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儿童的心理发展.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儿童能否进行抽象的命题思维
小学儿童进行抽象的命题思维的能力是有限的。 例如,他们极难从那些与现实或自己的信念相矛盾 的前提出发进行推理。考虑以下这个论断:“如果 老鼠比狗大,狗比大象大,那么,老鼠就比大象大 。”10岁以下的孩子会认为这个论断是错误的,因 为其中描绘的所有具体关系在真实生活中都不存在 (Moshman & Franks, 1986)。他们还不能理解命 题推理的逻辑必然性——从前提推出的结论的有效 性依赖于逻辑规则,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证据(感 性经验,事物的具体形象)。
什么是观点采择 ——弗拉威尔(Flavell)
也称角色采择,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 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它是 社会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别人的认知
幼儿是自我中心,小学时期 观点采择能力 有着显著发展
郝丽救猫的故事
塞尔曼用两难故事探查了儿童能否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 题.一个8岁的女孩叫郝丽,她善于爬树。有一次她从树上 掉下来(没有摔伤),她的父亲非常着急,叫她不要再爬树 ,郝丽答应了父亲不再爬树。但有一次,她的朋友的宠物 小猫卡在树上,只有郝丽能爬上树救小猫下来,但郝丽想 起了自己的诺言。实验者提问:如果郝丽的爸爸发现她又 爬树,会感到怎么样?郝丽认为,如果她爸爸发现她又爬 树,会怎样做?你会怎样做?儿童说.......
小学学习课件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小学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社 会性认知、人际关系
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
小学儿童学习的特点
学习动机以外部动机为主且强度减弱 学习兴趣分化、抽象化、专门化、广泛化 初步形成对教师、集体、作业等学习态度
例如,关于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的研究发现,7-8 岁儿童能够理解左右关系的转化性,8-10岁儿 童已理解左右关系的依赖性,10-11岁基本能理 解左右关系概念的辨证属性。这说明,7-8岁, 儿童的辨证思维已开始萌芽,10-11岁已经能够 进行初步的辨证思维。
小学儿童的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 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中的—名成员,班集体内部成员逐渐分化 中高年级:儿童的集体活动范围日益扩大,
初步懂得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同伴接受性
受欢迎儿童 (popular children) 被拒斥的儿童(rejected children)
林崇德的研究(P281)
推理的发展
推理
由一个判断或多个判 断推演出另一新的判
断的思维过程。


演绎推理



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直接推理
小明身高 160CM, 小红身高 150CM
小明比小红高 小红比小明矮 小红不如小明高
演绎推理
三段论推理(大前提、小前提、 结论)
第一格 第二格 第三格
M-P 一切木制物品都会漂 浮 S-M 这些物品是木制的;
男人+女人=人类,植物+动物=生物 2、可逆性:每一运算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运算。 A+B=C,C-B=A 3、结合性: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组合几个运算获得相同的
结果。 (A+B)+C=A+(B+C) 4、同一性:任何运算都有一逆运算能与之组合而产生
“零运算”。 +A-A=0 5、重复性:质的重复,性质不变。 A+A=A,人类+人类=人类
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 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小学儿童的思维同时具有具体形象成分和抽象概 括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随年级的高低以及 不同智力活动而变化。在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 中具体形象成分多些,到了小学中高年级,思维 中的抽象概括成分逐渐增多,但思维活动仍具有 很大的具体形象性。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 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 很大的具体形象性
第三阶段: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8~10 岁)
儿童知道,即使接受的信息相同,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也会发生冲突。儿童认为爸爸会理解郝丽为什么爬树 。他们也认为爸爸不希望郝丽再去爬树。
第四阶段:相互的观点采择(10~12岁)
儿童能够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认识到别人 也这么做。 此时,儿童会采择一个第三者的观点来描 述结果,并表明郝丽和她的爸爸都会考虑对方怎么想
S-P 所以, 这些物品都会漂 浮
P-M 一切木制物品都会漂浮; S-M 这些物品不会漂浮;
S-P 所以, 这些物品不是木 制的
M-P 小罐会漂浮; M-S 小罐是铁制的;
S-P 所以, 某些铁制的东西 会漂浮
低年级儿童基本上能进行第一格形式的三段论推 理,而对其他形式的推理则尚有困难,中年级儿 童基本上能进行第一、二格形式的三段论推理, 正是处于过渡阶段;而到高年级则基本上能够进 行任何格式的直言三段论推理
国内的相关研究
——张文新等
6岁 克服自我中心
10岁 具备观点采择
10岁之后 相对稳定
2、对社会关系的认知
发展的规律: 7岁以前:首先是了解他人外部的具体的特征 8岁起:逐渐增加使用描述行为特征、心理品质、信仰、价
值和态度的描述的抽象形容词。 12岁-14岁儿童:描述中较少考虑与他人的关系,更多地
例如,有些儿童可能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较高水 平的抽象逻辑思维,但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抽 象逻辑思维水平较低。
又如:张庆林等人发现一年级会用高级策略解决 简单问题,而困难问题就又退回到不成功的策略 。
二 思维过程的发展特点
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和综合、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等 1、概括能力的发展(以数学概括能力为例) 小学儿童数学概括能力分为五个等级:
学习策略不完善、不稳定、刻板
自学
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表现 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的原因
第二节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一 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二 思维过程的发展特点 三 思维形式的发展特点 四 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
一 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存在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 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
详见P284林崇德的研究
四 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
• 敏捷性——运算速度在不断提高 • 灵活性——“一题多解”的解题数量在增加 • 深刻性——三、四年级是在运算中思维深刻
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 独创性——自编应用题的能力
观点总结
小学儿童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是稳步发展的,在小学阶 段中,没有出现“突变”或“转折点”。
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 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期”
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在4年级。我国心理学家 林崇德教授的研究认为,儿童思维发展的转折点在 何时实现,主要取决于教育的效果。在着重抓思维 的智力品质的教学影响下,儿童在3年级就可实现 数的概括能力的“飞跃”,在教学不甚得法的情况 下,5年级才实现数的概括能力的“飞跃”
第三节 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1 自我意识的发展 2 社会性认知发展 3 社会性交往的发展
1 自我意识的发展
A 自我概念 B 自我评价
我是谁?
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 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 理术语的描述发展
B 自我评价P290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提高 从笼统评价到优缺点的多方面评价 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 评价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发展 稳定性增强
第一阶段:自我中心阶段(3~6岁)
儿童只知道自己的观点,意识不到别人的观点。 认为郝丽会去救小猫
第二阶段: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6~8岁)
儿童认识到人们有与他们不同的观点,但相
信这是由于个人所接受到的信息不同。 儿童认为如果郝丽的爸爸不知道郝丽为什么爬
树,会生气,但是,如果知道了原因,就会认为 有个很好的理由。
具体地说,儿童的概括水平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 直观形象水平——低年级儿童 ✓ 形象抽象水平 ——中年级儿童 ✓ 初步的本质抽象水平——高年级儿童
三 思维形式的发展特点
小学儿童的概念逐步深刻化
丁祖荫的实验(P278)
小学儿童概念逐步丰富化
朱智贤等的研究(P279)
小学儿童概念逐步系统化
3 社会性交往的发展


亲子关系
同伴关系
儿童的社会性交往
儿童-父母关系 上小学后,亲子关系发生了变化: 1、相处的时间上 2、教养方面的日常事务处理上 3、亲子冲突的数量减少、开始以选择性的模式解决冲突 4、纪律约束和控制上可以以推理的方式进行 5、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变化(父母控制——共同控
第五阶段: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观点采择
这一阶段的青少年试图通过与他生活于 其中的社会系统的观点的比较来理解另一个 人的观点
认为郝丽的爸爸会生气并惩罚她,因为父 母亲通常要维持社会规则,然而,他们又认 识到,人与人有很大的不同。
2 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阶段
(塞尔曼)
1 水平0:未分化的观点采择 2 水平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
小学儿童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但这个结 构有待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一方面,思维的目的性增强;表现出完整的思维过 程(如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等);思维 的监控能力日益增强;
另一方面,小学儿童的思维虽然主要属于初步的抽 象逻辑思维,但它具备了一切逻辑思维形式,包括 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
二 同伴关系
同伴接受性 友谊
同伴交往与团体的形成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 的一种儿童之间特别是同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它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
儿童实际上生活在两个世界 一是成人的世界,一是同伴的世界。
小学儿童的同伴团体 ——班集体
刚入学:人为编凑的、松散的集合 低年级:初步形成集体关系和集体意识 二年级:儿童己能明确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
3 水平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4 水平3:第三方的观点采择
5 水平4:社会观点采择
小学儿童处于第二种水平,即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当实验者问儿童:“郝丽会怎么做呢?”儿童说:“郝丽 会爬树救小猫的。”实验者又问:“郝丽是否会想到自己 会遭到父亲的惩罚?”处在这一水平上儿童的典型回答是 “不,郝丽知道爸爸会理解她为什么这样做的。”这说明 郝丽知道她的爸爸会站在她的角度上看问题,从而理解郝 丽。这一水平上的儿童已能认识到:“我知道他知道我怎 么想,他也知道我知道他怎么想”。小学儿童已具备这种 自我反思的观点采择能力。
制——儿童控制)
一 与父母的关系P296
1 交往的时间和内容发生变化
2
冲突减少
3 父母的控制模式发生变化
6岁 父母控制 12岁 共同控制
儿童控制
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基本特点
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 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 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 他人所采取的行动 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 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①直观概括水平(依靠实物) ②具体形象概括的运算水平(依靠表象) ③形象抽象的运算水平(小数分数、空间表象) ④初步本质抽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列方程解应用题) ⑤代数命题概括运算水平(极少数儿童能达到)
二 思维过程的发展特点
总的说来,小学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是逐渐从对事 物外部的感性特点,越来越多地转为对本质属性的 概括。
发展的不平衡性
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皮亚杰)
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的特点: 思维具有易变性 思维具有可逆性 能解决守恒问题、能认识和采纳他人观点 初步掌握了逻辑思维,出现了对具体事物进行
群集运算的能力
群集运算的五个指标
1、组合性:群中的两个运算可以组合而产生同一群的一 个新运算。
思维的敏捷性往往易变化,不稳定,思维敏捷性的发展上 ,其年龄特征更易表现出可变性。思维的灵活性则相对较 稳定,在发展中其表现形式也比敏捷性丰富。
小学儿童思维的深刻性,在发展中既表现出不断发展的趋 势,又有一个三、四年级的转折或关键期。
小学儿童思维的独创性,比其它思维品质的发展要晚、要 复杂。
使用限定词,开始理解到人的特质不是绝对的不变的。 儿童对他人行为的归因往往受环境因素和人格品质的影响;
较大儿童(成人)往往将他人的行为归于稳定的品质因素 而把自己的行为归于情境因素。
小学时期的儿童,开始根据他人的行动来了解其 观点,并进行评判。
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加强,儿童更加关心他人对 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