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女性表达方式研究报告(听你说)-2019.3-50页(5)

合集下载

当代女性地位调查研究报告

当代女性地位调查研究报告

从工作家庭冲突方面探讨当代(dāngdài)女性地位的调查研究报告研究(yánjiū)背景:性别问题古今中外(gǔ jīn zhōng wài)一直都存在。

研究性别问题就不得不提女权主义这个词。

女权主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被介绍到我国。

当时的学者根据西方的女性运动发展和中国(zhōnɡɡuó)传统“封建(fēngjiàn)家长制”的社会背景将feminism这个英文词汇翻译为女权主义。

然而中国女性在社会系统中所处的地位被几千年来传统的社会规范、法律和习俗约束着。

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历经母系氏族时期、父系氏族时期、奴隶制时期、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至今。

在女性主义的进入到中国之前的时期里,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是在降低的,悠久的历史压迫和奴役已经导致了很大一部分人潜意识里对女性地位“低下”的认同。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人对待女性的看法也在改变,特别是早期的一些革命参与者。

毛泽东同志就妇女解放的思想曾发表过多篇文章,仅1919年就超过20篇。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也在飞速的发展,国民素质也得到了整体的提高。

西方女性主义思想逐渐被大家接受和认同,这使得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不断的提高。

女性对自我本身的看法变得更加肯定和越来越注重自我实现。

但在男性主宰的传统社会中,社会性别意识形态期待着女性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女性在这方面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

但相应地,女性对工作相关需要的增加,限制了她们对家庭角色的参与和贡献。

在我国,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家庭中女性参加工作的比例也超过70%,但是基于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城镇家庭的家务劳动分工具有“女性为主,男性为辅”的特征。

全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女性工作的高比例都没有改变家务劳动分工的状况。

职业女性必须面临家庭工作之间的冲突,在家庭家务分工中(也包括非职业女性)又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现象。

《中国妇女报》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研究——以社会性别为视角

《中国妇女报》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研究——以社会性别为视角

《中国妇女报》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研究——以社会性别为视角目录绪论 (1)第1章社会性别与媒介概述 (7)1.1 社会性别理论 (7)1.2 社会性别与媒介建构 (7)1.3 社会性别与媒介研究的主要领域 (9)第2章《中国妇女报》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总体描述 (10)2.1 《中国妇女报》中少数民族女性报道的基本概况 (10)2.1.1 报道篇数分析 (10)2.1.2 报道体裁分析 (10)2.1.3 报道主题分析 (12)2.1.4 消息来源分析 (14)2.2 《中国妇女报》中少数民族女性形象描述 (15)2.2.1 报道性质分析 (15)2.2.2 少数民族女性身份结构分析 (16)2.2.3 少数民族女性品质特征分析 (18)第3章《中国妇女报》中建构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分析 (21)3.1 创新型少数民族女性形象 (21)3.1.1 家庭与事业的双赢者 (21)3.1.2 追寻梦想与幸福的勇者 (23)3.1.3 争取自身权益的奋斗者 (26)3.2 传统型少数民族女性形象 (27)3.2.1 普通家庭中的含辛茹苦者 (27)3.2.2 苦难生活中的坚强支撑者 (29)3.2.3 无私助人的大爱奉献者 (32)3.3 贫病孤寂型少数民族女性形象 (33)第4章《中国妇女报》中少数民族女性媒介形象述评 (36)4.1 《中国妇女报》少数民族女性媒介形象建构的特点 (36)III4.1.1 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由单一走向多元 (36)4.1.2 对少数民族女性生存境遇的关注 (37)4.1.3 对少数民族女性形象建构的逐渐觉醒 (38)4.2 对《中国妇女报》少数民族女性媒介形象建构的反思 (40)4.2.1 少数民族女性形象层面的反思 (40)4.2.2 媒体建构层面的反思 (42)4.2.3 《中国妇女报》社会影响力层面的反思 (43)结语 (45)参考文献 (47)附录 (50)致谢 (51)IV绪论1.1 研究缘起自1995 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提出“大众传媒是推动女性权力进步和消除性别歧视的重要手段”这一观念,它的提出有效促进了我国妇女媒介的发展,尤其是女性期刊的发展。

解读《中国妇女报》新闻报道中的女性视角--开题报告

解读《中国妇女报》新闻报道中的女性视角--开题报告
(11)林方枚.女性与媒体再现,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6
(12)(美)约瑟芬·多诺万著.赵育春译.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3)徐咏絮、唐维敏等.女性主义的媒介理论.大众媒介与社会,2004(03)
(14)王政.女性的崛起:当代美国的女权运动.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
关于目前我国女性与传播研究的主要领域,可以大致分为:女性传者研究、女性受众研究、媒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二、女性传者研究
这类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种视角:关于女性新闻工作者的生存现状的探讨和关于中国妇女媒介的发展分析。
第一、宏观视角的样本文章多用调查数据作为论证基础,虽然数量不多,但却具有相当高度的说服力。
1、女性视角对《中国妇女报》的影响。
2、指出女性视角在中国媒介中的发展趋势。
3、深入分析新闻报道女性视角是怎样宣扬男女平等的理念、提升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的。以及它对女性的自我认同和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即新闻报道的女性视角对社会文化的意义。
三、研究现状分析
一、女性与传播研究
在西方,传播学成为一门“显学”还是在二战之后;而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女性运动风起云涌,关于社会性别的议题成为当时女性主义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传播学与女性主义者两个新兴的学科领域相结合,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1978年被一些学者视为美国“性别与传播”研究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美国传播学者盖尔.塔奇曼与其他人合作出版了《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论文集,该文集是多位学者研究成果的汇编。该书为美国女性传播研究奠定了基础,它的出版标志着“性别与研究”研究浮出水面,正式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分支。这本书建议女性与传播研究应该探讨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女性在媒介中如何被描绘,其二是在这些媒介中工作的女性。

《中国妇女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中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研究

《中国妇女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中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研究

《中国妇女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中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中国妇女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中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

通过分析报道特点、形象塑造、角色定位以及抗疫经验分享,探讨了女性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中的影响力和社会认知。

研究发现《中国妇女报》在塑造女性工作者形象中起到重要作用,女性工作者展现出积极的抗疫精神和表现,受到社会肯定与赞扬。

未来研究可深入挖掘女性工作者在疫情中的表现与影响,为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关爱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中国妇女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女性工作者、媒介形象、形象塑造、角色定位、抗疫经验、社会认知、评价、影响力、作用、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全球范围内的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女性工作者作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场抗疫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疫情期间女性工作者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她们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也展现出了更多的坚韧与担当。

通过对《中国妇女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中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女性工作者在疫情中所承担的责任和角色,进一步激励和弘扬女性在抗疫过程中的典型形象,促进社会对女性工作者的认知和评价,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分析《中国妇女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中对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塑造及其影响。

通过深入探讨媒体对女性工作者在疫情期间的报道特点、形象塑造方式、角色定位以及社会对其认知与评价,旨在揭示媒体如何通过报道女性工作者的抗疫经验与实践,塑造并强化女性工作者在社会中的形象和角色定位。

研究还将探讨女性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中所承担的不同角色和责任,以及这些角色与责任对于疫情防控的影响力和表现。

通过对《中国妇女报》报道的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旨在为了解女性工作者在疫情期间的媒介形象塑造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证据,并从中探讨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当前国内媒介中的女性表达

当前国内媒介中的女性表达

当前国内媒介中的女性表达
凌燕
【期刊名称】《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14)001
【摘要】本文对当前国内大众传媒中的女性表达及其中存在的性别歧视、话语矛
盾等进行梳理与阐述,着重对标识性文本--央视<半边天>栏目进行了话语解读.
【总页数】6页(P8-13)
【作者】凌燕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
【相关文献】
1.身份建构:人格、欲望、物化——网络直播中女性形象的媒介表达 [J], 季夫萍;李艳华
2.女性媒介形象的诳骗式表达r——对《傲骨贤妻》艾丽西娅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J], 李梅丽
3.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女性医务人员的身份表达与媒介形象建构——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例 [J], 房琳;张琳
4.文化·媒介·女性——以电视剧《粉红女郎》为例解读我国电视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 [J], 庄孜
5.从女性主义媒介批判角度浅谈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再现 [J], 吴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女性话语中蕴含的女性意识

浅析女性话语中蕴含的女性意识

浅析女性话语中蕴含的女性意识朱应珍(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412000)摘要:阐述现、当代文学史上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以及自“五四”以来,女性意识在不同时代的演变和扩展进程。

关键词:文学作品;女性作家;女性形象;女性意识中图分类号:I2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412(2006)02-184-03 女性意识是从女性的角度看问题的一种思想理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少女性作家努力将社会性别平等的执拗追求转化为艺术形象,随着时代前进,这种女性意识或觉醒、或泯灭、或强化,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和扩展的过程。

一、打破女性话语缄默状态,全面展示女性自我意识“五四”以前,女性在话语创作中一直处于缺席与缄默状态。

文学史上最初的女性形象大都是“他塑”的,是男性从他们的心理期待、性别恐惧,按男权意识来“塑造”的。

“五四”时现代理性的传播使女性前所未有地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出现了以女性为创作主体的“自塑”,女性不再遮蔽在男性视角的观赏、虚构、想象与塑造之中,不再是“三从四德”准则下那种被动、低下的附属形象。

女性作家浓墨重彩地塑造那些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和冲出封建家庭的新女性,肯定她们追求个人幸福所表现的独立性和主体性。

丁玲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充分展示了女性主体意识和现代意识的觉醒,传统理性给女性规定的种种特性在莎菲身上荡然无存,在爱情中她是主动的,对男性是高高在上、甚至是藐视的。

她最后对凌吉士的拒绝也与传统理性所要求的贞操无关,她并不是被贞操感所限制,而是因为他不是她所要求的那种“懂”她的人:灵肉一致正是现代理性对于爱情的标准之一。

女性文本中,自我是大于一切的,所有的形象几乎都面向自我,有自我的或深或浅的影子。

石评梅的小说里,反复出现凄苦多劫、甚至父母双亡的女主人公,与相爱者无法完成相爱的愿望,总会造成男方事实上殉情的后果,于是女主人公开始“在一个杯里沉醉”、“在一个梦里不醒”的痛苦生涯。

《中国妇女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中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研究

《中国妇女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中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研究

《中国妇女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中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研究作者:赵雅馨来源:《声屏世界》2020年第03期摘要:大众媒介影响着受众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行为,新闻报道对于女性的报道数量偏少,报道倾向于主题模式化,使得受众难以通过新闻媒介获得对女性群体客观全面的认知。

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妇女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报道中所塑造的女性工作者形象进行分析,结论指出该报为受众呈现了客观真实的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突破了以往新闻报道中女性的刻板印象。

关键词:新闻报道女性工作者媒介形象研究背景媒介作为“议程设置者”,往往对大众的认知及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根据格伯纳的培养理论,大众媒介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硬件设备的升级,媒介内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传统媒体正在进行媒介融合,受众可以更加便捷地从移动终端的多种平台获取新闻信息。

因此,作为大众媒介的中坚力量,新闻报道在信息整合与分发、构建信息系统、塑造受众认知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然而,当前部分新闻媒体在报道内容与价值取向上仍然受到男权文化主导,女性议题在新闻报道中的呈现比例远远低于男性。

与此同时,新闻议程往往对立塑造男性与女性形象,男性常以“ 热衷政治财经”的中心形象呈现,女性则以“与社会脱节的”家庭妇女形象呈现。

作为女性报刊,《中国妇女报》有着和其他媒介不同的报道思想与报道原则;作为由全国妇联主办、全国唯一的女性大报,始终关注现实生活中与妇女有关的新闻事件,鼓励广大妇女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半边天作用。

因此,本文对《中国妇女报》呈现的女性媒介形象进行探究,分析其平等性别意识构建和客观塑造女性形象的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中的女性工作者2019年12月,武汉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

随后,全国各地全面开展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遏制疫情蔓延。

1月20日,国家领导人对疫情作出重要指示,钟南山院士在央视《新闻1+1》发声,媒体对疫情的报道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时代关口上的“她”——《中国妇女报》女性典型报道中的隐喻运用

时代关口上的“她”——《中国妇女报》女性典型报道中的隐喻运用

68学术探讨女性典型人物报道中,女性的形象是模范化的,体现了当今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与意识形态倾向。

在这些女性典型人物报道中,常常会运用隐喻表现女性形象,这些隐喻不仅是使报道生动的修辞手法,更是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往往通过对某一方面特点的突出强调来实现。

本文将重点探寻《中国妇女报》报道如何借助隐喻表现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时代关口上的女性典型人物形象,及其具有哪些隐喻意图。

一、研究方法本文运用话语分析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女性典型报道中所采用的隐喻的类型、意图、倾向,并对以上内容进行数量上的统计与描述。

首先,抽取研究样本。

本研究从《中国妇女报》2018年的女性典型报道中抽取样本。

《中国妇女报》是由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办的全国性妇女报,具有思想性、社会性、综合性。

鉴于《中国妇女报》中的女性典型报道数量较多,本文将从全年报道中随机抽取两个月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以2018年6月与12月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共46篇。

其次,通过话语分析与内容分析提炼作为样本的报道中所涉及的隐喻类型。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通读所有作为研究样本的报道,并找出其中所有的隐喻;对所有隐喻进行归类,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定量分析,统计不同隐喻类型的使用频率;通过对隐喻类型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女性典型报道中使用隐喻的偏好,与其中呈现的女性典型的形象特征。

最后,探究使用隐喻背后的意图与态度倾向。

如果仅对隐喻本身进行分析并不能找到隐藏在其背后的价值倾向与作者动机,只有仔细考察与隐喻相关的周围文本,及文本背后的社会背景,才能解读出隐喻背后的修辞意图与态度倾向。

二、隐喻类型分类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人们认知事物的一种方式。

[1]将隐喻按照一定标准分类后,可以更明了地分析出隐喻的运用特点与偏好,为进一步剖析隐喻背后的意图、倾向奠定基础。

隐喻包括源域与目标域两个组成部分,“本体”为源域,“喻体”为目标域。

比如,12月8日对于“女排”这一群体典型的报道中有这样一句“在新中国的体育历史中,中国女排是璀璨群星中最耀眼的一颗”,在这个隐喻中,源域是“中国女排”,目标域是“最耀眼的星”。

2023年中国中青年女性生活方式洞察报告

2023年中国中青年女性生活方式洞察报告

女性生活方式定量调研联合发布Contents / 目录中青年女性人群画像中青年女性健康洞察02中青年女性职场洞察03中青年女性婚恋观洞察04Introduction/ 导读人群画像: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女性,各自拥有多姿多彩的生活,她们闲暇之余喜欢刷短视频、追剧看综艺,通过逛街购物、聚餐社交等解压放松,相比2022年,在娱乐项目上的月均花费更高。

健康洞察:睡眠、眼睛、情绪,是当代中青年女性易受健康困扰的三大方面,为了保持健康,她们会维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运动,尤其是非单身女性,更愿意为自己的健康花费,进行定期体检,购买营养保健品和健康保险。

职场洞察:她们当前工作节奏相对饱和,主要工作困扰为职业发展前景不明确、工作压力大和就业机会减少,而她们会通过网上的资源进行学习或请教同事,来提升自己的职场能力。

婚恋观洞察:半数单身女性期待脱单,也有较大比例的热恋女性期待结婚,同时已婚女性有较高生育意愿。

人群画像01中青年女性人群画像Crowd Portraits•平均年龄:26.3岁•平均收入:6930.7元•职业:公司普通员工、自由职业者•学历:本科、大专单身女性热恋女性•平均年龄:28.1岁•平均收入:9511.2元•职业:企业普通员工、管理人员•学历:本科•平均年龄:35.6岁•平均收入:11054.7元•职业:企业普通员工、管理人员•学历:本科已婚女性本次调研人群分类:单身女性、热恋女性、已婚女性42.2%34.3%16.8%5.0% 1.7%00后95后90后85后80后年龄分布56.4%34.4%7.3%1.3%0.7%<6k6k-11k 11-20k 20-30k>30k个人月收入分布月平均收入:6930.7元16.5%10.2%18.5%15.8%18.8%20.1%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城市分布61.1%16.5%9.9%4.0%2.6%2.6%1.7%1.7%10.9%32.3%52.8%4.0%高中及以下专科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分布职业分布公司普通职员自由职业者专业人士服务人员公司管理人员创业者个体户公司老板政府公务员工人/蓝领单身女性整体趋势:二线及五线的95后女性,本科学历较多,她们多为公司普通员工,目前收入较低当前生活满意度50.8%,略低于其他两类人群生活满意度·生活节奏较悠闲:有较多自己的空闲时间,9.6%很清闲,85.8%能life and work balance·空闲时间较多:整体上有较多空闲时间可支配,工作日平均有3.1h 的空闲时间,周末平均空闲时间4.6h·闲暇之余:主要看影视剧/综艺,其次是刷短视频、社交平台、内容平台等看影视剧/综艺刷短视频刷社交平台刷内容平台网购62.0%55.8%48.2%43.9%36.6%·喜欢的娱乐解压项目top5 分别是:·23年解压项目花费951.7元/月均 22年解压项目花费790.8元/月均看剧综艺/短视频逛街/购物电影话剧烹饪美食音乐唱歌63.7%38.6%25.7%25.1%24.4%单身女性生活娱乐方式:生活满意度为50.8%,节奏较悠闲,空闲时间多,喜欢追剧看综艺、逛街购物,娱乐花费相对较低相对于更成熟阶段的女性,单身女孩的日常生活更加悦己,也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是追剧的主要群体。

妇联巾帼文明调查报告

妇联巾帼文明调查报告

妇联巾帼文明调查报告
根据妇联巾帼文明调查报告,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发现和结论:
1. 敬业尽责: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女性受访者以职业发展为重,积极参与工作并表现出高度的敬业精神。

很多女性担任各种职位,包括高层管理职位。

2. 亲子关系:报告指出,巾帼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亲子关系的发展。

女性受访者普遍表现出对家庭的关心和照顾,对子女的教育和成长有积极的影响。

3. 社区贡献:调查还发现,在社区建设方面,妇女是重要的力量。

许多女性积极参与各种社区活动,为社会和社区做出贡献。

4. 自我提升:报告还提到,女性对于自我提升有很高的追求。

很多受访者表示会不断学习和成长,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妇联巾帼文明调查报告显示出女性在社会建设和家庭发展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角色。

女性不仅关心自身的职业发展,也致力于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妇女报-女性表达方式研究报告(听你说)-2019.3-50页(5)

中国妇女报-女性表达方式研究报告(听你说)-2019.3-50页(5)

…… 她们都是平凡而伟大的最美劳动者。
08
女性表达方式研究报告
听妳说
新媒体也汇集着不同年龄段的女性表达。以年龄为观察维度,会发现不同年龄段 的女性对于形象风格的塑造有着明显的差异。 18-25 岁的女性用户像是搞怪少女,符合这个年龄段天马行空的性格特点,喜欢 使用标新立异的贴纸,同时他们也是使用酷炫特效最多的年龄群体,双重曝光、 广角、褪色,大刀阔斧富有创新力地表达个人风格。
● 女性表达的社会价值具有“ROLE”的特征:理解真实自我(Reality)、打破刻板偏见
(Outlook)、促进情感沟通(Link)、激活多元体验(Experience)。
听妳说
女性表达方式研究报告
CONTENT
Part 1
02 女性的表达现状:
新媒体话语空间的性别逆转 Part 2
05 女性网络形象的塑造特征
抖音用户性别比例及作品数量占比
用户数 作品数 用户数 作品数
女性
男性
数据来源:抖音,截至 2019 年 2 月 12 日数据汇总
抖音用户作品传播
作品累计 播放量 作品累计 评论数 作品累计 被点赞数 作品累计 被分享数
57%
女性
63%
57%
57%
43%
男性
37%
43%
43%
数据来源:抖音,截至 2019 年 2 月 12 日数据汇总
06
女性表达方式研究报告
听妳说
自拍很大程度上是用户将自我形象认知输出的最直接方式,研究通过分析女性用户使用抖 音以及相机产品的相关数据,将贴纸的使用作为女性强化自我风格的方式进行重点分析。 从相机产品 Faceu 的数据看,不论是酷女孩,还是文艺女青年,或是常怀少女心,很难说 出哪一种更突出,多姿多彩也许是最好的形容词。

稳定与变迁:女性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对《中国妇女报》女性人物的分析

稳定与变迁:女性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对《中国妇女报》女性人物的分析

物进行分年代 的定量分析 , 从而在总体上和宏观层 面去 描述 、 认 识 和把 握 不 同 时期 的女 性 主流形 象 及
其 特征 。
自2 0 世纪 7 0 年代末改革开放 以来 ,中国社会 发生了巨大变迁或日社会转型。在社会 的急剧变迁
中, 女性 形象 也不 可避 免地 发生 了变化 。那 么 , 我 国
2 01 3年 2月
中华 女 子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Chi n a Wo me n’ S Un i v e r s i t y
F e b. 2 0l 3
No . 1
第 1期
稳定 与变迁 : 女性媒 介 中的女性形 象
— —
对《 中国妇女报》 女性人物的分析
( 三) 抽 样 方法
图 1调查样本年代分布图( N = 3 0 6 )
( 一) 生 理形 象
《 中国妇女报 》女性人物报道 中能够表征女性
生 理形 象 的变量 只有 年龄 。作 为关 注 中国女性 的 主
由于大众传媒所报道 的各种女性人物 , 往往是 对 特定 社会 在 某 一 时期 中女 性形 象 的反 映和再 现 , 是对这一时期 中社会价值观念 、 思想文化中所推崇 的女性 的认 知 和评 价 , 并 在 不 断地 建构 和形 塑 着 特
定 社会 这 一 时期 中的女 性形 象 。因此 , 本 文采 用 内 容 分 析 的方法 , 通过 对 大众 媒 介 中所 报道 的女 性 人
1 0 BKS 0 2 6。


问题 的提 出
二、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 思路 与资 料来 源
女性 是人类 社会 的“ 半边 天 ” 。女 性角 色形 象是 人类 社会 文 化 中 的重要 组 成 部分 , 它 既 反 映出 特定 社会 中女性 的权利 和 社会 地 位 , 更 反 映 出特 定 社会

抖音:女性表达方式研究报告

抖音:女性表达方式研究报告

抖音:女性表达方式研究报告女性表达方式研究报告!三八妇女节是一个女性节日,也是全社会敬意的表达。

看中节日经济的商家对妇女节进行重新包装,从“女生节”到“女神节”再到“女王节”,看似给女性群体冠以更悦耳的名号,实则是在消费女性。

2007年,中国女性人口占年末总人口的48.5%,同期,中国网民中的女性比例为42.8%,至2017年年底,中国女性占总人口的48.8%,同期中国网民中的女性比例已经提升为47.4%,基本与人口结构持平。

新的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女性在参与社会事务尤其公共网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如果说互联网是现代人发声的主要平台,那么女性早已经不是传统媒体空间中的“失语者”。

她们成为了多数,成为了更活跃的存在,参与到公共空间的筑造中。

抖音短视频、字节跳动平台责任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妇女报发布《听妳说——女性表达方式研究报告》,描摹新女性的自我塑造和表达特征。

&nbsp;在抖音上,每天都会有近1.4亿女性发表短视频作品或者是与别人的作品互动,其中也产生了许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女性创作者。

她们影响了平台上超过5亿的用户。

女性用户创作的作品成为平台内容生产和消费的主要来源。

女性记录真我的每一面数据显示,女性用户的创作主要围绕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展开。

拥有10万粉丝以上的账号中,女性的创作门类最集中在“图文控”,占比10.3%,其次是“生活随拍”,占比8.7%;男性主要的创作门类是游戏录屏,占比12.5%。

“关掉美颜关掉滤镜”是抖音的一个原生梗,指女性在拍抖音时关掉可以美化自己形象的拍摄效果,以展示出最真实的外貌。

这一现象的流行,是对女性在面对镜头时修饰自己形象的自黑式调侃。

而数据显示,女性喜欢修饰自身形象的背后,除了对自我形象的关注,也是女性更喜欢在网络中袒露自我的社交心态的客观需要。

研究统计了抖音平台中男性与女性的视频作品内容,发现女性创作的作品中13%带有自拍的特点,而男性仅有9%。

从这个角度而言,女性更愿意将自我形象作为镜头中的素材。

《中国妇女报》中农村女性形象研究(2003-2019)

《中国妇女报》中农村女性形象研究(2003-2019)

《中国妇女报》中农村女性形象探究(2003-2019)近年来,中国农村女性的形象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载体,《中国妇女报》报道了农村妇女的生活和成长,揭示了她们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成就。

本文将对《中国妇女报》中关于农村女性形象的报道进行探究,以期了解农村女性的现状和社会变迁对她们的影响。

2003年至2019年,《中国妇女报》发表了大量关于农村女性的报道,涉及农村妇女在教育、就业、家庭、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这些报道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到农村女性形象的多样性和演变。

起首,教育是塑造农村女性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妇女报》报道了许多农村女孩父母为了节约教育费用而选择她们辍学的状况。

这些报道引发了社会对农村教育不公平的关注,并呼吁政府加大对农村女孩教育的投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资源的改善和政策的调整使农村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加均等化。

《中国妇女报》报道了农村女性考取高校、探究生甚至博士学位的案例,展示了她们的伶俐才智和努力。

其次,就业是农村女性形象进步的重要方面。

过去,农村女性的就业机会有限,大多数被局限在农田和家庭中。

《中国妇女报》报道了她们参与农村合作社、务工、创办小店等途径改变命运的状况。

随着农村经济的进步和政府对农村就业的重视,农村女性的就业机会逐渐增多。

2019年,有报道指出,农村女性成为农村经济进步的生力军,并在各行各业中呈现出乐观的素养和能力。

此外,家庭是农村女性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报道中,《中国妇女报》关注了农村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责任。

她们承担着农田劳动、家务劳动和子女教育的重担。

然而,社会的变迁和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变同样改变了农村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

报道中描述了农村女性逐渐获得家庭决策权,特殊是在家庭经济管理和子女教育方面。

同时,也有报道指出,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依旧受到传统观念的限制。

最后,健康是农村女性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妇女报》报道了农村女性在生育、健康和医疗方面的问题。

留守妇女媒介形象分析——以《中国妇女报》为例

留守妇女媒介形象分析——以《中国妇女报》为例

报道倾 向、报道主题四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三、研 究结果 及成 因分析
研 究 结 果
国总人 口数。” 对 留守妇女的关注 已不容忽视 。 据 调 查 ,4 .% 留 守 妇 女 表 示 体 力 上 难 以承 受 89 的 繁重 的劳动 ;因丈 夫长 期外 出打工,夫妻二人拥有不
女的报 道最 多,有2 篇 ,其次是A 版 的综合新 闻版 , 8 1 有7 篇报道 。由于 《 中国妇女报》的第三版为妇女新闻 版 ,全 方位 跟 踪 妇 女界 动态 ,及 时提 供 妇女 工作 最 新 资 讯 ,因此可以看 出:该报比较侧重于留守妇女动态 以及
工 作情 况 方 面 的报 道 ,相 关报 道 如 《 助组 ,让 留守 妇 互 女 走 上 生产 生活 新 路 》 ( 0 9 8 0 3 )、 《 20 年 月2 日A 版 江
三 ,一 些 媒 体报 道 失真 ,缺 乏 客 观公 正 ,只 关注 一 些 个 案 , 却忽 略 了该 群体 中更具 普 遍 性的 人群 ,忽 视 留守 妇
女的真实生存状态和实际困难,还有些报道缺乏人文关
怀 ,在 一 定程 度 上扭 曲了 留守 妇 女形 象 。
窄,对 留守妇 女个人精 神需求、人身权益保障 、生 活 压力等 问题提及不够 ,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语现象 。 问题 的提 出 本 文 中 所 谈 到 的 “留守 妇 女 ”是 指 丈 夫 长 期 ( 半
亟 待增 强 》 (0 9 8 1 目A 版 )等 。而 在A 版 ( 2 0年 月 2 3 1 综

本研 究以 《 中国妇女报》为例 ,重点考察其新 闻 报 道 中所 呈 现 出 的 留 守 妇 女 形 象 , 旨在 分 析 报 道 中是
否 存 在 上 述 问题 , 并探 寻相 应 的 解 决 之 道 。对 于 调 适

《中国妇女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中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研究

《中国妇女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中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研究

《中国妇女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中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全球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

而在这场抗疫战中,女性工作者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她们作为医护人员、社工人员、志愿者等,为疫情防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媒体报道中,女性工作者往往被较少关注,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歧视和刻板印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女性工作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媒介形象展开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分析媒体报道中对女性工作者的呈现方式和言论,以及性别刻板印象在其中的表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女性工作者在抗疫过程中的真实形象和价值。

也可以为媒体在未来的报道中提供一些启示,使女性工作者在媒体中得到更为客观和尊重的呈现。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妇女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中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分析女性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中的形象呈现,探讨影响媒介形象的因素,研究媒介形象的再塑造过程,探讨女性工作者在疫情报道中的角色转变,以及性别刻板印象在报道中的表现。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旨在揭示女性工作者在疫情报道中的价值,为进一步研究女性在媒体报道中的形象和价值做出贡献。

也希望能够为媒体报道中性别平等和性别刻板印象的改变提供一定的参考。

2. 正文2.1 女性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中的形象呈现女性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中的形象呈现是一种平衡和多样化的表现。

在《中国妇女报》的报道中,女性工作者被呈现为勇敢、坚毅和有责任感的形象。

她们不畏艰难,坚守岗位,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护士、医生、社区工作者等女性在疫情期间投身一线,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宣传防控知识、协助疫情排查等工作,展现了她们的专业素养和备受尊敬的形象。

除了在医疗领域,女性工作者在其他行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政府部门、媒体机构、志愿者组织等领域,女性工作者通过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她们可能是疫情防控的指挥官、信息发布的主管、社区服务的组织者,展现了她们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女性表达方式研究报告

女性表达方式研究报告

自拍很大程度上是用户将自我形象认知输出的最直接方式,研究通过分析女性用户使用抖 音以及相机产品的相关数据,将贴纸的使用作为女性强化自我风格的方式进行重点分析。
从相机产品 Faceu 的数据看,不论是酷女孩,还是文艺女青年,或是常怀少女心,很难说 出哪一种更突出,多姿多彩也许是最好的形容词。
女性用户的形象特征
在抖音平台上,女性用户占比超过一半,女性作品的投稿数,以及产生的播放、评论、 点赞、分享等也都成为平台内容生产和消费的主要来源,女性在短视频新媒体的 传播空间中成为更为重要的角色。在以往研究者的结论中,女性在传统媒体空间 中常常处于一种在场的缺席,但是新媒体空间向我们展示了更丰富的女性表达。
用户数
抖音用户性别比例及作品数量占比
记录美好生活
@ 听说余生有你 # 遇见最美劳动者 原来会议 记录是这样出来的,速记姐 姐真辛苦,全程高精力集中 @ 抖音小…
●在工地从事建筑施工工 作 的 花 季 女 孩, 在 平 凡 而 艰苦的工作岗位中不懈奋 斗, 重 塑 社 会 对 于 女 性 劳 动者刻板印象的“坚强”。
…… 她们都是平凡而伟大的最美劳动者。
●守在抗洪警戒线旁连续超 20 个小时的民警方秋蕴, 在艰苦环境中视人民生命 财 产 安 全 为 大 局, 舍 小 我 的“坚守”。
记录美好生活
@ 平安重庆 7 月 12 日, 涪 江 洪 峰 过 境 重庆潼南。民警方秋蕴守在 抗洪警戒线旁 20 多个小时。 群众已全部疏……
●无人知晓姓名的会场速 记 员, 凭 借 个 人 技 能 在 社 会经济发展中成为中坚力 量的“专业”。
女性表达方式研究报告
CONTENT
Part 1 Part 2 Part 3
P体话语空间的性别逆转

中国女性“性”福指数调查报告

中国女性“性”福指数调查报告

中国女性“性”福指数调查报告为全面了解我国女性性生活状况和女性健康情况,更好地为我国女性提供生殖及健康指导,在中国性学会的倾力指导下,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心、中国人口协会共同举办了此次“中国女性性福指数调查”活动。

通过网上调查、街头调查等形式,共收到有效答卷26532份,现将调查结果公布如下。

一、“生活状况”的调查结果女性对性生活的满意程度调查:17%的女性“不满意”,12%“不太满意”,39%的女性“一般”,“比较满意”的占18%。

“很满意”的仅占14%。

性生活的不如意给女性们的工作、生活和家庭带来了很大影响。

“性生活对工作、生活和家庭的影响程度”的调查表明,52.7%的女性认为“比较大”,11.2%认为“非常大”,只有10.6%和12.4%的女性认为“没有影响”或“不能确定”。

而认为“不太大”者则占13.1%。

受访者月均性生活次数也不容乐观,“1—5次”者占52.3%,“6-10次”者占41.7%,10次以上者占6%。

我国女性性伴侣的数量很少,六成左右的女性只有过一个性伙伴。

其中“只有过一个”的为62.8%,29.1%的女性有“2-3个”,9.1%的有“3个以上”。

受访者的性生活质量普遍不高。

对“过性生活达到性高潮的比例”的调查表明,“几乎总有”者仅为7.6%,“经常有”者为37.1%,“偶尔有”者占41.4%,“没有”者为13.9%。

受访女性性生活的持续时间也大多在10-15分钟。

数据表明,受访者每次性生活的持续时间为“10分钟以下”者为18.6%,“10-15分钟”者为“46.7%”,“15-30分钟”者为32.4%,“30分钟以上”者为2.3%。

受访女性的“前戏”或调情时间也不是很理想。

38.2%的受访者前戏或调情的时间保持在5-15分钟,13.6%达到15-30分钟。

不过,占46.3%的女性只能维持1-5分钟。

能持续30分钟以上的只有1.9%。

相对来说,女性们在性生活中一般都比较被动。

江门市区已婚妇女性爱艺术方式调查报告

江门市区已婚妇女性爱艺术方式调查报告

江门市区已婚妇女性爱艺术方式调查报告吴美琼;范利军;黄坚;何智坚;冯持真【期刊名称】《中国性科学》【年(卷),期】2005(14)2【摘要】目的:了解江门市区已婚妇女性爱艺术方式,为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样.用自制的调查表发给已婚妇女无记名自愿填写.结果:853名已婚妇女性爱艺术表现方式前二位的有:性交前的交流:能抚摸敏感部位的占68.5%,亲切交流占36.5%.睡衣的选择:套睡衣占72.3%,旧的衣服占17.5%.性交的方式:曾经用过方式:阴道式占98.6%,口交占9.3%;现在用的性交方式:阴道式占98.6%,口交占2.8%.性交体位方式首选男上女下,其次是自由体位.每次完整性交使用一种体位完成的占53.2%.有67.8%的已婚妇女对夫妻间的性协调表示满意.有77.7%的已婚妇女的性高潮是由阴茎进入阴道引起的.年龄与睡衣的选择无显著性差异,与性交体位变化的比较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年龄越大,性交体位变化越少.职业与睡衣和性交的体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文化程度与睡衣的选择经X2验检有差异(P<0.05),与性交体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江门市已婚妇女性爱艺术表现方式持稳重的态度,传统的性观念仍影响妇女的性爱艺术的表现和发挥.【总页数】3页(P4-6)【作者】吴美琼;范利军;黄坚;何智坚;冯持真【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广东,江门,529000;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广东,江门,529000;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广东,江门,529000;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广东,江门,529000;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广东,江门,52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3【相关文献】1.汕头市市区已婚女性妇女病普查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J], 孙河清;麻湘;刘婉娜2.已婚妇女性爱艺术与性功能障碍调查 [J], 范利军;吴美琼;冯持真3.已婚妇女性爱艺术与性高潮的关系研究 [J], 范利军;李卓珍;吴美琼4.江门市区853名已婚妇女性知识调查报告 [J], 吴美琼;李玉萍;范利军5.德州市市区1995~2002年已婚妇女妇科疾病普查结果分析 [J], 王兰芳;李国俊;高俊平;邹维霞;朱兆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粉丝数量级的女性用户,其创作领域分布有差异明显:
1) 粉丝量在 10-100 万之间的女性创作者, 主要创作领域为生活、 图文、 时尚、 宠物和母婴, 以创作者记录和分享日常生活为主要创作来源。 2)粉丝量在 100-400 万之间的女性创作者,主要创作领域为剧情、美食、文化教育、时尚、 舞蹈和音乐,账号主打专业知识或是一技之长的趋势开始显现。 3)粉丝量在 400-1000 万之间的女性创作者,主要创作领域为剧情、时尚、音乐、二次元、 舞蹈和创意,高创意和高技能等形成了头部创作者的门槛。
壮阔新征程上,女性的力量日益澎湃,女性的声音日益强大。2004 年,中国网民中的女 性比例仅为 39.2%,据最新数据,这一比例已经接近 48%。新兴媒体的发展,为女性的表 达与参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与机会。在抖音上,每天都会有近 1.4 亿个女性发表短视频作 品或者是与别人的作品互动,影响着小半个中国超过 5 亿的用户,这中间产生了许多在互 联网空间具有影响力的女性创作者,为社会发展和大众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好风凭借力,奋进正当时。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是人类追求公平、正义与平等的永恒主题, 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既体现了中国的文明进步,也是对全球平等、发展与和平的历史 贡献。随着我国在推动妇女赋权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女性的声音越来越响亮,女性在互联 网空间的表达也必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女性表达方式研究报告》正是在这样的背 景下,主要以抖音平台为例,对互联网时代女性表达方式的现状与特征展开讨论,并通过 数据与案例分析女性的表达对社会产生了何种影响。
●女性的创作更倾向于以真人形象和真实生活为素材,创作的场景更有生活气息,同时更
愿意分享自己的态度、心情、生活观点等。以视频使用的音乐为例,女性作品使用视频原 声而非其他用户的音效的占比接近 40%,男性为 15%。
● 女性用户通过积极参与话题,在网络空间的话题讨论中承担重要的角色。女性用户中
12% 的用户在发布视频时会添加话题挑战标签,所有女性创作作品中带话题挑战标签的占 比为 31%,男性的数据分别为 9% 和 24%。
听妳说
女性表达方式 研究报告
引言
INTRODUCTION
新媒体视域下的女性表达
弄潮儿向涛头立,中流击楫看巾帼。 作为新征程上耀眼的时代主角,女性表现出自强不息、坚韧刚毅、智慧豁达的昂扬精神, 展示着自信进取、奋发有为、实干奉献的新时代女性形象。特别是中国妇女十一大以来, 无论在参政议政、经济、扶贫、教育还是健康等各个领域,广大妇女的精神为之一震,气 象为之一新。 文教事业展新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幼儿园到义务教育,从职业技能学校到高校,女性 的教育环境不断优化,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据统计,2015 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女研 究生占比 49.7%,比 2010 年提高 1.8 个百分点;普通本专科在校女生 1376 万人,占在校 生总数的 52.42%,比 2010 年提高 1.56 个百分点。不仅如此,女性更在知识传播和文化 建设事业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在抖音平台上,高学历女性成为知识科普的中坚力量,更 不乏女性文化传承人创新传播方式,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 追梦路上不止步。平等参与经济活动和公平享有经济资源是女性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据 统计,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14 个百分点,我国妇女在参与经济活动、 公平享受经济资源方面,成就显著。女性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专业技术人员持续增加,农 村贫困妇女人数大幅度减少。在抖音平台上,# 遇见最美劳动者话题总播放量超过 12.9 亿, 女性形象的作品热度排在榜单前列,向社会展示了女性劳动者的奋斗风姿。除了各行各业 的带头人,还有许多年轻的女性创业者在抖音平台上记录着追寻人生梦想的每一天,用自 己的故事激励着同在奋斗路上的青年女性。 全面发展共出彩。针对女性健康、女性安全,抖音平台上的女性用户敢于发声、勤于发声, 用专业知识与犀利的观点帮助更多女性健康生活,幸福生活。抖音上的 @ 乡村女教师,来 自云南文山,在抖音平台上记录着乡村教学的生活日常,她的视频获得超 14.2 万的点赞, 带动了更多人参与乡村助学行动,促进民生改善。
06 形象表达的多元化 13 情绪传达的感染力
Part 3
17 女性内容创作的行为特征
18 分享与创意:建立内容生态 23 自然坦率:亮出真实态度 26 点对点互动:刷新存在感 30 话题聚合:讨论放大声浪
Part 4
35 女性表达的社会价值
36 Reality:新时代女性的新形象 39 Outlook:职业女性的她力量 40 Link:和谐家庭的她贡献 41 Experience:文化传播的她声音
42 卷尾语
女性表达方式研究报告
听妳说
01
听妳说
女性表达方式研究报告
女性的表达现状: 新媒体话语空间的 性别逆转
02
女性表达方式研究报告
听妳说
新的媒体形态的兴起为女性话语权的提升带来了新的契机。图像、视频、音频等 工具,在用户传递信息及人际传播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视觉化内容为 传播主体的媒介平台,给予普通用户以更强烈的参与感和更丰富的手段来表达自 己。当崭新的图像时代到来,女性以活跃的姿态改变了传统的话语格局。 在抖音平台上, 女性用户占比超过一半, 女性作品的投稿数, 以及产生的播放、 评论、 点赞、分享等也都成为平台内容生产和消费的主要来源,女性在短视频新媒体的 传播空间中成为更为重要的角色。在以往研究者的结论中,女性在传统媒体空间 中常常处于一种在场的缺席,但是新媒体空间向我们展示了更丰富的女性表达。
● 女性表达的社会价值具有“ROLE”的特征:理解真实自我(Reality)、打破刻板偏见
(Outlook)、促进情感沟通(Link)、激活多
女性表达方式研究报告
CONTENT
Part 1
02 女性的表达现状:
新媒体话语空间的性别逆转 Part 2
05 女性网络形象的塑造特征
核心观点
●随着网络技术和媒体技术的发展, 有助于女性群体记录、 交流、 共享的产品机制逐渐形成,
女性可以更自在和更丰富地表达自我、抒发情绪、传递观点。
●在抖音平台上, 女性用户占比超过一半, 女性作品的投稿数, 以及产生的播放、 评论、 点赞、
分享等也都成为平台内容生产和消费的主要来源,女性在短视频新媒体的传播空间中成为 更为重要的角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