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肝的生理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肝的生理特点
肝的病机主要体现于气机失调、血液生成运行障碍、消化吸收功能异常、精神情志改变、水液代谢异常等方面。故肝脏阴阳、气血失调的病理特点是,肝阳、肝气常为有余,肝阴、肝血常是不足。肝病的病理变化概括为易郁、易虚、易亢、易动、易变十个字。
1、易郁,主要指肝气易于郁结。肝于五行属木,其气生发、舒展、条达、流畅,既不可抑郁,又不宜亢逆,这是肝的生理特性。若因情志不遂等因素导致肝气发生病变,其表现约三:一是肝气郁;二是肝气逆;三是肝气虚。其中,肝气郁最为多见。郁者,滞而不畅也,在肝与疏泄相对,郁即不疏,疏则无郁。情志、六淫等作用于肝,大都首先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气机不畅或郁滞不通。肝气逆,实际上也常始于肝气郁。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肝气虚,即肝之生理机能衰退所表现的证侯。肝气虚衰,肝用不足,则升发疏泄无力,因而亦致郁滞。此谓因虚而致郁。由此可见,肝气之患,虽有三端,但都与郁密切相关。“气之与血,如影随形”,故肝气一旦郁滞,肝血也往往因之而不流畅。另外,肝气郁滞还可导致水液代谢失常,水液不布,聚湿成痰,遂成湿郁、痰郁。肝气郁既是肝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又是肝血郁、湿郁、痰郁的病理基础。故向有“郁不离肝”、“肝病多郁”之说法。
2、易虚,是指肝阴、肝血易于亏损。肝之为病,有虚有实。肝病之虚,主要是阴虚、血虚,而气虚、阳虚则少见。肝病之实,则郁、火、风、阳等。肝郁之治,疏散为要,用药多为辛温香燥,易耗伤阴血,肝郁化热,火热内盛,则阴血自伤,肝阳与肝风,也常因于肝阴、肝血之不足。肝阴血之虚,还与脾肾相关。肝藏血,脾生血,肝血之盛衰关乎脾,脾气旺,则肝血充,脾气衰,则肝血虚。故有养肝血必求之于脾的说法。肝与肾为母子之脏,肝木赖肾水涵养之。肾阴旺盛,则肝阴充足,肾阴不足,则肝阴亦虚。临床补肝阴常与补肾阴并行。故有滋肝阴必求之于肾之说。另外,失血过多,热病伤阴等也可导致肝阴肝血的亏虚。
总之,肝阴、肝血易虚的机理是多方面的。肝病无论何证,大都有不同程度的阴血不足的病理变化。正如《陈良夫专辑》所说:“在一切肝病中,如肝气、肝火、肝风、肝阳,皆和肝体不足,肝用太过有关。”肝体,阴与血也,肝用,阳与气也。所以,肝阴、肝血易虚是肝病的病机特点。
3、易亢,是指肝阳、肝气易于亢逆。肝性刚暴,主升主动。肝之升与动,由肝气、肝阳主持。肝气、肝阳的失调,主要表现为亢盛有余,而气虚、阳虚则少见。肝阳上亢的形成一是阳热有余,升动太过,二是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相对亢盛。前者属实,后者属虚。
肝气亢逆,多由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结所致。所以治
疗肝气逆证,也常配用疏肝理气的药物,肝气舒达,则不郁不亢。
4、易动,是指肝风易动。肝为风木之脏,主升主动而难静,故肝病又易动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就明确揭示了风与肝的密切关系。
肝风的表现较多,如抽搐、震颤、眩晕、筋惕、蠕动,或突然昏倒,口眼歪斜等都是肝风内动的病理反映。常见的肝风证候有:邪热炽盛,热极生风;阳亢无制,肝阳化风;阴血不足,虚风内动等。另外,肝血郁滞,不能濡养筋脉,筋脉失养,亦可出现动风现象。
5、易变,是指肝病变化多端。肝为风木之脏,风者,善行而数变。肝病多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肝病之证密切相关,可以相互演变转化。常见的肝证有肝郁、肝火、肝阳、肝风、肝寒、肝阴虚、肝血虚等。其中,肝阴虚、肝血虚可形成肝郁,又可导致肝风,即血虚生风。肝郁既可化火而形成肝火,又能伤阴而导致肝阴虚,阴虚则阳亢于上,遂成肝阳上亢,肝阳亢极则化风,即所谓“肝阳化风”。肝火亢极,也能生风,能伤阴,以致肝风内动、肝阴亏虚。可见肝证之间的相互演变转化是突出的,是其他脏腑所不及的。
肝病多变的另一种表现是,肝病一旦形成,往往犯及其他脏腑,或横犯脾胃,或上刑肺金,或逆而冲心,或下及于肾等。其中肝病横犯脾胃最为多见。
概而言之,肝为风木之脏,主升主动,其性刚暴,而喜条达,以阴与血为体,以气与阳为用。肝在病理上容易形成肝气易郁,肝阳易亢,肝阴、肝血易虚,肝风易动,以及善行数变,侵犯他脏等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