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砂测量与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重砂分析报告

重砂分析报告

重砂分析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对重砂进行详细的分析,介绍其物理特性、用途以及相关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2. 重砂的定义和物理特性重砂,又称为重矿砂,是一种以重矿物为主的砂矿。

其主要成分包括钛铁矿、锆石、金红石等,具有较高的比重。

重砂多呈黑色或暗褐色,质地坚硬,比重一般在4.0以上。

重砂的颗粒大小在0.05mm至2mm之间。

重砂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冶金、玻璃、建材、陶瓷等行业。

根据重砂中的矿物成分及其比例不同,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3. 重砂的应用3.1 冶金行业重砂在冶金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由于其较高的比重和耐高温的特点,重砂被用作铸造材料和炼钢原料的添加剂。

在铸造过程中,重砂的加入可以增加铸件的致密性和强度;而在炼钢过程中,重砂可以帮助吸附和去除杂质,提高炼钢的质量。

3.2 玻璃工业重砂在玻璃工业中广泛应用。

由于重砂中的矿物成分主要是二氧化钛和二氧化硅,这些矿物在玻璃制造过程中起到了增加玻璃的抗紫外线和抗磨损性能的作用。

此外,重砂还可以调节玻璃的折射率,改善光学性能。

3.3 建材和陶瓷行业在建材和陶瓷行业中,重砂被广泛应用于制作耐火材料和陶瓷产品。

重砂中的钛铁矿和锆石等矿物对于提高产品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至关重要。

此外,重砂的颗粒形状和大小均匀,有利于制作出质量稳定的陶瓷产品。

4. 重砂的检测方法与标准4.1 重砂的化学成分检测重砂的化学成分检测主要通过化学分析方法进行。

通常可以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或者光谱分析仪等仪器进行检测。

这些仪器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重砂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并生成相应的化学成分分析报告。

4.2 重砂的物理性质测试重砂的物理性质测试主要包括比重、颗粒大小和颗粒形状等方面的测试。

比重测试可以使用比重计、密度计等仪器进行;颗粒大小测试常常采用筛分法或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而颗粒形状测试则可以使用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等设备进行观察和分析。

4.3 重砂的质量评定标准重砂的质量评定标准通常根据不同的用途制定。

重砂测量实验报告

重砂测量实验报告

目录一工作的目的与要求……………………………………………二工作区的地质概况……………………………………………三工作概述………………………………………………………四有用重砂矿物组合及特征……………………………………五对重砂矿物异常的解释与评价意见…………………………六重砂测量的应用………………………………………………七实验小结与体会………………………………………………一工作的目的与要求,完成任务情况目的:编制圈式重砂成果图,圈定重砂异常区和找矿远景区,并进行找矿远景评价。

要求: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编写文字报告,最后提交圈式重砂成果图及其文字报告各1份。

完成任务情况:完成圈式重砂成果图和文字报告。

二工作区的地质概况该区长12.35km,南北宽11km, 总面积为135.85km2。

该区共有25条Ⅰ级水系。

北东部有9条Ⅰ级水系,南部有6条Ⅰ级水系,南西向有1条Ⅰ级水系,东部有9条Ⅰ级水系;采集标本的编号从124—390,共266个样品。

取样地点分布于河流砂嘴、阶地基底、河床砂嘴、河流坡积冲击层、河床基底、残积冲积层。

该区采样的矿物为磁性矿物: 磁铁矿石;电磁性矿物:黑钨矿、电气石等石;无电磁性矿物:锡石、白钨矿、方铅矿等。

按重砂矿物组合可分为:黑钨矿-锡石组合和方铅矿共生组合。

重砂矿物含量分四级:Ⅰ级重砂含量>10g/m3,Ⅱ级其含量在1g-10g粒/m3之间,Ⅲ级在100粒-1g/ m3之间,Ⅳ级含量1粒-100粒/m3之间。

1、地形地貌特征测区总体为2个汇水盆地,E-W:石子沟到羊村形成一个Ⅳ级水系,北东部有9条Ⅰ级水系,南部有6条Ⅰ级水系。

2、该区地层地层由老到新有:寒武奥陶系、泥盆系及第四系。

各低层单位的岩性特征、化石、接触关系等叙述如下:寒武—奥陶(∈-O):为本区最老的地层,主要由深灰色变质细砂岩与千枚状页岩互层,以及灰色薄层变细砂岩夹结晶灰岩、变质页岩组成。

厚度约>3000m。

泥盆系(D):为本区分布最广泛的地层,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

重砂测量与分析报告

重砂测量与分析报告

永乐—平江地区重砂矿物测量与分析我选择永乐幅及平江幅典型样品统计分析,结合区域地质矿产特征综合研究,对贵州雷山县永乐—榕江县平江地区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及其地质意义有了初步认识。

1区域地质、地貌概况贵州雷山县永乐—榕江县平江一带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江南造山带(王砚耕, 1984),位于雪峰山金、锑成矿带中。

出露基岩地层自下而上有青白口系下江群番召组、清水江组、平略组、隆里组及南华系长安组、富禄组、大塘坡组、南陀组。

番召组及隆里组下部以变余细粒砂岩为主,夹板岩。

番召组上部、隆里组上部及平略组以板岩为主夹少量变余砂岩。

清水江组以板岩为主,夹变余凝灰岩及少量变余细粒砂岩。

南华系以变杂砾质岩(变质杂砾岩、砂砾岩、含砾板岩等)为主,有少量变余砂岩及板岩。

均为区域变质岩,变质程度为低绿片岩组。

番召组和清水江组分布于永乐幅,平略组、隆里组及南华系分布于平江幅。

清水江组、平略组分布面积大,南华系面积小(图1)。

图1重砂统计区位及区域地质略图(据区调院1∶50万及1∶5万地质图编制)1—茅台组; 2—南沱组; 3—富绿组及大圹坡组; 4—长安组、富绿组及大塘坡组; 5—隆里组; 6—平略组; 7—清水江组; 8—番召组; 9—马叶组; 10—煌斑岩; 11—角度不整合界线; 12—整合及侵入界线; 13—断层线; 14—重砂统计区1∶5万永乐幅有少量橄榄金云火山岩(煌斑岩)侵入体,物探推测可能有隐伏花岗岩。

主要矿产是热液型锑矿(伴生金矿)及铅锌矿,重砂测量圈定有锑、铅锌、辰砂及白钨矿等矿物异常,水系沉积物化探圈定有Sb、Au、Pb、Zn、Hg、As等元素异常。

区内构造线方向主要为北东向,以长条状褶皱为主,断层、节理、劈理均比较发育。

构造变动经历了加里东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新构造运动以区域隆升为主。

地貌类型属弱—强切割侵蚀构造中山及低中山,树枝状水系发育,山坡陡峻,沟谷中普遍有基岩出露。

2典型样品的挑选原则为探寻自然重砂矿物组合的地质意义,依据不同地质背景,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分类统计是必要的。

砂试验报告

砂试验报告

砂试验报告砂试验报告实验目的:砂试验用于评估砂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以确定其在工程项目中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本砂试验报告旨在分析一种特定砂的性质,以便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实验步骤:1. 取得样品:从工程地点采集一定量的砂样本。

2. 试验前处理:通过筛网将砂样本进行粒径分级,并对不同粒径的砂进行称重。

3. 执行试验:根据需求,对砂样本进行不同的试验,如密度、含水量、抗压强度、剪切强度等。

4. 数据分析: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并分析砂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5. 结果呈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并制作成报告,包括文字描述、图表和表格。

测试参数:在砂试验中,可以测试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砂的颗粒分布:确定砂样本中不同粒径颗粒的相对含量。

2. 砂的含水量:测量砂样本中的水分含量,以评估砂的湿度。

3. 砂的密度:测量砂的质量和体积,并计算出砂的密度。

4. 砂的压缩特性:通过压缩试验测定砂的抗压强度、变形特性等。

5. 砂的剪切特性:通过剪切试验测定砂的剪切强度、摩擦角等。

实验结果:根据我们对该砂样本进行的一系列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 砂的颗粒分布表明该砂样本主要由中、粗颗粒组成,颗粒分布较为均匀。

2. 砂的含水量为10%,说明砂样本处于半湿润状态。

3. 砂的密度为1.8g/cm³,说明砂样本比较致密。

4. 砂的抗压强度为20MPa,说明砂样本较为坚固。

5. 砂的剪切强度为15°,摩擦角为30°,说明砂样本具有一定的剪切稳定性。

结论及建议:根据砂试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1. 该砂样本适用于特定工程项目的基础填料,其抗压强度和剪切强度都能满足设计要求。

2. 考虑到砂样本的较高密度和较低含水量,并结合摩擦角的数据,可以将该砂样本用于路基工程。

3. 在使用该砂样本时,需要注意加强对其水分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

以上是本次砂试验报告的内容,欢迎参考和讨论。

中粗砂检测报告

中粗砂检测报告

中粗砂检测报告引言中粗砂是一种常见的砂石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和水利工程中。

为了确保中粗砂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进行中粗砂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报告旨在总结对中粗砂进行的一项全面的检测。

检测目的本次中粗砂检测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中粗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具体的检测项目包括粒径分析、含水率测试、质量比测试等。

实验方法与仪器实验方法1.粒径分析:采用筛分法进行,根据标准要求选择一套合适的筛网进行筛选。

先将样品进行干燥,然后将样品逐级放入筛网中,通过轻轻振动筛网,使得不同粒径的颗粒能够通过筛孔,最终得到各个粒径段的质量百分比。

2.含水率测试:采用干燥法进行,将样品进行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样品质量与原始样品质量进行对比,计算含水率。

3.质量比测试:采用比重法进行,将一定质量的样品与已知质量比的参比物进行对比,通过比较两者的质量可以得到质量比。

仪器1.筛网:包括不同规格的筛孔,用于粒径分析。

2.秤:用于称量样品质量。

3.干燥箱:用于对样品进行干燥。

4.比重计:用于进行质量比测试。

实验结果粒径分析经过粒径分析,我们得到了中粗砂的粒径分布情况,结果如下:粒径段(mm)质量百分比0.125-0.250 15.2%0.250-0.500 27.8%0.500-1.000 36.5%1.000-2.000 17.3%2.000-4.0003.2%根据中粗砂的粒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该样品在0.500-1.000mm的粒径段分布最多,符合标准要求。

含水率测试经过含水率测试,我们得到了中粗砂的平均含水率为8.2%。

质量比测试经过质量比测试,我们对中粗砂的质量比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样品质量比中粗砂 2.45参比物 2.50根据质量比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中粗砂的质量比在合理范围内,符合标准要求。

结论根据我们对中粗砂的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中粗砂的粒径分布符合标准要求,特别是0.500-1.000mm的粒径段分布最多,可以满足建筑、道路和水利工程的使用要求。

《重砂测量与分析》期末重点总结

《重砂测量与分析》期末重点总结

一相关概念1)砂矿物:原生的岩石或矿物暴露于地表,在长期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地质作用下不断遭受破坏分解,不稳定矿物不断淘汰,保留下来的碎屑矿物称为砂矿物。

重矿物(比重>3.0);轻矿物(比重<3.0)2)重砂矿物:自然重砂:赋存在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经过淘洗后获得的比重>3.0的重矿物(粒度<1.0mm)人工重砂:采用人工的方法破碎岩石样品,再经人工淘洗、分离后获得的重矿物3)重砂测量:以各种疏松沉积物中自然重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重砂取样为主要方法手段,以追索和寻找砂矿和原生矿床为主要目的,以解决与有用重砂矿物有关的地质及矿产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地质找矿方法。

4)重砂分析:通过砂矿物的分离、鉴定、成分分析及其含量测定等方法手段确定砂矿物的种类、名称、含量,从而对砂矿床进行系统评价的过程。

分析方法:分离;物性特征,成分特征,研究重砂矿物具体特征(晶体形状,大小,磨圆;表面特征;颜色;共生组合特征);重砂矿物形成环境和条件;重砂矿物迁移富集规律;定名重砂测量与分析(重砂找矿法):是以野外测量工作为基础,在室内综合分析研究基础上圈出重砂异常区,为基础地质或矿产勘查工作提供有价值资料的一门应用地质技术方法。

重砂测量的工作方法:按技术要求对水系、山坡或海滨的松散沉积物进行取样,编录。

经室内系统工作、综合整理圈出重砂异常区。

二、重砂测量与分析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研究对象:由物理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矿物组成的原生矿床和次生矿床(砂矿床)。

(2)研究任务:①追索和寻找砂矿和原生矿床②基础地质研究:1)古老哑地层的划分与对比;2)第四纪地质研究;3)岩石学研究中,根据矿物组合特点判断成岩环境及成岩条件;4)矿床学研究中,依据矿物共生特点,论证矿床成因,探索成矿规律。

三、重砂测量与分析的工作内容和程序工作内容:重砂取样、重砂样品的淘洗、重砂矿物分离、重砂矿物鉴定、重砂资料整理和成果图编制以及重砂异常区检查和评价等。

砂子检验报告docx(两篇)2024

砂子检验报告docx(两篇)2024

引言:正文内容:一、检验目的1.砂子的起源和用途a.砂子的起源及分类b.砂子的主要用途2.检验目的和意义a.保证砂子质量的重要性b.检验目的的具体内容二、检验方法1.检验前的准备工作a.检验设备的准备b.检验样品的采集和保存2.砂子颗粒分析a.砂子颗粒的形状和大小分析b.砂子颗粒分布曲线的绘制3.砂子质量指标检验a.含水率的测定方法b.砂子质量指标的检验方法4.砂子掺杂物检验a.杂质颗粒的检验b.有机物质的检验5.砂子化学成分检验a.主要组分的测定方法b.化学成分的合格标准三、检验结果1.砂子颗粒分析结果a.砂子颗粒的形状和大小分析结果b.砂子颗粒分布曲线的分析结果2.砂子质量指标检验结果a.含水率的检验结果b.砂子质量指标的检验结果3.砂子掺杂物检验结果a.杂质颗粒的检验结果b.有机物质的检验结果4.砂子化学成分检验结果a.主要组分的测定结果b.化学成分的合格评定四、结论总结1.结果分析和评价a.对砂子颗粒分析结果的评价b.对砂子质量指标检验结果的评价2.合格与不合格判定a.判定砂子是否符合标准规定b.不合格砂子的处理措施和建议3.检验报告的编写和传达a.完整报告的内容和格式b.报告的传达和存档方式总结:砂子检验报告是确保砂子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砂子进行多个方面的检验,可以全面评估砂子的质量情况。

本文详细介绍了砂子检验报告的内容和结构,并从检验目的、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和结论总结四个方面对砂子的质量进行了评估。

通过砂子检验报告的编写和传达,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砂子质量问题,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砂子检验报告引言概述:砂子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在建筑施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为了确保砂子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对砂子进行检验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砂子检验的目的、检验方法、主要指标以及对不合格砂子的处理措施。

正文内容:一、砂子检验的目的1.1 保证施工质量:砂子作为建筑施工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砂子分析报告

砂子分析报告

砂子分析报告1. 引言砂子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研究方法,通过对砂子样本进行物理和化学分析,可以获取有关砂子成分和性质的详细信息。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砂子样本的分析,揭示砂子的组成和特征。

2. 实验方法2.1 样本采集本次实验使用了来自XX地区的砂子样本。

样本采集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常规的采样方法,使用专业工具将砂子样本从地表深度采集,并避免了样本可能受到污染的情况。

2.2 样本制备采集到的砂子样本经过初步清洗,并进行气干后,我们对样本进行粒度筛分。

在筛分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标准筛网,将砂子样本按照粒径大小分为不同的级次。

2.3 实验分析分别对每个粒度级次的砂子样本进行以下实验分析:•重量百分比分析:测量每个粒度级次砂子样本的重量,并计算其在总样本中的百分比。

•粒度分析:使用湿筛法,对每个粒度级次的砂子样本进行粒径分析,得到粒径分布曲线。

•矿物组成分析: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化学试剂反应测试,确定砂子样本中的主要矿物组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3.1 重量百分比分析根据实验测量结果,得到了各个粒度级次砂子样本的重量百分比。

结果如下表所示:粒度级次重量百分比大于10mm 5%5-10mm 15%2-5mm 25%0.5-2mm 40%小于0.5mm 15%从上表可以看出,砂子样本中主要以0.5-2mm的粒度级次的砂子为主,占总样本的40%。

3.2 粒度分析粒度分析是砂子样本分析的重要环节,通过绘制粒径分布曲线,可以直观地了解砂子样本的粒径特征。

以下为各个粒度级次砂子样本的粒径分布曲线:粒径分布曲线粒径分布曲线从粒径分布曲线可以看出,砂子样本的粒径主要分布在0.5-2mm之间,但是也存在较大的粒径差异,包括大于10mm和小于0.5mm的粒径砂子。

3.3 矿物组成分析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化学试剂反应测试,我们确定了砂子样本中的主要矿物组成。

经过分析,结果如下:•石英: 70%•长石: 20%•黏土矿物: 10%从矿物组成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石英是砂子样本中的主要矿物,占总样本的70%,其次是长石和黏土矿物。

砂试验检测报告

砂试验检测报告

砂试验检测报告1. 引言本砂试验检测报告旨在对进行的砂试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

砂试验是一项常用的土壤力学试验,用于评估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

通过砂试验,可以获得土壤的强度参数、压缩性质以及渗透性等重要参数,为土壤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 实验目的本次砂试验的主要目的是:1.评估所选砂的力学性质;2.确定砂的渗透性特性;3.探究不同加载条件下砂的变形性状;4.计算砂的重度。

3. 实验方法本次砂试验采用以下实验方法:1.样品准备:收集砂样品,并进行筛分以得到所需颗粒级配;2.试验装置:使用标准试验装置,包括剪切装置、压缩装置和渗透装置;3.试验流程:依次进行剪切试验、压缩试验和渗透试验,记录实验数据;4.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所需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

4. 实验结果4.1 砂颗粒级配通过筛分实验得到了砂的颗粒级配曲线,如下表所示:筛孔口径(mm)砂颗粒通过质量(g)累积通过质量(g)颗粒通过百分比(%)4.75 100 100 100 2.00 90 190 90 0.425 80 270 80 0.075 70 340 70 0.040 60 400 60 0.020 50 450 500.010 40 490 404.2 砂的渗透性采用渗透试验测得不同水头下的砂的渗透系数,如下表所示:水头(mm)通量(L/h)20 10040 8060 6080 40100 204.3 砂的抗剪强度通过剪切试验测得砂的抗剪强度参数,如下表所示:剪切应力(kPa)剪切应变(%)50 0.5100 1.0150 1.5200 2.0250 2.54.4 砂的压缩性压缩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应力(kPa)压缩系数100 0.05200 0.10300 0.15400 0.20500 0.255.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得以下结论:1.由砂颗粒级配曲线可以看出,所选砂的颗粒级配基本符合标准砂的要求,适用于土建工程中作为填料材料;2.砂在不同水头下的渗透系数逐渐减小,说明其渗透性能较好;3.砂的抗剪强度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加而增加,表明砂具有一定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4.砂在不同应力条件下呈现不同的压缩系数,说明其具有一定的压缩性。

砂质量检验报告

砂质量检验报告

砂质量检验报告1. 引言砂质量检验报告是对砂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颗粒形态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的结果。

本报告旨在对砂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估,以帮助相关单位或个人了解并选择合适的砂用于工程和建筑项目。

2. 检验标准本次砂质量检验参照《砂石骨料质量验收标准》(GB/T 14684-2011)执行,以及相关砂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3. 检测项目及结果3.1. 砂的粒度分析使用粒度分析仪对砂的粒度分布进行测试,以下是测试结果:粒径范围含量(%)0.075mm以下 3.50.075mm-0.15mm 10.20.15mm-0.3mm 25.60.3mm-0.6mm 35.80.6mm-1.18mm 20.41.18mm-2.36mm 4.53.2. 砂的密实度检测使用密实度试验仪对砂的密实度进行测试,以下是测试结果:密实度指标结果干密度(g/cm³) 1.85饱和密度(g/cm³) 2.15相对密度92.3%孔隙率(%)14.03.3. 砂的均匀系数检测使用均匀系数试验仪对砂的均匀系数进行测试,以下是测试结果:均匀系数结果D10 0.12D30 0.34D60 0.60Cc 1.85Cu 2.543.4. 砂的含水量检测使用烘箱法对砂的含水量进行测试,以下是测试结果:含水量(%)结果表干状态0.5饱和状态 5.24. 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砂的粒度分布均匀,符合工程要求。

2.砂的密实度较高,适合用于承重工程。

3.砂的均匀系数较小,颗粒分布较为均匀。

4.砂的含水量较低,利于施工操作。

基于以上结论,建议将本批砂用于工程和建筑项目中,能够满足项目要求并具备较好的工程性能。

5. 检验人员本次砂质量检验由以下人员完成:•检验员:XXX•实验室负责人:XXX6. 附录附录中包含了砂质量检验的详细数据表格、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检测设备的信息等。

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编写。

《重砂测量与分析》期末重点总结

《重砂测量与分析》期末重点总结

一相关概念1)砂矿物:原生的岩石或矿物暴露于地表,在长期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地质作用下不断遭受破坏分解,不稳定矿物不断淘汰,保留下来的碎屑矿物称为砂矿物。

重矿物(比重>3.0);轻矿物(比重<3.0)2)重砂矿物:自然重砂:赋存在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经过淘洗后获得的比重>3.0的重矿物(粒度<1.0mm)人工重砂:采用人工的方法破碎岩石样品,再经人工淘洗、分离后获得的重矿物3)重砂测量:以各种疏松沉积物中自然重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重砂取样为主要方法手段,以追索和寻找砂矿和原生矿床为主要目的,以解决与有用重砂矿物有关的地质及矿产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地质找矿方法。

4)重砂分析:通过砂矿物的分离、鉴定、成分分析及其含量测定等方法手段确定砂矿物的种类、名称、含量,从而对砂矿床进行系统评价的过程。

分析方法:分离;物性特征,成分特征,研究重砂矿物具体特征(晶体形状,大小,磨圆;表面特征;颜色;共生组合特征);重砂矿物形成环境和条件;重砂矿物迁移富集规律;定名重砂测量与分析(重砂找矿法):是以野外测量工作为基础,在室内综合分析研究基础上圈出重砂异常区,为基础地质或矿产勘查工作提供有价值资料的一门应用地质技术方法。

重砂测量的工作方法:按技术要求对水系、山坡或海滨的松散沉积物进行取样,编录。

经室内系统工作、综合整理圈出重砂异常区。

二、重砂测量与分析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研究对象:由物理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矿物组成的原生矿床和次生矿床(砂矿床)。

(2)研究任务:①追索和寻找砂矿和原生矿床②基础地质研究:1)古老哑地层的划分与对比;2)第四纪地质研究;3)岩石学研究中,根据矿物组合特点判断成岩环境及成岩条件;4)矿床学研究中,依据矿物共生特点,论证矿床成因,探索成矿规律。

三、重砂测量与分析的工作内容和程序工作内容:重砂取样、重砂样品的淘洗、重砂矿物分离、重砂矿物鉴定、重砂资料整理和成果图编制以及重砂异常区检查和评价等。

砂分析实验报告

砂分析实验报告

砂分析实验报告砂分析实验报告一、引言砂是一种常见的地质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河道等工程中。

为了了解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本次实验对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测试。

二、实验目的1. 研究砂的颗粒分布特性;2. 测定砂的密度和比重;3. 分析砂的粒度分布。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砂样品;2. 实验仪器:筛分仪、电子天平、密度计等;3. 实验步骤:a. 将砂样品取样,并进行表面处理;b. 使用筛分仪进行粒度分析,记录不同筛孔尺寸下的砂样重量;c. 使用电子天平测定砂样的质量;d. 使用密度计测定砂样的密度。

四、实验结果1. 砂样的颗粒分布特性:根据筛分仪的测试结果,我们得到了砂样在不同筛孔尺寸下的颗粒分布情况。

例如,在筛孔尺寸为0.5mm的筛网下,砂样的质量为10g,而在筛孔尺寸为2mm的筛网下,砂样的质量为20g。

通过对所有筛孔尺寸下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砂样的颗粒分布曲线。

2. 砂样的密度和比重:通过密度计的测试,我们得到了砂样的密度和比重。

例如,砂样的密度为2.5g/cm³,比重为2.6。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砂样的物理特性,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3. 砂样的粒度分布:根据筛分仪的测试结果,我们可以得到砂样的粒度分布情况。

通过对不同筛孔尺寸下的砂样质量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砂样的粒度分布曲线。

这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来说非常重要,因为砂样的粒度分布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五、实验讨论与分析通过对砂样的颗粒分布特性、密度和比重以及粒度分布的测试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砂样的详细物理特性和性能。

这些数据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来说非常重要。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我们可以根据砂样的粒度分布和密度来选择合适的砂料,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河道治理工程中,我们可以根据砂样的颗粒分布和比重来选择合适的河道填料,以提高河道的稳定性和防止水土流失。

砂检测报告

砂检测报告

砂检测报告砂检测报告报告编号:XXXXXX测试单位:XXXXX实验室测试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砂的基本信息样品编号:XXXXXXX样品名称:XXX(砂名称)采样地点:XXXX(采样地点)采样时间:XXXX年XX月XX日样品重量:XXXg二、外观检测外观检测结果显示,样品颗粒呈现均匀的颜色,无明显的杂质或有机污染物存在。

颗粒表面光滑,无沾附土壤或粘结物。

样品干燥无凝结现象。

三、粒度分析采用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的方法进行粒度分析,结果如下:粒径(mm)累计含量(%)0.075 50.150 200.300 400.600 701.180 902.360 95大於2.360 5四、湿度测试湿度测试结果显示,样品的湿度为X%。

湿度测试采用了国家标准(GB/T 50077-2003)的方法进行。

五、含水率测试含水率测试结果显示,样品的含水率为X%。

含水率测试采用了国家标准(GB/T 13576-2017)的方法进行。

六、化学成分分析经过化学成分分析,样品的主要组成成分如下:- 二氧化硅含量:X%- 氧化铁含量:X%- 氧化铝含量:X%- 钙含量:X%- 硅酸钠含量:X%七、综合评价根据以上结果分析,样品为XXX(砂类型),符合国家标准(GB/T XX-XXXX)的要求。

外观无异物,粒度分布均匀,湿度和含水率在合理范围内。

化学成分分析显示,样品主要由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铝、钙和硅酸钠等成分组成,符合砂的主要成分。

八、建议根据砂的使用需求,可以参考本报告中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砂的选择和应用。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或其他测试项目,请联系我司,我们将根据您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测试服务。

备注:以上测试结果仅针对样品所提供的,如需对其他批次的砂进行测试,请重新提取样品并进行测试。

测试人员:XXX审核人员: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砂实验报告

砂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砂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 掌握砂的物理性质测试方法。

3. 分析砂的工程应用及质量要求。

二、实验原理砂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本实验主要测试砂的以下物理性质:含水率、细度模数、容重、堆积密度、筛分试验等。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电子秤、筛分仪、量筒、搅拌器、吸水纸等。

2. 材料:砂、水。

四、实验步骤1. 砂的含水率测定(1)称取100g砂样,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2)取出砂样,用吸水纸吸去表面水分。

(3)称取烘干后的砂样质量,计算含水率。

2. 砂的细度模数测定(1)称取100g砂样,放入搅拌器中。

(2)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3)将搅拌好的砂样倒入筛分仪中,进行筛分试验。

(4)计算不同筛孔尺寸的累计筛余量,求出细度模数。

3. 砂的容重测定(1)称取1000g砂样,放入量筒中。

(2)将砂样捣实,使砂样紧贴量筒壁。

(3)记录量筒中的体积,计算容重。

4. 砂的堆积密度测定(1)称取1000g砂样,放入量筒中。

(2)将砂样捣实,使砂样紧贴量筒壁。

(3)记录量筒中的体积,计算堆积密度。

5. 砂的筛分试验(1)称取1000g砂样,放入筛分仪中。

(2)进行筛分试验,记录不同筛孔尺寸的累计筛余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砂的含水率:根据实验数据,砂的含水率为5%。

2. 砂的细度模数:根据实验数据,砂的细度模数为2.6。

3. 砂的容重:根据实验数据,砂的容重为1.6g/cm³。

4. 砂的堆积密度:根据实验数据,砂的堆积密度为1.5g/cm³。

5. 砂的筛分试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不同筛孔尺寸的累计筛余量如下:- 筛孔尺寸为0.15mm:累计筛余量为20%。

- 筛孔尺寸为0.3mm:累计筛余量为40%。

- 筛孔尺寸为0.6mm:累计筛余量为60%。

- 筛孔尺寸为1.2mm:累计筛余量为80%。

- 筛孔尺寸为2.0mm:累计筛余量为100%。

六、结论1. 本实验对砂的基本性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砂的含水率为5%,细度模数为2.6,容重为1.6g/cm³,堆积密度为1.5g/cm³。

重砂鉴定报告

重砂鉴定报告

重砂鉴定报告野外编号:Mya8 鉴定内容:金矿物鉴定结果:肉眼观察:样品为黄褐色含砾砂土(第四纪冲积层矿样)。

1、分析流程:3、各种矿物特征1)自然金(Au):颜色和条痕呈光亮的金黄色,金属光泽,硬度2.5~3,具强延展性,呈片状、不规则状,粒径0.39m m×0.56mm 1粒,0.85mm×1.2mm 1粒,0.12mm×0.19mm 1粒。

金矿物中包含有石英包裹体。

2)磁铁矿(Fe2O3):铁黑色,条痕为黑色,多呈不规则粒状,可见八面体晶形,金属光泽,不平坦状断口,性脆,磁性强,易被磁铁吸住。

镜下不透明,粒径0.1mm-1mm。

3)褐铁矿(Fe2O3·nH2O):铁红色、深褐色,土状光泽——半金属光泽,条痕黄褐色,粒径一般在0.6mm左右。

4)黄铁矿(FeS2):淡黄铜色,条痕灰黑色或绿黑色,性脆,贝状断口,以单晶为主,少数为极细小颗粒集合体,晶面上可见纵纹,粒径在0.3mm – 1mm。

5)黄铜矿(CuFeS2):黄铜色,表面有的因氧化而呈金黄色、褐红色,条痕为绿黑色,金属光泽,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粒径0.5mm – 1.1mm不等。

6)方铅矿(PbS):铅灰色,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晶体呈立方体与八面体,可见解理平行立方体{100}完全,粒径0.4mm – 1.3mm不等。

7)石英、水晶(SiO2):乳白色、浅玫瑰色、白色、黄白色,极大部分透明,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断口可见油脂光泽;水晶晶体多呈立方柱状。

粒径大小不等,一般为0.4mm -1.5mm。

8)变质岩:多为变质粉砂岩,颜色以褐红色、土黄色为主。

4、本次重砂鉴定只对来样负责,如有疑问因在收到报告15日以内提出,逾期视为认可本报告。

鉴定人:鉴定日期:2013年7月15日。

砂的检验方法实训报告

砂的检验方法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砂的基本性质,了解砂的检验方法,学会使用标准仪器对砂的颗粒级配、含泥量、含水率等指标进行检测,提高学生对建筑材料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实训地点建筑材料实验室四、实训仪器与试剂1. 仪器:筛分机、天平、量筒、烘箱、泥浆洗砂机、沉淀筒、摇筛筒等。

2. 试剂:清水、洗涤剂。

五、实训内容1. 砂的颗粒级配检测2. 砂的含泥量检测3. 砂的含水率检测六、实训步骤1. 砂的颗粒级配检测(1)称取1000g砂样,准确至0.1g。

(2)将砂样置于摇筛筒中,用洗砂机进行清洗。

(3)将清洗后的砂样置于烘箱中,于105℃下烘干至恒重。

(4)将烘干后的砂样进行筛分,分别称量各筛孔的筛余量。

(5)计算各筛孔的筛余率,并绘制颗粒级配曲线。

2. 砂的含泥量检测(1)称取1000g砂样,准确至0.1g。

(2)将砂样置于沉淀筒中,加入足量的清水,搅拌均匀。

(3)将沉淀筒置于摇筛筒中,用洗砂机进行清洗。

(4)将清洗后的砂样进行烘干,称量其质量。

(5)计算含泥量。

3. 砂的含水率检测(1)称取100g砂样,准确至0.1g。

(2)将砂样置于烘箱中,于105℃下烘干至恒重。

(3)计算含水率。

七、实训结果与分析1. 砂的颗粒级配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绘制颗粒级配曲线,分析砂的级配情况。

2. 砂的含泥量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含泥量,判断砂的质量。

3. 砂的含水率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含水率,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八、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砂的基本性质,了解了砂的检验方法,学会了使用标准仪器对砂的颗粒级配、含泥量、含水率等指标进行检测。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1. 砂的颗粒级配对混凝土性能有较大影响,应严格控制砂的级配。

2. 砂的含泥量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应确保砂的质量。

3. 砂的含水率对混凝土的拌合和施工有一定影响,应准确掌握砂的含水率。

重砂测量找矿方法总结2017

重砂测量找矿方法总结2017

重砂测量找矿方法总结重砂测量是一种经济、简便、有效的找矿方法。

重砂测量进行找矿时,主要是通过对矿床或含矿岩石中某些有用矿物及伴生矿物在风化、搬运、沉积和富集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在残坡积层中形成的重砂矿物的分散晕;在水系沉积物(冲积层)中形成的重砂矿物的分散流中的重矿物的鉴定分析达到发现矿床的目的。

重砂矿物分散晕(流)的富集分布具有以下规律:a.重砂矿物分散晕(流)的形态与矿源母体的形态、产状及其所处的地形位置有直接关系,等轴状矿体所形成的分散晕呈扇形;脉状及层状矿体顺地形等高线斜坡分布,形成梯形的重砂分散晕;与地形等高线垂直,则形成狭窄的扇形重砂分散晕。

b.重砂矿物分散晕(流)中重砂矿物含量,距矿源母体较近,重砂矿物含量高,距矿源母体较远,则重砂矿物含量低。

c.重砂矿物分散晕(流)中重砂矿物的粒度及磨圆度,与其原始的物理性质及迁移距离有关。

矿物稳定性越强,迁移距离越小,则矿物颗粒较大,磨圆度差,呈棱角状。

反之,粒度小,呈浑圆状。

(1)重砂测量法的野外工作方法:重砂测量的野外工作主要包括重砂(样品采集)和重砂样品的淘洗与编录二个方面。

1)重砂样品的采集:重砂取样是重砂测量的重要一环,取样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重砂测量的效果。

根据重砂取样的种类、目的、任务及地形地貌特征,重砂取样总体布置分为3种。

a.水系法: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重砂取样布置方法。

通常对调查区二级以上水系进行取样。

样点的布置可依照下述原则:①大河稀,小河密,同一条水流则上游密下游稀,越近源头,取样密度越大;②河床坡度大,跌水崖发育,流速大流量小的溪流应密,反之应较稀;③主干溪流的两侧支沟发育且对称性好,则样点可放稀,反之应加密;④垂直岩层主要走向的溪流应密,而平行岩层主要走向的溪流可放稀;⑤对矿化、围岩蚀变发育地段,岩体接触带,岩性发生重大变化处的溪流冲积层应加密取样。

b.水域法:水域法是按着汇水盆地中各级水流的发育情况进行布样。

取样前应对汇水盆地的水域进行划分,然后将取样点布置在各级水域中主流与支流汇合处的上游,以控制次级水域中有用矿物含量和矿物组合特征。

砂子检测试验报告(一)2024

砂子检测试验报告(一)2024

砂子检测试验报告(一)引言概述:本文旨在针对砂子的检测进行全面的测试报告,通过对砂子样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和分析,评估砂子的质量和性能。

该报告主要分为五个大点:砂子的基本特性分析、化学成分检测、颗粒分布试验、水分含量测定和矿物成分鉴定。

正文内容:1. 砂子的基本特性分析- 结晶类型: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光谱分析,确认砂子的结晶类型,包括石英、长石等。

- 颜色和形态:对砂子样品进行目视观察和显微镜观察,描述其颜色和形态特征,如颗粒大小、形状和表面质地等。

- 比重和密度:利用比重管和密度计,测量砂子的比重和密度,以评估其重量和容积之间的关系。

2. 化学成分检测- 硅含量测定:采用化学分析方法,确定砂子中硅的含量,以评估砂子的纯度和质量。

- 杂质检测:通过化学分析和光谱分析,检测和鉴定砂子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如氧化物、金属离子等。

3. 颗粒分布试验- 粒径分析:采用激光粒度仪或筛分方法,测定砂子样品中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分布情况。

- 粒度系数计算:根据粒径分布数据,计算砂子的粒度系数以及分级指标,以评估砂子的均匀性和质量。

4. 水分含量测定- 烘干法:采用加热烘干法或红外线烘干法,测定砂子样品的初始湿度和最终干燥状态之间的差异,以计算砂子的水分含量。

- 含水率分析:根据水分含量计算出的数据,评估砂子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5. 矿物成分鉴定- X射线衍射: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析砂子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鉴定其中的矿物组成,如石英、长石、黑云母等。

- 热分析法:利用差热分析仪和热重分析仪,对砂子样品进行热分析,以检测其中可能存在的有机物、水化产物等。

总结:通过对砂子样品的一系列试验和分析,我们评估了砂子的基本特性、化学成分、颗粒分布、水分含量和矿物成分。

这些结果有助于了解砂子的质量和性能,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本报告还为进一步研究砂子性质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测试方法的参考。

建筑用砂检验报告

建筑用砂检验报告

建筑用砂检验报告摘要:本次检验旨在对建筑用砂进行质量检测,通过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对其进行综合性能评估,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本次检验对建筑用砂的粒度分布、含水率、压缩强度、抗剪强度等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建筑工程选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1.引言建筑用砂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后期使用效果。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对建筑用砂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

2.方法与仪器2.1粒度分析:使用筛分法对建筑用砂进行粒度分析,采用标准筛网组合进行筛分,根据筛网上的颗粒数量进行统计和计算。

2.2含水率测试:使用烘箱加热法对建筑用砂的含水率进行测试,通过测量前后重量差计算含水率。

2.3压缩强度测试:使用压实仪对建筑用砂进行压缩强度测试,通过加载和卸载过程中的载荷和变形数据计算压缩强度。

2.4抗剪强度测试:使用剪切试验仪对建筑用砂进行抗剪强度测试,通过施加剪切应力和测量剪切变形计算抗剪强度。

3.实验结果3.1 粒度分布:根据筛分结果,建筑用砂的粒度分布主要集中在0.075mm至5mm之间,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3.2含水率:建筑用砂的含水率为4%,符合建筑工程要求。

3.3压缩强度:建筑用砂的压缩强度为20MPa,满足建筑工程的要求。

3.4抗剪强度:建筑用砂的抗剪强度为15MPa,符合建筑工程的要求。

4.分析与讨论通过对建筑用砂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1建筑用砂的粒度分布符合相关标准规定,适合作为建筑工程的骨料使用。

4.2建筑用砂的含水率、压缩强度和抗剪强度均达到建筑工程的要求,具备一定的工程可用性和耐久性。

4.3建筑用砂的质量稳定可靠,适合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常用材料。

5.结论本次建筑用砂的检验结果表明,其粒度分布、含水率、压缩强度和抗剪强度等综合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要求。

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合理选用该建筑用砂,并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合理搅拌和排水措施,以保证其性能的发挥。

30公斤黄沙检测报告

30公斤黄沙检测报告

30公斤黄沙检测报告30公斤黄沙检测报告1. 背景介绍•黄沙样本来源:采集于某地沙漠地区•样本重量:30公斤2. 检测方法为了确保准确性,本次检测采用了以下方法: - 样本预处理:对黄沙样本进行筛网处理,去除大块颗粒物 - 相对湿度测量:使用湿度计测量样本的相对湿度 - 成分分析:通过化学方法分析黄沙的主要成分和含量 - 颗粒粒度分析:采用粒度仪对黄沙样本进行颗粒粒度分析- 环境污染检测:对黄沙样本进行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包括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3. 检测结果相对湿度测量结果•样本相对湿度:40%•结果分析:相对湿度较低,表明样本处于相对干燥的环境中。

成分分析结果•主要成分:–硅含量:70%–铝含量:15%–铁含量:10%–其他杂质含量:5%•结果分析:黄沙主要由硅组成,同时存在少量的铝和铁。

杂质含量较低。

颗粒粒度分析结果•主要粒度分布:–粒径在之间的比例:30%–粒径在之间的比例:50%–粒径大于1mm的比例:20%•结果分析:黄沙粒度主要分布在之间。

环境污染检测结果•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符合环境安全标准•放射性物质含量检测结果:符合环境安全标准•结果分析:黄沙样本中没有检测到环境污染物。

根据以上检测结果,对30公斤黄沙样本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黄沙样本相对干燥,适合在干燥环境中应用。

- 黄沙主要成分为硅,含量较高,铝和铁的含量较低。

- 黄沙粒度主要分布在之间。

- 黄沙样本中未检测到环境污染物。

以上报告仅供参考,具体应用请综合考虑。

5. 建议和注意事项基于上述检测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注意事项:应用建议•由于黄沙样本相对干燥,适合在干燥环境中应用,可以用于建筑材料、沙盘模型等各种领域。

•黄沙主要成分为硅,含量较高,可以用于制造玻璃、陶瓷等产品。

•黄沙粒度主要分布在之间,可用于建筑施工、道路铺设等领域。

注意事项•在黄沙应用过程中,注意防止因黄沙的细小颗粒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健康影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乐—平江地区重砂矿物测量与分析我选择永乐幅及平江幅典型样品统计分析,结合区域地质矿产特征综合研究,对贵州雷山县永乐—榕江县平江地区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及其地质意义有了初步认识。

1区域地质、地貌概况贵州雷山县永乐—榕江县平江一带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江南造山带(王砚耕, 1984),位于雪峰山金、锑成矿带中。

出露基岩地层自下而上有青白口系下江群番召组、清水江组、平略组、隆里组及南华系长安组、富禄组、大塘坡组、南陀组。

番召组及隆里组下部以变余细粒砂岩为主,夹板岩。

番召组上部、隆里组上部及平略组以板岩为主夹少量变余砂岩。

清水江组以板岩为主,夹变余凝灰岩及少量变余细粒砂岩。

南华系以变杂砾质岩(变质杂砾岩、砂砾岩、含砾板岩等)为主,有少量变余砂岩及板岩。

均为区域变质岩,变质程度为低绿片岩组。

番召组和清水江组分布于永乐幅,平略组、隆里组及南华系分布于平江幅。

清水江组、平略组分布面积大,南华系面积小(图1)。

图1重砂统计区位及区域地质略图(据区调院1∶50万及1∶5万地质图编制)1—茅台组; 2—南沱组; 3—富绿组及大圹坡组; 4—长安组、富绿组及大塘坡组; 5—隆里组; 6—平略组; 7—清水江组; 8—番召组; 9—马叶组; 10—煌斑岩; 11—角度不整合界线; 12—整合及侵入界线; 13—断层线; 14—重砂统计区1∶5万永乐幅有少量橄榄金云火山岩(煌斑岩)侵入体,物探推测可能有隐伏花岗岩。

主要矿产是热液型锑矿(伴生金矿)及铅锌矿,重砂测量圈定有锑、铅锌、辰砂及白钨矿等矿物异常,水系沉积物化探圈定有Sb、Au、Pb、Zn、Hg、As等元素异常。

区内构造线方向主要为北东向,以长条状褶皱为主,断层、节理、劈理均比较发育。

构造变动经历了加里东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新构造运动以区域隆升为主。

地貌类型属弱—强切割侵蚀构造中山及低中山,树枝状水系发育,山坡陡峻,沟谷中普遍有基岩出露。

2典型样品的挑选原则为探寻自然重砂矿物组合的地质意义,依据不同地质背景,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分类统计是必要的。

本文挑选典型代表的原则为:(1)全分析鉴定的样品,它反映该件样品所有的重矿物种类、特征及其含量。

(2)采样位置在小溪源头,矿物从基岩风化再搬运距离大多<1km,最远仅2km ±,机械磨损小,重砂矿物组合及特征接近于附近基岩本来的重矿物面貌。

(3)每件样品的物源补充区严格限定在特定的岩石地层单位分布范围之内,在地形地质图上由明确显示的分水山脊界定样品所在处,溪谷汇水范围不跨越统计的岩石地层单位界线。

因此,除热液矿物,再变质矿物及氧化次生矿物外,统计结果可以反映相应地层单位的重矿物组合及重矿物特征。

3统计结果按前述原则,在1∶5万永乐幅及平江幅选择了79件样品进行统计。

统计了各件样品的重矿矿物含量、特征及重砂矿物在统计样数中的出现率,由于篇幅所限,仅将出现率列如表1。

共有30种矿物。

出现率>50%的有电气石、锆石、褐铁矿、钛铁矿、白钛石及锐钛矿6种, 20%~50%的有磁铁矿、金红石、锰矿、绿泥石及黄铁矿5种,皆属比较常见的矿物。

其余为不常见的矿物。

褐铁矿、电气石、锆石、金红石、白钛石及锐钛矿是不同地层区普遍存在而且含量较高的矿物。

钛铁矿在不同源区均有发现,但在番召组及清水江组分布区最为常见而且含量普遍较高。

磁铁矿在隆里组及南华系分布区常见,平略组及番召组分布区偶见,清水江组分布区未见。

黄铁矿、锰矿及绿泥石在不同地层分布区均有,但含量普遍较低。

板钛矿、赤铁矿、雄黄、辰砂在各地层分布区零星见及,刚玉、石榴石、辉锑矿偶见于番召组及清水江组分布区。

4重砂矿物特征及物源分析根据重砂矿物特征及地质背景,对其物源初步分析如下:(1)褐铁矿、白钛石和锰矿(主要是软锰矿)具半金属光泽、油脂光泽、土状光泽,粒径变化大,它们是由含铁、含钛、含锰的矿物或岩石氧化形成的次生矿物,虽然分布普遍,但不能指示原岩的具体特性,物源不定。

(2)绿泥石普遍为粒状,在不同地层分布区普遍存在,来自基岩地层。

它们主要是粘土矿物经区域变质而成的。

(3)黄铁矿呈碎屑状、棱角状,常保存部分晶面或完整晶体,在不同地层分布区普遍存在,它主要来自地层当中,亦有来自后期热液成因者。

野外观察及岩矿鉴定在岩层中常可见沿层稀散分布的黄铁矿晶粒,许多石英脉中有黄铁矿,锑、铅锌矿脉及其围岩蚀变带中也常见黄铁矿。

(4)电气石、锆石、金红石、锐钛矿常呈浑圆—半浑圆状,浑圆柱状,少数棱角—半棱角状,锐钛矿可有较好的晶形。

普遍具搬运磨蚀形迹,粒径多为0·1~0·2mm,与石英及硅质岩屑粒度相似。

它们在各地层分布区普遍存在,尤以电气石和锆石最为常见,而且含量较高,无疑来自于基岩地层。

但其粒度及磨蚀形态并非现代风化搬运所为,而是沉积原岩在沉积阶段早已铸定了的。

(5)磁铁矿、赤铁矿、钛铁矿、板钛矿形态和粒度变化较大,有显著遭受过磨蚀的,亦有尚保存部分晶形或未曾磨蚀的,其来源主要是基岩地层,可能包含着原始机械沉积、化学沉积(赤铁矿)及变质成因(部分磁铁矿、钛铁矿、板钛矿)。

(6)辉锑矿、辰砂、雄黄、毒砂、白钨矿、闪锌矿多为棱角状,常保存部分晶面,个别晶形完整,它们出现频率小,与采样点附近的热液矿化作用有关。

(7)刚玉、石榴石、铬铁矿、绿帘石、角闪石、黑云母、重晶石等,物质来源不一定与地层相关。

刚玉及石榴石虽然见于统计的番召组、清水江组分布区,但可能与该区隐伏花岗岩、有关高温变质作用有关。

在南华系分布的绿帘石、角闪石、黑云母可能不是沉积后再变质产物,因为该岩系砾石组分复杂,有不同的岩浆岩,也有古老的变质岩。

唯在南华系分布区见到的重晶石,很可能为大塘坡时期(大塘坡组沉积期)盆内化学沉积物。

5重砂矿物特征及其组合的地质意义(1)褐铁矿、白钛石在各地层分布区广泛存在而且含量较高,褐铁矿含量常占电磁性部分之50%以上,白钛石含量普遍在10粒以上,多可占重矿物部分之20%~40%,个别样品高达70%。

主要反映了本区近代氧化作用强烈的气候特点。

(2)磁铁矿、赤铁矿多见于隆里组及南华系分布区,其次为平略组分布区,而在清水江组及番召组分布区则几乎未见;黄铁矿则在番召组和清水江组分布区最为普遍而含量亦相对较高。

间接反映了不同时期水介质环境有所变化,即番召—清水江时期以较强的还原环境为主,平略—南华时期为较弱的还原环境至氧化环境为主。

这与区调填图所获得的地层特征基本相符,即番召组、清水红组的岩性的深灰—灰黑色调为主,露头上可见含较多的黄铁矿。

平略组、隆里组及南华系的浅灰、灰绿色调为主,露头上见含黄铁矿较少,南华系富禄组有紫红色含铁板岩,平略组在某些地方也夹有红色板岩。

(3)电气石、锆石、金红石、锐钛矿、钛铁矿、板钛矿等化学稳定性较强的矿物在不同地层分布区普遍存在。

特别是锆石和电气石(锆)石有浅褐、棕、浅棕、棕褐及及浅玫瑰色等,部分具黑色包裹体,粒径多≤0·15mm。

电气石有棕、棕黑、深棕、黑等色,个别呈蓝灰色、绿色,粒径多为0·1~0·3mm,少数0·4~0·5mm),矿物颗粒普遍具有机械磨蚀痕迹,以浑圆及半浑圆为主,显示出沉积原岩的机械碎屑经历了长途搬运,陆源区具有复杂的地质背景。

推测它们的物源区大体相同,可能来自青白口纪以前业已形成的古扬子陆核,那里应该有古老的花岗岩及深变质岩。

此种分析与桑惕等人编著的贵州省岩相古地理图集(从宏观上确定这些地层陆屑物质是从贵州的西北方向来的)可以相互印证。

(4)锆石含量在番召组和清水江分布区普遍小于重矿物部分之1%,个别可达5%;在平略组分布区普遍>1%,高的可达30%~60%,个别达90%;在隆里组及南华系分布区普遍>30%,多数在50%以上,个别高达90%~95%。

电气石含量变化与锆石相似,在番召组及清水江组普遍<重矿物部分之1%,仅个别达2%~5%;在平略组分布区大略2/3的样品含量>1%,多<20%,少数达40%以上;在隆里组及南华系分布区仅个别样品含量<1%, 50%以上的样品含量在30%以上,高的达60%~85%。

在地层柱状层序上总体表现均为由下而上显著增多。

表明沉积蚀源区剥蚀程度的加深,可能是随着时间推移而有更多的深成岩(花岗岩及深变质岩)暴露于地表。

(5)锑矿物(辉锑矿、次生锑)、铅矿物(自然铅、次生铅)、毒砂、闪锌矿、辰砂、雄黄、白钨矿等,是与热液成矿活动相关的矿物,具有找矿指示作用。

图区及邻近地区有锑(具伴生金)、铅锌矿床(点),重砂测量圈定了若干相关矿物异常区,多数异常与矿床(点)位套合一致。

(6)刚玉及石榴石见于永乐幅,大体在物探推测的隐伏花岗岩区位上。

另外,该图幅有的钨矿重砂异常区, 1∶20万区调处理的白钨矿异常时在含矿石英脉人工重砂样品中尚见有黑钨矿。

它们很可能与花岗岩引起的高温度质及热液活动相关,应予重视。

(7)区域重砂测量中个别样品见铬铁矿和辉石,甚至见有α-碳硅石,它们幔源的橄榄金云火山岩或基—超基性岩有关值得注意。

综上,浅变质陆源碎屑沉积岩区,在侵蚀构造地貌条件下,选择不同地层单元分布范围内溪流源头的全分析重砂样品进行统计,结合已知地制裁矿产特征,可以间接反映相应岩石地层单位的重矿物组合。

借助重砂矿物特点,还可探讨沉积源区的变化,和某些沉积环境的变化,筛选出具有找矿指示意义的重砂矿物标志。

对1∶5万永乐幅和平江幅全分析自然重砂样品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证明这种方法确实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得出初步结论:雷山县永乐—榕江县平江一带,青白口系番召组、清水江组、平略组、隆里组及南华系重矿物组合特征是有规律性变化的,从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在样品中出现频率及含量变化推论出沉积水介质氧化—还原程度的变迁;从稳定性较强的锆石、电气石、金红石、锐钛矿等重砂矿物特征推测它们的物源区大体相同,可能来自古扬子陆核;从锆石、电气石含量的显著变化推测陆源区剥蚀程度在不断加深,自隆里时期有更多的深成岩(花岗岩及深变质岩)遭受剥蚀。

对于不常见重矿物的出现也有较合理的解释,如锑矿物、铅矿物、辰砂、雄黄、白钨矿及部分黄铁矿与局部热液矿化有关,是寻找这些矿产的重要指示标志;刚玉和石榴石则可能与隐伏花岗岩引起的高温变质作用有关。

从而拓展了自然重砂测量资料的应用领域,重砂测量不仅是找矿的有效手段,而且对某些基础地质的研究也可以提供重要信息。

[参考文献][1]贵州省地质矿产局. 1∶5万永乐幅地质图说明书[R]. 1995.[2]贵州省地质矿产局. 1∶5万平江幅地质图说明书[R]. 1993.[3]贵州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贵州岩相古地理图集[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2.[4] 王砚耕.贵州上前寒武系及震旦系—寒武系界线研究[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4.[5]靳是琴,李鸿超.成因矿物学概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4.[6]王濮,等.系统矿物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7.[7] 何英. 永乐—平江地区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及其地质意义.贵州地质.2001年18卷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