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意识的现代美学艺术_海明威与鲁迅的生命哲学比较
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意识
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厄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
不管是他引领的简洁写作方式,还是确立悲剧主题的小说手法,都奠定了他文学大师的地位。
而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也是西方文学中的传统主题。
死亡意识是海明威人生哲学的核心,他认为对于人类个体而言,悲剧才是注定的结局。
我们应该全面了解死亡,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
海明威从他的死亡意识当中提炼出一个新的审美视角,并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世界。
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分析出他死亡意识的形成过程,海明威的精神历程以及死亡意识在海明威精神世界里的中心地位。
一、厄内斯特·海明威死亡意识的发展过程海明威的一生中刻意追逐危险,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抱着听天由命的宿命论观点。
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不断地追寻着对死亡的充分了解。
可以说海明威对死亡的认识和他死亡意识的不断加深都与个人的经验累积相关。
(一)死亡的好奇和模糊阶段1.海明威小说中关于死亡的好奇和模糊。
在死亡意识的最初发展阶段,海明威对待死亡是感到好奇而模糊的。
1925年他的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出版,讲述了尼克的系列故事,有着鲜明的自传特色。
这套小说集很好地反映了海明威早期对死亡的探索和理解。
以尼克的第一个故事《印第安人营地》为例。
这个简短的故事讲了一个年轻人同他的父亲——一位美国医生一起去钓鱼的旅行。
他们钓鱼时看到两个印第安人,两人要带医生去他们村庄帮助一位难产的妇女。
这名妇女因为分娩痛苦而断断续续哭嚎了两天。
尼克的父亲无奈只能用普通的折合刀帮这位女士做剖腹产,而且也没有打麻醉。
女人的丈夫无法承受妻子所受的折磨,他从左耳切到右耳切开自己的咽喉。
血流进池塘,他就这么死了。
根据海明威的自传,我们可以认为这是海明威亲眼所见的真实故事。
医生的儿子尼克常作为海明威短篇小说集的主角,实际上即体现了海明威自身。
其中隐含的主题是通过父子在回家途中的对话揭示出来的:“Why did he kill himself,Daddy?”“I don"t know,Nick. He couldn"t stand things,I guess.”“Do many men kill themselves,Daddy?”“Not very many,Nick.”“Do many women?”“Hardly ever.”“Don"t they ever?”“Oh,yes.They do sometimes.”“Is dying hard,Daddy?”“No,I think it’s pretty easy,Nick.It all depends.”In the early morning on the lake sitting in the stern of the boat with his father rowing,he felt quite sure that he would never die.从引文中我们发现尼克已经开始考虑死亡。
鲁迅与现代西方生命哲学比较浅论
。
但对 中 国 知识 阶级来说
,
西 方不 窗是
他 山之 石
,
因此
,
从 物质 到 制度
。 ,
,
从制 度 到 精
。
层层推 进
最 后 在 新 文 化运 动 中形 成 了 精神 文 化 的 启蒙高 潮
,
关 于 中西文 化碰撞 中鲁迅 与 尼 采 的 有关 问 题 采对 于 鲁迅 的 意 义 趣 的是
,
已经 有了 大量 的 研 究
;
现 代哲 学 家 云
。
格 尔 认为
柏拉 图的 哲 学 思 想 起源 于 苏 格 拉 底 之 死
“
老 师 的 死 给 柏拉 图 以 不 可估 量 的 影 响
“
(
2
,
在 现 代 西 方 生 命 哲学 看 来
死
”
起点
之国
。
正是 在这 一意义 上
,
尼采
,
“
— 上
尤 其 是 精 神之
死
”
,
是人类所 有创造 性 活动 的背景 和
。 。
带有 传统哲 学 的 色 彩
。 ,
。
同样
,
对 于 鲁 迅来说
,
接
,
也是 建 立 在某种 传统 的价值 观 念 之 上
,
由 于 更 多 地 出 于 实 用 目的
鲁迅 并 不
,
想深究 尼 采 思 想的哲学 内核 和 西方 哲学 的背 景
而 只 是 抽取 了 某 些 观 点用 于 对 传统文 化 和 现
悬 而 未 决 的 个 人 与 民众 问 题
,
,
贯 穿着 鲁迅 内 心 矛 盾 重 重 的 一 生
海明威作品的死亡主题
亡的深层感悟分不开的 。
二 海明威描写死亡时的张力之大 、细致程度之高 明显超越其他作家 ,描述之客观 、真实 、清醒 、豁达构 成了他作品的一大特征 ,他有时甚至是在刻意创造 死亡 ,对死亡的思考与态度也贯穿着海明威的人生 之路 ,这反映了海明威对死亡问题的高度关注 。他 从不同角度对死亡主题进行了阐释 ,对人类精神和 勇气进行讴歌和礼赞 。作家大量涉猎死亡这一主 题 ,凸现出他对该主题的偏爱 。 作家在早期写过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短篇小说 《在异国》,较早地涉及了死亡主题 。在战地医院里 做康复锻炼的人们由于受到伤害而产生的绝望令人 刻骨铭心 。那位出身名门望族 ,第一次上前线不到 一个小时就被打掉了鼻子 ,现在只有每天在脸上绑 一个黑手帕的男孩 ;那位战前曾经是一位了不起的 击剑手 ,而如今却长着一只像婴儿的手一样小的意 大利少校 ,以及曾经是足球运动员而现在却是一条 腿的膝盖不能弯曲 ,连脚脖子也没有了的“我”,等 等 。这一幕幕血淋淋的战争场面足以让人们体会战 争带来的无奈与绝望 。小说多次描写了那位意大利 少校的眼神 ,还写到意大利少校在与人谈话时突然 发脾气的情景 , 可争执过后呢 ?“‘我感到非常抱 歉 ,’他说道 ,并且用那只好手拍着我的肩膀 ‘, 我不 该对您如此无理 ,我妻子刚刚死去 ,你一定要原谅 我 。’……他站在那儿 ,咬着下唇 ‘, 太难了’,他说道 , ‘我无法解脱自己’。”这位少校那因为妻子的死去而 痛苦的情感从压抑到最终爆发的过程 , 在他的眼神
两位美国作家对生死的不同解读_海明威与赛珍珠研究之一
收稿日期:2001-11-20 作者简介:曾建湘(1969-),男,汉族,湖南洞口人,邵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讲师。
两位美国作家对生死的不同解读——海明威与赛珍珠研究之一曾 建 湘(邵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湖南邵阳 422000)摘 要:着重分析了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中的生命意识和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希望通过对这两位美国同时代的作者作品中对生与死的观念比较,客观地、公正地看待海明威自杀和旧中国农民的生活圈。
关 键 词:生命意识;死亡意识;海明威;赛珍珠中图分类号:I 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013(2002)01-0061-02 死亡与生存一样,都是相当严肃的哲学问题,许多哲学家都认为,追求死亡与追求幸福是一致的,死亡意识与生命意识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一个作家对生死的解读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作家本人对生命和死亡的看法。
两个生于同一时代的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与赛珍珠对生死的看法却各有不同,这不仅是因为家庭背景、个人经历的不同,主要的还是两个人所受的文化熏陶不同。
一、赛珍珠与《大地》赛珍珠1892年出生于弗吉尼亚的一个传教士家庭,4个月后便随父母移居中国的镇江,与中国当地的农民生活了整整30多年,特别是1917年结婚后,又到安徽宿县工作了5年,这5年使她更加熟悉了苏皖一带的民风民俗,从中国农民的辛勤劳动中,从他们因天灾人祸的交相煎迫而产生的天命观中,深刻感受到中国农民的单纯、聪明、善良和痛苦,正是这种长期在中国社会不同阶层生活的亲身经历和对中国传统深入了解的文化底蕴,以及中国高雅的古典诗歌、深邃的哲学经典、光辉灿烂但鲜为西方所知的小说传统,使得赛珍珠能够与众不同地把中国人“放在与其他中国人的相互关系中加以描述”[1]。
她创作了一大批形象生动、比较客观地反映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农民的文学作品:《东风、西风》、《大地》三部曲、《母亲》等都取得了成功。
她的作品影响了欧美两代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赛珍珠杰出的作品,使人类的同情心越过遥远的种族距离”[2],“为西方世界打开一条路,使西方人用更深的人性洞察力去了解一个陌生而遥远的世界”[2]。
海明威与沈从文死亡意识比较——以两人短篇小说为例的开题报告
海明威与沈从文死亡意识比较——以两人短篇小说为例的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海明威和沈从文都是二十世纪的伟大作家,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死亡是一个常见的主题。
其中,海明威的小说风格精练简洁,语言犀利,突出现实主义风格,表达了男性的英雄气概和日常琐事中的哲理。
而沈从文则倾向于以女性为主角,情节缓慢曲折,语言缠绵悠扬,较为表现主义。
但两位作家在对待死亡主题的表达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将通过分析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和沈从文的《边城》,探究两位作家在死亡意识表达方面的异同,从而比较两种表达方式的文化背景和个人风格。
具体研究方法为死亡主题的文本分析法,结合文化历史背景、作家传记、评论解析等多重视角,对海明威和沈从文的创作语言、文本结构、人物角色、描写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就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三、预期研究成果
通过比较两位作家在死亡意识表达方面的异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他们在作品创作中的内心感受、文化背景和时代气息,以及对这两种风格的探讨,可以丰富我们对文学艺术的认识和审美趣味。
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推广文学经典作品,同时也为后人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生命因死亡而完满--解读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
生命因死亡而完满--解读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
刘末
【期刊名称】《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死亡意识是他作品最重要的主题。
在海明威的笔下展现了各种死亡的形式,但没有出现一个寿终正寝的主人公。
通过对具体死亡体验的描写,表现了作家对死亡的抗争意识和超越死亡的美学精神。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刘末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 7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海明威与沈从文短篇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比较 [J], 孙超
2.海明威作品风格的形成及其死亡意识分析 [J], 苑仁庆;谢国旺
3.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 [J], 赵咏梅
4.海明威作品的语言风格及其死亡意识分析 [J], 江晓悦
5.生命因死亡而完满——解读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 [J], 刘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活着》与《老人与海》中的生命意识比较
《活着》与《老人与海》中的生命意识比较《<活着>与<老人与海>中的生命意识比较》余华的《活着》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都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两部作品虽然出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但都深刻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展现了独特的生命意识。
《活着》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普通人福贵在动荡年代中饱经沧桑的一生。
福贵原本是个富家子弟,因嗜赌成性败光了家业,从此过上了贫苦的生活。
他经历了战争的残酷、饥荒的折磨,亲眼目睹了身边亲人一个个离世:先是父母的离去,然后是儿子有庆因献血意外死亡,女儿凤霞难产而死,妻子家珍因病去世,女婿二喜做工时意外丧生,就连外孙苦根也因吃豆子撑死。
在这一系列的打击下,福贵却依然坚强地活着。
他的生命仿佛是一片荒芜的土地,被命运无情地蹂躏,但却始终坚守着生命的底线,没有放弃对生的渴望。
这种活着,并非是为了追求某种崇高的目标,而仅仅是因为“活着”本身。
福贵的生命意识体现了一种对命运的无奈接受和对生命的执着坚守。
他没有力量去改变世界,只能被动地承受生活给予的一切苦难,但他却以一种近乎本能的坚韧,顽强地在这片苦难的土地上扎根、生长。
这种生命意识,是一种深深的隐忍和承受,是对生命最朴素、最真实的尊重。
相比之下,《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则展现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命意识。
圣地亚哥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渔夫,连续八十四天空手而归,但他依然坚信自己能够捕到一条大鱼。
终于,在第八十五天,他钓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
然而,在归途中,他遭遇了鲨鱼的多次袭击,经过殊死搏斗,最终只带回了一副马林鱼的骨架。
尽管如此,圣地亚哥并没有被失败所打倒,他在这场与大海、与命运的搏斗中,彰显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毅力。
他的生命意识是一种积极的抗争和不屈的挑战。
他不畏惧失败,不畏惧强大的敌人,始终坚信人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他的生命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出击,是在不断的挑战中实现自我价值,证明自己的存在意义。
从生命的态度来看,福贵的活着是一种“忍”,是在无尽的苦难中默默承受,不抱怨,不抗争,以一种近乎麻木的方式顺应命运的安排。
中西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比较
88中西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比较王慧敏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创意写作学院摘要:中西方小说中对于死亡意识的行成,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个人经验的不同,作家们有着不同的“死生观”。
然而归根结底,对“死”的表现都是基于“生”,对人的生存困境的深刻感悟使得作家们对死亡心存敬畏,旨在探究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得更深的维度,体现出生命的更高价值,这也是文学之为“人学”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中西小说;死亡意识;生存困境;死亡美学死亡作为人生命的一种必然结局,是每个人都要直面的问题,也是自古以来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基本主题。
作家们在描绘死亡,剖析死亡的同时,也形成了主体的死亡意识。
在中西方不同的作家笔下,死亡或是凄美哀婉的、或是绝望苦楚的、或是血腥可怖、令人触目惊心的,都有着作家本身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人“生”的思考。
一、“死亡意识”在不同作品中的表征自古以来,中外的文学作品中都会涉及到“死亡”的话题。
18世纪之后,西方的启蒙思想唤醒了一代知识分子,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以维特的开枪自杀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无奈与无助。
19世纪以来,长篇小说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艾丝美拉达凄美哀婉的死仿佛一朵娇艳的花儿凋零,令人叹惋。
《悲惨世界》更是给我们展现了贫苦世界里“生”的艰难,“死”已成常态。
进入20世纪,作家们对“死”的表现更加直接、血腥,令人触目惊心。
海明威的很多作品都充斥着暴力、恐怖,让人直面血淋淋的死亡过程。
苦难、战争让人迷失自我,作家们不得不在死亡中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
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中国现当代小说中对死亡的表现较传统文化意识而言也要直接的多。
作为现代文学的开创者,鲁迅的很多作品都表现出了浓厚的死亡意识。
孔乙己的死是旧社会教育制度的牺牲品;阿Q 的死展示了国人糊里糊涂、麻木、随便的蚁命观;祥林嫂的死让我们看到封建舆论和道德观对人的精神与肉体的摧毁;革命者夏瑜的死展现了国人的麻木、愚昧;还有被恶狼叼走的阿毛、为庸医所害的宝儿,他们的死更是让人看到愚昧迷信的危害,重新审视这个残酷的社会。
鲁迅与海明威笔下人物不同的死亡意识
一
.
猎 ,突 出 塑造 了 主人 公 麦 康 伯 真 实 而 饱 满 的 形 象 ,层 层 深 入 地 展 示了他从猎 狮时 的“ 胆小 鬼” 到 追 猎公牛时 毫无惧色 的“ 男 子汉 ” 的
神 生命 的崇 高和伟 大 ,以便 疗治 资本主义社 会 中的 “ 精 神迷 惘” 。
因 此 ,鲁 迅 笔 下 人 物 死 亡 往 往 是
而 海 明 威 的笔 下 的 大 多 数 人 物 与 鲁 迅 笔 下 的 人 物 对 待 死 亡 的
意 识 和 态 度 迥 然 不 同 。 虽 然 死 因
意识 的状态 出现 。《 孑 L 乙 己》 中的 落 魄文 人孔 乙己 ,他在笑声 中出 场, 也 在 笑 声 中 淡 出人 们 的 视 线 。
最终 , “ 孔 乙 己 大 约 的确 死 了” 。
精神成长历程。追猎公牛时 , 他英
勇 无 比 ,尝 试 到 勇 气 带 来 的 无 比
死去 。
敌人和死 亡 ,无所畏 惧 ,生命 不
息, 战斗不止 。乔丹必然牺 牲 , 但 他 永 远 活 在读 者 心 中 。 二. 唤 醒 责 任 与 硬汉 精 神 探 析 鲁 迅 与 海 明威 笔 下 人 物 不 同 的死 亡 意 识 , 我们不 难看 出 , 这种不 同源于作 者不 同的创作意 图、 死 亡 观念 、 人生 经历 、 文 化 背 景等 。
之 路 。所 以 , 在 描 写 众 多 主 人 公 死
在 鲁 迅 的 笔 下 ,人 物 的 消 亡 往往是在 他人无 意识抑或 自己无
亡 前 后 毫 无 意 识 的 状 态 ,表 达 的 是作者 强烈 的唤醒责任 。他要唤 醒 的是 民 众 的麻 木 的 灵 魂 和 东 方 孱弱的睡狮。 其 实 , 把 脉 了 家 庭 变 故 和 国 难 临头 ,鲁 迅 早 就 诊 断 出 人 的精 神 病 态 和 社 会 病 态 ,强 烈 地 激 起 了他 的 人 、 家 、国 的生 死 存 亡 意 识 。因此 , 他 在文学作 品 中 , 塑造 对 生死 毫无 意 识 的艺术 形 象 , 旨 在 唤 醒 民众 意 识 和 东 方 睡 狮 。 总之 , 鲁 迅 旨在 “ 揭 出病 苦 , 引起疗 救 的注意” ,即 唤 醒 民 族 、
鲁迅、海明威创作比较初探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鲁迅、海明威创作比较初探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世界文学暨比较文学指导教师:***20040601鲁迅、海明威创作比较初探鲁迅、海明威创作比较初探研究生:孙琳指导教师:傅星寰专业:世界文学暨比较文学摘要:文学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从产生以来就对人类文明起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20世纪文学史上的两位巨匠,鲁迅和海明威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最伟大的作家,海明威也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们不仅因为其作品而流芳百世-而且也以其自身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世界上无数的读者们。
同时,他们继承百家之长而独创的写作风格,也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爱好者们。
作为同样生活在动乱年代的两位作家,鲁迅和海明威分别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式描绘了不同的社会现象。
鲁迅为了解救人民麻木的神经而奋然弃医从文,敛起小说来。
海明威为了实现自己拯救人类,传播和平的理想而奔走于世界各国,亲自拿起武器,同侵略和压迫作斗争。
虽然因为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鲁迅在“呐喊”,海明威在“迷惘”。
然而,他们两人又都是不甘于沉沦的。
因此,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去倾诉,去抗争。
对人性的发掘和对人生的追求令他们的作品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不同的社会背暴,历史文化等原因叉使他们的作品有着很多的差异。
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两位文学大师.本文分别就鲁迅和海明威在精神人格、创作风格和叙事策略三个方面作了一些比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他们二人在这三个方面都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关键词:鲁迅海明威创作风格叙事策略引言在20世纪的世界文坛上,有两位举足轻重的文学大师。
他们分别以其自身独具的性格魅力和创作而流芳百世。
“为人生”是他们共同的文学主张,“硬汉”是他们共同的“绰号”;关心民族与人民的命运,体现时代脉搏是他们共同的追求。
他们就是中国文坛上的“大师”一鲁迅和美国文坛上的“硬汉”一海明威。
作为20世纪文学史上的两位巨匠,鲁迅和海明威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浅析海明威作品背后的死亡意识
浅析海明威作品背后的死亡意识作者:徐博闻来源:《速读·下旬》2016年第08期摘要:死亡,作为旧生命结束和新生命开始的共同承担者,一直是文学家艺术家热衷的话题。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这位获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当然也不例外。
在他的创作中,有着对于生死,对于虚无的探究和感悟。
对关于海明威死亡意识的研究也是研究其作品一个绝佳的切入点。
本文通过对海明威以往经典作品的分析来解读隐藏在海明威塑造的硬汉形象背后的死亡意象,来分析其象征主义手法以及冰山原则对海明威所营造出来的独属于他自己风格的关于死亡的论述之间的关系,透过表层的硬汉形象来揭示作者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死亡意识;海明威;《老人与海》;硬汉形象对于海明威文学作品的讨论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许多学者如吴然,伍建华,刘轶等都对海明威的作品及其作品中的含义进行过深入探讨。
本文主要结合海明威的相关代表作对其作品中出现的死亡意象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进一步窥得海明威作品中隐藏在“海面之下的冰山”。
海明威一生中进行了许多的作品创作,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以及《丧钟为何而鸣》这些具有颇具成熟的海明威式风格的作品外,他的一些早期作品也拥有后来海明威式写作风格的雏形。
除此之外,海明威对于死亡的偏爱在他许多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尤其是他创作后期的一些经典著作更是将他心中对死亡的见解通过作品中的一系列故事呈现到了读者面前。
从海明威塑造的角色来看,他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与其提出的文学写作中的“冰山原则”相结合,在其作品中对于人物进行真实刻画,对于死亡也进行了详尽的描写。
作品中对于死亡或是濒临死亡情景的描写常会令读者感到身临其境,感知到对于死亡的恐惧以及人物内心的挣扎,这与海明威喜欢冒险,并且多次与死亡擦肩的经历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众所周知,海明威是一位直接经验型的作家,他作品中许多情节都是真实生活经历的缩影。
海明威与鲁迅的生命哲学比较
作者: NULL
出版物刊名: 戏剧艺术
页码: 110-111页
主题词: 生命哲学;哲学比较;海明威;鲁迅;死亡哲学;有机组成部分;悲剧英雄;戏剧文学
摘要:崔敏、周海燕在《戏剧文学》(2008/5)发表同题文章,文章认为,海明威与鲁迅都是具有哲学头脑的艺术天才。
他们思考着人类共同的困惑,诸如死亡、寂寞、疾病、痛苦、生与死的博斗、光明与黑暗的挣扎。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和鲁迅的生命哲学是他们各自对于生命和死亡的一种感悟,一种哲学态度。
海明威对悲剧的认识是和崇高的毁灭联系在一起的。
从美学意义上讲,海明威贡献给人类的是一种悲剧美,一种知其不可为之的崇高。
海明威的“硬汉”已成为美国现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海明威的悲剧英雄,或者叫“准则英雄”,不仅关注个体生命的律动与命运,而且高度重视个人价值。
浅析海明威文学作品当中对死亡的思考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善用运用简洁的语言创造悲剧的艺术审美。
海明威和他创造的硬汉文化对美国现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经融入美国文化,成为美国文化当中最具代表性的精神。
海明威对于死亡有着特殊的情结,生命与死亡经常出现在他的作品当中。
本文以海明威作品中的生存和死亡为切入点,重点剖析海明威对于死亡的独特认识。
一、死亡意识的觉醒海明威出生于一个良好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爱好广泛,尤其喜爱户外运动,他的母亲出身良好,是一名虔诚的教徒。
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海明威热爱户外运动、热爱冒险的性格特征。
家庭环境对于海明威的文学创作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在我们的时代里》花了大量的篇幅塑造了一个典型的美国青年形象——尼克·亚当斯。
尼克·亚当斯可以看成是海明威自己的缩影,同样出身于一个医生家庭,青年时期充满迷茫和颓废。
在这部小说集当中,海明威第一次表达了自己对于死亡的认识。
少年尼克跟随父亲到一个印第安部落行医,有一名印第安母女难产,这位孕妇经历了两天的折磨仍然没有将孩子生下,尼克的父亲只好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为孕妇做了剖腹产,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孕妇的丈夫因为目睹了孕妇遭受的痛苦而无法承受,他选择了自杀。
该文可以看作是海明威对于生命和死亡进行探索的开端。
这个时候海明威对于死亡的认识还是十分模糊的,因为在作品中尼克无法理解死亡,而尼克的父亲认为死亡是很容易的事情。
《杀人者》是一部海明威进一步探讨死亡的作品。
这部小说当中没有血腥,也没有对死亡场面的直接描写,通过平淡和缓慢的叙事来展开。
尼克找到安德烈森,告诉他有人想要杀他,面对尼克的警告,安德烈森表现得十分平静,甚至没有说一句话。
尼克刚开始对安德烈森面对死亡的麻木感到困惑,直到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尼克才想明白安德烈森之所以对死亡无动于衷,因为他已经无处可逃。
尼克进一步认识到杀死安德烈森的不是杀人者,而是这个充满罪恶的社会。
试析鲁迅、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与生命哲学(一)
试析鲁迅、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与生命哲学(一)提要:生活中诸如病与死这样一些普遍遭到排斥和拒绝的反面经验,一旦以迷人的形状从作家的笔下走出,竟带来了一种神秘的美感与难以抑制的兴奋。
这其中又都透出了一股让人深思的气息,这对我产生极大的震撼,我不知道这种震撼是来源于他们的经历还是来源于想象。
本文试通过对海明威和鲁迅部份作品的阐释,来表述我所能理解的他们的死亡哲学和生命哲学背后那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人民命运、对国家命运的高度关注。
主题词:海明威死亡哲学鲁迅生命哲学弗洛伊德有这样的分析:在人的无意识的心理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本能动向。
一种是生的动向,一种是死的动向,当某一种动向占上风时,心理就追随它而发挥主导性功能。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许多艺术家的心理结构中,这两种动向有时强烈地对峙和交织。
死亡在他们看来更是具有美学性质的,具有神秘的诗意内涵,因此他们在心理上更加迷恋死亡,在艺术创造中偏爱描写死亡和表现死亡,揭示死亡和生命的神秘意义和情感丰富性,赋予它强烈的美学色彩。
这里一个是美国小说家、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另一个是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
他们以文学共同耕耘在那个天地里,思考着人类统一的困惑,诸如死亡、寂寞、疾病、痛苦、生与死的搏斗、光明与黑暗的挣扎。
所谓“生命哲学”、“死亡哲学”都主要是一种范围上的限定。
一种可以作为世界观的哲学,不仅仅包括对社会历史、自然史、精神史的理解,更应是对人自身存在状况的领悟;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几乎篇篇都谈论到死亡或与死亡有关的情节内容。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之中也多有病、死、鬼这样的字眼,固执地一再重复地出现吃人、死亡、坟墓、鬼魂、杀头、丧仪这些毛骨悚然的东西。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和鲁迅的生命哲学是他们各自对于生命和死亡的一种感悟,对生命的一种哲学态度。
一、“生”与“死”的哲学1、海明威对死亡问题的哲学思考源远流长。
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死亡是以原始宗教、神话以及与之相结合的原始艺术、礼仪等形式反映的。
浅析海明威文学作品当中对死亡的思考
浅析海明威文学作品当中对死亡的思考作者:黄国英来源:《牡丹》2018年第08期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善用运用简洁的语言创造悲剧的艺术审美。
海明威和他创造的硬汉文化对美国现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经融入美国文化,成为美国文化当中最具代表性的精神。
海明威对于死亡有着特殊的情结,生命与死亡经常出现在他的作品当中。
本文以海明威作品中的生存和死亡为切入点,重点剖析海明威对于死亡的独特认识。
一、死亡意识的觉醒海明威出生于一个良好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爱好广泛,尤其喜爱户外运动,他的母亲出身良好,是一名虔诚的教徒。
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海明威热爱户外运动、热爱冒险的性格特征。
家庭环境对于海明威的文学创作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在我们的时代里》花了大量的篇幅塑造了一个典型的美国青年形象——尼克·亚当斯。
尼克·亚当斯可以看成是海明威自己的缩影,同样出身于一个医生家庭,青年时期充满迷茫和颓废。
在这部小说集当中,海明威第一次表达了自己对于死亡的认识。
少年尼克跟随父亲到一个印第安部落行医,有一名印第安母女难产,这位孕妇经历了两天的折磨仍然没有将孩子生下,尼克的父亲只好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为孕妇做了剖腹产,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孕妇的丈夫因为目睹了孕妇遭受的痛苦而无法承受,他选择了自杀。
该文可以看作是海明威对于生命和死亡进行探索的开端。
这个时候海明威对于死亡的认识还是十分模糊的,因为在作品中尼克无法理解死亡,而尼克的父亲认为死亡是很容易的事情。
《杀人者》是一部海明威进一步探讨死亡的作品。
这部小说当中没有血腥,也没有对死亡场面的直接描写,通过平淡和缓慢的叙事来展开。
尼克找到安德烈森,告诉他有人想要杀他,面对尼克的警告,安德烈森表现得十分平静,甚至没有说一句话。
尼克刚开始对安德烈森面对死亡的麻木感到困惑,直到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尼克才想明白安德烈森之所以对死亡无动于衷,因为他已经无处可逃。
论文样本之二-论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罗红昌(宜宾学院中文系,四川宜宾 644007)摘要:海明威的作品中充满了死亡,而他本人又是通过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的。
本文试图通过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来揭示海明威对死亡的关注的背后的哲学内涵。
文章重点集中在论述海明威藉死亡以完成自己对悲观人生的表达的象征意义,并通过死亡升华悲观人生,以保持人类在重压——尤其是死亡——之下应有的尊严和优美风度。
关键词:海明威死亡象征意义压力实际上,海明威的作品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死亡。
[1]——Bates打开海明威的作品集,我们不难发现美国评论家贝茨(Bates)的话是及其准确的。
在《印第安人营地》(Indian Camp)中,一印第安妇女难产,其夫不忍目睹其妻的痛苦而自杀;在《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中,主人公亨利在战场上与护士凯瑟琳产生了爱情,然而死神又从亨利那儿夺走了凯瑟琳的生命,也毁灭了他们的爱情;《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中,美国人罗伯托·乔丹接受命令去炸毁一座桥梁,他成功了,然而却受了重伤,等着死亡的来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The Short Happy Life of Francis Macomber)中,主人公麦康伯去非洲大陆猎狮,他害怕死于狮子爪下,当他战胜怯懦,能面对死亡时,却又被自己的妻子用枪误杀;《乞力马扎罗山的雪》(The Snow of Kilimanjaro)中,主人公哈里一开始便知自己要死了,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天,在死亡的威胁下,经历了恐惧、怨恨、厌倦、绝望,最后变得坦然;《一天的等待》(A Day’s Wait)中,一个九岁的小孩居然躲在床上等待死亡的来临足足等了一天;……死亡,的确是充满了海明威的作品。
因此,我们会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海明威的作品里充满了如此多的死亡?死亡在他的作品里起作什么作用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些问题。
向死而生——《活着》与《老人与海》死亡意识之比较
亡 意识 进 行探 讨 、 掘 并加 以 比较 , 以发 现 : 死 亡 阴影 笼 罩 下 , 贵 以 坚韧 的 “ 来抗 死 , 老 人 选 择 了与 死 挖 可 在 福 活” 而
亡作 勇敢 的抗 争 , 们 的行 为都 体 现 了“ 他 向死 而生 ” 的生 命 哲 学 。 [ 键 词 ] 死 亡意 识 ; 在 主 义 ; 关 存 向死 而 生 [ 图分 类 号 ]Io . 中 274 [ 献标识码]A 文 [ 章 编 号 ] 10 —33 2 1 )40 1—2 文 0 92 2 ( 00 0—0 00
海 明威 晚期 的 中 篇 小 说 《 人 与 海 》 于 体 现 了 人 在 老 由 “ 充满 暴 力 和 死 亡 的 现实 世 界 中” 现 出的 “ 压 下 的 优 雅 ” 表 重 而获 l5 9 4年诺 贝尔 文 学 奖 。余 华 的《 活着 》 虽 然 被 看 成 是 , 他 从先 锋 小 说 向现 实 主 义 回归 的 代 表 作 , 是 依 然 离 不 开 但 “ 亡” 死 的主 题 , 然 充 盈 着 死 亡 意 识 。 海 明 威 笔 下 的 老 人 依 和余 华 笔 下 的 福 贵 以不 同 的 生 命 存 在 方 式 展 现 了 相 同 的 “ 向死 而 生” 精 神 。 的 死 亡 阴影 下 的 生 命存 在 《 活着 》 然名 为“ 着 ” 却 是 一 个 六 十 多 岁 的 老 人 福 虽 活 , 贵 对 亲 人 死 亡 的平 静 叙 述 : 轻 时 自 己输 光 家 产 后 ,父 亲 年 被 活 活 气 死 , 久母 亲也 不 治 身 亡 ; 几 年 后 儿 子 为难 产 的 不 十 县 长 夫 人 献血 时被 抽 血 过 量 而 死 ; 哑 的 女 儿 风 霞 终 嫁 给 聋 了厚 道重 情 的二 喜 , 因难 产 身 亡 ; 劳 成 疾 的 妻子 在 一 次 却 积 次 打击 下 故 去 ; 婿 也 在 日 日怅 痛 失 落 中 意 外 地 被 楼 板 挤 女 死 ; 后 , 幼 的 外 孙 竟 因 多 吃 了 煮 熟 的 豆 子 而 撑 死 。 福 最 年 贵一 家 八 口人 死 了七 口, 只剩 下 同 样 风 烛 残 年 的 老 牛 与他 相 伴 。所 以 , 某 种 意 义 上 可 以说 , 活 着 》 福 贵 一 家 的死 从 《 是 亡史 , 福 贵 一 生 的 苦 难 史 。死 亡 带 给 了福 贵 最 深 重 的灾 是 难 和 最 大 的折 磨 , 它无 情 地 带 走 了 福 贵 所 有 的 生 活 希 望 和 微 薄 的 幸 福 , 福 贵 却 顽 强 地 活 了 下 来 。这 一 系 列 的 死 亡 而 事 件 笼罩 在 一 种 灰 暗 的 氛 围 中 , 种 不 可 理 解 与 不 可 把 握 一 的 不 确定 中 。作 品 中 的 人 物 突 然 甚 至 是 荒 诞 地 死 去 , 佛 仿 “ ” 于 我 们 是 一 个 永 远 也 猜 不 透 的 谜 。 在 小 说 中 , 者 死 对 作 有意 营造 这 样 一 种 氛 围 , 建 这样 一 种 神 秘 的 死 亡 图式 , 构 实 质上 是 要 借 此 表 达一 个 哲 学 观 点 : 是 面 向死 亡 的 , 亡 是 人 死 确定无疑的 , 面对 死 亡 我 们 都 在 劫 难 逃 。作 者 希 望 以 此 唤 醒 人 作 为 存在 论 的存 在 , 图把 人 类 从 对 死 亡 的 恐 惧 中拯 企 救 出 来 他用 作 品 告 诉 人 们 : 怕 与 逃避 都 是 无 济 于 事 的 , 害 只 有 承认 自己是 一 种 必 死 的存 在 , 才成 其 为 人 。 人 而众 所 周 知 , 亡 是 海 明 威 文 学 作 品 的 永 恒 主 题 。美 死 国学 者 罗 伯 特 ・ 比 勒 说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讲 , 明 威 的 写 斯 “ 海 作 范 围 比他 的 任 何 同 时 代 的 人 都 狭 小 , 为他 只 写 一 个 主 因 题 : 一 个 失 去 了所 有 价 值 , 剩 下 强 烈 感 情 的 世 界 上 , 在 只 人 类 会 如 何 面对 死 亡 。 《 人 与 海 》 , 明 威 将 自己 几 乎 一 ”老 中 海 生 的 对 死 亡 的哲 理 思 考 灌 注 于 桑迪 亚 哥 这 个 古 巴 老渔 民身 上 : 连 续八 十 四天 没 捕 到 鱼 的 情 况 下 , 在 桑迪 亚 哥终 于 独 自 钓 上 了 一条 比他 的 小 船还 长 的大 马 林 鱼 。老人 与 大 鱼 周 旋
死亡与痛苦的大胆展现--海明威与余华创作主题之比较
死亡与痛苦的大胆展现--海明威与余华创作主题之比较
张润
【期刊名称】《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卷),期】2001(014)003
【摘要】海明威与余华虽属于不同时代的二位作家,东西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审美趣味也各不相同,但无论从家庭出身、时代背景还是从思想氛围上来看,二人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文章试从二位作家的生活经历、哲学思想及作品分析入手,探究二人执迷于死亡的根源,并借此解释他们把死亡作为自己作品永恒主题的思想成因.【总页数】5页(P52-56)
【作者】张润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川端康成与海明威笔下"死亡"主题的比较 [J], 王艳凤
2.论海明威创作死亡主题的美学内涵 [J], 宫小兵
3.生命的“悲歌”--余华与川端康成死亡创作主题比较研究 [J], 王可;黄晓旭;闵捷
4.生命的“悲歌”——余华与川端康成死亡创作主题比较研究 [J], 王可;黄晓旭;闵捷;
5.终极的探寻——试论鲁迅、余华小说创作中“死亡”主题的不同意义 [J], 郭运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存还是死亡?——谈海明威的生死观及写作态度
生存还是死亡?——谈海明威的生死观及写作态度
王蕾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7(000)033
【摘要】本文从海明威的创作内容,主题思想以及他对文学创作的献身精神入手,发掘出他对文学创作的态度:写作是一个作家毕生从事的事业,当他的艺术生涯终结之时也是他生命结束之日。
正是这种对文学创作的严谨态度,造就了一代文学大师。
【总页数】2页(P145,133)
【作者】王蕾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生存还是死亡--谈家族企业的制度变迁 [J], 邱凉飞
2.死亡教育对住院肿瘤患者生死观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J], 钟小勤;李晓霞
3.死亡教育对住院肿瘤患者生死观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J], 钟小勤; 李晓霞
4.从“死亡”主题看“硬汉性格”──海明威其人其作谈 [J], 尹岳斌
5.谈海明威的“生存法则” [J], 张浴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西方当代哲学美学的非理性主义对自然科学的敌视,是同认为科学技术使人异化终而导致世界末日的悲观主义特征联系着的。
在这种悲观主义的哲学情绪中普遍回响着一个强烈的主题:死亡。
[2]弗洛伊德有过这样的分析:在人的无意识的心理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本能动向。
一种是生的动向,一种是死的动向,当某一种动向占上风时,心理就追随它而发挥主导性功能。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许多艺术家的心理结构中,这两种动向有时强烈地对峙和交织。
死亡在他们看来更是具有美学性质的,具有神秘的诗意内涵,因此他们在心理上更加迷恋死亡,在艺术创造中偏爱描写死亡和表现死亡,揭示死亡和生命的神秘意义与情感丰富性,赋予它强烈的美学色彩。
海明威和鲁迅都是具有哲学头脑的艺术天才。
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们思考着人类统一的困惑,诸如死亡、寂寞、疾病、痛苦、生与死的搏斗、光明与黑暗的挣扎。
同时,他们的思想也体现在文学创作之中,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几乎篇篇都谈论到死亡或与死亡有关的情节内容。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之中也多有病、死、鬼这样的字眼,一再重复出现吃人、死亡、坟墓、鬼魂、杀头、丧仪这些毛骨悚然的词语。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和鲁迅的生命哲学是他们各自对于生命和死亡的一种感悟,一种哲学态度。
[9]二、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从美学意义上讲,海明威及其作品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崇高之美。
这种崇高之美是通过强大的死亡意识与抗争的行动精神之间激烈的斗争体现出来死亡意识的现代美学艺术——海明威与鲁迅的生命哲学比较崔敏周海燕本文摘要:海明威与鲁迅,这两位举世闻名的作家,正是由于他们对生存有着巨大的欲望,对黑暗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才使得他们与他们的人格、作品得到世人的崇敬和仰慕,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死亡哲学与生命哲学得以不朽。
海明威与鲁迅因不同社会环境对“美”的认识在其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同时也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并使读者产生更加深邃的美学思考。
关键词:死亡意识生命哲学美学艺术海明威鲁迅WENYIGUANGJIAO文艺广角●0932008年/第5期(总第300期)●戏剧文学的。
正因为有了作品人物人格与信念上的崇高,才会对读者心灵产生如此的震撼。
海明威自身的奋斗及其作品所体现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是一种思辨的哲学。
[8]死亡在海明威的创作中是永恒的主题,正是死亡激发了他对人的悲剧处境的认识和反抗,促使他对人的生存方式与死亡的关系的思考,促使他去探索人类的前途命运。
海明威曾经对他的传记作家库而特・辛格说:“死自有一种美,一种宁静,一种不会使我惧怕的变形。
”海明威晚年疾病缠身,事故不断,他对辛格谈话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面对这些困境,如何对待生死问题。
由此可见,海明威的对死亡的认识达到了豁达开朗的程度。
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光是每篇前面所附的1924年出版的同名速写集中就写了各种各样的死亡事件:枪毙内阁大臣、任意枪毙路人、绞刑、斗牛士惨死等。
在自传色彩很浓的《尼克・亚当斯》系列故事中,海明威讲述了自幼年以来就对死亡所产生的恐惧、困惑、焦虑、渴望、漠视、直面等复杂的情绪和心态。
《丧钟为谁而鸣》中这样写道:“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如果海浪冲刷掉一个土块,欧洲就少了一块;如果一个海角,如果你的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
任何人的死亡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
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这就是乔丹赖以生存的力量。
海明威笔下的人物所找到的生存方式,即便是死亡,也具有悠久的魅力,优雅的风度。
《打不败的人》中曼努埃尔被牛抵成重伤以后,仍奋力把牛杀死,临死前也不失“优雅风度”。
《在异乡》中的少校以“准则英雄”式的风度默默地承受新婚妻子病逝和自己身为剑术家残了手臂的悲剧。
《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在83天未捕到鱼的逆境中勇敢地面对厄运,终于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并为保护既得成果单枪匹马与追踪而来的成群鲨鱼搏斗,几次遇险而生。
海明威提出了“死自是一种美”,“活着,则勇敢地活下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提倡以“硬汉”精神来面对死亡。
他再三地写到死亡,其作品的主要人物大部分以死亡告终,但这些人物在失败或死亡之中往往设法保存了些什么东西,他们确实维持着本身的一种理想:该怎样做人的一种原则。
[7]海明威说:“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以消灭它,但就是打不败它。
”人在自然界,在命运面前始终是无能为力的,和它们做斗争徒劳无益,改变不了人的悲剧性的命运。
但问题在于怎样面对人的这种境遇。
人的肉体可以被消灭,但不能从精神上被打败,要在“重压下”努力保持“优雅风度”,弘扬个性,歌颂个性,以找回被死亡阴影所掩盖的人类生命的意义。
[3]三、鲁迅先生的生命哲学德国的狄尔泰作为创始人,首次使用“生命哲学”一词。
生命哲学是对19世纪中期的黑格尔主义和自然主义对唯物主义的一种反抗。
他们夸大生命现象的意义,把生命解释为某种神秘的心理体验,从而使这种观点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特色。
而鲁迅先生的生命哲学却不同于他们。
他的生命观,跟宇宙论毫不相关,而是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不合理的尖锐的抗议和批判。
鲁迅先生病重那年,写了一篇随笔,叫做《死》。
过了一个多月,他真的去世了。
这篇质朴的随笔搁在古今所有谈论死亡的文学中,也是绝品,而其中遗嘱的最后两句:“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
”鲁迅的命题正好相反:“不知死,焉知生。
”这就是鲁迅先生关于死亡的态度。
[1]他以人吃人的大恐惧《狂人日记》为总纲,在大大小小的人肉筵宴中编排了无数被扼杀吞噬者的剧目:孔乙己的穷死(《孔乙己》)、陈士诚的病死(《白光》)、阿Q的被枪毙(《阿Q正传》)、夏瑜的被砍头(《药》)、宝儿的夭折(《明天》)、子君的忧郁而逝(《伤逝》)、魏连殳的自戕(《孤独者》)、祥林嫂的冻毙(《祝福》)……鲁迅的大量的杂文中,更是刻画了无数明的死与暗的死、屈死与冤死、自杀与谋杀、甚至常常戏言阴间的有趣来揶揄人间的乏味。
鲁迅先生1926年出版了一个古文与白话的杂集,取了一个阴森的名字--《坟》。
这在他自己,“虽然明知道过去已经过去,神魂是无法追蹑,但总不能那么决绝,还想将糟094粕收敛起来,造就一座小小的新坟,一面是埋藏,一面也是留恋。
至于不远的踏成平地,那是不想管,也无从管了。
”《坟》表明鲁迅一方面仿佛是以故意的虚无状否定旧我,另一方面又对旧我怀着隐秘的珍惜和爱恋。
坟墓是表明灵魂不灭的一种形式,这无疑是与死亡相连的,而鲁迅的作品从来就不畏惧任何“死”的暗示与明宣。
[4]我们与其说《野草》是一部散文诗,倒不如说它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生命哲学”。
在其间,生与死几乎是一条贯穿的中心线索,二十四章散文诗中有十八章谈论到生与死。
但是,尽管在《野草》中许多篇章都写到死亡,然而那是诗人希望在死亡中得到生存,这种写法也许可以称为“置之死地而后生”。
[5]为生而直面死亡,这恰是鲁迅大无畏的民族精神的体现,这是作家对同时代进步青年敢于反抗压迫、抗击黑暗的战士精神的讴歌,也是对青年一代的迫切希望的情感的显现。
[1]四、海明威与鲁迅的生命哲学的美学思考上个世纪初出现的生命哲学,是一种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流派。
其创始者是德国哲学家狄尔泰,他把作为其哲学根基之世界本原性的“生命”看成是历史发展创作性的动力过程,美与艺术是自我认识借客观化对生命本身的认识。
在德国哲学家叔本华(A.Schopenhaur,1788-1860)看来,死亡的一端与充盈在生存意志的痛苦(欲望不能满足)、厌烦与空虚(欲望满足导致)相连接;另一端则与宗教的涅磐境界相接,较之艺术,死亡是一种彻底地永恒地对于人生苦难的解脱。
加谬(Camus,1913-1960)说:“只有一个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那就是自杀。
”自愿的死亡意味着“承认,甚至是本能地承认这种习惯的可笑性,承认活着没有任何深刻的理由,承认每日的骚动之无理性和痛苦之无益”。
他的哲学与美学的主要代表著作《西绪佛斯的神话》的主题就是荒诞和自杀之间的关系。
悲剧美和正剧美,毁灭的美和成长的美,均因不同社会环境对两位作家在“美”的认识上形成了反差并在其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同时也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并使读者产生更加深邃的美学思考。
[9]海明威与鲁迅出于对“美”的理解与认识的差异,必然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并对这些人物做出了相差甚远的文艺审美评价。
理性与非理性是审美的符号,和谐与不和谐、人性与非人性是审美的对象,自然与非自然、美与丑是美和艺术的符号形式。
因此,不论是哪一种美,理想的、现实的、进取的还是沦丧的,都从不同角度大大丰富了审美的内涵,扩展了审美的视野,给人们带来崭新的审美体验与思考。
海明威对悲剧的认识是和崇高的毁灭联系在一起的。
像叔本华和尼采一样,他坚信人生就是与痛苦结下了痛苦之缘。
人生的痛苦均产生于人生的无目的性、无意义性和无价值性,也产生于人所无法排遣的孤独感、人类努力的徒劳性、宇宙及社会对人生的冷漠性、甚至也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性。
其次,“荒诞”———是海明威深深感到的现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世界和社会变得越来越怪异和不可思议。
现代社会正如现代派文学家笔下所描绘的那样:人性被扭曲,甚至变成了甲虫;世界也变成了一个痴人说梦的大舞台,人们疯疯癫癫,不知所云;战争更是把人变成了恶魔,不知运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毫无目的地自相残杀。
在认识到世界的荒诞性与无意义性之后,他并未失去对人的主体价值的信仰,像勇士一样踏上了反抗荒诞性的漫漫征程,通过自己的人生搏斗与艺术创作实践消解着现实人生的荒诞性、无理性,努力在虚无的世界上挖掘和创造着人生的意义。
从美学意义上讲,海明威贡献给人类的是一种悲剧美,一种知其不可为之的崇高。
海明威的“硬汉”已成为美国现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散发着诱人的魅力。
海明威的悲剧英雄,或者叫“准则英雄”,他们不仅关注个体生命的律动与命运,而且高度重视个人价值。
从鲁迅的思想到创作,从小说、散文到杂文,死亡的确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题材,也是一个鲜明而沉重的主题。
李长之先生在他的《鲁迅批判》中强调科学进化论对鲁迅的作用时说:“人得要生存,这是他得基本观念。
因为这,他才不能忘怀于人们的死。
他见到的,感到的,甚或受到的,关于生命的压迫和伤害是太多了,他在血痕的悲伤之中,有时竟不能不装作麻痹起来,然而这仍WENYIGUANGJIAO文艺广角●0952008年/第5期(总第300期)●戏剧文学是为生存所采取的一种适应的方策,也就是为生存。
生存这观念,使他的精神永远反抗着,使他对青年永远同情着,又过分地原宥着,这也就是他换得青年的爱戴的根由。
”从此论断我们不难判断:鲁迅先生的死亡意识是建立在深刻的生存体验基础上的,而且他深深地感觉到,生命的许多美好价值,是惟有死的代价才能换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