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终结性考试三

合集下载

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题3篇

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题3篇

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题3篇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题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选择题项结束后的答案表中)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3、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存在性B.结构性C.运动D.客观实在性5、人们所从事的政治活动、社会改革、社会革命等活动都属于()。

A.改造物质世界的生产实践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C.变革上层建筑的意思性活动D.变革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一观点表明()。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7、“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一观点是说()。

A.认识世界没有必要B.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C.实践无需认识指导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8、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A.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度B.要善于把握事物的质C.要善于把握事物的量D.要善于把握事物的矛盾性9、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A.一分为二B.运动就是一切C.坚持斗争就能发展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0、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一只蝴蝶在巴西震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A.片面夸大了联系的必然性B.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C.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11、“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20春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终结性考核)123资料参考答案

20春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终结性考核)123资料参考答案

20春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终结性考核)123资料参考答案终结考试一[试卷-]论述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变化。

认识这些新变化,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100分)参考答案一: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那些不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旧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作出自我调节的结果。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剥削制度,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还存在,只要生产剩余价值的规律还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就不会发生变化。

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私有制依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特征的雇佣劳动制度依然存在并运行着。

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

资本占有的社会性提高了,但是资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支配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

传统的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分化,资本与新型的劳工阶层之间的支配与反支配、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依然在进行,特别是随着传统产业的萎缩和高科技产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减弱,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工人失去就业机会,失业人口越来越多。

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但是并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日益加深。

同时,社会福利制度本身也由于经济持续低迷政府背负沉重债务而难以为继。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20121年秋期电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它共有八次专题测验(50分),一次终结考试(试题A或试题B或试题C)(50分)。

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提示:利用Ctrl+C(复制)Ctrl+V(粘贴)来完成终结性期末考试文字输入任务。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A(开卷)(终结性试卷一)论述题: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和形式,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质量互变及其方法论意义的认识。

答案: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用量变和质变的两种状态和形式。

事物是量和质的统一,质量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食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表示的规定性。

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体现,度是保持事物的稳定性的数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就发生变化。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

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2023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理论联系实际,如何认识意识的能动作用?谈一谈你对

2023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理论联系实际,如何认识意识的能动作用?谈一谈你对

2023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

)马克思指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理论联系实际,如何认识意识的能动作用?参考答案1: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1、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

2、能动地改造世界。

人的意识是在能动地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按照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提出一定的目的、计划、办法等,指导人们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①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反映世界的认识活动,是意识活动,这种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

在意识指导下的人的实践活动因意识的参与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

其次,意识活动有能动创造性。

意识不仅能描摹、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因其主观性能够超越现在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并创造一个现在世界中没有的理想世界或幻想世界。

意识能超越经验,超越时间,从而能创造新事物。

意识如果不会复制现实、不会创造,那么就不会有日新月异的现实世界。

再次,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有改造作用。

意识先是在观念范围内把知识和价值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现实世界上所没有的、理想的、人所需要的事物,这种理想的事物以理论、观念的形态存在着。

这理论、观念可以变成实践的目的,通过指导实践,然后转化成现实的东西,精神变物质。

2022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及答案

2022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及答案

2022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及答案2022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及答案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卷一材料分析题(100分):材料:华佗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名医。

有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均头痛发热,同请华佗看病。

经华佗望色、诊脉后,给李延开了解表发散药,给倪寻开的是泻药。

正当二人疑惑之际,华佗解释道:李延是因受凉,病在外,故应当吃解表药。

倪寻是因饮食过多引起,病在内,故应当服用泻药。

二人虽病状相似,但病因不同,所治疗方法也不同。

二人信服,各自拿药服用,很快痊愈。

1、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范畴并分析内涵。

(70分)答:材料中所叙述的案例华佗两个府吏倪寻和李延看病,华佗经过望闻问切之后,虽然二人都是得了感冒,但是,华佗给他们药物却迥然不同,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

华佗的解释是,二者都是感冒,但生病的原因不同,而且通过望闻问切后发现生病的病理不同,所以,开了不同的药物。

这里的案例用的原理是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辨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辨证法思想。

③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中华佗针对症下药正是对二者病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结果。

④体现了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就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材料中,两个患者的病症都是有各自的原因引起的,华佗正是认识到了其病因对症下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正视矛盾的特殊性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应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古今中外一直都有人展望未来,对未来理想社会作过绘形绘色的描绘。

在中国古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描绘千古传颂,传为佳话。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1395国家开放大学20XX年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开卷)论述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减贫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

根据古特雷斯的讲话,并结合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谈一谈对矛盾及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认识。

(100 分)参考答案:老子在《道德经・二章》中讲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意思是说,“有” 与“无”、“难” 与“易”、“长” 与“短”、“高” 与“下”等,虽然是相互对立的,但又是相互依存的。

在哲学上,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被称为矛盾,简要地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这种关系是由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构成的,同时,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又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哲学上讲的这种辩证矛盾,不同于思维中存在的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自相矛盾,而辩证矛盾则体现为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

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都是对立的,但它们之间又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攻就没有守,没有苦也无所谓乐。

同时,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

足球比赛中,队员们奋力拼搏,就有可能转守为攻,转败为胜;学习中,艰辛的努力获得优异的成绩,苦也就转化为乐。

矛盾的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相互限制、相互否定的关系,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

机械运动中的吸引与排斥、物理运动中的正电与负电、社会运动中的阶级斗争等都体现为矛盾的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

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统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其中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终结性考试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终结性考试三

试卷代号:1395
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开卷)
论述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性作用,而无数的历史事实也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请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作用?(100分)
一、人民群众的内涵。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但其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参加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二、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影响。

终结性考试《马克思主义原理》

终结性考试《马克思主义原理》

国开( ( 中央电大)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终结考试一[ [ 试卷一] ] 论述题: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和形式,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质量互变及其方法论意义的认识。

参考答案: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

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在实际工作中,既不能把事物的质看成是凝固不变的,又要在一定条件下,注意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经过艰苦的工作,让事物的量充分展开,为质变做好准备。

一、要坚持适度原则。

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

国开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终结考试3(Word最新版)

国开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终结考试3(Word最新版)

国开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终结考试3通过整理的国开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终结考试3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试卷代号:1395 国家开放高校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开卷)论述题:其次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获得了从一国到多国的迅猛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曾占世界人口的1/3,领土面积达世界陆地面积的1/4。

但是,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曲折。

在严峻的考验而前,中国共产党成功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世界社会主义增加了光辉。

请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难、长期的历史过程?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化?(100分)一、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难、长期的历史过程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个生长、成熟的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必定经验一个从低到高、从初级到高级的很长的发展过程。

我国历史发展是跨越了资本主义的成熟发展阶段,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貢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

由于资本主义在旧中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相对薄弱。

因此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定要经验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集中力气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逐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主义,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需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二是初级阶段。

也就是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发展的阶段,我们必需从这个实际动身,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经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也须要较长的过程。

在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验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具有长期性和艰难性。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试卷二及试卷三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试卷二及试卷三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试卷二及试卷三试题及答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试卷二及试卷三试题及答案提示:利用Ctrl+C(复制)Ctrl+V(粘贴)来完成终结性期末考试文字输入任务。

终结性试卷二论述题: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进一步做好病例诊断和救治工作,医学专家工作组对医疗救治工作持续进行分析、研判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对诊疗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推出新的诊疗方案版本。

根据材料,并结合工作和生活的实际,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阐述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50分)答:这次对诊疗方案进行的修订和完善再次验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⑶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⑷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50分)答: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这一-原理运用于实际,形成了我们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所谓“从群众中来”,就是把群众中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即科学的分析综合,化为系统的意见和办法。

所谓“到群众中去”,就是要把群众中集中起来的意见、办法拿到人民群众中去实践,进行验证,并把正确的东西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

化为行动。

这符合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即实践-认识-实践。

终结性试卷三论述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付给工人一天的工资。

在这貌似公平的背后,本质上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请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

(100分)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或赚百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X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

X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

X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X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卷一材料分析题(100分):材料:XXX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名医。

有一次,府吏XXX和XXX人均头痛发热,同请XXX看病。

经XXX望色、诊脉后,给XXX了解表发散药,给XXX开的是泻药。

正当二人疑惑之际,XXX解释道:XXX是因受凉,病在外,故应当吃解表药。

XXX是因饮食过多引起,病在内,故应当服用泻药。

二人虽病状相似,但病因不同,所治疗方法也不同。

二人信服,各自拿药服用,很快痊愈。

一、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范畴并分析内涵。

(70分) 答:(1)XXX对症下药的故事涉及的辩证法基本范畴主要有: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它揭示和反映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在现实中因果关系的表现是多样的。

两府吏生病,饮食过多、受凉感冒是原因,头痛发烧是结果,是异因同果。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事物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根据的一对范畴。

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人们可以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XXX通过望色、诊脉认识了两人发烧的不同原因,就开出了不同的药方。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引起被引起、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结果由于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判断前后相继的两个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其根本标志是看它们是不是引起被引起的关系。

23(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如果把两个具有因果联系的现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出来加以考察,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如果把它们放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察,那么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则是不确定的。

同一个现象是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原因,反之亦然。

4(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互为因果。

二、请理论联系实际,如何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0分)答:唯物辩证法全面而科学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形式和过程,从各个方面真实地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终结性考试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终结性考试三

试卷代号: 1395国家开放大学2019 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开卷)论述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性作用,而无数的历史事实也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请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作用?( 100 分)答: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知识分子。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

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以衣食等等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惟一源泉;其次,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千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既是社会 ** 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

社会变革、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

总而言之,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同时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2020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3(专题测验三)答案

(2020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3(专题测验三)答案
选择一项:

题目11
1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选择一项:

题目12
12.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选择一项:

二、单选题
题目13
1.在实践活动的形式中,()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2. 启用时间
2018 年秋季起试用,2020 年春季正式启用。
3. 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历史条件。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掌握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和阶级分析的方法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选择一项:

题目3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但是,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并没有起决定性作用()。
选择一项:

题目4
4.实践的发展为人类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而这极大地推动了认识的不断发展()。
选择一项:

题目5
5.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选择一项:

题目6
6.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还需要回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2020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3(专题测验三)答案
专题测验三

(2019秋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秋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秋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2018年秋期电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它共有八次专题测验(70分),一次终结考试(试卷一或试卷二或试卷三,30分),形成性和终结性双及格。

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提示:利用Ctrl+C(复制)Ctrl+V(粘贴)来完成终结性期末考试文字输入任务。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终结性试卷一论述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变化。

认识这些新变化,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100分)答案:1、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要策源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自然进程中的一次巨大的历史性飞跃。

20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核能、半导体、合成化学等技术接踵诞生并得到初步发展;80年代后半期,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宇航技术、新材料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

所有这一切,仿佛巨大的羽翼,把人类从机器大生产时代提升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时代。

2、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一、第二产业大大下降,第三产业迅速上升,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目前已达到2/3左右。

第三产业的领头雁是高科技产业,而雁头就是信息产业,它们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和1/6左右。

与此相随,蓝领工人减少,白领工人增多;非知识型工人减少,从事信息处理的知识型工人增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代号:1395
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开卷)
论述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性作用,而无数的历史事实也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请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作用?(100分)
答: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知识分子。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

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以衣食等等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
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惟一源泉;其次,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千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既是社会**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

社会变革、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

总而言之,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同时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人民群众的概念在历史上是不断变化的,既包括劳动者,也包括剥削者。

历史创造者不是单方面一个阶级就创造的。

奴隶社会战胜原始社会,是奴隶与奴隶主共同斗争的结果。

封建社会战胜奴隶社会,是地主阶级与农奴阶级共同斗争的结果。

同样,资本主义战胜封建社会也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共同斗争的结果。

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共同斗争取得的胜利。

但是成果和利益由一个阶级给代表了。

农民小资仅得到当家做主的空名。

人类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自觉的革命斗争,劳动人民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

总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