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药理毒理实验
柴胡药理学研究进展
柴胡药理学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柴胡解热,抗病毒4抗细菌内毒素、抗炎、降脂、促酶分泌、保肝、调节免疫、抗肿瘤和镇静等几方面的药理作用。
关键字:柴胡药理学研究进展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伤寒论》、《千金翼方》、《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和剂局方》、《本草求真》等历代医家名著中均有详细记载[1]。
柴胡具有抗炎、保肝、解热、镇痛等功效,临床用于治少阳症,肝气郁结所致头痛,月经不调,痛经;气虚下陷证;感冒,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胆结石,痢疾,胆汁返流性胃炎心[2]。
柴胡根中主要成分为柴胡皂苷,其次含有植物甾醇、侧金盏花醇,以及少量挥发油、多糖;地上部分主要含黄酮类、少量皂苷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成分[3]。
研究发现柴胡皂苷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等作用。
1.解热柴胡味苦而微辛,有和解退热的功效。
《本草纲目》中称柴胡是“引清气退热必用之药”。
现代药理学证明大剂量柴胡煎剂对人工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4],其有效成分为柴胡挥发油。
柴胡对外感,内伤所致高热均可奏效,且退热平稳,无反跳现象,也可安全用于儿童及孕妇[5],这是其他退热药无法比拟的。
故而现在临床上常用柴胡制成的柴胡注射剂治疗各种热症,如感冒发热,癌症发热等。
2.抗惊厥、抗癫痫作用柴胡皂苷150mg/kg与挥发油300mg/kg合理配伍后有很强的抗惊厥作用[6],柴胡皂苷还可以延长猫的睡眠时间[7],故柴胡治疗神经精神科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如惊恐症,神经分裂症等[8],还有癫痫这一神经科常见疾病。
柴胡作用于毛果芸香碱致痫的家兔和大鼠,可使癫痫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显著减少,发作间隔时间延长,研究结果显示柴胡对癫痫模型大脑皮质放电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传递过程有明显的抑XXX用[9]可见柴胡对于癫痫病有显著的抑XXX用。
黄运生等将8周龄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A)、癫痫模型组(B)、拉莫三嗪组(C)、柴胡皂苷小剂量组(D)、柴胡皂苷中剂量组(E)和柴胡皂苷大剂量组(F)每组10只,后5组动物用青霉素致癫痫,在成功造模及用药物治疗后,分别检测脑电图和观察癫痫性发作行为,结果显示:A组脑电图正常,B组脑电图显示明显癫痫放电,C组和F组癫痫大鼠脑电图恢复正常,D组大鼠脑电图有少量癫痫放电,E组大鼠脑电图基本恢复正常,C、D、E、F组与B组脑电图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因此证明柴胡皂苷对癫痫大鼠脑电图及癫痫性发作有明显改善作用[10]。
小柴胡汤的现代药理研究
述
健 康 大 视 野 2 0 1 4 年8 月 第 2 2 卷 第 8 期 H e a l t h H o r i z o n , A u g u s t 2 0 1 4 , V o 1 . 2 2 N o . 8 小 柴胡Βιβλιοθήκη 的现代药理研 究 柏芸芸
[ 中图分类号 ] R 2 8 9 . 5 [ 文献标识码 ] A 小 柴胡 汤 出 自 《 伤 寒论 》,为 和解少 阳之 主方 ,柯韵 伯 喻 之为 “ 少 阳机枢 之剂 ,和 解表 里之 总方 ”。由柴胡 、黄芩 、 人 参 、半夏 、甘草 、生 姜 、大 枣 7味药 组成 。历年 来人 们对 小 柴胡 汤进 行 了大量 的基 础 、实验 、l 临床方 面 的研究 ,现代 药理研 究表 明小 柴胡 汤对 肝胆 、中枢 神经 、血液循 环 、胃肠 道 等 多个 系统 均有 影响 , 并具 有调 节 内分泌 和抗 炎 、 抗肿 瘤 、 抗 病 毒 、对放 射 性损 害 的 防护作 用 等等Ⅲ 。现将 近 十余 年来 国 内各学 者对 小柴 胡汤药 理作 用 的实验 研究 作一 综述 。 1 抗病 毒 的机理
少前 列腺 素 的产生 而实 现 的 ;又 提示 小柴 胡汤作 用 可能 仅
都 有抑制 作 用 , 且 随着 药物 浓度 的 降低 , 对H C V m R N A转 录 量 抑制 作用 均相 应地 减少 。 李 建蓉 等 通过 实验证 明小 柴胡 汤 的抗 HC V不 是通 过抑
制 mR N A 的转 录 ,而 可 能是 通过 调节 机体 免疫 功 能发 挥作
2 免 疫调 节作 用
有 明显抑 制作 用 , 其作 用机 制是 通过 调整局 部环 境 中的免 疫 状 态和 功能 而诱 导细胞 的凋 亡 和坏死 。 ,
德众(小柴胡片)使用说明
德众(小柴胡片)【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适应症】养阴生津。
用于面黄肌瘦,津少口渴,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神经衰弱。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毒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小柴胡片主要有以下药理作用:1.解热作用:小柴胡片对酵母所致发热模型大鼠具有显著的降温作用。
说明小柴胡片有较好的解热作用。
2.抗炎作用:小柴胡片对小鼠腹腔毛细管通透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具有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趾肿胀作用。
说明小柴胡片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3.护肝作用:小柴胡片能显著降低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谷甲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活性,肝细胞破坏程度减小,揭示小柴胡片具有较好的护肝作用。
4.抗胃粘膜损伤作用:小柴胡片对醋酸所致大鼠胃粘膜损伤及小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示小柴胡片对慢性胃粘膜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对急性胃粘膜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儿童用药】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老人用药】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包装】0.4g*100片/盒【药物过量】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类型】OTC甲类【医保】非【国家/地区】国产【剂型】片剂【药代动力学】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加味小柴胡颗粒的药学及药理学研究
加味小柴胡颗粒的药学及药理学研究加味小柴胡颗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疏肝解郁、调理脾胃、清热解毒等药效。
在临床上,加味小柴胡颗粒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特别是与肝气郁结相关的疾病,如肝郁气滞型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型失眠等。
本文将从药学及药理学两个方面对加味小柴胡颗粒进行探讨。
一、药学研究:1. 原料药研究:加味小柴胡颗粒的原料药主要有黄芩、半夏、生姜、人参、大黄、柴胡等中草药。
每种中草药均有其独特的性味归经,通过药理学研究发现,这些中草药可相互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黄芩具有清热泻火、疏肝解郁的作用,半夏能够燥湿降逆,平喘化痰,生姜有温中散寒的作用,人参能够益气健脾,大黄能够通便泻火,而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和胃理气的作用。
这些药物组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共同发挥治疗作用。
2. 配伍药学研究:加味小柴胡颗粒通过对中药与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中药配伍理论。
其中最重要的是柴胡与半夏的联用,两者组合能够疏肝和胃、降逆平喘的作用。
黄芩与大黄的联用则具有清热泻火、通便降脂的效果。
其他中草药在配伍中也有相应的搭配原则,通过合理的配伍,使其药效更加显著。
二、药理学研究:1. 肝胆系统影响的研究:加味小柴胡颗粒对肝胆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在柴胡的作用下,可以疏肝解郁,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不适症状。
同时,柴胡还能够增强肝胆的排毒功能,促进胆汁的分泌,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正常运行。
2. 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加味小柴胡颗粒还对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其成分中的黄芩、人参等草药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人体抵抗力。
黄芩和人参所含有的有效成分可刺激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3. 胃肠道调节作用的研究:加味小柴胡颗粒对胃肠道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柴胡可以调整胃肠的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与胃肠的消化吸收。
柴胡中的生姜能够温中散寒、促进胃肠道的蠕动。
综上所述,加味小柴胡颗粒是一种具有显著药效的中药复方制剂。
不同配伍组方小柴胡汤的人肝细胞毒性体外检测
・1266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Acad J Sec Mil Med Univ 2007Nov ;28(11)・短篇论著・不同配伍组方小柴胡汤的人肝细胞毒性体外检测I n vit ro detection of human liver cell toxicity induced by various recipes of Xiaocaihu decoction戈 萌1,2,柴逸峰13,季红光2,陈晶晶2,李玉琪2,吴 峰2,谢天培2(1.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学教研室,上海200433;2.上海天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上海201203)[摘要] 目的:系统检测不同配伍组方小柴胡汤对人肝细胞的毒性,为减毒改良提供依据。
方法:M T T 法检测不同配伍组方小柴胡汤水煎液和超声萃取液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 27721)活性的影响,以此作为初筛,并用正常人肝细胞进行验证。
结果:小柴胡汤原方、黄芩、黄芩+柴胡水煎液对人肝癌细胞株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作用强度原方<黄芩<黄芩+柴胡合煎液;黄芩+半夏、柴胡、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和大枣水煎液无显著作用;超声法样品比水煎法样品的抑制作用弱。
结论:小柴胡汤原方水煎液具有肝细胞毒性,主要毒性药材为黄芩,柴胡可增强黄芩的毒性,半夏可降低黄芩的毒性。
[关键词] 小柴胡汤;黄芩;肝细胞;毒性试验[中图分类号] R 282.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2582879X (2007)1121266203[基金项目] 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科技专项基金(05DZ19739).Supported by Special Fun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of Shanghai (05DZ19739).[作者简介] 戈 萌,硕士生.E 2mail :mge @tengen 3Corresponding aut hor.E 2mail :yfchai @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内科应用广泛[1]。
小柴胡汤的现代药理研究
小柴胡汤的现代药理研究作者:姚锋梅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24期摘要:小柴胡汤可广泛运用于多种病症,本文通过对小柴胡汤的现代药理研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目前,小柴胡汤在现代临床上场应用与各种发热症状、胸膜炎、伤风感冒、支气管炎、胃炎、肿瘤等多种疾病。
小柴胡汤的药房主要应用在抗炎、散热、调节免疫系统、预防炎症以及保护胃部等方面。
关键词:柴胡;小柴胡汤;药理作用;现代药理1 柴胡柴胡又名黑彩胡,是伞形科植物和植物紫胡的根,多产于我国北方地区,通常在春秋采挖。
柴胡味苦、为清虚热之良药,常用于感冒发热、解表泄热,也可用于月经不调、子宫脱落、胸闷气滞等病症。
在《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1,2],将柴胡列为上品良药。
历朝历代皆有对柴胡植物的记载。
2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是东汉名医张仲景所发明的药方,药方内容为大枣、山茶根、柴胡、半夏、生姜、甘草、干姜等中药组成。
可起到和解少阳、祛邪同时还具备防癌、抗癌的效用。
药方中的柴胡乃少阳专药,可达到轻清升散,疏邪透表之效,为君药。
山茶根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为臣药。
配合柴胡使用,相得益彰可解。
方中半夏和胃降逆,可消痞散结,为佐药。
辅助君臣药攻少阳之邪。
甘草为佐药,人参、大枣、干姜为使,温中散寒,益气补血生津,了匡扶肌体防少阳之邪之效。
药方配合祛邪兼顾正气、攻少阳为主兼顾养胃气。
在《伤寒杂病论》中,第263条提及少阳之病时,形容症状为"目眩、口苦、口干"。
第96条提出"伤寒五、六日中风、忽寒忽热、胸胁部满闷不适、难以名状、食欲不振、喜呕。
明确的指出了小柴胡汤的主证。
少阳病,其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病邪难有定处,故其常见症状不一。
因此在《伤寒杂病论》第101条中提到"患伤寒中风者,有柴胡之证,具一证便是,忽寒忽热、脉象以舌红苔白脉为主"在古书中针对小柴胡汤主治的症状有10种以上,在《伤寒杂病论》中曾多次提及,它不仅适用于少阳之邪,还可以与产后郁结、黄疸之证等多种病症。
小柴胡颗粒实训报告
小柴胡颗粒实训报告
小柴胡颗粒收载于中国药典XX年版一部,本公司生产的规格为:每袋10g,其检测主要内容为
1.性状:本品为黄色至棕褐色颗粒;味甜。
2.鉴别取本品6g,研细,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盐酸调PH 值至2~3,用乙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苓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l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SOP - QC -240-01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u1,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取出,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20ml,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J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10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照SOP- QC -240-01试验,吸取.上述鉴别项下的供试品溶液10yl与上述对照药材溶液5~ 10u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105°C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关键词】柴胡汤临床应用1 临床应用肝病小柴胡汤具有显着的抗炎保肝、解热镇痛等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预防肝癌,是日本汉方药中产量最大和用量最多的方剂[1]。
近年来,小柴胡汤在治疗肝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不断推广。
贾克明[2]将86例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住院病人随机分3组连续服药3个月进行临床观察,证明小柴胡汤与联苯双脂有相同的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且反跳现象极少,表明小柴胡汤对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有一定的价值。
汪菊兰[4]随机分组,对照组服保肝药物,实验组服小柴胡汤,研究发现实验组肝硬化发展成肝癌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李盈昌[4]应用小柴胡汤加白术、枳壳、茵陈、茯苓、栀子等药治疗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也取得明显效果。
小柴胡汤方中有效成分柴胡皂苷、黄芩苷元、黄芩苷、甘草甜素等能有效抑制癌细胞增殖,明显增强正常肝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肝组织再生。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小柴胡汤可提高生存率,使肝癌累积发生率下降,而且对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妇科病小柴胡汤为和法之祖,可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临床上常用于妇人经期感冒、术后发热、痛经、急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疾病的治疗。
周惠芳[5]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妇女经期感冒,3 d后热解病除。
杨文斌等[6]采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热入血室,和解少阳兼散血室之结,3剂诸症悉除,疗效满意。
钱黎[7]对38例产后发热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结果15例3 d 内体温恢复正常,17例5 d内恢复正常,6例1 w内恢复正常。
王飞儿[8]用小柴胡汤合仙方活命饮治疗慢性盆腔炎症见少腹隐痛,腰骶酸楚,带下量多,经前乳胀,心烦易怒,脉细滑。
7剂后少腹疼痛瘥,白带渐止,腰酸好转。
李庆华报道金振堂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崩漏,3剂后诸症悉平[9]。
小柴胡汤用于治疗妇科疾病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
小柴胡汤中柴胡、黄芩为君药,柴胡舒解肝气,提举陷入血室之外邪,使之透表外出;黄芩苦寒泄热,使半里之热邪得以内彻。
小柴胡汤的药理研究及该方在发热性疾病中的应用
小 柴 胡 汤是 东 汉 张 仲 景 《 寒 论 》 的 名方 , 方 由 柴 胡 伤 中 原
1 保 肝 利肌 作用 : 仁 军 的研 究 提 示 , 方 对 四 氯 化碳 诱 发 . 3 张 该 的 小 鼠肝 损 坏有 保护 作 用 , 促 进 血 细 胞 再 生 , 制 肝 炎 、 肪 并 抑 脂 肝 的发 生 。 钝 圆 的 研 究 表 明 , 黄 该方 有 显 著 利 胆 作 用 , 促 进 胆 能 汁 分泌 , 加 其 排 泄 量 , 高 胆 汁 中胆 酸 及 胆红 素 含 量 。 增 提
变 有 一 定 疗 效 , 对 甲型 链 球 菌 、 炎 双 球 菌 、 膜 炎 球 菌 、 并 肺 脑 金 黄 色 葡 萄 球菌 、 白喉 杆 菌 、 核 杆 菌 、 结 痢疾 杆 菌 及霍 乱 弧 菌 等 多 种 球 菌 均 有 抑 制 效 能 。柴 胡 煎 剂 及 柴 胡 所 含皂 甙 均有 抗 炎 作
7: 0. 5
【】 P p B sAA a , 1 uom n c ai ho o g 3 a aM,as ,drRe a. timu emehns i trmha — t A ms n n
ii olea sh oeo bcoa te dtem jv it o a— is birn: erl fo ac i na  ̄o s empt t t t t n g n h h o
【】 王嘉 桔 , 鸿 雁 . 闭 塞性 脉 管 炎研 究 的 现 状和 进 展l】 林 医 药 , 1 谭 血栓 J吉 .
1 9 1 2 7 9 3。 4: 5 .
【】 Mis ,o e M. u re dsae v w u dt[ . mnV s 2 U 儿 P ̄ r J B egr i s: r i p ae S i ae S e aee ] j e
中药柴胡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
1582019 年第 6 卷第 65 期2019 Vol.6 No.65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中药柴胡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沙塔尔·帕塔尔,热依汗古丽·买买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中药柴胡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情况。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9月我院收治的肝郁气滞型慢性胃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疏肝汤治疗,观察 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醋炙柴胡,观察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酒炙柴胡,比较3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1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2组与对照组之间、观察1组和观察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在肝郁气滞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中运用醋炙柴胡配制的柴胡疏肝汤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主要源于醋炙柴胡中含有较多的柴胡皂苷,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中药柴胡;药理研究;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65.158.01在中药材中,柴胡的历史比较悠久,根据中药医学研究,柴胡中含有较多的柴胡多糖和柴胡皂苷,能够调节免疫力、对消化道分泌进行改善,但柴胡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其药效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1]。
基于此,我院研究采用不同炮制方法柴胡配伍疏肝汤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以下是我院具体的分析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9月我院收治的肝郁气滞型慢性胃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
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4~75岁,平均(45.8±3.2)岁;观察1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1~78岁,平均(47.3±2.5)岁;观察2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3~76岁,平均(42.4±2.6)岁。
小柴胡汤对体外新生大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LDH、HBDH和酶组织化学的影响
摘要前言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尤其新生儿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且常有暴发流行,病死率高,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
本研究为探讨有效的药物治疗及其机制,选取中药小柴胡汤来研究其对体外新生大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的心肌酶学和酶组织化学的影响。
材j|li}及方法一、中药方剂:小柴胡汤,经水煎醇沉后含生药量100rag/m1,8磅高压灭菌,4℃保存。
二、病毒: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virusB3,CVB3)Nancy株,引自首都儿科研究所,在长成单层的veto细胞上连传三代,细胞全部病变后,反复冻融3次,放一20℃冰箱保存备用。
三、心肌细胞培养方法培养液为20%生长液:美国产MEM液,含20%胎牛血清,常规量谷氨酰胺及双抗。
出生1~3天的Sprague~Dawley大鼠,无菌取心室组织,PBS冲洗去除血块,剪成lmm3小块,再经PBS冲冼3次。
加0.08%胰蛋白酶,37。
C水浴磁棒搅拌(100转/分)消化15分钟共4次,前2次消化液弃去,收集后2次消化的细胞悬液,离心800转/分,8分钟,去上清。
加入冷生长液终止胰酶消化,重复离心后加20%生长液,反复吹打。
将细胞悬液分装入方瓶及装有盖玻片的6孔细胞培养板内,37"C培养,24小时细胞贴壁,逐日换液,3—4天心肌细胞长成单层。
四、选择药物对细胞的最高无毒剂量将药液进行系列稀释:2.0,1.0,0.5,0.25,0.125rag/m1,每・1。
个稀释度3个平行管,对照组3个平行管,加入已长成单层的心肌细胞培养瓶中,37‘C培养,逐日观察,以对心肌细胞无毒性的最高药物浓度为药物的最高无毒剂量。
五、病毒对大鼠心肌细胞的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
在已长成单层的大鼠心肌细胞上滴定CVB。
Nancy株的TClDso,为10一。
六、病毒感染后LDH、HBDH及细胞病变将已经长成单层的心肌细胞19瓶随机分四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n,=2),B组为药物对照组(n。
柴胡药理研究报告
柴胡药理研究报告
柴胡是一种中药材,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
它的药理研究已经进行了多年,下面就柴胡的药理研究进行报告。
柴胡主要成分为柴胡素、柴胡次硷等。
柴胡具有清热解毒、利胆、抗炎、抗病毒等作用。
在临床上,柴胡被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肝炎等疾病。
柴胡的清热解毒作用是其最重要的药理作用之一。
研究表明,柴胡可以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于化脓性感染和病毒感染具有抑制作用。
此外,柴胡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柴胡的利胆作用是指它可以刺激胆汁分泌,增加胆汁排泄。
研究显示,柴胡通过激活胆囊收缩和胆汁分泌,可以促进消化和吸收,改善胃肠道功能,有利于消化食物中的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柴胡的抗炎作用是由其成分中的柴胡素等活性物质所决定的。
研究发现,柴胡可以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炎症症状。
此外,柴胡还可以促进炎性细胞的凋亡和清除,防止炎症的扩散和恶化。
柴胡的抗病毒作用是指柴胡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增殖。
研究发现,柴胡可以通过干扰病毒的蛋白质合成和抑制病毒的核酸合成,阻断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生存和复制。
此外,柴胡还可以增强宿主的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
综上所述,柴胡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中药材。
它具有清热解毒、利胆、抗炎、抗病毒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但需要注意的是,柴胡由于其成分复杂,对于不同疾病的治疗作用和用药剂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柴胡注射剂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柴胡注射剂的药效学特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
2. 药物:柴胡注射剂(剂量为100mg/kg),购自某中药制药厂。
3. 试剂与仪器:生理盐水、乙醇、电子天平、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等。
三、实验方法1. 动物分组: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柴胡注射剂低剂量组(50mg/kg)、柴胡注射剂中剂量组(100mg/kg)、柴胡注射剂高剂量组(200mg/kg)。
2. 给药方法: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分别于实验开始前1小时对各组小鼠进行腹腔注射给药,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
3. 观察指标:(1)观察小鼠的一般行为表现,记录活动情况、食欲、呼吸等。
(2)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的疼痛阈值,记录给药前和给药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的疼痛阈值。
(3)采用扭体法测定小鼠的疼痛敏感性,记录给药前和给药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的扭体次数。
(4)采用细胞毒性试验检测柴胡注射剂的细胞毒性,记录不同剂量组细胞的存活率。
4.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实验结果1. 一般行为表现:各组小鼠给药前后活动情况、食欲、呼吸等均无明显差异。
2. 疼痛阈值:(1)热板法:柴胡注射剂中、高剂量组给药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的疼痛阈值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表明柴胡注射剂具有镇痛作用。
(2)扭体法:柴胡注射剂中、高剂量组给药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的扭体次数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表明柴胡注射剂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3. 细胞毒性试验:柴胡注射剂低、中、高剂量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2.5±3.1)%、(88.2±2.5)%、(83.1±2.8)%,与空白对照组(100.0±1.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柴胡注射剂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
小柴胡汤及其拆方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小柴胡汤及其拆方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目的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七味药组成,全方药虽七味,但配伍得当,组方严谨,具有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升降协调,和解少阳,疏利三焦,调达气机,宣通内外,运转枢机的作用。
现代临床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和传染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不明原因发热、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结膜炎等。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造成世界性大流行。
近年来由于流感病毒的肆虐,迫切需要新型的抗流感新药,而流感病毒的抗原又不断变异,使得西药难以发挥理想的作用。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相结合,在前期体内实验的基础上,借助血清药理学和细胞培养技术,进一步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小柴胡汤及其配伍组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研究小柴胡汤及其拆方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以及各配伍组之间的药理协同作用机理。
本实验研究对于揭示经方配伍治疗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弘扬祖国传统中医药学,发掘祖国传统中医药学宝库,为临床用方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方法本实验应用血清药理学和细胞培养技术,研究小柴胡汤及各配伍组的细胞毒性和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
观察小柴胡汤全方组及其各配伍组对流感病毒肺适应株的抑制作用。
具体方法如下:1、将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8组,分别灌服相应组别药物,制备含药血清以备后期实验用。
2、猪肾细胞常规保存、传代,测定流感病毒滴度,得到病毒的TCID50,以备后期实验时使用。
3、含药血清对细胞的毒性测试:将8组含药血清分别加入单层细胞悬液中3天后MTT法,570nm波长比色测OD值,比较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以确定下一步实验中含药血清的加入量。
4、体外抗病毒作用观察:将100TCID50的甲型流感病毒液接种于长成单层的猪肾细胞上,置37℃、5%CO2培养箱内吸附2小时后,小心吸去病毒液,用PBS洗涤3次,分别加入最终浓度为10%的8组含药血清,每组设四个平行孔。
小柴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柴胡汤的药效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小柴胡汤是中医经典方剂,具有和解少阳、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的功效。
本实验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验证小柴胡汤的药效。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细胞培养箱、酶标仪、显微镜、离心机、高压蒸汽灭菌器等。
2. 试剂:小柴胡汤提取物、细胞培养液、胎牛血清、四甲基偶氮唑盐(MTT)、二甲基亚砜(DMSO)、无水乙醇、抗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等。
三、实验方法1. 体外细胞实验(1)细胞培养:采用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人细胞株HSV-HepG2,分别用含10%胎牛血清的细胞培养液培养。
(2)小柴胡汤提取物制备:将小柴胡汤药材按比例浸泡、煎煮、过滤、浓缩、干燥,得到小柴胡汤提取物。
(3)细胞毒性实验:采用MTT法检测小柴胡汤提取物对HepG2和HSV-HepG2细胞的毒性。
(4)抗病毒实验:采用ELISA法检测小柴胡汤提取物对HSV的抑制作用。
2. 动物实验(1)实验动物:选用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实验方法:实验组给予小柴胡汤提取物,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观察两组动物的生长发育、生理指标、病毒感染情况等。
四、实验结果1. 体外细胞实验(1)细胞毒性实验:小柴胡汤提取物对HepG2和HSV-HepG2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毒性逐渐增强。
(2)抗病毒实验:小柴胡汤提取物对HSV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2. 动物实验(1)生长发育:实验组大鼠生长发育正常,体重、食欲、活动能力等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2)生理指标:实验组大鼠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3)病毒感染情况:实验组大鼠的HSV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小柴胡汤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五、实验结论1. 小柴胡汤提取物对HepG2和HSV-HepG2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其抗病毒作用更为明显。
试析柴胡疏肝散抗抑郁作用的药理学实验研究
试析柴胡疏肝散抗抑郁作用的药理学实验研究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压力不断提高,抑郁症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医护人员为了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紧张、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通过利用柴胡活性分子将靶点网络与蛋白相互结合,根据靶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利用数据库将靶点类型进行分类。
本文通过对柴胡15个活性分子、50个作用靶点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柴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后,可以发现柴胡对细胞代谢、细胞过程、细胞应激等过程具有明显反应,通过协调管理PI3K-AKT、MAPK等信号从而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抑郁情况。
本文主要通过对柴胡分子抑郁作用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对治疗抑郁症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柴胡;抑郁症;分子对接;作用靶点1、前言近些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情感精神类疾病。
抑郁症具体症状表现为:患者经常出现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
根据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全球至少有20%的人类患有抑郁症,其中男性患者占12%~15%,而女性患者占18%~25%。
抑郁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生活、学习,由于治疗药物过于昂贵,还会为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本文通过对治疗抑郁症药物进行分析研究,在传统治疗抑郁症的西药基础上,通过适当的结合中药,从而有效的改善抑郁症患者症状。
中药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疏散退热、升举阳气等疗效,柴胡药剂中具有治疗抑郁症状的柴胡皂苷因子,因此抑郁症患者通过适当的服用柴胡药剂具有明显护理治疗效果。
[1]2、材料与方法医护人员通过对柴胡药剂中具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柴胡药剂中含有大量的抵抗抑郁症功效的化合物,医护人员通对柴胡中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后,所获得活性靶点。
医护人员通过对活性靶点与数据库信息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确认靶点化学分子成分。
医护人员首先通过将药物分子与蛋白三维结构进行连接,从而根据蛋白与分子反应进行排序,从而判断出靶点具体位置。
加味小柴胡颗粒的药学及药理学研究
加味小柴胡颗粒的药学及药理学研究药学研究方面,加味小柴胡颗粒的成分主要包括柴胡、黄芩、黄柏、枳壳、甘草等多味中药。
通过药学实验,已证实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降压、镇静、解热等药理作用。
这些成分通过临床应用,形成了一种药物组合,可以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柴胡是加味小柴胡颗粒的核心成分,它具有调节肝脏功能的作用,可以缓解肝郁,平衡情绪。
黄芩、黄柏、枳壳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病毒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
甘草可以补充肝脏所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帮助肝脏修复。
此外,加味小柴胡颗粒还包含了辅助成分,如中药红花、荆芥、冰片等。
这些成分具有疏肝气、醒脑益气的作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肝功能。
药理学研究方面,对加味小柴胡颗粒的药理作用也有一定的认识。
研究表明,柴胡属于苦寒之味,具有疏肝和胆的功效,可以促进肝胆排泄功能,减轻肝郁引起的症状。
黄芩、黄柏、枳壳具有苦寒性质,可以清热解毒,抑制细菌、病毒生长。
甘草具有补气、调和胃肠的作用,可以改善肝脏功能。
而辅助成分如红花、荆芥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总之,加味小柴胡颗粒作为一种中成药,通过多种中药组合的方式,发挥了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的作用。
药学研究证明了其多种中药成分的药理作用,药理学研究则进一步验证了其治疗作用。
加味小柴胡颗粒是一种药效明确,临床实践证明的中成药,具有一定的药理学基础,可以作为中医药学的研究方向。
小柴胡片药效学实验研究
小柴胡片药效学实验研究
佟丽;陈江华;陈育尧
【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
【年(卷),期】1998(9)6
【摘要】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小柴胡片对发热模型大鼠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大剂量组(3.2g/kg)解热作用与单纯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抗炎实验结果表明,小柴胡片对小鼠早期炎症腹腔毛细管通透性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能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趾肿胀。
小鼠口服小柴胡片2wk后,对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大剂量组(2.5g/kg)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提示小柴胡片具有较好的降温抗炎作用。
【总页数】2页(P519-520)
【关键词】小柴胡片;急性;肝损伤;抗炎;解热作用;中药
【作者】佟丽;陈江华;陈育尧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6;R285.5
【相关文献】
1.在中药化学实验中引入药效学实验的研究 [J], 张颖;江玲丽
2.小柴胡片及其包装用铝箔封口垫片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J], 朱颖虹;张清民;傅泳
梅;许实波;许东晖;梅雪婷
3.小柴胡片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初步实验研究 [J], 倪勤;翟琦;余敏;席红丽;张国庆;刘丹;张耀新;张清民
4.仙脉通胶囊对实验性脑缺血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J], 周敏;赵松;万丽鹤;杨伟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柴胡药理毒理实验
1.对肝脏的药理作用
柴胡功善疏肝解郁,升举清气,历代医家常以其治肝郁气滞等症,临床疗效显著。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SS保肝作用的特点为: 降低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对肝细胞坏死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还促进肝细胞再生; 刺激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使内原性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降低细胞色素C还原酶的活性,使得脱氢酶活性下降,激素样副作用降低;使巨噬细胞活化,促进抗体干扰素产生,增强NK细胞和LAK 细胞活性,调节免疫; 促进蛋白合成,增加肝糖原,降低过氧化脂质,促进肝细胞再生。
1. 1 抗肝损伤
SS对CCl4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及卡介苗致小鼠慢性肝损伤均有显著的修复保护作用,其有效成分是SS单体III,VI和XIII,SS 对CCl4实验性肝损伤小鼠有保护和促进肝内脂质代谢的作用,使肝内过氧化脂质含量降低,AL T和TG含量降低,而GSH含量升高;提SS通过减少氧及其他自由基对肝脏损伤和提高细胞色素P450等其他毒物结合酶系统,加强肝脏对毒物代谢而发挥保肝作用。
1. 2 抗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共有病理变化,不同病因导致的慢性肝损伤,使得肝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增加降解不足,过多沉积在肝内引起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主要病理机制为: 肝细胞慢性损伤; 星状细胞激活导致细胞外基质产生; 细胞因子紊乱后促进活化肝星状细
胞的凋亡SS对上述环节有一定作用。
2. 对肝脏的毒理作用
通过临床应用的不断总结研究当大剂量长时间服用柴胡时能造成明显的肝脏毒性。
SS因是柴胡主要化学和药理活性成分,不同基源炮制和提取方法的柴胡样品中柴胡总皂苷柴胡皂苷a含量与和急性毒性大小呈正相关,柴胡总皂苷小鼠口服LD50为4. 5 g kg,大鼠给予柴胡30d可致肝功异常,大剂量使用柴胡水煎剂可造成大鼠明显的肝毒性损伤,与临床报道相一致; 为了进一步发现其导致肝毒性的物质基础,进行了不同组分之间的大鼠肝毒性比较研究,发现柴胡不同组均可导致大鼠肝毒性损伤,其途径与过氧化损伤机制有且醇提组分的肝毒性损伤程度高于水提组分,而醇提组分SS,SSa和SSd的含量明显高于水提组分柴胡醇水提取可导致血谷丙转氨酶(AL 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增总-SH含量降低;血和肝内丙二醛(MDA)含量增加,GSH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GSH- Px活性下降;上述化随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加重,与蒸馏水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异提示柴胡醇水提取物长期给药后可导致大鼠明显的毒性损伤,其损伤途径与机体氧化应激后诱导脂质过氧组织内活性分子巯基损耗而造成肝组织损伤有关。
[1]黄幼异,黄伟,孙蓉. 柴胡皂苷对肝脏的药理毒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9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