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儿童的心理发展.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儿童能否进行抽象的命题思维
小学儿童进行抽象的命题思维的能力是有限的。 例如,他们极难从那些与现实或自己的信念相矛盾 的前提出发进行推理。考虑以下这个论断:“如果 老鼠比狗大,狗比大象大,那么,老鼠就比大象大 。”10岁以下的孩子会认为这个论断是错误的,因 为其中描绘的所有具体关系在真实生活中都不存在 (Moshman & Franks, 1986)。他们还不能理解命 题推理的逻辑必然性——从前提推出的结论的有效 性依赖于逻辑规则,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证据(感 性经验,事物的具体形象)。
什么是观点采择 ——弗拉威尔(Flavell)
也称角色采择,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 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它是 社会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别人的认知
幼儿是自我中心,小学时期 观点采择能力 有着显著发展
郝丽救猫的故事
塞尔曼用两难故事探查了儿童能否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 题.一个8岁的女孩叫郝丽,她善于爬树。有一次她从树上 掉下来(没有摔伤),她的父亲非常着急,叫她不要再爬树 ,郝丽答应了父亲不再爬树。但有一次,她的朋友的宠物 小猫卡在树上,只有郝丽能爬上树救小猫下来,但郝丽想 起了自己的诺言。实验者提问:如果郝丽的爸爸发现她又 爬树,会感到怎么样?郝丽认为,如果她爸爸发现她又爬 树,会怎样做?你会怎样做?儿童说.......
小学学习课件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小学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社 会性认知、人际关系
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
小学儿童学习的特点
学习动机以外部动机为主且强度减弱 学习兴趣分化、抽象化、专门化、广泛化 初步形成对教师、集体、作业等学习态度
例如,关于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的研究发现,7-8 岁儿童能够理解左右关系的转化性,8-10岁儿 童已理解左右关系的依赖性,10-11岁基本能理 解左右关系概念的辨证属性。这说明,7-8岁, 儿童的辨证思维已开始萌芽,10-11岁已经能够 进行初步的辨证思维。
小学儿童的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 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中的—名成员,班集体内部成员逐渐分化 中高年级:儿童的集体活动范围日益扩大,
初步懂得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同伴接受性
受欢迎儿童 (popular children) 被拒斥的儿童(rejected children)
林崇德的研究(P281)
推理的发展
推理
由一个判断或多个判 断推演出另一新的判
断的思维过程。
直
间
演绎推理
接
接
推
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归纳推理
理
理
类比推理
直接推理
小明身高 160CM, 小红身高 150CM
小明比小红高 小红比小明矮 小红不如小明高
演绎推理
三段论推理(大前提、小前提、 结论)
第一格 第二格 第三格
M-P 一切木制物品都会漂 浮 S-M 这些物品是木制的;
男人+女人=人类,植物+动物=生物 2、可逆性:每一运算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运算。 A+B=C,C-B=A 3、结合性: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组合几个运算获得相同的
结果。 (A+B)+C=A+(B+C) 4、同一性:任何运算都有一逆运算能与之组合而产生
“零运算”。 +A-A=0 5、重复性:质的重复,性质不变。 A+A=A,人类+人类=人类
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 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小学儿童的思维同时具有具体形象成分和抽象概 括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随年级的高低以及 不同智力活动而变化。在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 中具体形象成分多些,到了小学中高年级,思维 中的抽象概括成分逐渐增多,但思维活动仍具有 很大的具体形象性。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 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 很大的具体形象性
第三阶段: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8~10 岁)
儿童知道,即使接受的信息相同,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也会发生冲突。儿童认为爸爸会理解郝丽为什么爬树 。他们也认为爸爸不希望郝丽再去爬树。
第四阶段:相互的观点采择(10~12岁)
儿童能够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认识到别人 也这么做。 此时,儿童会采择一个第三者的观点来描 述结果,并表明郝丽和她的爸爸都会考虑对方怎么想
S-P 所以, 这些物品都会漂 浮
P-M 一切木制物品都会漂浮; S-M 这些物品不会漂浮;
S-P 所以, 这些物品不是木 制的
M-P 小罐会漂浮; M-S 小罐是铁制的;
S-P 所以, 某些铁制的东西 会漂浮
低年级儿童基本上能进行第一格形式的三段论推 理,而对其他形式的推理则尚有困难,中年级儿 童基本上能进行第一、二格形式的三段论推理, 正是处于过渡阶段;而到高年级则基本上能够进 行任何格式的直言三段论推理
国内的相关研究
——张文新等
6岁 克服自我中心
10岁 具备观点采择
10岁之后 相对稳定
2、对社会关系的认知
发展的规律: 7岁以前:首先是了解他人外部的具体的特征 8岁起:逐渐增加使用描述行为特征、心理品质、信仰、价
值和态度的描述的抽象形容词。 12岁-14岁儿童:描述中较少考虑与他人的关系,更多地
例如,有些儿童可能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较高水 平的抽象逻辑思维,但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抽 象逻辑思维水平较低。
又如:张庆林等人发现一年级会用高级策略解决 简单问题,而困难问题就又退回到不成功的策略 。
二 思维过程的发展特点
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和综合、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等 1、概括能力的发展(以数学概括能力为例) 小学儿童数学概括能力分为五个等级:
学习策略不完善、不稳定、刻板
自学
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表现 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的原因
第二节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一 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二 思维过程的发展特点 三 思维形式的发展特点 四 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
一 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存在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 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
详见P284林崇德的研究
四 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
• 敏捷性——运算速度在不断提高 • 灵活性——“一题多解”的解题数量在增加 • 深刻性——三、四年级是在运算中思维深刻
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 独创性——自编应用题的能力
观点总结
小学儿童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是稳步发展的,在小学阶 段中,没有出现“突变”或“转折点”。
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 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期”
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在4年级。我国心理学家 林崇德教授的研究认为,儿童思维发展的转折点在 何时实现,主要取决于教育的效果。在着重抓思维 的智力品质的教学影响下,儿童在3年级就可实现 数的概括能力的“飞跃”,在教学不甚得法的情况 下,5年级才实现数的概括能力的“飞跃”
第三节 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1 自我意识的发展 2 社会性认知发展 3 社会性交往的发展
1 自我意识的发展
A 自我概念 B 自我评价
我是谁?
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 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 理术语的描述发展
B 自我评价P290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提高 从笼统评价到优缺点的多方面评价 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 评价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发展 稳定性增强
第一阶段:自我中心阶段(3~6岁)
儿童只知道自己的观点,意识不到别人的观点。 认为郝丽会去救小猫
第二阶段: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6~8岁)
儿童认识到人们有与他们不同的观点,但相
信这是由于个人所接受到的信息不同。 儿童认为如果郝丽的爸爸不知道郝丽为什么爬
树,会生气,但是,如果知道了原因,就会认为 有个很好的理由。
具体地说,儿童的概括水平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 直观形象水平——低年级儿童 ✓ 形象抽象水平 ——中年级儿童 ✓ 初步的本质抽象水平——高年级儿童
三 思维形式的发展特点
小学儿童的概念逐步深刻化
丁祖荫的实验(P278)
小学儿童概念逐步丰富化
朱智贤等的研究(P279)
小学儿童概念逐步系统化
3 社会性交往的发展
一
二
亲子关系
同伴关系
儿童的社会性交往
儿童-父母关系 上小学后,亲子关系发生了变化: 1、相处的时间上 2、教养方面的日常事务处理上 3、亲子冲突的数量减少、开始以选择性的模式解决冲突 4、纪律约束和控制上可以以推理的方式进行 5、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变化(父母控制——共同控
第五阶段: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观点采择
这一阶段的青少年试图通过与他生活于 其中的社会系统的观点的比较来理解另一个 人的观点
认为郝丽的爸爸会生气并惩罚她,因为父 母亲通常要维持社会规则,然而,他们又认 识到,人与人有很大的不同。
2 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阶段
(塞尔曼)
1 水平0:未分化的观点采择 2 水平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
小学儿童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但这个结 构有待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一方面,思维的目的性增强;表现出完整的思维过 程(如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等);思维 的监控能力日益增强;
另一方面,小学儿童的思维虽然主要属于初步的抽 象逻辑思维,但它具备了一切逻辑思维形式,包括 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
二 同伴关系
同伴接受性 友谊
同伴交往与团体的形成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 的一种儿童之间特别是同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它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
儿童实际上生活在两个世界 一是成人的世界,一是同伴的世界。
小学儿童的同伴团体 ——班集体
刚入学:人为编凑的、松散的集合 低年级:初步形成集体关系和集体意识 二年级:儿童己能明确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
3 水平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4 水平3:第三方的观点采择
5 水平4:社会观点采择
小学儿童处于第二种水平,即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当实验者问儿童:“郝丽会怎么做呢?”儿童说:“郝丽 会爬树救小猫的。”实验者又问:“郝丽是否会想到自己 会遭到父亲的惩罚?”处在这一水平上儿童的典型回答是 “不,郝丽知道爸爸会理解她为什么这样做的。”这说明 郝丽知道她的爸爸会站在她的角度上看问题,从而理解郝 丽。这一水平上的儿童已能认识到:“我知道他知道我怎 么想,他也知道我知道他怎么想”。小学儿童已具备这种 自我反思的观点采择能力。
制——儿童控制)
一 与父母的关系P296
1 交往的时间和内容发生变化
2
冲突减少
3 父母的控制模式发生变化
6岁 父母控制 12岁 共同控制
儿童控制
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基本特点
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 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 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 他人所采取的行动 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 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①直观概括水平(依靠实物) ②具体形象概括的运算水平(依靠表象) ③形象抽象的运算水平(小数分数、空间表象) ④初步本质抽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列方程解应用题) ⑤代数命题概括运算水平(极少数儿童能达到)
二 思维过程的发展特点
总的说来,小学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是逐渐从对事 物外部的感性特点,越来越多地转为对本质属性的 概括。
发展的不平衡性
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皮亚杰)
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的特点: 思维具有易变性 思维具有可逆性 能解决守恒问题、能认识和采纳他人观点 初步掌握了逻辑思维,出现了对具体事物进行
群集运算的能力
群集运算的五个指标
1、组合性:群中的两个运算可以组合而产生同一群的一 个新运算。
思维的敏捷性往往易变化,不稳定,思维敏捷性的发展上 ,其年龄特征更易表现出可变性。思维的灵活性则相对较 稳定,在发展中其表现形式也比敏捷性丰富。
小学儿童思维的深刻性,在发展中既表现出不断发展的趋 势,又有一个三、四年级的转折或关键期。
小学儿童思维的独创性,比其它思维品质的发展要晚、要 复杂。
使用限定词,开始理解到人的特质不是绝对的不变的。 儿童对他人行为的归因往往受环境因素和人格品质的影响;
较大儿童(成人)往往将他人的行为归于稳定的品质因素 而把自己的行为归于情境因素。
小学时期的儿童,开始根据他人的行动来了解其 观点,并进行评判。
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加强,儿童更加关心他人对 自己的看法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