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特点规律和查办案件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有效对策
浅谈当前违纪违法案件的新特点及查处对策
浅谈当前违纪违法案件的新特点及查处对策浅谈当前违纪违法案件的新特点及查处对策党的十六大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分析近几年的办案实践,结合实际,笔者认为当前违纪违法案件的新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案主体多元化。
一些违法违纪案件由单体向群体发展,窝案、串案、案中案明显增多,且呈现出多发性、交叉性、团伙性和关联性等特点。
从实施形式上看,“集体腐败”虽然是以“集体”名义进行,甚至打着为集体谋利益,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旗号,但目的却是为了损公肥私。
违纪人员有的熟知政策和法律,在政策和法律的边缘找空子钻;有的身居要害部门,在体制、管理漏洞上做文章;有的披着合法的外衣,打“擦边球”。
如查处某单位预算外收入作为福利发给全体干部案和学校班子集体以发电话费的名义得回扣案就说明了此问题。
二是违法违纪行为侵犯的客体趋向财产化。
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有所为,有所不为”、“国(国有资本)退民(民间资本)进”等战略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大批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将面临着改制。
改制过程中,许多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层,受利益的驱使,将国有企业视作“唐僧肉”,将改制当成“最后的晚餐”,利用各种手段侵吞国有资产。
一些不法民间资本持有者,为能低价收购国有资本,也千方百计地与国有资产的管理者勾结,实现自有资本的低成本扩充。
随着国有企业改制进程的推进,侵吞国有资产类案件将大幅度上升,成为主要案发区域。
据查资料,上半年,某县查处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中,侵犯国有资产类案件占30%。
三是违法违纪案件的高发领域向多部门渗透。
党政机关招待费、小车费、领导干部外出学习考察费,开支总额较大,开支较乱。
主要表现:赊账、挪用现象严重,在餐馆、酒家的招待费仍有百万元未予结付并列记当年会计年度支出;举债消费突出,由于费用开支大,入不敷出,为维持正常运转,常常是借钱过日,拆东墙补西壁;有些单位发生的送礼、钓鱼、洗头按摩开支及该由个人负担的费用都开作虚假的招待费、燃料维修费发票报销。
新形势下违纪违法案件的新情况新特点及防范对策
二是抓好教育关。对新任干部,要认真组织培训,端正他们的任职思想,增强他们的廉洁意识和服务观念。注重思想政治和法制教育,警钟经常敲,招呼提前打,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干部自身存在的信念滑坡、为政不廉、作风不实、群众观念淡薄等问题,使他们增强在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制能力、警示面前的悔过能力,帮助他们牢记“两个务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对干部中显现的违纪违法苗头,要及时进行戒勉谈话,防止错误行为的发生。当前,要结合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有计划地组织对党员干部进行轮训,使他们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怎样管理别人,怎样约束自己,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1、违纪违法范围扩大化。“拔出萝卜带出泥”,是当前一些违纪违法案件由个体向群体发展,窝案、串案、案中案频发的真实写照。在这类案件中,违纪违法行为不再简单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向集体、组织行为发展,由单一部门、行业向各个部门、行业和社会各个领域扩展,所牵涉的党员干部往往有数十人、甚至百人之多。比如湖南郴州腐败窝案涉及党政干部、商界人士达158人。同时,以领导干部家庭为核心的家族腐败化也呈上升趋势,一些领导干部表面上两袖清风、清正廉政,暗地里却唆使、纵容自己的亲属大肆受贿,或利用手中权力为亲属开办的公司等经济实体牟取暴利。
三是思想教育跟不上,拒腐防线松懈。党员干部除了为集体工作外,还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往往对学习没时间、没精力、没兴趣。有的基层组织忽视了对村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地强调发展经济,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从而造成一些村级党员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权力观扭曲,走上了违纪违法的歧途。
新形势下违纪违法案件的新情况新特点及防范
新形势下违纪违法案件的新情况新特点及防范对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腐败也不断蔓延,特别是在新的时期,腐败表现出诸多新的特点和动向。
在诸多新的反腐败课题面前,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和强劲势头,始终坚持用改革的思路,正确认识执纪办案工作,积极开创反腐败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一、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新特点1、违纪违法范围扩大化。
“拔出萝卜带出泥”,是当前一些违纪违法案件由个体向群体发展,窝案、串案、案中案频发的真实写照。
在这类案件中,违纪违法行为不再简单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向集体、组织行为发展,由单一部门、行业向各个部门、行业和社会各个领域扩展,所牵涉的党员干部往往有数十人、甚至百人之多。
比如湖南郴州腐败窝案涉及党政干部、商界人士达158人。
同时,以领导干部家庭为核心的家族腐败化也呈上升趋势,一些领导干部表面上两袖清风、清正廉政,暗地里却唆使、纵容自己的亲属大肆受贿,或利用手中权力为亲属开办的公司等经济实体牟取暴利。
2、违纪违法领域多元化。
当前,违纪违法现象已不再是个别领域的个别现象,而是在诸多领域均有呈现的普遍现象,违纪违法已蔓延到社会各个领域。
比如公款行贿、收受回扣、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买官卖官、贪污受贿、侵吞窃取瓜分国有资产、截留挪用套取私分国家专项资金、司法腐败、教育腐败、医疗腐败、组织人事腐败等等,已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3、违纪违法主体智能化。
随着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官员愈来愈多,腐败分子大多“学历高、智商高、阅历丰”,他们进行违纪违法行为的作案方式由利令智昏、不计后果的“冲动”型,转变为处心积虑、预谋在先的“智能”型。
他们处心积虑研习法律法规,在违纪违法中化解风险、逃避打击,钻法律空子,使隐性腐败的“安全系数”更大。
4、违纪违法手段隐蔽化。
一些腐败分子不再作现行违纪违法,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大搞“期权化”、“转让”、“洗钱”的交易,掩盖受贿之实,逃避法律制裁。
当前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分析对策建议
当前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分析对策建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也愈加严峻。
从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可以看出,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特点。
研究这些新情况、新特点,剖析其原因,探讨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对策,对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快建设小康步伐,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人结合十多年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对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的新特点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腐败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特点。
从公布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如下几个新特点:1、级别渐高型: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一个县委书记违纪违法案件,就被拍成电影《警钟》在全国播映。
纵观近十年的违纪违法案件,县处级、厅局级干部很一般;省部级干部不新鲜,如田凤山、郑筱庾、王有杰、于幼军、皮黔生……案例不胜枚举;甚至副国级领导干部过不了几年就有一例,如陈希同、成克杰、陈良宇。
2、年纪低龄化:十年前的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多是到退休前一年发案,被称为“59岁现象”,而从近十年来违纪违法案件看,领导干部的年龄渐趋年轻化,可以说49岁、39岁犯案的大有人在,如李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不到40岁)、王国华(河南省许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不足50岁)。
更令人震惊的是,个别39岁以下刚走上领导岗位不久的青年干部,也疯狂地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
3、案犯群体性。
群体性、同伙性违纪违法是当今领导干部创造的犯罪“新经验”,他们既拉上级下水,又使同级上船,更诱下属加盟。
所以,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涉及层面多,发生窝案多,掂出一串串,追查一大片。
如湖南省郴州市的曾锦春案件,原安徽省阜阳市领导层集体“换血”等,就是很典型的例证,在国内外影响不小。
4、涉案金额大。
上世纪80年代查处的轰动全国的广东省海丰县委书记违纪违法案,涉及金额也就是几十万元人民币。
当前“一把手”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当前“一把手”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第一篇:当前“一把手”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当前“一把手”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近几年来,我院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发现单位和部门“一把手”犯罪比较突出,鉴于“一把手”犯罪的特殊性,无论在发案单位还是社会上都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认真分析当前“一把手”职务犯罪的现状、特点、原因,深入研究预防对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坚决遏制“一把手”职务犯罪现象,是当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一把手”职务犯罪的特点2001年以来,我院共查办“一把手”职务犯罪案件46件46人,占立案总数的41,其中大案40件;贪污贿赂案件29件,挪用公款案件16件,玩忽职守案件1件;发生在国有企业15件、行政执法机关10件、经济管理部门15件、教育系统6件。
这些犯罪共为国家造成经济损失820余万元。
(一)从发案地点来看,绝大部分案件发生在基层。
在查办的46件案件中,有30件发生在农村基层站所、经济管理部门和教育系统。
这些单位和部门的“一把手”身处无人监管的位置,充分利用“一手遮天”的权力,为所欲为,以权谋私;或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弄权渎职。
(二)从作案手段上来看,以权换钱、以权谋私现象严重。
主要表现:一是权力商品化,以权换钱。
个别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手握可资生财的权力,将国家利益作筹码,通过随意放宽执法尺度,以换取行政执法相对人的回报,双方串通一气,共同慷国家之慨。
这种做法于法有据,与人以惠,于己有利。
二是巧立名目,肆意侵吞;巧借名目,虚报冒领。
前者主要通过私收私支,收入不记账,收入记支出账等方式,侵吞公款。
后者主要通过伪造单据报销,如重复报销、少支多报,甚至不支也报;私分公共财产等方式,侵吞公款、公物。
三是弄权渎职,随意处置公共财产。
个别掌握财权的“一把手”,滥用职权,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胆大包天,肆意妄为,挪用公款损公肥私,做顺水人情,昏庸胡为,上当受骗,故作潇洒。
前者还往往与贪污纳贿密切相关,相伴而生。
浅析当前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发案原因及其对策
浅析当前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发案原因及其对策(安福县纪委罗晓东刘绍升)近年来,安福县纪检监察系统查办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逐年增多,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增多势必影响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也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因此,正确分析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趋势和发案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对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一)从案件总量上看,数量增长幅度较大。
全县纪检监察系统2002-2004年立案数分别为19件、52件和80件,立案件逐年增加,增长幅度在50%以上。
(二)从错误性质上看,一般性违纪案件逐年下降,但经济类所占比例仍然较高,妨害社会秩序案如赌博案数量也不少。
2002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系统所查办的案件中,违反组织人事纪律、侵犯党员公民权利、失职渎职等类案件逐年下降,但经济类案件所占比例始终在30%以上。
2002年以来因参与赌博而被查处的党员干部达48人。
(三)从受处分的人员来看,农村党员特别是村干部违纪人数有所上升,乡科级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违纪仍然存在。
2002—2004年全县受到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村干部人数分别为3人、12人和18人,乡科级干部分别为5人、6人、5人,其中党政“一把手”分别为1人、3人、2人。
(四)从作案行为和违纪金额上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反腐败的深入,作案手段的隐蔽性、作案方式的狡诈性、作案行为的欺骗性、作案人的群体性等表现越来越突出,使办案难度加大。
另外,违纪金额也有扩大的趋势。
比如县粮食局原局长谭某乘单位大搞基建过程中受贿10万余元;某国有林场场长伙同场财务股长等人通过帐务处理套出25万元现金私分;某财政所长和某村财务挪用公款金额均在20万元以上。
二、违纪违法行为产生的原因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健全难以落实、监督制约不力等因素。
7新形势下违纪违法案件的主要特点及办案的方法与策略
7新形势下违纪违法案件的主要特点及办案的方法与策略浅析新形势下违纪违法案件特点、表现形式及对策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打击腐败分子是纪检监察机关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是一项长期尖锐而复杂的斗争。
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发案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对于探讨新的应对方法和措施具有引领作用。
从近年来我国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的情况看,笔者感到腐败现象呈现出向多样化、复杂化、群体化、高智化、高层次蔓延的特点,且范围不断扩大,其主要表现形式可归纳为心理腐败和行为腐败两大方面。
一、心理腐败的表现形式1、心理麻木。
一些干部面对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麻木不仁,见怪不怪,一切以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为中心。
片面地认为反腐败与经济建设背道相弛,经济要上,反腐败要让。
搞经济建设吃喝送礼、办事花钱是必不可少、天经地义的。
2、心灵扭曲。
是非标准颠倒,拜金主义至上。
当前,一些干部讲艰苦朴素被人瞧不起,受孤立,清正廉洁被认为是无能或傻瓜,单位无论穷富,都敢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相互攀比,认为谁高档谁有本事。
3、思想矛盾。
一些干部对腐败问题既痛恨又羡慕。
谈起反腐败慷慨激昂,面对腐败问题又心里向往。
有的干部终日不思进取,工作平庸,却处心积虑地争官职,争实权,认为“官不在高,有权则灵,人不在能,有钱则行”;有权有钱的单位受重视,个人有政绩,提拔快;没钱、没权的单位上级不过问,出门受冷落,个人没实惠,提拔无指望,于是也开始拉关系走后门,以达到个人升职目的。
二、行为腐败的表现形式1、吃喝玩乐平常化。
单位富也吃,穷也吃,有客人陪着吃,没客人找理由吃,主管部门下去吃,基层联谊互相吃,档次越来越高,花样越来越多,更有甚至者将单位资产变卖了吃。
2、公款送礼一般化。
送的觉得理所当然,收的心安理得。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领导出差、生病住院,送礼者理由充分,明目繁多。
3、私设“小金库”普遍化。
国家三令五申不准任何单位以任何理由设立帐外帐,私设“小金库”,但有些单位仍置国法于不顾,截留收入套取资金、公款私存、隐匿挥霍,“小金库”问题的存在,不仅造成企业大量资金体外循环,而且给违法违纪行为创造了腐败的土壤。
当前违纪违法案件特点
当前违纪违法案件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近几年来,由于我县经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在体制和市场经济条件某些负面影响下,领导干部(含部分村干部)违纪违法等现象案件每年都有发生,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和规律性特点情况显露出来。
把握好领导干部(含部分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是有效遏制领导干部(含部分村干部)腐败的有效途径之一。
笔者仅所了解相关案件情况作如下愚议。
一、当前违纪违法案件特点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主要是:1.案件总量上升趋势,从易发大案向一般类小案同发。
2.经济类案件突出金额越来越大。
3.违纪违法主体呈现两极突显。
从违纪发生的对象看,违纪主体人员不仅是行政“一把手”和岗位而且广大村级一、二把手延伸。
4.权钱交易。
个别领导干部凭借手中的权力,插手干预经济活动中如项目立项、土地批转、工程发包、银行贷款、工程的验收决算以及大宗物资的采购等,从中收受“辛苦费”、“好处费”和“回扣”;有的利用行政管理、执法监督等权力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5.损公肥私。
低价出租出让集体资产,与一些不法民间资本持有者勾结,中饱私囊,造成国有集体流失。
6.失职渎职。
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与他人合伙经营企业,专门负责对上检查相关工作,从中获取收益。
二、当前违纪违法案件特点的规律主观方面:1、放松自我教育,思想麻痹松懈。
在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不难发现,大多数领导干部随着地位身份发生变化,就长时间不注重理论学习,放松自我教育,在一些公务活动和人际交往中,思想麻痹松懈,导致思想滑坡、人格蜕变。
2、明知故犯敛财,试图侥幸漏网。
在违纪违法干部中,多数是明知行为不轨而为之。
其中的缘由就是侥幸心理作祟,有的自以为隐蔽而忘乎所以;有的以不一定能查到自己头上面自我安慰;有的以“关系网”、“保护伞”撑腰而有恃无恐;有的以早已订立的攻守同盟做好自我保护准备;有的甚至东窗事发仍负隅顽抗试图侥幸过关。
客观方面:1、干部的培养教育淡化。
当前领导干部违法乱纪腐败案件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当前领导干部违法乱纪腐败案件的特点、原因及对策何谓违法乱纪,《汉典》解释是“违犯法领,破坏纲纪”,最早出自《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上》:“而便放志专行,威动省禁,早侮王僚,败法乱纪,坐召三台,专制朝政。
”为什么会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呢?孔子早就告诉我们:“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攫取私利是违法乱纪的根本原因,而领导干部要是产生违法乱纪行为,则主要是领导者利用权力进行违法乱纪活动而造成的。
孟德斯鸠说过:“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由于领导所处位置特殊,手中权力特别,往往破坏性大,负面影响广。
通过对诸类案件的分析,本文试谈领导干部违法乱纪案件产生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一、当前领导干部违法乱纪行为的表现及主要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格局和人们道德观念的多样化,西方国家生活方式、文化观念、政治观念的冲击,诱发腐败的因素增多,表现出的特点也与以往不同。
主要表现在:1、领导干部违法乱纪涉及领域广泛、涉及层面更多,案件数量大增。
领导干部违法乱纪已经由过去单一的特定领域的违法乱纪逐步发展为复杂的多领域违法乱纪,多层次、跨行业、跨领域的违法乱纪行为已逐渐增多,其侵犯的客体也日趋错综复杂,对违法乱纪案件的查处也愈加困难。
他们在政治上拉帮结派,经济上相互牵连,结成了广泛的利益同盟,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特征。
往往查出一个带出一帮,抓住一个牵出一伙,案件牵涉面广,串案窝案较多。
涉案领域也从金融、行政执法、司法领域向一般领域蔓延,从掌握钱、财、物等关键岗位向一般领导岗位渗透,从乡科级、县处级、省部级甚至更高级别的领导人,各个层级都有。
目前,腐败案件发案率比较高的热点部位,大多分布在国有企业改制、股票上市、房地产开发、建筑、国有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财政拨款项目等领域里。
2、违纪金额大增,对社会危害巨大。
一些领导干部涉案数额之巨、犯罪危害之大、情节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
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特点、原因及对策
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特点、原因及对策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特点点、原因及对策领导的腐败败犯罪是领导者利用权力进行行违法活动而构成的犯罪。
领领导的腐败犯罪是政治腐败的的主要组成部分。
领导的腐败败犯罪是社会诸多腐败现象中中,破坏性最大、负面影响最最广、人民群众最气愤的行为为。
一请就到,一喝就高,一一捧就傲,一求就敲,一给就就捞,一脱就要,一累就叫,,一批就跳,一查就倒!这些些都是民间归纳的特征。
一、当前领导干部腐败问题的的表现及特点当前反腐败败面临的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展,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格局和人们道德观念出出现了多样化,资产阶级国家家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政政治观念对我们的冲击,诱发发导致腐败的因素增多,腐败败现象的表现形式也较过去大大不相同了。
高级领导干部严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时有发生。
近几年查处的涉及省部级以以上领导干部的案件中,包括括省长、部长,省级党委的组组织部长、法院院长、检察院院检察长,甚至党和国家领导导人。
如原湖北省省长张国光光、原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华、原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萸、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克克杰,及原中央政治局委员陈陈希同、陈良宇等。
1、、涉案金额巨大。
一些领导干干部涉案数额之巨、犯罪危害害之大、情节之严重,令人触触目惊心。
如成克杰涉案金额额4000多万元,余振东涉涉案金额20亿元,湛江走私私案涉案总金额为亿元,厦门门走私案涉案总金额超过8000亿元,陈良宇案涉案金额额37亿元。
2、涉案人人数众多。
违纪违法案件的集集团性、关联性、群体性日趋趋突出。
腐败分子在政治上拉拉帮结派,经济上相互牵连,,结成了广泛的利益同盟,呈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特征。
往往往查出一个带出一帮,抓住住一个牵出一伙,案件牵涉面面广,串案窝案较多。
同时,,领导干部与配偶、子女等特特定关系人共同作案所占比重重较大,家族共同犯罪特征明明显。
如郑筱萸案就涉及国家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司原司长郝郝和平、药监局原药品注册司司司长曹文庄等200多名干干部,其妻儿也涉案落马。
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议(精简篇)
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议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议近年来,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保护党员干部健康成长、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形势更加严峻。
为了探究案发规律,探索治理措施,提高惩防质量,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我们对近年来全县纪检监察组织立案查处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进行分析探讨,对这些案件的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期达到以案说教、以案普法、以案示警和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目的。
一、近三年全县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查处的基本情况2016年至2016年9月间,全县纪检监察组织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118件。
党政纪处分118人(18人受党纪政纪双重处分),其中:科级干部17人,一般干部51人,其他人员51人。
党纪处分97人,其中:党内警告53人,党内严重警告15人,开除党籍处分29人。
政纪处分38人,其中:行政警告6人,行政记过8人,行政记大过8人,行政撤职1人,开除15人。
以上人员中受到刑事处理的17人。
二、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综观我县近三年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基本上呈三性、三向。
(一)发案频率较高,呈显易发性;各个层次均有案发,发案面有扩散趋向。
近三年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350多件,平均每年0多件;纪检监察机关初核案件130多件,占总信访量近40%;近三年来县纪委监察局立案并做出处理的案件共118件,平均每年近40件,这些数字充分说明我县的党政纪案件依然呈现易发多发性。
随着中央和省、市、县更加注重三农工作,各项惠农富农政策、项目、工程、资金大量向农村倾斜,基层特别是村级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日趋增多。
近三年所查处的118宗案件就涉及到县直机关、镇、村等各个层次,近年甚至是村小组这一级都有所涉及,如都城镇某村小组长黄某(党员)挪用集体资金,被司法机关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特点原因及对策文秘.doc
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特点、原因及对策免费文秘...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特点、原因及对策领导的腐败犯罪是领导者利用权力进行违法活动而构成的犯罪。
领导的腐败犯罪是政治腐败的主要组成部分。
领导的腐败犯罪是社会诸多腐败现象中,破坏性最大、负面影响最广、人民群众最气愤的行为。
一请就到,一喝就高,一捧就傲,一求就敲,一给就捞,一脱就要,一累就叫,一批就跳,一查就倒!这些都是民间归纳的特征。
一、当前领导干部腐败问题的表现及特点当前反腐败面临的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格局和人们道德观念出现了多样化,资产阶级国家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政治观念对我们的冲击,诱发导致腐败的因素增多,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也较过去大不相同了。
高级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时有发生。
近几年查处的涉及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案件中,包括省长、部长,省级党委的组织部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甚至党和国家领导人。
如原湖北省省长张国光、原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原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及原中央政治局委员陈希同、陈良宇等。
1、涉案金额巨大。
一些领导干部涉案数额之巨、犯罪危害之大、情节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
如成克杰涉案金额4000多万元,余振东涉案金额20亿元,湛江走私案涉案总金额为114亿元,厦门走私案涉案总金额超过800亿元,陈良宇案涉案金额37亿元。
2、涉案人数众多。
违纪违法案件的集团性、关联性、群体性日趋突出。
腐败分子在政治上拉帮结派,经济上相互牵连,结成了广泛的利益同盟,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特征。
往往查出一个带出一帮,抓住一个牵出一伙,案件牵涉面广,串案窝案较多。
同时,领导干部与配偶、子女等特定关系人共同作案所占比重较大,家族共同犯罪特征明显。
如郑筱萸案就涉及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司原司长郝和平、药监局原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等200多名干部,其妻儿也涉案落马。
3、涉案领域广泛。
从近年查处的案件看,涉案领域从金融、行政执法、司法领域向一般领域蔓延,从掌握钱、财、物等关键岗位向一般岗位渗透,从领导干部向一般干部延伸,过去被视为清水衙门的教育、医疗、统计等部门也成为腐败的重灾区。
2024年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新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2024年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新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一、新特点:手法隐蔽、领域广泛、团伙作案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手法隐蔽。
与传统的直接贪污受贿不同,现在的违纪违法行为往往更加隐蔽,如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权色交易、内幕交易等。
这些行为不仅难以被发现,而且往往涉及到复杂的利益链条和权力关系。
其次是领域广泛。
领导干部违纪违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权力领域,而是扩展到了经济、金融、文化等多个领域。
这些领域的复杂性使得违纪违法行为更加难以被发现和打击。
最后是团伙作案。
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往往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形成了团伙作案的趋势。
这些团伙有着严密的组织结构和分工明确的角色定位,使得违纪违法行为更加难以被揭露。
二、原因:理想信念缺失与制度漏洞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新特点背后,存在着深刻的原因。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理想信念的缺失和制度漏洞的存在。
理想信念的缺失是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根本原因。
一些领导干部放松了自我要求,失去了对党的信仰和对人民的忠诚,转而追求个人的私利和享乐。
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将权力视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从而走上了违纪违法的道路。
制度漏洞的存在则为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提供了可乘之机。
一些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漏洞和不足,给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提供了可乘之机。
例如,一些监督制度不够完善,导致领导干部的权力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一些惩处制度不够严厉,使得违纪违法行为的成本较低而收益较高。
三、预防对策: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针对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新特点和原因,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教育。
通过加强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和法治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和法治意识。
让他们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坚守对党的信仰和对人民的忠诚。
同时,还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能力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新形势下违法违纪案件的特点、规律及预防1
新形势下违法违纪案件的特点、规律及预防在我国深入推进各项改革的新时期和新形势下,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需要研究违法违纪的特点、规律和预防措施。
一、新形势下违法违纪案件的主要特点当前我国处于干部人事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行政审批体制、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等全方位改革的时期,这一时期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具有明显的转型期特点。
(一)实施主体呈现团伙化、主职化、行业化的特征。
1、互相勾结团伙化。
从过去以单个违纪为主发展到以团伙违纪为主。
有组织的团伙性违纪、集团违纪呈上升趋势,出现查处一个、扯出一串、带出一片的现象。
咸宁市纪委在查办的嘉鱼县新兴黄金冶炼厂案中,带出嘉鱼县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寿继玉等人的经济问题,全案共移送司法机关4人,给予纪律处分13人。
违法违纪分子从开始实施违纪违法行为,就利用工作和社交之便,以权力为基础,对上寻求保护伞,对下寻求同流合污者,组成一个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共同体,互相保护。
甚至还有一些干部热衷于与不法大款互傍,同社会黑恶势力勾结在一起。
2、带头违纪主职化。
单位党政一把手违纪成为目前最常见的形态,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嘉鱼县2004年查处的一把手违纪的案件比2000年上升了2.5倍,咸安区近三年查处案件中,一把手违法违纪的件,占了64%。
很多串案、窝案围绕着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的“一把手”展开,被卷入到串案、窝案的都是一些被“大的一把手”领导的“要害部门”的“小的一把手”,以及“一把手”身边的亲属、秘书、司机、情人等。
3、以权牟利行业化。
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以单位或集体的名义,用本单位、本系统的权力进行“创收”,牟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形成了行业腐败。
它包括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行为,变法定服务为“有偿服务”的行为,以扭转亏损局面为名乱涨价以及吃拿卡要的行为,以集体名义侵吞、截留国家财政收入作为集体挥霍浪费或集体私分的行为等。
(二)作案手段呈现间接化、期权化、诡秘化的特征。
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的特点
当前领导干部违纪案件呈现的特点、原因及对策【容提要】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分析领导干部违纪案件的新特点、新规律及深层次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
笔者认为:作案主体多元化、家族化,违纪侵害的客体具有多样化、复杂化,违纪主观方面往往利用“合理化”、“合法化”的形式作掩饰,违纪客观方面的社会危害性具有隐蔽化、智能化,是领导干部违纪案件呈现的主要特点。
分析其原因有主客观二方面,主观方面:放松自我教育,思想麻痹松懈;爱慕面子虚荣,滋生攀比心理;贪图安逸享乐,追求腐朽生活;明知故犯敛财,试图侥幸漏网。
客观方面:干部的培养教育淡化,对干部的监督乏力,制度的落实不到位,预防工作凸显薄弱。
遏制领导干部违纪的对策:一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作案规律;二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发案规律;三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破案规律;四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防规律,第一,建立宣传教育机制;第二,建立制度防机制;第三,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第四,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第五,建立测评预警机制;第六,理顺监督机制,保障各监督主体充分协调发挥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批隐藏较深的违纪分子被挖了出来,受到法纪的严惩,反腐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是,由于体制和市场经济转轨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不同阶层、不同行业领域的领导干部违纪腐败案件仍时有发生,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和规律性特点的案件逐渐暴露出来。
如何把握近年来领导干部违纪腐败现象脉络,做到蛇打七寸,攻其要害,有效遏制领导干部违纪案件的发生,已成为各级执纪执法机关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领导干部违纪的特点特点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标志。
领导干部违纪案件区别于其他案件主体是前者拥有一定的权力,利用权力达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是领导干部违纪案件的显著特点。
新形势下违纪违法案件的新情况新特点及防范对策
新形势下违纪违法案件的新情况新特点及防范对策新形势下违纪违法案件的新情况新特点及防范对策[ 2010-7-15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实施了坚强有力的领导,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特别是在严肃党纪政纪、治理商业贿赂、深挖腐败分子、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务仍然艰巨,一些党员干部作风不正问题依然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继续呈多发态势,极少数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这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研究党员干部、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情况、趋势、特点及其成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于未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近几年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新情况及新特点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和纪检监督力度的加强,被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增多趋势。
以我区为例,2005年至2008年,被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经济类案件,共32宗54人,分别占案件总量和总人数的16%和18%。
(二)是涉土类案件,共62宗110人,分别占案件总量和总人数的31%和37%。
(三)是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类案件,共25宗26人,占案件总人数的12.6%和9%。
(四)是渎职失职类案件,共22宗45人,分别占案件总量和总人数的11%和15%。
从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一)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发案率高一些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滥用职权,有的在土地转让、处理纠纷和审批宅基地等工作中索拿卡要,有的在计划生育工作或者殡葬改革中违反有关政策,捞取好处,有的以各种名义挥霍浪费集体资金,侵占集体财产,满足私欲。
从2005年以来查处的159名违纪违法人员中,涉及村(居)党员干部就有84人,占涉案总人数的52.8%。
当前领导干部违法案件的特点、原因及防控对策
当前领导干部违法案件的特点、原因及防控对策论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分析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新特点、新规律及深层次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
作案主体多元化、家族化,违纪违法侵害的客体具有多样化、复杂化,违纪违法主观方面往往利用“合理化”、“合法化”的形式作掩饰,违纪违法客观方面的社会危害性具有隐蔽化、智能化,是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的主要特点。
分析其原因有主客观二方面,主观方面:放松自我教育,思想麻痹松懈;爱慕面子虚荣,滋生攀比心理;贪图安逸享乐,追求腐朽生活;明知故犯敛财,试图侥幸漏网。
客观方面:干部的培养教育淡化,对干部的监督乏力,制度的落实不到位,预防工作凸显薄弱。
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对策:一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作案规律;二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发案规律;三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破案规律;四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防范规律,第一,建立宣传教育机制;第二,建立制度防范机制;第三,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第四,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第五,建立测评预警机制;第六,理顺监督机制,保障各监督主体充分协调发挥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批隐藏较深的违纪违法分子被挖了出来,受到法纪的严惩,反腐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是,由于体制和市场经济转轨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不同阶层、不同行业领域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腐败案件仍时有发生,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和规律性特点的案件逐渐暴露出来。
如何把握近年来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腐败现象脉络,做到蛇打七寸,攻其要害,有效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已成为各级执纪执法机关亟待解决的课题。
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原因人与权力、利益的结合,为什么会产生腐败?这是因为:其一,人的天性是有缺陷的,在一系列人区别于动物的高级心理活动中,有一根本特征,即占有和支配心理。
浅析当前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发案原因及其对策
浅析当前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发案原因及其对策(安福县纪委罗晓东刘绍升)近年来,安福县纪检监察系统查办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逐年增多,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增多势必影响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也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因此,正确分析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趋势和发案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对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一)从案件总量上看,数量增长幅度较大。
全县纪检监察系统2002-2004年立案数分别为19件、52件和80件,立案件逐年增加,增长幅度在50%以上。
(二)从错误性质上看,一般性违纪案件逐年下降,但经济类所占比例仍然较高,妨害社会秩序案如赌博案数量也不少。
2002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系统所查办的案件中,违反组织人事纪律、侵犯党员公民权利、失职渎职等类案件逐年下降,但经济类案件所占比例始终在30%以上。
2002年以来因参与赌博而被查处的党员干部达48人。
(三)从受处分的人员来看,农村党员特别是村干部违纪人数有所上升,乡科级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违纪仍然存在。
2002—2004年全县受到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村干部人数分别为3人、12人和18人,乡科级干部分别为5人、6人、5人,其中党政“一把手”分别为1人、3人、2人。
(四)从作案行为和违纪金额上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反腐败的深入,作案手段的隐蔽性、作案方式的狡诈性、作案行为的欺骗性、作案人的群体性等表现越来越突出,使办案难度加大。
另外,违纪金额也有扩大的趋势。
比如县粮食局原局长谭某乘单位大搞基建过程中受贿10万余元;某国有林场场长伙同场财务股长等人通过帐务处理套出25万元现金私分;某财政所长和某村财务挪用公款金额均在20万元以上。
二、违纪违法行为产生的原因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健全难以落实、监督制约不力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特点规律和查办案件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有效对策反腐败是当前党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正确判断反腐败斗争形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腐败分子只是极少数。
同时也必须看到,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在一些领域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的形势还比较严峻。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案件仍在增加,涉及干部的职级层次较高;在某些地方和部门违反纪律的问题比较严重,重大违纪违法案件一再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屡禁不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现象仍然突出。
对此,安徽省颍上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积极适应新情况,在不断探索当前领导干部腐败的特点、规律上下功夫,提出解决新问题、新情况的有效对策,推动和促进全县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
2005年以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新立案件141件,其中县纪委立案45件,乡镇纪委立案86件,县直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0件。
共处分145人,其中给予党纪处分124人,政纪处分28人(双重处分7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
在受处分的人员中乡科级干部22人。
一、今年查办案件的主要特点和规律:颍上县是受王怀忠、肖作新和张华琪及徐波等案件影响的重灾区,社会风气一度很坏,干部思想较为混乱。
因此,全县的腐败现象仍处于多发期和易发期,其主要特点是范围较广、层次较高、手段“先进”。
具体表现为:(一)从领导干部腐败现象的范围与领域上看,呈现出广而深的发展趋势。
领导干部腐败现象纵向在深入,表现为由单一腐败向多样腐败、由个人行为向组织行为发展;横向上在扩散,向各个部门、行业和社会各个领域辐射。
(二)从领导干部腐败现象的职级和层次上看,呈现出由低职级向高职级的发展趋势。
查处村级干部从而牵连到乡科级干部。
(三)从领导干部腐败现象的金额与数量上看,呈现出金额较大的发展趋势。
主要表现为,严重违反财经纪律,如逢年过节给领导送礼,吃喝招待之后用假条据充帐报销。
(四)从领导干部腐败现象的形式与手段上看,呈现出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在查处的腐败案件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跨层次、跨行业“窝案”、“串案”明显增加。
一些案件往往是大案套小案,一案套多案,案中案也不少。
如查处村级干部或乡镇干部直接牵连到县直部门和县级某些领导。
二、今年查办案件的几点体会和主要做法: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大案要案是遏制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有效手段。
今年我县办案工作的几点体会和主要做法:一是领导力度大。
常委一班人对办案工作思想高度一致,想办案,敢办案,敢办大案,不叫苦,不怕难,带头办案。
对一些重大典型案件,纪委书记亲自挂帅,两位副书记亲自牵头办理,各常委主抓案件。
同时,注重与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关于执法单位、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等顶风违纪问题、关于加强与司法机关案件移送的问题和集中处理信访案件工作问题以及关于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等问题紧密结合,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二是保证受处分人员处分决定落实到位。
县纪委审理室积极加强与司法机关案件移送工作的组织领导,从严执纪,督促司法机关对全县2004年度已经追究刑事责任的党员干部移送到县纪委、监察局进行党政纪处理,通过认真审理,已做出处理14人。
同时,按照有关政策和规定,会同组织、人事和有关主管部门对2002年至2004年度全县受到党政纪处分人员进行一次彻底清理,全县570名受到党政纪处分的人员处分决定执行到位,维护了党纪政纪的严肃性。
三是信访处理直接与群众面对面。
信访室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和中央政法委组织开展的“规范执法司法行为,促进执法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领导动手,全员参与,由县纪委、监察局主要领导带着信访件面对面地接待群众,集中处理信访问题,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是办案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年初以来,县纪委、多次召开公、检、法、审计几长参加的重大案件协调会,及时通报案件情况,分析研究办案工作措施,做到整合力量、资源共享,逐步形成了良性的工作机制。
五是重大案件查办更加规范。
按照上级规定要求,重大案件的办案组均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同时,针对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萎迷不振,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实际,县纪委、监察局主要负责同志专门抽出时间对部分乡镇办案工作进行检查,现场办公,实地督办。
通过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办案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三、查办案件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分析近年来的办案实践,我们认为影响当前查办案件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作案主体多元化。
从近几年的办案实践看,一些违法违纪案件由单体向群体发展,窝案、串案、案中案明显增多,且呈现出多发性、交叉性和关联性等特点。
违纪人员有的熟知政策和法律,在政策和法律的边缘找空子钻;有的身居要害部门,在体制、管理漏洞上做文章;有的披着合法的外衣,却干着腐败的勾当,这些都给案件的调查、取证带来了很大困难。
作案手段智能化。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腐败分子的作案手段更加隐蔽化、智能化。
他们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作案,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无洞不钻。
现在即使是一些普通案件,其作案的手段也非常高明,更加狡猾和复杂,用老办法查案将难以应付。
办案阻力人情化。
现在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几乎每查处一起案件,都有人说情干扰。
有的是老同学、老朋友、老乡讲情;有的是自己的亲属为别人求情;有的上级领导打着稳定大局的幌子向办案人员打招呼或施加压力,这些纷至沓来的各种人际关系,往往会使查办的案件“夭折”、“搁浅”、“流产”,严重影响了正常办案。
办案人员专业匮乏。
一方面,由于县乡正处机构改革阶段,纪检监察机关整体办案力量相对不足,不能保证办案需要。
另一方面,专业办案人员严重匮乏,现在有不少案件涉及财政金融、财务审计、房地产、工程招投标等领域,对这些专业性很强的知识,真正懂行的办案人员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案工作的开展。
四、下步办案应采取的有效对策:针对办案中遇到的这些新问题和新情况,下步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有效对策:讲究方法策略,提高办案成效。
要成功地突破案件,必须加强领导、周密安排,讲究策略。
否则,因一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案件查办工作。
因此,在案件查办过程中,应重点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组织实施上要突出全面性。
对于大案要案,纪委书记要做到亲自安排、调度和协调,副书记、分管常委要亲自带队组织办案,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其他科室主任配合抓的工作格局。
同时,要实行“四定一包责任制”,即定领导、定人员、定时间、定任务,一包到底。
二是方案制定上要体现周密性。
在掌握了案件的线索之后,如何组织案件的具体查处工作,必须有一个明晰而周密的方案。
要针对案件线索中涉及的问题,拟好调查提纲,并要把可能遇到的问题尽量考虑周全,棋高一筹,做到有备无患,以适应突发情况的需要。
配备办案人员,应根据案件的类型、涉及的专业知识、以及复杂与简单的程序来配备。
要找准查办案件的突破口,对需要查清哪些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可能遇到哪些问题都要制定一个详细的预案,确保办一案,成一个。
三是方法运用上要讲究策略性。
一个案件能否最终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查办工作的方法策略。
只有方法策略对路,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在具体工作中应做到三个“突出”。
一要突出一个“快”字。
确定案件线索后,为避免违法违纪者串供、订立攻守同盟、转移赃款赃物,就必须加快办案进度。
二要突出一个“巧”字。
在具体工作中,要因人因案而异,巧妙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抓住关键人和关键问题,实施重点突破。
在取得充分证据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突审作案人,用确凿的证据摧毁其侥幸心理,最终促使整个案件的有效查办。
三要突出一个“用”字。
要充分运用《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条例》和《行政监察法》等赋予的权限办案。
首先要准确地用好“两规”措施,提高成案率。
对一些重要案件的涉案人员,一旦掌握确凿证据,按规定程序报批后,要迅速采取“两规”措施,防止串供、毁证。
其次要用好封帐权。
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案件,采取先封后查的措施,从财务帐目中寻找线索,既可以有效地防止财务人员作弊以及毁账等事情的发生,又为深入调查案件打下基础。
再次要用好建议停职检查权。
一些担任领导职务和掌握实权的涉案人员,他们利用关系对抗查处的手段很多,致使调查工作难以进行。
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办案合力。
随着改革的发展,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工作中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空间越来越广,这就需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的职能优势,加大部门协同办案力度,形成办案合力。
一方面,在纪检监察机关内部,办案人员在突破案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案情需要,请审理人员提前介入,将审理行为前移到调查环节,这对于准确认定案件性质、快速审结案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处明显触犯刑律的案件时,要及时通报司法机关,并在案件基本查清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司法机关要及时地把查办的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及不够追究刑事责任但已构成违法的案件移交过来,追究党纪、政纪处分。
在查办一些重大案件时,纪委一定要搞好组织协调,将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经济监督部门的人力、信息、职能、手段等资源组织起来,综合运用,形成整体合力,这样,不仅有利于解决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力量不足的问题,克服在查办案件中存在的“条块分离”倾向,而且有利于一些案件的快查快结。
同时也使治本对策得以落实,从而把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