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刘德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皇同盟
指德、俄、奥三大国的关系:
(1)1873年三皇同盟(第一次三皇同盟):
①背景:俾斯麦认为孤立法国的关键是处理好德、俄、奥三大国的关系;俄奥则都打算利用德国加强自己的力量和维护自身的利益。
②过程:1872年9月三皇柏林会晤;1873年德皇访问彼得堡,德俄缔结军事协约;之后俄皇访问维也纳,俄奥签订政治协定《兴勃隆协定》,由此三皇同盟形成。
③该同盟的基石是俄奥保持合作关系。三国除了在维持欧洲政治现状这一点上存有共识外,在其他方面的想法和打算基本上是同床异梦。俾斯麦鼓励法国的目的为俄奥反对;俄国企图利用同盟保证其西部边界的安全,有利于同英国在中亚的争夺;奥匈打算借助德国加强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由于三国目的各异,作为保守主义政治结构的三皇同盟只是当时欧洲大国关系互相牵制的一种反映而已,因而,这一同盟十分脆弱。
(2)1881年三皇同盟(第二次三皇同盟):
①背景:俄奥关系因近东危机而破裂,德俄关系则因柏林会议使俄国利益受损而恶化,维系普法战争后欧洲政治秩序的三皇同盟已经是分崩离析了。但三皇同盟是俾斯麦组建大陆同盟体系关键的一环,是大陆同盟体系的支架。特别是德国想与英国结盟的计划受挫后,重建三皇同盟显得更为迫切。
②过程:1880年俄国提出恢复三皇同盟的建议得到德国的认同;1881年德俄奥签订《三皇同盟条约》及附加的议定
书。
③三国从三皇同盟中获得了各种好处。尽管三皇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三国利益的重合与协调,但是,历史纠纷、现实利益和地缘安全等问题的存在并不能在一两次同盟中化为乌有,三皇同盟在其存在的短短六七年的岁月里一直伴随着深刻的分歧和猜疑。
《地中海协定》
(1)背景:俾斯麦在对待俄国问题上,一方面拉拢俄国,防止法俄接近,另一方面则促使英、奥、意合作对付俄国。
(2)在德国的推动下,1887年2月英意签订针对法国的《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奥匈、西班牙先后加入。1887年12月,英奥签订针对俄国的《第二次地中海协定》,意大利随后参加。
《再保险条约》(Reinsurance Treaty)
(1)背景:俾斯麦在对待俄国问题上,一方面拉拢俄国,防止法俄接近,另一方面则促使英、奥、意合作对付俄国。1887年三皇同盟条约期满,德国为博取沙皇好感,提议用德俄双边协定或条约代替三皇同盟条约。
(2)1887年6月18日德俄签订条约。
(3)德俄条约是德国以牺牲别人利益来迎合俄国,换取俄国在德法冲突中保持中立。
(4)如果俄国真要占领黑海海峡或君士坦丁堡,必将遭到英、奥两国反对,因而该条约有德国开给俄国空头支票之嫌。
(5)由于1879年德奥同盟保证了奥匈在德法战争中保持
中立,而该条约又保证了俄国的中立,德国获取了双保险,所以,这个条约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再保险条约》。
巴格达铁路问题
(1)巴格达铁路问题是19世纪德国扩张政策的产物,其内容是在土耳其境内修筑一条连接欧洲、穿越小亚细亚半岛、经巴格达抵达波斯湾的铁路。由于它沟通柏林、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三地,故又名三B铁路。
(2)背景:19世纪80年代末,随着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增强,德国资本家和金融家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土耳其。德国资本在土耳其进行活动的重要领域是铁路事业。同时,90年代中后期,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取代了俾斯麦的大陆政策,德国开始了夺取殖民地,建立全球霸权的历程,而向欧亚大陆的东方推进成为德国的一项重要扩张战略。
(3)1888年,从柏林到君士坦丁堡的铁路竣工后,德国开始制定《巴格达铁路方案》,对土耳其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1899年威廉二世第二次出访土耳其,1903年签订最后租让条约。
(4)巴格达铁路一旦建成,便可给德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广阔的经济扩张场所,同时,对控制土耳其以及削弱英国和俄国的殖民利益也大有裨益。
(5)德国取得了巴格达铁路的租让权,不可避免地与在近东有着巨大利益的英法俄三国发生冲突。围绕巴格达铁路问题的明争暗斗一直持续到1914年。但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巴格达铁路问题便不了了之。
普法战争后欧洲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1)普法战争:1870年7月19日,为反对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德意志的出现,维持欧洲均势存在,法国向普鲁士宣战。法国战败,德法于1871年5月10日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这是一个掠夺性条约,以法国割地和军事占领为主要内容,因而普法战争在德法之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法德之间的敌对情绪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2)普法战争后的欧洲格局:1871年5月签订的《法兰克福和约》不仅结束了普法战争,而且在曾经充当欧洲政治缓冲地带的四分五裂、邦国林立的中欧崛起了强大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欧洲的政治地图、列强的力量对比和各国的国际地位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欧洲方面,统一后的德国在人力资源、工业潜力、军事能力等方面占有相对的优势,欧洲各国怀着不同程度的忧虑关注着德国巨大潜力的转化和对外政策的取向,它们处心积虑地在外交上谋求自身的安全保障。尽管冲突和战争远未到来,各国却时常在体味着德国威胁的气息。普法战争使法国丧失了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在欧洲的霸权优势,法德之间的攻守之势发生变化,加上割地赔款的奴役性条约给法国所造成的巨大耻辱,使德法两国积怨至深,关系难以调和。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法矛盾都是欧洲政治焦点之一。
在德国方面,俾斯麦在欧洲大陆奉行维持欧洲现状的外交政策,主张建立“大国联盟体系,打算同除法国外的欧洲所有大国结盟,彻底孤立法国,以保证德意志帝国的和平与稳定。
试述大陆联盟体系得以维持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