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渔歌子》教学设计
《渔歌子》教案(精选18篇)
《渔歌子》教案(精选18篇)《渔歌子》篇1教学目标:1、认识词中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
3、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悠闲自在的情感。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悠闲自在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知道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吗?来说两句。
(姜太公钓鱼的钩子是直的,而且不放鱼饵。
他的钩离水面三尺,这能钓到鱼吗?他是在钓个人——周文王。
后来周文王果然来了。
姜太公是钓来周文王对他的重用,果然帮助周文王推翻了暴政,建立周王朝。
)2、唐代词人张志和钓鱼与姜太公钓鱼有几他相似之处,也是直钩垂钓,不放鱼饵。
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词——《渔歌子》感受他的钓鱼世界。
(读课题)二、初读感知,读出“词”味1、读这首词,每人最少读三次,第一次,注意生字,把每个字读准。
第二次,要读出节奏,读得有板有眼,第三次,如果能读出点儿词的味道来,那你很了不起。
2、指名朗读。
3、结合进行生字教学。
三、精读感悟,悟出“词”画1、什么叫“不须归”?为什么“不须归”?2、找出景物:(1)导言:张志和这个人啊,非常了不起。
他不仅是著名的词人,还是有名的大画家。
他常常把画画的技巧融入到写词当中,他的好朋友大书法家颜真卿是这样夸他的“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意思就是说,他写的词就像一幅画。
里边藏着很多的景物和很多的色彩。
读一读书,看看他为我们描画了哪些景物?拿上笔,做上记号。
可以默读,也可以小声地读。
(2)生标画,师巡堂。
(3)、交流:现在请同学来汇报一下发现了哪些景物?3、想象色彩:如果你们把这些景物画出来,你们会用上那些色彩呢?为什么?假如这黑板就是一张画纸,老师想让同学们把这些景物用彩色粉笔画下来,使这幅画看起来更美。
怎么画呢?(生板演)4、想象画面:(1)短短的27个字,就让我们读出了这么多景物,这么多的色彩,想一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它?(2)想像,此刻的你,正漫步在西塞山脚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5、体会心情:你的心情怎么样啊?当你置身在这样的美景中,你有什么想说的?(读全词)四、拓展延伸,品出“钓”情:1、这么美的景象,你愿意归去吗?张志和呢?你们怎么知道的?“青箬笠,绿蓑衣”留给我们的只是背影而已,你猜他是怎样的神情呢?2、作诗和诗:他不愿意回去,他的哥哥却很担心他。
《渔歌子》教学设计精选3篇
《渔歌子》教学设计篇6(一)教学目标:1、读通读顺全词,理解大意,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诵读全词,背诵全词。
3、引导学生体会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
(二)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诵读体会词的意境之美和语言之美。
(三)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较为生动具体表达词中意境。
(四)教学流程:一、揭题导学,初探词意1、同学们,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诗词中,有很多都是写钓鱼的。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词人张志和的《渔歌子》。
(板书课题)又叫《渔父乐》。
2、读题(强调子读zǐ);①这是一首词,你们知道词与诗有什么不同吗?②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它就成了词牌名。
3、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10页,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4、展示读,师正音①请你读(刚开始学,读通了,读准了,也不错)②谁还想再读?(虽然读得不怎么流畅,但相信学了以后,会读得更棒)③下面老师和大家对对读,好吗?(老师读一句,你们对一句,好不好?)④就这样,我们跟着感觉读。
(师读题目,朝代和作者,生读整首词)二、寻找词眼,质疑细学1、读着、读着,你们在词中看到词人的身影了吗?是从哪几句看到的?2、生读3~4句(1)认识箬笠,蓑衣:是什么工具?(你怎么知道的?你能借助注释读懂词语的方法真好。
你是看插图读懂的,非常直接的一个方法。
)(2)(出插图)你看到了怎样的词人?(他在干什么?)(生①他头戴箬笠,身穿蓑衣,手握鱼竿,在钓鱼呢?)你又看到了怎样的词人?(生②在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在河边钓鱼。
生③在桃花丛中,他??生④刮小风,下小雨时,词人坐在小船上。
)(3)在怎样的日子里,词人在钓鱼呢?A起风:这是怎样的风?你从哪个词语读出风很小?这样的风,我们可以叫什么风?(和风、微风、轻风、习习凉风)B下雨:那这雨呢?(生①很细很细;生②像牛毛,像绣花;生③像发丝)让我们想起了哪些词语?春风拂面微风吹拂凉风习习清风徐徐毛毛雨毛毛细雨细雨如丝牛毛细雨蒙蒙细雨细雨绵绵绵绵小雨细雨如烟烟雨蒙蒙细雨飘零阴雨绵绵淅淅沥沥雨丝飘洒C这样的风,这样的雨叫什么?(斜风细雨)D还可以叫?(微风细雨,和风细雨)F春天: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4、起风了,下雨了,词人回家了吗?(没有)你怎么知道的?(板书理解:不须归)为什么不想回家?答案就藏在词的27个字中。
《渔歌子》说课设计(精选14篇)
《渔歌子》说课设计(精选14篇)《渔歌子》说课设计篇1《渔歌子》位于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张志和写的一首词。
本组选编内容全是描绘的山乡田园风光: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飘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
我们随着课文,走进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片段,进而进行综合性学习。
《渔歌子》便是借鉴了民间的渔歌而成的。
此词语言清丽自然,寄情于景,写景简洁优美,以词入画。
青山、碧水、白鹭、红桃……江水涨、白鹭飞、斜风、细雨……似一幅水墨丹青展现在读者面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怡情山水的“渔歌图”,让我们陶醉于大自然山光水色之中悠闲而自由的生活乐趣。
学生到了四年级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古诗词内容,学习这类教材也有了一些基础,能够在认知内容的基础上作深层的思考,体会词中的意境。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了解了教材所处的位置,结合年级特点、学生接受能力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方面,主要是要求学生识记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则是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在于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其中,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本课的难点。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生命,在诵读中整体感知,在诵读中悟情悟境,在诵读中欣赏抒情。
展开想象,反复诵读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诗人所描绘的美景。
从而达到在多种朗读形式中品赏佳句,体味情感,入情入境,熟读成诵。
关于教学程序设计,我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由一幅优美的山原风景画,引出本课所学的词──《渔歌子》烟雨江南,碧水蓝天,诗情画意,春意盎然的图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知道唐代大诗人张志和就是在这里写下了千古流传的《渔歌子》这里可以给学生补充讲述一些有关词牌的知识,将先前学过或课外看到过的词牌在课堂上作个交流,使学生对“词牌”的理解更真实贴切,继而由题目入手,从学生想到的“渔夫、渔歌”引入到词的教学。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教案 1教学目标:1.认识词中的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
3.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读诗,走进词的美我们随着诗人那优美而凝练的诗句一路从“接天连夜无穷碧”的夏,“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走进了银装素裹的冬,细雨霏霏的春。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流连于江南美丽的春景,在张志和的《渔歌子》中观景、悟情。
二、读词,读出词的韵1、板书:张志和。
张志和是唐代的词人,16岁就因才华出众而深得皇帝的赏识,赐名张志和,希望他“心志平和”。
2、今天我们就将学习他写的一首词。
板书:渔歌子。
指名读。
渔歌子和如梦令一样,都是词牌名,是古人用来表示音乐的节拍和旋律,有一定的节奏和韵脚。
所以这里的“子”不能读轻声。
再读“渔歌子”。
3、同学们,请你拿好的书本,认认真真地读读这首词。
老师要求每个同学最少读三遍,第一遍,要读得一字不错,第二遍,要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第三遍,如果能读出点儿词的`韵味来,那你很了不起。
4、检查初读效果。
(指名读词,齐读。
)A“鳜”注意读法和写法。
B箬笠、蓑衣见过吗?你知道箬笠是用什么编的?(竹子)所以,是(竹字头)。
“蓑衣”是用草编的,所以是(草字头),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常用的避雨工具。
(图片)三、想象,品出词中画1、张志和不仅词写的美,画也画得好。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就这样夸他:酒酣兴起,或击鼓,或吹笛,舞笔飞墨。
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请你闭上眼睛,用心感受这词中画。
古诗《渔歌子》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4套)
古诗《渔歌子》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4套)古诗《渔歌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读通读顺全词,理解大意,感受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诵读全词,背诵全词。
3、引导学生体会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经典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通过想象,体会词的意境。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词的意境之美,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教具准备:1、音乐 2、图片 3、作者资料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一、揭题导学,感知词的内容1、由张志和的别号——“烟波钓徒”引入教学,板书揭题。
2、生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
3、正音,认读“箬笠” “蓑”。
指导生字书写,掌握“塞” “鹭”的结构特点。
4、齐读全诗。
二、质疑细学,体会词的内容意境(一)议词眼,初步体会“不须归”的含义。
(1)“不须归”是什么意思?相机理解“须”的含义。
(2)提出问题:为何作者觉得未有必要回去呢?(二)引导想象,体会词的景色之美1、一读全词,发现美景之多。
2、二读全词,描绘景物色彩之美。
引导学生将色彩与景物联系起来,体会词的色彩之美。
(1)找出词中已有的白、青、绿三种色彩。
(2)体会隐藏在“西塞山、桃花”等字词后面的色彩。
3、三读全词,体会景物动态之美。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画面,展开想象,学会用上排比、拟人、比喻等手法,将心中的画面说具体,体会景物动态之美。
4、议一议,将感受到的色彩之美、动态之美,较完整地描绘出来。
引导生用上“我喜欢这(),你看——”的句式三、品悟词眼,感悟词人心情(一)品读词句,感受意境之美。
1、重心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1)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2)运用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开展朗读训练。
2、引读一二两句。
(二)解读词眼,体会“不须归”的情怀1、创设情景:远山传来悠悠的呼唤……面对此情此景,张志和的感受怎样?请用词中的句子的回答。
2、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斜风细雨不须归”意境。
3、深入理解“不须归”。
(1)简介张志和平生。
2024年小学四年级语文《渔歌子》优质精彩教案(精选
2024年小学四年级语文《渔歌子》优质精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渔歌子》。
具体内容包括:诗词的朗读、理解、赏析,以及对作者张志和的生平简介。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朗读《渔歌子》,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诗词的意境。
2. 学会通过诗词鉴赏,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3. 了解作者张志和的生平事迹,激发对文学作品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词的朗读、理解、赏析。
难点:体会诗词的意境,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然后引导学生分享感受,引出诗词《渔歌子》。
2. 诗词朗读:带领学生朗读诗词,指导学生注意停顿、重音,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 诗词理解:讲解诗词的字词、句式,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思。
4. 赏析:分析诗词的意象、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审美价值。
5. 作者简介:介绍作者张志和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诗词创作的背景。
6.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7. 例题讲解: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对偶等,并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词《渔歌子》。
2. 在黑板上列出诗词的生字词、句式、意象等关键信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课所学,写一篇关于《渔歌子》的赏析短文。
2. 答案要求: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表达流畅,体现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古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组织诗词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词的朗读与理解2. 赏析诗词的意境与审美价值3. 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的介绍4. 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一、诗词的朗读与理解1. 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诗词的节奏和韵律,注意停顿、重音,使朗读更具表现力。
《渔歌子》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渔歌子》教学设计(精选15篇)《渔歌子》篇1教学目标:1. 熟读并背诵这首词。
2.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自由、闲适的情感。
3.感悟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自由、闲适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播放渔歌子的歌曲录像,让学生反复看和听。
一、由歌曲入手,走入《渔歌子》1.同学们刚才听了一首很优美的歌曲,和歌曲同时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很多画面,交流交流:在画面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如果让你用词语或者是句子来形容这些画面,你怎么说呢?2.刚才的歌好听么?我听到有的同学还跟着音乐唱呢。
这可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歌词中含蕴着一首千古流传的经典,你知道是哪几句么?找学生念。
3.还有谁知道?也来念念。
4.真好,你们刚才念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词《渔歌子》(板书二、读,读出词的味道(一)读出节奏1.(出示整首词)谁来读给大家听?2.指导。
诗词的读法和文章不一样,诗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唱的,所以,词句本身就含有很强的音乐感,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再来试试。
3.指名读。
(二)读出味道1.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诗词很多时候是一幅画,我想知道,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什么?一幅美丽如画的景:(读出了美丽)作者描述的是一幅怎样美丽的画面呢?(景色很美)我们来看看画中都有什么?2.填空: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这山、这水、这白鹭、这桃花,你想填上什么呢?()西塞山()桃花()箬笠和蓑衣流水()鳜鱼()白鹭()()斜风()细雨3.把这首词中省略的词句补充出来,连起来说一说。
4. 好一幅江南的景色!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这里的景色?(美丽)5. 很恰当,但是少了点特色。
北国的大雪纷飞是美丽,中原一望无际的麦田是美丽,南国的满目的翠绿也是美丽。
春天有春天的美丽、夏天有夏天的美丽。
所以,美丽这个词有点空洞。
我们抓住这里景色的特点来说:6. 填空:——————的江南7.所以我们说,这真是美丽的江南!这青的山,白的鸟,粉红的桃花,青绿的流水,吹面不寒的微风,细如牛毛的细雨,真是让人感觉“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渔歌子》。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诗中的难点词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诗中难点词语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 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张志和及本诗的背景。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 学生通过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自主解决诗中的难点词语。
三、合作探究1.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共同理解诗文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朗读、背诵古诗。
2.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背诵情况,并进行指导。
五、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学会诗中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进一步理解诗中的难点词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学会诗中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诗中难点词语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 学生通过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自主解决诗中的难点词语。
三、合作探究1.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共同理解诗文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朗读、背诵古诗。
2.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背诵情况,并进行指导。
五、生字词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诗中的生字词。
2. 学生跟读,注意字词的正确书写。
古诗《渔歌子》教学设计
古诗《渔歌子》教学设计《渔歌子》篇一教学目标:1、朗读《渔歌子》,理解《渔歌子》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对《渔歌子》描写的景象展开想像。
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像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像,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围绕人的名字聊天:谁取的名?什么意义?(老师名——学生名——《渔歌子》作者的名)二、了解作者,揭示课题。
1、板书:张志和,猜猜谁给他取的名?有何意义?2、简单介绍张志和。
3、出示词题:读题,认识诗和词的区别。
三、解读词文,初感词义。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到字正腔圆”。
2、指名诵读。
3、在读中感悟词的意思。
四、词中赏画。
1、张志和不仅是诗人,还是一位画家,他的词就是一幅画,默读,把你看到的景物圈出来。
有哪些呢?2、谁能把这些景物填写在画面上,写出名字,画出画。
3、多种形式读,读出词中的声色。
说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指名读——听录音——自由读——师生赛读——男女赛读)4、下鱼了,渔翁应回去了,如果你是这位渔翁,你想回去吗?五、总结升华。
1、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谁能背一背这首词。
3、谁能背一背关于春天的诗。
六、板书设计:西赛山白鹭桃花流水鱼厥鱼箬笠衰衣斜风细雨人:渔翁——————————垂钓抒情:—————爱大自然、爱自由《渔歌子》篇二《渔歌子》教学设计二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48《渔歌子》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读生字:塞箬蓑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自读词,提出疑问。
渔歌子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
渔歌子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渔歌子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渔歌子》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这首词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渔歌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渔歌子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通出来。
2、认识“塞”、“笠”、“鹭”。
3、想象诗词画面,理解诗词含义。
4、通过诗句的拓展阅读,体会诗人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想象诗词画面,理解诗词含义。
通过诗句的拓展阅读,体会诗人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怀。
教学过程一、揭趣,引入课题1、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词,作者是张志和。
他的名字可不是爸妈爷爷取的,是皇帝给他取的。
16岁时,他中了举人,给皇帝写了一份折子,列了许多治国的良方,皇帝封他做官,赐名张志和,希望他心志平和。
今天,我们要学他的一首词,学生读课题。
2、渔歌子是词牌名,每一行有规定的字数。
文人再把词填进去,还有的被谱上曲子加以歌唱。
二、读词,学习生字(—)自由由读词1、请大家自由大声朗读《渔歌子》,一读字正腔圆。
2、二读,节奏鲜明。
3、三读,韵味十足。
(二)学习生字你们看,这首词里漏了几个字。
西()山前白()飞,桃花流水鳜(gui)鱼肥。
青箬(),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1、写“鹭”字漂亮的诀窍一一上面小一些,宽一些。
师板书。
2、多音字:塞阻塞(Se)塞西塞山(sai)塞车(Sai)3、形声字:笠4、生字障碍已扫除,现在我们齐读这首词,同时做到字正腔圆、节奏鲜明、韵味十足。
三、品诗,想象画面(一)说画面有一句话说得好,诗词中有画,画中有诗词。
张志和这首词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拿起笔,把它圈出来。
1、学生动笔圈画。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个词语展开想象。
由“西塞山”这个词语,你会想到什么样的画面?老师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西塞山:(1)西塞山上长满了树木,到处都是绿油油的。
(2)在云雾的笼罩下,朦朦胧胧。
(3)西塞山郁郁葱葱,如同披上了巨大的风衣。
2、这首诗中还有画面。
四年级下《渔歌子》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四年级下《渔歌子》教学设计(通用12篇)四年级下《渔歌子》篇1设计理念1、把握词眼“不须归”,以不同层次的读贯穿课堂,努力营造一个诗意的课堂。
2、通过品味词的语言,还原、丰富词的画面,理解古“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作特色。
3、理解诗词与扩大阅读量相合,采用一篇带多篇的做法,提高课堂实效。
如:通过对比诵读张松龄、苏轼的词,加深体会这首词的写作特色和词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目标1、理解《渔歌子》的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词。
2、拓展相关诗词进行对比教学,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体会“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
学法渗透:通过此课,让学生意识到,诗词可读,可画,可唱。
结合课文拼音、注释,想象画面、联系作者生平和已学诗词是学习诗词的好办法。
一、导入:回顾《忆江南》,走进《渔歌子》。
师:烟花三月走江南!这些天咱们可没闲着,去了充满田园气息的《乡下人家》,才了翁卷的《乡村四月》,又赏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田园风光领略无数,江南美景尽收眼底,怎一个“好”字了得!难怪白居易会写下《忆江南》师:真好!这是我们学过的第一首词,你们一定知道许多有关词的知识吧?(《忆江南》词牌名,词有长短句,词读起来很有韵味,词还可以唱呢。
)师:了解得真不少!今天我们要吟诵的《渔歌子》,又是一首词。
(板书课题)《渔歌子》是词牌名,注意“渔”字有三点水,渔翁的渔。
二、前置性学习检测1、生字、生词、多音字(你能不能说上一句话,用上这个字的不同读音!)2、找出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3、如果让你选一种颜色来做为春天的代表色,你认为应该是什么?为什么?二、吟诵出词的味道。
(反复读)出示词()1、初读要求:请大家试着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争取把整首词读正确、读流畅。
a、自由读b、个别读两三个,交流: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渔歌子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第1篇《渔歌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课文,它是根据本单元“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的。
《渔歌子》一词描写的是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
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
2.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对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一、激趣设境,理解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在这个万物复苏、莺歌燕舞的季节里,大家都能看到什么美丽的景物呢?学生自由说春天的景物。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词《渔歌子》。
拿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渔歌子)二、简介词牌1.“渔歌子”又叫“渔父”。
就是打渔人或者垂钓者唱的歌。
2.知道“渔歌子”是这首词的什么吗?你们还知道哪些词牌名?3.词和诗不一样,它的句子有的长,有的短所以词还有一个名字叫——长短句。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渔歌子》吧!二、初读诗词,把握节奏。
1.课件出示:自读三遍:一遍读准字音,二遍读通顺,三遍读出点词的韵味。
2.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先请同学来读一读这些词语:西塞山白鹭鳜鱼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1)先由个别学生读,再由男生齐读,女生齐读。
(2)认识“箬笠”和“蓑衣”。
3.读会了这些词语,再来读这首词,就容易多了。
请同学来展示一下。
(指名读、齐读)4.大家把词读通顺了,古人读词还讲求节奏和韵味。
怎么读呢?遇到第一声、第二声字的时候,我们把声音拉长一些,在遇到第三声、第四声字的时候,我们把声音缩短一些。
三、赏析词句,感悟诗境。
小学语文《渔歌子》教案(通用6篇)
小学语文《渔歌子》教案(通用6篇)小学语文《渔歌子》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渔歌子》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渔歌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词中的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
3、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
2、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一、回顾旧知,揭示词题我们已经学过《忆江南》这首词。
忆江南称这首词的词牌名。
今天,我们要又学习一首词,题目是《渔歌子》。
跟老师读,渔歌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
二、疏通词句,感知词意现在,请每位同学,把这首词读上2分钟,注意做到两点要求:第一要准字音,做到读得字正腔圆;第二读通顺,读出节奏,试着读得有板有眼。
1、学生自由读诗2、请个别学生读,(其他学生听他是否把字音读准),再请学生读出节奏(其他学生听,他哪里作了停顿)3、全体学生齐读一遍(读准音,读出节奏)4、这首词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带着这样的印象读一遍5、这首词在描写什么?让我们静静读这首词,联系课文中的注解,结合课文的插图,试着想想这首词描写了什么?三、解读画面,品味词境(一)我来出个题目,了解你对这首词的掌握。
看到的——1、你在词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课件出示)2、谁来读这些景物,把景物读进同学们的脑海中去3、谁能根据这首词,把景物的特点读出来?4、你还看到了什么?除了景物还有许多丰富的色彩呢,你看到了吗?听到的——1、听到了什么?(听,清脆的鸟鸣声,潺潺的流水声,还有鱼儿跳跃的声音,仿佛还能到微风,细雨的声音)2、师小结3、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地方?(风景优美,幽静,秀丽,美如画卷)4、你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个别)(二)如果让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那里的风景,你会怎么介绍吗?给你们两分钟时间准备。
小学四年级语文《渔歌子》优质教案(精选
小学四年级语文《渔歌子》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课所选教材为小学四年级语文《渔歌子》。
具体内容包括《渔歌子》词作品本身的解读,以及该作品的作者张志和的生平介绍。
《渔歌子》所属章节为古诗文单元,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词的意境、韵律、词牌特点等方面进行学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渔歌子》的词牌特点,感受古词的韵律美。
2. 领悟词中描绘的山水景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了解张志和的生平,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及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词牌的特点及韵律感。
教学重点:《渔歌子》的意境描绘、词句解析以及作者生平介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山水画,引导学生进入山水意境,引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感悟。
2. 作品背景介绍:讲解张志和的生平,为学生理解《渔歌子》打下基础。
3. 诗词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随朗读,感受词的韵律美。
4. 词句解析:详细讲解词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词意。
5. 意境描绘:分析词中的画面,让学生展开想象,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山水景象。
6. 随堂练习:设计填空、翻译等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词意的理解。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词中的意境美和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渔歌子》2. 内容:(1)作者:张志和(2)词牌特点:意境美、韵律美(3)词句解析:重点词语、句子翻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渔歌子》。
(2)用自己的话描述词中的山水景象。
(3)了解张志和的其他作品,选择一首进行分析。
2. 答案:(1)课后自主完成。
(2)示例:江水清澈,山峰苍翠,渔翁悠然自得。
(3)课后自主查阅资料,进行学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词意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张志和的其他作品,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学的了解。
《渔歌子》教学设计
《渔歌子》教学设计15篇《渔歌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渔歌子》。
2、想像词中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学会词的吟诵,根据词所描绘的画面,想象意境。
教学准备:2、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结合课件,欣赏歌曲《渔歌子》。
2、启发谈话:在这首歌曲中,蕴含着一首流传千古的词,这首词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3、出示课题,强调“渔歌子〞是词牌名及读法。
二、初读《渔歌子》。
1、自由读,〔要求:a、注意每个字的读音。
b、多读几遍,读通顺。
〕2、指名展示读〔纠正读音,强调节奏、韵律〕。
3、师生配合读。
4、齐读。
三、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读了这首词,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学生用笔圈出〕2、如果让你用彩笔把这些景物画出来,你会用上哪些颜色呢?3、学生汇报,老师随机简笔画板书。
4、那么,看着、想着,这青山、这绿水就成了一幅画,就成了一首绝美的词――《渔歌子》5、用自己喜欢的词语描绘这些景物。
6、按一定的顺序用几句话描述画面上的景物。
7、借助课件让学生欣赏词中美景。
小结:是的,置身在这美景中,也难怪词人张志和会情不自禁的吟诵到――西塞山前白鹭飞……〔学生接下去〕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1、如果你是这位渔翁,在这美景中,你舍得离开吗?是的,张志和也不愿意离开这儿。
可他的哥哥张松龄却担忧弟弟常年在外不归家,也写了一首词劝张志和尽快回家。
2、补充《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1〕哪两句是劝弟弟回家的?〔2〕师生互动对读《渔歌子》和《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1〕顺势引读“斜风细雨不须归〞。
五、想像画面,感受意境。
1、是的,张志和不仅喜欢这里美丽的风景,更留恋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让我们闭上眼睛,像张志和那样,独坐着,任清风拂面,任桃花的芬芳扑鼻而来,感受他沉醉自然,悠闲自在的生活。
〔课件播放词朗诵,学生想象画面。
〕2、你可以摇头晃脑的吟诵,感受大自然的美: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还可以用歌声唱出来……3、同学们,假设你来到浙江湖州,你一定会去哪座山?〔西塞山〕来到西塞山,你一定会想起千古词人?〔张志和〕想起张志和,你一定会吟诵他的?〔渔歌子〕学生吟诵《渔歌子》。
小学四年级语文《渔歌子》优质教案(精选
小学四年级语文《渔歌子》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渔歌子》。
具体内容包括《渔歌子》全诗的阅读、理解和赏析,以及对作者张志和的简单了解。
二、教学目标1. 熟读并背诵《渔歌子》,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3. 了解作者张志和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学习古人的崇高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中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2. 教学重点:熟读背诵《渔歌子》,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渔歌子》。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渔歌子》,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诗歌解析:a. 学生分组讨论,解析诗中的关键词语。
b. 教师讲解诗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4. 背诵与默写:a. 学生集体背诵《渔歌子》。
b. 学生独立默写《渔歌子》。
5. 了解作者:简单介绍作者张志和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学习他的品质。
6. 随堂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渔歌子》2. 作者:张志和3. 关键词语: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渔歌4. 诗句解析:a.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b.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背诵《渔歌子》。
b.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c. 了解张志和的生平事迹,写一篇短文。
2. 答案:a. 略b. 略c.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a. 比较阅读:让学生阅读其他描绘自然风光的古诗词,进行对比分析。
b. 课外实践:组织学生外出踏青,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创作灵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解析中的关键词语理解。
2. 教学目标中关于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
古诗《渔歌子》教学设计
古诗《渔歌子》教学设计古诗《渔歌子》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首词中的生字,背诵这首词。
2、学会图文结合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思想感情。
三、教学预备:课件搜集田园诗四、教学流程:(一)忆旧知知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背诵过许多首古诗。
谁写渔人垂钓的古诗?这节课老师再和大家学习一首和垂钓有关的,但不是诗,而是词。
(老师板书课题,同学齐读课题)这是唐代诗人张志和写的。
通过预习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同学介绍)(二)读词句同学字1、师范读。
同学听老师读词,留意生字,听得一字不落。
2、同学自由读。
还要留意生字,要读得一字不错,直到读得字正腔圆为止。
3、认生字。
去拼音指读,齐读。
4、写生字。
“塞”“鹭”“笠”同学观看相同之处。
写时留意什么?“鹭”同学规范美观地练写。
相互鉴赏。
5、画节奏。
轻声读出节奏感。
(三)知背景悟诗意1、回忆以前学习诗句意思的方法。
(换语序、补省略、看插图、看解释、查字典)2、用看插图的方法把文字转化成画面,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引导日围绕词句)3、连续看画面。
把画面转化成文字,不用写出来,说出来就可以。
(引导围绕整首词说)4、叙述背景:张志和——烟波钓徒。
点拨:不须归。
5、同样这幅画面,张志和见了是怎样表达的?(同学读词)我们见了却说得这样具体,快成一段话了。
同学们发觉了什么?(词短小、精悍)6、这么有魅力的经典古诗词,我们背诵下来吧。
边背诵、边想象画面。
(配乐朗诵)(四)巧拓展广积累哥哥担忧弟弟放浪江湖,和词一首:和答弟志和于赋歌唐张松龄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塘轻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齐读,说哥哥叫弟弟叫什么?怎么知道的?一起召唤弟弟:狂风浪起且须还。
背诵下来。
(五)作业设计:1、诵读《古诗300》中的10首诗词。
《山居秋瞑》《鸟鸣涧》[唐]王维《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江村即事》[唐]司空曙《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三衢道中》[宋]曾几《四时田园杂兴》两首[宋]范成大《春晴怀故园海棠》[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2、依据这首3,画一幅画,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到画的一本角。
《渔歌子》教案(精选14篇)
《渔歌子》教案(精选1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渔歌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渔歌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体会诗词内容,通过想象,由词到画,感受到乡村风光的画意诗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3、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体会“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
学法渗透:通过此课,让学生意识到,诗词可读,可画。
结合课文,想象画面、联系作者生平和已学诗词是学习诗词的好办法。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读课题。
了解本首词的词牌名。
二、指导朗读,初步感知。
1、要注意把词读通顺。
2、再读词语,理解词义——“西塞山、鳜鱼、箬笠、蓑衣、不须归”等。
3、诗词在古时候是用来唱的。
读的时候很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谁再来念念?读出它的节奏,读出它的韵味。
三、走进文本,想象画面。
1、默读这首词,看看词中为我们描画了哪些景物?拿上笔,做上记号。
2、学生圈画,交流。
你找到了几种景物?3、一起看九种景物,看着看着,这九种景物仿佛成了一副画,就成了一首渔歌子,我们一起看这九种景物诵读这首词。
4、张志和把江南写得多美啊!其实不仅张志和写江南,还有许多写江南的诗词。
作者仅用27个字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有声有色的画面,老师不仅看到了春天的美景,还听到了悦耳的声音,感受到了春的气息了,你们感受到了吗?请听老师读这首词,然后告诉我,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你又想到什么?词人向远方望去,他看到了什么?怎样的西塞山?怎样的白鹭?西塞山:郁郁葱葱,不是墨线勾勒,而是绿色渲染的山水画。
白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多么快乐而悠闲啊!西塞山前就是一个——世外桃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古诗《渔歌子》教学设计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eaching Design of Ancient Poetry "Song of the Fisherm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古诗《渔歌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首词中的生字,背诵这首词。
2、学会图文结合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课件搜集田园诗
四、教学流程:
(一)忆旧知知作者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背诵过很多首古诗。
谁写渔人垂钓的古诗?这节课老师再和大家学习一首和垂钓有关的,但不是诗,而是词。
(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这是唐代诗人张志和写的。
通过预习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学生介绍)
(二)读词句学生字
1、师范读。
学生听老师读词,注意生字,听得一字不落。
2、学生自由读。
还要注意生字,要读得一字不错,直到
读得字正腔圆为止。
3、认生字。
去拼音指读,齐读。
4、写生字。
“塞”“鹭”“笠”学生观察相同之处。
写时注意什么?“鹭”学生规范美观地练写。
相互鉴赏。
5、画节奏。
轻声读出节奏感。
(三)知背景悟诗意
1、回忆以前学习诗句意思的方法。
(换语序、补省略、看插图、看注释、查字典)
2、用看插图的方法把文字转化成画面,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引导日围绕词句)
3、继续看画面。
把画面转化成文字,不用写出来,说出来就可以。
(引导围绕整首词说)
4、讲述背景:张志和——烟波钓徒。
点拨:不须归。
5、同样这幅画面,张志和见了是怎样表达的?(学生读词)我们见了却说得这样详细,快成一段话了。
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词短小、精悍)
6、这么有魅力的经典古诗词,我们背诵下来吧。
边背诵、边想象画面。
(配乐朗诵)
(四)巧拓展广积累
哥哥担心弟弟放浪江湖,和词一首:
和答弟志和于赋歌
唐张松龄
乐是风波钓是闲,
草塘轻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
齐读,说哥哥叫弟弟叫什么?怎么知道的?一起呼唤弟弟:狂风浪起且须还。
背诵下来。
(五)作业设计:
1、诵读《古诗300》中的10首诗词。
《山居秋瞑》《鸟鸣涧》[唐]王维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江村即事》[唐]司空曙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三衢道中》[宋]曾几
《四时田园杂兴》两首[宋]范成大
《春晴怀故园海棠》[宋]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2、根据这首3,画一幅画,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到画的一本角。
六、板书设计: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guì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