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累作家刘禹锡及有关铭的常识2、掌握文常及重点
《陋室铭》知识点梳理归纳
《陋室铭》知识点梳理归纳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总结一【文学常识】1. 本文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本文是他在被贬为地方官时写的。
2.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最早刻在器物上,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文辞精练,用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与格言相似。
【知识积累】1. 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有仙则名:出名,有名(2)形容词用作动词有龙则灵:神异(3)形容词使动用法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2. 重点实词(1)斯是陋室:指示代词,这(2)惟吾德馨:只。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3)鸿儒:博学的人(4)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5)素琴:不加装饰的琴(6)乱耳:扰乱3. 重点虚词(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2)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的标志,不译4. 重点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判断句,判断动词“是”)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5. 文章探究(1)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操?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借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
(2)文章结尾列举三个古代圣贤的居室用意何在?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圣贤的志趣和抱负,揭示陋室不陋的原因,表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
总结二一、文学常识1.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2.本文选自《全唐文》,我们学过他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文言文陋室铭复习要点
文言文陋室铭复习要点文言文陋室铭复习要点《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
如何复习陋室铭呢?本文是店铺整理文言文陋室铭复习要点的资料,仅供参考。
文言文陋室铭复习要点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验,神奇。
斯是陋室:此,这惟吾德馨:品德高尚。
谈笑有鸿儒:大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没有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使……乱。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
何陋之有?:什么。
二、理解性背诵: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2.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用比喻"陋室"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6.《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7.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9.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0.表现陋室主人高雅生活的句子:调素琴,阅金经。
11.点明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2.本文开头起兴,以虚衬实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三、回答下列问题:1.本文写法:托物言志2.作者情感: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3.本文对偶句: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③调素琴,阅金经。
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学习要点
2、这篇短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这篇短文在写法上借物喻理,托物抒情,具体而言,是借“陋室”扬“德馨”,表现了作者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愿望。这样写的好处是:把要阐述的比较抽象的道理或抒发的比较含蓄的感情形象化,含义深刻并很有趣味,在人们有了共识的前提下,论理自然,易于实现读者与作者的感情的沟通。
三、学习课文:
要流畅地朗读,掌握短文的层次结构。
《陋室铭》分为四层:
一层(“山不在高……惟吾德馨”):设喻引题,颂扬陋室, 表达屋主人对自己品格高洁的自信,点明文章主旨。
二层(“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着力写陋室环境及主人的活动情况,进一步突出“惟吾德馨”。
三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诸葛亮、扬雄的古贤名居来与陋室相比。
山不在于高低,有了神仙就可以名声远播。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显得灵异。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因为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上台阶,苍翠碧绿;草色映入门帘,一片青葱。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跟我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闲时)可以用来弹奏素琴,阅读佛经。没有管弦乐演奏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人劳累。(我的陋室真比得上)当年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过:(既然有君子住在里头)又有什么简陋呢?
2、作者在文章开头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意在表明什么?
居室不在简陋与否,只要居住的人品德高尚,陋室就不陋了。(或“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请找出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语句。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笔记整理
陋室铭笔记整理《陋室铭》是唐代文人刘禹锡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铭文,通过对陋室的描述,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生活态度和道德情操。
以下是我整理的《陋室铭》的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文学常识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在柳宗元病重时,他寄诗来慰问,并要柳的儿子写一篇墓志铭。
后来,他也因心脏问题去世于扬州,享年六十一岁。
二、文章主旨《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手法,通过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作者借赞美陋室来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感。
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文章展现了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体现了主人非凡的抱负和文人高尚的气节。
文章运用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手法,将思想情感寄托于陋室,通过陋室的描写来表达情感和态度。
三、名句积累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四、问题探讨1.文章以山水起兴,有何作用?引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
将陋室与古贤居对比,突出陋室高雅。
用圣人之口肯定陋室不陋,突出陋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2.文章为何要写刘禹锡与鸿儒交往的情形?突出陋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和不慕名利的高贵品质。
同时与“白丁”形成对比,表明陋室主人对那些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人的否定和鄙弃。
3.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再次强调陋室不陋,同时以贤人自况,向权贵挑战,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中考知识点归纳
陋室铭中考知识点归纳陋室铭中考知识点归纳导语:《陋室铭》是中考语文重点文言文篇目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主题《陋室铭》,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著,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2.作品作者简介作者: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
选自《全唐文》作品《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题目解释铭本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
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由于这种文体独特的历史渊源,使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
根据古文体的分类, "铭"是应用文。
4.重点字词解释(1)在:在乎、在于,动词。
(2)名:名词作动词,著名。
(3)灵:名词作动词,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
(4)斯:指示代词,这。
是: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
(5)惟:只有,只要,唯独。
(6)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觉得有什么简陋的了)。
德馨:品德高尚。
馨,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吾,我,这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7)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蔓延。
(8)鸿儒:即大儒,学识渊博的人,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
鸿:同“鸿”大,学识渊博。
儒:旧指读书人。
(9)白丁:原指没有官职的人,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浅薄无知的`人。
(10)调(tiáo)素琴:调,弹奏;素琴,没有任何装饰的琴。
(11)金经:泛指佛经。
(12)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这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3)乱耳:扰乱耳朵。
乱,扰乱。
(14)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15)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16)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意,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最新中考重点文言文《陋室铭》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中考重点文言文《陋室铭》知识要点归纳总结陋室铭刘禹锡【唐】一、文学常识1.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二、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
斯(4)是陋室,惟(5)吾(6)德(7)馨(8)。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9)儒(10),往来无白丁(11)。
可以调(12)素(13)琴,阅(14)金经(15)。
无丝竹(16)之乱耳,无案牍(17)之劳(18)形(19)。
║南阳诸葛庐(20),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21):“何陋之有?”三、注释(1)陋室:简陋的屋子。
(2)名:出名。
(3)灵:成为灵异。
(4)斯:这。
(5)惟:只,只是。
(6)吾:我,这里指陋室主人。
(7)德:品德。
(8)馨:散布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德馨:品德高尚。
(9)鸿:大。
(10)鸿儒:大儒,学识渊博的人。
(11)白丁:没有官职的人,平民。
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12)调:弹奏。
(13)素:不加装饰的。
调素琴:弹琴。
(14)阅:阅览,阅读。
(15)金经:指佛经。
(16)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
这里借指奏乐的声音。
(17)案牍:官府的公文。
(18)劳:使……劳累。
(19)形:形体,身体。
劳形:使身体劳累。
(20)庐:简陋的小屋子。
(21)云:说。
四、译文山不一定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
水不一定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这虽是简陋的屋子,只是主人我有美好的品德,(这就不显得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谈笑的是学识渊博的人,往来的人中没有粗俗的人。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览佛经。
没有嘈杂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却因为居住的人有名而受到人们的景仰。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五、字词、句式1.字音、字形陋室德馨(xīn)苔痕鸿儒案牍(dú)诸葛庐蜀(shǔ)2.古今异义词在:在于,动词,表示某物在某地,介词,调弹奏调动馨:散布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芳香形形体,身体形状3.词类活用有仙则名。
《陋室铭》知识点总结
《陋室铭》知识点总结
一、作者与背景
刘禹锡,唐代洛阳人,有“诗豪”之称。
他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刘禹锡的散文简练深刻,自成一家。
《陋室铭》是他的一篇传世杰作。
二、文体与特点
《陋室铭》的文体是“铭”,铭本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
文辞精练,一般都是用韵的,读来铿锵有力。
三、主旨与立意
文章主旨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
作者运用衬托、比兴的手法来托物言志,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行”,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四、主人形象与情感
陋室主人形象鲜明,他不慕荣利,安贫乐道,高洁傲岸,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文章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富贵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五、重点词语与句式
文章中一些重点词语如“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等,都富有深意和韵味。
句式上,文章采用了骈体文的形式,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六、艺术表现力
全文虽然只有短短八十一字,但艺术表现力极高。
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陋室与主人的高尚品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总的来说,《陋室铭》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高度艺术表现力的佳作,值得细细品味和学习。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刘禹锡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追求,也可以更好地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
《陋室铭》重点知识汇总
陋室铭一、文学常识1、文章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二、注释解词(教材)、翻译(课件)、词类活用翻译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三、理解性默写1.本文主旨句(点题句):答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全文点睛句:答案:孔子云:何陋之有?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答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答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答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答案: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答案:孔子云:何陋之有?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答案: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10.答案: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1.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12.答案: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从反面虚写室中生活,表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四、本文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节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写法:托物言志五、问答题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答:前四句类比的写法。
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完整word版)陋室铭知识点梳理
陋室铭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有《刘宾客集》。
被白居易称为“诗豪”。
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
2、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借助陋室说理,突出主人品德高尚。
本文的韵脚是:名、灵、馨、琴、经、形、亭韵母是:ing二、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惟吾德馨.(xīn)苔.(tái)痕鸿儒.(rú) 案牍.(dú) 2、解释加点的字。
有仙则名.(出名)有龙则灵.(成为灵异的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只)(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草色入.帘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大)(读书人)往来无白丁..(没有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调弄)(未加装饰的)阅金经...(阅览)(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等弦乐和萧管等管乐,此处指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南阳诸葛庐.(草庐)3、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名词用作动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成为灵异的水名词用作动词)惟吾德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名词用作形容词)无丝竹之乱.耳(使······受到扰乱形容词使动用法)无案牍之劳.形(使······感到劳累动词是动用法)不蔓.不枝.(生长枝蔓,生长枝节名词用作动词)4、“之”字的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三、整体把握。
1、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
七年级陋室铭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陋室铭知识点归纳《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著名诗,而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这首诗也成为了我们重要的阅读素材。
通过学习《陋室铭》,我们可以掌握许多语文知识点,本文将对七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陋室铭》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作者与背景《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他是唐玄宗时的大臣,曾先后担任过太子内舍人、集贤院检讨、监察御史等职位。
因为忧国忧民,言辞激烈,曾多次得罪朝中权贵,最后被贬黔南,流寓荒僻之地。
正是在他的流寓之地,写下了这首《陋室铭》。
二、诗歌结构《陋室铭》共有八句,每句四个字,旋律优美、紧凑有力。
整首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展现出了作者的豁达胸怀与高尚情操。
三、诗句解析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话表现出了作者不拘泥于外在条件,强调个人品德高尚的观点。
作者认为,一个人即使处于陋室之中,也可以拥有高尚的品德,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2.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不看重外表而看重内在精神的价值观。
作者通过“水”,表现出人们通常认为只有深不可测的水才有价值,而“龙”则是代表神秘而又灵性的东西;通过这样的比喻,作者着重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也是非常重要的,而非仅仅在于外表。
3. “斯则有肯,肯则有信”这句话强调了互信互肯之间的重要性。
如果人之间可以互相信任和理解,那么就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最终取得成功。
4. “言则有物,有物则有据”这句话表现了言行一致的价值观。
只有在言行一致的基础上,才能拥有足够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四、名句欣赏1. “风烛残年恨自难”这句话表现出作者艰辛的人生历程,同时也表现出了人生中的诸多困难。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深的无奈和无助。
2.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这句话表现出了作者深深的离愁别恨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那种无法挽回的往事。
五、诗歌内涵《陋室铭》不但是一首艺术价值很高的诗歌,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品格和处事哲学,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也帮助我们前进。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七下文言《陋室铭》【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提高文言文的朗读能力与水平。
2.文学常识积累:了解“铭”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3.理解文章内容,品析名句,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品读学习】(一)文学常识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铭文特点: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二)创作背景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判官,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
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
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
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
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刘禹锡想,这狗官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愤然提笔,写下了这篇《陋室铭》,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
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
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二)把握故事内容1.掌握正确字音,朗读的节奏停顿。
本文是一篇骈文。
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两个相接的句子,叫做骈句。
骈句不仅讲究对偶,而且讲究声律。
本文中的押韵就是讲究声律的表现之一。
押韵指在句末或联句之末用韵母、声调相同的字。
文中“名、灵、馨、青、丁、经、形、亭”押韵。
七年级下册语文陋室铭重点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语文陋室铭重点知识点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
在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陋室铭被作为重点篇目,下面就陋室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
一、文本梗概陋室铭是刘禹锡的一首七绝诗,讲述了他在偏僻陋巷、破败简陋的居所中写作、思考的境遇,肆意歌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二、诗歌背景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唐诗派第二宗”。
“陋室铭”写于贞元十三年(797年),时刘禹锡被贬至泾州。
这首诗也被称作《泾州司马青衫泪》或《泾州司马》。
三、全文解析陋室铭前两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是诗歌高妙之处,表明了诗人的意境,仿佛置身在仙龙世界之中。
接下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是刘禹锡自谦的态度,诗人将自己置身于简陋破败之地,但由于“人品高尚”,使得这里显得“厚德载物”。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这里描写刘禹锡身边聚集许多文士雅士,他们互相谈笑,没有粗鄙无知之人的侵扰,可以花时间品味的琴书。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里意为生活无压力、悠然自得,“四壁既寂寥,惟书影耳目。
”诗人所处的环境单调,但他为达到写作境界,他需要深入的思考和独立自主的写作环境。
“晨起磨牙袜,蒙茸制羽冠。
谨守圭窈约,独为谢公瘦。
”诗人将自己的生活状态说明地十分清楚,“守圭窈约”体现出他独行世界的态度,追求真理、卓尔不群,“独为谢公瘦”更是表达了刘禹锡对自己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的追求和心态。
四、人物评析诗中的主人公刘禹锡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造诣高超,诗歌苍劲潇洒。
他在诗中虽然生活在“陋室”,但却沉浸在深思的境界之中,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刘禹锡诗歌表现出的开放自由、崇尚真理的精神,对中国文化的后续发展影响重大。
五、意义分析“陋室铭”中表现出一种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崇尚独立自主、崇尚自由自在的生活。
陋室铭笔记整理重点
陋室铭笔记整理重点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2. 文体。
-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
二、重点字词。
1. 实词。
- 陋:简陋。
- 名:出名,著名(名词作动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灵:灵异。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斯:这。
“斯是陋室”。
- 惟:只。
“惟吾德馨”。
-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 苔痕:苔藓的痕迹。
- 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谈笑有鸿儒”。
-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往来无白丁”。
-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可以调素琴”。
-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 金经:佛经。
-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无丝竹之乱耳”。
- 案牍:官府的公文。
“无案牍之劳形”。
- 劳:使……劳累(使动用法)。
“无案牍之劳形”。
- 形:形体、身体。
2. 虚词。
- 之。
- 助词“的”,如“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宾语前置的标志,如“何陋之有”,正常语序为“有何陋”。
三、重点句子翻译。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出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蛟龙(潜藏)就有灵气了。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4.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5.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6.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7.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2《短文两篇》知识点整理
《陋室铭》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刘禹锡集》,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代表作《竹枝词》《乌衣巷》《秋词》;著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2.铭:本是刻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记述生平、事迹、功德或警诫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短小、精悍、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警诫之意。
3.本文的主要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二、整体把握1.全文分为三层①开头到“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②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写居住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
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③从“南阳诸葛庐”到“何陋之有”,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2.文章开头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①开头四句运用了比喻、起兴、类比、以虚衬实、对偶的写法②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类比有“吾”之陋室,生动自然地引出本文的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陋室?突出陋室怎样的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①从居住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这三个方面来描写陋室②突出了陋室环境清幽(景色雅),交往人物的不俗(交往雅)和日常生活情趣的高雅(情趣雅)的特点③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4.作者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用意是什么?①类比,作者用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在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②又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5.文章用孔子的话结尾,有何用处(用意何在)?①引用典故,运用反问句强调了“陋室不陋”②既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照应,又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①“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
②这句话写出了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是全文的主旨句。
《陋室铭》知识点梳理
《陋室铭》知识点梳理一篇短短八十一字的《陋室铭》,竟流传了一千二百多年,成了千古绝唱。
那是因为在《陋室铭》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可以看到人生应该怎样度过;在人生的逆境时应该怎样去面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店铺搜集梳理了:《陋室铭》相关知识点,欢迎参考阅读!《陋室铭》知识点梳理如下: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
世称刘宾客。
有《刘禹锡集》。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文言词语【名】有名,著名。
【灵】灵异。
【斯】这。
【德馨(xīn)】品德高尚。
馨,香气。
【鸿儒(rú)】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素,朴素,不加装饰。
【金经】指佛经。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案,文书,案卷。
牍,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二、含义解析1.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2、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3.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同意。
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
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4、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
《陋室铭》文化积累
《陋室铭》文化积累
1、作者作品
《陋室铭》选自唐朝刘禹锡写的《刘禹锡集》。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洛阳人。
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
唐代大儒、哲学家、文学家、诗人,有“诗豪”之称。
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
《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为文长于说理,又通医理。
2、文体知识
铭文为古代的一种文体,多见于青铜器、墓碑、石等载体上。
铭文,不仅是古文字研究的内容,而且有着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对历史研究意义重大。
多记载当时君主的功过以及当时社会的方面如交易、律法、祭祀等。
“铭”是古代刻于碑版或器物上用以称功德或申鉴戒的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内容多简短,特别是刻于器物上申鉴戒的铭文,文字短小精悍却构思精巧,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对我们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很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玩味。
铭文常由生活中一些小事上升到对生活的哲理性认识,言简意赅,雅俗共赏。
3、文化常识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是陋室 (这)
Hale Waihona Puke • (1)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 使...劳累
•
今义: 劳动
• (2)惟吾德馨
•
古义: 品德高尚
•
今义: 香气
• 6、组长主持,确定展示方式。 (个人背诵、小组集体背诵、
轮流背诵)
(1)作者说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惟吾德馨。
(2)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写作者交友人物高雅的句子是:
不感到简陋了)。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
有知识浅薄的人。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
文来使身体劳累。
(5)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 1.四个重点字词解释,包括一 个虚词。
• 2.一至二个句子翻译。 • 3.客观问题二至三个。 • 4.主观问题一至两个。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写作者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5)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中心句)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本文的点睛之笔的句子是:
孔子云:“何陋之有?”
(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
1、积累作家刘禹锡及有关“铭”的常识
2、掌握文常及重点字词句,精准背 诵并会默写。
3、了解类比衬托表现主题的方法。
4、体悟人物的情感,学习古人的优 秀品 质。
• 1.四个重点字词解释,包括一 个虚词。
• 2.一至二个句子翻译。 • 3.客观问题二至三个。 • 4.主观问题一至两个。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 一般都是用韵的。
引古贤之名室作类比,以古代 贤人自比,暗示陋室不陋,表明自 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3、结尾为何又引用孔子的话?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表明陋室不 陋,与篇首的“惟吾德馨”遥相呼应。
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 ①谈笑有鸿儒 ( 博学的人 ) ②无案牍之劳形 ( 使身体劳累 ) ③无丝竹之乱耳( 奏乐的声音 )
• 例③:攀登铭
• 路不在远,能走就行。年不在高,有志 则灵。千难万险,唯吾树旌。春来万山 翠,谁知寸草心。参天有大树,试干九 霄云。人生拼搏路,逞豪情。无真险之 阻耳,恐自身之惧心。学海无涯路,书 山攀登径。屈子云:何惧之有?
1、“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水不 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 德馨。”用了什 么写法?有什么 作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以山水作类比,从而点明文章主旨,统领全文。
山 不在高,有 仙 则 名 水 不在深,有 龙 则 灵
陋室
德
馨
2、既是写陋室,为何写“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
学生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的梳理
Wéi xīn tái hóng rú
惟吾德馨 苔痕 鸿 儒
dú zhū gĕ shǔ
案牍 诸 葛 西蜀
有仙则名 (出名,名词作动词)
有龙则灵 (显灵)
惟吾德馨 (只)(品德高尚。)
谈笑有鸿儒(大) 可以调素琴(调弄,这里指弹琴)
案牍
(官府的公文)
劳形
(使身体劳累)
仿写《陋室铭》:
• 例①:交友“铭” • 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心仁
则灵。斯是好友,唯吾真情。遭难舍身 救,遇福共分享。彼此存信任,处事有 默契。可以同生死,共患难。无争吵之 乱耳,无猜嫉之劳形。战国廉蔺交,盛 唐李孟情。好友云:“君交如水。”
• 例②:学习铭
• 筑楼之道,地基要好;种树之道,根要 扎牢。不走就跑,迟早摔跤。学习也一 样,基础焉能少。基础学不好,何能有 提高。一步登天者,哪里找。无平地之 高楼,无断根之木草。基础要打牢,才 能学得好。学之道,基础重要。
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对官场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
•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 看法? (4分)
•
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 取,要与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不断进 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 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陋室铭”的意思就是通过对陋 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 和生活情趣。
本文选自 《全唐文》 。 作 者 刘禹锡(772——842),
唐 代诗人 ,哲学 家。字 梦得 ,洛阳人。曾中进士, 官授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 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 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 交情深厚。有 《刘宾客集》 。这篇《陋室 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