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禀赋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素禀赋理论
一、贸易源于“上帝的恩赐”
19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古典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以此作为理论基石,揭开了资本剥削雇用劳动的奥秘,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规律,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为了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对抗,资产阶级学者纷纷放弃了古典劳动价值理论。这种“去劳动价值论”的倾向在贸易理论领域中集中地表现为重新构建比较优势赖以建立的基础。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贸易学说是以古典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在生产同一种商品上劳动耗费的相对差异,分别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约翰·穆勒尽管在论述相互需求原理时还是用单位劳动生产效率的相对差异作为各国拥有比较优势的原因,但他却将国际贸易中商品交换价值的决定归结为贸易双方的消费偏好和其他一些具体情况自我调整至进口需求恰好足以相互支付的过程,即所谓两国间的相互需求决定着商品的价值。劳动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已经很难看到了;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从根本上抛弃了古典劳动价值论,仅仅把国际贸易中有关各方的比较优势作为“既定的前提”,直截了当地把他的均衡价格理论用于对贸易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国际贸易条件取决于有关各国的进口需求与出口供给的国际供需理论。只是从那个“既定前提”中尚能看到古典劳动价值论的一丝影子而已;
到了两位瑞典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和伯梯尔·俄林提出并建立起要素禀赋理论的理论框架以后,活生生的劳动就仅被看作是等同于资本、土地和其他经济资源的一种一般生产要素,虽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依然是各国的比较优势,但比较优势赖以建立的基础却已经不再是劳动,而是变成了“上帝的恩赐”(The Gifts Given by the Nature)。古典劳动价值论在赫克歇尔和俄林那里已经荡然无存,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同古典劳动价值论彻底地分道扬镳了。
要素禀赋理论承认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现实基础,但却脱离古典劳动价值论的理论轨道,另辟“蹊”径,用各国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取代各国在商品生产与贸易中的劳动投入,开拓了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新”路子。因此,要素禀赋理论一经创立,就在国际经济学界广为传播,被普遍接受,并奉为经典,成为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以及以后国际贸易理论诸多流派的重要理论渊源。
二、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
埃利·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1879~1952),犹太裔瑞典经济学家,1897年起在瑞典乌普萨拉(Uppsala)大学研修史学与经济学,1907年获得博士学位,1909年受聘于新成立的斯德哥尔摩大学经济学院任经济学与统计学教授。赫克歇尔的学术成就主要是在经济史学领域,他最负盛名的著作是1931年出版的两卷本《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Two Volumes)。埃利·赫克歇尔在国际贸易理论上的卓越贡献集中体现在他1919年发表的长篇论文《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The Effect of Foreign Trad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中。在那篇重要论文中,赫克歇尔在学术界第一次提出并论述了后来被概括为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的基本观点。
赫克歇尔指出:“只有当贸易能给参与贸易者带来更大的利益时,贸易才能展开并得以继续下去”。也就是说,利之驱动方有国际贸易。这个“更大的利益”源于“一国通过生产它种商品并且将之同本国所需的此种商品相交换这种间接的方法,比自己直接生产该种商品能够更为顺利地满足本国的需求”。而“一国同另一国相比,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方面的差异则是比较成本差异,进而也是国际贸易的必须条件”。所谓“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方面的差异”即是指“国与国之间各种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各异”。可见,赫克歇尔主张各国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的相对差异构成国际贸易的基础。
另一位瑞典经济学家伯梯尔·俄林(Bertil Ohlin,1899~1979)继承和发展了赫克歇尔的贸易思想。作为赫克歇尔的学生,俄林对乃师推崇之至,自陈“从赫克歇尔的教学和各式精彩演讲中受益匪浅”。俄林1924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25~1930年任教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1930年以后的36年时间里,一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任教。俄林1933年出版了他的成名著作《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Interregino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与论证。由于俄林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领域里的卓越贡献,他与詹姆斯·爱德华·米德分享了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自埃利·赫克歇尔和伯梯尔·俄林先后提出并建立起了要素禀赋理论体系以后,上世纪40年代以来,众多经济学家,如萨缪尔森(P. A. Samuelson)、斯托尔帕(W. F. Stolper)、雷布
钦斯基(T. M. Rybczynski)等人,都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要素禀赋理论。其中尤以保罗·萨缪尔森在1949年发表的题为《再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化》(International 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Once Again)的重要论文最负盛名。在那篇论文中,萨缪尔森运用数学模型和量化分析的方法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原理,尤其是对要素价格均等化问题进行了严密的论证,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国际经济学界又常常将要素禀赋理论称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Heckscher-Ohlin-Samuelson Model)。
赫克歇尔和俄林创立的要素禀赋理论适应当时那个年代经济学研究中“去劳动价值论”的需要,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上独辟“蹊”径,将各国生产要素的自然禀赋以及各种商品生产中相关生产要素耗费的相对比例引入了对国际贸易问题的研究。他们虽然也认定比较优势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必要前提,但却将各国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的相对差异作为它们享有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而参与国际贸易的基础。虽然他们在分析研究中也是使用物物交换的贸易模型,但却将传统的“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贸易模型”过渡到了“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两种商品的贸易模型”
(Two-Country-Two-Factor-Two-Good Trade Model),即所谓“2×2×2贸易模型”(2×2×2 Trade Model)。
三、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原理
在俄林看来,“空间”(Space)在要素禀赋理论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他认为“在经济生活中,空间这个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第一,生产要素是被限制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以内,因此难以移动;第二,运输费用和其他一些障碍也阻碍着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这样一来,处于不同空间位置上的“各个国家之间就产生了某种自然差异,即各国拥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的自然禀赋”。可见,要素禀赋理论的重要的理论假定前提仍旧是生产要素的国际不流动。
俄林将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分工归结为人们在个人能力上天生的差异。“每个人天生获得的才能使一部分人更适合于当工程师,另一部分人更适合于当医生或律师,还有一部分人更适合于做花匠”。进而,他将对个人经济行为的分析推演至国家的经济行为。“各个国家的情况同每个人的情况一样,生产各种产品的能力是大不相同的”,其所以如此,“皆因为各国生产要素的供给各异”,而且,“正是因为一国各种要素的比例决定了它专门从事某项生产的适应性”,“一个国家当然不可能生产出需要使用本国所不具备的生产要素才能生产出来的那些产品”。据此,“一个国家最适合于生产需要更大比例地使用该国拥有的相对丰裕的要素的那些商品,最不适合于生产需要更大比例地使用该国国内拥有量最小或完全不拥有的要素的那些商品”。俄林强调指出,“这就是国际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