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标准
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标准

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中药调剂技术适用专业:药学专业、药品经营和管理、中药等相关业等1.前言1.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为药学专业一门专业限选课程,是培养中药调剂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一个必备环节。
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熟练完成中药调剂工作项目中审方、计价、配方、复核、发药、临方炮制、汤剂制备、中成药销售等具体工作任务,掌握其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必备知识。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照专业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组织校内专业教师、校外药品经营单位技术人员和教育专家设计的。
每一项目下的工作任务又分为具体模块。
其内容确定以完成中药调剂的具体工作项目为出发点,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国家中药调剂员等高级工种要求安排选取,同时考虑理实一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整体工作项目编排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具有典型性、可操作性。
课时安排54学时。
其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现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相一致,使学生具有胜任中药调剂工作中的操作技能与必备知识,达到中药调剂高级工的要求。
2.课程目标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学生能熟练完成中药调剂岗位所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掌握中药调剂的技能操作、相关理论知识及基本原理,同时树立“敬业”、“诚实”、“公平”的职业道德观,遵守“人命攸关”、“尊重患者”、“慎言守密”的职业道德规范;养成严谨、负责、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态度。
技术与理论水平达到高级工技术标准,并获取中药调剂员工种资格证书。
学生应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能熟练进行中药饮片调剂各工序的操作,具备具体分析、解决技术难点的能力。
●能熟练进行中成药的调剂,具备正确分析顾客病因,合理推荐非处方药的能力。
●具有针对处方要求进行临方炮制的能力。
●具有正确使用煎药等设备制备汤剂、散剂的能力。
3.课程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为保证课程目标的有效实施,特对课程实施的教材编写、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环节提出如下建议:4.1 教材编写依据课程标准,从药品经营过程中中药调剂的实际情况出发,编写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以项目为模块的技术教材,实现“教材与岗位操作规范一体化”。
中高级中药调剂员培训课程安排

课程名称:中药调剂员课程课程备注:本班主要突出职业活动中的技能要求,同时又有知识的系统性,并且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操作性与实用性,同时初、中、高三个等级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体现了依次递进的要求。
本课程分别适用于初、中、高中药调剂员的职业技能鉴定、更可作为广大医药爱好者学习的敲门砖。
中药调剂员周日班培训周期:四个月2012年5月6日—2012年9月2日东直门每周日上午9:00—12:00 下午:13:00—16:00中药调剂员课程设置第一章职业道德与法规知识(1课时)第二章中医基础知识(5课时)一、中医的基本特点;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三、气、血、津液;四、脏腑生理功能五、六淫病因;第三章中药鉴别(9课时)一、常用中药材及饮片400种(来源、特征、功能)1、根及根茎类中药饮片的识别;2、皮及茎木类中药饮片的识别;3、花及叶类中药饮片的识别;4.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饮片的识别;5、全草类中药饮片的识别;6、动物类中药饮片的识别;7、其它类中药饮片的识别;二、贵细药材三、伪品鉴别第四章中药调剂(9课时)一、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二、中药饮片调配操作规范1、审方,戥称使用,捣碎,包,捆等;2、处方常规用名;3、处方应付常规;4、中药临方炮制;5、毒、麻中药饮片的调配;第五章中成药介绍(9课时)一、中成药处方原则二、内科常用药1、感冒用药;2、咳嗽用药;3、胃、肠用药;4、清热类药;5、补益类药;6、失眠类药;三、外科、伤科用药四、妇科用药五、儿科用药六、中药不良反应主修教材1:劳动部指定教材——《中药调剂员》注:培训收费标准1600元;(教材+理论知识+药材识别+考试)培训结束后通过考试颁发:1.《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资格等级证书》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培训证书》中药调剂员培训收费标准参加培训的学员中级850元,高级1600元。
报名联系人:尚老师报名联系电话:0-1-0-5-6-2-5-0-5-5-6 手机1-3-3-6-6-2-1-0-5-5-3报名地址:朝阳区管庄朗廷大厦B座1015室,通州区蓝岛大厦A座2204室。
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标准

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标准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标准是针对从事中药调剂工作的人员制定的一套课程标准。
该标准包括基础理论知识、技能要求和实践操作等内容,旨在培养具有中药调剂技术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一、基础理论知识1.中药基础知识:中药分类、药性、药味、药效。
2.药材选用:药材的质量标准、鉴别方法、保存方法。
3.煎制技术:水煎法、酒煮法、炒制法、蒸制法等。
4.中药配方学:中药常用配方、方剂的组成和使用。
5.中草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以及不同病症使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二、技能要求1.准确读取中药方剂和处方。
2.熟悉中药煎制方法和药材的加工和保存技术,掌握一定的中药煎制经验和技巧。
3.严格执行中药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和药品管理规范要求。
4.根据患者病情,准确选择合适的中药材料,并按照中药方剂的配方和用药方法,合理搭配中草药材料。
5.熟练掌握各种中药煎剂的煎制方法,根据需要进行药浴和灌肠等中药创伤治疗技术。
三、实践操作1.了解中药的使用范围和常见病症,学会基本的中药药理学知识和中医的诊疗方法。
2.积累和总结中药调剂实践经验,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和病情,制定合理的中药处方方案。
3.掌握中药的煎剂技术和中药煎制的方法,能够熟练制作各类中药膏剂、颗粒、口服液、注射液和外用药片等。
4.学会进行各种中药煎剂质量检验和分析,并对有毒有害中草药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处置。
5.对中药日常使用和管理有深入了解和掌握,能够受理和解答患者的咨询和疑问,提供专业的卫生服务和健康咨询。
以上是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这套标准体现了中药行业的要求和规范,对中药调剂工作的从业人员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通过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这些标准,从业人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专业水平。
同时,他们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解决患者的痛苦和健康问题。
中药调剂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中药调剂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操作流程。
(2)使学生熟悉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及临床应用。
(3)使学生了解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和储存方法。
2. 技能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中药饮片的识别、称量、调配、包装等操作。
(2)使学生能够根据临床需求,合理搭配中药方剂。
(3)使学生具备中药调剂工作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中药调剂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中医药事业,树立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理念。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中药调剂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及临床应用3.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和储存方法4. 中药饮片的识别与称量5. 中药调配操作技术6. 中药方剂的合理搭配7. 中药调剂工作流程与规范8. 中药调剂工作中的安全与急救知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中药调剂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中药调剂过程中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教学法:通过中药调剂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中药饮片的识别、称量、调配等操作。
4. 模拟教学法:模拟中药调剂工作场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5.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中药调剂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第2周: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及临床应用3. 第3周: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和储存方法4. 第4周:中药饮片的识别与称量5. 第5周:中药调配操作技术6. 第6周:中药方剂的合理搭配7. 第7周:中药调剂工作流程与规范8. 第8周:中药调剂工作中的安全与急救知识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发言质量等。
2. 实验操作:考核学生在中药调剂实验中的操作熟练程度、准确度等。
(完整版)中药调剂学教案第一二章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日,教案时间 2014 年 2月 24 日教学过程设计:(各阶段时间安排合理)(1)导入:通过图片介绍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中药调剂,带着问题,思考学习中药调剂学这门课。
(2)教学新课:第一章绪论1、定义(15分钟)中药调剂是指中药房﹑中药店的调剂工作人员根据医师处方要求或患者需求,按照配方程序和原则,及时、准确地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成供患者使用的药剂发售的一项操作技术。
中药材指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的药用部分采收后经产地初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
中药饮片广义的中药饮片是指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汤剂处方或供中成药生产调配处方所用的药物。
狭义的中药饮片是指中药材经过切制成一定形状后的中药。
2、假药与劣药(30分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假药论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国家禁止进口、疗效不确切、不良反应大或者其他原因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
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变质的(如药品发生发霉、生虫,注射剂产生沉淀等)。
被污染的(如药品被微生物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等)。
使用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超过有效期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第二章调剂人员道德规范1、中药调剂人员的职责(10分钟)2、职业道德基本原则(20分钟)“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的原则;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诚实守信、交易公平的原则;尊重患者、慎言守密的原则3、职业道德规范(20分钟)遵守社会公德;专心致志,尽职尽责;钻研技术,精益求精;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慎言保密,言行庄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遵纪守法,不图私利;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小结:(5分钟)总结本次课重点和难点,本节课重点中药调剂的含义。
中药调剂培训内容

中药调剂培训内容
中药调剂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药基础知识:学习中药的基本性质、功效、用法用量以及常用中药的分类和特点。
2. 中药药性辨识:了解中药药性分类,学习如何通过观察中药的外形、味道、气味等特征来判断其药性。
3. 中药配伍禁忌:学习中药配伍的基本原则,了解有哪些中药不宜同时使用或相互搭配使用。
4. 中药炮制方法:学习中药的炮制方法,包括煎煮、蒸制、浸泡等,了解每种炮制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步骤。
5. 中药煎煮技巧:学习中药煎煮时的注意事项,如水量控制、火候掌握、煎煮时间等。
6. 中药常见病症的调剂方案:学习中药对常见病症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的调剂方案,掌握用药品味和配伍的原则。
7. 中药处方配伍:学习中药处方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掌握调剂不同病症的中药组方方法。
8. 中药副作用与禁忌:学习中药的副作用和禁忌,了解哪些人群不适宜使用某些中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9. 中药质量检测与管理:学习中药的质量检测方法和质量管理措施,了解中药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和流程。
10. 中药与西药的相互影响:学习中药与西药的相互影响,了解中药与西药同时使用时可能产生的药理作用和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相互影响。
以上是中药调剂培训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课程内容和深度会根据培训机构或教育机构的设置而有所差异。
中药调剂学

《中药调剂学》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中药调剂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课程以完成中药调剂的具体工作项目为出发点,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相一致。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熟练完成中药调剂工作项目中审方、计价、配方、复核、发药、临方炮制、汤剂制备、中成药销售等具体工作任务,掌握其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必备理论知识。
使学生能胜任中药调剂工作,达到中药调剂工种的要求,为今后从事中药调剂工作,成为调剂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以“市场需要的人才”为培养导向。
通过学习课程,使学生能熟练进行中药调剂各工序的操作,胜任中药调剂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
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
掌握中药调剂的技能操作技术与相关理论知识水平达到工种要求的技术标准,并能考取中药调剂员工种资格证书。
《中药调剂学》训练周教学内容:为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熟练掌握中药调剂操作全过程,尽快完成由学生到工作岗位人员的角色转换。
1、开展“模拟药店”的实训教学,加强中药调剂技能审方、计价、配方、复核、发药、临方炮制、汤剂制备、中成药销售、饮片质量鉴别、常见中药鉴定等的训练。
2、常见200种中药鉴定。
3、组织学生到医院、医药公司、药店参观学习,接受第一线的中药调剂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通过强化技能训练,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
让学生能熟练掌握并规范操作中药调剂技能,达到在药品企业或医院中药房实习时,能独立规范完成中药调剂操作全过程,完成由学生到企业一线工作人员的转变,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达到“中药调剂员”工种的标准,成为中药调剂一线技能专业型人才。
中药调剂员培训计划

中药调剂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了解中药的基本知识,包括中药性味归经、中药制法、药效等;2. 掌握中药调剂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称量、研磨、煎煮、制药等;3. 学习中药制剂的认识和制备技术;4. 提高中药调剂员职业素养,包括服务意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
二、培训内容1. 中药学基础知识(1)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2)中药分类、性味归经、药材的性、味、归经;(3)中药药效的认识和疗效分析。
2. 中药调剂基本操作技能(1)称量技术:掌握称量器具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称量技术;(2)研磨技术:学习药材的研磨方法和技术,熟练掌握研磨技术;(3)煎煮技术:掌握中药煎煮的方法和技术,了解煎煮温度、时间、水量的计算;(4)制药技术:学习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技术,熟练掌握制药技术。
3. 中药制剂认识和制备技术(1)中药制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中药制剂的认识和配制方法;(3)中药煎剂、水蜜丸、散剂、丸剂等中药制剂的制备技术。
4. 中药调剂员职业素养培训(1)服务意识:培养中药调剂员的服务意识,使其能够主动为患者提供服务;(2)沟通能力:提高中药调剂员的沟通能力,使其能够与医生、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3)团队合作:培养中药调剂员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能够与同事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向中药调剂员传授中药学的基础知识和中药调剂的操作技能;2. 实践操作:安排中药调剂员进行中药调剂的实际操作,熟练掌握中药调剂的基本技能;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培养中药调剂员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观摩学习:安排中药调剂员到优秀的中药房进行观摩学习,了解先进的中药调剂技术和管理经验。
四、培训考核1. 知识考核:对中药学基础知识进行考核,考查中药调剂员对中药学的掌握程度;2. 技能操作:对中药调剂基本操作技能进行考核,考查中药调剂员的实际操作能力;3. 案例分析:对中药调剂员进行典型病例的分析和讨论,考查其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综合考核:对中药调剂员的中药学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考核。
中药调剂课程标准.

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中药学授课系部:药学系主持人:参与人员:一、课程性质和课程定位1.课程定位中药调剂技术是中药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核心技术课程。
本课程是专门培养中药学专业学生学习并掌握中药调剂技术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培养中药调剂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一个必备环节。
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完成中药调剂工作项目中审方、计价、配方、复核、发药、临方炮制、汤剂制备、中药储藏保管等具体工作任务,掌握其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必备知识。
2.课程设计思路中药调剂技术的课程是依据《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设置,在理论为实践服务、工作过程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念指导下,结合中药行业现状、我校现有条件以及高职中药专业学生学习特点,制定该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的每一项目下的工作任务又分为具体模块。
其内容确定以完成中药调剂的具体工作项目为出发点,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国家中药调剂员等高级工种要求安排选取,同时考虑理实一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整体工作项目编排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具有典型性、可操作性。
本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共计32学时,学分为2分。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中药处方常用术语、中药处方应付常规、中药配伍禁忌等知识,了解中药处方的管理制度;(2)掌握中药饮片的调配程序;(3)掌握中药临方炮制的相关知识;(4)理解汤剂制备的理论知识;(5)了解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6)了解中成药销售的相关知识,理解中药贮藏保管的理论知识。
2.能力目标(1)具备熟练进行中药饮片调剂各工序的操作能力,具备具体分析、解决技术难点的能力;(2)能熟练进行中成药的调剂,具备正确分析顾客病因,合理推荐非处方药的能力;(3)具备针对要求进行临方炮制的能力;(4)具有正确使用煎药等设备制备汤剂、散剂的能力;(5)能正确贮藏保管中药饮片,具有正确处理变异中药的能力。
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标准

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标准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中药调剂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
技能,能够按照医嘱准确配制中药方剂,确保药物的质量安全和疗效。
二、课程内容
1. 中药基础知识:包括中药的药性、功效、对应的病症、常用
的中药材、中药炮制方法等。
2. 中药调剂技术理论:包括中药方剂的种类、配伍原则、调剂
方法、药效调配等。
3. 中药调剂技术实践:包括中药方剂的配制、煎煮、过滤、装瓶、标签贴打等操作技能的训练。
4. 中药质量安全:包括中药质量标准、中药的鉴别、质量评价、药材贮存、药物安全使用等。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
教师应当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中药调剂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采用综合考核的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两部分,考核内容包括中药方剂的配制、中药煎煮、药物标签贴打等操作技能和中药质量安全知识。
五、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当能够:
1. 掌握中药调剂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2. 熟悉中药方剂的种类、配伍原则、调剂方法等;
3. 能够按照医嘱准确配制中药方剂,并保证药物的质量安全和疗效;
4. 具备中药质量安全知识,能够进行中药的鉴别、质量评价、药材贮存和药物安全使用等。
六、参考教材
1. 《中药学》高振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 《中药方剂学》邱荣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 《中药调剂技术》李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药调剂学教学大纲

《中药调剂学》教学大纲(供中药学及相关专业使用)一、前言中药调剂学是中药门市部或中药房,按照中医处方及有关药政管理的要求,将药物调配成供临床服用的药剂,是叙述调剂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的一门专业学科。
调剂主要是调配处方,对于中药的品种、质量、药性等又与中医、中药、炮制、方剂、制剂等学科密切相关,因此教学内容既要注意内在联系,又要避免重复。
调剂具有临时配方的特点,随着地区的不同,患者病情的改变,医生用药各异及炮制要求不一等情况,综合灵活地阐述调配原则,建立切实可行的操作措施,确保调配质量。
调剂属于商业范畴,既属于商品,又是特殊的商品。
一方面要合法经营,贯彻执行各项法令法规,体现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重要意义,做到盈利增值;另一方面,以又要为治病救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贡献,保证人民的用药安全、有效。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勤学苦练,在课堂掌握理论操作要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自学自练基本功的能力,苦练配方操作、抓、查、递各环节的基本功,做到准确、熟练、规范、迅速。
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全面掌握。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1、了解中药调剂的起源与发展。
2、了解中药调剂的现代进展。
3、掌握中药调剂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中药调剂的概念第二节:中药调剂的历史沿革第三节:中药调剂的现代进展(三)教学形式与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进行教学。
第二章中药调剂人员的职责与道德规范(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中药调剂人员的职责。
2、熟悉中药调剂人员的道德规范。
3、掌握中药调剂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中药调剂人员的职责第二节:中药调剂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第三节:中药调剂人员的道德规范(三)教学形式与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进行教学。
第三章中药的标准1、了解药品标准的分级2、熟悉药典的含义及颁布情况3、掌握2005年版药典对中药标准做出的规定。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国家药品标准第二节地方药品标准第三节中药标准(三)教学形式与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进行教学。
中药调剂学(1~3章)

【中医学、临床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方剂学、中药药剂学】 新型中药饮片 有哪几种? 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中药饮片、 超微中药、纳米中药
第一章 绪论
某些不良反应并非来自药物本身,而是使用不当、 某些不良反应并非来自药物本身,而是使用不当、 用量过大、配伍不当 用量过大、
规范Good Pharmacy Practice
第二章
3公共福利性:有些药品虽然需求量少、有效期短,宁可到期报废,
也要有所储备;有些药品即使无利可图,也必须保证生产、供应 .
例:抗蛇毒血清有200多种,每支单效价抗蛇毒血清在1000元—4000元之间, 多效价血清在6000元—8000元之间。该药物不仅要低温冷藏,并且保质期较短, 到期后必须淘汰。现在,在非毒蛇重灾区,此类病员少,因此医院购进此药常 常是“做赔本买卖”,故造成抗蛇毒血清标准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超过有效期的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 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第二章
第二节 药品标准
药品标准定义: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 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 法定依据。 国家药品标准包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注册标准和其他药品标准(如局颁标 准)。 地方标准:中成药地方标准已经取消,现保留有中药材标准 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如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简称规范),
二 、 中药调剂的起源与发展
中药调剂古称:“合药分剂”、“合和”、“合剂”
第一章 绪论
发展概况: 《五十二病方》 《皇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对方剂、制剂、调剂、服药方法有概述,为中药调剂 提供了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对调剂方法有详尽论述。 煎药方法: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兑服 服药方法:温服、分服、顿服 《千金方》:记载了古代的调剂工具:秤、斗、升等 《本草蒙荃》:对药物的产地、采集、真伪、饮片加工炮制、贮存、配 伍、禁忌级服药方法论述较祥。 新中国成立后:制订了“处方管理制度、调剂工作制度、汤剂制备操作 规 程、特殊中药管理与调剂制度”等。
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的研究

岗位技 能是指 岗位人员完成 岗位工作所具有的本领。职业 岗位技 能标 准是 某个职业 岗位针对劳动者 的素质水 平提 出的 具体要 求 , 是依据 职业 活动 的具体 内容 , 对从业人员 工作 能力 水平 的规范性要 求 , 属于工作标准范 畴 , 是衡量 劳动者职 业活 动过程中从业资格和能力的重要尺度 。 中药调剂岗位的职业技
况 ・
标、 课 程实施建议等 的明确 阐述 。其核心是划定学习领域 的 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容标准和规定学生在该领域应达到水平 的表现标准 。中药调剂 技术课程标 准是对 中职学生学 习课程之后学 习结果 、认 知 、 情
感与动作技 能等结果 的描述 , 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 间的学习
后应该 知道什 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 , 反映 了对学生 学习 结果 的期望 , 也反 映了 中药行业 、 企业等社会各界对 学生 学习 结果的期望i t l 。
如何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 岗位技能标准的对接 , 首先 要明
确课程的性质和且 标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职
业 岗位对人才规格 和能力 的需求 , 理清课 程标 准与职业 岗位 的
程标 准 的制 订 ,将有效 指导 中等职业学校 中药调剂 技术课 程 的教 学 , 实现工学 结合 , 更好地培养符合 岗位需求 的优秀技 术
人才 , 现介绍 如下 。 1 课程标准与职 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的内涵 课程标 准是规定 某一学科 的课程性质 、 课程 目标 、 内容 目 标、 实施建议 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 注重课程的基本理念 、 课程 目
教 育事业 自 身 的发展 。
表 1 中药调剂工作程序与技能分析
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订的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 中药调剂
中药调剂员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

中药调剂员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一、培训目的和背景在中药行业中,调剂员是重要的岗位之一。
他们负责准确配制中药,并根据医生的处方和患者的需求提供合适的药物。
为了提高中药调剂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质量,本培训计划旨在系统性、全面地培养中药调剂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大纲,帮助培训者快速掌握所需的专业要求。
二、培训内容和方法1. 培训内容:a. 中药基本知识:包括中药材的分类、性味归经、功效与用法等基本知识;b. 药物学基础:了解中药的药物成分、作用机制等基本知识;c. 药物配伍禁忌:学习中药的药物配伍禁忌,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d. 药物调配技术:掌握中药的调剂方法、计量技巧等;e. 中药安全知识:学习中药的贮藏、保管、投药等安全操作;f. 患者沟通技巧:培养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包括解答患者的疑问、提供药物使用说明等;g. 中药处方解读:能够准确解读医生开出的中药处方,正确配制药物;h. 卫生标准与规范:遵守卫生标准和规范,保证中药调剂的质量和安全。
2. 培训方法:a. 理论讲授:通过专家讲座、培训课程等形式,传授中药调剂员的必备知识;b. 实践操作:提供实验室环境,让学员亲自操作,熟悉中药调剂的步骤和技巧;c. 病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中药调配案例,培养学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d. 视频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中药调剂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e. 考核评估:定期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以评估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实际能力。
三、培训计划1. 培训时间:本培训计划为期两个月,每周五天,每天6小时,共240个学时。
2. 培训安排:a. 第一周:中药基本知识讲授、实验室操作示范;b. 第二周:药物学基础、药物配伍禁忌讲授,病例分析;c. 第三周:药物调配技术讲授、实践操作;d. 第四周:中药安全知识、卫生标准与规范讲授,实验室操作示范;e. 第五周:患者沟通技巧讲授、病例分析;f. 第六周:中药处方解读讲授、实践操作;g. 第七周:复习巩固、考核评估;h. 第八周:总结讲评、毕业考核。
中药调剂与养护学课程设计

中药调剂与养护学课程设计一. 前言中药调剂与养护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针对中药的处理、调剂、养护等方面展开教学。
本文将阐述该学科的课程设计,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估和课程目标等方面。
二. 课程设置中药调剂与养护学是一门学分为2.5的基础课程,主要面向中药学专业的本科生。
课程时长为32学时,每周授课2学时。
根据不同课堂任务,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
理论教学着重讲解中药的种类、质量标准、药材基础知识、药物养护等内容;实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包括药材的鉴定、加工、调剂等操作,并对操作过程中的小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实习教学则是通过实际实习提高学生的药房调剂能力和草药制剂的制备水平。
三. 教学内容1.中药药材:掌握各种中药药材(包括中草药和中成药)的性能、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等,并学会鉴别真伪,保证质量。
2.中药制剂:对中药颗粒、中药注射剂、中药凝胶剂等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性能和应用进行学习。
3.调剂技术:掌握中药饮片调配和制剂调配技术,能熟练实现中药配方的调配和药物制剂的调制。
4.药物养护:学习草药、中药制剂和中药原材料的储存、养护和包装技术,掌握药物储存的环境、条件、术语等方面知识。
四. 教学方法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授课为主,实验和实习为辅的教学模式。
教师采用讲授和互动交流的方式,讲解中药调剂与养护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通过实验和实习,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五. 教学手段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备,基于数据互通授课,让学生更快地领悟知识点,并能善于运用其批判性思维和自主思考。
在实验和实习过程中,老师会采用角色扮演、模拟演习等方式,实现实践教学的场景化和有针对性。
六. 教学评估1.平时成绩评估:包括课堂笔记、课堂答题、小组讨论、上课积极性等方面,占比20%。
2.实验和实习成绩评估:包括实验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正式评分占比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中药调剂技术
适用专业:药学专业、药品经营和管理、中药等相关业等
1.前言
1.1 课程性质本门课程为药学专业一门专业限选课程,是培养中药调剂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一个必备环节。
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熟练完成中药调剂工作项目中审方、计价、配方、复核、发药、临方炮制、汤剂制备、中成药销售等具体工作任务,掌握其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必备知识。
1.2 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照专业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组织校内专业教师、校外药品经营单位技术人员和教育专家设计的。
每一项目下的工作任务又分为具体模块。
其内容确定以完成中药调剂的具体工作项目为出发点,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国家中药调剂员等高级工种要求安排选取,同时考虑理实一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整体工作项目编排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具有典型性、可操作性。
课时安排54 学时。
其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现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相一致,使学生具有胜任中药调剂工作中的操作技能与必备知识,达到中药调剂高级工的要求。
2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学生能熟练完成中药调剂岗位所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掌握中药调剂的技能操作、相关理论知识及基本原理,同时树立“敬业”、“诚实”、“公平”的职业道德观,遵守“人命攸关”、“尊重患者”、“慎言守密” 的职业道德规范;养成严谨、负责、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态度。
技术与理论水平达到高级工技术标准,并获取中药调剂员工种资格证书。
学生应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
•能熟练进行中药饮片调剂各工序的操作,具备具体分析、解决技术难点的能力。
•能熟练进行中成药的调剂,具备正确分析顾客病因,合理推荐非处方药的能力。
•具有针对处方要求进行临方炮制的能力。
•具有正确使用煎药等设备制备汤剂、散剂的能力
4 •实施建议
为保证课程目标的有效实施,特对课程实施的教材编写、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环节提出如下建议:
4.1 教材编写依据课程标准,从药品经营过程中中药调剂的实际情况出发,编写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以项目为模块的技术教材,实现“教材与岗位操作规范一体化”。
教学内容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逻辑顺序由易到难编排,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规范性。
编写考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组织,先教学生做,再扩展相关知识,体现教、学、训一体。
文字表述通俗易懂。
4.2 教学建议
在设计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时,力求知识为技能服务,坚持技能实用、过硬的原则,使学生在毕业时即能胜任相关岗位的工作。
(1 )重视实际操作能力,与调剂工种零距离对接按照中药调剂各岗位的
要求仿职场教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规范操作方法,达到在药品营销企业或医院中药房顶岗实习时,能独立操作,独当一面。
在每一个项目训练之前,讲解下一个项目的教学准备内容,教会学生如何准备实训。
(2 )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实践教学按照中药调剂技术教学内容的要求,制作、拍摄中药店设施、布局、调剂常用工具和规范操作,并充实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中,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到企业的适应性。
(3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实现角色转换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实习药店、医院中药房等药品经营企业,在调剂师傅的宏观指导下进行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调剂,逐渐独立完成中药调剂操作全过程,完成由学生到企业一线人员的角色转变。
(4 )强化操作考核,提升教学质量为更好地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熟练程度,在每个操作项目教学结束时让学生随机抽题签进行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
4.3 教学评价
为更好地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加强平时考试,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1.本课程的考核成绩均由平时成绩和期末结业性考试构成。
平时成绩2.平时考核以阶段性考核为主,即完成任何一个模块的学习都进行现场操作考核,并参考口试成绩、作业等,占结业考核成绩的50 %。
精品
3.期末结业性考试分理论考试和综合操作两部分,理论考试实行全院统一考试,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期末结业性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命题覆盖面较广,试题难度适中,题量适当。
理论部分采用笔试闭卷或开卷方式,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综合能力,允许和鼓励学生发表独到见解,并可适当给予加分。
综合操作部分主要以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调配的实际操作为主。
(考核标准见附表1-4 )
4.4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相关教辅材料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中医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非处方药手册》(吴景时等)、《中药调剂与养护学》(杨梓懿)、《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
鉴于中药调剂是综合应用型基本技术,有很强的技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它具必须通过严格、规范、科学的训练,为了达到本学科应具有的专业技能水平,建议开发中药调剂相关观摩软件,为课程实施提供硬软件平台。
- 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