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学习情境三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学习理论知识点(2020江西)
第三章学习理论第一节学习概述一、学习的概念1、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使得其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持久变化的过程。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人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活动。
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也就是说不一定会在当前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由于适应、疾病或服药暂时引起的变化不是学习。
学习不是本能活动,是后天习得的。
2、人类的学习与动物学习区别(1)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除了直接经验外,还有间接经验。
(2)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
语言是使事物之间关系抽象化、概括化的信号。
(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3、学生的学习它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二、学习的分类1、加涅的学习分类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中提出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
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2、安德森的学习分类安德森根据知识表征方式的不同。
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回答怎么想,怎么做。
3、奥苏泊尔的学习分类符号学习(主要指词汇学习、实物图像、地形地貌,历史人物事件),概念学习(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命题学习。
命题学习包括下位学习(类属学习),上位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4、我国的学习分类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1、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理论习题答案(1)
112. 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C )A •老鼠打洞B.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C 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D •蜘蛛织网113. 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铃声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铃声是(A )A •条件刺激B •无条件刺激C •条件反应D •无条件反应114. 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是(D )A.斯金纳B 桑代克C 班杜拉D.华生115•“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这句话出自(D )A.科尔伯格B.皮亚杰C 米尔顿D 华生116. 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这种行为消失了。
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 D )的学习。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 动作技能D 态度117. 学习的“试误说”是由(C )提出来的。
A.苛勒B.杜威C.桑代克D.班杜拉118.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A )A.准备律B 练习律C 效果律D.条件反射119. 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D )A.准备律B 练习律C 动机律D.效果律120 •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C )A.强化B 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 消退121. 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A )A.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C.精神分析理论D.认知理论122. 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B )A.正强化B.负强化C 奖励D.惩罚123. 负强化是指(C )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124. 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一旦发现他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表扬。
这种鼓励能C 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率D.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帮助他逐渐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养成良好品行。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三: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三: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可以归入到学习中的现象有()。
A。
事故后体会到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B.疲劳时记忆力下降C.乳儿抓住碰到的东西D.青春期少年的嗓音变化2.新生渐渐知道铃声代表上课,这属于( )。
A。
信号学习B。
辨别学习C。
概念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3。
各种动作技能的学习,都离不开()。
A。
连锁学习B。
言语联结学习 C.解决问题的学习 D.信号学习4.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属于( )。
A.认知策略B.言语信息C.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5.在试误学习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这符合( )。
A.练习律B.准备律 C。
效果律 D.联结律6.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 )。
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消退 D.惩罚7.一个学生上课讲话,老师要他写“我上课讲话,真丑”1000遍,这属于().A.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替代强化8.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的学说为( )。
A.认知—结构学习论 B。
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C.完形-顿悟说 D。
建构主义学习论9.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提出者是( )。
A.苛勒B.布鲁纳 C。
斯金纳 D。
奥苏伯尔10.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的学习是( )。
A。
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
机械学习 D。
意义学习11。
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的理论为(或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的力量是)()。
A。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 B。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C。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说 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2.认为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建构成的理论为(或学习布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的理论是)()A。
心理学问题情境的要素
心理学问题情境的要素
心理学问题情境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问题情境的核心是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情境。
问题需要具有新颖性
和挑战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2.情境:问题情境需要有一个具体的情境,这个情境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
模拟的。
情境要与问题相关,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
3.学生:学生是问题情境的主体,他们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情感状态等都
会影响到问题情境的效果。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来设计问题情境。
4.教师:教师是问题情境的设计者和引导者,他们需要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
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来调整问题情境,使其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5.资源:问题情境需要有一定的资源支持,例如相关的书籍、图片、视频等。
这些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也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视角,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6.时间: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因为学生需要时间来思考和
探索。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问题的难度来合理安排时间,既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探索,也要避免时间过长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和耐心。
心理学问题情境的要素主要包括问题、情境、学生、教师、资源和时间等方面。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问题情境这一整体。
1/ 1。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试题及答案1.奥苏泊尔认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过程实现的。
A.顺应B.同化C.反思D.观察2.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是复杂多样的,是有层次性的,总是由简单的低级学习向复杂的高级学习发展,构成了一个依次递进的层次与水平。
而简单的低级学习是高级学习的基础。
按照他的这种观点,学生将“柳树”“杨树”“松树”等概括为“植物”的学习属于()。
A.连锁学习B.语言联结学习C.概念学习D.解决问题学习3.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是根据学习的()。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条件反射4.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蜜蜂采蜜B.猴子练攀爬C.痛症导致的行为改变D.鹦鹉学舌5.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有机体在刺激情境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该过程实现的途径是()。
A.尝试过程B.试误过程C.联结过程D.反馈过程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故本题选B。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次结构。
这八类学习依次是:(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结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或原理学习;(8)解决问题学习。
其中,概念学习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题干中,将“柳树”“杨树”“松树”等概括为“植物”的学习,属于概念学习。
故本题选C。
3.【答案】A【解析】本本题考查桑代克理论关于教学的启示。
准备律是指在试误过程中,当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时,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得到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烦恼;反之,当这一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学习理论
期望事项是指学生期望达 到的目标,即学习的动机。
执行控制即加涅所讲的认知 策略,执行控制过程决定哪些 信息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 如何进行编码、采用何种提取 策略等。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
联结学习理论
实质 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 外部环境支配下建立S-R联结
参与性
主动的
被动的
方式
顿悟与理解
练习与强化
制约因素 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 习惯
代表人物 苛勒、布鲁纳、奥苏伯尔 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加涅
一.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一)苛勒的经典实验
黑猩猩接棒取香蕉实验
(二)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
1. 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 应答性行为(经典条件)
操作性行为(操作条件)
1. 强化 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物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
反应发生的概率。 正强化(实施奖励)
强化 负强化(撤销惩罚)
2. 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
学习结果分类: ①智慧技能 ②认知策略 ③言语信息 ④动作技能 ⑤态度
能力的 种类
功能
表现的范畴
用隐喻来描述某一物体 进一步学习和思维 (加涅的八类学习) 的行为
采用“磁场”这个概念 控制学生学习和思 维的行为
在具体应用时,能 表现出知道如何进 行理智的操作
用有效的手段解决 各种实际问题
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 尝试。
2. 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苛勒认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培养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参与学习活动的愿望和目的,它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心理动力,是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保证。
然而,现实中很多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动力,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培养学习动机的前提。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与他们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从而更好地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特殊举措的使用对于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举措来激发其学习动机。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有趣、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有成就感;或者给予一些比较实质性的奖励,鼓励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协作,在家长的帮助下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正向激励的使用正向激励是指通过奖励或其他形式的正向反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赞扬、表扬、礼物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作业本上贴上“良好”、“优秀”等表彰标志,让学生产生非常好的学习动机,更加积极地面对学习。
四、控制和安排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是指学习环境、教学方法、学习材料等的总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师需要合理控制和安排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教师可以选用多元化、生动具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习;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材料等,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总之,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心理动力,其培养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息息相关。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通过特殊举措、正向激励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合理控制和安排学习情境,以此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提升。
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
1、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2、布鲁纳在美国教育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四个方面:1.主动性研究、2.反思性研究、3.合作性研究、4.社会文化研究3、心理发展的含义具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4、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威信型、放任型、忽视型);学校教育;同辈群体5、健康人格的建构:1.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统合;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社会的统合;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实践活动的统合6、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指导:1.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2.帮助中学生获取积极地自我体验3.帮助中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7、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创设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8、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1、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2、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3、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9、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2.人类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3.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语言为中介来实现的。
10、桑代克的试误学习论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11、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指刺激出现但反应不再出现或消失的过程)2、泛化: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
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景迁移到另一种情景3、辨别(分化):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使我们对不同的情景作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以避免盲目行动。
1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基本规律:个体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人大多数的行为)。
1、强化: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
2、逃避条件作用(看到路边垃圾站绕道走)3、回避条件作用(听说前面有垃圾站时绕道走),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型条件作用。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重点知识归纳
第三章中学生的学习第一节学习的本质一、什么是学习〔一〕广义的学习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历并由经历引起相对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
〔二〕狭义的学习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即人在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工具,积极主动地获得社会社会及个体经历的过程。
它包括三层含义:第一,人类除了能够以直接的方式获取经历外,还能通过社会交往等形式获取大量的间接经历。
第二,人类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语言、文字是人类经历的载体。
第三,动物的学习是为了适应环境,是被动的,而人类的学习是积极主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并求得生存和开展的过程。
〔三〕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由教师指导,以掌握间接经历为主的一种有目的、有方案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开展智力、体力,形成品德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的特点有:1.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室指导下展开的。
2.学生的学习以掌握间接经历为主。
3.学生的学习是为了促进全面开展。
4.学生的学习是为未来的实践做准备的。
二、学习的种类〔一〕依学习水平划分1970年,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个层次水平,这八类学习分别是: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响学习。
3.系列学习。
4.言语联想学习。
5.区分学习。
6.概念学习。
7.原理学习。
8.解决问题学习。
(二)依学习内容和方式划分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及学习者原有知识构造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及机械学习,有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承受学习及发现学习。
(一)依学习内容和结果互分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品德的学习。
知识的学习最终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即知及不知、知之深浅的问题。
技能学习最终要解决的是会不会做的问题。
三、学习理论〔一〕刺激-反响理论刺激-反响理论是由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创立的。
猫的迷笼实验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
他用S和R表示刺激和反响,从而得出结论:。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一)学习的心理实质1、概念:广义的学习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这一定义说明:①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③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二)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习1、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①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②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③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我国心理学家对人的学习的定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变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①定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②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P32-33)来源:考试大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①智力技能;②认知策略;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3、我国:①知识的学习;②技能的学习;③行为规范的学习第二节联结学习理论(P34-43)一、理论要点: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2、强化起重要作用;3、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4、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二、代表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附答案)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附答案)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具体的:(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学生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连续性与阶段性:人的心理发展总是从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这就是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心理就会取代旧的特征而处于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但后一阶段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连续发展的。
(2)定向性与顺序性:人的心理发展会有个别差异,但总是按照一定的方向和顺序发展,表现为发展的不可逆性和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人的心理发展的同一方面和不同方面发展的起止时间、成熟程度等都有不同的进程和速率,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性的特征。
(4)差异性:不同个体的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均不相同,表现为差异性的特征。
3.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1)教育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注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心理准备状态,遵循学习的量力性原则;抓关键期,及时而教,适时而教。
(2)教育对心理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生心理的发展依赖于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方向;教育可以延缓和加速学生心理发展的进程;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教育能够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4.简述学生学习的内涵。
(1)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过程,是掌握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是在社会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实现的过程。
5.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人类学习与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又有其特点。
(1)学习形式:接受学习是学习的主要形式,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2)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主动构建过程,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风格性,是师生互动的过程;(3)学习内容: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具有间接性;(4)学习目标:具有全面性、多重目的性;(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那种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呢?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简言之,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
作业难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
阿特金森在其成就动机理论中指出,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存在着两类学习者,即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由于绝大部分大学生属于追求成功的学习者,因此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到达成功。
如前所述,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50%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强。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让学生简单地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或者是去学习力不能及的过难的东西,学生都不会感兴趣。
只有在学习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学生才感兴趣而迫切希望掌握它。
因此,能否成为问题情境,主要看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适合度如何。
如果完全适合(太易)或完全不适合(太难),均不能构成问题情境;只有在既适应又不适应(中等难度)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问题情境.那么,教师应怎样去创设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呢?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
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它既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用作业的方式提出;它既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
例如,在讲解“蒸汽变水"时,教师问:“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在室外说话,空气里会出现什么东西?"学生答:“一团团的哈气。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第三章1、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2、人类学习是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动物的学习是在维持生存和种族延续后代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二者的本质差别。
人类学习是在社会环境中的一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而动物的学习只限于满足个体的生理需求,消极适应自然界环境变化的要求。
3、学生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4、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S—R模式5、认知学习理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
个体学习的不仅依赖于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不受习惯所支配。
6、联结学习理论的观点:教学目标是通过向学习者呈现刺激,学习者作出适当的反应.7、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如何使知识更有意义,必须基于学习者现有的心理结构和图式。
简答学习的实质或特征: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练习或反复经验而引起的;4、学习没有价值标准与对错之分;5、学习是指过程而非结果;6、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行为.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经典实验人物:巴甫洛夫(1904年诺贝尔奖);实验:狗的条件反射实验;规律:1、获得与消退。
(1)条件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2)条件作用的消退是指条件作用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多次重复出现,但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使条件刺激失去信号意义的过程。
2、刺激的泛化与分化。
(1)刺激的泛华指在条件反应建立初期,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也能够诱发条件反应.(2)刺激泛华指只对刺激作出条件反应,而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不予反应.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的经典实验人物:桑代克;实验:桑代克尝试错误理论的实验使猫走“迷笼”实验。
南京大学出版社《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四、五章名词解释、简答题)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3)三、名词解释 (3)学习 (3)经典性条件反射 (3)操作性条件反射 (3)程序教学 (3)有意义学习 (3)观察学习 (3)自我强化 (4)替代性强化 (4)起固定作用的观念 (4)心向 (4)先行组织者 (4)上位学习 (4)并列结合学习 (4)四、简答题 (5)1.阐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5)2.简述加涅按学习水平的分类。
(5)3.学习的理论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5)4.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区别是什么? (5)5.简述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与苛勒的完形—顿悟说的关系。
(5)6.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6)7.简述奥苏贝尔提出的意义同化的三种模式。
(6)8.简述信息加工理论主要观点。
(6)第四章 (7)三、名词解释 (7)学习动机 (7)认知内驱力 (7)学习目标 (7)自我效能 (7)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7)替代性强化 (7)自我强化 (7)四、简答题 (8)1.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
(8)2.简述奥苏贝尔所指出的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内驱力。
(8)3.简评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8)4.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8)5.简述韦纳归因理论 (9)第五章 (9)三、名词解释 (9)迁移 (9)正迁移 (9)负迁移 (10)横向迁移 (10)纵向迁移 (10)一般迁移 (10)特殊迁移 (10)同化性迁移 (10)顺应性迁移 (10)重组性迁移 (10)四、简答题 (11)1.迁移在教育上有什么作用? (11)2.相同要素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1)3.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1)4.简述认知结构说关于迁移的主要观点。
(11)整理者:***********.E.C.11.Psy第三章三、名词解释学习广义的学习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是专指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
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三章 学习理论
第三章学习理论(本章重点在理解。
有意义的学习是重点)第一节学习概述一、学习的内涵(一)学习的实质: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填空题】(二)学生的学习:人类学习是在同其他人的交往中发生的,是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自觉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
人类学习除了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代积累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特殊形式,是人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特点:1. 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2. 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不但要学习知识技能,还要发展只能,培养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
4.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二、学习的分类【填空题】多种学习分类学说:1. 从学习的主体来说,学习可以分为动物学习、人类学习和机器学习。
2. 按学习的结果,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填空、选择分辨属于哪种】3. 按学习的意识水平,美国心理学家阿瑟.雷伯将学习分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4. 按学习的性质与形式,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5. 按学习的内容,我国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填空题】第二节一般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由于行为主义强调刺激——反应的联结,因此属于联结学习理论。
(一)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形成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巴甫洛夫发现经典性条件作用,并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原理;第二步是华生将经典性条件作用运用于学习领域,将经典性条件作用原理发展成为学习理论。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包括:习得、消退、泛华与分化。
(分辨四种)。
习得:在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叫做条件反射的习得过程。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理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1)什么是学习?⼈类学习和动物学习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义的学习指⼈和动物在⽣活过程中,凭借经验⽽产⽣的⾏为或⾏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定义说明:1、学习表现为⾏为或⾏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所引起的⾏为或⾏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狭义的学习指⼈类的学习,指个体在社会⽣活实践中,以语⾔为中介,⾃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类学习vs. 动物学习有本质的区别:1. ⼈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为经验外,还要掌握⼈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化知识。
2. ⼈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实践中,在与其他⼈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的中介作⽤⽽进⾏的。
3. ⼈类的学习是⼀种有⽬的、⾃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2)学⽣的学习的内容和特点什么?(⼈类学习和学⽣学习有什么区别)含义:学⽣的学习是⼈类学习中的⼀种特殊形式,它是在⽼师的指导下,有⽬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所积累的⽂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的过程。
学习内容:⼀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是问题解决能⼒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理的培养。
⼈类学习和学⽣学习之间是⼀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的学习既与⼈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有其特点:①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的性和组织性;③具有⼀定程度的被动性。
3)加涅按照学习结果的不同把学习分成那些类型?1、⾔语信息,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态度,5、运动技能。
4)简述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分类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分类:⼀个是学习进⾏的⽅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这两个维度互不依赖,彼此独⽴。
并且每⼀个维度都存在许多过渡形式。
5)我国⼼理学家对学习是怎样分类的?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0、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1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3、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14、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
教育心理学(精华)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的基本内涵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它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学习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中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着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
3、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二、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具体来说,包括: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2、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3、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4、俄国卡普捷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5、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桑代克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至此,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20年代后,行为主义占主导地位,它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中时实验研究。
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尚未形成独立学科体系。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1、20世纪60年代初,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由行为主义转向认知范畴。
2、布鲁纳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促使美国教育心理学转向对教育过程、学生心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改进的探讨。
3、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
4、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阐述了有意义的学习条件;加涅对人类的学习进行了系统分类,这两种学习理论为教育心理学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任务一 理解学习的实质并识记学习的类型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一)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学习情境三 理解并运用学习的基本
理论
首先,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其次,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最后,学习的发生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学习任务一 理解学习的实质并识记学习的类型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理解并运用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目标
学习情境三 理解并运用学习的基本
理论
1 理解学习的实质及特性,掌握学生学习的特征。
2 了解加涅对学习层次和学习结果的分类。
3 理解桑代克提出的联结—试误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教育意义。
4 理解苛勒的完形—顿悟说的基本观点。
理解并运用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目标
学习情境三 理解并运用学习的基本
(二)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
学习情境三 理解并运用学习的基本
理论
人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的区别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其表现为:第一,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 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而动物 的学习仅限于获得个体的经验。第二,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 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第三,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 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动物的学习是一种本能的活动。
知识导图 知识导图
理 解 并 运 用 学 习 的 基 本 理 论
理解学习的实质并识记学习 的类型
掌握联结学习理论
掌握认知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学习的一般分类
学习情境三 理解并运用学习的基本
理论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说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 智慧技能 (2) 认知策略 (3) 言语信息 (4) 动作技能 (5) 态度
学习任务一 理解学习的实质并识记学习的类型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
(二)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
学习情境三 理解并运用学习的基本
理论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它是来自对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这种经验既 可以是关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描述性经验,也可以是关于做什么和怎么做的操作性经验。
学习任务一 理解学习的实质并识记学习的类型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
(一)加涅的学习分类
学习层次分类
(1) 信号学习 (2) 刺激—反应学习 (3) 连锁学习 (4) 言语联接学习 (5) 辨别学习 (6) 概念学习 (7) 规则或原理学习 (8) 解决问题的学习
学习情境三 理解并运用学习的基本
理论
学习结果分类
理论
5 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6
理解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该理 论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矫正不良行为。
7
理解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并能运用该理论指导实 际的教学工作。
8
理解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基本观点,并能运用 该理论指导实际的教学工作。
理解并运用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任务一 理解学习的实质并识记学习的类型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二)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
学习情境三 理解并运用学习的基本
理论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学生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 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但 要掌握知识经验和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和促进 人格发展。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 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技能是通过学习形成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主体所作出的行为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这种 经验既包括在人脑内部,借助于内部言语,以简缩的方式,对事物的主观特征进行加工改造的心智技能;也包 括借助于人的肢体或一定的器械,以展开的方式作用于客观对象的动作技能。学生有了这种动作经验,就可以 解决会不会做和做得熟练不熟练的问题,从而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控制个体活动的执行。
家长会上,李晓龙的妈妈向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焦虑,希望老师能够严格要求孩子,帮助自己约束孩子的贪 玩,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作为李晓龙的老师,你会怎样和家长沟通呢?生活中孩子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哪些属于学习,哪些不 属于学习呢?在本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一起探讨学习的实质和类型,然后了解学习的基本理论。
理解并运用学习的基本理论 问题情境
学习情境三 理解并运用学习的基本
理论
晚饭过后,李晓龙(男,小学二年级)要跟妈妈一起到公园散步。妈妈说:“乖孩子,你得在家学习。” 妈妈走后,晓龙拿出了自己最喜欢的金箍棒,在房间里玩了起来。他舞动着金箍棒,一会说:“妖怪,哪里 逃!”一会又说:“师傅,俺老孙来救你。……”似乎在跟“妖怪”进行着激烈的“战斗”,一个人在房间里 玩个不亦乐乎。妈妈散步回来,发现晓龙还没有做作业,气得发起火来:“你这个孩子!就知道贪玩!不好好 学习,将来怎么办?”在妈妈的训斥下,晓龙“羞愧”地低下了头。
一、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二)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
1准 备 律 2练习律 3效果律
学习情境三 理解并运用学习的基本
理论
学习任务二 掌握联结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三)对试误说的评价
学习情境三 理解并运用学习的基本
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它对于教育心理学从普 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中分出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具有促进意义的,有利于确定学习在 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但其本身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他以本能作为学习的基础,没 有科学地揭示人类学习的实质;以试误概括所有的学习过程,而忽视了认知、观念或理解在学习过 程中的作用。因此,应用这种理论来解释人类复杂的学习活动时,就显得过分简单、机械。
学习任务二 掌握联结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一)桑代克的经典实验及理论
学习情境三 理解并运用学习的基本
理论
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 这种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
学习任务二 掌握联结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