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产业布局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十一章 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经济学》PPT课件

第二十一章  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经济学》PPT课件
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
3.中国生 物产业的
发展
我国生物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依然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 (1)科研投入较低,研发力度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 (2)生物安全规范体系不健全。 (3)融资渠道单一。 (4)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
白色农业是指微生物资 源产业化的工业型新农 业,包括高科技生物工程 的发酵工程和酶工程。
21.4现代产业体系中的绿色制造业
所谓绿色制造就是将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负 面影响达到最小程度的制造模式。它不仅要了解 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各个阶段对环境的影响,而 且要从产品的设计阶段着手进行基于环保的决策, 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内实现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 )最小和资源利用效率最高。
21.6 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战略产业
21.6.2 环保产业
1.环保产业的 概念
环境保护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止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 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产品生产、商业流通、 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然保护开发等活动的总称, 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机械设备制造、自然保护开发经营、环境工 程建设、环境保护服务等方面。
3.实现新发展,必须全力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新部署
• (1)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 (2)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着力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4)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5)把握机遇扩大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 (6)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和建设美丽中国。
再生能源,提供环境无害化的消费品
农业服务生态化 •生态农业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产业经济学之产业布局与产业集聚(ppt文档)

产业经济学之产业布局与产业集聚(ppt文档)

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 地区》提出,在后起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 达地区由于要素报酬率较高,投资风险较低, 因此,要吸引大量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 要素和重要物质资源等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 地区,从而在一定时期内使发达地区与不发达 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产业集中超 过一定限度后,往往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现象。
20节 第三节
目录
•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 •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和
原则
• 产业集聚
第一节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
定义
产业布局又称产业分布或产业配置,是产业在空间上的结构,是指一 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生产力在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
•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形成 •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自然因素对产业布局有不同的影响?自然因素对不同产业布局的影响?自然条件各要素对产业布局和生产发展的影响?自然因素对区域性分工和生产发展的影响经济因素?区域分工对产业布局的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对产业布局的影响?生产要素的禀赋不同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市场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价格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基础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集聚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区域分工对产业布局的决定性作用区域分工又称地域分工它是各地区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以专业化生产为主的产业结构通过地区间的协作和区间交换形成完整的工业生产区域体系
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提出区域增长极概念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极化效应和扩
散效应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区域不平衡增长理论,极化效应和涓流效

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开发理论就是根据区域经济由点 及轴发展的空间运行规律,合理选择 增长极和各种交通轴线,并使产业有 效地向增长极及轴线两侧集中分布, 从而由点带轴、由轴带面,最终促进 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产业经济学第十四章布局

产业经济学第十四章布局
土地政策
通过调整土地供应、地价等手段,影 响企业和项目的选址,进而调整产业 布局。
产业政策
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 向和目标,引导企业和资源向优势产 业集聚。
效果评估
政府政策调控的效果需要定期评估,包括政 策实施前后的产业分布变化、经济增长、就 业变化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和力 度。
市场机制在产业布局中作用
• 产业布局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等。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产业的协同发 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通过引导产业向优势地区集中,可以形成规模效 益和产业集群效应,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可以保护 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通过优化产业布 局和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可以提高就业机会和人民收入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和 和谐发展。
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确定城市的主导产业
和支柱产业,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02
优化空间布局
合理规划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创新园区等空间载体,引导相关产业在
空间上集聚发展,形成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城市空间结构。
03
完善配套设施
加强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
政府通过政策调控引导产业布局方向,同时尊重市场规律和企业自 主选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强化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协同作用
政府政策调控应与市场机制相协调,避免政策对市场机制的过度干 预和扭曲。
加强监管和评估
政府应加强对产业布局政策的监管和评估,确保政策实施效果符合 预期目标,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和力度。

产业经济学产业结构课件(共39张PPT)

产业经济学产业结构课件(共39张PPT)

满足国内市场
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和食品饮料
消费曲线
生产曲线
进口
产品循环发展模式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各产业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 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包括两个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 度化。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
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 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威性、涵盖性和实用性三个方面的要求。
三、产业结构的涵义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其经济活动过 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 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
四、产业间的基本结构形态
产业间的社会再生产结构
指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形成的比例关系 。 产业间的需求结构
指各个产业的消费量和投资量在需求总量中的比重。 产业间的投资结构
产业结构的改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结构的状况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产业结构的改进是经济协调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产业结构的状况是经济效益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优化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合 理化。
工业化发展阶段规律
但严格来讲,不少生产领域我们还仅仅是“加工车间”,因为很难以单纯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换来应有的利益和好处——— 苏州生产的美国罗技鼠标
,每只销售价约41第美元三,次中国产企业业只是分服得3务美业元;。
四、产业间的基本结构形态 产业机构发展沿着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业的方向演进;
➢ 标准产业分类法(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简称SIC)是为统一国 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权威部门制定和颁布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具有权

产业布局(PPT 21页)

产业布局(PPT 21页)

(3)确定合理的工业区位
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集聚力
集聚力:企业规模扩大和工厂在一 地集中所带来的 规模经济效益和企业外部经济利益的增长。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的共同点:
以“孤立国”为假定前提,并立足于单一的产业中 心,目的在于以最低成本或最节省费用来实现产业利润 最大化;都不考虑产品的市场销售因素和消费因素等问 题。
三、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一)产业布局区位理论的形成(古典区位理论)
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杜能,1826年,《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孤立国》
(1)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中心思想
在确定农业活动最佳配置点时,要把运输因素考 虑进来。
(2)“孤立国”模式的基本假定 均质的、单中心的、自由竞争的、等距离运输费用的
地理性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瑞典,缪尔达尔,1957年,《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提出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 用和不利影响。
现实意义: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布局上应采取非均衡发 展战略;在经济发展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产业布局 战略。
四、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内容
(一)产业布局条件 (二)产业布局特点 (三)产业布局层次 (四)产业布局机制
多种成本因素分析。
2、地理学派
第一,在中心地的等级衡量方面,美国,贝利, 1964年,把城市人口规模与中心地等级联系起 来,大大提高了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在城市 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第二,斯坦恩、施坚勒,1964年,提出了农村 墟场周期性中心地理论,从而提高了克里斯塔 勒中心地理论在农业地区的应用意义。
产业经济学
Industry Economics
产业布局
第一节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 一、产业布局的涵义

产业经济学课件:第9章 产业集群与产业布局

产业经济学课件:第9章 产业集群与产业布局
产业联系起来的基础设施带。
第四节 产业布局影响因素
(一)自然因素
1.自然条件
2.自然资源
(二)经济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2.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
3.资本的供给
(三)社会因素
1.经济区位
2.人口
3.社会历史因素
(四)技术因素
1.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关的组织因素
2.加工技术
3.运输技术
4.与技术相
第五节 案例——创意产业
上海创意产业集群

2006年10月,在米兰举行的意大利国际创意产业会议上,欧盟公布
了一项调查结果:上海和纽约、伦敦、东京将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全球
四大创意产业发展中心。
促进新企业不断衍生
1、产业集群完善的地方配套体系、良好的创新氛围,使产业完整产业链体系,促使企业在产业集群内“落地生根”,除非
整个产业链出现转移,企业才会考虑迁移到其他地区。

形成地区品牌
随着产业集群的成功,产业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自然就形成了一种
走进了商界和政界的讲坛。
一、产业集群狭义的概念
◆产业集群是作为提高生产力的商业环境以及区域竞争力和创新的决定因
素而提出的,其初始概念是创新性集群的概念。
◆根据波特(M. Porter)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
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
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
第9章
产业集群与产业布局
本章主要内容
1
2
3
4
5
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
产业集群的类型与特点
产业布局基本理论
产业布局影响因素

产业经济学完整课件

产业经济学完整课件
竞争与创新相互促进
在产业竞争中,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而这些创新活动又会进一步加 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因此,产业竞争与产业创新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06 产业融合与产业集群
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类型
产业融合的定义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 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 交叉,最终融为一体,形成新产 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产业结构的内涵与分类
要点一
产业结构的内涵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 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 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要点二
产业结构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产业分类标准,产业结构可分为多种类型,如 三次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农业结构等。其中,三次产业 结构是按照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 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 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 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产业布局的原则与影响因素
产业布局原则
包括地域分工原则、发挥优势原则、 协调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
影响因素
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技术 条件、生态环境等。
产业关联与产业布局的关系
产业关联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产业间的相互依赖和制约关系决定了产业布局必须考虑 产业间的协调发展,避免或减少产业间的冲突和浪费。
产业结构决定了产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不 同的产业结构对应着不同的产业组织形态和 特征。例如,在重化工业时期,大型企业占 据主导地位,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而 在信息化时代,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形成竞 争性的市场结构。
产业组织对产业结构的影 响
产业组织是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 业结构具有反作用。合理的产业组织能够促 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推动产业升 级和转型;而不合理的产业组织则可能导致 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阻碍产业的发展和进 步。因此,优化和调整产业组织是推动产业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课件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课件

垄断竞争市场
市场上有许多生产相似但不同质产品的企业,每家企业都 对市场有一定影响力,但无法单独决定市场价格,存在一 定的市场进入壁垒。
完全垄断市场
市场上只有一家企业生产独特产品,没有直接替代品,企 业可以独自决定市场价格,市场进入壁垒非常高。
企业行为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市场结构影响企业定价行为 不同的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定价行为会有所不同。在完全 竞争市场下,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而在垄断市场下,企 业可以自主定价。
产业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拓展
01
应用二:企业战略规划与市场拓展
02
探讨企业如何运用产业经济学原理,制定战略规划,拓展 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
03
分析企业如何利用产业经济学方法,洞察市场需求、把握 竞争格局、优化资源配置,为企业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战 略规划。同时,关注企业在市场拓展过程中如何与政府、 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互动合作,共同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与国际经济学的关系:在国际经济领 域中,产业经济学对于研究国际贸易、 国际投资以及全球产业分工等问题具 有重要意义。
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产业经济学的 研究成果可为宏观经济政策提供重要 参考,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也会对产 业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可以全面了解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深 入研究产业经济问题和制定相关政策 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拓展
应用一: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
01
02
阐述产业经济学在指导政府制定与实施产业政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实现产 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03
探讨如何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分析产业发展现状、预测未来趋势,为政府制 定针对性的产业政策提供依据。同时,关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效果评估与调整, 确保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布 局
(二)地理位置对第二、第三产业布局的直接影响
世界上许多地方的产业并非都分布在能源基地、矿产和其 他原料地,而是分布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的地方,如综 合运输枢纽、海港、铁路沿线等,多为不同规模的加工中心, 并汇集众多的第三产业部门。地理位置还可以直接影响到地区 自然资源的开发顺序,那些交通方便、距离经济发展中心较近 的地区资源,因其经济价值较大,总是首先得到开发。
第九章 布 局
第九章 布 局
第九章 布 局
4.以后起国家为出发点的西方产业布局理论。二战后, 随着殖民地国家走上独立自主道路。落后地区产业布 局理论开始受到重视。西方一些学者以后起国家为出 发点提出了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地理性二元经济 理论等,大大丰富了产业布局理论的内容。
❖ 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其核心内 容是: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 者有创新力的企业在特定区域或者城市聚集,从而形 成一种资本和技术高度集中,增长迅速并且有显著经 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机制。
由于第一产业的劳动对象直接来自大自然,各种 自然资源的分布,也就是相应的第一产业分布的地区。 同时,各种农作物、不同种类的树木、禾草等的生存 环境不同,对自然条件的要求也各有不同,所以自然 条件、自然资源直接制约着第一产业的布局。土地资 源、气候资源、水资源与生物资源共同综合作用,决 定大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布。
第九章 布 局
第一节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产业布局的实践
第一节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
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内容
第九章 布 局
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产业布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 域上的动态组合分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运动规 律的具体表现。产业布局理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和生存空间的扩展,以及生产活动的内容和生产空间 拓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第九章 布 局
(三)马克思主义产业布局理论
中国和苏联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为指 导,开创了公有制条件下产业布局理论:
1.苏联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2.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指导我国产业布
局的基本理论。
第九章 布 局
二、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内容
产业布局理论主要研究产业布局的条件、特点、 层次、机制和区域产业结构等内容。
第九章 布 局
二、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两个方面。自然 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包括未经人类改造、 利用的原始自然环境,还包括经过人类改造利用后的自 然环境。自然资源是指自然条件中被人利用的部分。
自然因素是产业布局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
第九章 布 局
(一)自然资源对第一产业的决定性影响
第九章 布 局
(二)自然资源对第二、第三产业布局的间接影响
自然因素对第二、第三产业布局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第一 产业发挥作用的。自然资源对第二产业的影响主要有重工业中 的采掘业、材料工业、重型机械,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 业和食品工业,它们多分布在工业自然资源或农业自然资源较 丰富的地区。另外,工厂厂址的地形、面积、工业用水等也离 不开自然条件,有些地区还深受这些条件的限制。自然因素对 第三产业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旅游业的作用上。
(一)产业布局条件
产业布局条件是指产业布局时的外部环境。它包 括多种因素,既包括物质化的硬环境,也包括非物质 化的软环境。
第九章 布 局
(二)产业布局特点
产业布局特点主要指以下几个内容: ❖ 第一,各个产业由于自身的技术经济要求不同,而在
布局上呈现出不同特征。 ❖ 第二,各地区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形成各具特色的多种产业的地 域组合。
(三)产业布局层次
产业布局层次是指不同层次地域的产业布局具有不同的 规模和规律。
第九章 布 局
(四)产业布局机制
产业布局机制是指各种影响和决定产业空间分布和组合 的因素的相互制约和作用的内在机理。产业布局机制 可分为两大类型:产业布局的市场机制、产业布局的 计划机制。
第九章 布 局
(一)地理位置对第一产业布局的重要影响
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由于受到光、热、水、 土等条件的严格限制。因此,在地球上,处于什么样 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该地区第一产业的发展方向。 同时,农业生产也受当地运输条件以及相应的市场供 求制约。地理位置反映地区多种生产条件,地理位置 的优越与否,即表现在这些方面的差异上。
第九章 布 局
(一)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是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期
1.杜能的《孤立国》及其对产业布局理论的贡献。 19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撰写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
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在该书中,他提出了著 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圈层理论。 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韦伯是古典区域理论的杰出代表,是工业布局 理论的创始者。他在1909年撰写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 系统地论述了工业区位理论。
第九章 布 局
❖ 点轴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 间过程看,产业、特别是工业先集中于少数点,即增 长极。
❖ 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经 济理论和不他相关理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区域联合理论越来越成为研 究产业布局理论时所必须关 注的主要理论,主要包括区 域相互依赖理论和地域分工 与贸易理论。
(五)区域产业结构
影响产业布局的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要求有与 之相适应的一定的部门经济结构。
第九章 布 局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一、地理位置因素 二、自然因素 三、人口因素 四、社会经济因素 五、科学技术因素
第九章 布 局
一、地理位置因素
地理位置是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经常有影响的 因素,它能加速或延缓地区经济的发展。因为地理位 置不仅关系到自然条件,而且还关系到交通、信息和 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
第九章 布 局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业布局理论的发展
19世纪产业布局理论形成以来,在第三次产业革 命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影响下,产业布局理论经历 了一个异常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 1.成本学派理论。 ❖ 成本学派是最早的产业布局学派,其理论的核心是以 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来确定产业的最优区位。该学派 最早的代表人物是龙哈特,主要代表人物是韦伯。韦 伯之后成本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胡佛、赖利、艾萨 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