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易错题分析——力与运动部分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第3章 相互作用——力 易错题归纳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第3章 相互作用——力 易错题归纳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错因分析 本题易错选A项.其原因是误认为在力的合成运算中, 随着其中的一个力增大,合力也增大.即随着平行四边形一条边长的增 加,对角线的长度相应增加.这是由于解答常规题目产生思维定势的影 响,仅仅考虑了两个共点力之间的夹角θ为锐角的情况,忽视了两个共 点力之间的夹角θ有可能为钝角的情况,造成错解.分析时,应考虑两 个共点力的夹角可能为锐角、直角、钝角.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正确思路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 反,A错误;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运动,但它相对 于接触的另一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错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求解静 摩擦力,C错误.静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如传送带对粮食袋的静摩擦 力就是将粮食袋送往高处粮仓的动力,D正确.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本章易错题归纳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对重心变化把握不准造成错误
丢分题1 如图所示,一个空心均匀球壳里面注满水,球的正下方 有一个小孔,当水由小孔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里面水的共同 重心将会(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认为沿球面下滑的分力等于mgsin θ,垂直于球面的分力等
于mgcos θ,故易错选B、D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正确思路 质量为m的小滑块静止在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小滑块
受到重力mg、球面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作用,如图所示.重力mg产 生两个效果,沿切线方向使物体下滑,其分力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则Ff =mgsin(90°-θ)=mgcos θ,沿半径方向压紧球面,其分力大小等于支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重点易错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重点易错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物块1、2间用竖直刚性轻质杆连接,物块3、4间用竖直轻质弹簧相连,物块1、3的质量为m,物块2、4的质量为M,两个系统均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物块1、2、3、4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a3、a4。

重力加速度为g,则有()A.a1=a2=a3=a4=0B.a1=a2=a3=a4=gC.a1=a2=g,a3=0,a4=m+MMgD.a1=g,a2=m+MM g,a3=0,a4=m+MMg答案:C在抽出木板的瞬间,由于物块1、2间用竖直刚性轻质杆连接,以物块1、2与刚性轻杆为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m+M)gm+M=g则有a1=a2=g由于物块3、4间的轻弹簧的形变还来不及改变,此时弹簧对物块3向上的弹力大小和对物块4向下的弹力大小仍为mg,因此物块3满足a3=mg−F弹m=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块4的加速度为a4=F弹+MgM=m+MMg2、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球相连,A、B间固定一个轻杆,B、C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A、B、C三球的质量均为m。

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球受力情况改变,加速度为0B.C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gC.A、B之间杆的拉力大小为3mgsinθD.A、B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上,大小均为12gsinθ答案:DA.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弹簧的弹力不变,细线的拉力突变为0,合力不为0,加速度不为0,A错误;B.对球C,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ma解得a=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B错误;D.以A、B、C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烧断细线前,A、B、C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0,弹簧的弹力F=3mgsinθ烧断细线的瞬间,由于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3mgsinθ−2mgsinθ=2ma则A、B的加速度a=12gsinθC.B的加速度为a=12gsinθ以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T−mgsinθ=ma 解得F T=32mgsinθC错误。

新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11功、功率、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新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11功、功率、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易错点11 功、功率、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易错总结1.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产生的位移可能不同,用公式求出的功就存在不确定性。

因此在高中阶段计算功时,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2.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时,不仅要看力和位移,还要注意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小于900做正功,大于90°做负功。

3.计算某个力的功时,要注意这个力是否始终作用在物体上,也就是说要注意力和位移的同时性。

4.能量是标量,动能只有正值没有负值,最小值为零。

5.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是因为高度具有相对性,因此零势能面的选择尤为重要。

6.势能的正、负不表示方向,只表示大小。

7.比较两物体势能大小时必须选同一零势能面。

8.物体势能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但两位置的势能之差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无关。

9.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

10.求合力的总功时要注意各个功的正负,进行代数求和。

11.功能变化量一定是末动能减初动能。

12.要严格按动能定理的一般表达形式列方程,即等号的一边是合力的总功,另一边是动能变化量(末减初)13.为了忽略空气阻力.在描述对物体的要求时应该说“质量大,体积小”.即较小的大密度重物,不能只说成“密度大”。

14.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来瞬时速度要用纸带来求,而不能由gh v 2 来求。

15.功率表示的是做功的快慢,而不是做功的多少。

16.汽车的额定功率是其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实际功率可以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

17.功率和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无必然的联系,功率大的效率不一定高,效率高的功率也不一定大。

(效率一定小于100%)18.在计算汽车匀加速运动可维持的时同时,如果用汽车在水平路门上的最大速度除以加速度这种方法即认为汽车可以一直保持匀加速直至达到最大速度的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有额定功率限制,功率不能无限增大;实际上当汽车匀加速运动达最大功率时,牵引力开始减小,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牵引力等于阻力,达到最大速度。

高中物理经典题必修一(易错例题详解)

高中物理经典题必修一(易错例题详解)

易错例题详解例1甲、乙两人手拉手玩拔河游戏,结果甲胜乙败,那么甲乙两人谁受拉力大?【错解】因为甲胜乙,所以甲对乙的拉力比乙对甲的拉力大。

就像拔河一样,甲方胜一定是甲方对乙方的拉力大。

【错解原因】产生上述错解原因是学生凭主观想像,而不是按物理规律分析问题。

按照物理规律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由哪一个力决定的而是由合外力决定的。

甲胜乙是因为甲受合外力对甲作用的结果。

甲、乙两人之间的拉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是相互作用力,甲、乙二人拉力一样大。

【分析解答】甲、乙两人相互之间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甲、乙两人身上。

【评析】生活中有一些感觉不总是正确的,不能把生活中的经验,感觉当成规律来用,要运用物理规律来解决问题。

例2如图2-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F1,F2和摩擦力,处于静止状态。

其中F1=10N,F2=2N。

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外力为()免费来自A.10N向左B.6N向右C.2N向左D.0【错解】木块在三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当撤去F1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与撤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故A正确。

【错解原因】造成上述错解的原因是不加分析生搬硬套运用“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某时刻去掉一个力,则其他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去掉这个力的大小,方向与这个力的方向相反”的结论的结果。

实际上这个规律成立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去掉其中一个力,而其他力不变。

本题中去掉F1后,由于摩擦力发生变化,所以结论不成立。

【分析解答】由于木块原来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依据牛二定律有F1-F2-f=0此时静摩擦力为8N方向向左。

撤去F1后,木块水平方向受到向左2N的力,有向左的运动趋势,由于F2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所受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

此时—F2+f′=0即合力为零。

故D选项正确。

【评析】摩擦力问题主要应用在分析物体运动趋势和相对运动的情况,所谓运动趋势,一般被解释为物体要动还未动这样的状态。

高考物理易错题专题三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含解析)及解析

高考物理易错题专题三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含解析)及解析

高考物理易错题专题三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含解析)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1.利用弹簧弹射和传送带可以将工件运送至高处。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方向成37度角,顺时针匀速运动的速度v =4m/s 。

B 、C 分别是传送带与两轮的切点,相距L =6.4m 。

倾角也是37︒的斜面固定于地面且与传送带上的B 点良好对接。

一原长小于斜面长的轻弹簧平行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上端放一质量m =1kg 的工件(可视为质点)。

用力将弹簧压缩至A 点后由静止释放,工件离开斜面顶端滑到B 点时速度v 0=8m/s ,A 、B 间的距离x =1m ,工件与斜面、传送带问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均为μ=0.5,工件到达C 点即为运送过程结束。

g 取10m/s 2,sin37°=0.6,cos37°=0.8,求:(1)弹簧压缩至A 点时的弹性势能;(2)工件沿传送带由B 点上滑到C 点所用的时间;(3)工件沿传送带由B 点上滑到C 点的过程中,工件和传送带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答案】(1)42J,(2)2.4s,(3)19.2J【解析】【详解】(1)由能量守恒定律得,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2P 01sin 37cos372E mgx mgx mv μ︒︒=++ 解得:E p =42J(2)工件在减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过程中,加速度为a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sin 37cos37mg mg ma μ︒︒+=解得:a 1=10m/s 2 工件与传送带共速需要时间为:011v v t a -=解得:t 1=0.4s 工件滑行位移大小为:220112v v x a -= 解得:1 2.4x m L =<因为tan 37μ︒<,所以工件将沿传送带继续减速上滑,在继续上滑过程中加速度为a 2,则有:2sin 37cos37mg mg ma μ︒︒-=解得:a 2=2m/s 2假设工件速度减为0时,工件未从传送带上滑落,则运动时间为:22vt a = 解得:t 2=2s工件滑行位移大小为:2 3? 1n n n n n 解得:x 2=4m工件运动到C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故假设成立。

物理高一上册 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1)

物理高一上册 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1)

一、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培优(难)1.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 O 点的左侧光滑,O 点的右侧粗糙。

有 8 个质量均为 m 的完全相同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用轻质的细杆相连,相邻小滑块间的距离为 L ,滑块 1 恰好位 于 O 点左侧,滑块 2、3……依次沿直线水平向左排开。

现将水平恒力 F 作用于滑块 1上。

经观察发现,在第 3 个小滑块完全进入粗糙地带后到第 4 个小滑块进入粗糙地带前这一过程中,小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粗糙地带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F mgB .滑块匀速运动时,各段轻杆上的弹力大小相等C .第 2 个小滑块完全进入粗糙地带到第 3 个小滑块进入粗糙地带前这一过程中,8 个小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2F mD .第 1 个小滑块完全进入粗糙地带到第 2 个小滑块进入粗糙地带前这一过程中,5 和 6两个小滑块之间的轻杆上的弹力大小为4F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匀速运动的8个小滑块作为一个整体,有30F mg μ-=,解得3Fmgμ=, 故A 项错误;B.当滑块匀速运动时,处在光滑地带上的滑块间的轻杆上的弹力都为零,处在粗糙地带上的滑块间的轻杆上的弹力不为零,且各不相同,故B 项错误;C.对8个滑块,有28F mg ma μ-=,代入3Fmgμ=,解得 24Fa m=, 故C 项错误; D.对8个滑块,有8F mg ma μ'-=,解得4gaμ'=再以6、7、8三个小滑块作为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34FF ma''==,故D项正确;2.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表面粗糙的平板车,质量为M,与平板车上表面等高的平台上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水平初速度v0向着平板车滑来,从滑块刚滑上平板车开始计时,之后他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t0是滑块在车上运动的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与平板车最终滑离B.滑块与平板车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v3gtC.滑块与平板车的质量之比m:M=1:2D.平板车上表面的长度为005v t6【答案】AB【解析】【分析】根据图线知,铁块在小车上滑动过程中,铁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它们的加速度之比求出质量之比,以及求出动摩擦因数的大小.根据运动学公式分别求出铁块和小车的位移,从而求出两者的相对位移,即平板车的长度.物体离开小车做平抛运动,求出落地的时间,从而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落地时与车左端的位移.【详解】由图象可知,滑块运动到平板车最右端时,速度大于平板车的速度,所以滑块将做平抛运动离开平板车,故A正确;根据图线知,滑块的加速度大小000100233v v vat t-==.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2=003v t ,知铁块与小车的加速度之比为1: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fa m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2=f M,则滑块与小车的质量之比m :M=1:1.故C 错误.滑块的加速度1fa g mμ==,又0103v a t =,则003v gt μ=,故B 正确;滑块的位移00100025326v v x t v t +==,小车的位移0200011326v x t v t ==,则小车的长度L=56v 0t 0-16v 0t 0=23v 0t 0,故D 错误.故选AB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小车和铁块的运动情况,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3.一物体自0t =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 .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 .在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 .在5~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 .0-5s ,物体沿正向运动,5-6s 沿负向运动,故5s 末离出发点最远,最远距离为1(25)10m 35m 2s =+⨯= A 错误;B .由“面积法”求出0-5s 的位移12510m 35m 2x +=⨯= 5-6s 的位移211(10)m 5m 2x =⨯⨯-=-总路程为1240m s x x =+=B 正确;C .由面积法求出0-4s 的位移2410m 30m 2x +=⨯= 平度速度为30m/s 7.5m/s 4x v t === C 正确;D .5~6s 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不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D 错误。

高一物理上册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1)

高一物理上册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1)

一、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是滑梯简化图,一小孩从滑梯上A 点开始无初速度下滑,在AB 段匀加速下滑,在BC 段匀减速下滑,滑到C 点恰好静止,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假设小孩在AB 段和BC 段滑动时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μ和2μ,AB 与BC 长度相等,则A .整个过程中地面对滑梯始终无摩擦力作用B .动摩擦因数12+=2tan μμθC .小孩从滑梯上A 点滑到C 点先超重后失重D .整个过程中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始终等于小孩和滑梯的总重力【答案】B【解析】【详解】小朋友在AB 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将小朋友的加速度1a 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由于小朋友有水平向右的分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知:小孩处于失重,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N F 小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同理,小朋友在BC 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小孩处于超重,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大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故ACD 错误;设AB 的长度为L ,小孩在B 点的速度为v .小孩从A 到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11sin cos mg mg ma θμθ-=,由运动学公式可得:212v a L =;小孩从B 到C 为研究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2cos sin mg mg ma μθθ-=,由运动学公式可得:222v a L =;联立解得:122tan μμθ+=,故B 正确.2.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

已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纸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砝码与纸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重力加速度为g 。

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所需拉力的大小至少应为( )A .7mg μB .8mg μC .9mg μD .10mg μ【答案】C 【解析】【分析】 【详解】砝码和桌面对纸板的摩擦力分别为 1224f mg mg μμ=⨯=()223f m m g mg μμ=+=设砝码的加速度为a 1,纸板的加速度为a 2,则有112f ma =122F f f ma --=发生相对运动需要满足21a a >代入数据解得9F mg μ>故选C 。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重点易错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重点易错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俄国寓言故事《天鹅、大虾和梭鱼》中说:“有一次,天鹅、大虾和梭鱼,想把一辆大车拖着跑,他们都给自己上了套,拼命地拉呀拉呀,大车却一动也不动了。

”下列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因为大车太重了,所以不动B.因为天鹅、大虾和梭鱼的力气太小了,所以拉不动大车C.大车其实运动了,只是因为移动距离太小,看不出来D.因为大车所受的合力为零答案:D大车处于静止状态,故大车所受合力为零。

故选D。

2、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

关于小球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B.重力、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C.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D.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答案:A由于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其所受合外力为0;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绳子拉力,如果斜面对小球产生弹力,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小球所受合外力一定不等于0,所以斜面对小球不会产生弹力,A 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如图所示,AC是上端带光滑轻质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BC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C点,另一端B悬挂一重力为G的物体,且B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用力F拉绳,开始时∠BCA>90°,现使∠BCA缓慢变小,直到∠BCA=30°。

此过程中,轻杆BC所受的力()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大小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答案:C以结点B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F N的合力F合与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根据相似三角形得F 合F N = AC BC且F合=G,则有F N=BC ACG现使∠BCA缓慢变小的过程中,AC、BC不变,即F N不变,则轻杆BC所受的力大小不变。

故选C。

4、一只鱼鹰发现河中的鱼,假设其沿图中虚线斜向下匀速俯冲。

则空气对鱼鹰的作用力可能是()A.F1B.F2C.F3D.F4答案:C由题知鱼鹰沿图中虚线斜向下匀速俯冲,即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合外力为零,所以空气对鱼鹰的作用力与其重力等大反向。

高中物理易错难点汇总

高中物理易错难点汇总

高中物理易错难点汇总一、力学部分1、受力分析时容易漏掉某个力,尤其是摩擦力和其他隐藏力。

2、对平衡状态判断不清,导致对物体的受力分析不准确。

3、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不深入,导致在计算加速度时出现错误。

4、混淆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条件,对两守恒定律的应用出现混淆。

二、电学部分1、对电场强度、电势、电动势等概念的理解不清晰,导致在计算中出错。

2、混淆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条件,对两种定律的适用范围不清楚。

3、对电容器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准确计算电容器的电量和电压。

三、光学部分1、对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理解不准确,导致在计算光路时出现错误。

2、对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理解不清楚,导致无法正确解释一些光学现象。

四、热学部分1、对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理解不深入,导致在计算中出错。

2、对气体的性质理解不清晰,无法正确计算气体的状态变化。

以上是高中物理学习中常见的易错难点,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该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避免在解题时出现错误。

多做练习题,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易错点汇总高中物理是一门对理解力和应用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易错点,下面就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一、概念理解不清物理概念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如果对概念理解不清,就很容易在解题过程中出错。

例如,在速度与加速度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混淆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导致解题错误。

对于矢量和标量的概念,也容易混淆。

二、公式应用不当物理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有些学生往往在没有完全理解公式的情况下盲目套用,导致错误。

例如,在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学习中,E=kQ/r²和φ=kQ/r是两个常用的公式,但学生在应用时可能会忽视公式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导致结果错误。

三、单位换算错误物理学科中的单位换算是很常见的,但有些学生往往会因为单位换算错误而导致解题出错。

(易错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的木块1、2、3,1和2及2和3间分别用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细绳将木块1固定在左边的墙上,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当三个木块达到平衡后,1、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 .23()2m m gL kμ++ B .123()2m m m gL kμ+++C .23(2)2m m gL kμ++D .32m gL kμ+2.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一长凳的一端,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拖拉。

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同学手掌粗糙程度也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凳子向甲方移动B .凳子向乙方移动C .凳子向两位同学中体力大的一侧移动D .凳子向两位同学中体重大的一侧移动3.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存在( ) A .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很大,但加速度很小 B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其速度逐渐增大D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惯性消失4.如图所示是剪式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

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51.010N ⨯,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45.010N ⨯B.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大小为52.010NC.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D.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5.如图所示,放在地面上的木箱重为G1,重为G2的人站在木箱里,用力F向上推木箱,则有()A.人对木箱底的压力大小为G2B.人对木箱底的压力大小为(G2-F)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1+G2-F)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1+G2)6.通过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我们可以知道()A.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B.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也有关D.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但不一定同时消失的7.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止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B.静止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但运动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C.正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D.摩擦力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也可能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8.如图所示,物a和物b表面均光滑,都处于静止状态(图A、图B中两个接触面相互垂直),则下图中物a受到弹力最多的是()A.B.C.D.9.甲、乙两人用绳子拉船,使船沿OO′方向航行,甲用1000N的力拉绳子,方向如图所示,则乙的拉力最小值为()A.3B.500N C.1000N D.400N10.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滑动摩擦力总是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C.物体越重,越难使它滑动,所以摩擦力跟物体重力成正比D.滑动摩擦力可以跟物体的重力无关11.如图所示,吊车用两根等长的绳子OA和OB将质量分布均匀的铁板匀速吊离地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根绳子对铁板的拉力和铁板的重力不是共点力B.绳越长,两根绳对铁板拉力的合力越小C.两根绳子对铁板拉力的合力竖直向上D.绳越长,每根绳对铁板拉力越大12.杂技演员有高超的技术,能轻松地单手撑在凳子上,如图所示,前臂是竖直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凳子的压力就是人的重力B.人体重心一定在前臂所在直线方向上C.人受到凳子面的支持力是手掌形变产生的D.人对凳子的压力和地面对凳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填空题13.一个物块m与竖直墙壁接触,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F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F=4t (N)。

物理高一上册 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物理高一上册 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四个质量、形状相同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将四个质量相同的物块放在斜面顶端,因物块与斜面的摩擦力不同,四个物块运动情况不同.A物块放上后匀加速下滑,B物块获一初速度后匀速下滑,C物块获一初速度后匀减速下滑,D物块放上后静止在斜面上.若在上述四种情况下斜面体均保持静止且对地面的压力依次为F1、F2、F3、F4,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F1=F2=F3=F4B.F1>F2>F3>F4C.F1<F2=F4<F3D.F1=F3<F2<F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当物体系统中存在超重现象时,系统所受的支持力大于总重力,相反,存在失重现象时,系统所受的支持力小于总重力.若系统的合力为零时,系统所受的支持力等于总重力,解:设物体和斜面的总重力为G.第一个物体匀加速下滑,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具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存在失重现象,则F1<G;第二个物体匀速下滑,合力为零,斜面保持静止状态,合力也为零,则系统的合力也为零,故F2=G.第三个物体匀减速下滑,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具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存在超重现象,则F3>G;第四个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合力为零,斜面保持静止状态,合力也为零,则系统的合力也为零,故F4=G.故有F1<F2=F4<F3.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运用超重和失重的观点分析加速度不同物体动力学问题,比较简便.通过分解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2.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v和弹簧压缩量∆x的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小球和弹簧接触瞬间的机械能损失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5N/mB .当∆x =0.3m 时,小球处于失重状态C .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D .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C .由小球的速度图象知,开始小球的速度增大,说明小球的重力大于弹簧对它的弹力,当△x 为0.1m 时,小球的速度最大,然后减小,说明当△x 为0.1m 时,小球的重力等于弹簧对它的弹力。

高考物理易错题专题三直线运动(含解析)及解析

高考物理易错题专题三直线运动(含解析)及解析

高考物理易错题专题三直线运动(含解析)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直线运动1.货车A 正在公路上以2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因疲劳驾驶,司机注意力不集中,当司机发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轿车B 时,两车距离仅有75 m .(1)若此时轿车B 立即以2 m/s 2的加速度启动,通过计算判断:如果货车A 司机没有刹车,是否会撞上轿车B ;若不相撞,求两车相距最近的距离;若相撞,求出从货车A 发现轿车B 开始到撞上轿车B 的时间.(2)若货车A 司机发现轿车B 时立即刹车(不计反应时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 2(两车均视为质点),为了避免碰撞,在货车A 刹车的同时,轿车B 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计反应时间),问:轿车B 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 【答案】(1)两车会相撞t 1=5 s ;(2)222m/s 0.67m/s 3B a =≈ 【解析】 【详解】(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A 、B 两车相距最近或相撞. 设经过的时间为t ,则:v A =v B 对B 车v B =at联立可得:t =10 s A 车的位移为:x A =v A t= 200 mB 车的位移为: x B =212at =100 m 因为x B +x 0=175 m<x A所以两车会相撞,设经过时间t 相撞,有:v A t = x o 十212at 代入数据解得:t 1=5 s ,t 2=15 s(舍去).(2)已知A 车的加速度大小a A =2 m/s 2,初速度v 0=20 m/s ,设B 车的加速度为a B ,B 车运动经过时间t ,两车相遇时,两车速度相等, 则有:v A =v 0-a A t v B = a B t 且v A = v B在时间t 内A 车的位移为: x A =v 0t-212A a tB 车的位移为:x B =212B a t 又x B +x 0= x A 联立可得:222m/s 0.67m/s 3B a =≈2.如图所示,一木箱静止在长平板车上,某时刻平板车以a = 2.5m/s 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向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 = 9m/s 时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己知木箱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225,箱与平板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静擦力相等(g取10m/s2)。

第08章 运动和力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易错题精选(解析版)

第08章 运动和力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易错题精选(解析版)

第08章运动和力(高频考点精讲)考点01 牛顿第一定律【高频考点精讲】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不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二、惯性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1)一切物体:所有固体、液体、气体,无论是否受力,无论质量大小,无论运动还是静止。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物体受到惯性”“物体受到惯性力”“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3)惯性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

【热点题型精练】1.关于物体受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也能做曲线运动B.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一定做曲线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只受一个力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可能都不变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只受一个力作用,力的大小可能不变但方向一定改变解: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但不可能做曲线运动,故A错误;B、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处于非平衡状态,可能是运动速度发生变化也可能是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但不一定做曲线运动,如竖直下落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速度方向不变,故B错误;C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只受一个力作用,如平抛出去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运动过程中,力的大小和方向可能都不变,故C正确,D错误。

答案:C。

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

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A.在B点保持静止B.沿BE方向运动C.沿BC方向运动D.沿BD方向运动解:由于小球被静止释放,不计摩擦,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

高一上册物理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篇)(Word版 含解析)

高一上册物理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篇)(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四分之一圆柱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正方体放在圆柱体和光滑墙壁之间,且不计圆柱体与正方体之间的摩擦,正方体与圆柱体的接触点的切线与右侧墙壁成θ角,圆柱体处于静止状态,则( )A .地面对圆柱体的支持力大于(M +m )gB .地面对圆柱体的摩擦力为mg tan θC .墙壁对正方体的弹力为tan mgθ D .正方体对圆柱体的压力为cos mgθ【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CD .以正方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并运用合成法如图所示墙壁对正方体的弹力N 1=tan mgθ圆柱体对正方体的支持力为2sin mgN θ=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正方体对圆柱体的压力为sin mgθ。

选项C 正确,D 错误;AB .以圆柱体和正方体整体为研究对象,地面对圆柱体的支持力N =(M +m )g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地面对圆柱体的摩擦力f =N 1=tan mgθ选项AB 错误。

故选C 。

2.内壁光滑的球体半径为R ,一长度小于直径的轻杆两端固定质量分别为m A 、m B 的小球A 、B 。

将轻秆置于球体内部后。

最终静止在图示位置不动,球心O 与轩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过球心O 竖直向下的半径与杆的交点为M ,2ROM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B m m < B .球体内壁对A 球的支持力A A 2N m g =C .轻杆对B 球的支持力有可能小于B 球的重力D .若增大m A ,θ角会增大【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假设两球质量相等,则杆应处于水平位置,现A 位于B 的下方,可知m A >m B .故A 错误;B .以A 球为研究对象,A 球受到重力m A g 、球体内壁对A 球的支持力N A 、杆的压力F 。

由平衡条件知,m A g 与F A 的合力与N A 等大、反向。

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的合成图如图。

《易错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摘灯笼”游戏示意图,要求游戏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尽可能多的灯笼摘下即可获胜,已知灯笼上下用两根相同的细绳L 1、L 2连接后悬挂于天花板上,人只能拉下面的细绳L 1,若两根细线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则为了顺利摘下灯笼( )A .在细绳L 1下端缓慢增加拉力B .在细绳L 1下端突然猛一拉C .由于细绳L 2中的拉力大于细绳L 1中的拉力,故细绳L 2一定先断D .细绳L 1与细绳L 2一定同时断2.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 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A 、B 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 A =5m 、m B =m ,重力加速度为g ,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 、B 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A .都等于0B .都等于2gC .0和3gD .0和2g 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 = 1kg 、m 2 = 2kg 的滑块A 和滑块B 叠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A 和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5,拉力F 作用在滑块A 上,拉力F 从O 开始逐渐增大到7N 的过程中,关于A 和B 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始终保持相对静止B .当F > 5N 时,A 、B 发生了相对滑动C .从一开始就发生了相对滑动D .开始相对静止,后来发生相对滑动4.如图所示,在饮料瓶的下方扎一个小孔,瓶中灌水,手持饮料瓶,小孔中有水喷出。

现让瓶子做下述几种运动,运动中瓶子没有转动,忽略空气阻力,观察喷水的变化。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放手让瓶子自由下落,小孔仍向下喷水B .将瓶子竖直向上抛出,瓶子向上运动时小孔不再喷水,瓶子向下运动时小孔向下喷水C .将瓶子水平抛出,瓶子在空中运动时小孔不再喷水D .将瓶子斜向上抛出,瓶子在空中运动时小孔仍向下喷水5.如图所示为水平匀速向右运动的传送带,一个物块以某一速度从左边冲上传送带,则小物块运动的v –t 图象不可能...是( )A .B .C .D .6.用外力F 拉一物体使其做竖直上升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加速度a 随外力F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规定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为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表面在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a 0B .物体的质量为002F a C .当a =a 1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D .当a =a 1时,拉力010F F a a 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 、B 两端相距x = 4m ,以某一速度顺时针匀速运转,A 轮为主动轮,B 轮为从动轮,P 为从动轮轮缘上一点。

备战2023年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03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受力分析

备战2023年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03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受力分析

易错点03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受力分析易错总结1.产生弹力的条件之一是两物体相互接触,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

(产生弹力的条件是两物体接触并有形变)2.某个物体受到的弹力作用,不是由这个物体的形变产生的,而是由施加这个弹力的物体的形变产生的。

3,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与物体的重心位置无关。

4,胡克定律公式x k F ∆=中的x ∆是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不是弹簧的总长度,也不是弹簧原长。

5.在弹簧测力计两端同时施加等大反向的力,测力计示数的大小等于它一端受力的大小,而不是两端受力之和,更不是两端受力之差。

6·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可转动的杆的弹力方向沿杆,固定的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7、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 动力。

8.滑动摩擦力只与4和N 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只有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才可能受滑动摩擦力。

9.各种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10,最大静摩擦力与接触面和正压力有关,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

11,摩擦力:设摩擦角为ϕ, μϕ==NF F maxtan 12.斜抛运动最高点物体速度的竖直分量等于零,而物体速度不等于零,而等于其水平分速度。

(水平方向上满足运动量守恒)⎪⎩⎪⎨⎧<>=物体静止时物体向下时物体静止时 tan tan tan μθμθμθ 13.斜抛运动轨迹具有对称性。

14,在研究弹簧形变时,用当前长度与原长做差才是形变量。

15. (1)活动杆 静止时杆的力沿杆绳AC 在分析受力时视为AO 、OC 两根绳(2)固定杆静止时杆的力无法确定 绳AC 在分析受力时视为一根绳16,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

17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和,最小值不一定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差,要先判断是否为零。

18,两个力合成一个力的结果是唯一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情况不唯一,可以有多种分解方式,一般以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

《易错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测试(含答案解析)(1)

《易错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测试(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木箱,小明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上的力F 拉木箱,使其向右运动,已知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关于摩擦力f 的表达式一定正确的是( )A .cos f F θ=B .f =μmgC . ()sin f mg F μθ=-D . sin f F μθ=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B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 .两个物体之间有弹力,则它们之间一定有摩擦力D .两个物体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则它们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3.如图所示为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 随两分力的夹角θ变化的图象,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可能为( )A .1N 和4NB .2N 和3NC .1N 和5ND .2N 和4N 4.如图所示,A 、B 两球用劲度系数为1k 的轻弹簧相连,B 球用长为L 的细线悬于O 点,A 球固定在O 点正下方,且O 、A 间的距离恰为L ,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1F ,现把A 、B 间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2k 的轻弹簧,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2F ,则1F 与2F 的大小关系为( )A .12F F <B .12F F >C .12F F =D .因1k 、2k 大小关系未知,故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物a 和物b 表面均光滑,都处于静止状态(图A 、图B 中两个接触面相互垂直),则下图中物a 受到弹力最多的是( )A .B .C .D .6.下列关于常见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施力物体,后又受力物体B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C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因为电灯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D .由F kx =可知,劲度系数k 与弹力F 成正比7.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块用两根轻绳悬在空中,其中绳OA 固定不动,绳OB 在竖直面内转动,物块保持静止。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重点易错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重点易错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随着新能源轿车的普及,人们对车辆乘坐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

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物理学中称之为“加加速度”,通常用符号“j”表示,如果j值过大,会形成冲击力,影响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对汽车来说,人体可以承受的j值通常在0.4∼1.0之间。

如图为某国产新能源轿车,测得其启动后a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a=3-0.5t,则()A.国际单位制中“加加速度”的单位应是m/s2B.j为0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该汽车启动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该汽车启动后j的值大小为0.5m/s3答案:DA.由题意,“加加速度”可表示为j=Δa Δt则国际单位制中“加加速度”的单位应是m/s3,故A错误;B.j为0代表加速度保持不变,物体的运动可能为匀变速运动,也可能为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由a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a=3−0.5t可知,该汽车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故该汽车做的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由a=3−0.5t可知j=ΔaΔt=−0.5m/s3故该汽车启动后j的值大小为0.5m/s3,故D正确。

故选D。

2、某人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率为v1,然后又从乙地原路返回到甲地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A.v1+v22,v1+v22B.v1−v22,v1−v22C.0,v1−v2v1v2D.0,2v1v2v1+v2答案:D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由于此人在甲、乙两地往返一次,故位移x=0,平均速度v̅=xt=0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由于此人往返一次,故平均速率为2s t1+t2=2ssv1+sv2=2v1v2v1+v2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值指瞬时速度大小B.背越式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过杆的技术要领时,可把运动员当成“质点”来处理C.某运动员的链球成绩为47.29m,其47.29m是指链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位移大小D.在400m比赛中,处于第1跑道的丁丁同学正好跑了完整一圈,他的成绩为100.0s,则他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4m/s答案:AA.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标志指的是瞬时速度大小,选项A正确;B.研究运动员过杆的技术要领时,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C.运动员的链球成绩指的是水平距离,并不是位移,选项C错误;D.在400m比赛中,跑完整一圈的位移为零,因此平均速度v=ΔxΔt=0选项D错误。

高中物理必修三易错题汇编

高中物理必修三易错题汇编

高中物理必修三易错题汇编本文档汇编了高中物理必修三中容易出错的题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力学部分1. 力的平衡问题问题描述:一个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总受力是否为零?一个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总受力是否为零?答案:是的。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总受力为零。

这意味着物体不会加速或减速,保持原有的状态。

是的。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总受力为零。

这意味着物体不会加速或减速,保持原有的状态。

2. 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问题描述: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是否成正比?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是否成正比?答案:不是的。

速度和加速度是不同的物理量。

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而加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不是的。

速度和加速度是不同的物理量。

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而加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3. 动量守恒定律问题描述:在碰撞事件中,动量是否会守恒?在碰撞事件中,动量是否会守恒?答案:是的。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碰撞事件中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碰撞前后物体的总动量相等。

是的。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碰撞事件中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碰撞前后物体的总动量相等。

二、光学部分1. 光的折射问题问题描述: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会发生什么现象?答案:光线在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

折射是光线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偏折现象。

光线在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

折射是光线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偏折现象。

2. 凸透镜成像问题问题描述:凸透镜成像时,物体距离透镜远还是近时成像更清晰?凸透镜成像时,物体距离透镜远还是近时成像更清晰?答案: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成像越清晰。

这是因为远离透镜的物体成像更接近于透镜的焦点,所以成像更清晰。

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成像越清晰。

这是因为远离透镜的物体成像更接近于透镜的焦点,所以成像更清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代入数值解得 t4=0.2 s 所以滑块从 A 到洞 D 所经历的时间
t=t1+t2+t3+t4=1.7 s [答案] (1)0.375 m (2)1.7 s
运动学(二)
1. (全国新课标 I 卷,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 v t 图像如图所示。已
知两车在 t 3s 时并排行驶,则( ) A.在 t 1s 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 t 0 时,甲车在乙车前 7.5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 t 2 s
正确;物体从某点沿一曲线运动又回到原出发点,则平均速度为零,但各个时刻瞬时速度不
为零,故 B 错误;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变(包括大小、方向),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
故 C 正确;由于运动情况不确定,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可能等于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故 D
错误.
[答案] AC 4.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 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车轮的
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车轮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
A.πR
B.2R
C.2πR
D. 4+π2R
[解析] 当气门芯由车轮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车轮的正下方时,车轮向前运动半个周
长,气门芯的初位置与末位置如图,由几何知识得,气门芯的位移大小 x=
2R 2+π R 2= 4+π2R.
[答案] D
5.近年来测 g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 g 归于测长度和时间,
【答案】BD
2
22
T22-T21
确.
[答案] A
6.(多选)如下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
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 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
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 T,每
块砖的厚度为 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于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
于零
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解析] 由于各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即物体静止,因此平均速度也一定等于零,故 A
第一部分:运动学
运动学(一)
1.加速度为正值,表示速度的大小一定越来越大( 错 )
2.甲的加速度 a 甲=3 m/s2,乙的加速度 a 乙=-4 m/s2,a 甲<a 乙( 对 )
3.(多选)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
A. 8H T22-T21
B. 4H T22-T21
C. 8H
D. H
T2-T12
4T2-T12
[解析] 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小球从最高点下落到 O 点所用时间为T2,则 2
vO=T2g,从最高点下落到 P 点所用时间为T1,则 vP=T1g.小球从 P 点下落到 O 点的平均速
2
2
2
度 v =vO+vP,从 P 点下落到 O 点的时间 t=T2-T1,根据 H= v t 解得 g= 8H ,A 正
。故
t
0
时,甲乙相距
x1
x乙
-x甲 =7.5m
,即甲在乙前方
7.5m

B 选项正确。
0-1s
内,
x甲 =
1 2
110m=5m

x乙 =
1 2
1 10+15m=12.5m
, x2
x乙
x甲 =7.5m
,说
明甲、乙第一次相遇。A、C 错误。
乙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x x甲 x甲 =45m 5m=40m ,所以 D 选项正确;
v
=x=3d+4d=7d.故 t 2T 2T
B、C、D
均正确.
[答案] BCD
7.如图所示为一种叫“控子”的游戏:让小滑块从 A 点由静止释放,游戏者通过控制 BC 段上的可控区域的长度,让滑块到达 C 点时速度刚好为零,滑块自由落入洞 D 中即为成
功.已知轨道 AB、BC 可视为斜面,AB 长 25 cm,BC 长 1 m,CD 高 20 cm,滑块在 AB 段 加速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 a1=2 m/s2,在 BC 段非可控区域加速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 a2=1 m/s2,在可控区域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3=3 m/s2, 滑块在 B 点、可控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g=10 m/s2,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 40 m
【解析】根据 v t 图,甲、乙都沿正方向运动。t 3s 时,甲、乙相遇,v甲 =30m/s ,v乙 =25m/s ,
由位移和
v
t
图面积对应关系,
0-3s
内位移
x甲 =
1 2

3 30m=45m

x乙
=
1 2
3
10+25
m=52.5m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Td2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d
2T
[解析] 由题图可知相邻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 2d、3d、4d、5d,所以小球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由位移差Δx=aT2 得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a=Td2,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求游戏成功时:
(1)可控区域的长度 L;
(2)滑块从 A 到洞 D 所经历的时间 t. [解析] (1)设滑块在 B 点时速度大小为 vB,则由运动学规律知 v2B=2a1xAB 且 vB=a1t1 代入数值解得 t1=0.5 s,vB=1 m/s 设滑块在 E 点进入可控区域,从 B 到 E,由运动学规律知 v2E-v2B=2a2(xBC-L),vE-vB=a2t2 从 E 到 C,由运动学规律知 v2E=2a3L,vE=a3t3 联立并代入数值解得 t2=t3=0.5 s,L=0.375 m. (2)滑块从 C 到 D,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知 hCD=1gt24
以稳定的氦氖激光波长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
间,能将 g 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 O 点竖直向
上抛出小球,小球又落到原处的时间为 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要经过比 O 点高 H 的 P 点,
小球离开 P 点到又回到 P 点所用的时间为 T1,测得 T1、T2 和 H,可求得 g 等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