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六一居士传》最终版课件语文课件PPT

合集下载

六一居士传课件唐宋散文

六一居士传课件唐宋散文

《六一居士传》是欧阳修散文代表作之一,其 文学地位举足轻重。
该文在散文创作方面具有典范意义,其文风平 易自然、委婉曲折,语言节奏富于变化,行文 流畅,条理清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该文在唐宋散文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散文 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02
原文欣赏
文字注解
注音版
niǔ yī jū shì zhuàn pú táo sòng sān wén
特点
宋代散文则更加注重思想的深刻和表达的精确,同时也 更加世俗化。
对后世的散文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明代小品 文和清代桐城派散文。
唐代散文以古文为主,骈文为辅,注重文字的简练和表 达的生动。
影响
对现代文学也有很大的影响,如现代散文的写作技巧和 表现手法上都可以看到唐宋散文的影子。
05
相关作品推荐
文字版
六一居士传匍匐唐宋三文
段落大意
第一段
简单介绍了六一居士的基本情况。
第二段
详细描述了六一居士的日常生活和 性格特点。
第三段
叙述了六一居士的文学造诣和成就 。
第四段
描写了六一居士的著作和影响。
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
通过对六一居士的描写,展现了唐宋散文的风格和特点,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
主题分析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精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的名篇 深入浅出,精当点拨
代表了唐宋散文的精髓
《唐宋词选》
唐宋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 颗璀璨明珠
本书精选了近百首脍炙人口的 唐宋词
这些词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独 特感悟
《宋词鉴赏辞典》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 学的宝贵遗产
通过鉴赏这些作品 ,可以领略到宋词 的独特魅力

六一居士传课件ppt

六一居士传课件ppt

欧阳修得文学创作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 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 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 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 古录》。著有《欧阳文忠集》。
写作背景
熙宁三年(1070),64岁得欧阳修由知青州改 知蔡州,这时,那个充满朝气、奋力拼搏得欧阳修 早已不存在了,几度贬官,历尽坎坷,她得意志已 十分消沉,于就是自号“六一居士”,并写了《六一 居士传》来表达急于归隐退出官场得愿望与无 可奈何得苦闷,可以说,《六一居士传》正就是作 者晚年官场经历与心路历程得真实反映。
字音
❖滁(chú)山 ❖颍(yǐng)水 ❖诮(qiào) ❖珪(guī)
❖恻(cè)然 ❖骸(hái)骨 ❖疆(qiáng)
通假字
❖ 聊以志吾之乐尔(通“耳”,罢了) ❖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通“迄”,到)无称焉 ❖ 乃以难疆(通“强”,强壮,支撑)之筋骸贪过分之
荣禄 ❖ 累于此者既佚(通“逸”,安逸)矣
古今异义
❖ 聊以志吾之乐尔
❖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古义:表达。
古义:演奏。
今义:志向;志气;记。
今义:回声;响亮。
❖ 就是为五一尔,奈何
古义:五个一。
今义:五一劳动节得简称。
❖ 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 ❖ 居士曰:不然
三年矣
古义:不就是这样。
古义:即使这样。
今义:用在对话开头,表
今义:虽然如此。
示否定对方得话。
研讨分析
1、作者说明“六一”自号时运用了什么形式? 有何作用?“六一”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采用主客问答得形式引出文章得 主要内容。客人得问语正就是读者想知道得,吸 引读者读下去。居士得回答体现了居士高雅得 生活情趣,所谓“六一”,即一万卷藏书、一千卷 金石遗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再加上一 老翁——作者自己,凑足了“六个一”。这从正 面反映了作者高雅得艺术情趣,又从侧面反映出 她对功名利禄得淡泊。

《六一居士传》 ppt课件

《六一居士传》 ppt课件
乃:却、居然、竟然。 以:凭、用。 过分:(古)过多 的;(今)说话做事超过一定程度或限度。
译:居然用难以支撑的身体,去贪恋超越的职位俸禄。
19
6.作者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表现了作者怎 样的人生态度?哪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决 心?
【提示】
(1)作者提出了三条隐退的理由: ①“老而休”,是必然规律; ②“讫无称”,表面上谦虚,骨子里是牢骚,是对“受侮 于群小”的不满; ③“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是儒者 功成身退、知足常乐思想的必然结果。
7
欧阳修:
青年
初贬夷陵
中年
又贬滁州
晚年
改知蔡州
益慎职, 无饮酒
醉翁之意不在酒, 六一居士 在乎山水之间也。
充满朝气, 奋力拼搏
安于职守 与民同乐
? 急流勇
退、修 身养性
8
请给下列红色词注音,并解释其涵义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zhé)贬谪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yǐng)颍水,淮河支流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 (qiào)责备,讥讽
胜道:说得尽。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方:当……时。 其:指自己。(状语后置)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 大战于涿鹿之原 虽:即使。 阅:观看。(状语后置)
12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 众也。极:动词,尽情享受。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者……也(判断句式) 译: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 给我的拖累太多了。
②“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 且适也”——真可以说专心致志,其乐无穷。 (2)“世事之累”表现在“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
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

—高二语文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第6课《六一居士传》(共42张PPT)

—高二语文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第6课《六一居士传》(共42张PPT)
阐述观点和表达情感,而且使行文跌 宕起伏、情感真切,结构更灵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划分层次:
1.六一,何谓也?
更号内容所指
2.是为五一尔,奈何?
3.子欲逃名者乎?
更号的目的
4.其“乐” 如何?
更号的深层原因
5.子知轩裳圭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
之累其心乎?
第9章 扩声系第统二调音段重点字词1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 尔:通“耳”,罢
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 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以:来,用来 志:记述,标明 尔:通“耳”,罢
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 了
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
志吾之乐尔。”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 “我家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 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 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 “这只是五个一罢了,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 “把我这一个老头,放在这五种物品中间终老,这难道不 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 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 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 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 脱。”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 没有必要逃脱;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表明我的乐趣罢 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导入
我们初中学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根据自己的知识 积累、课文注释,谈谈你所认识的欧阳修。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六 一 居 士 传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学习目标

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六一居士传》最终版课件(59张ppt)

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六一居士传》最终版课件(59张ppt)
❖ 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有 《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欧阳修的散文创作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 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他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 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他所讲的道,主要 不在于伦理纲常,而在于关心百事。他取韩愈 “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 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 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 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 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 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 一居士。
1、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2、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被欧一动阳居句修 士自 ”命 之名 前为有“别六的
名号吗?
状语后置句
翻译: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
山乡时,自号醉翁。年老体弱,又多 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 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 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qì)无称焉,宜去二也。壮 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 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 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初谪(zhé)滁山 颍(yǐng)水
欧阳修:

六一居士传ppt22 课件下载

六一居士传ppt22 课件下载

又贬滁州
再贬蔡州
无饶河, 益慎职
醉翁之意不在酒, 六一居士 在乎山水之间也。
充满朝气, 奋力拼搏
安于职守 与民同乐
急流勇退 修身养性
.对比欧阳修、苏轼、苏辙、范仲淹这几位文人 的快乐观,谈谈你自己的快乐观。
❖ 《六一居士传》:得意于五物,太山在前而不 见,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
❖ 《黄州快哉亭记》: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 性,将何适而非快?
❖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
你的快乐观又是什么呢?
1、传记形式别具一格。
它并没有像一般传记那样,具体叙述自己一生的主 要经历,而是由自己晚年更名六一居士的由来说到 自己的乐趣,又说到自己渴望退休的心情及对现实 生活的厌倦。由于文章采用了汉赋的主客问答方式, 所以很便于逐层推进地阐述这种思想和情趣,而且 也使行文跌宕起伏、情感真切。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 山乡时,自号醉翁。年老体弱, 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 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 号叫六一居士。
1、是岂不为六一乎
岂:难道
1
为:是,表判断
2、以吾一翁
以:把,介词
3、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
诮:责备 畏:害怕
讥讽
日中者也
走:奔跑
乎:到,介词,引进处所
聊:姑且
4. 聊以志吾之乐尔
1、欧阳修为何自命为六一居士? 2、作者定名为六一居士的目的是什么? 3、沉醉于五物的乐趣是什么? 4、本文作者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
一、更号原因
六一居士传
二、“六一”之 向往归老 乐 三、三宜归去
1、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谪:贬官 2、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古:辞退官职
退休

语文选修第6课《六一居士传》优质课件

语文选修第6课《六一居士传》优质课件

2、语言既平易晓畅又形象深刻。如作者写
他陶醉于五种物品之时说:“太山在前而不见,疾 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秦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 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这个既喻为自然界 的各种声响,又喻为社会官场的嘈杂事务,真是奇 妙之喻!作者能对之置之不顾,深刻地说明了他对 五种物品的乐而不倦和专心致志。
作品解读 熙宁三年(1070),64岁的欧阳修由知青州 改知蔡州,这时,那个充满朝气、奋力拼搏的 欧阳修早已不存在了,几度贬官,历尽坎坷, 他的意志已十分消沉,于是自号“六一居士”, 并写了《六一先生传》来表达急于归隐退出官 场的愿望和无可奈何的苦闷,可以说,《六一 先生传》正是作者晚年官场经历和心路历程的 真实反映。文章有其豁达开朗、淡泊明志的一 面,也有其明哲保身、远身以避祸的一面。明 显的表现出了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 其身”的观点。
写作背景
欧阳修写这篇《六一居士传》时,已经六十四岁,自二 十四岁应试及第,授西京留守推官,步入仕途,已整整 四十年。他以其毕生精力献给了赵宋五朝。现在,既老 且病,春蚕丝尽,蜡泪将干,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 更何况,四十年中,群小与新党中人交相煎迫,以至三 度贬官,历尽宦海风涛;到了暮年,御史弹劾欧阳修 “首开邪议”,欧阳修著文反驳。这场宫廷风波使欧阳 修“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此时求去,完全 是出之于至性真情。写这篇文章后一年,他才获准致仕; 又过了一年,病逝颍州。他仅得一年的琴棋书酒之乐便 溘然长逝。以后事证今言,再读这篇《六一居士传》, 谁能不为这位老人的晚年遭际愀然动容?这便是文中真 挚之情具有感发力量的明证。
结构图示
更名原因: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六一居士传
六一之乐:五问五答
感慨无限
退隐理由:三宜归去

全版六一居士传.ppt

全版六一居士传.ppt

6、此吾之所以志也
(……也,表判断)
最新.课件
14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 家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 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 “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 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 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以为想逃避名声的人吧, 因为屡次改换名号。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 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样,迅速奔 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居士说: “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脱; 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表明我的乐趣罢了。”
19
过后,居士叹息说:“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 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 的人。我素来羡慕他们,这是我应当离职的第一理 由。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至今没有值得称道的政 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理由。强壮时尚且如此, 现在既老又多病,凭者难以支撑的身体,去贪恋超 越的职位俸禄,这将会违背自己平素的志愿,自食 其言,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理由。我有这三点应当 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离职也是应当 的,还要再说什么呢!”
的由来说到自己的乐趣,又说到自己渴
望退休的心情及对现实生活的厌倦。由
于文章采用了汉赋的主客问答方式,所
以很便于逐层推进地阐述这种思想和情
趣,而且也使行文跌宕起伏、情感真切。
最新.课件
23
2、语言既平易晓畅又形象深刻。 如作者写他陶醉于五种物品之时说: “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 虽响九秦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 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这个既喻为 自然界的各种声响,又喻为社会官场的 嘈杂事务,真是奇妙之喻!作者能对之 置之不顾,深刻地说明了他对五种物品 的乐而不倦和专心致志。

高二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六一居士传

高二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六一居士传
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
《六一居士传》通过描述六一居士的日常生活和情趣爱好, 展现了文人士大夫追求自由、闲适、清雅的精神世界,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和启示
对散文创作的影响
欧阳修在《六一居士传》中运用自如 的笔法、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 为后世散文创作树立了典范,推动了 散文艺术的发展。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钴鉧潭西 小丘记》: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 柳”,他的散文风格清新自然,善于 描绘山水景色。《小石潭记》以细腻 的笔触描绘了小石潭及其周围的景色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钴鉧潭西小丘记》则通过描写钴鉧潭 西小丘的奇异景色,抒发了作者被贬 谪后的抑郁心情。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秋声赋》 :欧阳修是宋代散文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散文平易自然,流畅婉转。《 醉翁亭记》以作者在滁州醉卧翁亭时 的所见所感为主线,展现了滁州山水 的美丽和人民的安乐生活。《秋声赋 》则通过描绘秋天的声音和景象,表 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新与发展。
宋朝时期,欧阳修、苏轼等人继 承并发展了唐代的散文传统,形 成了独具特色的宋代散文风格。
唐宋散文注重文以载道,强调文 章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同时 追求艺术表现和语言技巧,成为
中国散文史上的经典。
欧阳修生平及文学成就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 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 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 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 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散文方面,还体现在政治 军事上哦。

【全版】语文选修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六一居士传》课件推荐PPT

【全版】语文选修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六一居士传》课件推荐PPT

劳:使动,使……劳累。
形:身体。
于外,于内:在外面,在里面。(状语后置)
8
病:生病。 而:却。 尚:尚且,还。
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 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 几偿其夙愿焉。
虽然:复合虚词,虽然这样。偕:一同、一起。
自乞其身:请求告老还乡。 一日:一旦。
庶几:差不多。 夙:素来的,旧有的。
7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
也。
极:动词,尽情享受。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者……也(判断句式)
译: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
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
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
轩:官车。裳:官服。珪:符信。组:印绶
(一种彩色丝带,用来系官印或勋章。)
译:这正是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 阳光中去的人。
疾走之)志吾之乐尔。
聊:副、姑且。以:用,介。志:通“记”,记述。 译:姑且用它记述我的乐趣罢了。
胜道:说得尽。
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方:当……时。
其:指自己。(状语后置)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
虽:即使。 阅:观看。(状语后置)
六一居士传
• 欧阳修
醉翁亭记(宋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 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 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 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 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 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 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 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高中语文(鲁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教学课件:第6课《六一居士传》

高中语文(鲁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教学课件:第6课《六一居士传》
2、欧阳修为何自命为六一居士?
1、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谪:贬官
2、既老而衰且病
既……而……且……:又……又……又……
3、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古:隐退闲居 退休
今:职工因年老或残废而离开工作岗位
1、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被动句
2、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状语后置句
翻译: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 乡时,自号醉翁。年老体弱,又多病, 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保养天年, 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欧阳修:
青年
初贬夷陵
中年
又贬滁州
晚年
再贬蔡州
益慎职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六一居士
充满朝气, 奋力拼搏
安于职守 与民同乐
? 急流勇
退、修 身养性
熙宁三年,作者由知青州改知蔡州后,自号 六一居士,作此文以明志。作者此时已经65岁了, 春蚕丝尽,蜡泪将干,作者把毕生的精力献给赵 宋王朝,应该得到休息的时候了。况且,在宦海 沉浮中,三度贬官,历尽坎坷,
19、此吾之所以志也(……也,表判断)
20、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 子:您 累:使……劳累 其:自己的
21、累于彼者已劳矣 累:形容词作动词,拖累 彼者:官场
22、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置:停止
足:值得
较:比较
这便是我标明我的乐趣的原因。”客人又笑着说: “您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却 不知道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心力吗?”居士说: “不是这样。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苦了,又有很 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 有祸患。我还选择哪方面呢?”于是和客人一同站 起来,握着手大笑说:“停止辩论吧,区区小事是 不值得比较的。”
❖ 这“三立”的标准不能不说是极高的,但正因为其高, 才使得历史上一代代士子们将此作为人生理想而奋斗 毕生。

语文版语文选修第8课《六一居士传》ppt课件1

语文版语文选修第8课《六一居士传》ppt课件1

(三)被动句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吾尝用于时矣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四)倒装句 1、宾语前置 *六一,何谓也 *吾其何择哉? *复何道哉
2.状语后置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 *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 *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 *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吾尝用于时矣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以道养身”
• “却将万字平戎策 换得东家种树书” ——辛弃疾《鹧鸪天》
• “骏马宝刀俱一梦,夕阳闲和饭中歌” ——陆游《小园》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2019/8/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7
二、对“六一”之名,主、客的看法有何不同? 客:子欲逃名者乎? 主:聊以志吾之乐尔
三、“六一”之乐如何? “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
不惊;” ☆沉醉于这五物之中,可专心至极,不受外物干扰。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 其乐且适也。” ☆其乐无穷,无以比拟。
四、你同意“鉴赏提示”中的“本文表达了一种辞官归隐 的愉悦之情”的看法吗?为什么?
隐的思想,有其豁达开朗、淡泊明志的一面,也有明哲 保身、远身以避祸的一面。
3.而 *既老而衰且病 / 而常置酒一壶 *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太山在前而不见 / 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 *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 / 吾尝

六一居士传课件唐宋散文

六一居士传课件唐宋散文

背景、内容及影响。
文本分析法
02
通过对文本的细致解读,分析六一居士传中的人物形象、情节
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点。
比较研究法
03
将六一居士传与其他唐宋散文进行比较,深入探讨六一居士传
的独特之处和价值。
参考文献推荐
《欧阳修年谱》,朱 保之著,中华书局 1962年版。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 赏》,吴小如等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
语言艺术
六一居士传的写作风格继承了唐宋散文的语言艺术,运用简洁、明快、流畅 的语言表达思想,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散体笔法
六一居士传在结构上采用了唐宋散文的散体笔法,随意挥洒,形散而神不散 ,使文章更具有灵活性和生动性。
主题思想的延续与演变
人文精神
六一居士传的主题思想继承了唐宋散文的人文精神,关注人生、关注现实,表现 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初唐时期
受六朝骈文和文学的影响,散文逐 渐兴起,并与骈文分庭抗礼。
盛唐时期
散文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呈现出多 样化的风格和特点。
北宋时期
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创作走 向高峰,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南宋时期
散文继续发展,但逐渐走向衰落。
主要流派
唐代
古文和骈文两大流派,其中韩愈、柳宗元等是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
词语注释
难懂词汇
解释文中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成语、古代人物名、地名等。
一词多义
针对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多音字等,解释其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名物注释
古代器物
对文中涉及的古代器物、工具、建筑等进行详细说明。
古代制度
解释文中涉及的古代制度、官职、法律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粤教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2单元 6 六一居士传(共27张PPT)

粤教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2单元 6 六一居士传(共27张PPT)
第二单元
6 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这篇自传文,通过对自己更名“六一居士”的陈述,对理 想中“六一”之乐的描绘,表达自己对归老后闲适安逸生活的向往, 表现了作者“三宜归去”的理想。
栏目 索引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文本拓展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返回
自主积累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一 作者视窗
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欧阳修
幼年丧父,家贫力学;仕途多舛,不坠其志。倡导北宋“诗文革新”
运动,开创一代“诗话之体”文风。主张“文以明道”,力倡“简洁流
畅”。他的《醉翁亭记》流传千古,妇孺皆知;他的门下学徒多有巨擘,
无人匹敌。他的作品,婉曲纡徐,情韵绵邈,以“六一风神”绝称于世。
答案
4.文言句式 (1)六一,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应为“六一,谓何也”。 (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也,判断句。 (3)方其得意于五物也:状语后置句,“于五物”应在“得意”前。 (4)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状语后置句,“于洞庭之野”应在“响九奏”之 前。 (5)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定语后置句,应为“为吾累之世事者”。 (6)此吾之所以志也: ……也,判断句。
微笑是大男人自信修养的内涵,微笑是小女子知书达理的外现。男人 微笑时往往体现出一种风雅、一种气质,女人微笑时每每流露着一种妩媚、 一种甜美。
女人们总爱花大把的钱去美容院,却不知微笑是不用花钱却有神奇功 效的美容妙方,它会让你青春常驻,美若飞燕;男人们总爱屏神敛气,皱 着眉头去赚钱,殊不知微笑会帮你打开情商的通道,赢得诸多的商机,君 不见,各大酒店、豪华商场,微笑服务已成为他们的经商秘笈。
2.语言既平易晓畅又形象深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以前曾学过居士的文章,记得是 哪篇么?当中的名句是?
《醉翁亭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也”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 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六一居士传
想要平步青云还是提前退休
学习目标
1. 通过分析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理清文意。 2. 比较阅读《醉翁亭记》与《六一居士传》所展示的
两个不同时期做追求的“乐”之不同。 3. 总结理解作者退隐的理由,探究“归隐”的个人及
社会意义。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
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 丰(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 史学家。他自称庐陵人,是因为吉 州原属庐陵郡。
欧阳修:
青年 中年
❖29岁初贬夷陵 因与女子不清不楚
❖因写
的关系又贬滁州
《与高司谏书》
益慎职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晚年
再贬蔡州
六一居士
充满朝气, 奋力拼搏
安于职守 与民同乐
急流勇 退、修 身养性
背景介绍
熙宁三年,作者由知青州改知蔡州后,自号 六一居士,作此文以明志。作者此时已经65岁了, 春蚕丝尽,蜡泪将干,作者把毕生的精力献给赵 宋王朝,应该得到休息的时候了。况且,在宦海 沉浮中,三度贬官,历尽坎坷。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 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 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 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 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 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 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六一居士传
六一居士初谪(zhé)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 于颍(yǐng)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hái) 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 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 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 (yì)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 “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 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有 《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欧阳修的散文创作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 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他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 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他所讲的道,主要 不在于伦理纲常,而在于关心百事。他取韩愈 “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 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 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 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 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 易其号。此庄生所诮(qìao)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 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 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 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 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zhuō)鹿之原, 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 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guī)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 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
24 岁 登 进 士 第 , 曾 任 西 京 ( 今 河南省洛阳市)留守推官,因几次 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谪。
晚年曾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 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又任枢密 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 尚书等职。
❖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散文 创作成就最大,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擅长 诗词,诗学韩愈,多反映社会现实,有议论化、 散文化倾向,词则婉约柔美,清新淡雅。他在史 学方面也很有成就,参与修撰《新唐书》,自撰 《新五代史》。他还善于论诗 。《六一诗话》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以随便亲切的漫谈 方式评叙诗歌,成为一种论诗的新形式。
推荐:百家讲坛康震讲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
作者轶事
欧阳修嗜酒,酩酊起来绝对是“樽前莫惜醉如泥”,但他的醉酒绝不 似一般男人的烂醉乱吐、面红耳赤、口齿不清,欧阳修醉得鸟歌花舞, 醉得诗意盎然,醉得天真可爱。他俯而听泉,仰而望山,众人亭西逢 太守,却见太守酩酊插花而归。次日醒来怕春将老,便于绿树掩映的 悬崖间造一亭,号曰“醉翁亭”。男人的纯真就在于樽前酒后,能够 醉得有如此情调的,古往今来,除了李白,就是欧阳修了。可是李白 太过于豪情飞扬,一生浪迹飘忽,梦笔诚能生花,却鲜见柔情蜜意流 于笔端,怕是个不会怜香惜玉的神仙,难动女人之心。欧阳修却不同, 除了会写些德业文章谈本论道外,也常填些温柔旖旎的小词,清丽深 婉,动人心魄,从中可见其心性品格,豪气之中有温柔之致。
已而叹曰:“吾尝用于时矣,而讫(qì)无称焉,宜去二也。壮 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 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 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初谪(zhé)滁山 颍(yǐng)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