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生理.
消化系统的生理学基础
![消化系统的生理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2572bd5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4.png)
消化系统的生理学基础消化系统是人体内一系列器官的组合,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摄入的食物分解成可吸收的营养物质,供给身体所需。
消化系统的生理学基础涉及到消化道的结构、分泌和运动等方面。
一、消化道的结构消化道包含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分。
口腔是消化过程的起始点,其中含有牙齿和舌头等结构,能够进行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食管将食物从口腔传输至胃部。
胃是消化道中最大的脏器之一,具有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等酶类的功能。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它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能够分解和吸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
大肠主要用于水分的吸收和残余物质的排泄。
二、消化道分泌物的功能消化道内的分泌物起着重要的消化作用。
口腔中的唾液包含有淀粉酶、黏液和抗菌物质等,可以进行淀粉和蛋白质的消化。
胃酸的分泌能够杀灭病原微生物和促进蛋白质的降解。
胃蛋白酶则能够分解蛋白质为较小的肽链和氨基酸。
胆汁和胰液是小肠内主要的消化液。
胆汁帮助脂肪的乳化,增加其表面积以便被酶类降解。
胰液含有多种酶,如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等,可分别消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三、消化道的运动消化道的运动可以分为节律性运动和推进运动。
胃部的节律性运动称为胃波,有利于混合和降解食物。
小肠的节律性运动称为肠波,有促进吸收的作用。
推进运动则由平滑肌的收缩产生,将食物推动到下一段消化道,这种运动称为蠕动。
四、消化道的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消化道的功能还受到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消化道的神经系统分为本地神经系统和迷走神经系统。
本地神经系统是由各消化器官内的神经元组成,能够调节局部的消化运动和分泌。
迷走神经系统受到大脑皮层和下丘脑的控制,对消化道产生远程调节作用。
消化道还有许多内分泌细胞,能够合成和释放多种激素,如胃泌素、胰岛素和胆固醇酸等,影响消化道的分泌和吸收。
综上所述,消化系统的生理学基础包括消化道的结构、分泌和运动等方面。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消化过程,并对各种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有更深入的认识。
消化系统生理
![消化系统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88713abe53a580216fcfec0.png)
液
三、胃 液
贲门腺(黏液)、幽门腺(碱性黏液)、泌酸腺(主细胞-胃蛋白酶原;壁细胞盐酸和内因子)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 性 质:无色,pH0.9~1.5,
是体内pH最低的液体。
分泌量:1.5~2.5L/日。 成 分: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
和HCO3- 等无机物。
(二)重要成分的作用
1.盐酸
蛋白质脂酸钠盐酸脂肪二局部体液因素对消化活动的调节1组胺2pg食物蛋白质盐酸脂肪高渗溶液胰高血糖素acth胰岛素生长抑素pg缩胆囊素肠泌酸素肠抑胃素药物ach组胺阿托品咖啡因乙醇神经迷走n壁内n丛反射交感n肠胃反射迷走迷走反射情绪应激状态恶劣情绪58一刺激胃液分泌的因素由动物实验发现进食后胃液的分泌机制可按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人为的划分为头期胃期肠期来分析
3.蠕动:自上而下顺序收缩和舒张的运动。 特点:小肠近端的蠕动速度>远端。 作用:使经过分节运动的食糜向前推进。
特殊方式: ①蠕动冲:蠕动速度快,传播距离远的蠕动。可一 次将食糜从小肠始端推送到末端,甚至推送到大肠。 这种运动是由于进食时的吞咽动作、食糜进入十二 指肠或由于泻药的作用而引起。 ②逆蠕动:在十二指肠和回肠末端出现一种与蠕 动方向相反的运动。食糜可在肠段中往返运行,利 于更充分的消化和吸收食糜。
第二节 机械性消化
一、咀嚼和吞咽
(一)咀嚼 (二)吞咽 蠕动:是空腔器官平滑 肌前面舒张、后面收缩, 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
二、胃的运动
(一)胃运动形式及作用 1.紧张性收缩:胃壁平滑肌缓慢而持续的收 缩。增强胃内压,有助于胃液渗入食物和促 进胃排空;保持胃的正常形状和位置。 2.容受性舒张:进食时反射性引起胃壁平滑 肌的舒张。增加胃容纳和贮存食物。
胃肠激素的作用
消化系统(生理学)ppt课件
![消化系统(生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c4cd8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7.png)
• 维持内环境稳定:消化系统通过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代谢废物,维持人体内环 境的稳定。例如,肝脏对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进行调节,维持血糖和血脂 的稳定;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参与血糖的调节。
释放,从而抑制食欲和胃肠运动。
03
神经-激素调节的整合作用
神经系统和激素系统在消化系统调节中具有相互补充、相互协同的作用
。它们共同维持消化系统的内环境稳定,保证消化功能的正常进行。
06
消化系统的疾病与保健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及其症状
胃炎
胃黏膜炎症,表现为胃痛、胃胀、恶心 、呕吐等。
胃溃疡
胃黏膜深层破损,形成溃疡,表现为餐 后上腹痛、反酸、嗳气等。
神经-激素调节的相互作用
01
神经对激素的调节
神经系统可通过控制内分泌腺体的活动和激素的释放,间接影响消化系
统的功能。例如,应激状态下,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刺激肾上腺
髓质分泌儿茶酚胺,进而抑制胃肠运动和分泌。
02
激素对神经的调节
激素可作用于神经系统,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和传导功能。例如,胰岛
素可降低血糖浓度,同时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内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合成和
04
大肠与直肠
大肠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大肠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部分, 是消化道的最后阶段。
功能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 贮存和排泄粪便。
肠道菌群的作用
03
营养作用
免疫作用
消化作用
肠道菌群可以合成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等 营养物质,供人体吸收利用。
消化生理学名词解释
![消化生理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3370f2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b.png)
消化生理学名词解释消化生理学是研究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和排泄的过程的科学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
1. 消化系统:人体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
这些器官协同工作,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以便身体能够吸收和利用其中的营养物质。
2. 口腔:食物的消化过程从口腔开始。
口腔中包含舌头和牙齿,它们协同工作以将食物细嚼慢咽,使其更容易消化。
3. 食道:食道是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
它通过蠕动运动将食物向下推送到胃中。
4. 胃:胃是一个位于腹部的扩张器官,负责将食物与胃液混合,形成称为胃酸的消化液。
胃酸的作用是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以便它们可以被身体吸收。
5.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部分,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小肠的内壁有许多细小的绒毛,这些绒毛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
在小肠中,食物的消化继续进行,并吸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6. 大肠:大肠是消化系统中的最后一段,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转变成固体粪便。
7. 胰腺:胰腺是一个位于腹部的腺体,它分泌胰液,其中含有消化酶和碳酸氢盐等物质。
胰液的作用是中和胃酸,并帮助分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8. 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位于腹部上方。
肝脏在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角色,它产生胆汁并将其储存在胆囊中。
胆汁中的胆盐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9. 胆囊:胆囊是一个位于肝脏下方的小囊,负责储存胆汁。
当食物进入小肠时,胆囊收缩并释放胆汁,以帮助消化脂肪。
这些名词是消化生理学中常用的术语,了解它们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通过对消化过程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如何维持身体健康,合理安排饮食。
消化系统的生理学
![消化系统的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0e1ab08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5.png)
消化系统的生理学消化系统是人体内一个密切相关的器官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以供身体吸收和利用。
消化系统涉及多个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和消化腺等。
消化过程从食物进入口腔开始。
在口腔中,食物被咀嚼、混合唾液中的酶开始被分解。
这个过程不仅有助于增加食物表面积,也开始了淀粉的消化。
随着食物的咽下,它通过食道进入胃。
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具有强大的肌肉壁,可以将食物混合并将其转化成半流体状态,即胃液。
胃液主要是由胃壁中的消化腺分泌的,其中包括盐酸和消化酶。
盐酸的主要作用是杀死细菌,消化酶则分解蛋白质,将其转化为小肽和氨基酸。
胃液与食物混合后,形成称为胃糜的物质。
胃糜会逐渐通过幽门进入小肠。
小肠是消化系统最长的一部分,也是吸收养分的主要场所。
小肠内壁有许多细小的绒毛,称为肠绒毛。
肠绒毛上存在着许多细小的绒毛,它们进一步增加了吸收表面积。
在小肠中,胃糜与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混合。
胰液中包含多种酶,可以分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胆汁中的胆固醇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消化酶和胆汁作用下,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
吸收过程主要发生在小肠中。
通过肠壁上的绒毛,这些小分子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并被运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葡萄糖和氨基酸被转运到肝脏,供给能量、合成蛋白质和储存糖原。
脂肪酸和甘油则被重新组装成三酸甘油酯,储存在脂肪细胞中。
除了消化和吸收外,消化系统还参与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大部分水和电解质在小肠中被吸收,其中钠、钾、氯离子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胃和肠道中也有一部分水分的吸收。
消化系统的生理学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食欲调节、胃酸分泌、胃肠运动和胃肠激素分泌等。
体内的神经和激素可以调节食欲和胃肠道的功能,以适应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总结一下,消化系统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器官系统,它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以供身体吸收和利用。
消化生理学重点归纳
![消化生理学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d3f405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a.png)
消化生理学重点归纳
本文档旨在归纳消化生理学的重点内容,以下是主要内容的概述:
消化系统结构
- 消化系统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组织器官。
- 口腔中的消化器官包括牙齿和舌头,用于咀嚼和咽喉。
- 食管将食物从口腔运送到胃中。
- 胃是一个位于腹部的扩张器官,负责储存和分解食物。
- 小肠是最长的消化道部分,负责吸收和消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 大肠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
消化过程
- 消化过程分为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 机械消化包括口腔中的咀嚼和胃肠道中的搅拌和挤压。
- 化学消化主要由消化酶负责,例如口腔中的唾液酶和胃中的胃酸。
- 食物经过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进行持续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消化酶
- 消化酶是促进食物消化的重要酶类。
- 唾液酶负责在口腔中分解淀粉,将其转化为葡萄糖。
- 胃酸能够杀灭细菌和帮助消化蛋白质。
- 胰腺分泌胰酶,用于分解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营养吸收
- 小肠负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和维生素等。
- 小肠壁上有细小的绒毛,增加吸收表面积。
- 营养物质通过绒毛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然后转运到全身各部位。
消化系统调节
- 消化系统的活动受到神经和激素的调节。
- 前传动作通过神经递质传递刺激消化系统。
- 激素如胃泌素和胰高血糖素可以刺激或抑制胃和胰腺的分泌。
以上是对消化生理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的简要归纳,希望对您有
所帮助。
消化系统生理学重点内容
![消化系统生理学重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3d80f3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c.png)
消化系统生理学重点内容本文档将重点介绍消化系统生理学的一些关键内容。
消化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系统之一,它负责将食物消化吸收,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每个器官都有特定的功能,协同工作以完成消化过程。
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
在口腔中,食物通过咀嚼和混合唾液进行物理和化学消化。
唾液中的酶开始分解淀粉和脂肪。
食管食物从口腔通过食管进入胃。
食管是一个肌肉管道,通过蠕动运动将食物向下推进,直到达到胃部。
胃胃是一个位于腹部的大型器官,具有储存和混合食物的功能。
同时,胃内的胃酸和酶开始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主要的吸收器官。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在小肠内,食物被进一步分解和吸收。
胆汁和胰液的分泌也在小肠中帮助消化和吸收。
大肠和肛门大肠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将未消化的物质转化为粪便。
粪便最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消化的调控消化过程受到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控。
神经调控神经系统通过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来调节消化系统。
迷走神经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而交感神经系统则抑制这些过程。
激素调控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化学物质,可以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
例如,胃酸的分泌受到胃酸素的调控,胰岛素则调节血糖水平。
总结消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每个器官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维持健康的消化过程至关重要。
神经系统和激素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从而保持正常的消化和吸收。
希望这些重点内容对于理解消化系统生理学有所帮助。
以上是本文档对消化系统生理学的重点内容的简要介绍。
消化系统生理学
![消化系统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7658dad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7.png)
消化系统生理学消化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器官系统之一,负责将食物分解、吸收和排出体外。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组成部分。
这些器官协同工作,确保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有效地利用。
一、口腔消化过程消化过程在口腔中开始。
通过咀嚼,食物被分解成小块,增加其表面积以方便消化。
同时,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含有酶类物质,如唾液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为简单的糖类。
二、食道的运输功能食物咀嚼后,通过咽喉进入食道。
食道是一根肌肉管道,具有推动食物向胃部运输的功能。
这个运动过程称为吞咽,由口腔和咽喉的协同作用完成。
食物通过食道进入胃部,经过一系列肌肉收缩,称为蠕动运动。
三、胃的消化和吸收胃是一个容器状的器官,位于食道与小肠之间。
它分泌胃液,包含消化酶和酸,用于将食物进一步分解和消化。
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为肽和氨基酸。
同时,胃液的酸性环境有助于杀灭可能存在的细菌。
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消化食物。
在胃中,食物不断地与胃液混合,并逐渐转化为半流体状态,称为胃食糜。
胃通过蠕动运动将胃食糜向小肠推进,然后进入下一个消化阶段。
四、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也是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在小肠中,食物与胰液和肠液混合,继续消化过程。
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用于分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肠液则包含肠腺酶,进一步分解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
此外,小肠壁上有微细绒毛状的肠上皮细胞,这些细胞增大了表面积,有利于充分吸收营养物质。
吸收主要发生在空肠和回肠。
营养物质通过肠壁内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并被运输到各个部位供给能量和营养。
五、大肠的水分吸收和排泄大肠是消化系统的最后一部分。
大肠主要起到水分吸收和形成固体排泄物的功能。
在大肠中,水分被重新吸收,使排泄物变得固体。
此外,大肠中寄生着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可以分解食物中未被消化吸收的物质,并产生维生素K等有益物质。
消化系统生理学题库
![消化系统生理学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c3a13c3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4.png)
消化系统生理学题库
1. 什么是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是由一系列器官组成的系统,用于消化和吸收食物,
并排除废物。
它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直肠等器官。
2. 口腔对消化的作用是什么?
口腔是食物进入体内的第一个部位。
它的主要作用是咀嚼食物,将其破碎成小块,并与唾液混合,以便更好地消化。
唾液中含有消
化酶,可以开始分解淀粉和脂肪。
3. 食物通过食管前往胃,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胃是一个扁平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混合食物。
胃内的
胃液可以分解蛋白质,并将食物物质转化为半流动状态,称为胃糜。
4. 食物从胃进入小肠后,小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器官,起到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作用。
它分为三部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在小肠中,食物被分解成
更小的分子,并通过肠壁吸收到血液中。
5. 消化系统的最后一部分是什么器官?
消化系统的最后一部分是大肠和直肠。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电
解质,形成粪便。
直肠则储存粪便,直到排泄出体外。
以上是对消化系统生理学的一些常见问题的简要回答。
希望对
你有所帮助!。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0e3ee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9.png)
• 解剖结构:肛门是消化道的末端,括约肌是肛门的组成部分。
• 功能:肛门的主要功能是排泄粪便,括约肌的收缩和放松控制着肛门的
开合。
03
排便的形成与排泄
• 排便形成:食物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的消化吸收,剩余的
废物在结肠中形成粪便。
• 排泄:当粪便积聚到一定量时。会产生便意。通过括约肌的控制
05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
contents
目录
• 概述 • 口腔与食道 • 胃与小肠 • 大肠与肛门 • 消化系统的神经调节 • 消化系统疾病 •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01
概述
概述
消化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 消化系统是指人体内能够摄取、转运、消化、吸收和排泄食物的器官、组织以及相 关的腺体。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并运输到体内各个部位,以满 足生命活动的能量和物质需求。
功能
•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进一步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通过肠黏膜的吸 收细胞,将营养物质转运到血液中,供全身使用。
消化液的分泌与作用
唾液
•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用于分解淀粉 质。
胃液
• 胃液中含有胃酸、胃蛋白酶等成分 ,用于分解蛋白质。
胰液
• 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用于分解 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07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症状观察
体格检查
• 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如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等,以初步判断病情。
• 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听诊 等,以发现消化系统的异常体征。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 进行血液、粪便等实验室检查,以了 解消化系统功能及病理变化。
• 通过X线、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 直观地观察消化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消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
![消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a67fa04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5.png)
消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消化系统是人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它负责将食物分解和吸收,以供给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相关的生理学功能。
一、解剖结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
以下将逐个解剖结构进行介绍。
1. 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它包括牙齿、舌头和涎腺。
在口腔中,牙齿负责咀嚼食物,舌头帮助推动食物向下咽喉,涎腺分泌唾液以湿润食物和帮助消化。
2. 食管食管是一条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管道,它连接口腔和胃。
当食物被咽下时,食管的肌肉会收缩,并通过蠕动的方式将食物推送到胃中。
3. 胃胃是一个位于腹腔中的扩张器官,它具有储存和分解食物的功能。
胃分泌胃液,其中包括胃酸和酶,用于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
此外,胃还通过蠕动将食物搅拌,并将其转化为称为胃糜的半消化物。
4.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吸收器官,它由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成。
在小肠中,食物进一步消化,并通过绒毛的吸收表面吸收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此外,小肠还分泌肠液来帮助消化并促进吸收。
5. 大肠大肠位于腹腔中,它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转化为粪便。
大肠还容纳肠道细菌群落,这些细菌有助于消化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并产生维生素。
6. 肛门肛门是消化系统的末端,它通过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和放松来控制排便的过程。
二、生理学功能消化系统的生理学功能包括消化和吸收。
1. 消化消化是将复杂的食物分解为简单的物质的过程。
口腔中的唾液酶开始分解碳水化合物,胃中的胃酸和酶则分解蛋白质,而小肠中的胰腺酶和肠道酶则负责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2. 吸收吸收是将分解后的营养物质从消化道传输到血液中的过程。
小肠中的绒毛大大增加了吸收表面积,使得养分的吸收更高效。
营养物质通过肠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
三、总结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学功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口腔中的咀嚼和唾液分泌、胃中的分解和搅拌、小肠中的进一步消化和吸收以及大肠中的水分吸收,都是消化系统各个部分的重要功能。
消化生理学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生理学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6176d69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d.png)
消化生理学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消化生理学——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消化是人体获取能量和营养的关键过程之一,而消化系统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便更好地了解人体的营养摄取与利用。
一、消化系统的整体结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其附属腺体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腺体包括唾液腺、胃腺、胰腺和肝脏。
1. 口腔口腔是消化过程的起点,包括咀嚼器官牙齿和舌头。
牙齿通过咬和磨碎食物,使其更易于消化和吞咽。
舌头的主要功能是感知食物的温度、味道和质地,并将其推向咽喉。
2. 食管食管是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其主要作用是将咀嚼后的食物引导到胃部。
食物经过食管时,由于食管肌肉的蠕动作用,食物能够顺利地向下运动。
3. 胃胃是一个位于腹部的袋状器官,具有强力的肌肉壁。
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并消化食物。
胃分泌胃酸和消化酶,使食物开始分解和消化。
通过胃搅拌运动,食物与胃液混合,形成半液体状态的胃内容物。
4.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部分,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它是最主要的消化器官之一,起到吸收和分解食物的作用。
在小肠内壁上有许多绒毛,能够增加其表面积,从而提高养分的吸收效率。
5. 大肠大肠是连接小肠和直肠的管道,它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剩余的原料转化为固态粪便。
二、消化系统的功能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
1. 摄取和咀嚼摄取是通过口腔将食物送入消化系统的过程,而咀嚼则是通过牙齿的作用将食物研磨、切碎和混合。
2. 消化消化是指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以便让其在体内被吸收和利用。
消化分为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个阶段。
物理性消化是指咀嚼、搅拌和蠕动等机械作用,化学性消化则是指消化液中的酶对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进行分解的过程。
3. 吸收吸收是指将消化后的食物中的养分从消化道传输到血液或淋巴系统的过程。
小肠是最重要的吸收器官,其内壁的绒毛能够将养分吸收并转运至全身。
人体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
![人体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d70362b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1a.png)
人体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
人体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主要涉及到对食物的摄取、转运、消化和吸收,以及营养和废物的排泄。
消化系统通过协调有序的生理活动,确保人体得到足够的营养,并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1. 摄入食物:消化系统的开始是摄取食物,这主要通过口腔来进行。
食物进入口腔后,通过咀嚼将其破碎并混合唾液,以便于后续的消化过程。
2. 转运食物:食物经过食道进入胃和小肠。
在这个过程中,消化系统通过肌肉的收缩和分泌物的输送来推动食物向下移动。
3. 消化食物:在消化过程中,食物被分解为更小的分子,如氨基酸、单糖和脂肪酸等,这些都可以被身体细胞所吸收并用于生命活动。
消化主要分为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物理消化主要通过机械方式,如咀嚼和胃的收缩,将食物破碎成更小的颗粒。
化学消化则是通过酶的作用,将食物分解为更简单的分子。
4. 吸收营养:经过消化的食物分子通过小肠壁被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然后输送到全身各处。
这个过程由肠道黏膜完成。
5. 排泄废物: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和排泄物在大肠中被进一步浓缩,形成粪便,最终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需要各种消化酶、胃酸、胆汁等物质的参与,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免疫力支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感染和炎症。
消化系统的异常可以导致各种疾病,如消化不良、胃炎、肠炎等。
因此,保持消化系统的健康对于维持人体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生理学:消化系统
![生理学:消化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eb0fffd08a1284ac85043a4.png)
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Properties of gastrointestinal smooth muscle
• 电生理特性
– 慢波电位(基本电节律 basal electric rhythm, BER):在静息 电位的基础上产生自发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节律性电位波动 ,其频率较慢
• 慢波是一种去极化的波,但本身并不是动作电位,只有当慢波 去极化到阈电位水平时,才引发动作电位
• • 组胺
– 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
• 盐酸 • 脂肪 • 高渗溶液
头期 胃期
肠期
促进胃液分泌
食物的外观 等刺激
味觉、嗅
觉感受器
受到刺激
迷走迷
胃膨胀 走长反
激活牵 射
张感受 器
局部 反射
大脑皮层 条件反射
下丘脑和 延髓
迷走 神经
延髓
迷走 神经
胃内的消化 Digestive in stomach
•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 成分
• 黏液:由上皮细胞、粘液颈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分泌,化学 成分为糖蛋白。润滑和保护作用
• HCO3-:由非泌酸细胞分泌。 • 黏液和HCO3-共同组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胃内的消化 Digestive in stomach
• 吸收:是指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黏膜进 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Properties of gastrointestinal smooth muscle
• 一般特性
– 自动节律性 – 富有伸展性 – 具有紧张性 – 兴奋性低、舒缩缓慢 – 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拉刺激敏感
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 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作用 • 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 刺激消化道组织的代谢和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消化系统生理
1.消化系统生理概述
2.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3.吸收
4.消化系统功能的调节
第一节概述
一、消化吸收的概念
消化: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二、消化的方式
机械性消化:通过消化道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食物磨碎、变小,并将其向消化道远端推送。
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使三大营养物质进行化学分解,成为小分子物质。
两种方式同时进行,互相配合。
三、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一般生理特性
1.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2.自律性
3.紧张性
4.富有伸展性
5.对某些理化刺激较敏感
(二)电生理特性
1.静息膜电位:不稳定,波动较大。
2.动作电位:时程长,幅值低,其产生主要依赖Ca2+内流。
3.慢波电位:消化管平滑肌细胞在静息膜电位基础上可自发产生节律性去极化,由于这种周期性波动的发生频率较慢而被称为慢波电位,又称基本电节律。
胃平滑肌慢波——3次/分
四、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五、胃肠激素
概念:胃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
生理作用:
1 调节消化腺分泌和消化管运动;
2 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3 营养作用。
脑肠肽:
第二节机械性消化
一、咀嚼和吞咽
蠕动:食管肌肉的顺序舒张和收缩形成的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
二、胃的运动
(一)胃的运动形式及其作用
1.紧张性收缩
2.容受性舒张
食物→咽、食道感受器→胃底和胃体部肌肉舒张→胃容积增大
意义:使胃容量适应于大量食物的涌入。
3.蠕动
(二)胃的排空及其控制
概念: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排空速度:流体食物>固体食物
小颗粒食物>大颗粒食物
糖>蛋白质>脂肪
混合食物需4-6小时
机制:
胃运动→胃内压↑→胃内压>十二指肠压→食糜进入十二指肠
胃的排空取决于胃和十二指肠之间的压力差。
1 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
胃内容物→胃扩张→胃运动↑
胃内容物→胃泌素释放→胃运动↑
2 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的因素
(1)肠—胃反射
食糜→肠壁上感受器→胃运动↓
(2)肠抑胃素
食糜→小肠粘膜→促胰液素、抑胃肽→胃运动↓
胃内因素→胃运动↑→排空→十二指肠因素→胃运动↓→排空
停止→小肠内盐酸被中合、消化产物被小肠吸收→抑制因素解除→胃运动↑
排空特点:间断性
十二指肠内容物对胃运动的抑制作用,是实现胃排空的重要机制。
(三)呕吐
生理意义:排出胃内有害物质
三、小肠的运动
(一)小肠的运动形式及其作用
1.紧张性收缩
2.分节运动
分节运动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
生理意义: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使食糜与肠粘膜紧密接触;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巴液回流。
3.蠕动
意义:使经过分节运动的食糜向前推进,到达新的肠段再开始分节运动。
蠕动冲
(二)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延长食糜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阻止大肠内容物倒流。
第三节化学性消化
一、唾液(PH 6.6~7.1)。
作用:
1.湿润溶解食物,引起味觉,使食物易于被吞咽;
2.清洁和保护口腔;
3.消化:淀粉淀粉酶麦芽糖
二、胃液(PH 0.9~1.5)
胃液由胃腺和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分泌物构成。
胃腺有:1. 贲门腺,分泌粘液;
2.幽门腺,分泌碱性粘液;
3.泌酸腺,由三种细胞组成:
1)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2)壁细胞:分泌盐酸、内因子
3)颈粘液细胞:分泌粘液。
胃液重要成分的作用
1.盐酸
壁细胞分泌盐酸的机制:
生理作用:
1)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作用的适宜酸性环境;2)抑菌、杀菌;
3)促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
4)促小肠吸收钙和铁。
2.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原胃酸胃蛋白酶
蛋白质胃蛋白酶示 + 胨
3.粘液和碳酸氢盐
4.内因子
三、胰液(PH 7.8~8.4)
胰液重要成分的作用
1.碳酸氢盐
2.胰淀粉酶
淀粉胰淀粉酶糊精+麦芽糖+麦芽寡糖3.胰脂肪酶
甘油三酯胰脂肪酶脂肪酸+甘油一酯+甘油2.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原
↓肠致活酶
蛋白质胰蛋白酶示+ 胨
糜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
蛋白质糜蛋白酶示 + 胨
蛋白质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多肽+氨基酸
四、胆汁(PH 7.4)
作用:
1.促进脂肪消化
脂肪胆盐、胆固醇、卵磷脂脂肪微滴
2.促进脂肪吸收
胆盐+脂肪酸、甘油一酯 混合微胶粒肠上皮表面静水层肠粘膜表面
五、小肠液(PH 7.6)
作用:
1.肠致活酶能激活胰蛋白酶原转变成有活性的胰蛋白酶;
2.保护作用。
第四节吸收
一、吸收部位
胃:少量水分、酒精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
大肠:水分和盐
二、小肠具备吸收的特点
1. 小肠具有广大的吸收面积;
2.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长;
3. 食物已被完全消化;
4. 绒毛内部有丰富血供,利于吸收。
三、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单糖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方式:主动转运
(二)肽和氨基酸
吸收形式:氨基酸、二肽、三肽
吸收方式:主动转运
(三)脂类水解产物
以淋巴为主
(四)水
吸收方式:被动吸收,渗透压梯度是水被吸收的主要动力。
(五)无机盐
(1价快,多价慢,钙盐不吸收)
1. 钠
吸收方式:主动转运
2. 铁
吸收形式:亚铁
高价铁维生素C、盐酸亚铁
吸收方式:主动转运
吸收机制:
亚铁肠腔三价铁+去铁铁蛋白 细胞肠腔
亚铁细胞底侧膜血液
3. 钙
VitD、脂肪、肠内酸度促进钙吸收。
吸收方式:主动转运
(六)维生素
第五节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一)消化器官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1.外来神经系统
1)副交感神经
作用:促进胃肠运动和消化腺分泌。
2)交感神经
作用:抑制胃肠运动和消化腺分泌。
2.内在神经系统(胃肠壁内神经丛)
作用:完成局部反射,如胃肠蠕动。
(二)消化器官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
1.非条件反射:食物刺激直接引起。
2.条件反射:食物的相关刺激作用于视、嗅、听觉感受器,兴奋视、嗅、听神经传入中枢,形成条件反射。
二、体液调节
(一)胃肠激素对消化活动的调节
(二)局部体液因素对消化活动的调节
1.组胺:促进胃酸分泌。
2.前列腺素:抑制胃酸分泌。
三、胃液分泌的调节
(一)刺激胃液分泌的因素
1.头期
分泌特点:30%,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高,消化力强。
2.胃期
分泌特点:60%,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较头期分泌的少,消化力较头期弱。
3. 肠期
分泌特点:量少,酸度和酶的含量少。
(二)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
1.盐酸(PH 1.2)
盐酸→幽门部G细胞↓
盐酸→胃肠粘膜→生长抑素等
2. 脂肪
脂肪→小肠粘膜→肠抑胃素
3.高渗溶液
高渗溶液→小肠内渗透压感受器
高渗溶液→小肠粘膜→胃肠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