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关系史专题》
第一讲绪论
一、(一)作为课程的国际关系史是一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史。
(二)国际关系是否存在其它的可选体系?兼及世界体系。
二、(一)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史
(二)国际关系史:范畴及断限
(三)国际关系史:外交与外交家
(四)课程结构安排
(一)作为课程的国际关系史是一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的开端时间是17世纪早期;似乎起源于欧洲,以欧洲为中心。
是一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史。为什么呢?
其一,西方掌控了国际关系的主导权,并因此进一步掌握了话语权。
其二,现有的比较完备的国际关系体系是纯西方的。
其三,西方基于“本我”(self)的眼光去看待“他者”(others),以欧洲为中心来构建世界图景和国际关系体系。
其四,全球化对国际关系体系西方中心化的推动。
(二)国际关系是否存在其它的可选体系?兼及世界体系。
中国的“天下”观与“五服”观
“天下观念”:
“正如天空的群星,围拱一个北斗,地面的诸川,全都朝宗于大海。”
“五服”:
帝都;“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朝贡体系
二(一)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史
(二)国际关系史:范畴及断限
(三)课程结构安排
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课程总论,包含三讲,解决国际关系相关的范畴、概念、理论和体系问题;第二部分按照体系的沿革顺序依次介绍国际关系史的具体内容。
主要参考书目(一)课程总论与理论
第一讲绪论
第二讲国际关系理论
(二)国际关系史的具体内容
第三讲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第四讲维也纳体系
第五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六讲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与冷战
⏹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二卷本),国际知识出版社。
⏹2、[苏]波将金等编:《外交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法]迪罗塞尔主编:《外交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4、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5、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现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6、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7、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杨闯编著:《近代国际关系史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0、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美]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年。
⏹12、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3、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二讲国际关系理论
一、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二、几种国际关系实践理论或思想
参考书:
1、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一、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关系:是指包括国际组织、国家等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特别是国家之间的相互
关系。具体地说,是指国家、国际组织、各种实体以及个人相互之间的跨国关系。
⏹对国际关系的研究(国际关系学):是研究和探讨国际行为体相互关系及世界政治、
经济和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一门学问。
包含两个大的领域:国际关系基础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一)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二)国际关系理论是研究各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
“理论的实质是历史。”(雷蒙·阿隆)
杰里米·边沁(JeremyBentham):《立法原理和道义概论》(1789年)
雨果·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1625年)
国际关系理论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1919年5月30日以后
(二)理想vs现实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沿革与流派
⏹肯尼斯·汤姆逊:《国际思想大师——20世纪主要思想家与世界危机》
⏹西方国际思想三大传统:
⏹马基雅维里式的现实主义:把冲突和彼此的战争看作是国家间关系的现实,各国追
求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国际政治无道德可言。
⏹格劳秀斯式的理性主义:既看到冲突也看到了合作,国际社会虽不存在至上权威,
但可通过外交、国际法。
⏹康德式的革命主义:国际关系归根结底是组成国家的人的关系,人类的天职就是要
为实现兄弟般的人类大家庭而奋斗。
⏹1、理想主义学派
⏹ A.思想渊源
⏹但丁:《帝制论》
⏹格老秀斯、孟德斯鸠、狄德罗等
⏹康德:《论永久和平》
⏹ B.理想主义学派的诞生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灾难所作的反思
⏹伍德罗·威尔逊:“十四点计划”,1918.1.8.
⏹ C.理想主义的主要观点:
⏹a、人性可以改造。
⏹b、战争可以避免。
⏹c.利益可以调和。
⏹d.建立国际机构,保卫世界和平。
⏹e.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
⏹f.公众舆论也可以确保世界和平。
⏹“空想的乌托邦”
⏹ 2.现实主义学派
⏹ A.现实主义学派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与理想主义的反思和争论中诞生和发展壮大。
⏹爱德华·H·卡尔:《二十年危机,1919—1939年》(1939年)
⏹汉斯·J·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和和平的斗争》(1948年)
⏹ B.现实主义的主要观点
⏹a.人性本恶。
⏹b.国家是国际体系的主要的行为体。
⏹c.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d.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是分析国家行为的路标。
⏹e.道德和有关的价值观念是相对的。
⏹f.维持国际和平最好的办法是依靠均势。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主要分歧:
一、对人性的看法不同;
二、对国家间关系的看法不同;
三、对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看法不同;
四、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不同;
五、对未来看法不同。
(三)国际关系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发展沿革
1.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的论战
这更像是发生在现实主义学派内部的一场论战。是重视科学的美国和重视人文的英国国关理论界的论争。
实际上是一场关于研究国际关系的方法论的之争,分歧主要不是在具体问题的结论上,而是在究竟应以怎样的方法进行研究上。
2.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论战
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1979年)——结构现实主义
只有把着眼点放在国际的系统层次上才能真正解释发生在行为体单位层次上的现象,如为什么不同时期、不同的行为体单位在系统中的表现如此有规律?国际体系的结构是无政府的,而构成体系的行为体单位的国家在功能上是相似的(它们只有能力大小的差别),这种系统中的基本变量关系是:在无政府条件下国际体系的结构决定了国家行为。
新现实主义抛掉了摩根索理论的出发点,权力追求和安全意识不是因为人性恶的本源,而是由国际体系的结构所决定。它也力图排除道德判断的规范性因素,美苏两国意识形态不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