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介导绿原酸肾小管分泌

合集下载

中药活性成分降尿酸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活性成分降尿酸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活性成分降尿酸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周洁;孙超;李飞【摘要】高尿酸血症是由嘌呤类物质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研究逐步受到关注,并取得明显进展.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黄酮、皂苷、生物碱等多种中药活性成分通过抑制腺苷脱氨酶和(或)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生成,或通过调控尿酸转运蛋白的表达增加尿酸排泄,从而发挥降尿酸的药理作用.该文以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为基础,对中药活性成分降尿酸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总结,综述近年的研究报道.%Hyperuricemia is a heterogeneous group of diseases caused by disorders of purine metabolism and /or excretion of uric acid reduction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attention , and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In recent years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flavonoids , saponins , alkaloids and other active compon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reduce uric acid by inhibiting the activity of key enzymes in purine metabolism ,or by increasing the excretion of uric acid through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uric acid transporters , thereby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uric acid .Based on the pathogenesis of hyperu-ricemia, the mechanism of active compon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reducing uric acid is summarized , and recent research reports are reviewed .【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年(卷),期】2018(034)001【总页数】4页(P19-22)【关键词】中药;黄酮;皂苷;生物碱;高尿酸血症;黄嘌呤氧化酶;尿酸转运蛋白【作者】周洁;孙超;李飞【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药学院,湖北十堰 442000;湖北医药学院药学院,湖北十堰 442000;湖北医药学院药学院,湖北十堰 44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5;R284.1;R287.3;R589.202.2;R589.205.31;R977.3;R977.6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向高脂、高蛋白的转变,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趋于低龄化[1]。

有机阴离子转运肽形态

有机阴离子转运肽形态

有机阴离子转运肽形态
有机阴离子转运肽(OATPs)是一类重要的跨膜转运蛋白,它们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OATPs主要参与有机阴离子、药物和代谢产物的转运,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起着重要的影响。

OATPs的形态结构对其转运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OATPs属于跨膜转运蛋白超家族,包括11个家族成员。

这些蛋白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肾小管细胞和肠道上皮细胞中,参与药物的转运和代谢。

OATPs的结构主要由12个跨膜螺旋和两个亲水性N端和C端组成。

这种结构为OATPs的转运功能提供了条件。

OATPs的形态结构对其转运功能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OATPs的亲水性N端和C端对其定位和活性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OATPs的跨膜螺旋的长度、排列和倾斜角度对其物质的转运速率和方向有着影响。

此外,OATPs的空间结构和亲疏水性也影响着其与物质的结合和转运。

OATPs的形态结构还对药物的代谢和副作用产生影响。

例如,OATP1B1和OATP1B3是肝脏中重要的OATPs,参与大部分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这两种OATPs的变异与药物代谢异常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关。

近年来,研究者发现OATPs的形态结构可能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
展有关。

例如,OATP1B1的突变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和肝脏疾病的发生。

OATPs的形态结构对其转运功能、药物代谢和疾病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OATPs的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对药物代谢和疾病发生机制的深入理解,为新药研发和疾病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肾脏有机阴离子转运体在尿酸转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肾脏有机阴离子转运体在尿酸转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肾脏 是尿酸排泄 的主要 器官 , 人体 内的尿 酸约 2 / 3经 肾
脏排 泄 , 1 / 3 从 肾外排泄… , 例如肠 道排泄 。肾脏对尿 酸的排 泄经 过了肾小 球 的滤过 、 分 泌前 的重 吸收、 肾小 管 的主5 5个 氨基 酸残 基 , 1 2个假 定 的跨 膜 区 域( T M s )以 及 细 胞 内 部 的- N H :和- C O O H 末 端 组 成 。

t r a n s p o r t e r s ma i n t a i n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t h e b la a n c e b e t we e n r e - a b s o r p t i o n a n d s e c r e t i o n o f t h e o r g a n i c a n i o n . T h e ma in r e so a n f o r h y p e r u r i c e .
安 徽 医 药 A n h u i Me d i e a l a n d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J o u r n a l 2 0 1 3 Ma r ; 1 7 ( 3 )
・ 3 6 1・
◇综述 与讲 座 ◇
肾脏有机 阴离子转运体在尿 酸转 运中的作 用研究进 展
LI U We i ’ , LI U Zhi 。 g a n g , L UO Mi ng — l i ’ 。 e t a l
( 1 . G e n e r a l H o  ̄i ml o fG u a n g z h o u Mi l i t a r y C o m m a n d o fP L A , G u a n g z h o u , G u a n g d o n g 5 1 0 0 1 0 , C h i n a; 2 . S o u t h e r n Me d w a l U n w e r s i t y ,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肖熠;黄鑫;江振洲;陈丁丁【期刊名称】《药学与临床研究》【年(卷),期】2014(22)3【摘要】Transporter-mediated drug-drug interactions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s,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ransporter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drug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and excretion. 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s (OATP) are a group of drug uptake transporters and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s important factors in governing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clinical medicine because of their broad expression and spectrum of substrate, drug-drug interaction may happen with some drugs inhibiting the OATP-mediated uptake.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d the distribution,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OATP superfamily and OATP-mediated drug-drug interactions.%药物转运体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药物转运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出有着重要的作用。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的性质、表达及功能研究进展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的性质、表达及功能研究进展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的性质、表达及功能研究进展杨宇秀;刘建明【摘要】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s)是一类跨膜转运蛋白,介导着众多钠离子非依赖的物质跨膜转运.OATPs具有12个跨膜片段,拥有许多保守的结构区域.这些结构对其功能具有重要调控作用.OATPs广泛分布在人体的各类组织细胞及肿瘤细胞,其表达量各不同,且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及癌细胞发生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OATPs的功能与性质的研究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可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将OATPs在正常细胞及肿瘤细胞中的性质、表达及功能做一综述.【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7(018)005【总页数】4页(P96-98,107)【关键词】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性质;表达;功能【作者】杨宇秀;刘建明【作者单位】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江西上饶 334000;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江西上饶 3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2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s)属于溶质载体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是人和动物体内重要的跨膜转运体。

它介导着多种内源性及外源性的底物转运,且对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过程也有着重要的作用[1]。

在人类的基因组中,编码OATPs的基因被称为SLCO基因。

根据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可将其分为6个亚家族,分别为OATP1(OATP1A2、OATP1B1);OATP2(OATP2A1、OATP2B1);OATP3(OATP3A1);OATP4(OATP4A1、OATP4C1);OATP5(OATP5A1);OATP6(OATP6A1)。

OATPs在人体中分布在胃肠道、肝脏、肾脏、心脏、肺及大脑等正常的组织细胞中。

有些亚型的OATPs是广泛表达,有些亚型却是选择性的表达在某一种组织细胞中。

在多种肿瘤细胞中,OATPs呈上调或下调性表达,这种现象可能预示肿瘤的形成与OATPs有关[2]。

众多底物可与OATPs结合,包括内源性的胆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苷类、甲状腺激素、类固醇结合物等;以及外源性的药物及毒物等[3]。

人源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双转MDCKⅡ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功能验证

人源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双转MDCKⅡ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功能验证

人源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双转MDCKⅡ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功能验证胡楠;马国;杨青【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7(44)2【摘要】目的构建人源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 (human 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1B1,hOATP1B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2,hMRP2)双转MDCKⅡ细胞株,验证其功能,并应用其考察创新药物2,3-双加氧化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抑制剂1-甲基色氨酸(1-methyl-tryptophan,1-MT)的转运特性.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得hOATP1 B1和hMRP2表达真核载体pVITRO2-SLCO1 B1-ABCC2,转染MDCKⅡ细胞,通过遗传霉素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的细胞株;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确认目的蛋白特异性;利用该双转模型考察普伐他汀(不同pH环境和不同底物浓度)和1-MT的转运.结果经电泳分析、双酶切、DNA测序鉴定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证明经遗传霉素筛选的MDCK-OATP1 B1/MRP2细胞构建成功;pH=6.5时,普伐他汀在所构建双转细胞模型上转运最佳;在0~500μmol/L的浓度范围内,普伐他汀在该模型上的转运呈现浓度依赖性.1-MT在该细胞模型上无明显转运.结论成功构建人源MDCK-OATP1 B1/MRP2双转细胞株,发现1-MT既不是OATP1B1蛋白也不是MRP2蛋白的底物,该细胞株可用于OATP1B1/MRP2介导的外源性物质(如药物)和内源性物质(如胆红素)的转运研究.%Objective To establish double-transfected 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 [Ⅱ cells expressing human 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1B1 (hOATP1B1) and 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2 (hMRP2)and to testify their functions,moreover,to study the transcellur transport of 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IDO) inhibitor 1-methyltryptophan (1-MT) in the transfectants.Methods hOATP1B1/hMRP2 eukaryotic vectors pVITRO2-SLCO1B1-ABCC2 was obtained by genetic engineering method and then transfected into MDCK cells.Stably expressed MDCK cells were screened by using the geneticin G418.Real-time PCR,Western blot analysis and immuno fluorescent confocal microscopy were used to verify the proteins expression.Transport of the representative substrate pravastatin in different pH values and substrate concentrations and 1-MT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double transfectants.Results MDCK-OATP1B1/MRP2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Pravastatin displayed the optimal transcellular transport when pH value was 6.5.Transport of pravastatin demonstrated the concentration-dependent in the concertation range of 0) to 500μmol/L.Transport of 1-MT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DCK cells and transfectants.Conclusions MDCK-OATP1B1/MRP2 was successful established;1-MT was not the substrate of OATP1B1 or MRP2 protein;and the eatablished double transfectant cell lines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OATP1B1/MRP2-medicated transport of xenobiotics (e.g.new drug candidates) and endogenous compounds (e.g.bilirubin).【总页数】9页(P134-142)【作者】胡楠;马国;杨青【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系上海200438;复旦大学药学院临床药学教研室上海201203;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系上海200438;云南天然产物与生物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昆明 65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1;Q233【相关文献】1.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基因多态性和利福平血药浓度对肝毒性的影响 [J], 邓国防;孙丽珍;詹森林;李巍;吴于青;邓群;雷建平;余少良2.药物转运体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J], 杨凡;张梅3.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 521T>C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发病的相关性 [J], 叶丽丽;赵树进;邱健;洪长江;肖飞;贺宝霞4.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遗传多态性与个体化用药 [J], 王晶;郭成贤;阳国平;李金高;袁洪;周宏灏5.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OATP1B1)遗传多态性对瑞格列奈药动学的影响 [J], 阳国平;宋敏;谭鸿毅;刘纯;黄志军;刘畅;阳丽;向红;付志敏;黄原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机阴离子转运蛋白

无机阴离子转运蛋白

无机阴离子转运蛋白无机阴离子转运蛋白是一类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功能的蛋白质。

它们能够将无机阴离子从细胞外转运到细胞内,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性。

无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包括人体、动物、植物等。

无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能够选择性地转运特定的无机阴离子。

这种选择性是由蛋白质的结构决定的。

无机阴离子转运蛋白通常由多个跨膜螺旋结构组成,形成了一个通道,阴离子可以通过这个通道进入细胞内。

通道的形状和电荷分布决定了蛋白质对不同无机阴离子的选择性。

无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在细胞内外电位差、酸碱平衡、离子浓度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肾脏中的无机阴离子转运蛋白能够调节尿液的酸碱平衡和离子浓度,保持体液的稳定性。

另外,神经细胞中的无机阴离子转运蛋白能够调节神经信号的传递,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无机阴离子转运蛋白的功能异常可能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

例如,肾脏中的无机阴离子转运蛋白缺陷可能导致尿液中某些无机阴离子的排泄障碍,引起尿液酸碱平衡紊乱或尿石症等疾病。

因此,对无机阴离子转运蛋白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细胞内外离子平衡的调节机制,还可以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最近的研究表明,无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在药物转运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代谢过程中依赖于无机阴离子转运蛋白。

因此,研究无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可以为药物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指导,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无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功能,它们能够选择性地转运无机阴离子,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性。

无机阴离子转运蛋白不仅参与了细胞内外离子平衡的调节,还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和药物的转运有关。

对无机阴离子转运蛋白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其结构和功能,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药物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启示。

肠道菌群在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应用

肠道菌群在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应用

福建中医药2023 年12 月第54 卷第12 期Fujian Journal of TCM December 2023,54(12)肠道菌群在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应用郭洁梅1,邱梦婷2,肖艳2,苏友新1*(1.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摘要:随着生活方式及高嘌呤、高糖饮食的流行,高尿酸血症(HUA)患病人数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现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的第二大慢性代谢性疾病。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HUA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HUA发病中肠道菌群的作用及相关应用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本文通过归纳肠道菌群组成结构、代谢物及肠道黏膜屏障对尿酸代谢的影响,探讨肠道菌群在HUA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对益生菌、粪便微生物移植和中药调控肠道菌群治疗HUA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HUA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肠道菌群;发病机制;应用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血尿酸长期超过正常范围(>420 μmol/L)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HUA不仅是引发痛风的直接因素,还是慢性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2]。

一项2015—2017年全国范围内的关于HUA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HUA的加权患病率已达17.7%[2]。

可见,防治HUA已成为一个突出的、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尿酸主要经由肾脏排泄,但仍有三分之一通过肠道排出。

多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人体尿酸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可参与嘌呤的吸收、合成尿酸酶和影响肠黏膜屏障,进而直接或间接参与尿酸的生成与排泄[3-5]。

研究肠道菌群在HUA中的发病机制及其相关应用已经成为防治HUA的研究热点。

因此,本文深入探讨了肠道菌群在HUA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并对以调节肠道菌群为切入点的HUA相关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HUA的肠道微生态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药物代谢主要在肝脏内进行

药物代谢主要在肝脏内进行
• ⑤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对药物的肾排泄 影响较大。
• ②尿液pH和尿量 弱酸和弱碱性药物的解离 度随尿液的pH值而变化,从而影响药物在 肾小管近曲小管的重吸收,尿量的多少影 响到药物浓度,也会影响排泄速率。
• 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的同时,经常伴随 着化学结构上的转变即药物代谢,它是在 酶参与之下的生物转化过程。药物代谢产 物通常比原药物的极性增大,更易被排泄。 多数药物代谢后活性减弱或丧失,但有些 药物经代谢后活性增强,如非那西丁在体 内转化为对乙酰氨基酚,还有一些药物本 身无活性,经代谢后产生药理活性物质, 前体药物就是利用该原理设计而成。
• 肝功能不全时将会降低药物的代谢与解毒功能。还 有饮食等物的代谢。同 一药物不同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往往因有无 首过作用而产生代谢过程的差异,
• 如口服水杨酰胺产生的血药浓度比静脉注 射要小的多,这是因为口服给药时,有60 %以上在消化道中发生结合反应。由于体 内的药物代谢酶的量是有限的,药物的代 谢反应具有饱和性,因此,剂量或剂型的 不同也可能会使药物的代谢不同。
• 如在水杨酰胺溶液剂和颗粒剂口服试验中, 发现颗粒剂尿硫酸酯回收量(73.0%)比溶液 剂(29.7%)要多。这是因为溶液剂吸收较
快,硫酸酯结合反应会出现饱和,导致硫 酸酯生成减少。
三、排 泄
• 排泄是指体内药物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 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机体对药 物的排泄与内源性物质排泄方式基本相同, 主要的排泄途径是经肾排泄,其次是胆汁 排泄。还可经唾液、乳汁、呼吸道及汗腺 等排泄,但排泄量较少。药物排泄过程的 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 持续时间,从而影响到药物的药理效应。
• 用药对象的生理因素如种族、性别、年龄、生理病 理等差异对药物的代谢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不 同种属的人种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可能有较大的差异;

菊苣化学成分及其防治尿酸相关代谢性疾病研究进展

菊苣化学成分及其防治尿酸相关代谢性疾病研究进展

世界中医药 2021年 1月第 16卷第 1期·35·菊苣化学成分及其防治尿酸相关代谢性疾病研究进展徐慧哲 王 雨 毛秋月 黄政凯 林志健 张 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2488)摘要 菊苣系维吾尔族习用药材,有近千年的药用、食用、饲用史,具较高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近年来研究发现菊苣有 显著的降尿酸活性,且兼具调节尿酸相关代谢紊乱作用,在代谢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明确优势。

基于此,该研究立足于 本课题组近 30年菊苣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外近 3年研究进展,对菊苣的化学成分及其防治尿酸相关代谢性疾病研究进行 系统梳理,以期为今后菊苣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菊苣;化学成分;高血尿酸;痛风;代谢性疾病ResearchProgressonChemicalConstituentsandItsPreventionandTreatment ofUricAcidrelatedMetabolicDiseasesinCichorium intybusL.XUHuizhe,WANGYu,MAOQiuyue,HUANGZhengkai,LINZhijian,ZHANGBing (SchoolofChineseMateriaMedica,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2488,China) Abstract Cichorium intybusL.,Uighurconventionalmedicine,hasnearlythousandsyearsofmedical,edibleandfeedinghistory. Ithashighmedicinalandeconomicvalue.RecentstudieshavefoundthatCichoriumintybusL.hassignificanturicacidloweringac tivity,andcanregulateuricacidrelatedmetabolicdisorders,showingaclearadvantageinthetreatmentofmetabolicdiseases. Basedonthis,ourresearchisbasedontheresearchresultsofCichoriumintybusL.inthisgroupinthepast30yearscombinedwith domesticandforeignresearchprogressinrecent3years.ThechemicalcompositionofCichorium intybusL.anditspreventionand treatmentofuricacidrelatedmetabolicdiseasesaresystematicallyreviewed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fortheresearchandde velopmentofCichorium intybusL.inthefuture. Keywords Cichorium intybusL.;Chemicalconstituents;Hyperuricemia;Gout;Metabolicdiseases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01.006 菊苣为菊科植物毛菊苣 Cichorium glandulosum BoissetHuet或菊苣 Cichorium intybusL的干燥地 上部分或根,功效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用 于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1]。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s研究进展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s研究进展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s研究进展摘要】肾脏转运体是体内各种外源性物质、代谢物等清除的重要途径,在维持体内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s是肾脏重要的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之一,介导众多内、外源性有机阴离子型化合物(环境毒素、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细胞外液或血液进入肾小管,影响肾小管的分泌和重吸收功能,进而影响药物疗效或产生毒副作用。

本文对OATs主要成员分布、底物及其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肾脏转运体;有机阴离子;相互作用【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2-0055-02近年来,药物引起的肝肾功能损害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研究发现,许多药物的肾毒性与OATs介导的转运过程被抑制有关。

OATs能够转运各种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内、外源性阴离子物质。

OATs底物结构多样,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不同亚型转运体间的底物相互交叉。

目前已经确证在肾脏表达的且研究较多的OAT族转运蛋白主要是0AT1-4和URAT1。

1.OAT1OAT1是肾脏的主要药物转运体之一,同时也是肾脏OATs家族中分布最广的一种,被FDA列为与临床药物治疗密切相关的7个重要转运体之一。

主要分布于肾近曲小管。

Eraly等通过OAT1基因在大鼠体内敲出实验证明OAT1在体内外对近曲小管有机阴离子的分泌途径都至关重要。

有机阴离子被分布在近端肾小管基底侧的OAT1从血液中摄取到肾小管细胞内,影响肾小管滤过作用,最终影响药物的排泄。

对氨基马尿酸(PAH)是OAT1最经典的探针底物,但OAT2、3、4对其亲和力较弱。

OAT1底物覆盖范围广泛,不仅包括叶酸、环核苷酸等内源性物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齐多夫定)、利尿剂(氯沙坦、布美他尼)以及非留体类抗炎药(乙酰水杨酸、吲哚美辛)、甲氨蝶呤、抗生素(青霉素、四环素)、重金属螯合物顺铂等外源性药物也是其底物;此外,OAT1还介导了黄酮类、酚酸类化合物等中药成分在肾脏的转运。

肾脏损伤时有机阴离子转运子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肾脏损伤时有机阴离子转运子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Gu n z u 51 08 a a t O g nca i a s o e ( A s l ri l o h l nt n o u eo s e d g n u b t c : r i n n t n p r r O T )p y a c t a rl i te e mia o fn m ru n o e o s r a o r ts a ic e n i i
维普资讯
国际 内科学杂志 2 0 07年 8月第 3 4卷第 8

49 ・ 3
肾 脏损 伤时 有 机 阴离 子转 运 子表 达变 化 及 其意 义
伍 军 综述 ; 阳 晓 , 学清 审校 余
摘要 :有机 阴离子转运子 ( A ) 机体 清除各 种 内、 OT在 外源性 有机 阴离子 的过 程 中发 挥极 其重 要 的作 用。在 肾脏 , A O T参与排泄许多外源性有 机 阴离 子 , 药物 、 如 环境 中的化学物质 、 生物 毒素 以及许多 内
g nc a o s s c sd ug ,nu r u n io a i nin u h a r s me o se vr nme tlc mias,bilgc ltx n a d e d g n usora c a in na he c l oo ia o i n n o e o g ni no s i l d n n idso r m i o n Re e ty, s v r lsude v n im e h tt e x e so s o ncu i g ma y kn fu e c txi、 c nl e e a t is ha e i dc d t a h e prs i n f OATs a eaf ce n v rou d y d sas sa d c u e c ns q en to hy i lia fe t. I hi e iw ,c re t r fe td i a i skine ie e n a s o e u tpah p sogc lefcs n t s r ve u r n k o e g n e e tprg e si he u d r tn n fOATs bil gc lc a a trsis i e a r x ma u l r n wld e a d r c n o r s n t n e sa dig o ’ o o i a h r ce itc n r n lp o i ltbu a a d is x r s i h n e a d sg fc n e i ie s tts a edic s e . n t’e p e son c a g n ini a c n d s a e sae r s u s d i Ke r y wo ds:Ora c a i n ta p re ;Ki e g ni n o rns o r t s dn y; Ex r to ce in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在药物肾脏转运中的作用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在药物肾脏转运中的作用
rl si e umig t e rn l x r t n a d te r a s r e o so g n c a in h ti — oe n r g l n e a ce i n h e b op i fe d g n u n x g n u r a i no sta n h e o o
b sl tr mb a e o r xma u ue ,wh c r e p n i l f rt e i f x i t u u a pt e ilc l f a oae a me rn p o i lt b ls l f ih a e rs o s e o h n u n o t b lr e i l el o b l h a s
国 际 内科 学 杂 志 20 09年 2月第 3 6卷 第 2期

19 ・ O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 白在药物肾脏转运中的作用
刘 眉 综述 ; 阳 晓 , 学清 审校 余
摘要 :近端肾小管上皮 细胞有机 阴离子转运蛋 白家 族( A s 介导多种 内源性和外 源性有机 阴离子 包 O T) 括多种药物的肾脏分泌 和重 吸收 。其 中 O T A I和 0 3 主要表 达在近 端肾小管 上皮细 胞基底侧 膜 , A3 在 介导有机阴离子进 入肾小管上皮 细胞 中发 挥重要作用 。本文综述 了 O T A 1和 O T A 3对药 物 肾脏转运 以
(n JIt nMe , 0 9,6 l91 1 It ne d 2 0 3 :0 —1 ) r
有机 阴离 子 转 运 蛋 白 ( ra i a i a sot O gnc no t np r nr — e, A s 家族 的 O T 和 O T r O T) A1 A 3是分 布在 肾小管 上
rA 3对标 准底 物 E O T s的转 运 ,MA抑 制 剂 能逆 转 P 这 种抑制 j 。激素 也 能调 节 O T A s的表 达 : 氧 肾 去 上腺 素 、 激肽 、 缓 甲状 旁腺 素 对 O T 的功 能 呈 抑制 As 作用 ; 表皮 生长 因子 、 甲 肾上 腺 素 、 去 甲状 腺激 素 和 睾丸 酮能够 刺 激 肾脏对 P H 的摄 取 j A 。性 别 也 是 调 控 O T 表 达 的一 个 因 素 , 性 大 鼠 肾脏 rA 1 As 雄 O T 和 3mR A和蛋 白水 平 均 高 于相 应 的雌 性 大 鼠 J N 。 性 别对 O T 表 达 的影响 可能 是 由 于激 素 作用 的结 As 果 。在 雄性 大 鼠, 体 切 除术 可 减少 rA 1和 3表 垂 OT 达 水平 。雄 激素 可上 调 大 鼠 rA s 达 水 平 , 酮 OT表 雌

尿酸转运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

尿酸转运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

尿酸转运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李懋【摘要】尿酸在肾脏的代谢需要依赖转运蛋白.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ATs)主要位于肾近曲小管,其介导众多带负电的代谢产物(包括尿酸、酸性神经递质、甾体激素、前列腺素等)和药物的跨膜转运,对药物排泄和药代动力学有重要影响.尿酸阴离子转运体1(URAT1)是有机阴离子转运家族的新成员,表达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主要负责尿酸在肾小管的重吸收和人类遗传性疾病的产生.该文将对OATs和URAT1的生理特性、功能调节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等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5(021)001【总页数】3页(P32-34)【关键词】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尿酸阴离子转运体1;尿酸【作者】李懋【作者单位】甘肃中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R966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s,OATs)属于溶质转运体超家族(superfamily of solute carriers,SLC),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负责内源性和外源性有机阴离子的重吸收和分泌。

已有研究证实,OATs在肾脏处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时发挥重要作用,并与临床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密切相关[1]。

2002年,Enomoto和Endon[2]发现尿酸阴离子转运体1(urate transporter1 URAT1)编码的SLC22A12基因(OATs家族的新成员),与其他OATs相比具有独特的底物特异性。

URAT1主要介导尿酸的重吸收并参与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现就OATs和URAT1的生理学意义、功能调节及其在某些尿酸相关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1.1 OATs的表达与功能肾脏的近端和远端小管扮演了两个重要角色,将血液中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同时调节血液中分子的平衡。

而肾小管的这些重要功能是通过一群分布于顶端和基膜细胞的转运蛋白和特殊通道完成的。

机阴离子转运体

机阴离子转运体

机阴离子转运体( 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s,OA T) 是溶质转运体( solute carrier,SLC) 超家族中SLC22A 基因家族的成员[10],其主要成员OAT1,OAT2 和OAT3 多在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基底膜侧表达,介导众多内、外源性有机阴离子型化合物( 包括环境毒素、药物及其代谢产物) 从细胞外液或血液进入肾小管腔上皮细胞[10-11],再由其他外排性转运体将它们分泌送入肾小管腔[11],以便经尿液排出体外,即OAT 在哺乳动物排泄体内废弃物及毒物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2-13]。

研究发现,OAT 一旦被进入体内的化学物质( 包括药物、毒物及饮食当中的某些成分) 所抑制,将扰乱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乃至出现伤害作用[11],如β-内酰胺类中的头孢曲松、抗病毒药中的阿昔洛韦、抗肿瘤药中的甲氨蝶呤和铂类等的肾毒性均与OA T1 和OAT3 介导的有机阴离子的摄取功能受阻有关[14-16],而马兜铃酸所导致的肾毒性机制也约在 4 年前被证实是抑制OAT1 和OA T3 的结果[14-15]。

鉴于众多研究表明,化学物质所引发的人类肾损害多与OAT 被抑制有关[14-16]。

[10]Hediger MA,Johnson RJ,Miyazaki H,Endou H.Molecular physiology of urate transport [J].Physiology( Bethesda) ,2005,20: 125-133.[11]Sekine T,Miyazaki H,Endou H.Molecular physiology of renal 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s[J].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2006,290( 2) : F251-F261.[12]Duan P,You G.Novobiocin is a potent inhibitor for human 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s [J].Drug Metab Dispos,2009,37( 6) : 1203-1210.[13]Burckhardt G,Burckhardt BC.In vitro and in vivo evidence of the importance of 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s ( OA Ts) in drug therapy[J].Handb ExpPharmacol,2011,( 201) : 29-104.[14]Bakhiya N,Arlt VM,Bahn A,Burckhardt G,Phillips DH,Glatt H.Molecular evidence for an involvement of 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s ( OATs) in 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 [J].Toxicology,2009,264( 1-2) : 74-79.[15]Babu E,Takeda M,Nishida R,Noshiro-Kofuji R,Yoshida M,Ueda S,et al.Interactions of human 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s with aristolochic acids[J].J Pharmacol Sci,2010,113( 2) :192-196.[16]Hagos Y,Wolff NA.Assessment of the role of renal 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s in drug-inducednephrotoxicity[J].Toxins( Basel) ,2010,2 ( 8 ) :2055-2082.转运体是现存物种(extant phyla)中,从原核生物(prokaryotes)到现代人类(homo sapiens)的众多生命体细胞膜上的一类功能蛋白质(是有机生命体高度保守的标志性蛋白质),它们操控着包括有机生命体细胞自身必需的内源性化合物在内的所有化学物质(尤其是环境毒素以及治疗药物)的摄取和外排,与外源物代谢酶类一道构成机体防卫体系的微观部分,是处置各种内、外源化合物进而维护机体正常生理状态(内环境稳定)的最主要的担当者之一。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对大鼠滑膜细胞吸收甲氨蝶呤、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对大鼠滑膜细胞吸收甲氨蝶呤、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网络出版时间:2021-9-716:00 网络出版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34.1065.R.20210907.1401.014.html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对大鼠滑膜细胞吸收甲氨蝶呤、增殖及迁移的影响王 勇,孙 伟,高锦张,肖 宁,王 春,魏 伟2021-07-30接收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08085QH402)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抗炎免疫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抗炎免疫药物安徽省协同创新中心,合肥 230032作者简介:王 勇,男,硕士研究生;魏 伟,男,教授,博士生导师,责任作者,E mail:wwei@ahmu.edu.cn;王 春,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责任作者,E mail:wang chun@ahmu.edu.cn摘要 目的 探讨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OAT1)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吸收甲氨蝶呤(MTX)以及对其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方法 对CIA大鼠FLS使用转染技术上调OAT1的表达,并用Westernblot、RT qPCR方法验证转染效率。

将FLS分为阴性对照组(NC组)、Overexpress组,并用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20ng/ml)刺激。

另取正常大鼠FLS为对照组(Control),给予同浓度(100ng/ml)MTX和OAT1特异性底物对氨基马尿酸(PAH),采用UPLC MS/MS方法评估FLS对MTX及PAH吸收功能。

给予MTX(100ng/ml)后使用CCK 8、Transwell方法检测FLS增殖效应及迁移能力。

结果 与NC组相比,Overexpress组的OAT1及Slc22a6表达均上升;与NC组比较,OAT1过表达组FLS对MTX和PAH的吸收在15、30、45、60、120min时均增加;与NC组比较,Overexpress组FLS的增殖效应在12h时下降,并趋近于Control组水平;与NC组比较,12h时OAT1过表达组的迁移能力下降,并趋近于Control组水平。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在人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的意义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在人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的意义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在人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的意义许国双;刘安【期刊名称】《医学临床研究》【年(卷),期】2007(024)004【摘要】[目的]检测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OAT1) mRNA和蛋白质在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达以及尿酸刺激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提取细胞总RNA,RT-PCR方法扩增特异性OAT1 cDNA片断,制备探针,用Northern blot方法检测OAT1 mRNA的表达,提取细胞膜蛋白和总蛋白,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OAT1的蛋白表达;用800 μmol/L的尿酸刺激细胞,观察OAT1的表达变化.[结果]从人血管平滑肌细胞检测到OA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尿酸可以明显增强OAT1的表达.[结论]人血管平滑肌细胞有明确的OAT1表达,OAT1可能部分介导了血管平滑肌细胞对尿酸的摄取过程.【总页数】4页(P589-592)【作者】许国双;刘安【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陕西,西安,710032;西安市儿童医院,陕西,西安,7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相关文献】1.泄化浊瘀方总皂苷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HK-2细胞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J], 魏升;王建康;蔡旭东;钟光辉2.抗人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4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肾脏的定位研究 [J], 吴镝;许国双;陈香美;师锁柱;洪权;张萍;吕扬3.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对大鼠滑膜细胞吸收甲氨蝶呤、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J], 王勇;孙伟;高锦张;肖宁;王春;魏伟4.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在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达 [J], 许国双;刘安;陈威;孙世仁;刘晓渭;张鹏5.抗人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抗体制备及其在肾脏定位的研究 [J], 张萍;陈香美;许国双;何娅妮;吴镝;杨聚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脏有机阴离子转运体在尿酸转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肾脏有机阴离子转运体在尿酸转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肾脏有机阴离子转运体在尿酸转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刘伟1,2,刘志刚1,罗明琍1,3,孙维峰1,吴新荣1【摘要】摘要:尿酸是嘌呤核苷酸类和游离碱基转化过程中的最终酶产物,肾脏有机阴离子转运体在维持体内尿酸的重吸收与分泌之间的平衡有显著性意义。

尿酸的重吸收和分泌失衡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原因。

研究肾脏有机阴离子转运体在尿酸转运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3(017)003【总页数】4【关键词】关键字:尿酸;有机阴离子转运体;重吸收;分泌肾脏是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人体内的尿酸约2/3经肾脏排泄,1/3从肾外排泄[1],例如肠道排泄。

肾脏对尿酸的排泄经过了肾小球的滤过、分泌前的重吸收、肾小管的主动分泌、分泌后重吸收4个过程。

近曲肾小管是尿酸重吸收和分泌的主要场所,其上皮细胞刷状缘和基侧膜上多个阴离子转运体共同参与了尿酸的转运过程。

近年来,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肾脏有机阴离子转运体有3种蛋白家族: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OAT)家族;有机阴离子转运肽家族;多药耐药蛋白家族。

笔者主要从影响肾小管重吸收与分泌尿酸的OAT分子及基因水平加以探讨。

1 尿酸的重吸收在人类肾脏中,尿酸的重吸收发生在近曲小管内,但是分泌有另外机制。

尿酸的重吸收和分泌的过程依赖于膜上的特殊的转运蛋白。

通过对质膜的研究发现,近曲小管上有尿酸的重吸收,存在尿酸阴离子转运体和电压依赖型两种蛋白,包括尿酸转运体1(Urate Transporter 1,URAT1)、电压依赖性尿酸转运蛋白(Voltage-Driven Urate Transporter 1,URATv1)、OAT4。

1.1 URAT1 URAT1是一种在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发现的尿酸—阴离子交换体,在维持体内尿酸动态平衡上起着主要作用,负责近曲小管内重吸收尿酸量的50%左右,同时可将上皮细胞内的有机阴离子排入小管腔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 oa e smo e.MDCK el( . × 1 c l n ly r d 1 cl 15 0 el s/h ls oe )wa n c ltd i i iel sio u ae n M l c l CM u t r l — cl e u
p a e i s r s h r n — p t e ile e t ia e i t n e TE lt n e t ,t e t a se i l l c rc lr ss a c ( ER) o el mo o a e s d t c e o h a fc l n l y r wa e e t d t e s r h d li v i b e f r e p r e t . e a d CGA ( n S u n h a g i n t h a a n u e t e mo e s a a l l o x e i n s a m W d i h a g u n l ) o t e b s l a
第3 8卷 第 3 期
21 0 0年 6月
浙 江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J OURNAL OF Z HEJANG I UNI VERS TY I OF TECH NOL OGY
Vo . 8 No 3 13 .
J n 2 1 u. 00
有 机 阴离 子 转 运 蛋 白介 导 绿 原 酸 肾小 管 分 泌
陈 媚 , 建 丹 。 必 卫 葛 宋
( 江 工业 大学 药 学 院 , 江 杭 州 30 3 ) 浙 浙 10 2
摘 要 : 用狗 肾近 端 小管上 皮( 利 MDC 细胞 单层模 型 比较 丙磺 舒 、 K) 牛磺 酸 、 青霉 素钠 等 不 同药物 转
运 蛋 白底 物对 双黄 连 口服 液 中绿原 酸分 泌 的影响. C 细胞 以 1 5 0 个细胞/ MD K . ×1 孔接 种 于 Mii l— l
l t r lc m p r me t a d m e s e a d c l u a e t e u ultv e r to mou f CGA n he a e a o a t n n a ur n a c l t h c m a i e s c e i n a nt o i t
各 组双 黄连 口服 液 中绿 原酸 的跨 细胞转 运情 况 , 算 累积 分 泌量. 计 实验 结果 表 明 , 用不 同转 运 蛋 合
白底 物 后 , 黄 连 口服 液 中绿 原 酸 的 分 泌 量 均 明 显 降 低 见 绿 原 酸 经 肾 小 管 上 皮 细 胞 的 分 泌 过 程 双 可
a d be y p n c li s di n nz l e i iln o um on e r ton s c e i of hl r ge c c d ( c o o ni a i CGA ) i Shua g n n hua la a ng i n, c omp nd p e c i i n o r dii na ou r s rpto fta to lChi e e d u n s r g,b sng M DCK ( a i r y c n neki y) yui M d n Da b a i dne
CHEN e ,GE Ja - a M i in d n,S 0NG iwe B— i
( le eo am a e ia ce c ,Z ein nv riy o c noo y,H a g h u31 0 2,Chn ) Colg fPh r cut lS in e h ja g U iest fTe h lg c n z o 0 3 ia
a ia a e a c mp rm e t Th s c e i n a u t f CGA i i n fc n l e r a e b C — pc lltr l o a t n . e e r to mo n o s g iia ty d c e s d y O s
是 一 可饱和过 程 , 有机 阴离子转运 蛋 白部 分 参与绿 原酸 的分 泌机制. 关 键词 : C 细胞 模 型 ; 原酸 ; MD K 绿 有机 阴离子 转运蛋 白 中图分 类号 : 8 . R2 5 5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4 0 (0 0 0 —3 20 1 0 —3 3 2 1 )30 2— 4
clC c l r lt isrs el M ut epae n et 上培 养 , — u 定期观 察 细胞 形 态 , 定跨膜 电 阻值 , 细胞 单层达 到一 定致 测 待 密程度后 进行 分 泌 实验. M2 用 e酶标仪 测 定单 用双黄连 口服 液和 合 用丙磺舒 、 牛磺 酸 、 霉素 钠 时 青
Ab t a t s r c :To c m p r h fe t ft e d u r n p r e u s r t s s c s p o e e i o a e t e e f c s o h r g t a s o t r s b t a e u h a r b n cd,t u i e a rn
Ef e t fpr b ne i f c s o o e c d,t u i n e z l ni iln s di m n s c e i n o a rne a d b n y pe c li o u o e r to f c o o e e a i n s a g a g i n a r s DCK o o a e d l hl r g ni c d i hu n hu n la c o sM m n l y r mo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