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呼吸系统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教学课件ppt

呼吸系统教学课件ppt
2023
呼吸系统教学课件ppt
目录
• 呼吸系统概述 • 呼吸系统疾病概述 •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 呼吸系统的保健与护理 • 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 呼吸系统疾病的前景展望
01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的组成
1 2
鼻腔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具有滤清、加湿和调 温作用。

喉是连接鼻腔和气管的管道,具有调节气流和 保护气道的作用。
详细描述
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重要方向。例如 ,针对肺癌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以及针对自身免疫性 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调节治疗等。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免疫治疗的副作用、患者个体差异等。
06
呼吸系统疾病的前景展望
未来可能的治疗方法
01
基因疗法
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基因疗法越来越有可能实
THANK YOU.
05
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新型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结词
新型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突破与挑战
详细描述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例如,针对哮喘 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新型吸入性药物,以及针对肺癌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然而,仍存在一些挑战,如药物的 副作用、耐药性问题等。
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结词
基因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潜力与前景
详细描述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 ,针对遗传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以及针对肺癌的基因靶向治疗等。然而 ,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基因载体安全性、基因表达调控等。
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结词
免疫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突破与进展

呼吸系统ppt课件

呼吸系统ppt课件
医生根据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做出最终的诊断。
治疗建议
根据诊断结果,医生会给出相 应的治疗建议,如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等。
03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经常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封闭、空气 不流通的环境中。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适当的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戒烟限 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加大投入与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呼吸系统疾病防控工作的投入 ,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
04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针对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如肺 炎、支气管炎等,选择适当的抗 生素进行治疗,以消除病原体, 缓解症状。
抗凝药物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血栓形 成,使用抗凝药物可以预防血栓 形成,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呼吸系统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呼吸系统概述 • 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与诊断 •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 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呼吸道
包括鼻腔、咽、喉、气管 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 部的通道。
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 并应对疫情。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呼吸系统疾病的预 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公共卫生管理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呼吸系统疾病的预 防与控制工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共同应对呼吸系统疾病 的挑战。
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快速响应和处置能 力。

2024呼吸系统ppt课件完整版

2024呼吸系统ppt课件完整版

诊断
X线检查、CT检查、结核菌素 试验等。
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异烟肼、 利福平等,需遵循早期、联合 、适量、规律、全程的治疗原
则。
肺气肿
病因
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 化学物质等。
症状
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闷、乏力 等。
诊断
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等。
治疗
戒烟、避免有害气体吸入,药物治疗 如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严 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肺癌
01
02
03
04
病因
吸烟、职业暴露、空气污染、 遗传等。
症状
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发热等。
诊断
X线检查、CT检查、PET-CT 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治疗
手术切除肿瘤、化疗、放疗等 综合治疗,根据病情和患者身 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04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策略与措施
控制传染源
如感冒、喉炎、支气管炎等,多由病毒或细菌感 染引起,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
哮喘
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 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ABC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多与长期吸烟有关 ,表现为持续气流受限和呼吸困难。
肺癌
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与吸 烟、环境污染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氧疗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给予合适的氧疗措施,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 氧等,并监测氧疗效果。
药物治疗与护理
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止咳药、平喘药等,并注意观 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效果评价
定期评价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包括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呼吸功能恢 复情况、生活质量提高情况等。

呼吸系统课件PPT课件

呼吸系统课件PPT课件

哮喘患者需要定期接受医生的评估和治疗,以控制症状并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 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 持续的气流受限,可以预防和 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 包括吸烟、空气污染、长期职 业暴露等。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方法 包括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抗炎 药物等,以及戒烟和避免暴露 于有害环境。
身心健康有很大的益处。
05 呼吸系统的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
抗炎症药物
针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炎 症性疾病,研发新型抗炎药物,
以减轻症状、控制病情。
抗肿瘤药物
针对肺癌、喉癌等呼吸系统肿瘤, 研发新型抗肿瘤药物,以提高疗
效、延长生存期。
抗病毒药物
针对流感、SARS等病毒引起的 呼吸系统疾病,研发新型抗病毒 药物,以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
鼻腔
鼻腔内有粘膜、鼻毛等结构,可 以过滤、加湿和调温吸入的空气。

喉部有软骨和粘膜组成的声带,可 以调节空气流量和发声。
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和支气管内有粘膜、纤毛等结 构,可以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
02 呼吸系统的疾病
感冒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由病毒引起,通常表现为鼻塞、
流涕、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过滤和去除 空气中的微粒、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 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定期开窗通风,促进空气流通,有助 于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戒烟限酒是维护呼吸 系统健康的重要措施。
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等疾病的风险,同时改善肺功 能和呼吸质量。
限制饮酒可以减少酒精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和损伤,降低呼吸系统感染 的风险。

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61
3.胸膜下界:在锁骨中线与第8肋相交,在腋中线与第10 肋相交,在肩胛线与11肋相交。
62
二、纵 隔(mediastinum) 1、概念: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所有器官
和组织的总称。
63
2、分部:上纵隔: 下纵隔: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
64
学习要点
1、呼吸系统的组成,上下呼吸道的分界。 2、喉的位置、软骨的组成、喉腔的结构特点。 3、气管的位置、左右支气管的形态结构特点。 4、肺的位置、形态、左右肺的形态结构特点。 5、肺的组织结构特点;气血屏障。 6、胸膜与胸膜腔的概念、肋膈隐窝。
25
第三节 肺 (lungs)
• 一、肺的位置和形态
• 1、位置:位于胸腔内,左、右两肺分居

纵隔的两侧,膈的上方。
26
• 2、形态:
• 一尖:肺尖
• 一底:肺底
• 三面:膈面

胸肋面

纵隔面:

肺门

肺根

27
纵隔面:肺门、肺根
28
左右肺的形态区别: 左肺狭而长,前缘有心切迹。以斜裂分上、下两叶。 右肺宽而短,以斜裂、水平裂分上中、下三叶。

易患上颌窦炎。

蝶窦:前组、中组开口于中鼻道。

后组开口于上鼻道。

筛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7
鼻旁窦:鼻腔周围的含气空腔。
8
鼻旁窦
开口部位
蝶窦
蝶筛隐窝
筛窦 后组 上鼻道
前中组 中鼻道
额窦
中鼻道
上颌窦
中鼻道
9
二、喉(larynx)
• 喉的位置: • 位于颈前部的正中,平对第4—6颈椎,上通咽 • 腔,下接气管。

呼吸系统PPT课件

呼吸系统PPT课件

• (2)咽
• 咽是呼吸和消化系统 的共同通道,分别与 鼻腔、口腔和喉腔相 通。是三岔口。会厌 软骨在吞咽时盖住气 管入口,以防止食物 滑入气管。小孩会厌 软骨反应不灵敏。因 此异物容易入气管导 致疾病,应特别注意 饮食。
• (3)喉
• 喉是呼吸道最 狭窄的部位。 呼出的气流使 声带振动,发 出声音。若发 音失去圆润、 清亮的音质, 表示声带发生 病变。
•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鼻腔是保护 气管、支气管和肺的第一道防线,是 空气的过滤器和温度、湿度的调节器。
• 鼻孔入口处有许多鼻毛,鼻黏膜表面 又可以分泌黏液,阻挡灰尘和细菌进 入下呼吸道和肺。鼻黏膜的面积很大, 而且有丰富的血管网,这些血管
• 网就像一组组的暖气片,对冷空气进 行加温,另外,鼻腔的黏液增加了空 气的湿度。鼻腔对空气起着清洁、湿 润和加温的作用。所以,用鼻呼吸可 以减少呼吸系统的疾病。
1.什么是呼吸系统
• 1、定义: •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消
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机体吸入 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呼 吸。
• 2、组成:
呼吸系统由 呼吸道及肺 组成。呼吸 道是传送气 体、排出分 泌物的管道, 包括鼻、咽、 喉、气管和 支气管。肺 是气体交换 的场所。
பைடு நூலகம்
• (1)鼻
• (5)肺 •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
所。血液里的废气 (二氧化碳)被呼 出,吸入的氧气进 入肺泡,再经血液 循环运往全身,完 成“吐故纳新”的 任务。胸腔有节律 的扩大与缩小称为 呼吸运动,呼吸的 快慢与年龄和活动 强度有关。
2.婴幼儿呼吸系统的年龄特点及保 育要点
• (1)易发生鼻堵
• 婴幼儿鼻腔狭窄,伤风感冒就会使鼻 子不通气,以致影响睡眠和进食。护 理感冒的病儿,要按医嘱给病儿用滴 鼻药,鼻子通气了,才能吃饭香、睡 觉踏实。

呼吸系统ppt课件

呼吸系统ppt课件

新药研发
针对新型病原体
随着新型病毒(如COVID19)的出现,针对这些病 毒的殊效药物是当前研究
的重点。
创新药物靶点
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 机制,寻找和验证新的药 物靶点,以期开发出更加
有效的药物。
药物递送系统
改进药物递送系统,提高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
效果,降低副作用。
基因治疗
01
02
03
基因编辑技术
气管和支气管结构
气管和支气管具有复杂的 分支结构,最终到达肺部 的肺泡。
肺部结构
肺部由许多肺泡组成,每 个肺泡都是气体交换的主 要场所。
02
呼吸系统的疾病
感冒和流感
总结词
感冒和流感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 有传染性,症状包括咳嗽、鼻塞、发热 等。
VS
详细描述
感冒和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通常通过飞沫传播。感冒症状较轻,而流 感症状较重,可引起高热、肌肉酸痛、乏 力等全身症状。治疗感冒和流感主要依靠 休息、多喝水和对症治疗,抗病毒药物也 可用于流感的治疗。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 、戴口罩、避免接触患者等。
触过敏原等预防措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总结词
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特征为持续气流受限,可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等症状 。
详细描述
COPD的主要病因是长期吸烟和空气污染。随着病情发展,COPD患者的肺功能逐渐降落,严重影响 生活质量。治疗COPD的目标是减轻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戒烟、吸入 药物、氧疗等,以及避免接触空气污染物等预防措施。
呼吸系统ppt课件
汇报人:XXX
202X-XX-XX
CONTENTS

解剖学基础第六章《呼吸系统—胸膜》PPT课件

解剖学基础第六章《呼吸系统—胸膜》PPT课件

肺下界的体表投影
锁骨中线-第6肋
腋中线-第8肋
肩胛线-第10肋
三、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
锁骨中线 肺下界 第6肋 胸膜下界 第8肋
腋中线 肩岬线 第8肋 第10肋 第10肋 第11肋
后正中线 T10棘突 T12棘突
胸膜下界在锁骨中线处相交于 A.第6肋 B.第7肋 C.第8肋 D.第9肋 E.第10肋
肋胸膜 膈胸膜 纵隔胸膜 胸膜顶
胸膜顶
壁胸膜 胸膜腔 脏胸膜
二、脏胸膜
肋胸膜
被覆于肺的表面,与肺紧密结合
纵隔胸膜 膈胸膜
壁胸膜的分部:
胸膜顶
肋胸膜
膈胸膜
纵隔胸膜 肋膈隐窝
胸膜腔的特点:
密闭腔隙 左右各一 互不相通 负压 少量滑液 肋膈隐窝 临床:穿刺
肋膈隐窝:
胸膜顶
肋胸膜
膈胸膜
纵隔胸膜
肋膈隐窝
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的胸膜隐窝,胸膜腔的最低点
肋膈隐窝:
吸气时肺下界
胸膜腔穿刺
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能充满肋膈隐窝 胸膜腔积液首先聚积于肋膈隐窝
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胸膜分脏胸膜和壁胸膜两部分 B.壁胸膜又分为胸膜顶、肋胸膜、膈胸膜和 纵隔胸膜 C.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为胸膜腔最低点 D.两侧胸膜腔通过肺根互相交通 E.胸膜顶超出锁骨上方2~3cm
答案:C
三、纵隔
右纵隔胸膜
左纵隔胸膜 纵隔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间 所有器官、结构与结缔 组织的总称
纵隔左侧面观
纵隔右侧面观
纵隔的分部:胸骨角水平面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
胸骨角
上纵隔
第4胸椎体下缘
前纵隔
中纵隔 下纵隔
后纵隔

呼吸系统ppt课件

呼吸系统ppt课件
1)自主神经 副交感神经:Ach M受体 平滑肌收缩 交感神经: NE 2受体 平滑肌舒张
2)化学因素 使其收缩者有:组织胺,CO2升高,PGF2α, 内皮素,白三烯
使其舒张者有:儿茶酚胺,PGE2
完整最新ppt
23
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一)肺容积和肺容量
1.潮气量 Tidal Volume(TV) :平静 500ml
沟通肺泡与外界环境,加温、加湿、过滤、 清洁吸入气体和防御反射 2.肺泡:交换的场所 3.胸廓:肺通气的动力
完整最新ppt
3
一.肺通气的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
呼吸运动
原动力
克服通气阻力
胸廓张缩 肺被动张缩
胸膜腔密闭
肺内压与大气压间P
直接动力
肺通气
完整最新ppt
4
-1
1、呼吸运动 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胸廓扩大和缩
完整最新ppt
7
(二)肺内压的周期性变化 肺内压与大气压间P(肺通气直接动力) 吸气:肺内压大气压(-1– -2mmHg) 呼气:肺内压大气压(+1- +2mmHg) 肺内压=大气压呼吸暂停
完整最新ppt
8
人工呼吸: 基本原理:使肺内与外界大 气压间产生压力差 方法:负压吸气式(压胸法)
正压吸气式 ( 口对口呼吸法,呼吸机)
第 六 章 呼吸系统
respiration
完整最新ppt
1
呼吸全过程示意图


肺 O2
肺 毛





CO2
血 管
肺通气 肺换气
肺 左动 静 脉 心脉 肺右静 动 脉心脉
外呼吸
气体运输

呼吸系统生理学ppt完整版

呼吸系统生理学ppt完整版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
病理生理改变
严重气体交换障碍,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等。
诊断
动脉血气分析是诊断呼吸衰竭的金标准。
治疗
氧疗、机械通气、病因治疗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呼吸膜的通透性
呼吸膜是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屏障。其 通透性受膜的厚度、面积和气体扩散系数等因素影 响。
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
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较氧气复杂,涉及物 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方式。因此,影响二氧化碳 运输的因素也较多,如血浆pH值、红细胞内碳酸酐 酶活性等。
血红蛋白的含量与质量
血红蛋白是氧气在血液中运输的载体,其含量和质 量直接影响氧气的运输效率。
血液pH值
血液pH值的变化会影响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能力。 当血液pH值降低时,血红蛋白对氧气的亲和力降低, 有利于氧气从血红蛋白中释放出来供给组织细胞利 用。
05
呼吸运动的调节与控制
呼吸中枢及其作用机制
呼吸中枢的定位
位于延髓和脑桥,是控制呼吸运 动的基本中枢。
呼吸中枢的作用
通过接收、整合和处理来自外周和 中枢的化学、神经信号,产生和调 节呼吸运动。
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呼吸肌和呼吸道平滑肌的支配作用不同,可影响呼吸运动的强度和速度。例如, 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则可引起呼吸减慢变浅。
06
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其生理 改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病理生理改变
持续气流受限,肺通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 和二氧化碳潴留。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以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出,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解剖学基础第六章《呼吸系统—肺》PPT课件

解剖学基础第六章《呼吸系统—肺》PPT课件

肺尖 肋面
前缘 后缘
纵隔面 肺底 下缘
心切迹
右肺宽短,左肺狭长上叶上叶中叶 下叶水平裂
斜裂
下叶
关于肺描述正确的是: A. 位于胸膜腔内,纵隔两侧 B. 肺尖超过胸廓上口2~3厘米 C. 左肺三叶,右肺两叶 D. 肺的胸肋面又称纵隔面 E. 左肺细长,后缘有心切迹
B
肺门
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神经
左主支气管 左肺下叶支气管
肺段支气管
肺段支气管
肺段支气管
一个肺段支气管及 其所连属的肺组织 称支气管肺段
支气管肺段
肺段每肺各有10段,各段间借结缔组织分开,有独立的血供
支气管树与肺泡
三、肺的微细结构
肺实质
导气部 呼吸部
肺叶支气管 肺段支气管 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呼吸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呼吸道 第三节 肺 第四节 胸膜与纵隔
第三节 肺
一、肺的位置 二、肺的形态 三、肺的微细结构
一、肺的位置
一、肺的位置
左、右各一,位于胸腔内,膈的上方,纵隔的两侧
膈 纵隔
左肺 右肺
二、肺的形态
半圆锥形,质地柔软,富有弹性,呈淡红色
二、肺的形态 一尖、一底、两面、三缘
C
肺泡隔:相邻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
毛细血管网 丰富的弹性纤维 肺巨噬细胞
2.气-血屏障
肺泡表面活 性物质层 I型肺泡细胞
O2
基膜 薄层结缔组织 毛细血管基膜 内皮
红细胞
CO2 功能:防止某些大分子物质(包括细菌、病毒)进出血液
• 下列结构中不参与构成气血屏障的是( ) • A.毛细血管内皮 • B.内皮的基膜 • C.肺泡隔 • D.肺泡上皮 • E.上皮基膜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 PPT课件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 PPT课件

3. O2 的影响
(1)轻度缺O2对正常呼吸影响不大 (2)中度缺O2(吸入气中的O2含量降至10%) 呼吸加强 (3)严重缺O2
抑制中枢
呼吸障碍
五、异常呼吸
(一)潮式呼吸:
呼吸逐渐加强、加快 逐渐减弱、减慢
呼吸暂停
如心衰,可以触发潮式呼吸。 (二)比奥呼吸
一次或多次强呼吸后 长时间的呼吸暂停
常见于脑损伤、脑膜炎等疾病。 常是死亡前的危急症状。
(二)肺通气量
1. 每分通气量——每分钟进出肺的气体总量。 = 潮气量×呼吸频率 呼吸频率:正常成人12~18次/分 2. 肺泡通气量——指到达肺泡的气体量,是
真正有效的通气量。
= 潮气量 – 无效腔容量
(鼻~气管的一部分气体)
肺泡通气量约占通气量的70%。
从气体交换的效果看,深而慢的 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率高。
肺 的 外 形
右 肺 的 纵 切 面
支 气 管 树
二、胸膜和胸膜腔
胸膜 脏层:覆盖在肺表面的浆膜 壁层:覆盖在胸廓内面、膈上面、纵 隔侧面的浆膜 胸膜腔:脏、壁层胸膜在肺根部反折延续, 形成的两个完全封闭的腔。 腔内有少量浆液,减少摩擦; 腔内负压,使两层胸膜紧贴,并使肺 随胸腔的扩大、缩小而同步变化。
(二)呼吸调节
1、神经调节 2、化学性调节 ①吸入气中CO2 浓度
(1)CO2 对呼吸的调节
动脉血中PCO
2
呼吸加深、加快 ②吸入气中CO2含量达40% 呼吸中枢麻痹 ③过度通气 呼吸中枢的兴奋性
呼吸暂停
2. [H+ ]的影响
动脉血中以及脑脊液中的[H+ ] 刺激外周和中枢的化学感受器 呼吸加深、加快
三、纵隔
两侧纵隔胸膜间的全部器官。 主要有:胸腺、大动脉、大静脉、气 管、食管、心脏、神经、淋巴结等。

病理学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ppt课件

病理学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ppt课件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肺气肿 是指末梢肺组织(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
囊和肺泡)因空气含量增多而呈持久性扩张,并伴有肺泡间 隔破坏,以致肺组织弹性减弱,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性改变。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 阻塞性通气障碍 2. 细支气管壁和肺泡壁弹性降低 3. 弹性蛋白酶的增多、活性增高 4. 吸烟
隔呈串珠状排列。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三) 病理临床联系 1. 呼吸困难,桶状胸(胸廓前后径↑,肋间隙↑),呼吸运动
和语颤↓,叩诊过清音,心浊音界↓,肝浊音界↓ 2. X线:肺部透亮度增加,横膈下降 3. 并发症:肺源性心脏病及右心衰、自发性气胸、皮下气肿、
呼吸衰竭及肺性脑病、急性肺感染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杵状指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并发症
支气管扩张症常因并发化脓菌感染而引起肺炎、肺脓肿、 肺坏疽、脓胸、脓气胸。当肺组织发生广泛性纤维化,肺毛 细血管床遭到严重破坏时,可导致肺动脉循环阻力增加,肺 动脉高压,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粘膜上皮鳞化可 而变为鳞状细胞癌。
多数患者最终死于肺炎的反复发作。
• LM:支气管粘膜上皮杯状细胞增多,粘液腺增生及平滑肌肥 大,基底膜增厚并发生玻璃样变,黏膜水肿,粘膜固有层、 粘膜下层及肌层见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浆 细胞浸润。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哮喘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三)临床病理联系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由于细支气管痉挛和粘液栓的阻 塞,可导致呼气性呼吸困难,喘息,胸闷,伴有喘鸣音。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反复发作或严重的哮喘可 引起胸廓变形及肺气肿,偶可发生自发性气胸。

生理学课件呼吸pptPPT完美版

生理学课件呼吸pptPPT完美版
14
04
呼吸运动的异常与疾病
2024/1/27
15
呼吸困难的原因与分类
气道阻塞
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肺部疾病
如肺炎、肺栓塞、肺水肿等。
2024/1/27
16
呼吸困难的原因与分类
胸廓疾病
如胸廓畸形、胸腔积液等。
神经肌肉疾病
如重症肌无力、脊髓灰质炎等。
循环系统疾病
如心力衰竭、心包炎等。
2024/1/27
气体交换障碍的原因
气体交换障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肺部疾病(如肺炎、 肺纤维化等)、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心包炎等)、贫 血、休克等。
气体交换障碍的疾病表现
气体交换障碍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表现,如呼吸困难、呼吸 急促、发绀、咳嗽、咳痰等。长期的气体交换障碍还可能导 致慢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发肺动脉高压、肺心病 等严重并发症。
8
化学因素对呼吸的影响
2024/1/27
血液中的O2和CO2浓度
01
当血液中O2浓度降低或CO2浓度升高时,会刺激外周化学感受
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脑脊液中的H+浓度
02
脑脊液中H+浓度的升高会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加深
加快。
其他化学物质
03
如麻醉药物、一氧化氮等也可以通过影响化学感受器或呼吸中
气体交换的过程
气体交换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过程。外呼吸是指氧气进入肺泡和二氧化碳 从肺泡排出的过程,内呼吸是指氧气从血液进入组织和二氧化碳从组织进入血 液的过程。
202输方式
氧气的运输方式
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物理溶解,即氧气以分子形式溶解于血浆中;二是化学结合,即氧气 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杓状软骨 弹性圆锥 环状软骨板
声韧带
环状软 骨弓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会厌软骨 杓状软骨(1对)
第三节 气管和主支气管
一、位置和形态
1、气管
• 位置:起环状软骨下缘约 6-7th颈椎间,下至4- 5th胸椎间分为左、右主支 气管;后方贴近食管 右主支气管
2、主支气管
• 左主支气管:长、细而较 水平;40-50°
↓↓ ← 肺静脉 支气管静脉→上腔静脉
第五节 胸膜 脏胸膜 壁胸膜
纵隔胸膜
膈胸膜
胸膜顶 肋胸膜
第六节 纵隔
上纵隔 下纵隔
前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哪个相对比较重要?
常见的肺部疾病
急性炎症 • 细菌性:肺泡腔 • 病毒性:肺间质(透明膜) • 支原体:肺间质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慢性炎症 • 慢支 • 支气管扩张 • 肺气肿 • 肺心病 肺癌
本章重点
• 肺门的概念 • 肺小叶的概念 • 肺导气部管壁的结构演变规律 • 气-血屏障概念及组成
• 右主支气管:短、粗而较 垂直;25-30°
气管软骨 气管膜壁
左主支气管
异物?
右主支气管
气管模式图
二、气管的组织结构
支气管光镜图
气管壁光镜像
气管粘膜(左)和混合性腺(右)光镜像 慢支
第四节 肺
一、位置和形态
• 位于胸腔内、纵膈 两侧膈的上方,两 肺间有心、大血管、 气管、食管
• 新生儿-淡红色 • 成人暗灰色 • 老年深黑
肺 泡 模 式 图
肺泡光镜像
肺泡
肺泡隔:相邻肺泡间薄层结缔组织 毛细血管丰富 弹性纤维较多--肺气肿 有肺巨噬细胞和隔细胞
气一血屏障:肺泡与血液中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 表面液体层
组成 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 薄层结缔组织 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细胞
肺 泡 模 式 图
• 肺巨噬细胞:来自单核细胞,存在肺间质或肺泡 腔内,吞噬大量尘粒后称尘细胞
(一、肺的位置和形态
一尖一底、二面三缘
面:肋面、纵膈面
上叶
(肺门、肺根)
缘:前、下、后缘
水平裂
斜裂、右肺水平裂
斜裂
左肺上、下叶(2)
中叶
右肺上、中、下叶(3) 下叶
肺尖
肺门
水平裂
肺动脉 主支气管
斜裂
肺静脉
肺底
后缘
下缘
肺底
肺 尖
上叶
肋面
斜裂 心切迹 下叶
前缘 心切迹
肺支气管动脉
二、肺的组织结构
呼吸系统
• 组成:呼吸道和肺

呼 上呼吸道 咽


道 下呼吸道 气管
各级支气管
肺 肺内各级支气管 肺泡 - 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间质
• 功能:传导空气,气体交换 鼻--嗅觉 喉--发音
根据功能划分
导气部:鼻腔 肺内的终末细支气管 (无气体交换)
呼吸部: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 (气体交换)
第一节 鼻
一、外鼻 鼻根 鼻背 鼻翼 鼻唇沟毛 假复层纤毛柱状
固有层
三、鼻旁窦
额窦 筛窦
• 鼻腔周围含有空气的骨腔 • 共4对
蝶窦 上颌窦
第二节 喉
• 颈前部 • 4th-6th颈椎

甲状舌骨膜
喉的软骨
会厌软骨
喉结 环甲正 中韧带
环甲关节
甲状软骨 环杓关节
环状软骨弓
杯状细胞 腺体 变少,最后消失 软骨 平滑肌增多逐呈环形排列
(二)肺的呼吸部
呼吸性细支气管:有肺泡开口而不完整,单 层立方上皮、结缔组织和环形平滑肌管壁
肺泡管:有许多肺泡开口,仅剩残余管壁, 肺泡膈末端为结节状膨大
肺泡囊:肺泡的共同开口,肺泡隔处无结节状 膨大
肺泡
肺泡:呈杯状,表面为单层上皮和基膜
1、实质: 支气管树 肺泡
2、间质: 结缔组织 血管 淋巴管 神经
肺实质
导气部:
支气管(1级) 叶支气管(2级) 段支气管(3-4级) 小支气管(5-10级) 细支气管(11-13级) 终末细支气管(14-16级 )
呼吸部:
呼吸细支气管(17-19级 ) 肺泡管(20-22级) 肺泡囊(23级) 肺泡(24级)
• 肺泡孔:相邻肺泡间相通小孔
肺巨噬细胞电镜像
肺泡巨噬细胞
硅肺、石棉肺、农民肺
(三)肺的血管
肺循环:功能性
肺动脉 → (伴支气管树分支)→分支→ (肺泡隔)连续毛细血管→(肺小叶内)小静脉→ 中静脉→肺静脉
支气管循环:营养性
胸主动脉 肋间动脉→支气管动脉→肺间质
↓↓ ↓ 呼吸细支气管 ↓ 连续毛细血管(肺泡隔内)
支气管扩张 肺气肿:桶状胸、杵状指
支气管肺段
由肺段支气管 的分支与所属 的肺组织构成 左8;右10
肺切除
主支气管
肺叶支气管 肺段支气管
肺小叶:细支气管+它的各级分支+肺泡
肺小叶模式图
教材187图6-15
(一)肺内导气部
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特点: 各级支气管
由粗─→细、分支、管壁变薄 三少一多现象
I型肺泡细胞:>90%,细胞扁平,气体交换的部位 II型肺泡细胞:<10%
LM:圆形或立方形,核圆,胞质色浅,呈泡沫状 EM:表面少量微绒毛,胞质内粗面内质网、高尔基 复合体发达;嗜锇板层小体:含同心圆或平行排列 的板层样结构的颗粒,电子密度大,主要成分为磷 脂(表面活性物质) 功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直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