地完成了任务,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人太空的国家。

“神舟”6号:2005年10月11日,“神舟”6号发射升空,并于16号成功返回,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神舟”7号:2008年9月25日,“神舟”7号飞船成功发射,并于2008年9月28日成功着陆,“神舟”7号飞船是我国航天技术的飞跃,也预示中国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神舟”8号:2011年11月1日成功发射升空。

升空后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神舟”9号:2012年6月16日,“神舟”9号飞船发射升空。

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同时“神舟”9号也是中国首次搭载女航天员。

师:中国在载人航空领域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航天大国。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中国除了在航天领域取得成就外,在农业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那是什
么呢?
1.袁隆平:(学生先介绍袁隆平)
师:中国人口占了世界的百分之二十,可是耕地面积只占有百分之七,当时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中国无法靠自己来解决温饱问题。

但是,我们解决了没有?谁作出了最大贡献?我们来简单了解。

袁隆平可以说是中国最出名的农民了。

他说他的最大愿望是希望中国人有饱饭吃。

60年代初,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功。

他在国内和世界上多次获得大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成就:南优2号杂交水稻
过渡:袁隆平培育出的这个杂交水稻被四方称为“东方魔稻”,现在我们就看看它的魔力在哪里。

3.意义
(1)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袁隆平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比一般常规稻要增产20%左右。

据统计,从1976-1987年这十年问,中国的的杂交水稻增产稻谷l000亿公斤。

这对于七八十年代还在为温饱而挣扎的农民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粮。

袁隆平使中国人自己解决了吃饭问题,展示了中国人的能力。

在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

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日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你们知道袁隆平这三个字值多少钱呢?580万。

1999年,袁隆平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该公司股票1999年12月上市,已发行A股5550万股。

而袁隆平高科技这个品牌,价值1008.9亿元。

这就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知识经济时代。

有知识,就有可能把知识转化为经济。

(2)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袁隆平把这种杂交水稻推广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它们解决了本国的粮食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了世界粮食问题。

(3)第二次绿色革命
杂交水稻开始在全球范围推广,它将影响到整个世界的粮食种植,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第二次绿色革命(国际上认为,20世纪50年代水稻的高秆变矮杆育种是第一次绿色革命)。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往计算机和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1.计算机:(1)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l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银河—Ⅰ号”。

此后,越来越先进的银河系列计算机在十几年间先后问世,表明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2.在生物技术方面:(1)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2)中国还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到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过渡:在看了这么多的科技成就后,大家来探究几个问题:
探究1:新中国科技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我国科技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2)党的坚强领导,中央的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导。

(3)邓小平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使科技同生产力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4)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

(5)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较雄厚的技术人才储备。

师: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在短时间内,组织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来研究这些科技,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发展战略,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探究2:从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启示:(1)民族独立和社会安定是科技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科技发展是民族独立和国际地位提高的有力保障。

(2)科技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发展、国家政策关系密切。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综合国力的提高。

(4)重视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作用,建立一种培养人才和科技发展的机制,营造一个为科学发展的环境,用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

正确理解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1)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第一,科学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经验和理论概括,是人类智慧的积累和结晶。

第二,科学技术作为知识形态,源于生产实践又指导生产实践,是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又称为一般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一旦应用和渗透到生产实践中,就同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相结合,转化为劳动者的技能和智慧,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进生产工具,采用新工艺,扩大劳动对象,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它就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技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首要的强大动力,成为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第四,当代科技革命必然会把生产的社会化推向更高水平,从而向私有制提出现实挑战,为将来的共产主义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它必然推动社会结构、人们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及观念的演变,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意义:第一,哪一个国家抓住了科技革命提供的历史机遇,哪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就获得大发展。

第二,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

第三,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目前已经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许多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

但同时,我国科技在某些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差距,而赶超科技的世界先进水平的使命就落在你们的肩头。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这节课,希望你们不仅仅只是感受到了中国的快速发展,更希望你们能够增加一种使命感,一种为了中国的建设、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我们要有危机意识、创新意识,要不断提高自己,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科技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国际地位高低的表现。

新中
国成立短短60多年,就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国家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