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中医药学名词

中医药学名词

中医药学名词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受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药学的研究和应用。

了解中医药学的名词术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中医药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药学名词。

一、中医基本理论名词1.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包括五行相克相生等基本原理。

2.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药学中的核心概念,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3. 气血理论:气血理论是中医药学中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理论,气血的失调常常导致身体健康问题。

4.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认为人体有12个主要经络和8个奇经八脉,通过调节经络可以改善身体的功能。

5.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是中医药学中对人体器官功能和相互关系的研究,包括五脏六腑等概念。

二、中药学名词1. 中草药:中草药是指中医药学中用于治疗疾病的草本植物,如人参、黄芪等。

2. 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是将中草药进行提取和加工后形成的药物,如丸剂、汤剂等。

3. 中药处方:中药处方是中医医生根据患者症状和体质开具的药方,包括药名、用量等。

4.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对中草药进行加工处理,如煎煮、蒸制等,以增强其药效和改善口感。

5. 中药毒性:中药毒性是指中药在一定用量下对人体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三、中医诊断名词1. 口诊:口诊是指中医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疾病诊断。

2. 望诊:望诊是指中医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舌苔等进行疾病诊断。

3. 闻诊:闻诊是指中医医生通过嗅闻患者的口臭、体味等进行疾病诊断。

4. 切诊:切诊是指中医医生通过按压患者的相关穴位进行疾病诊断。

5. 问诊:问诊是指中医医生通过与患者进行详细沟通了解病情进行疾病诊断。

四、中医治疗名词1. 针灸: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平衡。

2. 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服用中药来调节病情。

中医中药基础理论

中医中药基础理论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 乏力困重, 恶心纳呆 呕吐泄泻
适应症:1.感冒 因外感风寒、内伤 湿滞所致的恶寒发热,头身困重 疼痛,胸脘满闷,恶心纳呆,舌 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浮缓。
2.呕吐泄泻 因湿阻中焦所致的呕 吐,脘腹胀痛,伴发热恶寒,周 身酸困,头身疼痛。
3.中暑 因外感暑湿、气机受阻所 致的突然恶寒发热,头晕昏沉, 胸脘满闷,恶心欲呕,甚则昏 仆,舌苔白厚腻。
用法用量:丸剂:口服。 水丸一次6g;
扶正解表
玉屏风颗粒
组方:黄芪、白术(炒)、防风。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
辨证要点
自汗 易感冒
适应症:1.自汗 多由气虚卫外不 固所致,症见自汗,恶风,气 短,乏力,舌淡,脉虚弱。
2.体虚 由表虚不固所致的神疲 乏力,自汗恶风,反复感 冒,舌 淡,脉虚。
片剂
胶囊剂
注射剂
颗粒剂
膏剂
散剂
丸剂
使用原则
1、辨证论治
2、安全合理用药 (1)注意剂量疗程。 (2)注意用药方法。 (3)注意个体差异。 (4)注意配伍禁忌。
不良反应
最常见为皮肤反应,消化系统、造 血系统,
严重的有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反应,
不良反应原因
1、方药证候不符 2、药物质量欠佳 3、用量用法违规 4、个体差异
柴胡注射液
组方:柴胡。 功效:清热解表。
辨证要点

发热
适应症:
1.感冒 因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 微恶风,头胀痛,汗出,咽干或咽 痛,鼻塞流浊涕,咳嗽,咯黄粘痰, 口渴欲饮,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 黄,脉浮数.
2.多种原因发热
西医应用:多种发热性疾病
不良反应:使用本品后有发生过敏 反应、过敏性休克、急性肺水肿 不良反应报道。

中药理论基本常识

中药理论基本常识

中药理论基本常识1、中药方剂中的君臣佐使是怎么回事?中药方剂中的君臣佐使是中药方剂配伍的一种形式,是根据单味中药在方剂中的作用而确认的,君是主的意思,君在方剂中常常是一味起主导治疗作用的中药。

如四君子汤是用以治疗脾胃气虚而引起的饮食减少,大便溏稀,小便清长,腹胀、面色苍白或萎黄,语言低弱细微,四肢软弱无力,脉细或沉细等症的,其方剂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中药组成,而人参具有良好的补气、健脾、助阳作用,百食欲不佳、大便溏稀、面色苍白、四肢无力、脉细等诸多证候皆是因脾胃气虚所引起,因此补益脾气则是治疗脾胃气虚的重要原则。

人参在四子汤中起君的作用。

白术也是健脾良药具有良好的温脾补脾作用但效果不如人参而且补气力弱,是一味臣药,佐药则指茯苓,茯苓具有渗湿利尿作用,同时能健脾安神,中医认为脾喜燥怕湿而茯苓能渗湿利尿,因此,此方中佐以茯苓则健脾作用更强。

甘草是四君子汤中的使药,能协君药人参、臣药白术、佐药茯苓的治疗作用,同时还可将诸药引导到所需治疗的脏腑和经络,这样使治疗作用更有针对性。

也有些方剂中,如六一散、白虎汤等,不一定按君佐使的原则进行配伍,但其总的原则也是主药和辅药的关系;具体药方如何配伍,应由医生根据病情辨证而定。

君臣佐使一、含义:所谓“君臣佐使”,即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它高度概括了中医遣药组方的原则,是七情配伍的进一步发展,对学习研究中药成方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内容:1、君药:即在处方中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组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2、臣药: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意义一是为佐助药,协助君药、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是为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药、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是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药学专业中药学的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

药学专业中药学的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

药学专业中药学的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药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学科,而中药学则是药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中药学主要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以及中药的炮制、质量控制、药效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药学的基本理论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药性与功效等方面的知识。

1. 中药的来源中药的来源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化学药物四个方面。

其中,植物药是中药学中最常见的一类,它们通常由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制成。

动物药则是指以动物的组织、器官、分泌物等为原料制成的药物。

矿物药则是指以矿石、矿物或矿物的提取物为原料制成的药物。

化学药物则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或半合成方法制得的药物。

2.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是中药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它是根据中药的性质和功效将中药进行分类的方法。

中药的性味包括寒、凉、温、热、苦、甘、酸、辛等多种属性。

归经则是指中药对人体的作用部位和作用方式的归类。

例如,苦寒的中药多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等症状。

3. 药性与功效药性与功效是中药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理论。

药性是指中药对人体的作用特点,如泻下、润燥、活血、化痰等。

功效则是指中药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中药的药性与功效往往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药性往往对应着不同的功效。

二、中药学的应用方法中药学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中药的炮制、质量控制、药效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1. 中药的炮制中药的炮制是指将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以提高中药的药效和使用效果。

常见的炮制方法包括炒、煮、蒸、晒等。

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改变中药的性味、药性和功效,从而适应不同的治疗需求。

2.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中药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中药的质量标准、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中药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性状、理化性质、含量测定、微生物限度等多个方面。

质量评价则是通过对中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中药的质量优劣。

中药学理论基础知识

中药学理论基础知识

中药学理论基础知识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的性质、功效和临床应用的学科,它基于中草药作为药材的研究和开发。

中药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对于中药的科学研究、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药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中药的分类、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药理作用等。

一、中药的分类中药根据来源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不同的类别。

其中,植物药是指用整株或部分植物作为药材的药物;动物药是指用动物或动物部分作为药材的药物;矿物药则是指用矿物或矿石作为药材的药物。

植物药是中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材,其中包括草本药、木本药和菌类药等不同的类型。

二、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性味归经是指中药的性质、味道和归属的经络。

中药的性味主要包括寒、凉、温、热、平五种,分别表示药物的性质。

中药的味道主要包括辛、酸、苦、甘、咸五种,表示药物的味觉特征。

中药的归经则是指药物对应的经络系统,也就是中医理论中的经络系统。

了解中药的性味归经可以帮助医生进行中药的合理运用和配伍。

三、中药的药理作用中药的药理作用是指中药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影响,包括药物的毒性、药效和药物代谢等。

中药的药理作用是中药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可以了解药物对人体的影响机制,以及药物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方式。

药理作用的研究可以为中药的药效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中药的质量控制中药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品质稳定和药效安全的重要环节。

中药质量控制包括药材质量控制和制剂质量控制。

药材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药材的鉴定、贮藏和加工等环节的监控;制剂质量控制则是对中药制剂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

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中药的质量稳定,确保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语中药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对于中药的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的特点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提高中药的临床应用效果和疗效评价的科学性。

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药物应用

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药物应用

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药物应用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多年积累经验的宝库,其基本理论和药物应用长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

中医药理想的治疗目标是以人为本,不仅治疗疾病,而且保护人体健康。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药物应用。

一、中医药的基本理论1. 中医药的经络学说中医药的经络学说是指身体内的经脉和穴位,它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认为,人体内部千万条经络,分为主、别、腧等不同的部位,经络表现为穴位,通过针刺等手段刺激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中医药的养生学说中医药的养生学说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提倡人类要顺应自然规律,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中医药认为“寒从足起”,强调人体脚部的保暖,以避免受到寒冷的伤害和患病。

3. 中医药的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药的核心理论之一。

中医药认为,人体内部的阴和阳要相互平衡,才能够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

在疾病的治疗中,中医药采取的方法通常是根据疾病的阴阳属性以及人体的阴阳状态来进行调节。

4. 中医药的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药理论中的另一大核心理论。

中医药认为,人体和自然界可以分为五个元素,包括木、火、土、金和水。

这些元素相互关联,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治疗有着深远的影响。

5. 中医药的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一个核心概念。

中医药强调对疾病的辨证分析和对疾病的调整,而不是简单的摆脱疾病的症状。

辩证思维可以帮助中医药医生对病人的情况做出准确的诊断,并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二、中医药的药物应用中医药的药物应用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体现,中医药强调疾病的个体化特征,因此每种药物都有着不同的治疗效果和适应症。

下面将介绍中医药的常见药物及其应用。

1. 炮制药物炮制药物是中药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加热、炮制和处理等方式进行的药物处理。

炮制药物在中药方剂中常用,因为它们可以改变中药的味道、温度、形态和药性等,以便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中医中药基本知识

中医中药基本知识

中医中药基本知识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形式,其理论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气血理论等。

中医注重维护人体的整体平衡和调和,通常采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手法进行治疗。

中药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内容:
1. 草药分类:中药可以分为草药、矿物药和动物药三大类。

草药又可分为上草药和下草药,上草药主要使用植物的花、叶和茎,下草药主要使用植物的根、皮和果实。

2. 中药性味归经:中药根据其性质常被归入寒、凉、平、温和热五味,同时也与五脏和六腑有密切关系。

不同的中药可以对应不同的脏腑和经络,用于调节和治疗相应的疾病。

3. 中药配方:中药可以单味使用,也可以按照一定的配方搭配使用以发挥更好的疗效。

中药配方根据病情、病因、病机等因素进行选择,常见的配方有方剂、汤剂、丸剂、散剂等。

4. 中药炮制:中药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炮制处理,以增强疗效和降低毒性。

炮制的方法包括煎煮、蒸制、晒干等。

5. 中药药性功效:不同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性和功效,常见的功效包括祛寒、燥湿、清热、解毒、补气、补血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需要经过专业医师的指导和判断,不能盲目使用或替代西医药物治疗。

中药理论的基本原理

中药理论的基本原理

中药理论的基本原理中药理论是指中医药学中有关中草药(中药)的基本理论。

中药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中医哲学基础、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原则和药物学理论。

中医哲学基础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等。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均由阴阳相互作用而成,中药也不例外。

草药被归为阴阳属性,其性味与五脏之志相应。

根据这个原理,中医运用草药治疗疾病时,要根据患者体质的阴阳盛衰,选择适当的草药进行调理。

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万物可以分为五种属性,即木、火、土、金、水。

人体与五行之间存在相互关系,每种五行与五脏相对应。

中医通过调理五行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气血理论则强调气血的重要性,它们在人体内相互循环,维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

中医认为气血不足或瘀滞会导致疾病,因此通过草药来活血化瘀、补气养血等是中药治疗的核心。

整体观念是中药理论的另一个基本原理。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即使在发生疾病时,也要从整体出发,寻找病因,并通过改变整体状态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因此,在使用中药治疗疾病时,要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而不是只单纯看待某个症状。

辨证施治原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中药理论的核心。

中医认为疾病的产生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等原因,因此治疗疾病要找到疾病的根本原因,并从整体上调理,而不是单纯地针对某个症状进行治疗。

中医通过四诊合参的方法来辨证施治,即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来观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了解病情,以便进行正确的治疗。

药物学理论则是中药理论的最后一个基本原理。

中医药是通过使用草药来治疗疾病的,因此对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等有着详细的了解。

中医药理论认为,每种草药都有其特定的性味,例如寒、凉、温、热、凉、苦、辛、咸等,不同的草药可以通过补益、泻下等方法来调理人体的阴阳盛衰。

中医药理论也强调草药的药性与归经,即不同的草药可以通过入药经脉来达到作用的效果。

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汇总

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汇总

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汇总中药炮制是将中草药进行研磨、煮软、炖煮等处理,使其药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炮制基本理论主要包括药材选择、药材准备、制粉、煎煮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药材选择是中药炮制的重要环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发挥药材的药效,因此要选择符合疾病需要的药材。

药材选择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综合考虑,根据中药学的理论进行合理的组方。

选择的药材应该具有药效明确、品质优良、无杂质、正规产地等特点。

其次,药材准备是保证中药炮制质量的关键环节。

药材在炮制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如去杂、洗净、切片等。

去杂是去除药材中的杂质,洗净是将药材清洗干净,切片是将药材切成大小适宜的片状。

药材准备的目的是为了使药材更容易吸收和释放有效成分,达到更好的炮制效果。

制粉是将药材研磨成粉末的过程。

研磨药材可以增加其表面积,提高药效的释放速度,使药材更容易被机体吸收。

制粉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药材的原有药性,避免过度研磨造成药性丢失。

不同种类的药材可以采用不同的制粉方法,如碾压、研磨等。

煎煮是中药炮制的核心环节。

中药煎煮是将药材加水煮沸煮溶取药效的过程。

在煎煮过程中,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使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出来。

煎煮的方法主要有煎煮法、煮沸法、沸煮法等,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使药效得到最大化。

此外,还需要注意中药炮制的卫生规范和操作技巧。

中药炮制过程中要注意药材的储存、加工和炮制环境的清洁,避免交叉污染和假冒伪劣药材的使用。

操作时要掌握好炮制的时间和温度,避免过度炮制或不充分炮制,影响药效。

总之,中药炮制基本理论包括药材选择、药材准备、制粉、煎煮等方面的内容。

掌握这些基本理论,可以提高中药炮制的质量和疗效,更好地为患者治疗疾病。

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与实践,结合临床经验,探索出适合自己的中药炮制方法,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药基本理论

中药基本理论

中药基本理论第一节中药的含义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天然药材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

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

几千年来,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于保障我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

由于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但以植物性药物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且记述这些药物的书籍往往冠以“本草”之名,所以自古以来把我国的传统药学称为“本草”。

本草典籍和文献十分丰富,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这些药物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而且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

所以把这些药物称之为“中药”,同时也把它作为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然而,对于我国传统药物的称谓,曾经有多个名词和说法,如称之为“国药”、“中草药”、“天然药物”、“民族药”,或谓之“中医所用的药”、“中国所产的药”等。

这些名词和说法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准确地概括其含义。

如所谓“国药”,是指本国所产的药物,还是指只为本国所用的药物?中药中也有不少药物产自外国,同时不少中药也为其他国家所用,“国药”一词,显然不确切。

所谓“中草药”,是指中药和草药的混称。

因为在民间常有中药、草药的说法,所谓草药,系指流传于民间,药材市场不流通或流通量不大,正规医院应用不大普遍,多为民间或地方医生所用,且加工炮制欠规范的药物。

这些药物不少品种在历代本草中就有记载,同时不少新发现的民间药物,由于功效显著而得到广泛应用,也就成了中药。

所以中药、草药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没有必要把它们区分,仍应统一于中药一词之中。

所谓“天然药物”,就来源而言中药大多数取材于天然资源,似乎无可非议;但现代所指的天然药物,有其特定的含义,多指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天然药物中提取而得的有效成分,用它来概括中药,显然是不恰当的。

中药学理解与认识

中药学理解与认识

中药学理解与认识中药学是一门研究中草药的学科,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对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等特性进行研究,来认识和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中药学的发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中药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中药的性味归经、药性药效、配伍禁忌等方面。

其中,中药的性味归经是中药学的基础,它是根据中草药的气味、味道、归属经络等特性来进行分类和归类的。

中药的性味归经对于了解中药的功效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药的性味指的是中草药的气味和味道。

气味包括臭、香、腥、酸、苦、甘等,味道包括辛、甘、酸、苦、咸等。

不同的气味和味道反映了中草药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和功效。

比如,辛味的中草药具有发散风寒、解表散邪的作用;苦味的中草药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利尿的作用。

中药的归经指的是中草药所属的经络系统。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有十四条经络,每条经络负责一定部位的气血运行。

不同的中草药对应不同的经络,通过调节经络系统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的药性指的是中草药对人体所产生的作用。

比如,寒性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温性中草药具有温补阳气、驱寒祛湿的作用。

不同的药性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疾病和体质,因此在临床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中草药在临床应用时往往需要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或减少毒副作用。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配伍禁忌,比如某些中草药之间会产生相互抵消或相互加重的作用,从而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除了基本理论外,中药学还包括对中草药的采集、加工、贮藏等方面进行研究。

因为中草药是天然植物,其有效成分会随着环境和保存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因此,在采集和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其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纯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现代科学技术可以通过提取、分离、纯化等方法来研究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并探索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也可以帮助改进中草药的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提高中草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药理学——第一单元 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中药药理学——第一单元 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中药药理学——第一单元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细目一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包括四性(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以及有毒和无毒。

要点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含义:中药的四性(四气),即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药性属于寒性或凉性。

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其药性属于温性或热性。

现代研究内容:主要从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功能等的影响进行研究。

1.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1)寒证病人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低,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偏低,表现为唾液分泌量多、心率减慢、基础体温偏低、血压偏低、呼吸频率减慢。

(2)而热证病人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高,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偏高。

(3)寒证或热证病人经分别应用温热药和寒凉性药物为主的方剂治疗后,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其植物神经平衡指数也逐渐转向正常化。

2.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中药四性可明显影响机体的内分泌系统功能。

A.大多数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鹿茸、肉苁蓉、人参等。

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附子、肉桂、紫河车等。

兴奋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附子、肉桂、鹿茸等。

B.寒凉药则对内分泌功能具有抑制。

3.对基础代谢的影响寒凉药或温热药可通过影响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和细胞膜钠泵(Na+,K+-ATP酶)活性,而纠正热证(阴虚证)或寒证(阳虚证)异常的能量代谢。

“甲低”阳虚证模型动物体温降低,产热减少,温热药附子、肉桂等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作用,可纠正其低体温变化。

“甲亢”阴虚证模型,动物产热增加,出现饮水量增加、尿量减少、血浆黏度增高,能量消耗增加,致使体重减轻。

用寒凉性的滋阴药龟甲能纠正“甲亢”阴虚证大鼠的上述症状,并使血清中升高的T3和T4值明显下降。

4.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寒证和热证模型动物给予电刺激后,寒证大鼠痛阈值和惊厥阈值升高,表明动物中枢处于抑制状态。

中医理论体系

中医理论体系

中医理论体系中医药学是古老而庞大的医学体系,积淀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医疗经验。

中医理论体系是中医药学的核心,包含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中医理论体系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方面的内容。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认为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相对的力量组成,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在人体内部,阴阳也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阴阳失调会导致人体的疾病。

中医通过调节阴阳的平衡来实现治疗目的。

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另一项重要理论,它根据天地万物的发展变化将物质分为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木、火、土、金、水。

人体的五脏也与五行相对应,通过调节五行的相互关系来实现治疗目的。

经络学说是中医药学中重要的理论基础,它认为人体内有一套复杂的经络系统,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中医通过调理经络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中医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诊、听诊、问诊、切诊四种方法。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疾病的种类和发展程度。

听诊是通过仔细倾听患者的声音,包括心跳、呼吸等来判断疾病的变化。

问诊是医生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症状、生活习惯等,进一步确定疾病的病因。

切诊是通过检查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情况,包括脉搏的频率、节律、强度等。

这些诊断方法相互结合,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中医治疗原则中医治疗原则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辨证论治原则、治疗方法和药物运用等方面。

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针对不同病症和个体的治疗原则,它根据病情的特点进行辨证施治。

中医很重视辨证施治,强调“因人而异”,因此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的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治疗方法包括针灸、草药、推拿等,中医强调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来达到治疗目的。

药物运用是中医治疗的核心内容,中药以其丰富的药材资源和独特的制剂工艺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第8章 中药常识与基础理论

第8章  中药常识与基础理论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简称《证类本草》 )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经》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采集、炮制与贮存
一、中药的产地
道地药材 是指具有明显地域性,因
其品种优良,生长环境适宜,栽培(或养 殖)及加工合理,生产相对集中而产量较 大,其质量优于其他产地的药材。
确定道地药材的依据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
3. 四气的临床意义
分清疾病的寒热证性,是临床辨证的一大纲 领。《神农本草经》所谓:“疗寒以热药, 疗热以寒药。”和《内经》所说:“寒者热 之,热者寒之。”则是治疗寒热病证的基本 原则。只有掌握了药性的寒热,才能使以上 理论、治则与方药密切结合,从而指导临床 实践。
(二)五味
1. 五味的含义
五味的本义是指辛、甘、苦、酸、咸五种口尝而 直接感知的真实滋味。(淡附于甘,涩附于酸)。 作为中药性能中的五味,不一定是用以表示药物 的真实滋味,更主要是用以反映药物作用在补、 泄、散、敛等方面的特征性。 五味中辛、甘(淡)属阳,苦、酸(涩)、咸属阴。
攻下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黄药、凉血止 血药、补阴药,都是比较典型的寒性药,峻 下药、平抑肝阳药等,则药性多偏于寒凉。 温里药及大多数发散风寒药、温经止血药及 补阳药,都是比较典型的温热药,祛风湿药、 化湿药、行气药、开窍药、补气药等,则药 性多偏于温热。 而驱虫药、收涩药、化痰药、息风止痉药等 在药性方面则没有明显规律性。
中篇 中药学基本知识
第八章 中药常识与基础理论 第九章 常用中药
第八章 中药常识与基础理论
中药的产地、采集、炮制与贮存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应用
中药学 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
各种中药的来源、采集、性能、功
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中医药基本知识

中医药基本知识

中医药基本知识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显著的方法而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本文将从中医药的概念、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医药的概念中医药是指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和药物组成的疗法体系。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医药实践,并逐渐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中医药具有“以人为本、平衡整体、防病为主”的特点,强调“治未病”的理念。

二、中医药的基本理论1. 阴阳五行理论:中医药理论的核心之一,阴阳五行理论认为人体和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相对对立的方面和五行(金、木、水、火、土)组成的。

2. 气血津液理论:中医药认为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气血津液的平衡与健康密切相关。

3. 脏腑经络学说:中医药将人体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并认为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相连。

三、中医药的诊断方法中医药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1. 望诊: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病情。

2. 闻诊:通过闻取病人的呼吸、声音、体味等来获取病情信息。

3. 问诊:通过与病人沟通,询问症状、病史等来初步了解病情。

4. 切诊:通过按摩病人的穴位、触诊脉搏等来进一步判断病情。

四、中医药的治疗方法中医药主要包括草药治疗、针灸、拔罐、推拿、气功、食疗等治疗方法。

1. 草药治疗:中草药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选用具有特定功能的草药组成方剂,调理人体阴阳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3. 拔罐:通过在患者的背部或其他部位放置吸罐,产生负压效应,达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疗效。

4. 推拿: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部位,调理经络,促进气血流通,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5. 气功:通过练习特定的气功功法,调节呼吸和精神状态,达到治疗和保健的功效。

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

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

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以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古称“本草”实际包括了今天的鉴定、炮制、中药学、部分传统制剂、药理等内容历史商代出现最早的文字记载、周朝我国医学开始分科、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医药继续发展的年代1、种类多,多在北宋2、保持了唐本草的传统。

3、附方附文多4、保存了古代本草5、内容朴实,理论少6、实事求是三、中药组成植物动物矿物部分简单化合物一、产地一方面要求尽量使用道地药材另一方面对引种、驯化提出了要求炮制目的:1、改变药物性能,增强药物疗效 2、消除和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3、矫味、矫臭。

如僵蚕以麸炒,五灵脂醋炙。

4、便于制剂、煎服和贮存。

5、清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炮制方法1、修制2、水制3、火制4、水火共制5、其他如发酵,发芽,制霜、染衣,制曲等。

第三章药性理论药性:药物的性味和功能,药性理论,指用以阐明中药的药性,功效的理论四气:程度不同,无本质的区别如何认识四气:(1)生活实践(2)临床实践五味酸苦甘辛咸单行是单味药应用,虽被列入“七情”,但并未发生配伍关系。

因此,“七情”是单行与六种配伍关系的统称。

即:“七情”等于配伍加上单行。

相须的药物性能功效相类似,配伍时没有明显的主次关系,能明显增强原相同或类似的疗效,相须的药物一般都归在同一章节。

历代名方往往同时作方中主要药物。

相使配伍既能增强疗效,又能扩充疗效,加大治疗范围。

两药的主要疗效或性能不同,一般不是同类药物,且彼此有较明显的主辅之分,辅药用来增强主药的疗效。

相畏与相杀为消除或降低毒性的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不同说法。

相畏是有毒药相对于解毒药而言的,相杀则是解毒药相对于被解毒药而言的。

相畏是毒性受制的一方,相杀为制约毒性的一方。

相反是药物在配伍前,单用无毒副作用,或毒副作用不明显,但合用后却能产生或增强原来的毒副反应。

第一章解表药以发散外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

性味功效:1、解表2、透疹3、利水消肿4、消散疮肿5、祛风止痛辛温解表药麻黄1、发汗解表2、宣肺平喘3、利水消肿桂枝1、解表2、温经3、通阳紫苏发散风寒行气和中解鱼蟹毒生姜1、发散解表2、止呕要药3、解毒4、化痰止咳香薷解暑化湿利水消肿荆芥1、祛风解表2、消疮3、祛风止痒4、止血防风1、祛风作用显著2、肝脾不调,腹痛泄泻羌活1、发散风寒2、祛风胜湿,止痛白芷1、祛风,善治头面部病2、消痈肿3、燥湿止带细辛1、发散风寒2、祛风散寒止痛3、温肺化饮4、宣通鼻窍辛凉解表药薄荷发散力量较强疏肝解郁清利头目牛蒡子发散力不如薄荷,但具清热解毒之功,常用于热毒痈肿蝉蜕1、治失音2、祛风止痒3、明目退翳4、息风止痉桑叶1、发散力较菊花强,风热咳嗽尤宜2、略有凉血止血的作用——血热吐血者菊花发散力较桑叶弱,而具清热解毒之功葛根解表退热升阳止泻透疹生津止渴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清气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四气五味四气,也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寒凉与温热是两类不同的属性,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而凉与寒、温与热只是表明偏胜程度的差别,凉即微寒,温即微热。

寒凉药多具有清热作用,适用于热性病证;温热药多具有散寒作用,适用于寒性病证。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

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但习惯上仍称五味。

药物的味与功效有其内在联系,认识药物各种味的特性,对指导用药有着重要意义。

各种味的特性是:辛味药有发散、行气的作用;甘味药有滋补、缓急、润燥的作用;苦味药有燥湿、泄降的作用;酸味和涩味药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咸味药有软坚的作用。

二、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从药物作用的趋向说明药性的一种理论。

人体病变从部位来说,有上、下、表、里的区别;从病势来说,有上逆、下陷的不同。

药性的升与降、浮与沉是趋向相反的作用。

升、浮的药主上行而向外,沉、降的药物主下行而向内。

三、归经归经,是根据脏腑经络理论,将药物作用进行归纳,以表明药物对人体某脏腑经络起主要治疗作用。

归经与四气五味是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性能,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同一经的病变可有不同的性质,归同一经的药物也有不同的作用,必须结合气味予以分析比较。

君臣佐使理论及应用一、配伍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药物配合应用,这就是配伍。

通过配伍,可达到:适应复杂病情;提高药物疗效,扩大治疗范围;减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神农本草经》书中就已总结出药物的“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除“单行”是指单味应用外,其余都是说明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

相须,就是将两种功效相似的药物配伍以提高疗效;相使,就是以一种药物为主,配伍其他功效不一定相同的药物来提高主药的疗效;相畏和相反,就是两药同用,能减低毒性,被减低毒性者称相畏,能减低另一种药毒性者称相杀,这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不同提法。

相恶,就是两药同用,能降低疗效的;相反,就是两药同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

二、禁忌配伍禁忌:即相反的药物不能同用。

金元时代所概括的“十八反”:即乌头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相反:甘草与海藻、大戟、甘遂、芫花相反;藜芦与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相反。

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妊娠禁忌:妇女怀孕期间,有些药物应用不当,可以导致流产或小产。

大凡剧毒药、峻泻药、祛瘀药、大热药及芳香走窜药,如大戟、甘遂、芜花、巴豆、牵牛子、大黄、三棱、莪术、水蛭、虻虫、斑蝥、牛膝、桃仁、附子、肉桂、麝香等,均应禁用或慎用。

解表药1、麻黄【性味与归经】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神农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

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坚积聚。

(1)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

本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

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2)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

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

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3)用于水肿而兼表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本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4)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阳和汤、麻杏薏甘汤.2桂枝【性味归经】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应用】(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表虚有汗者,常与白芍、生姜、大枣等同用,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等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如麻黄汤.(2)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常与附子、生姜、甘草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止痛,如桂枝附子汤.胃寒腹痛,喜温喜按,常与饴糖、白芍、生姜等同用,共奏温中散寒之功,如小建中汤.血寒瘀滞,经闭腹痛或痛经,常与当归、川芎、吴茱萸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经,如温经汤.心悸脉结代,常与炙甘草、人参等同用,如炙甘草汤(3)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常与白术、茯苓、甘草同用,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如苓桂术甘汤.膀胱阳气不化而小便不利的蓄水证,常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同用,以助阳化气利水,如五苓散.心阳虚,发汗过多,常与甘草同用.如桂枝甘草汤.(4)用于气上冲、心悸、遗精。

桂枝加桂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3葛根性味:性凉,味甘、辛。

功能主治: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

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

《神农本草经》:"主消渴,身太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应用用于颈项不舒,如颈椎病,葛根汤,用于下利,葛根芩连汤4柴胡【性味归经】苦,微寒。

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

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应用】(1)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等症。

治疗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常与黄芩、半夏等同用,小柴胡汤;治感冒发热,与葛根、石膏、黄芩配伍,柴葛解肌汤。

(2). 用于肝气郁结、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等。

与当归、白芍、香附、郁金等药同用。

四逆散、逍遥散。

(3). 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症。

配党参、黄芪、升麻等。

补中益气汤。

攻下药大黄【性味归经】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

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

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

用于火毒疮疡。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

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应用】(1)用于大便燥结,积滞泻痢,以及热结便秘、壮热苔黄等。

与芒硝、厚朴、枳实等配伍。

大承气汤。

(2).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热毒疮疖等。

配黄连、黄芩、丹皮、赤芍等同用。

三黄泻心汤。

(3).用于产后瘀滞腹痛,瘀血凝滞、月经不通,以及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

在使用时须配合活血行瘀的药物,如桃仁、赤芍、红花等同用。

桃核承气汤。

此外,大黄又可清化湿热而用于黄疸,临床多与茵陈、栀子等药配伍应用;茵陈蒿汤。

如将本品研末,还可作为烫伤及热毒疮疡的外敷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清热药1黄连【性味归经】苦,寒。

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

用于目赤,口疮。

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

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

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

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应用】(1)用于湿热内蕴、肠胃湿热、呕吐、泻痢等症。

配黄芩、大黄等,能治湿热内蕴之证。

半夏泻心汤。

对湿热留恋肠胃,常配合半夏、竹茹;配木香、黄芩、葛根等以治泻痢。

芍药汤。

(2)用于温病高热、口渴烦躁、血热妄行、以及热毒疮疡等。

治温病高热、心火亢盛,配伍栀子、连翘等;对于血热妄行,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配伍赤芍、牡丹皮等药同用。

此外,黄连还可用于胃火炽盛的中消证,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涂口,可治口舌生疮。

失眠,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2黄芩【性味与归经】苦,寒。

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应用】(1)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

对湿温发热,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2).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或热盛迫血外溢以及热毒疮疡等。

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牡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又有清热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3黄柏【性味归经】苦,寒。

归肾、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盐黄柏滋阴降火。

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应用】下焦湿热,封髓丹;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4石膏【性味归经】辛甘,寒【主治】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

煅敷生肌敛疮。

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应用】疫病,清温败毒饮;中暑,白虎汤温热药附子【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

归心、肾、脾经。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功效、主治甚广。

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临床应用】(1)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

若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功效,常配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

四逆汤。

如果冷汗淋漓、亡阳厥逆者,用附子、人参外,须再加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药;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脉微,可以用参、附、龙、牡配合麦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阳救阴。

(2)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

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痿、尿频之症,皆可应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丝子、山萸肉等同用;桂附地黄丸、附子汤、真武汤。

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配合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

附子理中丸。

(3).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

与桂枝等品合用。

桂枝附子汤。

消导药山楂【性味】味酸、甘,性微温。

【功用主治】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

用于肉食滞积、症瘕积聚、腹胀痞满、瘀阻腹痛、痰饮、泄泻、肠风下血等。

【临床应用】(1)治消化不良:焦山楂10克,研末加适量红糖,开水冲服,每日3次。

或生山楂10克,炒麦芽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2)治高血压、肝火头痛、暑热口渴:山楂15克,鲜荷叶50克,煎水代茶常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