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意识的现代美学艺术_海明威与鲁迅的生命哲学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
西方当代哲学美学的非理性主义对自然科学的敌视,是同认为科学技术使人异化终而导致世界末日的悲观主义特征联系着的。在这种悲观主义的哲学情绪中普遍回响着一个强烈的主题:死亡。[2]弗洛伊德有过这样的分析:在人的无意识的心理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本能动向。一种是生的动向,一种是死的动向,当某一种动向占上风时,心理就追随它而发挥主导性功能。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许多艺术家的心理结构中,这两种动向有时强烈地对峙和交织。死亡在他们看来更是具有美学性质的,具有神秘的诗意内涵,因此他们在心理上更加迷恋死亡,在艺术创造中偏爱描写死亡和表现死亡,揭示
死亡和生命的神秘意义与情感丰富性,赋予它强烈的美学色彩。海明威和鲁迅都是具有哲学头脑的艺术天才。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们思考着人类统一的困惑,诸如死亡、寂寞、疾病、痛苦、生与死的搏斗、光明与黑暗的挣扎。同时,他们的思想也体现在文学创作之中,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几乎篇篇都谈论到死亡或与死亡有关的情节内容。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之中也多有病、死、鬼这样的字眼,一再重复出现吃人、死亡、坟墓、鬼魂、杀头、丧仪这些毛骨悚然的词语。海明威的死亡哲学和鲁迅的生命哲学是他们
各自对于生命和死亡的一种感悟,一种哲学态度。[9]
二、海明威的死亡哲学
从美学意义上讲,海明威及其作品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崇高之美。这种崇高之美是通过强大的死亡意识与抗争的行动精神之间激烈的斗争体现出来
死亡意识的现代美学艺术
——海明威与鲁迅的生命哲学比较
崔敏周海燕
本文摘要:海明威与鲁迅,这两位举世闻名的作家,正是由于他们对生存有着巨大的欲望,对黑暗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才使得他们与他们的人格、作品得到世人的崇敬和仰慕,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死亡哲学与生命哲学得以不朽。海明威与鲁迅因不同社会环境对“美”的认识在其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同时也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并使读者产生更加深邃的美学思考。
关键词:死亡意识生命哲学美学艺术海明威鲁迅
WENYIGUANGJIAO
文艺广角●
093
2008年/第5期(总第300期)●戏剧文学
的。正因为有了作品人物人格与信念上的崇高,才会对读者心灵产生如此的震撼。海明威自身的奋斗及其作品所体现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是一种思辨的哲学。[8]死亡在海明威的创作中是永恒的主题,正是死亡激发了他对人的悲剧处境的认识和反抗,促使他对人的生存方式与死亡的关系的思考,促使他去探索人类的前途命运。海明威曾经对他的传记作家库而特・辛格说:“死自有一种美,一种宁静,一种不会使我惧怕的变形。”海明威晚年疾病缠身,事故不断,他对辛格谈话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面对这些困境,如何对待生死问题。由此可见,海明威的对死亡的认识达到了豁达开朗的程度。
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光是每篇前面所附的1924年出版的同名速写集中就写了各种各样的死亡事件:枪毙内阁大臣、任意枪毙路人、绞刑、斗牛士惨死等。在自传色彩很浓的《尼克・亚当斯》系列故事中,海明威讲述了自幼年以来就对死亡所产生的恐惧、困惑、焦虑、渴望、漠视、直面等复杂的情绪和心态。《丧钟为谁而鸣》中这样写道:“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刷掉一个土块,欧洲就少了一块;如果一个海角,如果你的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这就是乔丹赖以生存的力量。海明威笔下的人物所找到的生存方式,即便是死亡,也具有悠久的魅力,优雅的风度。《打不败的人》中曼努埃尔被牛抵成重伤以后,仍奋力把牛杀死,临死前也不失“优雅风度”。《在异乡》中的少校以“准则英雄”式的风度默默地承受新婚妻子病逝和自己身为剑术家残了手臂的悲剧。《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在83天未捕到鱼的逆境中勇敢地面对厄运,终于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并为保护既得成果单枪匹马与追踪而来的成群鲨鱼搏斗,几次遇险而生。
海明威提出了“死自是一种美”,“活着,则勇敢地活下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提倡以“硬汉”精神来面对死亡。他再三地写到死亡,其作品
的主要人物大部分以死亡告终,但这些人物在失败或死亡之中往往设法保存了些什么东西,他们确实维持着本身的一种理想:该怎样做人的一种原则。[7]海明威说:“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它,但就是打不败它。”人在自然界,在命运面前始终是无能为力的,和它们做斗争徒劳无益,改变不了人的悲剧性的命运。但问题在于怎样面对人的这种境遇。人的肉体可以被消灭,但不能从精神上被打败,要在“重压下”努力保持“优雅风度”,弘扬个性,歌颂个性,以找回被死亡阴影所掩盖的人类生命的意义。[3]
三、鲁迅先生的生命哲学
德国的狄尔泰作为创始人,首次使用“生命哲学”一词。生命哲学是对19世纪中期的黑格尔主义和自然主义对唯物主义的一种反抗。他们夸大生命现象的意义,把生命解释为某种神秘的心理体验,从而使这种观点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特色。而鲁迅先生的生命哲学却不同于他们。他的生命观,跟宇宙论毫不相关,而是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不合理的尖锐的抗议和批判。鲁迅先生病重那年,写了一篇随笔,叫做《死》。过了一个多月,他真的去世了。这篇质朴的随笔搁在古今所有谈论死亡的文学中,也是绝品,而其中遗嘱的最后两句:“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鲁迅的命题正好相反:“不知死,焉知生。”这就是鲁迅先生关于死亡的态度。[1]
他以人吃人的大恐惧《狂人日记》为总纲,在大大小小的人肉筵宴中编排了无数被扼杀吞噬者的剧目:孔乙己的穷死(《孔乙己》)、陈士诚的病死(《白光》)、阿Q的被枪毙(《阿Q正传》)、夏瑜的被砍头(《药》)、宝儿的夭折(《明天》)、子君的忧郁而逝(《伤逝》)、魏连殳的自戕(《孤独者》)、祥林嫂的冻毙(《祝福》)……鲁迅的大量的杂文中,更是刻画了无数明的死与暗的死、屈死与冤死、自杀与谋杀、甚至常常戏言阴间的有趣来揶揄人间的乏味。鲁迅先生1926年出版了一个古文与白话的杂集,取了一个阴森的名字--《坟》。这在他自己,
“虽然明知道过去已经过去,神魂是无法追蹑,但总不能那么决绝,还想将糟
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